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挑战第一次ppt部编版1
- 格式:pptx
- 大小:16.85 MB
- 文档页数:38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挑战第一次》教案教学目标:1. 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2. 辨别新鲜事物是否可以尝试3. 学会尝试未知事物前向同伴寻求帮助、意见教学重难点级关键: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物可以独自尝试、哪些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哪些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心理尝试新鲜事物。
教法:利用教材例子引起学生发言,分享经历,带领学生共同面对挑战。
教学准备:1. 设置一些学生未经历过的情景,事件2. 收集学生关于尝试事物的经历及感受,并总结尝试失败或还未尝试的案例, 做成纸条放在盒子中用于抽签3. 课件,含有一些是否可以尝试的经典案例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故事交流教师引入《小马过河》故事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 飞快地往磨坊跑去。
跑着跑着, 一条不知深浅的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 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
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 我能走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去。
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小马甩甩尾巴, 跑回家去。
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 我……我过不去。
”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呀!牛伯伯也这么说。
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 说:“没……没想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课《挑战第一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挑战第一次》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第一课。
这一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第一次”的意义,培养学生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挑战第一次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好动,善于模仿。
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至关重要。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活动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第一次”的意义,培养学生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挑战第一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养成良好的心态和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活动教学法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引发学生对“第一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几个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挑战第一次的,以及他们的心态和品质。
3.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模拟面试、公开演讲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挑战第一次的感受。
4.分享与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第一次经历,让大家共同见证成长。
5.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挑战第一次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12.我不仅要让自己成为“快乐鸟”,还希望带给身边的人快乐,成为大家的“开心果”。
13.我是一个“开心果”,快乐机灵还幽默,真诚赞美多助人,快乐别人我快乐。
14.好朋友的热心帮助让我很开心。
15.《小狐狸找“开心果”》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只要真诚善良地对待别人,使他们开心快乐,你自己也会觉得开心。
16.怎样做才能成为让大家快乐的开心果?答:不仅要让自己成为“快乐鸟”,带给身边的人快力,还要真诚善良地对待别人,成为大家的开心果。
四试种一粒籽17.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试着种下一粒种子,让它和我们一起成长。
18.我们常吃的花生米原来是花生的种子。
柳絮是柳树的种子。
大萝卜是比芝麻还小的种子长成的。
桃核是桃树的种子,要先将桃核泡在水里几天,再暴晒,壳裂了才能下种。
西瓜的种子是瓜子。
19.绿豆可以在水里生长,土豆喜欢长在沙土里。
20.我的种植计划:我想种一些绿豆,我想请妈妈帮我买些绿豆,再准备一个花盆,还要准备一些土。
21.幼苗的根能使它牢牢地立在土里,根的力量很大,能把很大的土疙瘩给顶起来。
22.种子种好之后,不能天天浇水,也不能太心急。
23.生活真奇妙,不问不知道;小小一粒子,长成大大苗。
24.《小猴学种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播种只是第一步。
此外,还要细心地呵护,勤除草,适时施肥,浇水,才会有收获。
第二单元五.健康游戏我常玩1.我以后要多玩健康安全的游戏。
下棋,跳绳,户外运动(如:爬山),球类游戏等可以多玩。
手机游戏,电脑游戏对眼睛不好,要少玩。
2.即使是安全健康的游戏,玩时也要考虑一些实际情况。
如:身体不舒服,下雨天等就不要做户外运动。
3.我发现:同样的游戏,不同的伙伴,不同的环境,玩的感觉还不一样。
4.户外运动绿色健康,球类游戏增强体质,解九连环游戏益智健康。
5.玩电脑游戏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答:好处:(1)可以学习一定的电脑操作技能。
(2)可以放松,减压。
(3)可以培养反应能力、思维能力。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学校:授课教师:第1课挑战第一次【教学目标】1.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克服挑战的恐惧,勇于尝试,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2.辨别新鲜事物是否可以尝试;3.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挑战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鼓励学生克服心理恐惧尝试新的挑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视频、图片;2.装有愿望卡的黑盒子;3、讨论图表。
学生准备:回想自己第一次挑战的经历(当时的情景、自己的状态和心情),请父母协助,一起收集自己“挑战第一次”的照片。
【教学过程】活动一:情境体验,导入新课1.(板书:挑战)观看视频,引起共鸣(一个四岁女孩第一次挑战3米跳板)2.请生评价(师引导)3.老师总结:这个四岁的小女孩第一次挑战3米跳板,从起初的恐惧、害怕、胆怯到后来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最后获得了跳水成功,真是了不起!活动二:我的第一次体验1.(板书:第一次)(出示教材三幅图)2.请生说三个孩子各自尝试了什么挑战,师总结(1)图一小结:面对第一次挑战,男孩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学会了一个人买东西。
(2)图二小结:面对挑战,我们应该不惧失败、总结方法、多尝试(3)图三小结:穿着轮滑鞋,虽然害怕,但有了妈妈的鼓励和支持,男孩依然会勇敢挑战。
3.生活中的第一次挑战还有很多(出示第一次挑战的图片,帮助学生回忆自己的第一次)4.出示任务:向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第一次挑战,可以用“我试过……当时心里……试过之后……”这样的句式,相互描述一下自己第一次挑战后的心情和感受。
5.分组讨论交流:拿出课前准备的照片,将自己的第一次挑战经历在小组内分享交流,说一说。
6.指名汇报,选四个孩子来展示自己的第一次挑战经历。
学生展示照片,分享自己第一次的挑战经历,教师予以评价鼓励。
7.师小结:可见,我们的第一次挑战也许很美好,也许很难过,也许很成功,也许很失败。
但这都是我们美好的回忆,对我们的成长来说都意义非凡,我们应该说一句:第一次,真好!活动三:挑战黑盒子1.请学生挑战摸黑盒子(事先准备装有愿望卡的黑盒子)2.出示任务:挑战黑盒子!3.请学生上讲台伸手摸黑盒子里的东西4.总结:对啊,可能会受伤,所以,我们在不明白盒子里面是否有危险时是不能轻易尝试的。
挑战第一次-部编五·四学制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挑战第一次”的含义。
2.能够理解“谎言”的概念,了解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能够区分“正直、诚实”和“撒谎”的区别。
4.学习珍惜友谊,遵循游戏规则,加强对法律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热身活动教师可设计游戏、唱歌或故事讲解等形式,让学生进入幸福快乐、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2. 导入教师可设计一些情境或场景,让学生参与讨论其中所涉及到的道德价值观,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体现的情感、行为和意义。
3.认知环节(1)文本+视频学习利用项目中配备的文本和视频资源,对学生进行概念、原理、模型等知识内容的传授和教学。
(2)案例分析通过电子屏幕或白板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应用场景的模拟,理解所学习的知识、掌握原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有关“挑战第一次”的实际问题。
4. 体验环节(1)角色扮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所学知识实际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更加深入理解知识内容的重要性。
(2)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社区志愿活动、文化科技、艺术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现实,明确自身的目标与前途,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5. 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活动,总结所学内容,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和疑问。
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自主学习,为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1. 教学模式采用“引导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采用“活动式教学法”、“教育情境法”和“综合运用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教学步骤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热身环节(10分钟)开展活动、唱歌或讲故事等,让学生进入幸福快乐、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
(2)导入环节(5分钟)设计情境、场景或故事等,让学生参与讨论其中所涉及到的道德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其中体现的情感、行为和意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知识点知识点总结一、挑战第一次1、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是挑战,也带给我们成长与惊喜。
2、我们都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有些事要大胆尝试,有些事要有人帮才可以试。
上课要大胆的举手发言,说错了也没关系;翻跟头有危险,得有大人保护才能试。
3、不管学什么,那要多尝试,多练习,大学一起来挑战。
挑战后才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
4、《小马过河》的故事的诉我们,遇事要动脑筋想一想,还要亲自去尝试一下。
二、学做“快乐鸟”5、游戏带给我们快乐,读书带给我们快乐,桃战带给我们快乐,生活处处有快乐6、生活中有很多快乐的事:我进步了,我快乐;我分享我快乐;我创造,我快乐7、不开心的事就像天王的乌云,总是会有的。
我们要做个快乐鸟,赶走不快乐。
8、“快乐鸟”不仅能发现生活的快乐,还有很事成对不快乐的小妙招:把不高兴的事说给好朋友听,画画也可以赶走不快乐,我做深呼吸,把烦心的事吐出去。
我去踢球,赶走不快乐。
9、《蜗牛与寄居蟹》的故事,告诉我们:有很多事情换个角度想一想,就可以变得开心了。
三、做个开心果10、我不仅要让自己成为“快乐鸟”,还希望带给身边的人快乐,成为大家的“开心果”。
11、帮助别人,真诚的赞美被人,都可以带给别人快乐。
四、试种一粒籽12、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13、我们常吃的花生米原来是花生的种子。
柳絮是柳树的种子。
大萝卜是比芝麻还小的种子长成的。
桃核是桃树的种子。
14、我知道: 绿豆可以在水里生长,土豆喜欢长在沙土里。
15、我的种植计划:我想种一些绿豆,我想请妈妈帮我买些绿豆,再准备一个花盆,还要准备一些土。
16、种子种好之后,不能天天浇水,也不能太心急。
17、《小猴学种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播种只是第一步。
此外,还要细心地呵护,勤除草,适时施肥,浇水,才会有收获。
五、健康游戏我常玩18、我以后要多玩健康的安全的游戏。
下棋,跳绳,户外运动(如:爬山),球类游戏可以多玩。
手机游戏,电脑游戏对眼睛不好,要少玩。
部编版二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全册教案1挑战第一次教学目标:1.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2.辨别新鲜事物是否可以尝试3.学会尝试未知事物前向同伴寻求帮助、意见教学重难点级关键: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物可以独自尝试、哪些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哪些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心理尝试新鲜事物。
教法:利用教材例子引起学生发言,分享经历,带领学生共同面对挑战。
教学准备:1.设置一些学生未经历过的情景,事件2.收集学生关于尝试事物的经历及感受,并总结尝试失败或还未尝试的案例,做成纸条放在盒子中用于抽签3.课件,含有一些是否可以尝试的经典案例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故事交流教师引入《小马过河》故事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
跑着跑着,一条不知深浅的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
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走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去。
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
妈妈问他:“若何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盖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呀!牛伯伯也这么说。
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让我试一试试看1.挑战第一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挑战第一次的成长因素。
2.引导学生学会辨析适宜的挑战及其方式方法。
3.体验一起挑战、共同成长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发现挑战第一次的成长因素;体验一起挑战、共同成长带来的愉悦。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辨析适宜的挑战及其方式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目标出示本课简洁化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晰目标投入课堂学习。
二、活动教学(一)活动一:我的第一次【通过对自己生活中“第一次”体验的回顾,发现“挑战自我”对成长的意义。
】1.看一看:课件出示情境图。
农村女孩尝试自己炒菜弄煳了的场景,旨在提示学生面对挑战,不妨多尝试。
此范例提示学生要树立从错误中学习的观念。
尝试滑轮滑的男孩表现出的犹豫与紧张,很有代表性,而孩子身旁成人的鼓励与支持,是让孩子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
设问:用“我试过……当时心里……试过之后……”分享我的第一次吧。
2.说一说: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分享挑战之后的得失,特别是挑战的成长性意义。
3.看一看:课件播放第64页情境图动画。
4.说一说: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二)活动二:绘本故事《小马过河》1.看一看:课件播放绘本故事《小马过河》动画视频。
设问1.马妈妈为什么让小马自己去磨坊?设问2.小马接到任务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设问3.小马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你觉得他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呢?设问4.小马半途而返时,马妈妈对他有什么建议?你觉得马妈妈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设问5.小马面对朋友小松鼠的再次劝阻,怎么做才更好?设问6.你想对挑战成功的小马说些什么?2.说一说: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三)活动三:朗读课文,巩固新知。
三、回归目标,课后总结让学生说说本课收获(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出示目标出示本课简洁化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晰目标投入课堂学习。
二、活动教学(一)活动一:我还想试......1.看一看:课件出示情境图。
第一课《挑战第一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第一课《挑战第一次》,教材着眼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第一次”,通过挑战“第一次”经验的回顾与分享,引导学生懂得挑战对成长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辨在生活中,哪些是可以挑战的事情,哪些是不可以挑战的。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自我挑战的积极体验,坚定学生勇于挑战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养,但现在的孩子面对一些事情缺乏敢于挑战的勇气,特别是低年级的很多学生做事犹豫,不敢说话,不敢做事,不敢迈出挑战的第一步,所以我们要通过教学让孩子们克服胆怯的心理,引导他们敢于尝试,体验挑战带来的成长和快乐。
三、学习目标:1.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
2.辨别哪些事物是否可以尝试。
3.体验一次挑战,共同感受成长带来的快乐,树立勇敢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四、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可以尝试,哪些事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树立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准备:1.视频绘本故事《小马过河》。
2.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故事引入:同学们好,大家喜欢听故事吗?现在我们来听听《小马过河》的故事,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
课件出示:《小马过河》视频故事。
出示任务:师:故事听完了,问题来了。
2.《小马过河》的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结合学生回答,总结如下:(遇到问题多动脑筋,要有勇气,勇于尝试。
)教师小结:是的孩子们,小马第一次送麦子到磨坊去这就是挑战,在妈妈的鼓励下接受挑战,勇敢地尝试,最后获得成功。
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小马一样,做事情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多动脑,更要向它一样勇敢,敢于尝试人生中的第一次。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我的第一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挑战第一次》。
板书课题1.导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 2页,看书上的三位小朋友第一次都挑战了什么?2.(出示图片)师:大家请看大屏。
指名学生说一说。
(第一幅)生 1:小明挑战了第一次买东西。
(还能从图片上提取哪些信息)师:这位同学观察的特别仔细,从小明的表情和语言上不难看出,小明挑战第一次成功之后特别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