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使用润滑剂机械部件间的几种常见磨损类型及起因

使用润滑剂机械部件间的几种常见磨损类型及起因

使用润滑剂机械部件间的几种常见磨损类型及起因
使用润滑剂机械部件间的几种常见磨损类型及起因

使用润滑剂机械部件间的几种常见磨损类型及起因

摘要:文章针对使用润滑剂的运行机械部件间存在的磨损类型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讨论,根据磨损的起因、磨损程度等将磨损分为12种类型,轻微粘着磨损、严重粘着磨损、磨粒磨损、腐蚀磨损、接触疲劳磨损、抛光磨损、气蚀损伤磨损、微振磨损、侵蚀磨损、电腐蚀磨损、放电磨损及熔蚀磨损,并根据磨损的起因从机械加工和润滑两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法。

关键词:机器;磨损;类型;起因

中图分类号:TE626.3 文献标识码:A

Several Common Wear Categories of Machine Parts with Lubricant and the Reasons

DENG Guang-yong1,PANG Zhi-yong1, LIU Xue-chen2

(1.PetroChina Dalian Lubricating Oil R&D Institute, Dalian 116032, China;2.PetroChina Dalian Petrochemical Company, Dalian 116032, China)

Abstract:The wear categories of machine parts with lubricant and the reasons are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wear reasons and wear degree, the wear is classified into

twelve types: mild adhesion wear, severe adhesion wear, abrasion wear, corrosion wear, contact fatigue wear, polishing wear, cavitation damage wear, fretting wear, erosion wear, electro corrosion wear, electrical discharge wear, ablation wear.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thods are recommended on machine work and lubrication based on the wear reasons.

Key words:machine; wear; type; reason

0 前言

磨损不仅仅增加能耗,降低经济效益,而且降低机器精度,使其性能变差甚至报废。对不同磨损形式进行研究,了解不同形式磨损产生原因及相应解决方法将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磨损问题,提高机器使用寿命,降低运行及维护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在机器实际运行过程中,磨损情况是错综复杂的,而且往往是几种类型磨损同时发生,或相继出现。如严重粘着磨损产生的磨屑会进一步引起磨粒磨损;微振磨损和接触疲劳磨损可能同时发生;油中的硬磨屑压入滚动轴承会引起疲劳磨损;有的磨损情况更加复杂,如,船舶大型二冲程柴油发动机的活塞环与气缸套之间,含硫重油的燃烧会对其造成腐蚀磨损,而活塞环上的积炭或漆膜会对气缸套造成抛光磨损,活塞环上

的积炭会产生渗碳作用,使活塞环变脆,易折断,折断的活塞环会与气缸套之间产生严重粘着磨损,粘接、划伤,俗称拉缸。

总之,对磨损不加区分或是仅借助于三四种基本磨损形式很难有效解决磨损问题,借助于详细合理的磨损形式分类,能够有针对性地在机器方面或润滑方面进行改进,实现有效地控制磨损,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根据磨损的起因、磨损程度等将磨损分为12种类型,以下分别讨论了各类磨损产生原因、导致结果、易损部件、改进办法。

1 轻微粘着磨损

(1)产生原因

使用中的机器如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洁度,负荷、速度和温度都适中并使用优质、清洁、干燥的润滑剂,则会产生轻微粘着磨损。

(2)导致结果

由于轻微粘着,材料会从摩擦副的一个表面转移到摩擦副的另一个表面,并随着机件的相对运动而脱落。轻微粘着磨损仅涉及机件表面膜的转移和脱落。轻微粘着磨损的磨损率很低,能够看到机件上较深的原始磨痕,对机器无损害。

(3)易损部件

所有产生相对运动互为摩擦副的部件。

(4)改进方法

此类磨损为正常磨损,是理想的磨损状态,对机器进行正常的维护保养即可。

2 严重粘着磨损

(1)产生原因

机器未经磨合或磨合不当;高温、高速、高负荷下运行;不适当的采用了不锈钢或铝等材质;润滑剂性能满足不了使用要求,粘度太低或抗磨添加剂含量不足均会造成严重粘着磨损。

(2)导致结果

严重粘着磨损会使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表面发生冷烧结,产生粗糙的、熔融的或塑性变形的金属条纹。造成高温氧化、高磨损率,有的还会发生卡咬,或称咬合、胶合。如有磨粒存在将会引起擦伤或划伤及深沟。

(3)易损部件

各种齿轮,活塞环和气缸套,阀片组,滚动和滑动轴承,金属密封件,切削刀具,传动链。

(4)改进方法

①机械方面

(a)科学合理的磨合机器;

(b)降低机器负荷、速度或温度;

(c)提高设备冷却效果;

(d)使用合适的金属材质。

②油品方面

(a)使用性能更好的润滑油;

(b)提高润滑油的粘度;

(c)使用足够的抗磨添加剂;

(d)如有必要应在润滑油中添加极压添加剂。

3 磨粒磨损

(1)产生原因

机器未经磨合或磨合不当;机件的硬度不高,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具有粗糙表面的硬金属与软金属对磨;用于机器润滑的油品含有硬颗粒物。磨粒磨损俗称划痕、划伤、起毛、切削,是最常见的磨损形式。

(2)导致结果

这种磨损会导致机件的切削或变形,机件表面出现清晰的沟槽、毛刺或碎屑,硬颗粒物会被压入金属表面或软涂层中改变材质性质,会造成更大损伤。

(3)易损部件

所有相对运动的摩擦副金属表面。

(4)改进方法

①机械方面

(a)科学合理的磨合机器;

(b)提高空气和油过滤器的效果;

(c)对油采取净化处理;

(d)改善密封;

(e)提高金属表面的硬度。

②油品方面

(a)使用高粘度润滑油;

(b)提高润滑油清洁度。

4 腐蚀磨损

(1)产生原因

机器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运行或机器使用的润滑油防锈能力差或含有腐蚀性物质造成与机件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腐蚀的松软表层,极易磨损脱落。腐蚀磨损又称腐蚀膜磨损,在实际中较常见。

(2)导致结果

腐蚀磨损使机件表层被氧化,腐蚀物磨掉、脱落。

(3)易损部件

所有齿轮,轴承,气缸套内壁,阀片组,金属密封件和传动链。

(4)改进方法

①机械方面

(a)使用抗腐蚀能力强的材质;

(b)改善腐蚀性环境;

(c)降低操作温度。

②油品方面

(a)使用防锈能力强的润滑油;

(b)避免使用腐蚀性强的极压添加剂;

(c)避免使用过度氧化的油品,及时换油。

5 接触疲劳磨损

(1)产生原因

部件在滚动和滑动过程中,如果机器使用的润滑油中含水和污垢,部件材质中有夹杂物而且部件受到长期的周期性应力的作用则会产生接触疲劳磨损。

(2)导致结果

由于长期的周期性应力的作用使部件开裂和起点蚀坑(起麻点)使金属脱落,形成裂纹,凹坑和剥落碎屑。因此接触疲劳磨损,又称疲劳、起麻点、表面疲劳、剥落磨损。当有润滑

油挤进裂纹时,如果裂纹随运动闭合,将促使裂纹中的油压增高,从而又加速了裂纹的扩展和蔓延。如此反复作用,最终使接触表面金属一小块一小块地剥落下来。

(3)易损部件

齿轮,滚动和滑动轴承,阀片组。

(4)改进方法

①机械方面

(a)降低接触压力;

(b)降低周期性应力的频率;

(c)采用高质量的部件材质。

②油品方面

(a)提高油品的清洁度;

(b)提高油品的粘度及粘度指数。

6 抛光磨损

(1)产生原因

细颗粒物和油中腐蚀性物质是其产生的原因。

(2)导致结果

由于细颗粒物的作用使机件表面膜被不断磨掉,机件表面严重磨损但呈光亮的镜面状,有的出现波纹状。由于磨损的结果使机件表面润滑油附着变差,因此会使磨损加速。

(3)易损部件

阀门挺杆,齿轮轮齿,特别是柴油机气缸套。因此这种磨损常被称为气缸套抛光,柴油机气缸套之所以极易产生这种磨损是由于柴油燃烧易产生颗粒物。

(4)改进方法

①机械方面

(a)调整机器避免产生过多颗粒物;

(b)提高空气、燃油的过滤效果;

(c)提高润滑油的净化效果。

②油品方面

(a)使用高质量的润滑油;

(b)选择活性较低的抗磨剂;

(c)提高油品的清洁度。

7 气蚀损伤磨损

(1)产生原因

由于液体中存在气泡,当液体流速或机件形状发生变化,使其中的气泡破裂,导致机件表面液体压力突然改变并强烈冲击机件表面。

(2)导致结果

存在气穴的液体中气泡破裂使液体冲击机件表面致使

金属脱落,使机件露出无光泽、粗糙的凹坑或沟槽。油中的腐蚀物和磨粒会增加气蚀损伤磨损。

(3)易损部件

液压泵,液压阀,齿轮轮齿,气缸套,活塞环,滑动轴承。

(4)改进方法

①机械方面

(a)液压系统装油后稳定足够的时间;

(b)减少震动,避免流速和压力波动;

(c)避免对液体节流和干扰;

(d)机件采用坚韧的材质。

②油品方面

(a)提高油品的空气释放性能;

(b)避免油中含水;

(c)提高油品的防腐蚀性能。

8 微振磨损

(1)产生原因

机件振动引起的相对运动。

(2)导致结果

低振幅振动产生相对运动的两个机件表面会产生磨损,这种磨损会导致机件表面锈蚀,周围有明显的磨屑,这种情况

一般两机件都会受到损伤。

(3)易损部件

振动的机械,轴承座接触处,花键,销,联轴器,紧固件。

(4)改进方法

①机械方面

(a)完善静配合,减轻振动;

(b)提高载荷,减轻或抑制振动;

(c)提高加工精度,改善机件表面。

②油品方面

(a)降低润滑油的粘度;

(b)及时更换润滑油;

(c)提高油品的抗氧、防锈性能。

9 侵蚀磨损

(1)产生原因

含固体颗粒的高速流体冲击机件表面。

(2)导致结果

含固体颗粒的高速流体冲击机件表面使材料脱离,因此这种磨损又称固体颗粒冲击侵蚀磨损。磨损会造成机件表面沿流体方向形成沟槽,使机件表面露出清洁无光泽的金属,类似喷砂处理过的表面。

(3)易损部件

靠近油孔的轴颈,轴承,阀片,油嘴。

(4)改进方法

①机械方面

(a)提高油过滤器的效果;

(b)对油采取净化处理;

(c)提高金属表面硬度;

(d)改变流体喷射角。

②油品方面

(a)提高油品清洁度;

(b)及时更换油品。

10 电腐蚀磨损

(1)产生原因

设备系统内存在泄漏电流;高速流动的液体引起流动电动势;能产生电流的金属对。

(2)导致结果

导电液体中存在小电流对机件产生电解,产生腐蚀。

(3)易损部件

电腐蚀磨损产生于液压系统中,易损件为液压阀、泵和电机。

(4)改进方法

①机械方面

(a)消除泄漏电流;

(b)降低液体流速和速度梯度;

(c)使用抗腐蚀金属;

(d)使用不产生电流的金属对。

②油品方面

改用与产生腐蚀的液压液具有不同导电性的液压液,即降低或提高系统使用液压液的导电性。

11 放电磨损

(1)产生原因

高速转动,高速流动的两相液体混合物,高电位接触产生电火花放电。

(2)导致结果

强电流放电或电火花放电使两表面材质性质发生改变甚至引起金属脱落,使部件表面出现刻蚀或凸凹不平。

(3)易损部件

高速运转并易产生静电的压缩机及粉碎机的轴承。

(4)改进方法

①机械方面

(a)改善轴承的电绝缘性;

(b)将磁性旋转部件退磁;

(c)在轴上安装电刷;

(d)改善机器接地。

②油品方面

使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油品。

12 熔蚀磨损

(1)产生原因

使用重质燃料油的船舶发动机由于所用燃料中含有金属钒元素,而燃烧生成的V?2O?5为中强氧化剂且熔点较低,极易同含铁部件反应造成熔蚀,特别是当燃料中含有钠元素时会加剧高温熔蚀。

(2)导致结果

在部件表面形成类似腐蚀的磨损,但这种熔蚀一般发生在高温区。

(3)易损部件

使用重质燃料油船舶发动机的气缸套内壁,阀片组及活塞环。

(4)改进方法

①机械方面

控制合适的发动机温度。

②油品方面

(a)避免使用钒含量过高的燃料油;

(b)使用能形成有效保护膜的润滑油。

13 结束语

针对使用润滑剂的运行机械部件间存在的磨损类型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讨论,并从机械加工和润滑两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法。但在机器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可能还有其他磨损类型没有分析总结到,本文提到的几种磨损类型即使是与其他文献中相同类型的磨损形式叫法也可能不相同,因此在实际分析机器磨损情况时应特别注意,只有找出造成磨损的真正原因,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收稿日期:2009-03-04。

作者简介:邓广勇(1964-),男,高级工程师,1983年毕业于抚顺石油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从事过油品分析、润滑油研究及技术服务工作,已公开发表论文多篇。

刀具为什么会磨损

刀具为什么会磨损 刀具磨损是指刀具摩擦面上的刀具材料逐渐损失的现象。刀具磨损的形态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有时是两种磨损兼有: 刀具磨损 前刀面磨损 当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厚度和切削速度都比较大时,切屑在前刀面会磨损出洼凹,这个洼凹称“月牙洼”。“月牙洼”产生的地方是切削温度最高的地方。 后刀面磨损 由于切削刃的刃口钝圆半径对加工表面的挤压与摩擦,在切削刃的下方会磨损出一条后角等于零的沟痕,这就是后刀面磨损。在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小的情况下,切削脆性材料时,将会发生后刀面的磨损。 影响刀具磨损的几种原因 1、刀具材料 刀具材料是决定刀具切削性能的根本因素,对于加工效率、加工质量、加工成本以及刀具耐用度影响很大。刀具材料越硬,其耐磨性越好,硬度越高,冲击韧性越低https://www.doczj.com/doc/0417853837.html,版权所有,材料越脆。硬度和韧性是一对矛盾,也是刀具材料所应克服的一个关键。对于石墨刀具,普通的TiAlN涂层可在选材上适当选择韧性相对较好一点的,也就是钴含量稍高一点的;对于金刚石涂层石墨刀具,可在选材上适当选择硬度相对较好一点的,也就是钴含量稍低一点的; 2、刀具的几何角度 石墨刀具选择合适的几何角度,有助于减小刀具的振动,反过来,石墨工件也不容易崩缺; (1)前角,采用负前角加工石墨时,刀具刃口强度较好,耐冲击和摩擦的性能好,随着负前角绝对值的减小,后刀面磨损面积变化不大,但总体呈减小趋势,采用正前角加工时,随着前角的增大,刀具刃口强度被削弱,反而导致后刀面磨损加剧。负前角加工时,切削阻力大,增大了切削振动,采用大正前角加工时,刀具磨损严重,切削振动也较大。 (2)后角,如果后角的增大,则刀具刃口强度降低https://www.doczj.com/doc/0417853837.html,版权所有,后刀面磨损面积逐渐增大。刀具后角过大后,切削振动加强。 (3)螺旋角,螺旋角较小时,同一切削刃上同时切入石墨工件的刃长最长,切削阻力最

2021新版机械伤害常见原因分析

2021新版机械伤害常见原因分 析 Standard text of safety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规范 ) 单位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计划/工作汇报/新年计划/全文可改

2021新版机械伤害常见原因分析 建设项目主体车间和检修车间等处均使用机械设备,如各种泵、压缩机、机床等,这些设备的快速转动部件、快速移动部件、啮合部件等若缺乏良好的防护设施、挡板或安全围栏,会伤及操作人员的手、脚、头发及其他躯体部位。机械的伤害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本身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的。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大致分为操作失误和误入危区两种情况。 1、操作失误的主要原因有: 1)机械产生的噪声使操作者的知觉和听觉麻痹,导致不易判断或判断错误; 2)依据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操纵或控制机械造成失误; 3)机械的显示器、指示信号等显示失误使操作者误操作;

4)控制与操纵系统的识别性、标准化不良而使操作者产生操作失误; 5)时间紧迫致使没有充分考虑而处理问题; 6)缺乏对动机械危险性的认识而产生操作失误; 7)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 8)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因仓促而导致操作失误; 9)作业程序不当,监督检查不够,违章作业; 10)人为的使机器处于不安全状态,如取下安全罩、切除联锁装置等。走捷径、图方便、忽略安全程序。如不盘车、不置换分析等。 2、误入危区的原因主要有: 1)操作机器的变化,如改变操作条件或改进安全装置时; 2)图省事、走捷径的心理,对熟悉的机器,会有意省掉某些程序而误入危区; 3)条件反射下忘记危区; 4)单调、的操作使操作者疲劳而误入危区;

冲压常用材料表、冲压件常用材料介绍解析

冲压常用材料表、冲压件常用材料介绍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冲床及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就在深圳机械展! 冲压工艺对材料的要求 1.首先要满足冲压件的使用要求:强度、刚度、导电性、导热性、重要性、耐腐蚀 等。 2.满足冲压工艺条件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表面质量、板料的厚度。 冲压板料的准备 一般情况的毛毡都是较大的板料的带料,由剪板机按冲压工艺和工序情况进行剪切、 剪成适合的形状、其中剪切的本要考虑的料的纤维方向。 常用冲压材料介绍 常用的冲压材料通常有:各种钢板、不锈钢板、铝板、铜板以及其他非金属板材类 其中钢板(包括带钢)的分类: 1、按厚度分类:(1)薄板(2)中板(3)厚板(4)特厚板 2、按生产方法分类:(1)热轧钢板(2)冷轧钢板 3、按表面特征分类:(1)镀锌板(热镀锌板、电镀锌板)(2)镀锡板(3)复合钢板(4)彩色涂层钢板 4、按用途分类:(1)桥梁钢板(2)锅炉钢板(3)造船钢板(4)装甲钢板(5)汽车钢板(6)屋面钢板(7)结构钢板(8)电工钢板(硅钢片)(9)弹簧钢板(10)其他 我们通常所说的冲压钢板板材,多是指薄钢板(带);而所谓的薄钢板,是指板材 厚度小于 4mm的钢板,它分为热轧板和冷轧板。

热轧,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 钢。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 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 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 带产品。简单来说,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 精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 叫热轧。 冷轧: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 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 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轧硬卷可作为热镀锌厂的原料,因为热 镀锌机组均设置有退火线。轧硬卷重一般在6~13.5吨,钢卷在常温下,对热轧酸 洗卷进行连续轧制。硬轧板由于没有经过退火处理,其硬度很高(HRB大于90),机械加工性能极差,只能进行简单的有方向性的小于90度的折弯加工(垂直于卷 取方向)。 简单来说,冷轧板,就是在热轧板卷的基础上加工轧制出来的。一般来讲是热轧---酸 洗---冷轧这样的加工过程。 由于冷轧板是在常温状态下由热轧板加工而成,虽然在加工过程因为轧制也会使钢 板升温,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称由这种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钢板叫冷轧板。由于热 轧板经过连续冷变型而成的冷轧板,在机械性能比较差,硬度太高。必须经过退火 才能恢复其机械性能,所以我们通常所使用的冷轧板都是有经过退火处理的,因此 硬度相对热轧板要低一些,而韧性比热轧板要好一些,表面质量也好得多!没有经 过退火的叫轧硬卷,轧硬卷一般是用来做 无需折弯,拉伸的产品。 一、冷轧板 1〉、冷轧普通薄钢板 冷轧薄钢板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冷轧板的简称,俗称冷板。它是由普通碳素结构钢热 轧钢带,经过进一步冷轧制成厚度小于4mm的钢板。由于在常温下轧制,不产生 氧化铁皮,因此,冷板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再加之退火处理,其机械性能和

切削具常见的磨损因素

车床上切削时刀具的磨损一般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形成刀具磨损的原因就非常复杂.它涉及到机械、物理、化学和金相等的作用。 现将其中主要的原因简述如下: 1.磨拉磨损切削过程中,切屑底层、工件加一表面上的一些硬度极高的微小硬质点,可在刀具的表面上刻出沟痕。这些硬质点对刀具的作用相当于砂轮中的磨粒的作用,所以称其为磨粒磨损。硬质点有碳化物(如FeC,TL,VC等)、氮化物(如TIN,SiM等)、氧化物(如SD,A里Oe等)和金属问化合物等。磨粒磨损在各种切削速度下都存在,但对低速切削的刀具(如拉刀、板牙等磨粒磨损是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高速钢刀具的硬度和耐磨性低于硬质合金、陶瓷等,故其磨粒磨损所占的比贡较大。 2.粘结磨损切屑与刀具前刀面、工件加下表面与刀具后刀面之问在高温高压作用下接触.接触面问吸附膜被挤破,形成了新鲜表面接触,当接触面问隙达到原子问距离时就产生粘结。粘结磨损就是由于接触面滑动时在粘结处产生剪切破坏造成的。通常剪切破坏在强度较低的切屑一方.但刀而在摩擦、压力和温度连续作用下强度降低,也会破坏。此外,当前刀面上粘结的积屑瘤脱落后,会带走刀具材料.从而形成粘结磨损。粘结磨损的程度与压力、温度和材料问亲合程度有关。如在低速切削时,由于切削温度低,故粘结是在正压力作用下由接触点处产生的M性变形所造成,亦称为冷焊。在中速切削时,由于切削a度较高,促使材料软化和分子问的热运动,更易造成粘结。用T类硬质合金加工铁合金或含铁不锈钢时,在高温作用下伙元素之问会产生亲合作用.从而也会产生枯结磨损。所以低、中速切削时,粘结磨损是硬质合金刀具的主要磨损因素。 3.扩散磨损扩一散磨损是在高温下产生的。在切削金属时,金属与刀具接触,双方的化学元素在固态下相互扩散,改变了原材料的成分与性能,使刀具材料变脆,从而加剧了刀具的磨损。例如,用硬质合金切削钢材时,从800℃左右开始,硬质合金中的W,Co和C原子向钢中扩散,同时钢中的Fe原子向刀具中扩一散,使刀具表面形成新的低硬度、高脆性的复合碳化物,且由于Co含量的降低.刀具材料的粘结强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刀具表面的强度和硬度,加剧了刀具磨损。 4..相变磨损当刀具上最高温度超过材料相变盆度时,刀具表面金相组织会发生变化,如马氏体会转变为奥氏体.使硬度下降,磨损加剧。下具钢刀具在高温时易产生相变磨损。它们的相变沮度是:合金钢为300-3501C,高速钢为550-6001C.相变磨损严重时会造成刀面的塌陷和切削刃卷曲。 本文由斗式提升机https://www.doczj.com/doc/0417853837.html, XSX提供转载请注明

实验室中常用抗凝剂

实验室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枸橼酸盐、草酸盐等4种,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现将它们的应用特点分述如下: 一、肝素 抗凝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相物质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0。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常用肝素抗凝剂是肝素的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的含量。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 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积及普通生化测定。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染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显微镜减产。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 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被阻断,血液不能发生凝固。EDTA盐有钾、钠、锂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是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EDTA盐通常配成质量分数是15%的水溶液,每ml 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 15%EDTA溶液。EDTA盐可在100℃下干燥,抗凝作用不变。

冲压常用材料表冲压件常用材料介绍解析

冲压常用材料表、冲压件常用材料介绍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冲床及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就在深圳机械展! 冲压工艺对材料的要求 1.首先要满足冲压件的使用要求:强度、刚度、导电性、导热性、重要性、耐腐蚀等。 2.满足冲压工艺条件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表面质量、板料的厚度。 冲压板料的准备 一般情况的毛毡都是较大的板料的带料,由剪板机按冲压工艺和工序情况进行剪切、剪成适合的形状、其中剪切的本要考虑的料的纤维方向。 常用冲压材料介绍 常用的冲压材料通常有:各种钢板、不锈钢板、铝板、铜板以及其他非金属板材类 其中钢板(包括带钢)的分类: 1、按厚度分类:(1)薄板(2)中板(3)厚板(4)特厚板 2、按生产方法分类:(1)热轧钢板(2)冷轧钢板 3、按表面特征分类:(1)镀锌板(热镀锌板、电镀锌板)(2)镀锡板(3)复合钢板(4)彩色涂层钢板 4、按用途分类:(1)桥梁钢板(2)锅炉钢板(3)造船钢板(4)装甲钢板(5)汽车钢板(6)屋面钢板(7)结构钢板(8)电工钢板(硅钢片)(9)弹簧钢板(10)其他 我们通常所说的冲压钢板板材,多是指薄钢板(带);而所谓的薄钢板,是指板材厚度小于4mm的钢板,它分为热轧板和冷轧板。 热轧,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

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简单来说,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精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冷轧: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轧硬卷可作为热镀锌厂的原料,因为热镀锌机组均设置有退火线。轧硬卷重一般在6~13.5吨,钢卷在常温下,对热轧酸洗卷进行连续轧制。硬轧板由于没有经过退火处理,其硬度很高(HRB大于90),机械加工性能极差,只能进行简单的有方向性的小于90度的折弯加工(垂直于卷取方向)。 简单来说,冷轧板,就是在热轧板卷的基础上加工轧制出来的。一般来讲是热轧---酸 洗---冷轧这样的加工过程。 由于冷轧板是在常温状态下由热轧板加工而成,虽然在加工过程因为轧制也会使钢板升温,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称由这种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钢板叫冷轧板。由于热轧板经过连续冷变型而成的冷轧板,在机械性能比较差,硬度太高。必须经过退火才能恢复其机械性能,所以我们通常所使用的冷轧板都是有经过退火处理的,因此硬度相对热轧板要低一些,而韧性比热轧板要好一些,表面质量也好得多!没有经过退火的叫轧硬卷,轧硬卷一般是用来做 无需折弯,拉伸的产品。 一、冷轧板 1〉、冷轧普通薄钢板 冷轧薄钢板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冷轧板的简称,俗称冷板。它是由普通碳素结构钢热轧钢带,经过进一步冷轧制成厚度小于4mm的钢板。由于在常温下轧制,不产生氧化铁皮,因此,冷板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再加之退火处理,其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都优于热轧薄钢板,在许多领域里,特别是家电制造领域,已逐渐用它取代热轧薄钢板。 适用牌号:Q195、Q215、Q235、Q275; 符号:Q—普通碳素结构钢屈服点(极限)的代号,它是“屈”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195、215、235、255、275—分别表示它们屈服点(极限)的数值,单位:兆帕MPa(N/mm2);由于Q235钢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焊接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在普通碳素结构钢中 属最了,能较好地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所以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食品防腐剂介绍

食品防腐剂是能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的食品添加剂。因兼有防止微生物繁殖引起食物中毒的作用,又称抗微生物剂。 食品防腐剂是抑制物质腐败的药剂,即对以腐败物质为代谢底物的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重要的是它能在不同情况下抑制最易发生的腐败作用,特别是在一般灭菌作用不充分时仍具有持续性的效果。由于在食品中使用防腐剂受到限制,因此多靠干燥、腌制等一些物理的方法。 我国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25种。 食品防腐剂应具备如下条件: 1)性质较稳定:加入到食品中后在一定的时期内有效,在食品中有很好的稳定性 2)低浓度下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3)本身不应具有刺激气味和异味 4)不应阻碍消化酶的作用,不应影响肠道内有益菌的作用 5)价格合理,使用较方便。 食品防腐剂防腐作用机理如下:· ①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从而干扰其生长和繁殖。 ②防腐剂对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产生作用。由于能破坏或损伤细胞壁,或能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机理,致使胞内物质外泄,或影响与膜有关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从而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 ③作用于遗传物质或遗传微粒结构,进而影响到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翻译等。 ④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酶系,抑制酶的活性,干扰其正常代谢。 食品防腐剂分类如下: 食品防腐剂按作用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二者常因浓度、作用时间和微生物性质等的不同而不易区分。 按性质也可分为有机化学防腐剂和无机化学防腐剂两类。此外还有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由乳链球菌产生、含34个氨基酸的肽类抗菌素。 目前世界各国所用的食品防腐剂约有30多种。食品防腐剂在中国被划定为第17类,有28个品种。 防腐剂按来源分,有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两大类。化学防腐剂又分为有机防腐剂与无机防腐剂。前者主要包括苯甲酸、山梨酸等,后者主要包括亚硫酸盐和亚硝酸盐等。天然防腐剂,通常是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如乳酸链球菌素是从乳酸链球菌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多肽物质,多肽可在机体内降解为各种氨基酸,世界各国对这种防腐剂的规定也不相同,我国对乳酸链球菌素有使用范围和最大许可用量的规定。 食品防腐剂种类使用范围如下: 苯甲酸及盐:常用于,碳酸饮料、低盐酱菜、蜜饯、葡萄酒、果酒、软糖、酱油、食醋、果酱、果汁饮料、食品工业用桶装浓果蔬汁。 山梨酸钾:用于除以上介绍外,还有鱼、肉、蛋、禽类制品、果蔬保鲜、胶原蛋白肠衣、果冻、乳酸菌饮料、糕点、馅、面包、月饼等。 脱氢乙酸钠:常用于,腐竹、酱菜、原汁桔浆。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常用于,果蔬保鲜、果汁饮料、果酱,糕点陷、蛋黄陷、碳酸饮料、食醋、酱油。 丙酸钙:常用于,生湿面制品(切面、馄饨皮)、面包、食醋、酱油、糕点、豆制食品. 双乙酸钠:常用于,各种酱菜、面粉和面团中。 乳酸钠:常用于,烤肉、火腿、香肠、鸡鸭类产品和酱卤制品等。

常用抗凝剂

常用抗凝剂种类及应用 一、基本概念 凝固:将血液从血管中抽出,如果未经抗凝,也不做其他处理,通常在几分钟内便自动凝固。一定时间分离后上层析出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清。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血清中无FIB 抗凝:应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离心分离后的上层淡黄色液体为血浆。 抗凝剂: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促凝:帮助血液快速凝固的过程。 促凝剂:帮助血液快速凝固以达血清快速析出的物质。一般成分为胶类物质。 二、常用抗凝剂的抗凝原理及适用 1、肝素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相物质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0。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常用肝素抗凝剂是肝素的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的含量。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红积及普通生化测定。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染

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显微镜减产。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2、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被阻断,血液不能发生凝固。EDTA盐有钾、钠、锂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是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EDTA盐通常配成质量分数是15%的水溶液,每ml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 15%EDTA溶液。EDTA盐可在100℃下干燥,抗凝作用不变。EDTA盐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一般血液学检测。如果抗凝剂浓度过高,渗透压上升,会造成细胞皱缩。EDTA溶液pH与盐类关系较大,低pH可使细胞膨胀。EDTA-K2可使红细胞体积轻度膨胀,采血后短时间内平均血小板体积非常不稳定半小时后趋于稳定。EDTA-K2使Ca2+、Mg2+下降,同时使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降低,EDTA-K2的最佳浓度为1.5mg/ml血液,如果血少,中性粒细胞会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的碎片,使分析结果产生错误。EDTA盐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不适于血凝和血小板功能检测,也不适用于钙、钾、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此外,EDTA能影响某些酶的活性和抑制红斑狼疮因子,故不适合制作组化染色和检查红斑狼疮细胞的血涂片。 3、枸橼酸盐主要是枸橼酸钠,其抗凝原理是能与血液中的Ca2+结合形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枸橼酸钠有Na3C6H5O7·2H2O和2Na3C6H5O7·11H2O两种晶体,通常用前者配成3.8%或3.2%的水溶液,与血液按照1:9体积混合。大部分凝血试验都可用枸橼酸钠抗凝,它有助于Ⅴ因子和Ⅷ因子的稳定,并且对平均血小板体积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较小,可用于血小板功能分析。枸橼酸钠细胞毒性较小,也是输血中血液保养液的成分之一。但是,枸橼酸钠6mg才能抗凝1ml血液,碱性强,不适用于血液分析和生化测验。

常见切削刀具材料的磨损现象及原因分析

常见切削刀具材料的磨损现象及原因分析 1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数控机床的主轴、进给系统等功能部件设计制造技术的突破,数控机床的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均大幅度提高,在现代制造技术全面进步的推动下,切削加工技术开始进入高速切削的新阶段。目前,高速切削已在模具、航空、汽车等制造业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正向其它应用领域拓展。高速切削加工对刀具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研究表明,高速切削时,造成刀具损坏的主要原因是在切削力和切削温度作用下因机械摩擦、粘结、化学磨损、崩刃、破碎以及塑性变形等的引起的磨损和破损。因此,对高速切削刀具材料最主要的性能要求是耐热性、耐磨性、化学稳定性、抗热震性以及抗涂层破裂性能等。陶瓷、CBN、PCD、金属陶瓷等刀具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磨性,当其韧性得到改善后,非常适合用于高速切削。先进涂层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改善了刀具材料的性能。目前,新型涂层材料和涂层工艺的开发方兴未艾,预示着涂层刀具在高速切削领域将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 本文对高速切削加工时陶瓷刀具、立方氮化硼刀具、金刚石刀具、金属陶瓷刀具和涂层刀具的磨损机理进行了综合评述,对刀具的磨损形态和磨损寿命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将有益于实际生产加工中对高速切削刀具的合理选用与磨损控制。 2高速切削刀具的磨损形态 高速切削时,刀具的主要磨损形态为后刀面磨损、微崩刃、边界磨损、片状剥落、前刀面月牙洼磨损、塑性变形等。 后刀面磨损是高速切削刀具最经常发生的磨损形式,可看作是刀具的正常磨损。后刀面磨损带宽度的加大会使刀具丧失切削性能,在高速切削时常采用后刀面上均匀磨损区宽度VB值作为刀具的磨损极限。 微崩刃是在刀具切削刃上产生的微小缺口,常发生在断续高速切削时,通过选用韧性好的刀具材料、减小进给量、改变刀具主偏角以增加稳定性等措施,均可减小微崩刃的发生概率。通常只要将刀具微崩刃的大小控制在磨损限度以内,刀具仍可继续切削。

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分析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79624 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分析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分析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建筑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建筑工程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建筑施工机械( 机具) 的品种和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施工机械的使用范围也日益广泛。施工机械的广泛使用,加快了施工进度,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建筑施工与其他行业不同,主要是露天作业,现场条件差,高处作业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施工机械设备容易磨损、锈蚀,而且维修保养不便,这不仅缩短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容易造成不安全因素。许多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都与施工机械的使用不当与维护保养不善

常见饮料中防腐剂及其测定讲课讲稿

饮料中防腐剂 1.防腐剂种类 食品防腐剂是用于防止食品因微生物引起的变质,提高食品保存性能,延长食品保质期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由于防腐剂能延长食品保质期,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允许食品加入适量的防腐剂。 常用食品防腐剂种类繁多,可以分为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两大类。化学防腐剂又分为无机防腐剂和有机防腐剂。有机化学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脂类、脱氢醋酸、双乙酸钠、柠檬酸和乳酸等;无机化学防腐剂主要包括亚硫酸(亚硫酸钠)、二氧化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类、游离氯及次氯酸盐、磷酸盐等。 2.饮料中常见防腐剂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稍溶于水,溶于乙醇,酸性条件下对多种微生物(酵母、霉菌、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对产酸菌作用较弱。在直接饮用的饮料内的最大使用量为0.2克/ 公斤。因为苯甲酸溶解度低,使用不便,实际生产中大多是使用其钠盐,其钠盐的抗菌作用是转化为苯甲酸后起作用的。 山梨酸,又名花楸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对光、对热稳定,长期放置易被氧化着色。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山梨酸是酸性防腐剂,适用范围在pH 值5.5以下,而毒性为苯甲酸的1/4,所以从国外发展动向看,有逐步取代苯甲酸及其钠盐的趋势。最大使用量:0.6克/公斤。

3.食品防腐剂的检测方法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防腐剂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一旦过量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各个国家对防腐剂的用量和残留量都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的准确检测对食品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食品防腐剂的检测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滴定法等。其中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准确度高,分析快捷,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理: 配制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安赛蜜的标准溶液,以230nm为检测波长,绘制标准曲线;样品经超声波脱气、膜过滤后直接进样,按上述条件进行色谱测定,得到各种组分的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 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测定结果准确等优点,是检测食品中苯甲酸钠的最常用的方法。现在通用的较佳方法是将样品用乙醚萃取, 再将萃取后的样液在水浴烘干, 然后用甲醇定容, 滤膜过滤后进行HPLC检测。此试验种用超声萃取法,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使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值得推广。 但是此法仅限于某种食品,应用于多种食品时,常常出现防碍峰干扰。

刀具破损的主要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刀具破损的主要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后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是由机械交变应力引起的出现在刀具后刀面上的摩擦磨损。如果刀具材料较软,刀具的后角偏小,加工过程中的切削速度偏高,进给量太小,都会造成刃具后刀面的磨损过量,并由此使得加工表面的尺寸和精度降低,增大切削中的摩擦阻力。因此应该选择耐磨性较高的刀具材料,同时降低切削速度,加大进给量,增大刀具后角。如此才能避免或减少刀具后刀面磨损现象的产生。(2)边界磨损主切削刃上的边界磨损常发生于与工件的接触面处。 主要原因是工件表面硬化、微信公众号:hcsteel锯齿状切屑造成的摩擦。解决措施是降低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同时选择耐磨刀具材料,并增大刀具的前角,使切削刃锋利, (3)前刀面磨损前刀面磨损是在刀具的前刀面上由摩擦和扩散导致的磨损。 前刀面磨损主要由切屑和工件材料的接触,以及对发热区域的扩散引起。另外刀具材料过软,加工过程中切削速度较高,进给量较大,也是前刀面磨损产生的原因。前刀面磨损会使刀具产生变形、干扰排屑、降低切削刃的强度。应该采用降低切削速度和进速度,同时选择涂层硬质合金材料,来达到减小前刀面磨损的目的。 (4)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是切削刃在高温或高应力作用下F产生的变形。 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太高以及工件材料中硬点的作用,刀具具材料太

软和切削刃温度较高等现象,都是产生塑性变形的主要原因。塑性变形的产生会影响切屑的形成质量,并导致刀具崩刃。可以通过采取降低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选择耐磨性高和导热性能好的刀具材料等措施,达到减少塑性变形的目的。 (5)积屑瘤积屑瘤是指工件材料在刀具上的黏附物质 积屑瘤的产生会大大降低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会改变切削刃的形状并最终导致切削刃崩刃。采取的对策是提高切削速度,选择涂层硬质合金或金属陶瓷等刀具材料,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冷却液。 (6)刃口剥落刃口剥落是指切削刃口上出现一些很小的缺口,非均匀的磨损。 主要由断续切削、切屑排除不畅等原因造成。应该在加工时降,低进给速度、选择韧性好的刀具材料和切削刃强度高的刀片,来避免刃口剥落现象的产生。 (7)崩刃崩刃将损坏刀具和工件。 主要原因有刀具刃口的过度磨损和较高的加工应力,也可能由于刀具材料过硬、切削刃强度不足以及进给量太大造成。刀具应该选择韧性较好的合金材料,加工时应减小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另外还可选择高强度或刀尖圆角较大的刀片。 (8)热裂纹由于断续切削时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垂直于切削刃的裂纹。 热裂纹会降低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并导致刃口剥落。刀具应该选择韧性好的合金材料,同时在加工中减小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并进行干

机械伤害的原因分析

机械伤害的原因分析: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失误的主要原因有: 1)机械产生的噪声使操作者的知觉和听觉麻痹,导致不易判断或判断错误; 2)依据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操纵或控制机械造成失误; 3)机械的显示器、指示信号等显示失误使操作者误操作; 4)控制与操纵系统的识别性、标准化不良而使操作者产生操作失误; 5)时间紧迫致使没有充分考虑而处理问题; 6)缺乏对动机械危险性的认识而产生操作失误; 7)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 8)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因仓促而导致操作失误; 9)作业程序不当,监督检查不够,违章作业; 10)人为的使机器处于不安全状态,如取下安全罩、切除联锁装置等。走捷径、图方便、忽略安全程序。如不盘车、不置换分析等。 2、误入危区的原因主要有: 1)操作机器的变化,如改变操作条件或改进安全装置时; 2)图省事、走捷径的心理,对熟悉的机器,会有意省掉某些程序而误入危区; 3)条件反射下忘记危区; 4)单调、的操作使操作者疲劳而误入危区; 5)由于身体或环境影响造成视觉或听觉失误而误入危区; 6)错误的思维和记忆,尤其是对机器及操作不熟悉的新工人容易误入危区; 7)指挥者错误指挥,操作者未能抵制而误入危区; 8)信息沟通不良而误入危区; 9)异常状态及其它条件下的失误。 二、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如机器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通风、防毒、防尘、照明、防震、防噪声以及气象条件等安全卫生设施缺乏等均能诱发事故。动机械所造成的伤害事故的危险源常常存在于下列部位: 1、旋转的机件具有将人体或物体从外部卷入的危险;机床的卡盘、钻头、铣刀等、传动部件和旋转轴的突出部分有钩挂衣袖、裤腿、长发等而将人卷入的危险;风翅、叶轮有绞碾的危险;相对接触而旋转的滚筒有使人被卷入的危险。 2、作直线往复运动的部位存在着撞伤和挤伤的危险。冲压、剪切、锻压等机械的模具、锤头、刀口等部位存在着撞压、剪切的危险。 3、机械的摇摆部位又存在着撞击的危险。 4、机械的控制点、操纵点、检查点、取样点、送料过程等也都存在着不同的潜在危险因素。

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机械伤害的类型及预防对策 【大纲考试内容要求】: 1.掌握机械伤害的主要类型、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2.掌握通用机械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和安全防护罩、网的技术要求。 【教材内容】:三、机械伤害的类型及预防对策(一)机械伤害类型 机械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非正常工作状态乃至非工作状态都可能发生危险。 机械在完成预定功能的正常工作状态下,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但却是执行预定功能所必须具备的运动要素,有可能产生危害后果。例如,零部件的相对运动,锋利刀具的运转,机械运转的噪声、振动等,使机械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存在碰撞、切割、环境恶化等对人员安全不利的危险因素。机械装置的非正常工作状态是指在机械运转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意外状态,包括故障状态和检修保养状态。设备的故障,不仅可能造成局部或整机的停转,还可能对人员构成危险.如电气开关故障,会产生机械不能停机的危险;砂轮片破损,会导致砂轮飞出造成物体打击;速度或压力控制系统出现故障.会导致速度或压力失控的危险等。机械的检修保养一般都是在停机状态下进行,但其作业的特殊性往往迫使检修人员采用一些非常规的做法,例如,攀高、进入狭小或几乎密闭的空间、将安全装置短路、进入正常操作不允许进人的危险区等,使维护或修理过程容易出现正常操作不存在的危险。 机械装置的非工作状态是机械停止运转时的静止状态,在正常情况下,非工作状态的机械基本是安全的,但不排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如由于环境照度不够而导致人员发生碰撞事故;室外机械在风力作用下的滑移或倾翻;结构垮塌等。 在机械行业,存在以下主要危险和危害: (1)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机械伤害常见原因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伤害常见原因分析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126-37 机械伤害常见原因分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建设项目主体车间和检修车间等处均使用机械设备,如各种泵、压缩机、机床等,这些设备的快速转动部件、快速移动部件、啮合部件等若缺乏良好的防护设施、挡板或安全围栏,会伤及操作人员的手、脚、头发及其他躯体部位。机械的伤害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本身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的。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大致分为操作失误和误入危区两种情况。 1、操作失误的主要原因有: 1)机械产生的噪声使操作者的知觉和听觉麻痹,导致不易判断或判断错误; 2)依据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操纵或控制机械造成失误; 3)机械的显示器、指示信号等显示失误使操作者

误操作; 4)控制与操纵系统的识别性、标准化不良而使操作者产生操作失误; 5)时间紧迫致使没有充分考虑而处理问题; 6)缺乏对动机械危险性的认识而产生操作失误; 7)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 8)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因仓促而导致操作失误; 9)作业程序不当,监督检查不够,违章作业; 10)人为的使机器处于不安全状态,如取下安全罩、切除联锁装置等。走捷径、图方便、忽略安全程序。如不盘车、不置换分析等。 2、误入危区的原因主要有: 1)操作机器的变化,如改变操作条件或改进安全装置时; 2)图省事、走捷径的心理,对熟悉的机器,会有意省掉某些程序而误入危区; 3)条件反射下忘记危区;

刀具磨损的几种原因

刀具磨损的几种原因 2009-09-10 11:37 刀具坚硬,可随着使用时间推迟,刀具也会有一定磨损,影响刀具磨损几种原因有哪些呢?通过汇总得出了几种原因。 1、刀具材料 刀具材料决定刀具切削性能根本因素,对于加工效率、加工质量、加工成本以及刀具耐用度影响很大。刀具材料越硬,其耐磨性越好,硬度越高,冲击韧性越低,材料越脆。硬度韧性一对矛盾,也刀具材料所应克服一个关键。对于石墨刀具,普通TiAlN涂层可选材上适当选择韧性相对较好一点,也就钴含量稍高一点;对于金刚石涂层石墨刀具,可选材上适当选择硬度相对较好一点,也就钴含量稍低一点; 2、刀具几何角度 石墨刀具选择合适几何角度,有助于减小刀具振动,反过来,石墨工件也不容易崩缺; (1)前角,采用负前角加工石墨时,刀具刃口强度较好,耐冲击摩擦性能好,随着负前角绝对值减小,后刀面磨损面积变化不大,但总体呈减小趋势,采用正前角加工时,随着前角增大,刀具刃口强度被削弱,反而导致后刀面磨损加剧。负前角加工时,切削阻力大,增大了切削振动,采用大正前角加工时,刀具磨损严重,切削振动也较大。 (2)后角,如果后角增大,则刀具刃口强度降低,后刀面磨损面积逐渐增大。刀具后角过大后,切削振动加强。 (3)螺旋角,螺旋角较小时,同一切削刃上同时切入石墨工件刃长最长,切削阻力最大,刀具承受切削冲击力最大,因而刀具磨损、铣削力切削振动都最大。当螺旋角去较大时,铣削合力方向偏离工件表面程度大,石墨材料因崩碎而造成切削冲击加剧,因而刀具磨损、铣削力切削振动也都有所增大。因此,刀具角度变化对刀具磨损、铣削力切削振动影响前角、后角及螺旋角综合产生,所以选择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 通过对石墨材料加工特性做了大量科学测试,PARA刀具优化了相关刀具几何角度,从而使得刀具整体切削性能大大提高。 3、刀具涂层 金刚石涂层刀具硬度高、耐磨性好、摩擦系数低等优点,现阶段金刚石涂层石墨加工刀具最佳选择,也最能体现石墨刀具优越使用性能;金刚石涂层硬质合金刀具优点综合了天然金刚石硬度硬质合金强度及断裂韧性;但国内金刚石涂层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成本投入都很大,所以金刚石涂层近期不会有太大发展,不过我们可以普通刀具基础上,优化刀具角度,选材等方面改善普通涂层结

机械伤害知识

机械伤害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机械伤害知识 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原因分析: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失误的主要原因有: 1)机械产生的噪声使操作者的知觉和听觉麻痹,导致不易判断或判断错误; 2)依据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操纵或控制机械造成失误; 3)机械的显示器、指示信号等显示失误使操作者误操作; 4)控制与操纵系统的识别性、标准化不良而使操作者产生操作失误; 5)时间紧迫致使没有充分考虑而处理问题; 6)缺乏对动机械危险性的认识而产生操作失误; 7)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 8)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因仓促而导致操作失误; 9)作业程序不当,监督检查不够,违章作业; 10)人为的使机器处于不安全状态,如取下安全罩、切除联锁装置

等。走捷径、图方便、忽略安全程序。如不盘车、不置换分析等。 2、误入危区的原因主要有: 1)操作机器的变化,如改变操作条件或改进安全装置时; 2)图省事、走捷径的心理,对熟悉的机器,会有意省掉某些程序而误入危区; 3)条件反射下忘记危区; 4)单调、的操作使操作者疲劳而误入危区; 5)由于身体或环境影响造成视觉或听觉失误而误入危区; 6)错误的思维和记忆,尤其是对机器及操作不熟悉的新工人容易误入危区; 7)指挥者错误指挥,操作者未能抵制而误入危区; 8)信息沟通不良而误入危区; 9)异常状态及其它条件下的失误。 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如机器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通风、防毒、防尘、照明、防震、防噪声以及气象条件等安全卫生设施缺乏等均能诱发事故。动机械所造成的伤害事故的危险源常常存在于下列部位: 1、旋转的机件具有将人体或物体从外部卷入的危险;机床的卡盘、钻头、铣刀等、传动部件和旋转轴的突出部分有钩挂衣袖、裤腿、长发等而将人卷入的危险;风翅、叶轮有绞碾的危险;相对接

目前最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目前最常用的食品防腐 剂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我国目前最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防腐剂是用于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延长保质期。防腐剂的防腐原理,大致有如下3种:一是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破坏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酶的活性。二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干扰其生存和繁殖。三是改变细胞浆膜的渗透性,抑制其体内的酶类和代谢产物产物的排除,导致其失活。 谈到防腐剂,人们往往认为有害,其实在安全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是无毒副作用的。我国防腐剂使用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应符合以下标准:1.合理使用对人体无害;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4.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5.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我国到目前为止已批准了32种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苯甲酸钠的毒性比山梨酸钾强,而且在相同的酸度值下抑菌效力仅为山梨酸的1/3,因此许多国家逐渐用山梨酸钾。但因苯甲酸钠价格低廉,在我国仍普遍使用,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小,可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转化为CO2和水。从防腐剂的发展趋势上看,以生物发酵而成的生物防腐剂,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以下简单介绍我国常用防腐剂的产品性能、防腐机理和使用范围等。 1、苯甲酸及其盐类,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末,无臭或略带安息香的气味。防腐机理:苯甲酸钠亲油性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其防腐最佳PH为—,在以上的产品中,杀菌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其安全性只相当于山梨酸钾的1/40,日本已全面取缔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