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课件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12.95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两只小鸟》ppt课件•课程介绍与目标•音乐基础知识•《两只小鸟》歌曲分析•演唱技巧指导与示范•舞蹈动作编排与演示•互动环节:游戏与表演•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01课程介绍与目标课程背景010204让儿童熟悉《两只小鸟》这首歌曲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儿童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儿童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情感共鸣030102030402音乐基础知识音符名称与形状音符时值节奏练习030201音符与节奏音乐表现要素音高音量音色乐器简介01020304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键盘乐器03《两只小鸟》歌曲分析歌曲背景及作者简介歌曲背景作者简介歌曲结构与旋律特点歌曲结构旋律特点歌词意境及表达情感歌词意境表达情感04演唱技巧指导与示范发声方法训练正确的呼吸方式指导幼儿用腹式呼吸法,使气息更加深沉、稳定。
发声位置引导幼儿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即喉咙放松、声音从丹田发出。
音准和节奏通过模仿和练习,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气息控制技巧气息分配气息量控制帮助幼儿学会在演唱过程中合理分配气息,避免因气息不足而影响演唱效果。
气息与情感的结合吐字归音练习指导幼儿正确掌握吐字归音的方法,使歌声更加清晰、准确。
咬字器官训练通过口腔操、绕口令等练习,提高幼儿咬字器官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歌词理解与表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引导他们在演唱时注重歌词的表达和情感传递。
咬字吐字清晰度提升05舞蹈动作编排与演示前进小碎步后退小碎步左右摇摆步跳跃步基本舞步教学以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入,通过前进小碎步和左右摇摆步表现小鸟自由飞翔的场景。
引入部分发展部分高潮部分结束部分加入后退小碎步和跳跃步,表现小鸟在树枝间跳跃、嬉戏的场景。
通过加快节奏和增加动作难度,如加入旋转、翻身等动作,表现小鸟欢快歌唱的场景。
逐渐减慢节奏,回到基本舞步,最后以造型或定格动作结束。
舞蹈组合设计思路教师现场演示完整舞蹈组合,让学生初步了解舞蹈的整体风格和动作特点。
01现场演示及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分解演示每个舞蹈动作,并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幼儿园小班音乐《小星星》课件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音乐基础知识讲解•《小星星》歌曲学习•创意舞蹈编排与表演•手工制作:星空主题手工艺术品•家庭作业布置及家长参与环节01课程介绍与目标歌曲通过描绘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引发幼儿对夜空的向往和探索欲望。
学习《小星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对美的感受力。
《小星星》是一首广为人知的经典儿歌,旋律简单、朗朗上口,适合幼儿学习。
《小星星》背景及意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教学目标与要求01020304让幼儿掌握《小星星》的歌词和旋律,了解基本的音乐知识。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自信地演唱和表演。
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课程安排与时间介绍歌曲背景和意义,学习歌词和旋律,进行简单的演唱练习。
复习歌曲,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和表演元素,提高幼儿的表现力。
组织小型音乐会,邀请家长观看,让幼儿展示学习成果,增强自信心。
每周一次,每次30分钟,共3次课。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课程时间01音乐基础知识讲解音符与节奏认识音符介绍通过图像和声音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常见音符,让孩子们能够初步认识和理解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节奏感知通过拍打、跺脚等身体动作,引导孩子们感受节奏的快慢、强弱变化,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歌曲《小星星》节奏分析将歌曲《小星星》中的节奏进行分解,让孩子们了解歌曲的节奏构成和特点。
03乐器演奏技巧讲解针对每种乐器的演奏技巧进行简单讲解,如手指的放置、力度控制等,让孩子们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方法。
01钢琴/电子琴演奏示范教师现场演奏歌曲《小星星》,让孩子们感受钢琴/电子琴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02其他乐器演奏示范如小提琴、吉他等,让孩子们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件(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秋天的雨》。
课文描绘了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美丽变化,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学会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生字词,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秋天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秋天景色的PPT,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氛围,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学生跟读,理解字词意思。
4. 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5. 朗读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朗读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秋天雨美好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3. 画一画你心中的秋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朗读练习环节,部分学生感情投入不足,今后需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感受秋天的美好。
2. 组织学生进行秋天的树叶贴画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 开展校园秋游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秋天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秋天的雨》。
课文描绘了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美丽变化,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课件大全
【导语】课件中包含了课文中的所有内容以及该课文的寓意。
可全面提升孩子们对于语文的兴趣。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设计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课件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
【生活模仿动作】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学习按照音乐节奏一拍一下地做刷牙、洗脸、梳头的话功能生活模仿动作。
2、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创编不同的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3、乐于参与创编动作,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演动作。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牙刷一支,刷牙、洗脸、梳头等图片,梳洗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亲亲我》。
(1)随着音乐师生共同表演唱歌曲《亲亲我》。
(2)教师:妈妈亲过了,你还想要谁亲亲呢?
(3)师生歌唱仿编的歌曲。
二、欣赏生活模仿动作。
教师:你看见小朋友在做什么?
三、学习生活模仿动作。
(1)教师: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
(2)教师哼唱音乐,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大家一起做模仿动作,教师在一旁用体态动作提示幼儿一拍一下地做动作。
(3)播放音乐,师生随着音乐一下一下地完整表演刷牙、洗脸、梳头等动作。
四、启发幼儿创编生活模仿动作。
(1)教师:你还会做哪些事情?谁会用动作带领大家一起做?
(2)教师哼唱音乐,鼓励幼儿带领大家一起做一做?
(3)播放《生活模仿动作》音乐,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做仿编的动作。
(4)韵律活动《快来拍拍》。
教师:小朋友,早上梳洗完毕后,让我们《快来拍拍》做游戏吧!
(5)师生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边唱边拍自己身体相应的部位。
在活动中,提供了牙刷、脸盆、梳子等实物,让孩子利用这些用品一拍一下有节奏地模仿刷牙、洗脸、梳头等动作。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
小班的小朋友,对自己的事情更加不理解,为了激发幼儿对生活的乐趣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充分利用了韵律活动《生活模仿动作》,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让孩子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他们了解自己一天主要要做哪几件事情,并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和顺序,同时通过实践初步感受自己劳动的快乐。
开始部分,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起床、刷牙、洗脸、穿衣服等动作。
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怎样刷牙,怎样洗脸,怎样梳头,怎样穿衣服……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几种不同的事情以及用不同的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
教材中的节奏感是比较明快的,让孩子自己做事情的同时能感受到快乐。
由于孩子们在生活中大都是父母包办的,所以有些事情根本没有感觉,比如孩子们对刷牙没有印象,有种空洞的感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改成漱口,再根据音乐的节奏强弱、快慢反映刷牙的场面。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
他们懂得音乐又快又重时,应该干什么了;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该干什么了。
在乐曲结尾时又表现出了自己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这个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乐,而且活动中我进行的一系列动作创编,更加激发了幼儿热爱幼儿园,热爱生活的目的,从而更加深一步的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洗衣机转转转】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能拥有节奏的走和扭动身体表现洗衣机工作的状态。
2.乐意参与活动,并能快乐的与同伴合作游戏。
3.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1.《洗衣机转转转》教师教学资源。
2.《我爱洗澡》音乐CD。
3.标记图三幅:在洗衣机中放衣服,用洗衣机洗衣服几甩干衣服,人手一个标记。
活动过程:
.谈话引出。
“今天小朋友身上穿的衣服真干净,谁洗的?”
“妈妈是怎么洗的?除了用手洗,还能用什么洗衣服?”
“你知道洗衣机是怎么洗衣服的吗?”
“洗衣机到底是怎么把衣服洗干净的呢?我们一起来看段视频吧。
”
2.观看洗衣机工作的视频,创编洗衣机的洗衣过程。
(1)创编放衣服的动作。
“用洗衣机洗衣服先要把衣服放进洗衣机,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
(2)创编衣服浮起来的动作。
“在放水的时候衣服会怎么样呢?谁来做做衣服浮起来的动作?”
(3)创编衣服转动的动作。
请个别幼儿回忆并说说刚才视频中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
“谁来学一学洗衣机里的衣服是怎么转动的?”
教师总结提取幼儿创编的动作,如“上下起伏、头部转动,身体转动、手转动、脚转动、屁股转动等,带领幼儿练习有节奏地做动作。
(4)学习创编甩干的过程。
“衣服洗干净了接着要甩干,甩干时衣服是怎样的?”
幼儿根据手上的标记,学习按一个方向跑或转,教师提醒幼儿与同伴保持距离,不要让“衣服”缠在一起。
3.完整欣赏乐曲,用图示让幼儿感受乐曲的结构。
教师播放乐曲,按顺序出示三幅标记图,使幼儿初步感受乐曲A1、B、A2的变化。
4.幼儿听音乐完整练习做动作。
全体幼儿跟随音乐完整表演洗衣机“放——洗——甩”的过程。
练习2-3遍。
5.活动结束。
“衣服”洗好了,让我们到外面去晒一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