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区控制测量作业与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155.72 KB
- 文档页数:12
控制测量练习题1. 什么是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一种技术手段,用于监测和调节生产过程的各项参数和指标。
通过监测和测量数据,可以实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状态和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和质量。
2. 为什么需要控制测量?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项参数和指标进行监测和测量,可以实时掌握生产状态,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从而保证产品的稳定品质。
3. 控制测量的常用工具有哪些?控制测量的常用工具包括传感器、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等。
传感器用于将被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仪器仪表用于测量和显示物理量的数值,自动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控制操作。
4. 控制测量的步骤有哪些?控制测量的步骤包括确定测量目标、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进行测量操作、分析和处理测量结果、采取控制措施,并进行反馈和验证。
5. 控制测量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控制测量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测量误差、信号干扰、测量不准确和仪器仪表故障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从而影响控制决策和控制效果。
6. 如何提高控制测量的准确性?提高控制测量准确性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减小系统误差、降低信号干扰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重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控制测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有哪些?控制测量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医疗健康、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控制测量被用于监测和调节各种工艺参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科学研究中,控制测量用于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在医疗健康领域,控制测量用于监测和诊断病情。
在环境监测中,控制测量用于监测大气、水质和土壤等环境指标。
8. 控制测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控制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控制测量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数据的远程采集、智能分析和自动控制。
第七章 控制测量1、测绘地形图和施工放样时,为什么要先建立控制网?控制网分为哪几种?答: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所以要先建立控制网。
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哪些?选择导线点应注意哪些事项?导线的外业工作包括哪些内容?答:导线点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选择导线点应该注意:(1)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3)视野开阔,便于测图或放样;(4)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导线点外业工作包括:(1)踏勘选点(2)测角(3)量边(4)联测3、已知A 点坐标x A =437.620,y A =721.324;B 点坐标x B =239.460,y B =196.450。
求AB 之方位角及边长。
m D X Y X m Y AB AB AB AB AB AB 035.5616.59812496.59816918016.198874.524arctan 1800,016.198620.437460.239,874.524324.721450.196='''='''+=--+=<∆<∆-=-=∆-=-=∆o o α4、闭合导线1-2-3-4-5-1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表7-30,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999.499,001.500,569.372,251.315,628.521,433.215,163.615,189.369198.586198.86500593.435407.64500,430.127,750.184,059.149,818.99,535.93,756.153,965.28,404.66198.8661.10785.763174.0223.86407.6461.10785.76315.0386.64200013300185.763230.01230.0174.015.0174.0481.127018.149494.93982.28223.8615.0794.184853.99721.153390.66386.64481.127sin ,794.184cos 018.149sin ,853.99cos 494.93sin ,721.153cos 982.28sin ,390.66cos 223.86sin ,386.64cos 00541260015871800063341800063340331891800394303180039430300928718003812111800381211036012518000521561800052156000215018000541261800054126033189212431890092872121928703601252124601250002150212102150001587212115871180)25(2431892192872460125210215021158711554433121212125151454534342323121212121212222251515151515145454545454534343434343423232323232312121212121215112545514344532334212231254321=========+='∆+==-='∆+=='∆='∆-='∆='∆-='∆--='∆='∆-='∆=⨯-=⨯∑-+∆='∆-=⨯--=⨯∑-+∆='∆<==∑==+=+==+--+==++---===∆==∆-==∆==∆-==∆-==∆==∆-==∆==∆-==∆'''='''-+'''='-+='''='''-+'''='-+='''='''-+'''='-+='''='''-+'''='-+='''='''-+'''='-+='''='''=''-'''=''''=''-'''=''''=''-'''=''''=''-'''=''''=''-'''=''=⨯--'''+'''+'''+'''+'''=Y X Y X Y X Y X Y Y Y X X X Y X Y X Y X Y X D D f Y Y D D f X X D f K f f f f f D Y D X D Y D X D Y D X D Y D X D Y D X f y x y x y x ααααααααααβααβααβααβααβαααββββββ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5、附合导线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表7-31,计算附合导线各点的坐标。
测量员理论考试-小地区控制测量(总分:2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判断题{{/B}}(总题数:54,分数:54.00)1.边长误差对三角高程测量高差的影响与垂直角的大小无关。
( )(分数:1.00)A.B. √解析:2.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可根据两端点的书籍坐标反算出来,称之为坐标反算问题。
( )(分数:1.00)A. √B.解析:3.控制网的起算数据可通过与已有国家控制网或城市控制网联测获得。
( )(分数:1.00)A. √B.解析:4.导线测量中,无论采用钢尺量距或电磁波测距,其测角精度一致。
( )(分数:1.00)A. √B.解析:5.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不受起始边方位角误差的影响。
( )(分数:1.00)A.B. √解析:6.闭合导线各点的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等于0。
( )(分数:1.00)A. √B.解析:7.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角值相差180°。
( )(分数:1.00)A. √B.解析:8.国家控制网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并为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提供研究资料和信息。
( ) (分数:1.00)A. √B.解析:9.控制网的精度越高,点位越密,测量的工作量越大,施测工期也就越长。
( )(分数:1.00)A. √B.解析:10.导线内业计算其目的是根据已知的起始数据和外业观测成果,通过误差调整,计算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 )(分数:1.00)A. √B.解析:11.闭合导线就是由一组已知高级控制点出发,经一系列导线点而终止于另一组的一个高级控制点。
( ) (分数:1.00)A.B. √解析:12.等高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不可以中断。
( )(分数:1.00)A. √B.解析:13.水准测量中,红、黑面后视总和减红、黑面前视总和应等于红、黑面高差总和。
( )(分数:1.00)A. √B.解析:14.按照规定,三、四等水准测量在观测时,应采用普通DS3型水准仪和双面水准尺,用中丝读数法并进行往返观测。
小区域控制测量
小区域控制测量分为两种方法:1.三、四等水准测量
2.三角高程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作业方法
一、顺序:“后前前后”(黑黑红红)一般一对尺交替使用。
(红黑双面尺是有一对的,两把尺的红面底端刻划分别是4.687、4.787两种,黑面是一样的,都是0起步)
二、读数:黑面“三丝法”(上、下、中丝)读数,红面仅读中丝。
后视(黑面) 上丝读数 下丝读数 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 上丝读数 下丝读数 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 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 中丝读数
二、 Ⅲ、Ⅳ等水准测量的计算与记录格式
1.后视=100×|上丝读数-下丝读数|
2.前后视距差d1=后视距-前视距
d1要求:三等≤±3m , 四等≤±5m
3.视距差累计值∑d1-前站的视距差累计值∑d1-1+本站的前后视距差d1。
∑d1要求:三等≤±6m , 四等≤±10m
4.黑红面读数差=黑面中丝+K-红面中丝.(K=4.787mm或4.687mm)
要求:三等≤±2mm , 四等≤±3mm
5.黑面高差h黑=黑面后视中丝-黑面前视中丝
6.红面高差h红=红面后视中丝-红面前视中丝
7.黑红面高差之差=h黑-(h红+0.1mm)
要求:三等≤±3mm , 四等≤±5mm
(什么时候加0.1m,什么时候减0.1m ? 用黑面高差跟红面高差相比较,如果红面大就减0.1m,如果红面小就加0.1m)
8.高差中数=[h黑+(h红+0.1m)]/2
9.水准路线总长L=∑后视距+∑前视距。
测量员理论考试分类模拟题小地区控制测量(一)一、判断题A对B错1. 闭合导线检查外业观测粗差的方法与附合导线的检查方法是相同的。
答案:A2. 当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平面控制点的高程时,应组成闭合或附合的三角高程路线。
答案:A3. 测量工作必须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答案:A4. 闭合导线各点的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等于0。
答案:A5. 边长误差对三角高程测量高差的影响与垂直角的大小无关。
答案:B6. 控制测量可以分为高程控制和平面控制。
答案:A7. 按照规定,三、四等水准测量在观测时,应采用普通DS3型水准仪和双面水准尺,用中丝读数法并进行往返观测。
答案:A8. 控制网中的观测数据按控制网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有水平角或方向、边长、高差以及三角高程的竖直角或天顶距。
答案:A9. 在三角高程测量中,垂直角不大的情况下,对高差中误差起主要作用的是垂直角观测误差。
答案:A10. 导线内业计算其目的是根据已知的起始数据和外业观测成果,通过误差调整,计算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答案:A11. 分别平差法导线网单结点平差计算中,坐标增量是用经过平差后的方位角计算的。
答案:A12. 导线测量中,无论采用钢尺量距或电磁波测距,其测角精度一致。
答案:A13. 对于二、三级导线及图根,应按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进行丈量。
答案:B14. 国家控制网布设的原则是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答案:A15. 水准网包括闭合水准线路和附合水准线路。
答案:A16. 控制测量的实质是在测区选定若干个有控制作用的控制点,按一定的规律和规范要求布设成几何图形或折线,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答案:A。
小地区控制测量1.绘制地形图和施工放样为什么要先建立控制网? (2)2.导线有哪几种布设形式?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2)3.选定导线点应注意哪些问题? (2)4.导线坐标计算时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在计算中有哪些异同点? (2)5.设有闭合导线1-2-3-4-5-1,其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如下表,试求各导线点的坐标。
(2)6.根据图中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计算1、2、3点的坐标。
(5)7. 前方交会观测数据如图,已知,xA=1112.342m,yA=351.727m,xB=659.232m,yB=355.537m, (10)8.距离交会观测数据如图,已知,xA=1223.453m,yA=462.838m,xB=770.343m,yB=466.648m, (12)9.用三、四等水准测量建立高程控制网时,怎样观测、纪录与计算? (14)10.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如何观测、纪录与计算? (16)1.绘制地形图和施工放样为什么要先建立控制网?测绘工作应遵循先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
有了控制网,就有了基准点,绘制地形图和施工放样根据控制网内的控制点进行测绘及放样。
2.导线有哪几种布设形式?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导线测量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闭合导线:起讫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多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
附合导线:在两个已知点之间布设导线,多用于带状地区及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
支导线:一个已知点及方向,布置导线。
点数不宜超过 2 个,一般仅作补点使用。
3.选定导线点应注意哪些问题?选点原则:既要便于导线本身的测量,又要便于测量碎部,并应保证各项技术要求得到满足。
相邻点间通视好,便于测角、测距点位土质坚硬,便于安放仪器、保存标志。
便于测绘地形和地物导线的边长应大致相等,一般为50-400m导线点应选在便于观测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
导线点有足够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