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号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轨道交通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铁道信号专业教学指导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体要求课程名称:铁路信号基础(最少教学时数28学时,最少实践时数4学时)先修课程:铁道信号基础设备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本课是专业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了解铁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铁线路路的作用和组成、列车运行图和区间通过能力的大体概念等基础知识,理解列车牵引运动学的大体原理,熟练掌握区间信号技术基础、车站信号技术基础、列车调度指挥技术基础和编组站技术基础等。
掌握区间信号控制系统、车站信号控制系统、调度集中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和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大体组成、大体原理及最新技术进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铁道信号的大体概念和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的大体工作原理,为此后学习相关课程和从事铁路信号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派:共分为九章,各章教学要求及内容如下:一、铁道信号综述,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有: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和作用、铁路运输系统组成、铁路信号系统组成、铁路信号靠得住性和安全性概述、铁路信号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等。
二、铁线路路,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有:铁线路路的组成和作用、线路的平面图和纵断面图、铁路限界、列车运行及分界点。
三、列车牵引运动学基础,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有:作用于机车上的力、机车牵引与黏着限制、机车牵引特性曲线、列车运行阻力和制动力。
学生应了解作用于机车上的各类力,机车牵引力的形成原理,黏着牵引力的概念,理解机车理想特性曲线,列车运行阻力的分类。
四、车站信号技术基础,6学时,实验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有:车站分类及作业、列车作业和列车信号机的布置、调车作业和调车信号机的布置、各类用途的信号机、信号显示。
五、区间信号技术基础,3学时。
具体内容有:区间闭塞概述、自动闭塞系统分类、区间信号新技术。
六、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基础,3学时。
具体内容有: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概述、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速度控制模式、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大体结构及功能、典型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铁路信号基础教学设计一、前言铁路信号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设施,是确保铁路交通安全、顺畅运行的关键。
因此,在铁路信号基础教学中,我们需要以正确、严谨的态度,深入浅出地讲解信号设备的原理、构造和应用。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基本的教学设计框架,以供参考和使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铁路信号的基本原理和构造;2.熟悉信号设备的种类、属性及使用方法;3.掌握信号设备的安装、调试、检修和维护技能;4.具备基本的运用铁路信号设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铁路信号的引入和概述–铁路信号的定义和作用–铁路信号的分类和应用范围2.铁路信号原理及构造–信号机的构造和类型–信号灯及其控制系统–闭塞和封锁制度3.铁路信号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检修–安装前准备和注意事项–调试和测试方法–故障排除和维修技巧4.铁路信号设备的扩展应用–铁路运输的基本流程–铁路车站的信号系统–不同场景下信号的应用方式四、教学方法1.授课法:教师通过黑板或PPT等工具,结合生动的讲解和实例,向学生介绍和讲解铁路信号的基本知识和内容。
2.实验法:教师根据课程安排和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信号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检修实验,让他们深入了解信号设备的构造和应用。
3.研究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查阅资料、设计讨论等途径,研究和探究信号系统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课堂测验:课后安排相应的课堂测验,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掌握情况。
2.实验记录:对学生进行实验记录打分,评估其在信号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检修实验中的实际能力。
3.课程报告:要求学生在铁路信号教学过程中,对关键问题进行探究和研究,撰写课程报告,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铁路信号设备基础教程,陈伟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年。
2.资料:铁路信号设备介绍、应用、调试和检修视频、文献及参考资料。
3.工具:铁路信号设备、实验装置、计算机等。
铁路信号基础教案教案标题:铁路信号基础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向学生介绍铁路信号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铁路信号的重要性,并能够识别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铁路信号。
此外,教案还将通过互动活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铁路信号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的铁路信号类型和其意义。
3. 能够识别和理解铁路信号。
教学重点:1. 铁路信号的定义和作用。
2. 常见的铁路信号类型和其意义。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白板、马克笔和擦拭布。
3. 铁路信号图片或模型。
4.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模型向学生展示铁路信号,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搭乘火车时是否注意到了铁路信号?你们知道铁路信号的作用吗?探究(15分钟):1. 通过PP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铁路信号的定义和作用。
2. 讨论不同的铁路信号类型,如信号灯、信号旗等,并解释它们的意义和用途。
3. 在白板上绘制不同类型的铁路信号图标,并解释其含义。
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份练习册。
2. 练习册中包含一些铁路信号的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判断信号的含义,并解释其作用。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册中的问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总结(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并对答案进行讲解。
2. 强调铁路信号的重要性和正确理解铁路信号的必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铁路信号,并提醒他们遵守铁路交通规则。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铁路工作人员来校园,向学生展示真实的铁路信号设备,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2. 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火车站,让他们亲身体验铁路信号的运作。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检查学生在练习册中的答案是否正确和完整。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铁路信号的工作原理和技术。
轨道交通信号基础+教学大纲
轨道交通信号是指在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系统中,用于指挥、控制和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信号系统。
它包括信号灯、信号机、信
号标志等设备,通过不同的信号显示和组合,向列车驾驶员传递相
关信息,以确保列车在轨道上行驶的安全和顺畅。
教学大纲是指在教育和培训过程中,规定学习内容、教学目标
和教学方法的文件。
对于轨道交通信号的教学大纲,可以包括以下
内容:
1. 信号系统基础知识,介绍轨道交通信号的定义、作用和分类,包括信号灯、信号机、信号标志等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信号显示与意义,详细介绍各种信号灯、信号机的显示形式
和对应的意义,例如红灯表示停车、绿灯表示行进等。
3. 信号系统原理,解释信号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的控制
逻辑、电气原理和通信原理等,以及与列车运行相关的信号间隔、
信号距离等参数的计算方法。
4. 信号系统规章制度,介绍轨道交通信号的相关规章制度,包
括信号显示的规定、列车驾驶员对信号的理解和应对措施等,以确
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5. 信号系统故障与应急处理,讲解信号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以及列车驾驶员在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包括紧急制动、与调度员的通讯等。
6. 信号系统的发展与创新,介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历程
和未来趋势,包括现代化信号系统的引入、自动驾驶技术与信号系
统的结合等。
以上是关于轨道交通信号基础和教学大纲的一些内容,通过系
统的学习和培训,可以使学员全面了解轨道交通信号的原理和运行
规程,提高对信号系统的理解和应对能力,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和
高效运行。
铁路信号基础《铁路信号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所属学院:铁道学院课程编码:课程名称:铁路信号基础学时/学分:先修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模拟数字电路适用专业:铁路信号专业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铁道通信信号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主要教授继电器。
信号机轨道电路。
转辙机等信号基础设备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防雷和接地装置,铁路信号系统概述等内容。
使学员掌握信号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设备的检修技能,为学好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
主要讲授6502电气集中设备的组成,技术条件,信号设备工作原理,及铁路信号设备应用及发展,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信号设备的工作过程、电路分析方法及常见电路故障分析。
(二)课程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通过本课程设置学习。
培养学生掌握继电器。
信号机轨道电路。
转辙机等信号基础设备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防雷和接地装置,铁路信号系统概述等内容。
使学生掌握信号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设备的检修技能,为学好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
《铁路信号基础》课程内容分为铁路信号在铁路运输中的重要作用。
信号基础设备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
联锁.闭塞的基本概念,通过学习会分析联锁关系,编制联锁图表。
掌握有关的部颁标准。
规章,规则,规范及图形符号的使用。
学会信号基础设备的检修,测试及使用车站联锁设备。
通过本课程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信号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并通过实践教学和现场教学,以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能力、提高学生岗位技能水平,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学习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的组成,技术条件,电路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实训,使学员掌握信号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设备的检修技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信号设备故障的能力,具备维修和养护信号设备的基本技能。
(二)分目标1.了解铁路信号在铁路运输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信号基础设备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
3.明确联锁.闭塞的基本概念,会分析联锁关系,编制联锁图表。
4.掌握有关的部颁标准。
《铁路信号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Railway signals
课程负责人:执笔人: 编写日期: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L08212
2.学分:1.5学分
3.学时:24(理论24)
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铁道信号专业设备中共同的主要基础设备及原理,包括信号机、动力转辙机、继电器、轨道电路、信号电源等设备。
本课程的开设既保持了有关基础设备知识必要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入程度,又使车站信号、区间信号、远程控制及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等多门后续专业课的内容更为紧凑和深入,衔接更为密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即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知道,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理解;“掌握”即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并把握。
“重点掌握”即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够灵活地进行分析和运用到实际中。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该课程讲述了铁路信号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主要讲授铁路信号的基础设施。
(一)继电器(6学时)
主要内容:继电器的主要结构及发展趋势、继电器的机械特性与牵引特性、直流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交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的时间特性、继电器接点、继电器的应用、继电器接点电路逻辑基础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掌握继电器特性,了解接点电路设计基础和方法。
(二)铁路信号(4学时)
主要内容:铁路信号概述、信号设置、显示制度、显示意义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铁路信号的设置、显示制度、显示意义。
了解铁路信号色灯的基本概念,色灯信号机的结构。
(三)轨道电路(6学时)
主要内容:轨道电路的基本概念、分类、电气特性,轨道电路的基本工作状态,轨道电路的分析计算和参数调整;交流电力牵引区段轨道电路,道岔区段轨道电路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轨道电路的电气特性和基本工作状态及参数调整,掌握交流电力牵引区段轨道电路工作原理,25HZ相敏轨道电路工作原理,了解轨道电路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四)转辙机(4学时)
主要内容:ZD6-A型转辙机、S700K型电动转辙机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基本转辙机的机构及工作过程。
(五)信号控制设备概述(4学时)
主要内容:车站联锁设备及联锁图表的编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车站联锁的概念,掌学会绘制联锁图表。
四、课程的考核
课程考核由平时作业及听课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2部分组成,分别占课程总成绩的20%和80%。
期末考试为开卷考试,考试范围和要求应符合本教学大纲对各章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高等数学》、《电路理论》、《模拟电子电路》等,这几门前修课程将为本课程的学习建立必要的数学和电子电路的基础。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区间信号自动控制》《驼峰信号自动控制》、《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内容是对本课程内容的延伸。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
《铁道信号基础(高职)》,林瑜筠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建议参考书
(1)刘朝英、林瑜筠主编,《铁道信号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高继祥主编,《铁路信号运营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