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解剖学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7
名词解释舞蹈解剖学
舞蹈解剖学是以人体的形态结构为基础,研究人体形态结构、机能和生长发育与舞蹈训练的相互关系,研究如何提高人体舞蹈技术、技能的科学。
它既是舞蹈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对训练实践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应用学科。
通过过对舞蹈解剖学的系统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相互关系,了解舞蹈训练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并结合舞蹈训练实践,初步掌握运用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分析舞蹈动作的能力。
是通过让学生观察模型、标本和图谱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并初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于舞蹈训练中,预防舞蹈损伤,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在熟悉人体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改善舞蹈审美。
舞蹈解剖学研究的内容
舞蹈解剖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舞蹈运动解剖学:通过对舞者的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研究不同动作时肌肉的起始点、收缩过程、功效等,以揭示舞者身体的运动机制。
2. 舞蹈姿势和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舞者在不同姿势和动作中身体部位的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动作流畅性等生物力学特性,以了解舞蹈技术和动作运行的效果和潜力。
3. 舞蹈技术和训练方法研究:通过对不同舞种的技术和训练方法进行解剖学分析,探索不同训练方法对舞者身体的影响和效果,以指导舞蹈教学和舞蹈训练。
4. 舞蹈伤害预防和康复研究:通过对舞者在训练和表演中可能遇到的伤害进行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分析,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舞蹈相关的各类伤害,提高舞者的身体健康和表演能力。
通过舞蹈解剖学的研究,可以增进对舞蹈运动的理解和认知,为舞者提供科学的训练指导,提高舞者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同时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舞蹈相关的伤害。
1填空,1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快组成2全身骨骼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人体的基本面主要有【水平面】,【矢状面】,【正中面】,【额状面】4【髌骨】,的人体最打的籽骨5人体最长的肌肉,【缝匠肌】。
6脊柱四个生理弯曲【劲弯】胸弯】腰弯】骶弯】7杠杆共有三类【平衡杠杆】有力杠杆】速度杠杆】8上皮组织可分为【彼覆上皮】感觉上皮】腺上皮】9呼吸主要分为两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10【椎骨】构成脊柱11肌纤维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是人体运动的【运动来源】12骨它具有【支持【保护【担当运动】杠杆和人体内的13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14自由下肢骨连接主要包括三大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足关节】15人体中各种元素两大类即【一般元素【微量元素】16引起人体运动骨骼肌的特点是【受意识支配】且【收缩快】【有力】但是易于疲劳17髋关节由【髋骨的髋臼】和【大腿的骨头】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构成18盆骨由两侧的【髋骨【骶骨【尾骨】以及连接它们的韧带等结构组成19人体年幼时,髋骨是由【髂骨【耻骨【坐骨】三部分组成20骨的形状【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1人体内德细胞有【新生【成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22人体内主要化合物【水【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以及微量的维生素23运动中德协调性可以分为【神经协调】肌肉协调】动觉协调】三部分2名词解释;1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答;人体标准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运动素质答;‘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运动时所表现出得各种运动能力,包括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灵敏等。
3协调能力答;协调能力是指人体运动时,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完成练习的能力。
4,牵张反射答;牵张反射是指刺激肌肉、肌腱感受器而引起骨骼收缩的反射。
因为这一刺激使肌肉、肌腱受到突然的牵拉而引起的反射性收缩。
舞蹈解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舞蹈解剖学(二)建议课时课时36,理论32,实践4;学分2(三)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舞蹈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教育课程(必修)。
教授学生解剖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的舞蹈活动与解剖学知识相结合,为舞蹈教学、排练、演出、科研等活动打下基础。
(四)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开设的依据和内容选择标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动作教材完成掌握与对教材内涵的认识理解之间达到一定的平衡,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熟悉参与舞蹈动作的主要骨骼、关节结构及功能;熟悉肌肉的分布、功能及训练方法;懂得舞蹈受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课程内容设计(1)明确人体结构概述及九大体系统的组成、功能。
(2)明确人体运动的基本术语、基本运动轴,主要讲述骨概述、关节的结构及功能、肌肉的特性等以及下肢、躯干、上肢肌肉的分布及功能。
(3)明确肌肉工作性质及舞蹈损伤原因。
3.内容编排体系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人的认知规律以及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
将每个阶段的几个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学习难度由简到难,按照认知规律由感性到理性,由基本知识和技能到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项目进行排序。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掌握人体运动的解剖学基础,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舞蹈活动时间中的相关问题。
1.知识目标了解舞蹈解剖学的基本知识,正常使用术语,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在舞蹈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2.技能(能力)目标培养在舞蹈实践中运用舞蹈解剖学基础知识进行行为观察、综合判断、思维表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了解身体、尊重身体、开发身体,以适应新时代对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工作任务及其标准四、课程内容安排1.教学条件(1)学习条件: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必要的控制能力,技巧能力和舞姿基础。
(2)教师条件: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本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较高舞蹈基础理论知识,思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创新性。
舞蹈解剖学试题及答案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语言来表现情感、精神、美学和文化的艺术形式。
然而,舞蹈不仅仅是姿势和动作的简单组合,还需要深入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才能将舞蹈的艺术魅力最大化。
因此,舞蹈解剖学是每一个热爱舞蹈的人都不可或缺的知识。
下面是一些关于舞蹈解剖学的试题及答案,让我们来测试一下自己的知识水平吧!一、关节的分类是什么?并请给出例子。
答案:按结构可分为纤维性、软骨性和滑膜性。
纤维性:颅缝、牙齿等。
软骨性:鼻梁、耳软骨等。
滑膜性:肩、肘、腕、膝、踝等。
二、人体有多少种肌肉?答案:人体有超过600种不同的肌肉。
三、舞蹈运动最常用的能量系统是哪一种?请简述其特点。
答案:有氧能量系统。
其特点是:在低至中等强度的运动中,细胞内的氧气可以有效地利用脂肪和糖原来提供能量,从而支持舞蹈运动的长时间持续性。
四、请简述跳跃动作中膝盖和脚踝受力的流程。
答案:跳跃时,初始受力点位于脚踝,同时腿部快速屈曲产生反动力,使得身体向前加速。
这时,膝盖逐渐伸直并产生推力,同时脚踝也随之伸直。
最后,身体从跳跃中的高点回到地面,并通过屈膝动作来缓冲着陆时所受的冲击力。
五、请简述人体骨骼的作用。
答案:人体骨骼有以下作用:提供身体稳定的框架;保护内脏和敏感结构;支持重量和承受力量的传输;作为肌肉和血液造血的场所;为身体提供平衡和运动的支撑。
六、请简述什么是“核心稳定性”,以及其对舞蹈技巧的影响。
答案:核心稳定性是指身体的核心肌肉群,包括腹肌、背肌、臀肌和脊柱肌群,对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的调节控制。
它对舞蹈技巧具有重要影响,可以提高舞者的身体能力和协调性。
七、请简述一下什么是“违和感”,以及舞者如何避免它。
答案:违和感是指舞者在舞蹈表演中令人不舒服的表现,通常是由于不自然的身体姿势或运动而产生的。
舞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避免违和感:注意身体技巧和基本动作的训练;优化身体力量和稳定性;注意情感生动性和个性化表达。
八、请简述一个良好的伸展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舞蹈解剖学》第一章人体结构概述人体结构是指人体整体的构造和组织,包括头颈部、躯干、四肢等部位。
舞蹈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与舞蹈运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通过学习和了解人体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舞蹈动作的执行过程,帮助舞者提高动作的技巧和美感。
首先,人体结构由多个系统组成,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等。
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由骨头和关节组成,可以提供身体的稳定性和支撑力。
肌肉系统是指人体内的肌肉群,通过收缩和松弛来实现身体的运动。
神经系统是指控制和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系统,通过神经信号传递来实现运动的机械工作。
其次,人体结构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功能。
骨骼系统有多个关节,通过关节的运动实现身体的各种姿势和动作。
不同的关节有不同的运动范围和自由度,例如肩关节可以360度旋转,而膝关节只能作前后移动。
肌肉系统则负责产生力量和控制身体的动作,不同肌肉群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例如背部的肌肉可以维持身体的姿势稳定,而大腿的肌肉则可以支持身体的跳跃动作。
神经系统则扮演着控制和调节肢体运动的角色,通过神经传递来改变肌肉的张力和力量。
此外,人体结构的不同部位在舞蹈中有着不同的运动要求。
头颈部是舞者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可以通过转动、倾斜和韵律性的动作表达情感和美感。
躯干是舞蹈中动作的核心,通过躯干的协调和控制可以实现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四肢是舞蹈动作的灵活部分,可以通过伸展、弯曲和旋转来表达舞者的技巧和柔韧性。
最后,了解人体结构可以帮助舞者更好地执行舞蹈动作。
通过学习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舞者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动作的要领和技巧,避免运动中的不适和损伤。
舞者还可以通过运用解剖学知识来改善动作的执行效果,使之更加优雅和流畅。
综上所述,人体结构是舞蹈解剖学的基础,通过学习和了解人体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舞蹈动作的技巧和美感。
舞者通过运用解剖学知识来改善动作的执行效果,使之更加优雅和流畅。
因此,对于学习和研究舞蹈的人来说,掌握人体结构是十分重要的。
大一舞蹈解剖学知识点6在大一舞蹈专业的学习中,解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掌握舞蹈解剖学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身体在舞蹈中的表达非常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舞蹈解剖学知识点6,帮助大家进一步加深对身体结构的认识。
1. 肩关节肩关节,也被称为旋转袖关节,是上肢与躯干相连接的关键关节之一。
它由肱骨头和肩胛骨上的关节窝组成。
肩关节具有广泛的运动范围,能够实现伸展、屈曲、旋转和外展等多种动作。
在舞蹈中,肩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对于完成各种挥手和转体动作至关重要。
2. 髋关节髋关节是连接上肢和下肢的枢纽关节,也是舞蹈动作中需要发力和保持平衡的关键部位之一。
它由股骨头和髋臼组成,具有非常大的承受力和稳定性。
在舞蹈中,髋关节的灵活性对于完成高抬腿、旋转和跳跃等动作至关重要。
3. 膝关节膝关节是下肢连接大腿和小腿的关节,承担着身体重量的支撑和各种舞蹈动作的完成。
它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组成。
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对于舞蹈者在跳跃、转体和蹲跪等动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踝关节踝关节是下肢与足部相连接的关键关节之一,由胫骨下端和腓骨下端上的关节组成。
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于舞蹈者的平衡和动作的完成至关重要。
在舞蹈中,踝关节要经常进行承受身体重量和各种挑战的运动,因此加强踝关节的锻炼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5. 脊柱脊柱是支撑和保护人体神经系统的关键性结构。
它由33块脊椎骨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骨。
脊柱的弯曲和转动能力为舞蹈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和变化。
舞蹈者需要通过正确的姿势和优化的肌肉力量来保护脊柱,避免受伤。
总结:舞蹈解剖学知识点6主要包括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脊柱等重要身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舞蹈者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深入了解身体骨骼结构及其功能,进而在舞蹈动作中正确运用和发挥。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舞蹈技巧的表现,还可以减少受伤的风险,为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舞蹈才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名词解释1、肌肉的特征:1.收缩性;2.伸展性、弹性;3.黏滞性2、运动的幅度:是指身体或某一部分在一定的基准点距离或角度之间移动的值。
它所表现的空间特征则决定于运动动作的任务和要求,肌肉群的数量,肌纤维的弹性及关节的灵活性。
3、人体的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状特征。
反映外部形态的指标有:高度,长度,围度,宽度,充实度;反应外部形态特征的:肌肉形状与横断面、心脏体积大小4、肾门、肺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处为肾门;肺的内侧面朝向纵膈,近中央处有一凹陷为肺门5、什么叫舞蹈解剖学:舞蹈解剖学是以人体的形态结构为基础,研究人体形态结构、机能和生长发育与舞蹈训练的相互关系,研究如何提高人体舞蹈技术、技能的科学。
它既是舞蹈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对训练实践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应用学科6、解剖学的教育知识:对肌肉工作原理、工作方法进行分析,并有舞蹈动作分析举例;探讨舞蹈演员的体能训练,包括影响运动素质的因素及发展素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儿童少年与女子舞蹈训练特点等均作了阐述。
7、关于折光的结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二、选择题1、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肌肉2、大腿内收肌、下肢肌哪些是双关节: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3、关于四只骨有哪些:上肢骨(上肢带骨、自由上肢骨);下肢骨(下肢骨带、自由下肢骨)4、人体主要的外开肌肉:(骨客)腰肌、缝匠肌、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后部;盆骨深层小肌肉:梨状肌、上(子子)肌,下(子子)肌、闭孔外肌、闭空内肌和股方肌。
5、中共型器官有:中共型器官有哪些6、锥骨的结构:膝关节的结构: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腓肠肌、缝匠肌;内脏的结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7、骨的表面形态: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三、论述1、舞蹈演员以普通人的站立与普通人又和不同:舞蹈演员异常挺拔的“非自然体态”。
正常人站立时的重心在脚心部位,舞蹈演员在一位训练时由于下肢的外开,要保持直立姿态重心只能在脚跟部位。
舞蹈解剖学名词解释
舞蹈解剖学是指研究舞蹈运动员身体解剖学特征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舞蹈解剖学的名词解释:
1. 舞蹈解剖学部位:指人体各个部位在舞蹈运动中的作用。
例如,颈部、肩部、手臂、胸部、腹部、臀部和脚踝等。
2. 舞蹈运动生理学:研究舞蹈运动员身体对舞蹈运动的反应,如肌肉的运动、关节的活动和神经系统的反应等。
3. 肌肉的运动:舞蹈解剖学家研究不同肌肉在舞蹈运动中的功能,如腿部肌肉、手臂肌肉和背部肌肉等。
4. 关节的活动:舞蹈解剖学家研究不同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关节
软骨的磨损等。
5. 神经系统的反应:舞蹈解剖学家研究不同神经系统在舞蹈运
动中的功能,如大脑皮层、脊髓和神经系统的分支等。
6. 骨骼系统:舞蹈解剖学家研究骨骼系统在舞蹈运动中的作用,如骨骼的结构和运动能力、骨质疏松和骨折等。
7. 舞蹈形态学:舞蹈形态学是研究人体姿态和体形的学科,与舞蹈解剖学密切相关。
8. 舞蹈解剖学实验室:提供舞蹈解剖学研究所需的设备和实验室,如生理实验室、生物力学实验室和影像实验室等。
舞蹈解剖学是一门研究舞蹈运动员身体解剖学特征的学科,可以帮助舞蹈家更好地理解舞蹈运动,提高舞蹈技术水平。
舞蹈解剖学第一节人体的组成化合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组织:由形态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它们在机体内执行一定的功能。
☐一、上皮组织☐二、结缔组织☐三、肌组织☐四、神经组织第二节运动系统一、骨骼概述1、全身骨分布成年人体内共有206块骨头颅骨共22块,包括额骨、顶骨等。
躯干骨共58块,包括椎骨、胸骨和肋骨。
四肢骨共126块,包括肱骨、桡骨和尺骨等上肢骨以及髋骨、股骨、胫骨、腓骨和跟骨等。
2、骨的形态3、骨的构造及功能4、骨的特性5、运动对骨骼形态结构的影响运动可使骨的血液循环加强,改善骨的营养。
在形态结构方面发生良好的变化,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坚固,在抗压、抗弯曲和抗扭转方面的性能均有提高。
舞蹈演员经常立半脚尖,第一跖骨较为粗大。
6、舞蹈练习的注意事项(1)外伤和过度训练会导致骨骺提前愈合,影响骨的生长发育,生长发育期不应持久剧烈的运动。
(2)动作多样化、对称性,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
(3)运动对骨的良好影响有时效性,一旦停止运动会慢慢消除二、骨连结1、骨连结的分类⏹无腔隙骨连结⏹有腔隙骨连结(1)无腔隙骨连结韧带连结软骨连结骨性结合(2)关节的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附属结构三、全身骨及关节1、上肢骨2、上肢骨连结(1)上肢带骨连结(2)自由上肢骨连结3、下肢骨4、下肢骨连结1)下肢带连结2)自由下肢骨连结舞蹈与髋关节髋骨在未骨化前的可塑性很大,舞蹈训练大幅度的踢腿动作可促进髋骨的发育,但应注意运动量的安排,跳跃落地时应保持正确姿势,否则会引起微小错位,影响骨盆的发育。
☐舞蹈动作要求的开绷直,开就是指髋关节的外开。
☐外开的最终表现在脚,但开始自髋关节,若训练中只是盲目将脚转开,会导致拇外翻,拇指囊肿,足弓塌陷等职业病。
舞蹈与膝关节1)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
膝关节在半蹲位最不稳定,尤其是舞蹈外开半蹲位,若髋关节外开不好,由膝、踝代偿,脚尖不能与膝盖方向一致,易拉伤关节韧带,严重者损失半月板。
1填空,1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快组成2全身骨骼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人体的基本面主要有【水平面】,【矢状面】,【正中面】,【额状面】4【髌骨】,的人体最打的籽骨5人体最长的肌肉,【缝匠肌】。
6脊柱四个生理弯曲【劲弯】胸弯】腰弯】骶弯】7杠杆共有三类【平衡杠杆】有力杠杆】速度杠杆】8上皮组织可分为【彼覆上皮】感觉上皮】腺上皮】9呼吸主要分为两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10【椎骨】构成脊柱11肌纤维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是人体运动的【运动来源】12骨它具有【支持【保护【担当运动】杠杆和人体内的13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14自由下肢骨连接主要包括三大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足关节】15人体中各种元素两大类即【一般元素【微量元素】16引起人体运动骨骼肌的特点是【受意识支配】且【收缩快】【有力】但是易于疲劳17髋关节由【髋骨的髋臼】和【大腿的骨头】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构成18盆骨由两侧的【髋骨【骶骨【尾骨】以及连接它们的韧带等结构组成19人体年幼时,髋骨是由【髂骨【耻骨【坐骨】三部分组成20骨的形状【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1人体内德细胞有【新生【成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22人体内主要化合物【水【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以及微量的维生素23运动中德协调性可以分为【神经协调】肌肉协调】动觉协调】三部分2名词解释;1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答;人体标准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运动素质答;‘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运动时所表现出得各种运动能力,包括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灵敏等。
3协调能力答;协调能力是指人体运动时,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完成练习的能力。
4, 牵张反射答;牵张反射是指刺激肌肉、肌腱感受器而引起骨骼收缩的反射。
因为这一刺激使肌肉、肌腱受到突然的牵拉而引起的反射性收缩。
5 舞蹈解剖学答;舞蹈解剖学是正常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正常、健康人体的形态结构为基础,研究人体形态结构机能和生长发育规律与舞蹈训练的相关关系,研究如何提高人体舞蹈技能的科学。
6 运动链答;若干运动环节独立运动,又彼此按一定顺序衔接起来、共同完成某一个整体动作。
7 固定工作答;固定工作是指肌肉收缩时以其工作固定某一环节,为其他发力肌肉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8 灵敏素质答;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快速、协调、敏捷、准确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
3问答题;1 什么是舞蹈解剖学?答;舞蹈解剖学是正常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正常、健康人体的形态结构为基础,研究人体形态结构机能和生长发育规律与舞蹈训练的相关关系,研究如何提高人体舞蹈技能的科学。
2确定肌肉的功能的方法有哪些?答:确定肌肉的功能的方法包括:第一步:熟悉肌肉的起点,止点。
第二步,熟悉肌肉工作的条件,即确定肌肉工作的定点和动点。
具体一点说,就是确定肌肉工作是近固定还是远固定。
例如,位于腹部深层的髋腰肌在近固定工作时,可使大腿屈,如仰卧举腿练习;在远固定时工作,可使骨盆前倾,如仰卧起坐练习。
第三步,确定肌肉拉力线,即从肌肉起点到止点的连线。
第四步,确定拉力线和关节运动轴的相关位置。
如髋腰肌收缩用力,肌肉拉力线均通过髋关节额状轴的前方,所以产生的运动都是屈。
3 通过舞蹈动作分析,应达到哪几个目的?答;1】进一步系统的巩固过去所学的舞蹈解剖学知识。
2】初步运用所学解剖学知识,结合舞蹈训练实际,分析一些技术动作,通过分析达到:a了解完成某些技术动作的有关肌肉名称及所在位置;b为鉴别合理的技术动作提供一些依据;c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提高舞蹈技术技能的辅助训练手段3】通过动作分析的实际操作,初步学会科研方法。
4力量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一)力量素质的发展要全面而又有所侧重学员在发展力量素质的过程中,一方面应使四肢、腰、腹、背、臀等部位的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得到锻炼、提高,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发展薄弱的小肌肉群的力量。
(二)力量练习时要全神贯注,念动一致因为肌肉活动总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进行的,而且肌肉受意识支配,所以,训练时要全神贯注,使意念活动与练习动作紧密配合,保持一致,这样有助于肌肉力量得到更好地发展。
(三)力量练习后要使肌肉充分放松力量练习以后,肌肉会充血,胀得更硬,这时应做一些伸拉放松练习,或做些按摩、抖动,使肌肉充分放松,这样即可以加快疲劳的消除,又可以保持肌肉良好的弹性和收缩速度。
(四)注意正确的技术动作规格舞蹈表演即有控制的静力动作,又有徐缓起落动作,还有爆发的跳跃、旋转技术技巧。
因此,要根据这些技术技巧的动作结构来选择恰如其分的练习,以发展相关的肌肉群力量。
其次学员还要了解主要肌群用力特点、工作方式、用力方向、关节角度等等,以此来确定肌肉力量训练方法,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5超等长收缩训练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1,各种快速跳跃练习如连续的双飞燕、连续的大跳等练习2,不同高度和形式的跳深练习此类练习需要必要的设备或器材,如跳箱,跳台阶练习。
3,利用专门器械进行的超等长练习6单从拉伸组织来讲,静力拉伸效果较好。
其优点有哪些?答:1,能量消耗少;2,软组织不因突然受力或用力过猛而发生拉伤;3,不易出现牵张反射;4,静力拉伸符合组织学原理。
静力性拉伸,也就是舞蹈演员软读训练中的“耗”。
当人体软组织缓慢地被拉伸到酸、胀、痛的位置后,停留10秒钟,根据组织学原理,韧带、肌腱这类结缔组织,在力和时间的作用下,会产生永久性的伸长,从而获得预期的效果。
7柔韧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一)拉伸肌肉等软组织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负荷量(二)发展柔韧素质要与发展力量素质相结合(三)柔韧素质的发展要兼顾相与关联的身体各个部位(四)柔韧素质要从小培养(五)柔韧素质训练要保持经常,持之以恒8发展耐力素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一)耐力素质训练要遵循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二)演员在进行耐力练习时,要注意呼吸方法、节奏和呼吸深度(三)耐力训练时,要注意激发练习者的主动性(四)发展耐力素质时,应严格技术要求(五)耐力练习后应注意及时消除疲劳9大脑皮质的主要机能中枢有哪些?答:(1)运动中枢—该中枢既是全身骨骼肌运动的最高中枢,也是本体感觉的最高中枢。
(2)感觉中枢—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管理全身痛觉、温度觉、触觉、压觉、位置觉和运动等感觉。
(3)视觉中枢—视觉中枢与视觉有关,接受眼视网膜传来的视觉信息。
(4)听觉中枢—听觉中枢与听觉有关,接受来自两耳传来的听觉信息(5)内脏活动协调中枢—内脏活动协调中枢与内脏活动有关,也是自主神经系最高调节中枢。
10自主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答:(1)支配的器官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自主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2)与周围器官联系的方式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自中枢发出后,直接到达骨骼肌的效应器;自主神经自中枢发出后,不能直接到达所支配的效应器,而必须先在自主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再由自主神经元发出的纤维到达器官的效应器。
(3)神经纤维结构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一般为较粗的有髓神经纤维,传导冲动快;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是较细的有髓纤维,节后纤维是无髓神经纤维,传导冲动慢。
(4)中枢位置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自脑和脊髓的全长均匀的发出;自主神经只从脑干和脊髓的某些段落发出(5)与意识的关系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一般受意识控制;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控制。
11骨的功能有哪些?答;1 构成人体的支架,使人体具有一定的外形。
它一方面支持着人体的软组织,另一方面又可承担着外来负荷;2 为肌肉提供附着面,构成人体运动的杠杆系统;3机械性保护作用。
骨骼参与构成颅腔,胸腔,腹腔,保护着脑,心,肺及其他内脏器官,在四肢,血管和神经都行走在骨的隐蔽处,所以,它又保护着神经和血管;4 骨是人体钙,磷水平,才能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钙是肌肉收缩机制中德必需物质,磷是体内高能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因此人体要维持正常的血钙,血磷水平,须以骨中的钙,磷作为调节的;;‘仓库5 参与造血和储存能量物质。
红骨髓是人体内德重要造血组织,黄骨髓是储存能量物质的场所,也是后备的造血组织。
12肌肉的物理特性有哪些?答;[1]收缩性收缩性三肌肉的一个重要特性,三肌肉兴奋性的表现.它主要表现在鸡肉长度的缩短和张力的变化.肌肉有两种状态,即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2]伸展性,弹性肌肉受外力作用时可被拉长,这种特性称’‘伸展性’当外力解除后,被拉长的肌肉又恢复原来的长度,这种特性称‘弹性’肌肉收缩前的长度称为‘初长度’,要充分发挥肌肉的力量,适宜的初长度很重要,初长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肌肉力量发挥,在发展柔韧素质上,加强对抗肌和多关节肌的伸展练习,增强这些肌肉的伸展性,有利增大关节运动幅度,改进运动机能。
因为肌肉具体有弹性,故要保持好的肌肉伸展性,就须持九地坚持柔韧性训练。
[3]黏滞性肌肉黏滞性是指肌肉收缩时,由于肌纤维肉胶状物质分子间的摩擦及肌纤维彼此间摩擦产生的阻力,使肌肉活动迟缓的特性。
肌肉黏滞性与温度的变化有关。
温度降低,黏滞性增大,温度升高,黏滞性减小。
黏滞性的存在,影响肌肉快速收缩与快速放松。
13人体是由九大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九大系统分别是;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肉分泌系统等。
运动系统;它是人体运动的执行者,完成人体局部或整体位移运动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淋巴管、脾等。
它是人体运动的运输管道,主管物质交换。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
它完成人体内部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功能。
消化系统;包括咽、食道、胃、肠、唾液腺、肝、胰等。
它是人体的‘食品加工厂’主管消化、吸收、排除粪便等生理功能。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
它是人体的‘下水道工程’完成泌尿、排尿功能。
生殖系统;男性睾丸,附睾、输精管、女性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它有人体繁殖的功能。
感觉系统;包括眼,耳,鼻,舌,皮肤及本体感受器它是人体的‘情报站’主要感受并传递各种刺激。
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神经,它是人体活动的‘司令部和协调机构’起着支配和调节的功能。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甲状旁腺,垂体,胰腺,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的内分泌腺,它是人体神经系统的助手。
14.试述骨骼肌的特征及其对舞蹈训练有何意义?答:骨骼肌一般称为肌肉,绝大数附着与骨骼上,骨骼肌收缩时牵动骨骼,引起人体运动骨骼肌的特点是,受意识支配,且收缩快,有力。
但是易疲劳,骨骼肌又分为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有一定的伸展性,但是抗张力的能力差,所以舞蹈演员动作突然或用力过猛,容易导致肌肉拉伤肌肉的物理特性为:收缩性,伸展性,弹性,黏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