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法和递延法的简单比较
(4)出于“净化”资产负债表和保证利润表盈余的 “干净”性,债务法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5)在税率稳定不变时,递延法和负债法没有任何区 别,但当税率变更时,递延法处理较为简洁,而债务法
(6)本期转回前期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额时,在 由于税率变化而需要对之前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 得税负债进行调整时,可以按照如下的公式进行简化计 算“应该调整的递延税款资产或负债”金额:
负债法(债务法,以下通用)
本期的所得税费用可按照如下的公式进行计算:
=本期应交所得税+ 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性的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 债 本期发生的、应税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本期由于税率变更(降低)等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期由于税率变更(提高)等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本期由于税率变更(提高)等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期由于税率变更(降低)等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21世纪会计学系列教材
第四章 所得税会计
–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 – 第二节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讲解与示例 – 第三节 所得税会计特殊问题 – 第四节 所得税会计的简单国际比较
1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基本概念
所法规定将会计收益调整为应税收益,以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基本概念
永久性差异具有如下的特点:计入会计收益而不 计入应税收益,或者是计入应税收益而不计入会 计收益。 永久性差异按发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四类:
第一,按会计原则确认的收入,税法规定免税的部分 (免税收入)。 第二,财务报表上不确认为收入,但依据税法规定作 为收入课税者(非收入性课税项目)。 第三,财务报表上确认为费用,按税法规定不予扣减 者(不予扣减的费用)。 第四,财务报表上不确认为费用,但税法规定可以扣 减者(非费用性扣减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