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河流与湖泊知识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3.4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一、水系和流域1、水系:干支流共同组成了一条河流的水系。
2、流域: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集水区域,这个集水区域称为该河流的流域。
3、分水岭:相邻的流域之间以高地分隔,高地两侧的流水顺着地面斜坡分别流人不同的水系,这此高地被称为相邻水系或流域之间的集水区域。
二、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1、河流(1)外流河和外流区①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人海洋的河流,如长江、黄河等。
我国大多数河流属于外流河。
②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
外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2)内流河和内流区①内流河:有的河流不能流人海洋,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这类河流称为内流河或内陆河。
②内流区:供给内流河河水的区域。
(3)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山脉一贺兰山一祁连山脉东端,南接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此线西北地区主要是内流区,东南地区主要是外流区。
(4)我国主要的河流分类注入海洋河流外流河太平洋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辽河、海河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北冰洋额尔齐斯河内流河无塔里木河(5)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①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夏季风盛行时冬季风盛行时水文特征雨季来临,水量大,水位上涨,形成汛期,无结冰现象水量小,水位下降,形成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北,河流有结冰现象;秦岭一准河以南,河流无结冰现象原因降水量大,气温高降水量小,气温下降。
秦岭-准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②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多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源不丰,多为季节性河流,流程较短。
③我国的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全长1 800千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
2、湖泊(1)我国的湖泊:我国湖泊众多,著名的湖泊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之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众多的河湖
⑴外流河、外流区: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外流区。
⑵内流河、内流区: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
⑶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比较:
⑷外流河与内流河水文特征的比较:
①外流河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来越短,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②内流河分布在西北内陆,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2、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是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全长达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长江与黄河(P48中的图2.32、P53中的图2.36)
4、主要的湖泊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是咸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高中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常考知识点汇总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我国内、外流区域的界线——北段大体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mm的年降水量线。
2.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水位(汛期)、流量、含沙量、冰情、流速或水能。
3.河流的水系特征——指源地、流程(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与河网密度、河流弯曲系数、水系形状等。
4.我国四类地区河流的判断:①春汛、夏汛→东北地区河流;②流量小、冬季断流→西北地区河流;③流量大、汛期长→南方地区河流;④流量小、汛期短、季节变化大→华北地区河流。
5.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有:①地形起伏大小;②气候因素中的降水强度;③植被覆盖状况;④土壤质地等。
6.长江中下游的洪灾及防治A、洪水的来源——三个主要来源:一是上游的干支流,二是南面的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三是北面的汉江。
在有些年份,若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
B、长江中下游洪灾严重的原因①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这是因为:流域内气候湿润,雨季长,暴雨多,加之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使长江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在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干支流多股洪水汇合在一起,长江干流就会出现特大洪水。
②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原因:一是人口稠密,用地紧张;二是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
③河道宣泄能力不足,原因:中下游地势低洼,且河道弯曲(如荆江河段等),使河水流速较缓,水流不畅,排洪不畅;中上游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此外,由于人们破坏植被导致的水土流失,还使得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加大了河流的洪峰流量。
可见,造成长江洪灾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但首先是自然因素,其次才是人为原因,人为原因起到了加剧洪水灾害的作用。
C、防治措施①中下游加固江防大堤;②中上游兴修水库,中下游修建分洪、蓄洪工程;③重点治理荆江河段(裁弯取直、分洪等);④长江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⑤修建三峡工程——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1.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是什么?答: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南段接近于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内流河在途中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答:蒸发;下渗;人类引用。
3.内流湖与外流湖可以从哪些方面区分?答:与河流的关系:外流湖湖水能流进也能流出,内流湖只流进,不流出。
排泄方式:外流湖水平排泄;内流湖垂直排泄(蒸发、下渗)。
盐度:外流湖为淡水湖;内流湖多为咸水湖。
4.我国湖泊的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答:我国有两大湖区,分别为东部平原湖区与青藏高原湖区。
5.我国的外流河有哪些共同的水文特征?答: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较大;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汛期主要在夏秋季节;南方河流汛期较长,北方河流汛期较短。
6.我国的内流河有哪些共同的水文特征?答: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为汛期;冬季断流。
8.如何评价河流的水文特征?答:流量:补给方式;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大小;汛期季节,长短;枯水期是否断流。
流速:快于慢。
(通常要对河流进行分段分析)含沙量:大于小。
(与流域内的气候、植被覆盖状况等有关)结冰期:有或无;长或短;是否有凌汛。
9.如何评价河流的水系特征?答:①源头、流向、流程、注入海域。
②流域面积的大小。
③支流多少,河网密度。
④水系形状(受地形影响形成各种形态,扇形、对称状、向心状、放射状、树枝状等)。
⑤河道特征:弯曲或平直;地上河;纵向坡度(落差)。
10.如何评价河流的水能特征?答:流量:流量越大,河流水能资源越丰富;流速:流速越大,河流水能资源越丰富。
11.如何评价河流的航运条件与航运价值?答:①流量: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大小。
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利于航运。
②流速:快慢。
流速慢利于航运。
③含沙量:大或小。
含沙量小,不易淤积,利于航运。
④结冰期:有无,长短,是否凌汛。
无冰期,无凌汛,或冰期短利于航运。
⑤通航里程:长或短。
通航里程长利于航运发展。
高考考点丨考点61我国的河流和湖泊一、我国的河流1.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地区 河流流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东北 黑龙江、松花江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 小(森林茂密) 长(纬度高,位于中温带、寒温带) 秦岭—淮河以北 辽河、海河、黄河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汛期短(雨季短)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短(位于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 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区) 汛期长(雨季长) 小(流域内植被好) 无(流经亚热带、热带,冬温在0 ℃以上)2.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长江 黄河 珠江水利 灌溉;航运—“黄金水道”;发电—“三峡”;调水—“南水北调”;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业区引黄灌溉;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 水能的梯级开发;航运 水害 中下游洪涝灾害 上游凌汛;下游“地上河”、凌汛 下游河口附近“咸潮”;中下游洪涝整治措施 防洪是首要任务。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 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兴修水利,上拦下排;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加固堤坝引淡压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二、我国的湖泊1.湖泊分类:(1)按性质分咸水湖:内流湖多咸水湖,如青海湖。
淡水湖:外流湖多淡水湖,如鄱阳湖。
(2)按成因分:构造湖:地壳运动形成,如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最咸的湖死海等。
冰川湖:冰川作用形成,如北美五大湖群。
堰塞湖:火山熔岩堵塞河道而成,如五大莲池。
火山口湖:火山口积水成湖,如长白山天池。
河迹湖:河流改道,淤积而形成的。
2.我国湖泊的分布:(1)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绝大多数属咸水湖(蒸发),青海湖(青)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属咸水湖)。
纳木错(藏)为西藏面积最大和海拔最高的大湖。
中考地理基础知识中国的河流与湖泊知识要点班级姓名一、众多的河湖1、外流河(湖)、内流河(湖):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所在的区域叫外流区;外流区约占我国的2/3,水量超过95%。
2、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北端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端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以北主要是内流河,以东、以南主要是外流区3、我国的外流河受地势影响多注入太平洋,只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鄂毕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注入印度洋;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4、河流汛期:根据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及雨带的进退规律,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的汛期变化,自南向北逐渐缩短:南方河流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汛期长,北方河流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汛期短。
5、我国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6、京杭运河是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运河,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起止点:北京—杭州,长1800千米沟通五大水系:从北向南依次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六省市:京、津、冀、鲁、苏、浙航运价值: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还是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
二、黄河1、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5464千米,“几”字型。
2、上、中、下游的划分:上游(源头——河口),中游(河口——孟津),下游(孟津——入海口)。
3、支流有湟水、洮河、汾河、泾河、渭河;4、流经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青川陇、宁内蒙、晋陕河南和山东),共9个,从山东注入渤海。
5、黄河的贡献:发电、灌溉、航运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号称“塞上江南”。
6、忧患: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
还有断流、水污染、凌汛等。
7、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是:(1)自然原因:A、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多集中在7、8月,且多暴雨。
B、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进入华北平原后,流速变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2)人为原因: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中考地理基础知识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知识要点
班级姓名
一、众多的河湖
1、外流河(湖)、内流河(湖):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所在的区域叫外流区;外流区约占我国的2/3,水量超过95%。
2、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北端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端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以北主要是内流河,以东、以南主要是外流区
3、我国的外流河受地势影响多注入太平洋,只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鄂毕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注入印度洋;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4、河流汛期:根据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及雨带的进退规律,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的汛期变化,自南向北逐渐缩短:南方河流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汛期长,北方河流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汛期短。
5、我国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6、京杭运河是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运河,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
起止点:北京—杭州,长1800千米
沟通五大水系:从北向南依次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经过六省市:京、津、冀、鲁、苏、浙
航运价值: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还是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
二、黄河
1、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5464千米,“几”字型。
2、上、中、下游的划分:上游(源头——河口),中游(河口——孟津),下游(孟津——入海口)。
3、支流有湟水、洮河、汾河、泾河、渭河;
4、流经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青川陇、宁内蒙、晋陕河南和山东),共9个,从山东注入渤海。
5、黄河的贡献:发电、灌溉、航运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号称“塞上江南”。
6、忧患: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
还有断流、水污染、凌汛等。
7、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是:
(1)自然原因:A、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多集中在7、8月,且多暴雨。
B、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进入华北平原后,流速变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
(2)人为原因: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8、治理黄河:关键是治沙。
措施(1)植树造林,(2)上游修建水库,中游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
三、长江的开发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6300千米。
2、上中下游的划分: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湖口——入海口)。
3、流经省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青藏川云(渝)鄂、
湘赣皖苏沪)
4、注入东海,主要支流有湘江、赣江、汉水等;从源头到宜宾落差6000多米,水能极其丰富;
10、湖北宜昌、江西湖口把长江划分为上中下游,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中的西
陵峡、葛洲坝(已建成的最大的水电站)在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