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石油_煤知识点详细归纳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7
第3讲 芳香烃 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考纲要求] 1.以苯为例,了解芳香烃的基本结构、组成、性质。
2.了解煤、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考点一 苯的结构和性质 1.苯的结构和芳香烃苯的分子式为C 6H 6,结构简式为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苯分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键与键的夹角为________;苯分子中不存在一般的碳碳双键,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长、键能相等,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属于芳香烃,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2.苯的性质 (1)物理性质苯为无色、有____________的液体,有毒,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熔点仅为5.5 ℃。
(2)苯分子的特殊结构决定了苯兼有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即易取代,能加成,难氧化。
①取代反应 卤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硝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磺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高中煤油知识点总结煤油是一种炼制石油产品,它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煤油通常用作燃料,用于发动机、炉和其他热源设备的燃烧。
此外,煤油还可以用作溶剂,用于清洗和溶解化学品。
煤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对于国家的工业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煤油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煤油的性质1. 煤油的化学组成:煤油是一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煤油中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氢,还含有少量的硫、氮等元素。
煤油中的主要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和芳烃等。
2. 煤油的物理性质:煤油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特征性的气味。
煤油的密度大约为0.78克/立方厘米,比水轻。
煤油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燃点,易于燃烧。
此外,煤油还具有良好的挥发性和流动性,能够在环境温度下快速蒸发和流动。
3. 煤油的燃烧性质:煤油是一种良好的燃料,具有高热值和较高的燃烧效率。
燃烧煤油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因此,煤油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燃料,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炉和其他热源设备的燃烧。
二、煤油的制备方法1. 炼油制备:煤油是通过炼油工艺从原油中分离得到的。
炼油是将原油经过蒸馏、裂化、精制等工艺步骤,将原油中的各种烃类分离出来,并按照不同的沸点和碳数进行分级,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煤油产品。
2. 煤化制备:煤油也可以通过煤的干馏或湿热解制备。
在这些工艺中,煤经过高温处理,生成可燃气体和液体产品。
煤油可以从这些液体产品中分离出来,经过精制后得到符合要求的煤油产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地区原油资源匮乏,而煤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
三、煤油的应用领域1. 燃料领域:煤油是一种重要的燃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道路和铁路交通工具的燃料。
此外,煤油还用于工业炉、锅炉和发动机等热源设备的燃烧。
煤油作为燃料,具有高热值、低排放和稳定的燃烧特性,是一种理想的燃料选择。
2. 化工领域:煤油还可以用作溶剂,用于清洗、溶解和稀释化学品。
高中化学煤的知识点总结煤的化学性质和组成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其形成源于古代植物在地下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和化学变化。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了解煤的化学性质和组成对于理解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的化学组成煤主要由碳、氢、氧、氮和硫组成,其中碳是最主要的元素。
煤的化学组成可以通过元素分析来确定,通常表示为碳(C)、氢(H)、氧(O)、氮(N)和硫(S)的含量百分比。
除了这些主要元素外,煤中还可能含有磷、灰分和其他微量元素。
二、煤的物理性质煤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光泽、硬度、密度、孔隙率和层理等。
煤的颜色通常为黑色或暗棕色,具有暗淡至亚金属光泽。
煤的硬度较低,可以用钢针轻易刻画。
密度一般在 1.2-1.4 g/cm³之间,孔隙率较高,有利于煤的燃烧和气化。
三、煤的分类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以分为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等。
泥炭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含有较多的水分和挥发分。
褐煤是介于泥炭和烟煤之间的一种煤,碳含量较高,但仍然含有较多的水分。
烟煤是最常见的煤种,具有较高的碳含量和较低的水分。
无烟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煤,碳含量最高,水分和挥发分最低。
四、煤的化学反应1. 燃烧:煤在空气中燃烧时,主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₂)和水(H₂O),同时释放能量。
2. 气化:在缺氧条件下,煤可以转化为气体燃料,如一氧化碳(CO)、氢气(H₂)等。
3. 液化:煤可以在高温高压下与氢气反应,转化为液态燃料,如甲醇等。
五、煤的工业应用煤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广泛应用于发电、钢铁制造、化工产品生产等领域。
煤的燃烧是最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而煤的气化和液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
六、煤的环境影响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减少煤的使用和开发清洁煤技术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七、煤的化学处理为了减少煤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可以对煤进行化学处理,如脱硫、脱硝等。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 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 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 主族:ⅠA~ⅦA 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XX高二化学下册期末复习重点(石油煤)XX高二化学下册期末复习重点(石油煤)
第六节石油煤
石油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被称为“液体黄金”、“工
业血液”。
一、石油的炼制
、石油的成分按元素:石油所含的基本元素是碳和氢按
化学成份: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和物。
一般石油不含烯烃。
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溶有
气态烃和固态烃。
2、石油的分馏
实验装置分成三部分:蒸馏、冷凝、收集。
温度计位置:水银球与蒸馏烧瓶的支管水平.碎瓷片,防
暴沸
进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
分馏的原理:用蒸发冷凝的方法把石油分馏成不同沸点
范围的蒸馏产物。
每种馏分仍是混合物
3、裂化:把分子量大的烃断裂成分子量小的烃
4、裂解:在高温下裂化
二、煤的综合利用
、煤是无机物与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2、煤的干馏: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
3、煤的气化和液化:把煤干馏变成气态和液态的燃料,目的为了减少烧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石油和煤知识点汇总————————————————————————————————作者:————————————————————————————————日期:第六节石油煤●教学目的:1、常识性介绍石油的分馏及其产品和用途。
2、使学生了解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3、常识性介绍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
4、使学生了解我国石油化工发展的概括和煤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节约能源和防止污染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石油分馏和裂化●教学难点:实验室蒸馏石油的实验●教学方法:自读课具体操作:1、教师作好教材P141【实验5-11】2、引导学生利用晚自习、课余时间进行预习,指导学生阅读《思维点拨》P46——47页的知识归纳。
3、采用课堂测验的形式,检验自学效果。
(检测题附后)某人坐在空调车内跟在一辆卡车后面,观察到这辆卡车在起动和刹车时排出黑烟,由此可推断这辆卡车所用的燃料是(C )A、酒精B、汽油C、柴油D、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煤油、液化石油气等都属于石油产品。
石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能源物质,也是发展石油化工生产各种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即能源物质,化工资源)现在让我们接近石油,让石油接近生活。
一、石油1、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遇到)的物质中,哪些属于石油或石油产品?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主体。
可以说,没有石油化工,就没有现代化的生活。
睁开眼睛,到处都是三大合成的制成品——穿的衣服大多是合成纤维,用的电器外壳是塑料制品,汽车,飞机的轮胎是橡胶制品,而三大合成的基础材料便是石油化工产品——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甚至可以说全世界6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与石油化工有着密切的关系。
合成纤维的发展,使人类用于种植棉花的土地减少,可以种植更多的粮食。
石油工业加速化肥工业的发展(石油气生产尿素)塑料“白色革命”——农用薄膜,塑料袋,方便盒等。
天然气,煤油,汽油,柴油,润滑油等,农药,医药,染料,油漆,洗涤剂等是石油化工的产品。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第9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考纲 考情三年20考 高考指数:★★★★★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知识梳理】一、有机化合物、甲烷及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1.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指含_______的化合物,仅含有_____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
2.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1)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CH 4(2)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溶解性 密度 _____ 气态___溶于水比空气(3)化学性质。
①稳定性:及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②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及Cl2发生取代反应,第一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反应依次又生成了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
3.取代反应的概念: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_____的反应。
4.烷烃:(1)通式:______(n≥1)。
(2)结构特点:每个碳原子都达到价键饱和。
①碳原子之间以碳碳_____结合成链状。
②剩余价键全部及_______结合。
(3)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呈规律性的变化。
①常温下的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到固态。
②熔沸点逐渐_____。
③密度逐渐_____。
(4)化学性质:类似甲烷,通常较稳定,在空气中能燃烧,光照下及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如烷烃完全燃烧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点拨】(1)甲烷及氯气的取代反应是逐步进行的,反应过程中往往4步反应同时进行,得到的有机产物是混合物;所有有机产物都不溶于水,常温下,一氯甲烷是气体,其他三种均为液体。
(2)烷烃及Cl2的取代反应,每取代1 mol氢原子,需要消耗1 mol Cl2。
高中化学能源知识点总结一、能源的基本概念能源是指可以提供能量的物质或现象。
在高中化学中,能源的分类主要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而二次能源则是指通过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能源,例如电能、煤气等。
二、化学能与能源化学能是指物质内部化学键所蕴含的能量。
当化学反应发生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等。
因此,化学能在能源转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燃烧反应就是一种典型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的过程。
三、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地球上最常用的能源之一,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它们都是由古生物遗骸在地下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能量,但同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影响。
四、核能核能是通过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
核裂变是当前核电站主要使用的能源形式,通过控制重核的裂变反应来释放能量。
而核聚变则是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但目前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五、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这些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六、能量转换和守恒能量转换是指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在任何能量转换过程中,总能量的量是守恒的,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这一原理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
七、能源的利用效率能源的利用效率是指能源在转化和使用过程中的有效利用程度。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通过改进工业生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使用节能设备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八、能源与环境能源的使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空气污染。
因此,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九、能源的储存和运输能源的储存和运输是能源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煤的综合利用煤:①煤的汽化:②煤的电炉:把煤阻隔空气强化冷并使它水解的过程,叫作煤的电炉③煤的液化:煤的液化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
有关高中化学知识点:石油的综合利用石油的综合利用:(1)石油的成分石油是烃的混合物。
所含元素以碳、氢为主,还有少量n、s、o等。
(2)石油的蒸馏利用原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较简单和更有用的混合物的过程叫做石油的分馏。
分馏是物理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
(3)反应器与水解裂化: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燃料油的产量。
水解:石油在更高的温度下出现的深度反应器,石油中的烃分子脱落出以乙烯居多的小分子的过程。
裂解的目的是获得重要化工原料乙烯等气态不饱和烯烃。
石油蒸馏实验的有关问题:1.装置酿造装置。
特别注意所用温度计水银球的边线应在酿造烧瓶支管口处,因为它所测量的就是馏分的沸点范围。
2.操作注意事项①装置气密性必须不好,特别注意重新加入药品前检验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②为防止暴沸,应在加热之前放入几片碎瓷片;③特别注意冷却之前先拨打冷却水,而暂停冷却后,仍必须稳步通在冷却水一段时间;④若所用药品为原油,应在收集器上接一导管,将残余尾气导出室外,以防发生事故。
3.表明①石油分馏中的变化为物理变化。
②由于石油中有些物质的沸点很吻合,所以每种石油的馏分仍然就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③对石油进行分馏,是石油炼制的主要方法之一。
④石油蒸馏赢得的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的产量比较高,仅占到石油总产量的25%左右,无法满足用户社会的市场需求。
为了提升轻质油的产量,特别就是提升汽油的产量,还可以使用催化裂化方法从重油中以获取轻质油。
⑤实验室分馏石油的实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检验方法:从冷凝管的尾端取下牛角管,换上带玻璃尖嘴的导气管。
将导气管插入水中,微微加热蒸馏烧瓶,观察现象,作出判断。
高三化学重点知识归纳(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三化学重点知识归纳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化学重点知识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三化学重点知识归纳篇一煤和石油1、煤的组成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氢、氧、氮、硫等元素。
考点45石油 煤 一 石油的成分: 1、石油组成:碳、氢、硫、氧、氮等。 2、石油成分: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和物,一般石油不含烯烃。 二 石油的炼制: 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做原油。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适合不同需要的各种成品,如汽油、柴油等。 石油的炼制分为: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三种方法。 石油的分馏与石油的蒸馏原理相同,实验5-23中: ①蒸馏烧瓶、冷凝管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 ③冷凝管的进、出口方向能否倒置?
1、石油的分馏 随着烃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烃的沸点也相应升高 工业上如何实现分馏过程呢?主要设备是加热炉和分馏塔。 石油常压分馏产物: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 减压分馏过程和产物:重柴油、润滑油、凡士林、石蜡、沥青。
2、石油的裂化: (1)石油分馏只能得到25%左右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液体燃料,产量不高。 裂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3、石油的裂解 裂解是深度裂化,裂解的目的是产乙烯。
三: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分类和组成 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分类: 另外,煤中含少量的硫、磷、氢、氧、氮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Si、Al、Ca、Fe)。因此,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和物。(煤不是炭)
2、煤的干馏 定义: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比较) 煤高温干馏后的产物:
焦炭固体可作氮肥氨和铵盐粗氨水煤焦油液体等还有少量和主要成分是焦炉气气体煤的干馏产物:),(,:)N,HC,CO,CO(CHH::
242242
3.煤的气化和液化 (1)煤的气化 煤的气化是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是碳和水蒸气的反应:C(s)+H2O(g) = CO(g)+H2(g) 3.例题精讲 【例1】丁烷裂解时可有两种方式断裂,生成两种烷烃和两种烯烃。如果丁烷裂解率为90%,又知裂解生成的两种烯烃的质量相等,那么裂解后所得到的混合气体中,分子量最小的气体占有的体积为分数为( ) A、19% B、25% C、36% D、40%
分析:丁烷的两种断裂方式为:C4H10 △ CH4+C3H6(丙烯);C4H10 △ C2H6+C2H4(乙烯) 设丁烷为1mol,则裂解的物质的量为0.9mol,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9×2+0.1=1.9mol。其中分子量最小的烃为CH4,求其物质的量是其关键。答案A 【例2】.C8H18经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转化为C4H8、C3H6、C2H4、C2H6、CH4五种气体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 (A)28 (B)30 (C)38 (D)40 【提示】 极端1:C8H18→C4H8+C4H10,C4H10→C3H6+ CH4或C4H10→C2H4+C2H6时1mol C8H18生成3mol气体,则
molgMmolmolg/383/1141;
极端2:当生成C4H8极少(几乎为0)时,生成C3H6、C2H4、C2H6、CH4接近4mol,则molgMmolmolg/5.284/1141答案BC 【例3】已知煤的近代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1)从煤的结构模型来看,煤是工业上获得___________烃的重要来源. (2)我国大约70%的煤是直接用于燃烧的,从煤的结构模型来看,在提供热量的同时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等气体物质,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3)“型煤”技术不仅可以减少87%的废气排放量,烟尘排放量也可减少80%,致癌物苯并[α]芘的排放量也减少,同时节煤20%~30%.“型煤”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固硫剂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稳定的硫酸盐.下列物质中适宜于做固硫剂的是___________. A.氯化钙 B.氧化钙 C.硫酸钙 D.氢氧化钙 (4)某“型煤”生产厂利用石灰石作固硫剂,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固硫”过程. (5)除上述的“型煤”技术外,为了解决煤燃烧所造成的污染问题和提高煤的利用价值,煤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 (1)煤结构中含有较多的苯环,隔绝空气给煤加强热可以使它分解,从而获得芳香烃. (2)煤结构中含有S和N,所以直接燃煤能产生SO2和氮氧化物,污染环境. (3)煤燃烧产生SO2,固硫过程是使其生成稳定的硫酸盐,所以固硫剂可选用氧化钙或氢氧化钙.固硫反应为:
SO2+CaO 高温 CaSO3 2CaSO3+O2 △ 2CaSO4
Ca(OH)2+SO2=CaSO3+H2O 2CaSO3+O2 △ 2CaSO4 (4)若利用石灰石作固硫剂,则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CaCO3 高温 CaO+CO2↑ 2CaO+2SO2+O2 高温 2CaSO4 (5)此问正是本节选学主要内容之一: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 答案:(1)芳香(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3)BD
(4)CaCO3 高温 CaO+CO2↑ 2CaO+2SO2+O2 高温 2CaSO4 (5)煤的干馏 气化 液化 【例4】将图5-32所列仪器组装为一套实验室蒸馏石油的装置,并进行蒸馏,得到汽油和煤油.
图5-32 (1)图中A、B、C三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将以上仪器按(一)(六)顺序,用字母a,b,c„表示连接顺序: e接( )( )接( )( )( )接( )( )接( ). (3)A仪器中c口是___________,d口是___________(填“进水口”或“出水口”) (4)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___________位置. (5)在B中注入原油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B加热,收集到沸点60℃~150℃间的馏分是___________,收集到150℃~300℃间的馏分是___________. 解析:石油的分馏装置为: 答案:(1)A是冷凝管;B是蒸馏烧瓶;C是锥形瓶 (2)i h a k b f g w (3)进水口 出水口 (4)蒸馏烧瓶支管口 (5)防止暴沸 (6)汽油 煤油
4.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56分) 1.(2003年春季高考理综题)从石油分馏得到的固体石蜡,用氯气漂白后,燃烧时会产生含氯元素的气体,这是由于石蜡在漂白时与氯气发生过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聚合反应 D.催化裂化反应 2.(2001年全国高考题)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 A.碳水化合物 B.碳氢化合物 C.氢气 D.醇类 3.(2001年上海高考题)C8H18经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转化为C4H8、C3H6、C2H4、C2H6、CH4五种气体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A.28 B.30 C.38 D.40 4.为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在石油工业上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减压分馏 B.裂解 C.催化裂化 D.重整 5.在常温常压下将10 mL某裂解气中的一种成分与70 mL氧气混合,点燃使之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原状况,气体体积变为55 mL,则该成分可能是 A.CH4 B.C2H6 C.C2H4 D.C3H6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煤的干馏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B.煤焦油在170℃以下主要分馏出苯及苯的同系物 C.冶金用的焦炭可通过煤的低温干馏获得 D.为增强橡胶的稳定性,在加工橡胶时要加入硫 7.下列实验:①制取蒸馏水;②制取溴苯;③石油的蒸馏;④煤的干馏;⑤制取乙烯;⑥制取乙炔,其中要用到冷凝管或运用冷凝原理的是 A.①② B.⑤⑥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在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着火。在灭火工作中,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灭火的是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设法降低火焰温度 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 D.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9.(8分)“立方烷”是新合成的一种烃,其分子为正立方体结构。 (1)“立方烷”的分子式是 。 (2)“立刻烷”可能有的结构是 。(从A、B、C、D中选)。
(3)“立方烷”可能发生的反应或变化有 。(从A、B、C、D中选) A.可使Br2水褪色,但不反应 B.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C.能发生取代反应 D.能发生加成反应 (4)有一苯环的芳烃为“立方烷”的同分异构体,此芳烃能发生加聚反应,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8分)将下图所列仪器组装为一套实验室蒸馏石油的装置,并进行蒸馏,得到汽油和煤油。
(1)图中A、B、C三种仪器的名称是 。 (2)将以上仪器按(一)→(六)顺序,用字母a,b,c,„表示连接顺序:e接 ; 接 ; 接 ; 接 ; 接 。 (3)A仪器中,c口用于 ,d口用于 。 (4)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 位置。 (5)在B中注入原油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 。 (6)给B加热,收集到沸点为60℃~150℃间的馏分是 ,收集到150℃~300℃间的馏分是 。 11.(8分)有A和B两种有机液体的混合物,如果A与B互溶,且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在常温下,A的沸点为35℃,B的沸点为200℃。回答下列问题: (1)用蒸馏方法分离和提纯该混合物,除酒精灯、牛角管外,必不可少的玻璃仪器还有 ,为防止暴沸,还需加入 。 (2)如果加热升温后,第3~10 min收集第一个馏分,第15~25 min收集第二个馏分,请画出蒸馏法分离提纯该混合物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示意图。
12.(10分)(2000年上海高考题)有效地利用现有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已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1)可用改进汽油组成的办法来改善汽油的燃烧性能。例如,加入CH3OC(CH3)3来生产“无铅汽油”。CH3OC(CH3)3分子中必存在的原子间连接形式有 (填写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