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火控技术课程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683.00 KB
- 文档页数:2
综述坦克火控系统等操纵系统归根结底主若是依托于位置随动系统的操纵问题,其全然任务确实是以足够的操纵精度通过执行机构实现被控目标即输出位置对给定量即输入位置的及时和准确的跟踪。
目前对新型坦克装备的火控系统的大体要求如下:快速发觉、捕捉和识别目标;反映时刻短;远距离射击首发命中率高;坦克行进间能射击固定或运动目标;操作简便,靠得住性高;配有自检系统,维修简便;具有较高的效费比。
坦克火控系统即随动系统的设计要依据性能指标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元器件和适当的操纵方式,以达到性价比的最优选择。
1操纵系统的设计步骤依照综述所述,坦克火炮操纵系统可抽象为位置随动系统,要紧解决位置跟从的操纵问题,其全然任务确实是通过执行机构实现被控量即输出位置对给定量即输入位置的及时和准确的跟踪,并要求具有足够的操纵精度。
依照设计任务的要求,本设计采纳双闭环系统,实现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的跟踪和复现。
初步设计的环节如下角差检测装置能够选择电位器组成的检测器,或自整角机检测装置。
有两个运算放大器环节:第一个运放为角差检测装置,它能够选择能够选择电位器组成的检测器,或自整角机检测装置。
第二个运算放大器:给定电压与反馈电压在此合成,产生误差电压,将通过该运算放大器放大。
功率放大器:给定电压与反馈电压在此合成,产生误差电压,通过放大器放大。
执行部件:系统中执行元件可选用电枢操纵直流伺服电动机和两相伺服电动机,电枢操纵的直流伺服电动机在操纵系统中普遍用作执行机构,能够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机械运动的快速操纵。
减速器:减速器对随动系统的工作有重大阻碍,减速器速比的选择和分派将阻碍到系统的惯性矩,并阻碍到快速性。
初步设计的原理框图如下:图1-1初步设计方框图下面的内容将重点设计系统各部份元件的选择,系统的动态性能即稳固性、平稳性和快速性和稳态性能分析,最后将对系统的局部乃至整体进行校正,选择适合的校正装置使其知足设计任务性能指标的要求。
2操纵方案和要紧元部件选择测量元件的选择及其传递函数角差检测装置能够选择电位器组成的检测器,或自整角机检测装置。
名词解释1.火力控制:火力控制是指控制武器自动或半自动地实施瞄准与发射(抛射)的全过程,简称火控。
2.火控系统:火控系统是指为实现火控全过程所需的各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设备的总称。
3.瞄准线:瞄准线是指以观测器材回转中心为始点,通过目标中心的射线。
4.瞄准矢量:是指以观测器材回转中心为始点,目标中心为终点的矢量。
5.射击线:是指为保证弹头命中目标,在武器发射瞬间,武器线所必需的指向6.跟踪线:是指以观测器材回转中心为始点,通过观测器材中某一基准点的射线。
7.跟踪线稳定:专指自动消除载体姿态变化对跟踪线空间谓之的扰动。
8.跟踪矢量:是指以观测器材回转中心为始点,观测器材中某一点为终点的矢量。
9.武器线:是指以武器身管或发射架回转中心为始点,沿膛内或发射架上弹头运动方向所构成的射线。
10.武器线稳定:稳定炮管或发射架的空间指向,使其不受载体姿态变化影响,只有要求武器在运动中精确射击目标时才存在武器线稳定问题。
11.目标跟踪:是指在搜索过程中对已发现的目标进行相关、平滑和外推处理以确认目标并建立目标航迹的过程。
12.火控系统反应时间:又称响应时间,指目标突然临空时,从目标搜索系统发现目标起,到允许武器发射或射击所需的时间。
13.单发命中概率:是指发射一发弹头时,这发弹头的弹道有可能与目标在迎弹面内投影面积相交的概率。
14.作战命中概率:是指发射了规定数目的弹头后,打到规定命中次数的概率。
15.火控系统精度分配:在满足总体精度指标要求的约束条件下,提出各单体(分系统或设备)精度指标,谓之火控系统精度分配。
16.射击校正:利用弹目偏差的数学模型及一些列的实测值,预测出弹目偏差的未来值,并在弹头(战斗部)出膛或离轨前,修正射击诸元,以消除这一预测的弹目偏差,谓之射击校正。
17.系统误差:在一定条件下,由某种固定的原因而产生的大小、符号相同的误差,或大小、符号按一定规律随时间或空间而变化的误差。
18.随机误差: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的误差。
火控系统武器火控系统,全称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是控制射击自动实施与的装备的总称。
1简介武器火控系统是控制自动或半自动地实施与的装备的总称。
武器火力控制系统的简称。
现代、、战幻影2000上的WDNS火控(驾驶舱右前方)术和、机载武器(、和)、舰载武器(、、和)等大多配有火控系统。
非制导武器配备火控系统,可提高瞄准与发射的快速性与准确性,增强对恶劣战场环境的适应性,以充分地发挥武器的毁伤能力。
配备火控系统,由于发射前进行了较为准确的瞄准,可改善其制导系统的工作条件,提高导弹对机动目标的反应能力,减少制导系统的失误率。
[1]2构成1、目标跟踪器2、火力控制计算机3、系统控制台4、射击控制仪5、接口设备6、必要的外围设备3作用1、获取战场态势和目标的相关信息2、计算射击参数,提供射击辅助决策3、控制火力兵器射击,评估射击效果4分类1、按用途分:舰面火控系统、航空火控系统、地面火控系统2、按方式分:模拟式、数字式3、按武器种类分:轻武器火控系统、重武器火控系统、装甲火控系统等5系统元件指的是能将()送抵目标区域所相应的武器身管或发射轨的方位角与射角,对具有时间引信的弹头还有引信分划,对和水中武器还可能包括制导距离、转向角、定深和散角。
准确、实时地求出射击诸元是武器火控系统最核心的任务。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武器火控系统通常包括下图所示的诸种功能模块。
目标搜索与辨识利用观测器材搜索目标是火控系统的第一项任务。
火控系统中常用的观测器材有、或、或、战场侦察、声测器材、等。
对于固定目标还可使用地图与航空(或卫星)照片。
搜索到目标之后应进一步对目标的类型(车辆、飞机、导弹、舰船、兵器、人员等)、型号、数量及其敌我属性进行辨识。
图像辨识技术的应用已使目标辨识自动化,而敌我辨识最有效的设备是电子敌我识别器。
目标参数测量目标参数包括目标参数与参数。
目标位置参数指的是目标相对或观测坐标系中的坐标,例如距离、方位角、高低角等;目标运动参数则包括、、舷角、等,它们是求取射击诸元所不可缺少的数据。
《军用火工品技术K》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0041129课程英文名称: Technology of Military Initiating Explosive Device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6 实验:4 上机:适用专业: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其它兵器类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10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军用火工品技术K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其它兵器类专业的跨专业选修课程,涉及各种弹药、航天飞行器等行业中的点火、传火、引爆、传爆的相关理论及其产品的设计方法,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具有重要的课程地位。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军用火工品的结构特征、作用原理、设计方法等,培养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正确地运用到火工品设计与影响性能因素分析中,增强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燃火工品、雷管、电火工品、传爆药等的设计是本课程的重点。
1、了解火工品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2、熟悉各类军用火工品的典型结构特点及应用。
3、掌握火工品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4、具有分析影响火工品性能因素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1、本课程安排在第六学期学习,共40学时,其中讲课36学时,实验课4学时。
2、如开设《火工品工艺学》课程,则“大纲内容”中标注※符号的装配工艺内容可以不讲授。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学习本课程要有工程制图、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化学、燃烧爆炸理论、含能材料、炸药装药技术等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不设专门的习题课,重点习题随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安排讲授。
实践环节设有相关实验内容、火工品技术课程设计、火工品生产实习等。
(六)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
考核成绩各部分的比例: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学习表现等)占20%,实验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算。
(七)主要参考书目:《火工品技术》.叶迎华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年3月《火工品设计原理》.蔡瑞娇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二、中文摘要本课程主要学习军用火工品的结构特征、作用原理、设计方法和影响性能因素分析,包括引燃类火工品:火帽、底火、点火具等;引爆类火工品:炮弹雷管、电雷管、传爆药等;并介绍了导弹用火工品和先进火工技术以及延期药和延期元件等。
火力控制技术火力控制技术,这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武器能够准确命中目标的综合技术。
火力控制技术是结合诸多技术的综合技术。
它涉及机械、电子、光学以及控制理论等诸多学科。
火力控制系统简单的火力控制系统主要由敏感元件、计算机和定位伺服机构组成(图1)。
常用的火力控制系统有防空系统、航空火力控制系统、舰载火力控制系统、反坦克导弹控制系统、反导弹防御火力控制系统等基本构成。
火力控制系统的定义及特征所有的火力控制问题都是围绕着从武器的发射——射弹击中所选择的目标这一事实产生的。
其中,目标和武器都有可能是处于运动状态。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火力控制实际上是研究:武器弹丸发射并如何使弹丸有效命中目标这样一个控制过程。
具体研究的问题又可以这样描述,为瞄准目标而实施的搜索、识别、跟踪;为命中而进行的依据目标状态测量值、弹道方程(射表)、目标运动假定、实际弹道条件、武器运载体运动方程等诸多条件下计算射击诸元;以射击诸元控制武器随动系统驱动武器线趋近射击线,并依据射击决策自动或半自动执行射击程序,最终使弹丸命中目标。
一、几个重要名词解释(一)、目标状态测量值(二)、瞄准线(三)、跟踪线(四)、武器线(五)、射击线(六)、射击诸元(七)、射击决策(八)、弹道方程(九)、武器运载体分别为:(一)、目标状态测量值静止目标:与武器在同一球坐标系内的相对方位角和高低角及距离运动目标:目标的运动速度、方向、距离的当前值实际上,对运动目标的射击火力控制还将考虑目标未来(从弹丸发射到接近目标——近炸)轨迹的假设。
(二)、瞄准线是以观测器材回转中心为起始点,通过目标中心的射线。
观测器材可以是光学、红外等任何一种瞄准装置。
(三)、跟踪线是以观测器材回转中心为起始点,通过观测器材中某一基准点的射线,此时,观测器材自身形成一条直线,以此用来对目标进行跟踪。
(四)、武器线武器线是以武器身管或发射架(火箭或导弹)回转中心为起点,沿膛内或发射架上弹头运动方向所构成的射线。
火力控制技术考核题目要求一、简答:1、火力控制系统定义——全称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是控制射击武器自动实施瞄准与发射的装备的总称。
火力控制实际上是研究:武器弹丸发射并如何使弹丸有效命中目标这样一个控制过程。
具体研究的问题又可以这样描述,为瞄准目标而实施的搜索、识别、跟踪;为命中而进行的依据目标状态测量值、弹道方程(射表)、目标运动假定、实际弹道条件、武器运载体运动方程等诸多条件下计算射击诸元;以射击诸元控制武器随动系统驱动武器线趋近射击线,并依据射击决策自动或半自动执行射击程序,最终使弹丸命中目标2、制导武器和非制导武器中的火控系统有什么区别——对战术制导武器来讲,火控系统的配备主要是为改善制导初始条件,减小制导失效率。
最终命中目标则是由弹载制导系统完成的非制导武器系统(例如压制兵器中的大口径火炮、火箭炮、坦克炮等)来说,火控系统完成的任务主要是在武器发射前,依照弹头运动规律,并考虑气象条件,解决如何使武器的武器线最大限度的趋近于射击线。
弹丸(头)一旦发射,火控系统将只能对下一发弹头实施控制,而已发射的弹头则是完全按照弹道规律运动。
3、火控系统的技术指标——安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
还有价格低廉,准确度高等等4、武器系统中影响命中精度的因素是什么——现代火控系统测量目标与武器平台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必要的了解武器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是火控系统工作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火控系统才可以据此实现解算,得到各射击诸元,从而实现精确打击。
5、火控系统中涉及的坐标系都有哪些——目标坐标系、载体坐标系、大地坐标系6、现代火控系统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目标数据的信息化网络共享+发现即摧毁+毁伤效果评估都要自动完成。
7、根据你本人的认识,设计一个计算机应用控制系统,最难点在哪里?二、论述1、火控系统中涉及的坐标系都有哪些?针对武器和目标都有哪些特殊参数?目标坐标系、载体坐标系、大地坐标系参数:距离、方位角、高低角2、什么叫大闭环火控系统?通常,第一发弹头总是存在命中误差,为能够在下一次射击尽量减小射击命中误差,就有必要对落点误差进行探测。
火力控制技术火力控制技术,这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武器能够准确命中目标的综合技术。
火力控制技术是结合诸多技术的综合技术。
它涉及机械、电子、光学以及控制理论等诸多学科。
火力控制系统简单的火力控制系统主要由敏感元件、计算机和定位伺服机构组成(图1)。
常用的火力控制系统有防空系统、航空火力控制系统、舰载火力控制系统、反坦克导弹控制系统、反导弹防御火力控制系统等基本构成。
火力控制系统的定义及特征所有的火力控制问题都是围绕着从武器的发射——射弹击中所选择的目标这一事实产生的。
其中,目标和武器都有可能是处于运动状态。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火力控制实际上是研究:武器弹丸发射并如何使弹丸有效命中目标这样一个控制过程。
具体研究的问题又可以这样描述,为瞄准目标而实施的搜索、识别、跟踪;为命中而进行的依据目标状态测量值、弹道方程(射表)、目标运动假定、实际弹道条件、武器运载体运动方程等诸多条件下计算射击诸元;以射击诸元控制武器随动系统驱动武器线趋近射击线,并依据射击决策自动或半自动执行射击程序,最终使弹丸命中目标。
一、几个重要名词解释(一)、目标状态测量值(二)、瞄准线(三)、跟踪线(四)、武器线(五)、射击线(六)、射击诸元(七)、射击决策(八)、弹道方程(九)、武器运载体分别为:(一)、目标状态测量值静止目标:与武器在同一球坐标系内的相对方位角和高低角及距离运动目标:目标的运动速度、方向、距离的当前值实际上,对运动目标的射击火力控制还将考虑目标未来(从弹丸发射到接近目标——近炸)轨迹的假设。
(二)、瞄准线是以观测器材回转中心为起始点,通过目标中心的射线。
观测器材可以是光学、红外等任何一种瞄准装置。
(三)、跟踪线是以观测器材回转中心为起始点,通过观测器材中某一基准点的射线,此时,观测器材自身形成一条直线,以此用来对目标进行跟踪。
(四)、武器线武器线是以武器身管或发射架(火箭或导弹)回转中心为起点,沿膛内或发射架上弹头运动方向所构成的射线。
单兵武器火控多参数检测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随着光电技术的飞速发展,单兵武器火控作战系统已成为国家安全依赖的战略性需求,是未来高科技反恐战争与局部战争依赖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
在目前高强度电子对抗条件下,单兵武器火控作战系统作为未来理想单兵战斗武器,将突击步枪、榴弹发射器与火控设备合一,摒弃了传统的视轴与目标简单对准的射击原理,具有昼夜观瞄、测距、环境温度探测和步枪弹/榴弹瞄准点自动装表、信息输出等功能,以其精确打击目标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目前,单兵武器火控系统性能参数检测手段却很落后,部分参数的检测方法尚处于靶场立靶的主观测量,无法满足现阶段高性能的单兵武器火控设备的检测需求。
因此,根据单兵武器火控多参数检测现状,本文针对某型单兵武器火控设备的弹道装表解算精度、瞄准点移动精度、瞄准点移动范围,火控设备的测距精度、作用距离、枪目角测量精度、环境温度测温精度等多参数的检测问题,开展了单兵武器火控多参数检测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对提高我国单兵武器火控作战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单兵武器火控设备组成与各部分功用。
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检测系统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研究半实物模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单兵武器火控多参数的检测需求,给出了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技术指标、系统组成与各部分功用;重点研究了弹道解算装表精度的检测原理、测试流程及瞄准点移动量的检测原理。
基于角运动模拟技术,采用俯仰回转台模拟火控设备精准射击姿态时的枪目角。
根据技术指标完成了俯仰回转台的整体结构设计、电机的选取与轴系尺寸设计,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控制方案;采用变密度法的拓扑优化方法对俯仰回转台进行最小质量结构优化。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转台进行自重、模态、热(冷)变形、频率响应进行分析,确保枪目角模拟分系统在野外靶场环境下的使用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
采用计数器法与时幅转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激光回波大气传输距离模拟技术,其模拟距离将作为弹道装表解算精度检测的测距信息真值。
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国防事业的不断发展,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和武器知识水平,本课程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一次深入了解武器装备的机会,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员掌握基本的武器使用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了解我国主要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掌握基本武器装备的性能特点、结构组成和使用方法。
3. 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提高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武器基础知识- 武器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武器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我国主要武器装备介绍2. 常见武器操作技能- 步枪、手枪的操作方法- 炮械、导弹的基本操作- 防护器材的使用3. 安全教育- 武器使用安全规范- 遇到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 事故预防与急救知识4. 实践操作- 基本射击技巧训练- 武器拆卸与组装- 防护器材穿戴与使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学员对武器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实际操作: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员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员了解武器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4. 小组讨论:学员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课程安排1. 课时:共计8课时,分为4个模块,每个模块2课时。
2. 教学方式: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3. 课程进度:- 第1课时:武器基础知识- 第2课时:常见武器操作技能- 第3课时:安全教育- 第4课时:实践操作六、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学员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表现。
2. 实践操作:学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射击精度、组装速度等。
3. 期末考试:对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
七、预期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1. 了解我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掌握基本武器使用知识和技能。
3. 增强国防意识和安全意识。
一、简答:1、火力控制系统定义——答:控制火炮、火炮群或导弹发射器瞄准和射击的整套设备。
火力控制系统常用于地面和舰上火炮、防空火炮、轰炸机防御火炮以及船上和飞机上的火箭、导弹的控制。
广义的火力控制系统还包括指挥截击机的飞机、导弹的地面引导站、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的地面系统。
所有的火力控制问题都是围绕着从武器的发射——射弹击中所选择的目标这一事实产生的。
其中,目标和武器都有可能是处于运动状态。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火力控制实际上是研究:武器弹丸发射并如何使弹丸有效命中目标这样一个控制过程。
2、制导武器和非制导武器中的火控系统有什么区别——答:对于非制导武器系统,火控系统完成的任务主要是在武器发射前,依照弹头运动规律,并考虑气象条件,使武器的武器线最大限度的趋近于射击线。
弹丸(头)一旦发射,火控系统将只能对下一发弹头实施控制,而已发射的弹头则是完全按照弹道规律运动。
对于制导系统,发射前,火控系统对弹头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武器身管或发射架来实现的,它的主要任务是赋予弹头初始方向和一些需要在发射前确定的参数,例如引信分划、转向角、潜入深。
区别在于要求的目标参数不一样。
除了在发射前进行火控系统控制之外,在弹丸发射后仍能依靠弹载制导系统,对弹丸的运动轨迹进行控制,使之最终命中目标。
3、火控系统的技术指标——答:反应时间,多目标处理能力,精确度,夜战能力、安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
4、武器系统中影响命中精度的因素是什么——答:①目标测量因素:辨识目标的性质、运动速度、加速度、方向、距离等目标状态参数。
②目标未来参数的估计:依据古典和现代控制理论,对目标的未来状态作出合理的估计和预测。
③武器随动系统的性能:稳定特性、跟踪特性、反应时间。
④气象条件的测定精度:大气压力(大气密度)、温度、湿度、风速、风向。
⑤发射弹丸的初始参数:药温、药包装药量的分布、发射身管磨损、弹丸重量的分散性。
⑥火控解算的数值误差:数字计算机的数字截断误差、火控算法误差。
打击“蜂群”类目标的制胜之钥——机载轻武器智能火控系统曹春年 李炜芃【摘要】为解决空中近距离对挂载爆炸物的目标攻击时造成载机严重损伤和对多目标攻击时造成空中相撞,提出采用5.8毫米转管机枪为打击载荷,研发机载轻武器智能火控系统,构建智能机载武器站。
机载武器站主要由武器站本体、人机操控终端、辅助装置等组成。
武器站本体为机载武器站的执行机构,主要包含武器、枪架、伺服驱动单元、射击控制单元等,用于完成规定的打击任务要求;人机操控终端为机载武器站的控制核心单元,主要用于接收外部来的目标指示信息,进行诸元解算,控制武器站本体实现对多目标的精确打击。
【关键词】轻武器智能火控系统∣蜂群∣自动识别、跟踪一、研发背景传统的轻武器射击过程全部是由人操作枪械完成的,其目标搜索、瞄准、击发过程都是由经过长时间专业训练的有丰富射击经验的枪手来承担。
目前,用于火炮射击瞄准的火控系统有很多,用于轻武器射击的光电火控系统也在快速发展。
将自动跟踪火控系统微型化就可以构建轻武器的光电火控系统。
轻武器的光电火控系统指的是能够精确测定目标距离、能自动计算所需射击高低角和提前角,并自动显示正确瞄准分划的轻武器瞄准系统。
它既区别那些结构复杂、有伺服机构、可自动调整武器射向、用于坦克和火炮的射击指挥火控系统,又区别于构造比较单一的各类光学瞄准镜。
轻武器光电火控系统通常由白光瞄准镜(或微光瞄准镜)、激光测距机、弹道计算机、分划显示装置等组成,有的还装有夜视器件、测角器件等附属装置[1]。
其工作原理是:射手先用激光测距机测定目标距离。
距离数据被自动输入到弹道计算机。
计算机根据存储的弹道数据进行解算,算出命中目标所需的射击高低角,并显示出正确的分划瞄准位置。
射手可以据此进行瞄准射击。
对装有测角器件的光电火控系统,射手在测距的同时,还要测量出运动目标的角速度。
计算机计算出所需射击提前量,并控制分划在正确的位置显示,使该分划既装定了所需射击高度角,又装定了射击提前角。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438 October2018(C)总第438期2018年10月(下)摘要根据探测制导与控制的专业特色和“武器火控技术”课程特点,给出了“武器火控技术”研究性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新教学大纲、增加案例仿真、前沿技术概述、开放性实验、研究性实验以及考核模式修订等。
关键词武器火控技术研究性课程课程建设Research Course Construction of Weapons Fire Control Technology//Wang Yuhui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tection guidance and contro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apons Fire Control Technology"course,the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search course of"Weapons Fire Control Technology"are given,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syllabus,an increase of case simulations,and an overview of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open experiments,research experi-ments,and revisions of assessment models.Key words weapon fire control technology;research curriculum; curriculum development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武器火控技术也迎来了飞速的发展[1]。
如何进行火力指挥与控制专业基础课的讲授作者:王妍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30期摘要构建火力指挥与控制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体系一定要体现鲜明的边防特色,体现现代化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创新教法,探索适合任职教育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边防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陆军火力指挥与控制专业任职专业教育区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首次任职培训课程两个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为武器系统与工程。
在地方相关军工院校的本科教学中,武器系统与工程涉及多个本科专业,如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等。
地方院校专业课主要是针对武器系统的某一组成部分的研制展开教学,而陆军火力指挥与控制专业培养的学员主要从事伴随炮兵指挥作战,学员毕业后将直接面对整个武器系统和其相对应的弹药装备,而不是其中的某一部件。
因此,在构建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体系时,不能完全套搬地方院校的教学内容,必须贴近学员的岗位需求,体现鲜明的军事特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部队装备的信息化武器、弹药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
如何培养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的初级指挥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以生长干部学历教育为例,对如何突出火力指挥与控制专业基础课的实战性进行了探索研究。
1紧扣边海防主题,与精确打击和高效毁伤相结合陆军边海防学院轻便炮兵指挥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工程技术思维,指技融合的打仗型边海防初级指挥人才。
高寒山地边疆地区,具有战场空间狭窄、交战区域狭窄,灾害天气多,地面植被少,海拔高,气压低等特点,这对本身就受诸多条件限制的信息化作战更是严峻的考验。
这就要求不仅能够使学员更清楚地了解装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更要明确边海防特定背景下装备发展和使用的特点及方法,我们的年轻学员有着敢想敢为的特点,利用青年人的蓬勃朝气和在边防建功立业的决心激发青年学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针对高寒山地,海域边防特殊的作战环境,群策群力,打牢学员的任职能力基础,让他们及早地对装备有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