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经济数据(深圳市统计局)
- 格式:pdf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19
福田调研报告福田调研报告一、前言在福田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主要围绕福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交通状况、教育资源和医疗服务等方面展开。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式,本报告旨在客观地反映福田区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福田居民生活质量调研结果1.居民生活满意度:通过对1000名福田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发现,超过80%的居民对福田区的生活质量表示满意。
2.公共设施:福田区的公共设施较为完善,如公园、体育场和社区健身设施等,为居民的娱乐和健康提供了方便。
3.商业配套:福田区的商业配套较为丰富,购物中心、超市、餐饮等一应俱全,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4.环境保护:福田区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城市绿化率较高,街道整洁有序。
三、福田交通状况调研结果1.交通拥堵:福田区交通拥堵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部分主要道路拥堵严重,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2.公共交通:福田区的公共交通发达,但公交车辆的运营密度需进一步提高,减少人们等车的时间。
3.自行车道建设:福田区自行车道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与人行道分离的自行车道,不利于骑车出行。
4.停车问题:福田区停车位紧张,停车难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增加停车位的数量。
四、福田教育资源调研结果1.学校数量:福田区拥有一定数量的优质学校,能够满足大部分居民的教育需求。
2.教育质量:福田区的教育质量较高,学校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教学设施。
3.资源分配:福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均衡,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五、福田医疗服务调研结果1.医院数量:福田区拥有多家医院,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医疗服务。
2.医疗设施:福田区的医疗设施较为完善,设备先进,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3.医疗资源利用:福田区医疗资源利用率较高,部分医院的就诊排队时间较长。
六、问题与建议1.交通问题:建议福田区加大交通拥堵缓解力度,增加公交车辆运行密度,加快自行车道建设,增加停车位的数量。
深圳市统计局关于贯彻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统计条例》的通知正文:---------------------------------------------------------------------------------------------------------------------------------------------------- 深圳市统计局关于贯彻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统计条例》的通知(深统通〔2007〕27号)各区统计局、市直有关部门、各集团总公司及驻深单位:《深圳经济特区统计条例》经深圳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7年5月30日表决通过,由市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5月31日发布公告,自2007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为保证修订后的《深圳经济特区统计条例》(以下简称《统计条例》)顺利实施,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贯彻实施《统计条例》的重大意义,认真做好《统计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统计条例》是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广东省统计管理条例》制定的一部重要的地方性法规,其所确立的各项原则和规定,既是对统计法律、行政法规的具体化,又适应了我市统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抓好《统计条例》的贯彻实施,对于规范统计活动,维护统计秩序,保护统计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推进统计体制改革和统计制度创新,维护和监督统计机关有效实施统计行政管理,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科学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统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依法行政、依法统计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统计条例》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主动性和自觉性,切实把贯彻实施《统计条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各级各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学习、宣传《统计条例》作出具体部署,狠抓落实。
各级统计部门要积极向党政领导汇报,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2012年福田区重点服务业发展状况统计分析摘要:2012年福田区瞄准“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不断增强中心区的资源集聚、产业带动和经济辐射力,走出一条低成本、高质量,低消耗、高效益,有特色和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本文以2012年福田区重点其他服务业经济数据为基础,分析其发展状况,以求揭示问题并寻求发展方向,为迈向“首善之区、幸福福田”的愿景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福田区;重点服务业;发展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一、重点其他服务业的界定重点其他服务业的统计范围:从业人员在50人及以上,或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业法人单位。
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业。
不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中的房地产开发经营、自有房地产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及第三产业统计口径有所差异。
二、重点其他服务业全年运行情况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重点其他服务业全年呈现“优质、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一)总量大2012年福田区重点其他服务业企业1293家,占全市总数的34.8%。
营业收入2500.11亿元,同比增长16.8%,占全市总额的48.5%。
营业利润325.35亿元,增长14.2%,占全市总额的38.8%。
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收入利润率全市十区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
表1 2012年福田区重点其他服务业发展状况表注:此表收入利润率以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计算所得(二)运行稳分阶段看,重点其他服务业1-2、1-5、1-8、1-11月营业收入累计增速分别为:10.0%、10.2%、11.4%、16.6%,增速呈现1-5月企稳,6-11月逐步拉高的发展态势。
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公布日期】2024.04.28•【字号】•【施行日期】2024.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2024年4月28日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一年来,深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和“1310”具体部署,落实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和市政府工作安排,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深圳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综合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34606.40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3015.3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21566.38亿元,增长5.6%。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2.3%。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5230.17元,比上年增长5.6%。
图1 2019-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图2 2019-202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4489.6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1.9%。
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5717.12亿元,比上年增长3.1%;数字与时尚产业增加值4099.01亿元,增长18.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571.20亿元,增长6.2%;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2213.58亿元,增长16.9%;新材料产业增加值352.57亿元,增长15.2%;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752.99亿元,下降0.3%;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783.20亿元,下降0.2%。
深圳市前三季度经济统计数据深圳市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了深圳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
数据显示,全市经济运行稳定增长,主要指标表现良好,为更好地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15408.62亿元(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8.8%,增幅与上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
经济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15408.62亿元(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14亿元,增长25.6%;第二产业增加值5961.57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9433.91亿元,增长8.4%。
二、三产业结构为38.7∶61.2。
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580.76亿元,增长4.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70.52亿元,增长0.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77.64亿元,增长8.6%;金融业增加值2298.47亿元,增长7.2%;房地产业增加值1485.49亿元,增长0.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308.17亿元,增长15.2%。
工业生产加快发展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下同)工业增加值5680.07亿元,增长9.7%,增幅比上半年加快1.9个百分点,创今年以来最高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达2012年以来同期最大值,高于全国3.0个百分点。
其中,股份制企业增长12.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2%。
工业高端化发展趋势良好。
先进制造业(新口径)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3954.42亿元和3675.00亿元,增幅分别为12.6%和12.4%,分别比上半年提高2.4个、2.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9个、2.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69.6%和64.7%。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位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501.98亿元,增长31.1%,增幅分别比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加快0.5个、1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3.6个百分点。
深圳市统计局关于布置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23.11.29•【字号】深统规〔2023〕1号•【施行日期】2023.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正文深圳市统计局关于布置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深统规〔2023〕1号各区(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统计局,市直各有关部门,各有关驻深单位,各有关企事业单位:为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反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年报及定期报表工作,按照国家统计局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相关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深圳市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
现将深圳市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主要修订内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级统计机构、相关部门要严格贯彻执行各项统计调查制度,切实维护统计制度的严肃性,确保调查对象、统计人员严格按照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填报、审核、验收数据,及时反馈制度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要强化统计调查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对各项统计调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要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统筹谋划统计调查工作,积极开展统计监测分析,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统计保障。
本通知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月31日。
深圳市统计局2023年11月29日附件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主要修订内容一、总体说明(一)本文未提及修订内容的各项报表制度继续执行,所列文号改为“国统字〔2023〕88号”。
(二)《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中已纳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2023年统计年报,免报。
(三)各制度报表时间根据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适当调整。
2023深圳经济数据总结概述本文将对2023年深圳市的经济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深圳作为中国经济特区之一,一直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色。
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GDP增长、行业结构、投资情况、就业市场和对外贸易。
GDP增长GDP增长一直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市的GDP总量为X亿元,较上一年增长X%。
这显示出深圳市经济依旧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GDP增长主要得益于深圳市在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和消费市场等领域的不断发展。
行业结构深圳市的行业结构经历了多年的转型和升级,逐渐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市高科技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等高附加值行业的贡献度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深圳市经济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传统制造业的比重逐渐减小。
这种行业结构的调整为深圳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投资情况2023年深圳市的投资情况也显示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为X亿元,同比增长X%。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高科技产业投资占比较大,反映了市场对高科技产业的看好和投资热情。
此外,随着深圳市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外商直接投资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就业市场2023年深圳市的就业市场表现出色。
根据数据显示,深圳市全年新增就业岗位数达到X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这表明深圳市就业市场强劲,吸引了大量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深圳市的就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对外贸易作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深圳市的对外贸易一直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3年,深圳市的进出口总额为X亿元,同比增长X%。
其中,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表现强劲。
此外,深圳市的市场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也在增强,外国直接投资额同比增长X%。
结论综上所述,2023年深圳市的经济数据表现出色,GDP增长稳定、行业结构调整得以继续推进、投资情况积极、就业市场强劲和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深圳市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数据网上直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05.11.24•【字号】深统通[2005]109号•【施行日期】2005.1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深圳市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数据网上直报工作的通知(深统通〔2005〕109号)各区统计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市政府《关于实施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的通知》(深府办〔2005〕94号)和市统计局《深圳市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系统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深统通〔2005〕64号)精神,目前全市各相关企业和统计机构正大力推进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系统的应用。
各区在推广应用中做了大量工作。
福田区2004年率先在全区推广工业的网上直报,2005年福田区的各相关专业全面实施,实现100%网上直报。
宝安区为抓好网上直报工作,区领导亲自挂帅,扎实推进网上直报工作,截至10月底,宝安区实现近3千家工业企业网上直报,上报率高达96%,成绩显著。
罗湖、龙岗和盐田区也正在大规模推广当中,企业网上直报单位数逐月提高,效果显著。
按照规划要求,年底我市应实现万家规模以上企业网上直报。
为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经市政府同意,市统计局招聘了50名统计协理员。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从事网上统计报表的催报工作,协助市、区和街道统计站顺利完成统计任务。
现将统计协理员网上直报工作事项通知如下:一、市统计局协理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系统的企业用户进行日常报表的催报和咨询,各区、街道办统计站的工作模式不变,即仍按在地统计的原则,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统计工作。
市统计局协理员的催报工作是对各区和街道办统计工作的补充和重点突击,协助各区全面实现统计数据网上直报工作。
二、市统计局协理员的工作方式主要是电话催报以及上门技术服务。
市统计局的统计协理员将统一集中办公,在各专业报表报告期结束之前对未报企业进行电话催报,如企业在填报过程中遇到技术性问题,将上门进行服务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