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7蒙娜丽莎之约
- 格式:ppt
- 大小:4.20 MB
- 文档页数:48
6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笔记
一、生字
达·芬奇、幅、蒙娜丽莎、人行道、肖像画、陈列、咖啡厅、抿二、多音字
糊:hú糊涂;hù纸糊
三、近义词
规矩—规则轻盈—轻巧大概—大约涟漪—波澜沉静—安静慈祥—和蔼光芒—光华奇幻—奇异珍藏—收藏身躯—身体四、反义词
微笑—哭泣宽敞—狭窄安静—喧闹熟悉—陌生简单—复杂
五、理解词语
前奏:乐曲正式开始前吹奏或弹奏的序曲。
轻盈:本文形容“我”的呼吸很均匀。
涟漪:细小的波纹。
交头接耳:形容人们在困体靠得很近,耳朵对着耳朵低声说话。
端详:认真、仔细地看。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六、课文分段及段意
第一段(1):简单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点明这幅画是“我”此行的目的。
第二段(2-7)详细描绘了画中蒙娜丽莎微笑和姿势的美丽,揭示出她奇特的美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蒙娜丽莎之约教学目标:1、能认读“纽约、卢浮宫、交涉、肖像、抿唇、恬静、矜持、沐浴、衬托、璀璨”等10个词语;积累“有朝一日、大样彼岸、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转瞬即逝、永不磨灭”等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3、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难点)教学准备: PPT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3分钟)二、阅读学案,明确目标(1分钟)三、依据学案,自学课文(23分钟)(一)【诗歌诵读】(15分钟)1. 要求学生用多种方式自独、互读课文,将课文读准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 指导朗读语气,相机纠正读音,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二)【质疑探究】【活动一】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主要内容是什么?【活动二】再读课文,说说这幅名画的魅力在哪里?【活动三】尝试当小小解说员或制作资料卡向小组同学介绍这幅名画。
四、组织交流,规范指导(7分钟)五、学情检测,反馈纠正(5分钟)六、学习小结 (1分钟)篇二:蒙娜丽莎之约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出示图片]中珍藏着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
【出示作者介绍】,有谁还可以补充相关的资料。
2.他的这幅《蒙娜丽莎》【出示图片】几百年来,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跟随作者一起去探访蒙娜丽莎吧!请大家齐读课题。
27*蒙娜丽莎之约
编写教师:—单位: ________
教学目标:
二次备课
1. 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
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
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 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重点、难点:
目标2
教学准备:
1. 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
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 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 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
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2. 师生交流有关达•芬奇以及《蒙娜丽莎》的资料。
3. 出不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合作交流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
从哪些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呢?
三、品读体验
(一)正面描写。
1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自然段是正面描写《蒙娜丽莎》的魅力?
哪几自然是从侧面描写《蒙娜丽莎》的魅力?
5—7段是正面描写。
1、2、3、8自然段是从侧面描写《蒙娜丽莎》的魅力。
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亦真亦幻等。
教学反思:。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一、说教材《蒙娜丽莎之约》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
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整篇文章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彼岸”等词语。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本文要点。
〈3〉理解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简单的自学方法。
〈2〉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1〉领略艺术美和自然美,使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2〉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四、说学情分析教材中刚学习了《月光曲》一文,学生对艺术美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但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人生阅历有限,要理解傅雷先生的这篇文章还是有一定难度。
五、说教学方法本课文理解难度比较大,故以讲解法,引导发现法为主。
由于篇幅较长,课前预习和自学也是必需的。
自学指导的要求是能课前疏通字词,初步感知课文,能通过作者的语言直接去理解文章。
在课堂上用诵读比赛法初步检测自学成果并通过设问推动学生思考,理解文章的内容,发挥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