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验卡(电气09) (1)
- 格式:doc
- 大小:189.00 KB
- 文档页数:19
《程序设计语言》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学时数: 28指导教师: 秦本涛学号:姓名:班级:编写日期: 2009年9月目录实验一C程序的运行环境 (1)实验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4)实验三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6)实验四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10)实验五函数 (14)实验六数组 (18)实验七综合性程序设计 (21)实验一C程序的运行环境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Windows环境下C语言的运行环境,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1、Visual C++的启动以及工作环境介绍。
2、在Visual C++环境中运行C语言源程序三、实验指导1. 进入和退出Visual C++集成开发环境启动并进入Visual C++集成开发环境有至少有2种方法:⑴选择“开始”菜单中的“程序”,然后选择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级联菜单,再选择Microsoft Visual C++6.0,如图1.1所示。
⑵在桌面上创建Microsoft Visual C++6.0的快捷方式,直接双击该图标;选择File|Exit菜单,可退出集成开发环境。
图1.1 进入Visual C++ 集成开发环境2.编辑程序,运行和调试程序⑴选择File|New菜单项,出现New对话框,打开Files选项卡,在列表框中选择C++ Source File,在File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Exp1_1.cpp,选中Add to Project复选框,如图1.2所示。
然后单击OK按钮,打开源文件编辑窗口,在其中输入以下源代码:#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a,b,c;int max,min;printf("请输入三个不等整数:\n");scanf(“%d%d%d”,&a,&b,&c);if(a>b){ //A行max = a; min = b;}else { //B行max = b; min = a;}if(c>max) printf(“Max=%d,Min=”%d\n”,c,min);else if(c<min) printf(“Max=%d,Min=”%d\n”,max,c);else printf(“Max=%d,Min=”%d\n”,max,min);}图1.2创建新的C++源文件⑵选择Build|Compile菜单项,即可编译源文件Exp1_1.cpp,系统会在Output窗口显出错误(Error)信息以及警告(Warning)信息。
(完整版)c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C语言实验报告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针对C语言编程进行实验。
通过实验的设计和完成,检验和加深对C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在开始实验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计算机- C语言编译器(比如GCC、Clang等)- 文本编辑器(比如Notepad++、Sublime Text等)2. 实验环境搭建在计算机上安装C语言编译器,并配置好相应的环境变量。
这样可以在终端或命令提示符中执行相关的C程序。
3. 编写实验代码根据实验要求,使用文本编辑器编写C语言代码。
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功能需求,合理设计和组织代码结构,包括头文件的引用、变量的定义、函数的声明和定义等。
4. 编译和运行代码在命令行或终端中使用编译器对编写好的C语言代码进行编译,并生成可执行文件。
编译命令的具体格式根据不同的编译器而有所差异,但一般形式如下:```gcc -o output_file input_file.c```其中,"output_file"表示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名,"input_file.c"表示待编译的C源代码文件名。
编译成功后,通过命令行或终端执行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检查程序的运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5.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际运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
可以通过输出结果、打印特定信息或观察程序的行为来判断程序是否正确地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6. 实验总结在实验报告中对本次实验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同时,对所学习的C语言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的设计和实现,我成功完成了对C语言编程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通过编写实际的代码,我巩固了对C语言语法和基本概念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同学的讨论,我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程序设计》实验项目及要求说明:1. 针对每一个实验新建一个工程(Project),并将工程命名为“ex**.dsw”,其中的“**”为实验编号,扩展名“.dsw”由系统自动生成,命名时不必键入。
比如实验1的工程命名为“ex01.dsw”。
2. 每个实验要求编写一个源程序,将该源程序命名为“ex**.cpp”。
对于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应提交源程序文件“ex**.cpp”和可执行文件“ex**.exe”作为实验结果。
实验1 新建并运行一个程序实验目的掌握在VC++6.0环境中新建一个控制台工程的方法。
实验准备检查计算机上是否已安装VC++6.0。
实验内容1. 启动VC++6.0。
2. 点击“文件”菜单栏,选择其中的“新建”菜单项,可以见到如图1.1所示的“新建”对话窗。
(4)为新工程命名(1)选“工程”标签(3)设置新建工程所在的文件夹(2)选“控制台工程”图1.1 在VC集成环境中新建控制台工程选择其中的“工程”标签;(2) 点击“控制台工程(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选项;(3) 设置新建该工程所在的文件夹,可以用输入框右侧的“...”按钮进行选择;图中以为“D:\VC_Exercise\”例,可根据计算机上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设置。
(4) 输入工程的名称。
为编号及说明的方便,将本实验的工程命名为“ex01”。
设置工程所在文件夹时,只设置为“D:\VC_Exercise\”,输入工程名称“ex01”时,该名称会自动添加到所设置的文件夹后面。
3. 完成上述设置后,点击“确定”按钮,可以见到如图1.2所示的对话窗。
点击其中的“空工程”(An empty project)选项,再点击“完成”按钮。
并在接着出现的对新建工程有关信息进行确认的对话框中直接点击“确定”按钮。
点击“空工程”选项图1.2 新建空的控制台工程4. 再次点击“文件”菜单栏的“新建”菜单项(1) 在如图1.3所示的“新建”对话窗中选择“文件”标签;(2) 点击“源程序”(C++ Source File)选项;(3) 输入源程序名称,系统将自动以“.cpp”作为源程序文件的扩展名。
学生实验报告册(理工类)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专业班级: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学号:1304102013 学生姓名:孙健所属院部:机电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胡盈盈20 13 ——20 14 学年第二学期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实验报告书写要求实验报告上交电子稿,标题采用四号黑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实验报告书写说明实验报告中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内容与过程、实验结果与分析这四项内容为必需项。
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验具体要求增加项目。
填写注意事项(1)细致观察,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2)准确说明,层次清晰。
(3)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4)外文、符号、公式要准确,应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5)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严禁抄袭、复印,一经发现,以零分论处。
实验报告批改说明实验报告的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一律用红色笔批改。
实验报告的批改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或百分制,按《金陵科技学院课堂教学实施细则》中作业批阅成绩评定要求执行。
实验项目名称:初级程序设计实验学时: 6A206实验日期: 4.10---4.24 实验成绩:批改教师:胡盈盈批改时间:实验1 初级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Visual C++集成环境,进行编辑、保存、编译、连接及运行,并能进行简单程序调试;(2)掌握C语言中各种运算符的使用;(3)掌握C语言中各种数据类型的区别与应用;(4)熟练掌握C语言中变量的定义、赋值和使用,表达式语句、输入/输出语句的使用;(5)掌握C语言中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6)掌握C语言中控制语句的使用,含if-else、for、while、do-while语句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奔腾以上计算机,装有windows XP以上版本操作系统和Visual C++ 6.0软件。
三、实验内容与过程1、程序调试(1)#include <stdio.h>main(){ int s,t,p,sum;scanf(“%d%d%d”,&s,&t,&p);sum=s+t+p;printf(“sum=%d\n”,sum);}(2)#include <stdio.h>main(){ int k=3;if(k=3) printf(“***”);else printf(“###”);}(3)#include <stdio.h>main(){int k=0;do{ printf(“k=%d\n”,k);}while(k++>0);}2、程序改错下面是判断一个学生考试成绩及格与否的程序(成绩A,或B,或C者为及格;成绩为D者不及格),调试并改进如下程序使其能满足上述输出的需要。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实施计划注:该表由课程负责人或任课教师填写,并于每学期初随教学进度表一起交教务科。
填写人:2010 年8 月31 日《C程序设计》实验说明实验一:C语言编程环境、简单C程序实验实验目的:了解C语言的编程环境,初步掌握在Eclipse CDT + gcc + gdb环境下对C程序进行编辑、编译和运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用printf函数实现一个简单的文本输出程序。
实验环境(硬/软件要求):Windows 2000 (XP) + Eclipse CDT + gcc + gdb实验内容:1. 启动Eclipse CDT;2. 初步了解Eclipse CDT + gcc + gdb集成环境的界面和主要功能;3. 创建一个新的空工程,并向工程添加源代码文件;4. 关闭工程、重新打开工程;5. 编写简单C程序(只有printf语句),编译、运行该程序。
6. 在gdb中单步执行程序;实验主要步骤:1.启动Eclipse CDT开发平台;2.新建一个空工程;3. 向工程添加文件;4. 关闭和删除工程;5. 通过“import”导入工程;6. 编写并运行最简单的C语言程序(main函数中没有任何语句);7. 用printf函数实现图形/文字输出,输出内容可以是以下字符图形中的一种,也可以是其他自己设计的图形。
(1)……………………………………………………………………………………╭⌒╮下雨啦━┅~ ¤╭⌒╮╭⌒╮╭⌒╭⌒╮╭⌒╮~╭⌒╮︶︶,︶︶,︶︶︶︶,''︶~~ ,''~︶︶,''╱◥█◣╱◥█◣︱田︱田︱︱田︱田︱╬╬╬╬╬╬╬╬╬╬╬╬╬╬ ……………………………………………………………………………………(2)……………………………………………………………………………………\\\|///\\.-.-//.(.@.@)+-------oOOo-----(_)-----oOOo---------+|||祝你快乐!!!|||+-------+(3)……………………………………………………………………………………*☆∵▁▂▄▂▁.★∵∴☆.★∵∴∴★◢█████◣* ☆.∴★∵★ * ☆☆◢████☆██◣.∴天氣冷了,☆◢■◤█████◥█◣.送你一件毛衣,* ★◥◤∴█████.◥◤∵小心別著涼了!(4)……………………………………………………………………………………★★★★★★★★★★★★★★★★★★★★★★★★★★★祝你快乐!★★★★★★★★★★★★★★★★★★★★★★★★★评分标准:1. 实验报告是否规范、完整(10 %);2. 源代码排版是否规范(10 %);3. 程序能否正确运行(30 %);4. 输出结果及程序的难易程度(50 %);实验报告形式(纸质/电子):电子填写人签名:填写日期:2010年 6 月10 日实验二: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实验实验目的:理解数据类型概念,掌握整数、实数、字符三种基本数据类型概念及其实用,理解常量和变量的含义,理解赋值、算术运算等基本运算的含义。
C语言单相智能电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C语言在单相智能电表编程中的应用,掌握相关数据类型、语法结构及编程技巧。
2. 学生能掌握单相智能电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了解其硬件与软件的关联性。
3. 学生能运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单相智能电表的基本功能,如电量计算、数据显示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语言编程实现单相智能电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提高代码编写效率。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项目实践,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C语言编程产生兴趣,认识到编程在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3. 学生能够关注智能电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C语言编程和单相智能电表相关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编程技能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动手实践,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目标的设定,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基础回顾: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等基本概念。
2. 单相智能电表原理:介绍单相智能电表的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功能特点。
3. C语言编程实践:- 编程环境与工具的使用。
- 电量计算算法实现。
- 数据显示与存储方法。
- 异常处理与错误检测。
4. 项目实践:-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单相智能电表程序。
- 针对实际应用场景,优化程序功能。
- 团队协作,完成项目报告与展示。
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C语言基础回顾(1课时)。
- 单相智能电表原理(1课时)。
- C语言编程实践(4课时)。
- 项目实践(4课时)。
- 项目报告与展示(1课时)。
教学内容参照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电气大一c语言知识点总结C语言是一门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领域的编程语言,对于电气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来说,熟练掌握C语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电气大一C语言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基本语法1. 变量与数据类型:C语言中的变量需要提前声明,并且需要指定数据类型。
常见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整型(int)、字符型(char)、浮点型(float)和双浮点型(double)等。
2. 运算符:C语言支持各种算术运算符(加、减、乘、除等)、逻辑运算符(与、或、非等)以及关系运算符(大于、小于、等于等)等。
3. 控制语句:C语言中常用的控制语句有条件语句(if-else)、循环语句(for、while、do-while)和跳转语句(break、continue、goto)等。
二、函数与数组1. 函数:函数是C语言中重要的代码组织方式,它可以将一段具有独立功能的代码块进行封装,实现代码的复用。
函数有返回值和无返回值两种类型,通过函数可以实现模块化编程。
2. 数组:数组是一种存储相同类型数据的集合,通过下标可以访问和修改数组中的元素。
C语言中的数组下标从0开始计数,常用于存储一组相关的数据。
三、指针与字符串1. 指针:指针是C语言中一种重要的数据类型,它存储了内存地址的值。
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变量或者数据结构的间接访问,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效率。
2. 字符串:C语言中的字符串是由字符组成的数组,以\0(空字符)结尾。
使用字符串需要注意字符数组的长度以及字符串处理函数的使用,比如strlen、strcpy等。
四、文件操作与结构体1. 文件操作:C语言中的文件操作可以实现对文件的读取和写入。
通过打开文件、读写文件、关闭文件等操作,可以实现文件的基本操作。
2. 结构体:结构体是一种自定义的数据类型,它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类型的成员。
通过结构体可以组织和管理多个相关联的数据,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
综上所述,以上是电气大一C语言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