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砌筑技术交底记录(加气混凝土砌块)
- 格式:doc
- 大小:596.85 KB
- 文档页数:16
技术交底记录年月日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蒸压加气混墙.蒸凝土填6、门洞过梁采用预制过梁及现浇过梁,洞口小于等于2米过梁伸入墙体250mm,大于2米的伸入墙体370mm ,过梁表见下图: [阍000 •窗5加1500<h 锁00 2580<lr 叫00儿 Uh12D I20 15D 1別 Otto加训 2\102\10 2\122\12 2\12 1© 2V2 2\14 川6 2\1h7、窗台压顶设置:1)窗台部位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截面参照结构节点做法,内配2C10,水平拉筋(单肢)©6@200贯通设置,有窗沿的则在外伸部位增设一根1C10钢筋。
2)窗台、女儿墙等压顶统一采用C20混凝土浇筑。
窗台压顶统一向外找坡20mm ,窗台压顶应宽出外墙皮线长度详见建施大样。
8、构造柱、水平腰带、过梁、压顶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灰缝中拉结筋外露砂浆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15mm 。
9、构造柱、水平腰带、过梁、压顶纵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全部纵筋可在同一连接区段搭接,搭接长度50d 。
墙体拉结筋的搭接采用焊接时,单面焊焊接长度10d ,采用绑扎搭接时,搭接长度55d 且不小于400mm 。
构造柱纵向钢筋距梁底(板底)600mm 为纵筋连接区段,搭接长度范围内及楼板底部600mm 范围内箍筋间距为150mm 。
10、砌块砌筑时应错缝搭接,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200mm ),竖 向通缝不应大于两皮,砌筑水平和竖向灰缝厚度均不应超过15mm ;墙体顶部预留30~50mm 缝隙,待墙体充分沉降后(14天)用1:3干硬水泥砂浆对顶部缝隙进行填充。
11、加砌块墙的转角处,应隔皮纵、横墙砌块相互搭砌。
砌块墙的T 字交接处, 应使横墙砌块隔皮断面露头。
T 字交接处做法转角处做法12、一般门口预留40mm 抹灰层;铝合金窗、推拉门、门连窗砌筑完成后的尺寸为建筑图纸标注尺寸,不需预留抹灰层。
施工技术交底单位工程名称郭公庄项目交底编号施工单位名称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交底时间2015-7-15 分项工程名称二次结构技术交底内容:二次结构施工一、二次结构墙体为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混凝土预制条板隔墙,轻集料砌块墙。
具体材料位置:主楼±0以上:①外墙填充墙体材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其强度等级为A3.5,干体积密度级别为B06(合格品),MU5干混砂浆砌筑。
②住宅分户墙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A3.5,干体积密度级别为B06(合格品), MU5干混砂浆砌筑。
③内隔墙为100厚预制轻型混凝土条板。
④公共区域管井墙墙体材料为100~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A3.5,干体积密度级别为B06(合格品), MU5干混砂浆砌筑。
⑤分户隔墙阳台位置,紧贴100厚二次浇筑混凝土墙砌筑1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⑥外墙部分填充墙原图中为二次浇筑混凝土墙,根据图纸会审改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A3.5,干体积密度级别为B06(合格品), MU5干混砂浆砌筑。
±0以下:轻集料砌块,强度等级MU10,M7.5干混砂浆砌筑。
地下室车库,商业等配套设施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二次结构为地下轻集料砌块,地上加气混凝土砌块。
二、现场准备1、主体结构作业面清理干净,对砌筑基层的质量缺陷进行处理完毕,砌筑位置平整,砌筑皮数杆制作并经技术复核,砌体放线完成并经检查,施工前一天在砌筑部位接触面洒水;2、测量放线:根据平面控制网线,根据技术质量部提供的二次结构砌筑图示在楼板面放出砌体位置线、门窗洞口线、构造柱具体位置线。
墙体位置线建筑一米线3、拉结筋施工:拉结筋采用植筋拉结方式,植入深度不小于15d。
锚固钢筋拉拔试验的轴向受拉非破坏承载力检验值应为6.0kN。
结构植筋胶在孔壁内要充满,以保证其锚固力,在结构胶固化前不要扰动植入的钢筋,待固化72小时后加载施工荷载。
拉结筋植筋深度图示植筋后必须上报技术质量部验收,且经过植筋拉拔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砌筑或浇筑混凝土。
二次结构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技术交底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首先,检查施工区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地基平整、无积水、无明显的障碍物。
2.确定施工进场路线和制定好安全措施。
3.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工具,如加气混凝土砌块、沙子、水泥、石膏砂浆等。
二、基础处理1.将基础清理干净,去除松散物。
2.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基础的高度和水平度,进行调整至符合要求。
三、浇筑砂浆底座1. 在基础上涂抹一层约20mm厚的砂浆底座。
2.利用水平仪进行调整,使其水平度符合要求。
四、砌筑墙体1.选用合适规格的加气混凝土砌块,浸水湿润至饱和状态。
2.使用砂浆刮板将砂浆均匀地涂抹在砌块的上下两面及两侧。
3.使用墙砖切割机将砌块根据需要切割成适当尺寸。
4.将砌块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逐层垒砌,注意保持水平度和垂直度。
5.砌筑过程中,需设置窗、门洞等口子,注意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
6.遇到电线、水管等穿领时,使用电钻或其他合适的工具进行处理。
五、填充砂浆缝隙1.在砌块的水平缝隙和垂直缝隙中填充砂浆,使用铁锹或其他工具进行压实。
2.填充时注意砂浆填充均匀,不得出现空鼓现象。
六、装修接口处理1.在门窗洞口等地方预埋装修接口,以便后续装修材料的安装。
2.所有装修接口的施工,需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确保质量。
七、整体验收1.施工完工后,对墙体进行全面的验收,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墙体的水平度、垂直度、缝隙宽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墙体表面是否平整、光滑。
4.检查墙体与门窗、地面等构件的接触是否牢固。
总结:二次结构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砌筑技术需要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同时,施工人员应该注重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人员安全。
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技术交底【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⑴ 设置拉接筋:a. 在砌筑墙体前必须把现浇结构上植入拉接筋,间距为每500mm 高留一道,每道设26钢筋,沿墙身通长设置,端部设180°弯钩;以起始拉接筋为准向上设置拉接筋,当达不到模数要求时可适当调整。
墙厚大于240mm 时设置36钢筋。
b. 拉接筋与结构连接形式:砌体墙与结构混凝土墙、柱相连时,采用植筋作法设置拉接筋,钢筋植入混凝土结构的深度为90mm 〔即15d ,d 为植入钢筋直径〕。
拉接筋沿墙长全长通长设置,搭接长度为55d 且不小于 400mm ,如遇门窗洞口时在门窗洞口边切断。
c. 采用植筋方式埋设拉接筋时,应通过拉拔强度试验。
拉接筋应满足砌块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灰缝。
节点做法如下:现浇剪力墙(柱)楼板拉结筋设置示意图沿墙长设置拉接筋与结构墙、柱采用植筋连接,植筋深度为15d500mm通长布置填充墙节点1 填充墙钢筋与现浇结构连接400(各楼座拉结筋规格以各楼座的结构总说明为准)构造柱后砌墙搭接长度400mm后砌墙后砌墙构造柱咬槎26@500丁字墙部位沿墙长设置沿墙长设置沿墙长设置(各楼座拉结筋规格以各楼座的结构总说明为准)400构造柱26@500构造柱咬槎搭接长度400mm余同转角部位沿墙长设置沿墙长设置后砌墙后砌墙(各楼座拉结筋规格以各楼座的结构总说明为准)2〕、设置构造柱钢筋:a. 填充墙构造柱的定位按照以下原那么设置:墙体转角处、墙端当与主体结构无连接时设置构造柱,纵横墙交接处、墙体长度<240mm 处设置构造柱,当墙长≥8m 或层高2倍时,应在墙体中部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断面为:墙厚*200,配筋4C12,A6@200,全部纵筋可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搭接,搭接长度50d ,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 ,且不得少于4根箍筋,构造柱上下端各600mm 范围内箍筋加密至间距100mm ,构造柱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
技术交底(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一、工程概述1.1 工程名称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工程。
1.2 工程内容本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水泥砂浆加固工程。
1.3 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XXX城市的XX区。
1.4 监理单位XXX有限公司。
二、施工方案2.1 材料准备本工程所需材料如下:•加气混凝土砌块;•水泥;•砂;•红砖。
2.2 施工工艺2.2.1 基层处理在施工前,应对基层墙面进行处理,保证其干净、平整。
如存在凹陷及裂缝,应进行加固。
2.2.2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加工与贴合将预先加工好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在涂抹好水泥砂浆的基层墙面上平铺,并按照工艺要求用水平仪进行调整。
2.2.3 砂浆加固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表面涂抹水泥砂浆,并用扫帚刷出纹路,使其与基层墙面相吻合,既能够加固墙体的稳定性,又能够起到优化墙体表面的作用。
同时,加砂料可以增加砂浆的黏附力和强度。
2.3 安全条例在施工中,应认真遵守安全规章,注意以下几点:•施工作业时应穿戴安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应有防护措施;•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
三、验收标准3.1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墙体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墙体砖缝均匀,线条清晰;•墙面无渗漏、开裂等缺陷;•墙面光滑度符合设计要求。
3.2 施工安全验收标准•施工安全措施符合规定,无违章作业行为;•无重伤及以上的安全事故发生。
四、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是目前建筑施工中一个受欢迎的方式,这种墙体具有质轻、隔热、隔音等优点。
同时,施工方法简单,方便快捷。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应注意对基层墙面进行处理,施工安全措施符合规定,施工质量达到验收标准。
安全技术交底LJA4—1
注: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与各工种交底(分盒目录第四盒中除第8项外)均用此表。
注: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与各工种交底(分盒目录第四盒中除第8项外)均用此表。
注: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与各工种交底(分盒目录第四盒中除第8项外)均用此表。
注: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与各工种交底(分盒目录第四盒中除第8项外)均用此表。
注: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与各工种交底(分盒目录第四盒中除第8项外)均用此表。
注: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与各工种交底(分盒目录第四盒中除第8项外)均用此表。
注: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与各工种交底(分盒目录第四盒中除第8项外)均用此表。
注: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与各工种交底(分盒目录第四盒中除第8项外)均用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