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标说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11.42 MB
- 文档页数:26
说课标说教材(六语)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六年级语文上册说教材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下面我就从课标、教材、建议三方面进行研说,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课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它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六年级属于小学高年级,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居第三学段,基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第三学段的语文教学目标,下面我重点说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第三学段从五个领域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方面: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3.理解词语,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8.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9.诵读优秀诗文10.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四)口语实际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五)综合性学习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二、说教材(一)、教材的基本结构(课件)本册教材继续按照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说课标、说教材、说学法松山蒙小肖伟东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学法。
一、说课标课程标准把小学语文分为三个阶段,目标螺旋上升,整体推进。
第三学段目标是建立在第一、二学段目标的基础上的,更重视阅读和写作。
(一)第三学段目标1.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和你们一起研说教材和课标,我研说的主题是“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只有吃透教材,课标,才能点燃学生智慧,聆听语文最美的声音。
今天我所说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将从课标、教材和建议三个部分来进行研说。
首先,我来说课标一、说课标分为学段目标和第一单元目标(一)学段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识字、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书写有一定速度,力求美观,认字3500个左右,会写2500个。
阅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背诵优秀诗文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习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口语交际: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综合性学习:策划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本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19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体会作者描绘的美好境界,学会运用多种修辞,热爱自然,有保护自然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并学会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产生投身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热情,领悟到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二、说教材(一)教材特点1、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本册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是关于爱国主义的教育;第三组“心灵之歌”专题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第四组“珍爱我们的家园”让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思等。
2、按专题分组,注重加强整合每个专题,从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不知,中间有练习、应用,后面有总结、拓展,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导语提示单元学习内容;课后题和连接语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独立思考;“词语盘点”便于自查自测;“交流平台”让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认识。
调兵山市第一小学黄秀珍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标、说教材一、说课标,知方向(一)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提出了五方面的要求:1、识字与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阅读: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与质量,能体会词句的含议、感情色彩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叙述的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习作: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能写简单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4、口语交际:听人说话能抓住要点。
表达能有中心,有条理。
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5、综合性学习: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总结;关注身边的故事;能搜集和处理信息,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1、识字200个,会写150个。
独立识字,并提高写字的质量和速度。
2、强化朗读训练,加强默读训练;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了解记叙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的应用文。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课内习作8次。
4、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语言。
5、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二、说教材,知内容1、编写特点:(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本册教材在落实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的前提下,为了较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实现总体目标和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在各项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有机的渗透,对于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教材还作了具体的安排。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做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说课标说教材第一部分:说课程标准本册目标:识字与写字:1.会写120个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形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1.用足课本的语言实践资料,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联想和想象,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
口语交际:1.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稍作准备作简单发言。
2.学会辩论演讲的基本方法,学会劝说。
习作:1.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3.学写读后感,活动总结。
综合性学习1.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1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继续训练阅读速度,通过理解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2.重视课内外知识的结合,注意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3.以读为主,读中思,思中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2.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四组内容标准:识字与写字:学会写本组中的18个生字,正确理解“遥望,晶莹”等词语的含义。
阅读:1.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关键词理解句子,揣摩优美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能联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4.体会说明文用语准确的特点,学习说明的方法。
5.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5篇)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精选5篇)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精选篇1)我说课的题目是《百合花开》。
它是新教材6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板书几方面说一说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百合花开》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诺曼底”号遇难记》、《清贫》共同构成了“为生命喝彩”这个单元,所以,很明确的这四篇课文都要传递给学生不同生命中同样值得喝彩的精神之美。
《百合花开》一文中林清玄先生描绘了拥有纯洁信念的野百合,她坚定、努力,让一个荒谷开满了美丽的百合“以花来证明”自己作为百合的意义。
以此来象征人生。
二、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在阅读目标方面,第一个要关注的问题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目标在第一学段提出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把握百合花的形象,感受信念纯洁和坚持的重要性。
2、知识目标:(1)体会排比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2)能有感情的朗读并品味关键词句。
(3)学生的圈画和朗读。
重点难点:品味关键词句,把握百合花的形象。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对这样的文章读过一遍以后,基本能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大概含义,但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和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写作意图这两点还是无法领会,所以在读文章时往往会浅尝辄止,对于修辞手法,学生也只停留在考试时达得出,并未很好领会其中妙处。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这三个方面简介我对本册教材的理解。
说教材包括教材基本结构、教材编排体例和知识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说目标包括学段目标和本册目标,说教学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首先,说教材。
第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
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第二,教材编排体例。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同时各组还编排了一篇选读课文,提供阅读。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其中“课例”包括“词语盘点”、“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书共有3次资料袋,2次阅读链接,“回顾拓展”中包括固定栏目“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机动栏目“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
这些内容都是承接着本单元的内容来安排的。
第三,知识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横向整合:如今正在逐步全面使用的新部编版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较,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篇目的内容,特别是中国古诗文,整个小学六年12册课文中共选入古诗文类文章132篇,占课文总数的30﹪,可见部编版语文教材紧扣语文教学改革,更注重对中国文学经典和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
另外,新部编版教材更加注重阅读,一年级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二年级设置了“我爱阅读”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且在阅读中增加识字量,拓展视野。
因此,虽然六年级目前还没有使用新部编版教材,但是,我们应该用新教材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各种教学活动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