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
- 格式:ppt
- 大小:123.50 KB
- 文档页数:46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作者:李顺字来源:《中学生物学》2009年第10期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是运用同位素来追踪物质运行、变化规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变化。
科学家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技术核心理念就是“区别理念”。
高中教材中主要应用的同位素是氢的同位素3H(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氧的同位素180(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硫的同位素,35S和32P(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碳的同位素14c(卡尔文循环)、15N(DNA半保留复制)等,在这些同位素的研究中,无不凸显“区别”理念的应用。
1通过放射性物质标记用来“区别”不同细胞器在外分泌蛋白合成的作用理论:研究细胞器在外分泌蛋白合成的作用时,标记某一氨基酸如亮氨酸的3H,在一次性给予放射性标记性的氨基酸的前提下,通过观察细胞中放射性物质在不同时间出现的位置,就可以看出明确的细胞器在外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中的作用。
研究手段:观察放射性在不同的细胞器出现的时间,来观察不同细胞器在外分泌蛋白中作用。
【例1】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中,该培养液中含有核糖体和内质网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
连续取样,并分离核糖体和内质网,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中的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
请回答:(1)放射性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大量累积,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放射性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积累之后,在内质网中也出现了,且数量不断增多,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中,培养液相当于细胞中的______。
解析:在腺体细胞合成蛋白质时,其要吸收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内质网和核糖体在合成蛋白质中的作用是: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而内质网是加工蛋白质的场所,因此,放射性氨基酸应先出现在核糖体上,然后出现在内质网上。
答案:(1)氨基酸在核糖体上形成了肽链(2)肽链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加工(3)细胞质基质2通过放射性物质标记用来“区别”元素的来源或去向理论:在光合作用过程的研究中,研究氧气是来源于二氧化碳或水时,通过分别给予放射性H218O、C18O2,分别看植物放出的氧气是否有放射性,通过两次给予两种物质的氧来“区别”氧气到底来自与二氧化碳还是水(其实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中对二氧化碳中“c的标记,根据其出现在不同物质中,研究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碳元素的具体去向也是这一“区别理念”的应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实验素养提升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教案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技能必备]1.理解含义用同位素标记化合物,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可以明确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2.方法应用用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
3.应用分析(1)标记某元素,追踪其转移途径。
如用18O标记H182O,光合作用只产生18O2;再用18O标记C18O2,光合作用只产生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于H2O,而不是来自CO2。
(2)标记特征元素,探究化合物的作用。
如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大肠杆菌内发现放射性物质;35S标记蛋白质,大肠杆菌内未发现放射性物质;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3)标记特征化合物,探究详细生理过程,研究生物学原理。
如用3H标记亮氨酸,探究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用15N标记DNA,证明了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技能展示]1.(2017·河南六市二次联考)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182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B.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C.将某精原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上的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比例为50%D.在缺氧时给水稻提供14CO2,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14C2H5OH) 解析将某精原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上的DNA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只有1个,因此所占比例为25%,C错误。
答案 C2.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用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曲线如下图所示。
标记物名词解释核医学核医学中的标记物名词解释核医学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和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医学领域。
在这一领域中,标记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核医学中一些常见的标记物名词解释:1.放射性标记物:是指与特定物质结合的放射性核素,用于追踪和检测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和功能。
例如,放射性标记的葡萄糖可以用于研究肿瘤细胞的代谢。
2.核成像:利用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分布和衰变过程,通过探测器获取图像的技术。
常见的核成像技术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
3.放射性药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化合物,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例如,放射性碘可以用于治疗甲状腺癌,而放射性磷可用于治疗骨转移瘤。
4.放射治疗: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出的辐射来破坏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常用的放射治疗方式包括内照射、外照射和粒子植入等。
5.体外分析:利用放射性标记物在体外检测生物样本中的特定分子或细胞。
例如,放射免疫分析(RIA)可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激素水平。
6.核医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通过使用放射性标记物和核成像技术,可以检测肿瘤的存在、定位肿瘤转移、评估肿瘤对治疗的反应等。
7.核医学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通过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肌代谢显像等技术,可以检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
8.核医学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用于研究脑功能、探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诊断癫痫等功能性疾病。
9.核医学在内分泌学中的应用:利用放射性核素检测激素或其受体,协助诊断各种内分泌疾病。
例如,放射性碘可以用于甲状腺功能检测。
10.核医学在骨骼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如骨显像,可以通过观察放射性核素在骨骼中的分布情况,用于诊断骨骼疾病如骨折、骨肿瘤等。
总的来说,标记物在核医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定位病变组织、评估治疗效果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核医学的标记物应用将不断拓展和创新,为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位素标记法”的总结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地放出特征射线的核物理性质,就可以检测和追踪它在体内或体外的位置、数量及其转变等。
同位素标记在工业、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科学科研等方面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学领域可用来测定生物化石的年代,也可利用其射线进行诱变育种、防治病虫害和临床治癌,还可利用其射线作为示踪原子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或内容)和相关习题中许多知识都涉及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
下面我就相关内容通过有关例题进行归纳阐述,以便大家对这项技术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并学会同位素标记的应用。
一、氢(3H)例1: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内质网内合成B.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网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C.高尔基体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D.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解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核糖体上合成,高尔基体并不直接和内质网与细胞膜相连,而是通过囊泡间接连接。
答案:CD。
知识盘点:1.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min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小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这个实验说明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是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的,从而证明了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
2.研究肝脏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时,用3H—胆固醇作静脉注射的示踪实验,结果放射性大部分进入肝脏,再出现在粪便中。
3.用3H标记的尿苷或胸腺嘧啶可用来检测转录或复制。
同位素标记法简介同位素标记法(Isotope Labeling)是一种用于追踪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或实验室实验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将化学物质的某个原子替换为其同位素来实现的。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具有不同质量数的原子。
同位素标记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开发、环境科学和食品安全领域。
原理同位素标记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同位素的不同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或生物过程中,标记同位素的分子将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从而可以追踪化学物质的转化和变化过程。
常用的同位素标记法包括稳定同位素标记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两种。
稳定同位素标记稳定同位素标记是通过替换化学物质中的某个原子为其稳定同位素来实现的。
例如,可以用氘代替氢、用氰根离子代替氯根离子等。
稳定同位素标记的优点是不具有放射性,不会对生物体造成伤害,并且可以长期追踪化学物质的运动和转化过程。
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稳定同位素标记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过程,药物代谢的动力学研究,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等。
在环境科学领域,稳定同位素标记可以用于研究水循环过程、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转化等。
在食品安全领域,稳定同位素标记可以用于鉴别食品的真实性和追踪食品的来源等。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是通过替换化学物质中的某个原子为其放射性同位素来实现的。
放射性同位素会自发地发射射线,并具有一定的半衰期。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主要应用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例如用碳-14同位素标记葡萄糖来研究葡萄糖代谢过程。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虽然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优点,但由于放射性对生物体有辐射危害,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需要严格控制和安全操作。
应用同位素标记法在很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同位素标记法可以用于追踪药物的代谢过程,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和降解过程,评估药物的靶向性和效果等。
同位素标记法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深入了解生物体的内部过程,并为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