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委托代缴保险员工信息采集表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西安市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采集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6.17•【字号】市政办发[2010]120号•【施行日期】2010.06.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法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西安市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采集有关工作的通知(市政办发〔2010〕12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全面提升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一体化水平,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数据库,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督管理体系,加快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按照原劳动保障部《关于全面实施金保工程统一建设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意见》(劳社部函〔2003〕174号)和《关于确定金保工程建设示范城市的通知》(劳社部函〔2005〕14号)文件精神,根据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用人单位信息采集工作。
一、总体目标全面掌握我市范围内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基本信息,完善信息数据库,为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建立信息准确、数据齐全、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综合运用用人单位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资源,为就业信息系统、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三大系统的一体化信息网络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建立健全涵盖社会保障、就业及创业和劳动关系调解等三大职能12个方面业务的劳动保障管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主要内容(一)信息采集的内容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用人单位基本信息统一标准,我市制定《西安市用人单位信息采集表》,采集掌握用人单位工商、民政、税务等注册信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信息和工会建立相关信息。
(二)信息采集对象依照国家有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我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用人单位,即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62中国教育网络 2020.8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在此指导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按照“依托电子信息为动力优势,以变轨超车,打造信息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标杆为目标,以推进信息化与教育发展全面深度融合为核心,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治理和公共服务为四轮驱动”的总体构想,并以推进落实信息化体制机制升级改造、保障全校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全校业务实现“流程再造”、提升师生服务体验为阶段性目标,启动了“一网通办”服务门户建设工作。
思路与目标1.摸清“家底”,为信息发展“量体裁衣”理清并整合信息化多年沉淀的“孤岛”数据,建立“覆盖全校、统一标准、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全量数据中心,落实校园数据治理,实现全校数据共享应用;梳理全校各部门业务,理清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服务事项清单,规范事项名称、办理条件、办理时限、办事流程、办理表单等,做到全校“统一事项、统一标准、统一编码”;完成全校服务事项的梳理和规范工作,根据高校每个用户在系统中的用户行为数据,设计人员标签体系,建立学校各个角色模型、个体人员的标签属性,为精准服务做好基础。
数据链条完备、事务事项清晰、人员角色标签全面,方可“量体裁衣”。
2.创新模式,为服务融合提供载体创新“场景式”服务模式,以服务用户为核心驱动,以线串面、融合服务,将业务、服务和数据深度融合,构建跨部门、跨系统、跨服务的服务“场景”,聚焦服务应用,提高办事效率;建立校园服务统一框架,打造统一入口,统一出口的服务模式,制定上层统一服务入口标准,搭建底层支撑“中台”,整合学校原有(新建)各类业务系统和服务事务,接入“一网通办”平台统一服务,实现一站申请、统一认证、数据共享、后台联办的服务一网通办模式。
3.精准智能,为用户“画像”千人千面建立用户画像,通过人员标签的动态更新与分析,精准推送给每个用户所需的千人千面服务内容,包括咨询、事项、资源等。
为信息赋能,将学校领导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和信息提炼出来集中展示,使校领导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到高校目前教学、科研、管理、财务等信息,以及学校重大事项的进展情况,同时结合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挖掘数据相关性,发现数据潜在价值,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网通办”构建智慧服务新生态作者:史甜来源:《中国信息化》2020年第02期近几年,西电在数据治理和应用系统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多信息化资源和服务,但仍然存在很多师生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比如:表单反复填报管理原始、业务部分划分服务割裂、网办入口多样体验欠缺、线下业务繁杂东奔西跑、服务监管困难效率不明等,总的来说就是数据不通、事项不全、表单不清。
因此,西电以信息化技术促进管理服务创新,积极推进实施“五个一”工程,即“认证一个号、服务一个站、数据一个库、管理一张表、决策一个键”,构建起“一网、一次、多端”的智慧校园管理服务体系,打通数据、建立标准、业务重构、服务融合,形成“一网通办”服务新生态。
以面向师生服务为根本,从减少师生跑路和重复填表入手,按照“大平台、小前端、移动化、富生态”的框架思路,通过数据资源互联共享、业务服务融合创新,全力推动“互联网+校务服务”,构建开放共享的“一网通办”校园服务平台,形成“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支撑师生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数据多跑路”。
(一)数据治理,共建共享,统筹利用全面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行,消除多入口注册和二次登录。
完善大数据汇集和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各类服务数据汇集互联和共享应用,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打通信息壁垒,形成覆盖全校、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体系。
基于学校大数据平台,实现教育教学、财务资产、学科发展、人才人事等多方面大数据决策支持分析。
开发智能报表系统,实现师生数据的自动产生和自主填报。
(二)业务重构,服务创新,一网通办建成“一网通办”门户,实现一网受理和整体服务。
按照统一站点、统一事项、统一办事、统一搜索、统一资讯、统一消息、统一客服、统一报表、统一空间、统一监管的建设思路(简称“十统一”),对线上线下服务流程进行再造优化,打造网上服务总入口和总出口,将PC 端、移动端、自助端和实体一站式服务大厅联动起来,为师生提供统一的兼具规模化和个性化为一体的多元服务平台。
应用数值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课后答案1. 大数据中的小数据可能缺失、冗余、存在垃圾数据,但不影响大数据的可信数据,是大数据的()的表现形式。
[单选题] *A. 价值涌现B.隐私涌现C. 质量涌现(正确答案)D. 安全涌现2. 数据科学基本原则中,基于数据的智能的主要特点是()。
[单选题] *A. 数据简单,但算法简单B.数据复杂,但算法简单(正确答案)C. 数据简单,但算法复杂D. 数据复杂,但算法复杂3. ()是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的基本工作单位。
[单选题] *A. 事务(正确答案)B.数据仓库C. 数据单元D. 数据分析4. 目前,多数NoSQL 数据库是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研发出来的,其设计遵循()原则,更强调读写效率、数据容量以及系统可扩展性。
[单选题] *B. READC. BASE(正确答案)D. BASIC5. 数据可视化的本质是()。
[单选题] *A. 将数据转换为知识(正确答案)B.将知识转换为数据C. 将数据转换为信息D.将信息转换为智慧6.下列不属于大数据在社会活动中的典型应用的是()。
[单选题] *A. 美团实现了快速精准的送餐服务B. 共享单车、滴滴打车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C. 快递实现了订单的实时跟踪D. 供电公司提供电费账单查询(正确答案)7.在空间维度上刻画数据连续性是数据的()。
[单选题] *A. 可关联性(正确答案)B.可溯源性C. 可理解性D.可复制性8.将观测值分为相同数目的两部分,当统计结果为非对称分布时经常使用的是()。
[单选题] *B.标准差C. 中位数(正确答案)D.均值9. ()的本质是将低层次数据转换为高层次数据的过程。
[单选题] *A. 数据处理B.数据计算C. 数据加工(正确答案)D.整齐数据10. 在抽样方法中,当合适的样本容量很难确定时,可以使用的抽样方法是()。
[单选题] *A. 有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B. 无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C. 分层抽样D.渐进抽样(正确答案)11.下列关于基本元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更新时间:年月日)1基本信息1.1名称2.1 基本状况3.1 占地、建筑面积4.1校内实践基地125办学经费5.1经费收入(万元)6师资队伍6.1校内专任教师257专业427.1专业设置437.4顶岗实习与录用7.5 产学合作8 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8.1教学制度与运行管理9 社会评价9.1 招生情况注释:1.院校名称若同时使用两个以上院校名的请一并填写。
2.建校时间指院校独立设置具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的时间(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时间)。
3.建校基础指高职学院的筹建基础,具体包括哪几所学校。
4.举办方(单一选项):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行业/企业/其他5.院校性质(单一选项):公办/民办6.院校类别(单一选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综合7.立项部门(单一选项):国家/省/未立项8.每位院校领导单独填制本表所有数据。
9.性别(单一选项):男/女10.每兼一门课即填一行。
11.一体化教室是指兼具理论教学与动手能力培养功能的教室。
12.每个校内实践基地(含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分别填制一张表格。
13.主要面向专业填制不超过5个。
14.支持部门(单一选项):国家/省15.社会(准)捐赠设备值泛指社会各方的捐赠,包括为学校所用,不为学校所有的可称为“准捐赠”的仪器设备等;实物资产折算为资金统计。
16.大型设备指单价≥5万元的设备.17.所列主要项目一般不超过5项。
18.专职管理人员,当其承担多个实验实训室管理时,以某个实验实训室为专职,其它都为兼职,并在填写时表明“(兼)”。
19.每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分别填制一张表格。
其它校外教育资源,可以用“补充说明”形式表达。
20.是否有住宿条件(单一选项):是/否21.基地是否发放学生实习补贴(单一选项):是/否22.级别(单一选项):省/市23.部门(单一选项):中央部委/省市部门/行业/企业/其他24.日常教学经费包括实验实习费、教学仪器维修费、教学差旅费、资料讲义费、体育维持费和聘请兼职教师费等。
68中国教育网络 2019.11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连续化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变化。
在教育行业,随着2012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入快车道,高等学校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的硬件基础上逐步开始探索数字校园的建设。
随着近十年的数字校园建设,各高校都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校各个方面的改革与发展。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各高校都给出了不同的探索,基本都针对不同的学生管理业务建设了不同的信息化系统,如学工管理系统、就业系统、数字化迎新离校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资助系统、自助打印系统等。
不同系统的建立确实为学生管理带来了很多变革与发展,提升了学生管理业务的效率,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但是,随着业务系统的增多,以及新形势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新问题。
学生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建设分散又各自为政随着前些年高校数字校园的推进,有关学生管理工作的各项业务都在不同时期建设了不同的信息系统。
此类信息系统因为业务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作用,按照大的业务分类可以分为学生基础管理系统、学生就业管理系统、数字化迎新离校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资助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在建设的时候并不是统一规划的,而是由各部门各自建设,信息系统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和运维模式都不一样,所以造成了高校学生管理业务系统的分散化、孤立化、多类化、重复化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校内各业务部门因为工作职责的原因产生了信息系统上的各自为政,造成了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和分散建设。
偏于管理而弱于服务各高校起初采用信息技术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一方面减少了管理人员的行政负担,提升了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内外环境的变化促使学生管理向信息化方向的发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委托代缴保险员工信息采集表
一、.基本信息:
人员类别:□派遣√代理服务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姓名:;性别: ;民族: ;身份证号:
2、学历:;政治面貌: ;婚姻状况: ;婚育状况:
3、户籍类型: □城镇□非城镇;户口所在地: 省市区(县)
4、家庭住址(或现住址): 邮编:
5、联系电话(宅/办/公/手): E-mail:
6、紧急联系人:(关系);紧急联系电话:
7、家庭成员:(关系);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及职务:
二、人事关系信息:
1、养老保险:□有□无原关系所在地:□西安市□省内□其他:
2、医疗保险:□有□无原关系所在地:□西安市医保处□其他:
3、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无何时建立:是否已停保:是□否□
4、社区医疗保险:□有□无何时建立:是否已停保:是□否□
5、住房公积金:□有□无原关系所在地:□陕西省□西安市□其他:
6、社保其他情况备注:
7、档案所在地(或无档):是否需将档案转入我公司:是□否√
8、党关系接收单位:中共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委员会(党组织关系隶属于西安市)
中共陕西省直机关工委(党组织关系隶属于其他地区)
是否需将党关系转入我公司:是□否√
9、原存续劳动关系是否解除:□是□否;
填表说明:
1、个人应在30日内及时提交资料:身份证复印件2张(二代身份证需正反面复印至一页)、1寸彩照2张;
2、员工原有养老、医疗、失业、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应在入职(或离职)之日起30天内将原有社保关系转入(或转出)我公司,如有特殊情况未能转入或转出的,应及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
3、员工因个人原因未及时提供1、2项所罗列事项而造成的一切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由此产生的补缴滞纳金、社会保险无法正常享受等情况,由个人自行承担;
4、员工已清楚了解以上说明内容和要求,并愿意遵守。
以上内容由我本人于_____年月日亲自填写,本人承诺各项信息真实、有效。
签名:______________
陕西世纪外服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