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祸水的另一面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历史上危害性最大的红颜祸水红为胭脂之色,颜为面庞,古代女子以胭脂敷于面部,所以称女子为红颜,《汉书卷九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有“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
”此处红颜代指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后来杜甫的诗《暮秋忆枉裴道州手札》:“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曹植的《静思赋》:“天何美女之烂妖,红颜晔而流光。
”其中的“红颜”二字都是指女子美丽的容颜,后来逐渐演变成漂亮女子的代称,寓意绝色佳人,“祸水”一词百度了一下:比喻引起祸患的人或势力,旧指得宠而使国家丧乱的女人。
祸水最早出自《赵飞燕外传》:“[ 汉成帝 ]使樊昵进合德 ( 赵飞燕妹)……宣帝时披香博士淖方成白发教授宫中,号淖夫人,在帝后唾曰:‘此祸水也,灭火必矣!’”据五行家说,汉以“火德”而兴,此谓“合德”得宠将使汉亡,如水之灭火。
后因以“祸水”称惑人败事的女子。
红颜祸水,渐渐的衍生为“美女贻误国家”的意思。
历史上好多的红颜祸水,有名的“妲己”,“褒姒”,“杨玉环”等等,秀色可佐餐,“英雄难过美人关”,大多数的美女只是祸害了一个城池,一个国家,历史上最厉害的一位红颜祸水,堪称祸水之最,三个国家为了她连续发生战争,其中两个国家先后灭亡,她就是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
息夫人原名陈妫,是春秋时期陈国国君的女儿,生的面如桃花,目如秋水,身材曼妙,妖娆动人,她嫁给了息侯为妇,她姐姐也是倾城美貌,嫁给了蔡侯做妻。
姐夫蔡侯是个好色之徒,家中虽有娇妻如花,可还心怀鬼胎地惦记着小姨子的美色。
这一天,恰巧息夫人走亲戚路过,就来看望久未见面的姐姐。
正中下怀的蔡侯特意设宴款待,自己还亲自作陪。
席间,蔡侯看到垂涎好久的美人,心神淫荡,几杯酒下去,忍不住轻浮起来,那还顾及亲伦之理,言语调戏,动作非礼。
弄得息夫人心中烦闷,没吃饭就匆匆离去。
回家后,息夫人面带不悦,息侯问出缘由,不禁怒火中烧,蔡侯不顾礼仪侮辱自己的老婆不就是瞧不起自己吗?于是暗下决心,要出这口恶气,报复蔡侯。
历史上的五大红颜薄命红颜薄命是什么意思话题:红颜薄命是什么意思心理恋爱心理学检讨书楚国从历史上来看,美女一般都与英雄情投意合,成为人们口中爱情佳话。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红颜薄命的说法确实有着一定的道理。
不少美女用自己的生命验证着这一说法,人们不禁感叹长得漂亮也是罪!今天,小编就从恋爱心理学为你揭秘爱情宝典,一起通过历史故事看看有哪些女人真的可谓是红颜薄命!历史故事NO.1 妹喜有人说, 妹(mo)喜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间谍。
若果真如此,就注定她此生是不幸的。
据史书记载,妹喜是有施部落最美丽的女子。
有施氏(今山东省腾县)是东方小国,但起初却不肯向夏朝臣服,夏桀立即派重兵围攻。
强敌当头,有施氏才大感不妙,立刻表示愿意称臣纳贡。
夏桀却不肯善罢干休,一定要血洗有施氏。
有施氏打听到夏桀是一位好色暴君,想到部落里有一位绝色美女,就将其进献请降,以求保全宗族。
这个女子就是妹喜,一名末嬉,有施氏女,有施氏原为喜姓。
有诗称赞妹喜的美丽:“有施妹喜,眉目清兮。
妆霓彩衣,袅娜飞兮。
晶莹雨露,人之怜兮。
”妹喜不负族人所望,不仅利用美色平息夏桀王的怒气,令其罢兵,而且很快就成了夏桀王履癸的宠妃,把他迷得神魂颠倒,找不着北了。
当时,夏王朝并未取得天下共主的地位,只是中原地区比较大的一个诸侯国而已。
桀娶有施氏之女妹喜,不过是一种政治的联姻,但两人曾有过一段两情相悦、耳鬓厮磨的快乐日子。
但后来,他背弃盟约,冷落妹喜而宠爱岷山二女,导致妹喜和有莘氏部落首领伊尹联合,助成汤灭亡了夏朝。
也因为如此,妹喜被后世当作红颜祸水的典型——尽管后世认为成汤取代残暴的夏桀是合理的。
但如果将夏之灭亡全归咎到这个弱女子身上,只怕也太没有天理了吧!而据史书记载,桀被成汤所擒,流放历山后,妹喜以商朝功臣的身份,居然视荣华富贵如粪土,不计前嫌,随桀一同赴死!最终“同死于南巢之山” 。
NO.2 妲己中国历代的“红颜祸水”里,最恶毒的恐怕莫过殷商时代纣王的宠妃妲己了。
《红颜祸水》读后感
《红颜祸水》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红颜的命运,揭示了人
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个女子在男权社会中的困境和挣扎。
红颜是一个美丽而又聪慧的女子,她的出现让周围的人都为之倾倒。
然而,正
是因为她的美貌和才华,让她成为了众人的眼红之物。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本就不高,而红颜的出现更是激起了男人们的欲望和嫉妒。
她被视为祸水,被人们围攻和排斥,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红颜的遭遇,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
女性在男
权社会中往往被视为弱势群体,她们的美貌和才华往往成为了她们的负担和困扰。
红颜的命运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她的美貌和才华最终成为了她的悲剧,让她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之中。
同时,小说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在小说中,人们往往会因为自
己的私欲和嫉妒而伤害他人,红颜的遭遇正是这种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残酷的体现。
在这个世界上,美貌和才华并不能保护一个人免受伤害,只有真正的善良和正直才能让一个人走得更远。
通过阅读《红颜祸水》,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
这部小
说让我反思了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用善良和正直的心灵对待他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愿每一个红颜都能够遇到真正懂得珍惜和爱护她们的人,不再成为祸水,而是成为幸福的源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红颜祸水”和“祸起萧墙”是同一美女造成的导语:历史上因为女人而起的兵祸,那是数不胜数。
而且都留下了很多有名的历史故事,如指“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古代四大美女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吧历史上因为女人而起的兵祸,那是数不胜数。
而且都留下了很多有名的历史故事,如指“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古代四大美女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吧!这些都是历史上的风雨人物。
但是大家知道“红颜祸水”的典故不,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绝色美女使三个国家兵祸相接,其中两个国家分崩离析。
尽管有人称她为“祸水”,后世却始终把她当作主宰桃花的神仙祭拜。
这个女人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
祸起萧墙皆为妫息夫人原名陈妫,是春秋时期陈国国君的女儿。
息夫人目如秋水,面若桃花;丽如芙蓉,雅若蕙兰。
她和姐姐都是当时妇孺皆知的大美人。
姐姐嫁给蔡侯做妻,妫嫁给息侯为妇。
一年,息夫人从息国回陈国省亲,途经蔡国,进城探望姐姐。
蔡侯是一好色之徒,听说息夫人有绝世之貌,早就对她垂涎三尺。
获此机会,自然不肯放过。
蔡侯对夫人说:“我小姨子来了,哪能不见呢?”夫人同意了蔡侯的要求。
蔡侯迫不及待地邀请息夫人至宫中,命人设宴款待。
他亲自作陪,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息夫人果然名不虚传。
她举世无双之色,曼妙窈窕之姿让蔡侯如痴如醉。
蔡侯起初还能保持主人的礼仪,几杯酒下肚,便飘飘然起来,逐渐露出戏谑的态度,言谈举止变得轻浮起来,竟然拉住息夫人的柔荑不放。
息夫人不待盛筵结束,便匆匆离去。
息侯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顿时火冒三丈。
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决心找机会报这个辱妻之仇。
可是息国力量薄弱,根本不是蔡国的对手。
生活常识分享。
红颜祸水是什么意思红颜祸水历史典故/ueditor/201712/06/5852309fffe3bc633fe12473aaeb56ea .jpg" title="0.jpg" alt="0.jpg" width="400" height="250" border="0" vspace="0" />基本解释红颜祸水:美女是祸害的根源。
红为胭脂之色,颜为面庞;古女子以胭脂润面,远看如红色面庞,所以代称女子为红颜;其最早出处现不可查,翻阅古书,仅见最早为《汉书卷九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有“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
”此处红颜代指汉武帝宠妃李夫人。
杜甫的诗《暮秋忆枉裴道州手札》:“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曹植的《静思赋》:“天何美女之烂妖,红颜晔而流光。
”其中的“红颜”二字都是指美丽女子的容颜,后来逐渐演变成美丽女子之代称。
“祸水”原指汉成帝所宠信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据署名伶玄的《飞燕外传》一书记载,赵飞燕、赵合德姐妹迷惑汉成帝,分别成为皇后与昭仪,披香博士淖方成惊叹道:“此祸水也,必灭火矣!”按五德终始之学说,汉朝为火德,称其为“祸水”是指赵飞燕会带来汉朝灭亡的厄运。
后因以“祸水”称惑人败事的女子。
历史典故夏朝妺喜(mòxi):传说是夏朝最后一代天子的妃子。
嫁给桀之后,纵情声色,恣意享受。
由于桀专宠妹喜、不理朝政,很快他的夏朝就被小部落商给灭掉了。
妺喜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诸多“第一”的女人,“千古第一狐狸精”“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个亡国皇后”,“中国第一位女间谍”,“第一个献物”,“第一个淫妇”,“第一个无辜”。
妺喜与妲己、褒姒、骊姬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妖姬。
夏朝末年的妺喜是夏桀(夏代最后一个国王)的宠妃。
公元前十八世纪,夏桀发动大军,攻击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境的有施部落。
红颜祸水的历史故事引言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美丽的女性因为各种原因成为了红颜祸水。
她们或因为自身的野心、欲望,或者是被他人利用,最终导致了一系列的悲剧和灾难。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位历史上的红颜祸水来展示她们的命运和所带来的影响。
一、妲己:商朝末年的红颜祸水妲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红颜祸水之一,她生活在商朝末年。
据传,妲己是商王周辛氏的宠妃,但她却心怀野心,想要掌握更大权力。
为了达到目的,她利用自己美貌勾引了周辛氏,并诱使他放弃自己应有的责任。
妲己与周辛氏私通后,开始干涉政务,并以权谋私。
她打击异己、排挤忠良,在国内制造混乱。
同时,她还与外敌勾结,向商朝带来了外患。
最终,商朝内忧外患,灭亡的危机逼近。
二、杨贵妃:唐朝的红颜祸水杨贵妃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红颜祸水之一,她生活在唐朝盛世。
杨贵妃美丽绝伦,才情出众,深受唐玄宗的宠爱。
然而,她却因为自己的欲望和权力斗争而成为了红颜祸水。
杨贵妃利用自己的美貌和聪明才智,逐渐掌握了许多重要职位,并干涉政务。
她任用亲信和门客,排挤异己,并对百姓进行压迫。
同时,她还与安禄山等叛乱者勾结,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这场战乱给唐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并最终导致了唐玄宗失去了统治地位。
三、西施:春秋时期的红颜祸水西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红颜祸水之一,她生活在春秋时期。
西施美丽绝伦,被誉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的美貌不仅引起了普通人的羡慕,也引起了权贵们的注意。
西施嫁给了吴王夫差,成为了吴国的王后。
然而,她却因为自己的美貌和野心而导致了吴国内乱。
她利用自己的魅力和聪明才智,诱使夫差做出一系列错判和决策。
最终,吴国内部分裂,被越国所灭。
结论红颜祸水是历史上一种特殊的存在,她们以自身的美貌、聪明才智或者是欲望和野心,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远的影响。
然而,她们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负面的,并给国家和民众带来了灾难。
这些故事提醒我们要警惕权力滥用和个人欲望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同时也警示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好我们身边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红颜指年轻人红润的脸色;青年时代;女子艳丽的容貌 ;单指美女。
红颜祸水,自古就有的一种说法,是指美女贻误国家的意思。
客观的讲,自古多红颜,但是却不是都有资格成为“祸水”,初始只是指史上几个女子,如今被当做了一个词用来形容美女。
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红颜祸水”包含着对女性的传统偏见。
另有同名电影及同名书籍。
红为胭脂之色,颜为面庞。
古女子以胭脂润面,远看如红色面庞,所以代称女子为红颜。
其最早出处现不可查,翻阅古书,仅见最早为《汉书卷九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有“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
”此处红颜代指汉武帝宠妃李夫人。
杜甫的诗《暮秋忆枉裴道州手札》:“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曹植的《静思赋》:“天何美女之烂妖,红颜晔而流光。
”其中的“红颜”二字都是指美丽女子的容颜,后来逐渐演变成美丽女子之代称。
红颜:女子艳丽的容貌;单指美女。
红颜祸水,自古就有的一种说法,是指美女贻误国家的意思。
客观的讲,自古红颜多薄命,但是却不是都有资格成为"祸水",初始只是指史上几个女子,如今被当做了一个词用来形容美女。
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红颜祸水"包含着对女性的传统认识。
另有同名电影及同名书籍。
1、你的配偶依然相信魔法和红颜知己。
2、但在生活中的某些细微方面,美丽可能会成为一种阻碍,研究者称之为“红颜祸水”效应。
3、故事的来源是胡佛的红颜知己,某位商人的妻子,在离婚争议时的气话而已,其他调查结果发现,这不过是空穴来风。
4、相形之下,男人很可能会宣告妻子是她们唯一的红颜知己:失去婚姻,男人也就失去了最好的支持者。
5、弗兰克弗雷泽塔创作的漫画书图标“吸血红颜”,也许是他最著名之一。
6、因为她不再是她丈夫所信任的红颜知已,雪莉希望派蒂取代这个位置,然后向她报告情况。
7、我们的关系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和平的结束了,但在网上,我又一次成为了他精神层面上的评论家,拉拉队,以及红颜知己。
8、纵然自己凭冲动行事会让我觉得自己很幼稚,但至少我有个嘴很严的红颜知己。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红颜祸水”红颜多命薄导语:史上十大“红颜祸水”:中国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有的是真实,有的是栽赃。
在男性社会里,她们大部分都是由别人掌控的。
而把灭国等罪史上十大“红颜祸水”:中国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有的是真实,有的是栽赃。
在男性社会里,她们大部分都是由别人掌控的。
而把灭国等罪加在她们身上,有时候,只是男人推脱责任的表现。
从来只听说红颜薄命,好女无好夫,就算嫁了好夫,不是好夫移情别恋,就是自己无福消受好夫而香销玉殒,比如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比如戴安娜王妃。
自古文人墨客为这些美人扼腕叹息,如今的男人却因为娶了美女也遭受短寿的命运,实在令人唏嘘。
妹喜:传说夏朝最后一代天子的妃子。
嫁给桀之后,纵情声色,恣意享受。
酒池肉林,裸身嬉戏。
桀还制造了一个“倾台”,供他们俩玩乐。
据说妹喜爱听“裂帛”之声,桀马上命令各地每天进贡丝绸一百匹,让人轮流撕开来给妹喜听。
如此浪费民脂民膏,这在全国人口还没有北京市海淀区人那么多的夏朝简直是不可饶恕的。
据说当时很多老百姓被逼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
他们指着太阳骂道:“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由于桀专宠妹喜、不理朝政,很快他的夏朝就被“方圆百里”的小部落商给灭掉了。
苏妲己:著名的商纣王的妃子。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但传说多为不可信,尤其《封神演义》,更将其化为“九尾灵狐”,扯得神乎其神。
据估计妲己应该和妹喜差不多,都是超级美女,进宫之后纵情声色,导致国王们不理朝政且严重肾虚,同时国家的各种矛盾在当时恰巧又非常尖锐,最后导致国家灭亡。
纣王据说本来还是很有本事的。
据说他力大无穷,刚刚当王的时候很有进取心,东征西讨,打仗很厉害。
生活常识分享。
红颜祸水的例子
红颜祸水,指的是美貌的女子带来的不幸和灾难。
在历史上,有许多红颜祸水的例子。
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杨贵妃。
她是唐玄宗的宠妃,因为她的美貌而广为传颂。
然而,她的存在引起了其他嫔妃的不满和嫉妒,加上她对政治的干预,导致唐朝政治的混乱。
最终,她被赐死,成为了一个悲剧性的符号。
另一个例子是西施。
她是春秋时期的美女,传说她的美貌能够倾国倾城。
然而,她的存在也引起了政治的混乱和战争。
她的美貌被视为是越国的妨碍,最终被迫自杀。
还有一个例子是王昭君。
她是汉朝时期的美女,因为她的美貌而被选中嫁给了匈奴的可汗。
然而,她在匈奴的生活十分艰苦,最终病死在异国他乡。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美貌并不是一切。
有时候,它甚至会带来不幸和灾难。
因此,我们需要看到美貌背后的人性,不要被外表所迷惑,也不要因为美貌而忽视其它品质和能力。
- 1 -。
红颜祸水女色误国论探源疏议作者:冯孙亮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11期一、红颜祸水试析(一)父系社会女性成为附属品中国在母系社会时女性是社会的主宰,及至夏朝,私有制产生时已是父系社会。
父系社会的产生,使女人成为男人的附庸,女人不但要满足繁育后代的功能,还要担负起驯化、教育下一代的职能,而男性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责任的担当者,连男性的逞勇好强、粗俗暴躁、自高自大都被认为是天性,有存在的合理性,男人在外惹了什么事却是女人的不贤,这些观念已成为社会惯性思维,且渗透血肉、代代相传,父系社会的女人成为男人的奴隶,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成为男人惹是生非的牺牲品。
(二)迷信、愚昧、思维方法落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古代社会,民间有美女养不稳养不住、女子是“赔钱货”的说法,女性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统治阶级贪官污吏、恶少土豪、土匪恶霸掠夺财富、奸淫妻女,于是形成一种畸形社会观:红颜是祸水,女色误国。
把恶人的罪责推到了柔弱的女子身上,这既是一种蒙昧的思想认识,也见出古人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女性有成绩有成果或有著作,都会被认为是别人力量的延伸;女性不能当官,否则就是有大官做后台,等等。
这样的主观臆测导致千百年来扣在女子头上“红颜祸水”“女色误国”的论调更甚。
(三)原始侵略性本能之嫉妒追寻“红颜祸水”说之源,需深入探寻人的本能性。
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虚荣会产生贪婪,因而,红颜即美色也成为社会资源之一。
人们都知稼穑要选择优良种子和好土壤才能繁殖优良作物,获得优良产品,动物繁殖也要挑选合于养殖需要的良种。
人类的繁育也一样,优秀的基因会遗传给下一代,老古话,“爹矬矬一个,娘矮矮一窝”。
可见民间已注意到父母素质对后代的重要影响,而美色被视为人类繁衍的优质基因。
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至今,自私和偏见一直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女性,许多人手握社会资源却不志力于修为自己,而专事揣摩贬损别人的招数,把它当作竞争的手段,致使一些谬论泛滥。
红颜祸水的另一面
腾讯网大家作者张鸣昨天19:43
红颜祸水,这是古人的成见。
为了证实这个成见,夏有妹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
再往下,还有赵飞燕、杨玉环,可以排上一长列。
这些个典型,都是狐媚惑主,把个丈夫带坏,教坏,撒娇坏的样板。
这个成见的反面,就是丑女多贤德。
老百姓有话,丑妻近地家中宝。
这样的说法,也有证据,比如齐宣王的王妃无盐。
丑妇无盐的事迹,已经流传甚广了。
还有诸葛亮的妻子黄氏,也是一个奇丑无比的女人,据说诸葛亮的一身本事,都是从妻子哪儿得来的。
丑女撒不了娇,使不了坏,只好一心一意相夫教子,辅佐夫君成就大业。
还有一个丑女贤德而且智慧的典型,出现在三国时。
此女姓阮,无名,以许允妇传世。
许允和阮氏的父亲阮共,同在魏国为官。
阮家的地位要比许家高许多,这个阮氏女,据说奇丑无比。
按情理,这婚姻,是基于政治的。
即便如此,夫妻交拜之后,新郎还是吓了一大跳。
新郎问新娘:妇有四德(德言工貌),你有其几?新娘答道:我所缺的,仅仅是容而已。
然而,士有百行,君有几何呢?新郎说,百行皆备。
新娘说,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说是皆备?一番机锋斗下来,新郎完败,只好乖乖被牵入洞房。
后来,许允做了礼部郎,选拔的官吏,多为他的乡人。
被人告发,魏明帝派人来拿他。
阮氏女吩咐丈夫说,聪明的君主,可以跟他辩理,不能以情论,不能装熊。
到了朝堂之上,魏明帝质问许允,许允说,子曰,举尔所知。
臣的乡人,是臣所知。
陛下可以考察一下,看我所
举之人,是否称职,如果不称职,臣愿领罪。
魏明帝考察了许允所用之人,发现还都称职,于是,就放了他,发现他衣服败劣,还赐给他一身新衣服。
当初许允被抓的时候,举家嚎哭,只有阮氏女坦然自若,安慰大家说,没事,过一会儿就能回来。
还熬了一锅粥,等着。
过了没多久,许允回家了。
再后来,许允官做大了。
但是,朝廷由司马氏当家了。
原来朝廷的旧臣,不肯依附者,日子就不好过了。
许允开罪了司马师,惶惶不可终日。
一日,忽被外放,奔走告其妻,我没事了!其妻即阮氏女说,未必。
果然,不久许允即被诛杀。
许允死后,门徒要藏匿许允的儿子。
阮氏说,无碍,不关我儿子的事儿。
司马师派钟会来拜访,阮氏告诉儿子,你们才具不高,他来问什么,你们答什么就好,别哭得太厉害,不会有事的。
果然,钟会看到许允的儿子们都蠢得可以,成不了什么气候,如实告诉他的主公之后,许允的儿子就免于被株连了。
阮氏的事迹,到底是怎么传出来的?
这是个谜。
最大的可能,是许允或者他儿子的功劳。
如此料事如神的女流之辈,运筹帷幄,也得靠男人来具体操办,连事迹流传,都得依仗男人的叙述。
离了男人的中介,女子无论有才无才,有德无德,都等于零。
其实,女子相貌如何,妍媸美丑,跟她们的贤德和智慧都没有直接关系。
历史上著名的祸水,多半是出于男人的臆造,怎么可能夏商周三朝坑害君主的美女,干的事都差不多一个模子。
那些不是臆造的祸水,真正的祸源,也是君王自己。
那些历史上的贤明之主,身边也不会缺了美女。
别的不说,一个人人传诵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出了名的好色之徒,连自己兄弟的媳妇都不放过。
只是,为何他身边的这些美女不能祸人呢?
反过来,丑女当然可能有智慧,但由于女性的智慧,必须通过男人才能实现。
所以,智慧的美女的话,男人更有听进去的可能。
对妻子言听计从者,多半背后是一个美女。
只是,多少年来,编故事的男人们,习惯了诋毁美女,一面编排红颜祸水,一面弘扬丑女旺家,一来二去,贤德而智慧的女性,就都丑了。
这样的编排,其实就是道德说教,人们担心,男人,尤其是有权势的男人沉湎于女色,耽误了正事,就用正反两方面的故事教育他们。
可惜,这样的教育,对于有权势,尤其是君王们,基本无效。
孔子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又说,食色性也。
不愧是圣人,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