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俄罗斯绘画欣赏(上)
- 格式:pps
- 大小:6.09 MB
- 文档页数:41
巡迥展览画派代表苏里科夫简介苏里科夫(1848~1916)Surikov,VasiliIvanovich,俄国画家。
1848年1月12日生于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1916年3月6日卒于莫斯科。
巡迥展览画派的代表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巡迥展览画派代表苏里科夫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苏里科夫简介俄罗斯画家苏里科夫,是俄罗斯巡迥展览画派的代表之一。
里科夫,于1848年1月12日出生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他的父母是哥萨克人,苏里科夫从小就听家里的长辈讲有关自己祖先的英勇事迹。
哥萨克人的善战尚武精神深深地感染着他,使小苏里科夫对历史充满了好奇。
1868年,20岁的苏里科夫开始报考彼得堡美术学院。
但是直到1870年才被学校录取。
跟从名师契斯嘉柯夫学习画画。
六年以后,苏里科夫毕业,并且取得一级艺术家称号,之后苏里科夫留在了彼得堡从事美术创作。
经过了十年的创作,1881年,苏里科夫开始参加巡回展览画派,成为了俄罗斯巡迥展览画派的代表之一。
此后,苏里科夫多次体验生活,使他彻底了解了底层民众的疾苦。
在他的作品里,充满了对俄国农奴制度的憎恶和对贵族国家、教会的抨击,表现了俄国王朝旧生活与旧观念的不协调。
由于前期苏里科夫对俄国底层生活有所接触和研究。
他所画的历史人物有一种庄严而动人的美。
同时在他的作品中,会有特有的对俄罗斯风景的描画,或许是莫斯科的秋天,或许是西伯利亚的隆冬,在色彩浅淡的交汇中。
表达了苏里科夫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喜欢。
苏里科夫由于对历史的喜爱,使他最终完成了彼得大帝历史的三幅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缅希柯夫在别留佐夫镇》、《女贵族莫洛卓娃》,生动展现了俄国社会的现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俄罗斯画家苏里科夫的作品和罗宾的艺术成就标志着俄国19世纪绘画艺术的巅峰,他是俄国伟大的画家之一。
苏里科夫作品苏里科夫作品,充分展现了19世纪俄国的历史风貌和时代气息,将生活的真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绘画与音乐结合的典范丨如何欣赏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解读穆索尔斯基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本文主要针对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的创作特点、创作手法进行研究分析,以《图画展览会》的创作背景为切入点,深入、详细地分析穆索尔斯基独特的创作思维和作品存在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尽可能地为以后的教学和演奏提供启示和指导。
一、前言19世纪末俄国著名的音乐家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 Modest Petroviteh)是创作最为大胆、最为创新、思想激进的作曲家,作为“强力集团”(19世纪60年代,由俄国进步青年作曲家组成,也即新俄罗斯乐派))的代表,他以特有的方式创作了很多色彩明朗、层次丰富、形象生动、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佳作。
这些特点在他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性与人民性,深刻地表现出19世纪末俄罗斯的社会现实。
这部作品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它那独特的音乐语汇和创作手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有革新独创的一面,绘画与音乐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融会贯通。
二、绘画与音乐在《图画展览会》中的有机结合在音乐中体现绘画元素是这部作品的独特风格。
绘画是没有声音的,而音乐是没有颜色的,音乐家要谱写出具有色彩的音乐,画家要绘制出具有音响的图画,欣赏者要从绘画色彩中“听”出音乐,从音乐中“看”到色彩。
音乐通过声音表达情感,不同的音调、节奏、旋律组成的乐章,传递了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客观事物动态变化的韵律,有强大的渗透力和表现力。
同时,音乐还可以与其他艺术建立起亲密关系,与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然而在绘画艺术中则表现为以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刚柔来创造形象,线条是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实体,他与音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两者结合,就可以使得艺术大师们能把空间并列的绘画和时间连续的音乐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有形的形象创造出音响,用无形的声音画出形象。
音乐家运用和声、节奏、音调、旋律和那丰富多彩的变化有机组合,融为一体,创造出色彩丰富的音乐。
外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2(完整版)外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2、古埃及雕刻程式在(古王国)时期就已形成,此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
3、希腊神庙建筑的两种基本柱式是(多利亚)式和(爱奥尼亚)式。
4、创造人体比例为1:7的希腊雕刻家是波留克列特斯),其理论具体体现在他的雕刻《荷矛者》中。
5、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荷矛者)。
6、罗马式教堂是以巴西里卡式演变过来的,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它也有封建城堡的特点。
7、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乔托,其代表作有壁画《逃往埃及》等。
8、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9、欧洲第一个喜欢画农民生活的画家是尼德兰(国)的勃鲁盖尔。
10、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创造的一种新的肖像画团体肖像画,其代表画家是哈尔斯和伦勃朗。
11、西班牙十七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宫廷肖像一类是亲友肖像,一类是下层人民肖12、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主要代表画家是华多、布歇、弗拉戈纳。
13、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表达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14、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洛瓦,其发出的第一声怒吼是他的作品《但丁之舟》,而他在一八二四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西阿岛的屠杀》则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15、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主将是卢梭,而另一位画家杜比尼,则被誉为“画水的贝多芬”。
16、漫画《高康大》的作者是法国画家杜米埃。
17、法国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强调结构美的塞尚强调线条美的凡高和装饰强调美的高更18、十九世纪俄罗斯最重要的画派是巡回画派,其组织者和思想领袖是画家克拉姆斯柯依,而代表着一画派现实主义艺术最高成就的则是画家列宾。
1、世界最著名的两处史前时期的洞窟壁画是法国的拉斯科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
2、古埃及金字塔经历了一个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最后到方锥形金字塔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文艺理论探索Literarytheorytoexplore6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 巡回展览画派文献研究综述文/翟昭摘要:巡回展览画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最主要的进步艺术团体和批判现实主义美术的典型代表,他们以在俄罗斯各大城市巡回演出而得名。
该画派活动于1870年至1923年间,共举行48次展览。
是研究俄罗斯美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出现对于俄罗斯美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旨在对巡回展览画派的国内研究资料进行简单整理,以期对巡回展览画派的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俄罗斯美术;巡回展览画派;研究综述1 研究背景19世纪40年代以后俄国艺术家逐渐摒弃宗教神话题材的虚构形式,而去揭露他们所处社会的时弊,俄国出现了批判现实主义,在19世纪50年代之后俄国美术在革命民主主义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强大的、进步的艺术潮流,巡回展览画派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
巡回展览画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最主要的进步艺术团体和批判现实主义美术的典型代表。
他们以在俄罗斯各大城市巡回演出而得名。
该画派活动于1870年至1923年间,共举行48次展览。
画派的画家从民主主义出发,坚持批判现实主义的原则,对于作品的民族性、教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方面极度重视。
巡回展览画派艺术的进步性对于俄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使俄国美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该画派在风俗画、历史画、风景画、肖像画等领域均有极大的成就,是欧洲美术史上一个别具一格又不可替代的美术流派。
俄罗斯作为中国的近邻,在许多方面对我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美术方面,油画的发展更是深受俄罗斯美术的影响,对油画的艺术思想、创作风格和教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巡回展览画派作为俄国美术史上作为重要的美术流派,也是深深影响我国油画的发展,所以,对其研究其实是可以对我国油画的发展进行反思和再学习。
2 研究现状因为巡回展览画派特别的产生条件和尴尬的历史定位,所以在通过知网的检索,发现对于巡回展览画派的专题研究并不多,更多的是出现在俄罗斯美术为背景的研究的兼论中以及画派内个体艺术家的研究,而且是以个体艺术家及作品的研究为主。
美术界ARTS CIRCLE 2010/10浅析巡回画派画之价值TEXT /胡华中一提到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不免令人想到“巡回展览画派”和画家们所创作的丰富多彩的作品,如:列宾和他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彼罗夫的作品《送殡》和《复活节的乡村祈祷游行》菲道多夫的《少校求婚》等,他们把手中的画笔伸向现实生活,超越自我,表达人民所思所想。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很多画家在当今全球化经济浪潮中迷失了方向,对批判现实主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怀疑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现实性。
在这一点上,也许我们可以从19世纪的俄罗斯绘画中获得某些启示。
一、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历史价值批判现实主义绘画通过作品反映画家所处的时代、环境、背景。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作品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特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反映,不是纯客观地复制现实,而是油画家将他所认识的客观现实,按照美的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充分传达和表现出来,是主动的反映现实,而不是被动的抄袭现实。
“巡回展览画派”产生于19世纪,这与当时俄罗斯的社会历史有很大关系。
19世纪的俄罗斯社会矛盾突出,反对奴农制运动日渐高涨,形成了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此时的沙皇不得不改革,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官方改革有很大的局限性,决定了不能改变民众的艰苦处境,还有很多人处于饥寒交迫中,于是革命运动不会停止。
俄罗斯社会不断变化的形式对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的形成体现了民主主义思想。
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领袖的民主运动深深地影响了俄罗斯的艺术界,他的“美就是生活”美学观点对学院派美术教育以强烈的冲击。
民主运动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批判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唤醒了艺术家的良知,是艺术家深刻意识到社会责任感。
于是以克拉拉姆斯科伊为首的画家公开与学院派决裂,力图从学院派只能画圣经题材、历史故事的束缚摆脱出来。
主题性创作的束缚。
他们高举艺术的民族化、现实主义和人民大众性的旗帜。
强调绘画作品的现实性和民主性,力求真实地反映被侮辱和被损害人民的生活,为绘画艺术作品的通俗化和大众化而斗争,使绘画艺术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精神财富。
如何教会学生欣赏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者:李杰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期【摘要】美术欣赏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美术欣赏中的欣赏活动特点表现在它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活动。
因此,欣赏的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的过程,表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
本文探讨了我在上列宾的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欣赏课时,如何指导学生欣赏。
【关键词】指导学生;欣赏;世界名画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1930)是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 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他以其无比丰富的创作和卓越的表现技巧,把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到高峰。
27岁的彼得堡美术学院学生列宾,一天在涅瓦河上写生,突然发现河的那头有一队人像牲口似地在河岸边蠕动,走近了才看清是一行拉着满载货物大船的纤夫。
他又把目光转向涅瓦河大桥上往来人群中红男绿女和热烈豪华的场景。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因此萌发了创作纤夫生活的构思。
他利用暑假与风景画家瓦西里耶夫一起去伏尔加河考察民情和写生,画了很多纤夫真实的形象和素材。
用3 年的时间创作完成这幅世界名作。
在宽广的伏尔加河上,一群拉着重载货船的纤夫在河岸艰难地行进着。
正值夏日的中午,闷热笼罩着大地,一条陈旧的缆绳把纤夫们连接在一起,他们哼着低沉的号子,默默地向前缓行。
残酷的现实将他们沦为奴隶,其中有破产的农民、退伍军人、失去信任的神父、流浪汉等。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充分表现了在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剥削下,俄罗斯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11 位纤夫的苦难代表了整个俄罗斯的苦难。
画面的表现力,时至今日仍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画中列宾画了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的拉着纤绳。
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
以《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为例谈苏里科夫绘画的戏剧性苏里科夫(1849-1939)是19世纪俄罗斯杰出的绘画大师,他的作品以其戏剧性和真实性而著称。
《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是他的一幅代表作,这幅画展现了作为历史事件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在这幅画中,苏里科夫通过对细节的精心观察和描绘,展现了士兵们在临行之际所感受到的复杂情绪和氛围。
本文将以《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为例,探讨苏里科夫绘画的戏剧性。
苏里科夫通过对光影的处理和色彩的运用,营造出强烈的戏剧效果。
画面中的灯光透过厚重的烟雾,在空旷的场地上投下深邃的阴影,形成了明暗对比鲜明的效果。
这样的处理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紧张感和戏剧性,同时也为士兵们的情绪和内心挣扎增添了一层神秘的氛围。
苏里科夫采用了富有对比的色彩,如暗红色的军装和鲜艳的白色裹脚布,更加突出了士兵们身上的紧张和矛盾的情感,从而使整幅画更具戏剧性。
苏里科夫通过对人物表情和动作的捕捉,展现了戏剧性的高潮和冲突。
在《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中,苏里科夫用生动的笔触和细致入微的描绘,捕捉到了士兵们面对离别时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一些人面带微笑,但眼神却流露出无尽的忧伤和不舍;另一些人则严肃沉重,眼神中透露出无法言喻的沉重和焦虑。
这些丰富的情感在苏里科夫的笔下得到了最真实的表现,使观者对士兵们的内心挣扎能够产生共鸣,从而加深了观者对这幅画的戏剧性理解。
苏里科夫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丰富了《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的戏剧性。
士兵们的服装、武器以及周围的环境细节都被描绘得非常精致和真实,这些细节不仅使画面更加真实和生动,更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
画面中一位士兵的腰间挂着的鸟笼,以及另一位士兵手中的一只鸟都默默地向观者传达出离别和分别的伤感,使整个画面更富有戏剧性。
苏里科夫通过对军装和武器的细节描绘,再现了士兵们临行前的紧张情绪和冲突心理,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
苏里科夫在画面的构图和组织上,更加突出了《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的戏剧性。
俄罗斯文化的起源及其特点俄罗斯是千年古国,但俄罗斯联邦却是仅有十年历史的年轻国家。
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继承性,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首先应了解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一、俄罗斯民族的形成俄罗斯民族的名称“罗斯”(Русь)或“罗西”(Рось),根据现有的资料证明,最早出现在6世纪中叶的文献里。
第聂伯河有一条支流,名为罗西河(Рос),居住在这条河畔的斯拉夫部落用这条河的名称作为自己部落的名称。
罗斯部落后来兼并了邻近的几个部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把自己部落的名称扩大为国家的名称。
同一名称的两种形式(Русь或Рось仅一个元音之差)由来已久:拜占庭人使用“罗西”,9----11世纪的阿拉伯波斯作者采用“罗斯”。
在俄罗斯中世纪的文献里两种形式并用。
这两种形式一直并存至今。
国名为Россия(中文译名是“俄罗斯”),而民族的名称为Русские“罗斯基”(中文译名为“俄罗斯人,俄罗斯民族”)。
俄罗斯民族的形成可分为几个阶段:1)、东斯拉夫部落兼并邻近的小部落,形成一个整体。
2)、12世纪中叶开始的弗拉斯米尔罗斯文化反映出历史的变迁。
这种变迁导致大俄罗斯人的形成。
3)、15—16世纪,罗斯摆脱蒙古鞑靼人的统治,成为一个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4)、17世纪,民间传统逐渐归一,走出文化的孤立状态,转向欧洲文明,成为欧洲国家。
5)、17—18世纪,资本主义成分已具雏形,俄罗斯民族形成过程告终。
俄罗斯人属斯拉夫种族的东斯拉夫人。
二、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发展史整个历史可分解为中世纪、近代、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这样几个大的时间段。
1)、中世纪俄罗斯文化(9—17世纪)这是俄罗斯文化史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发展阶段。
在长达8个世纪的时间里,俄罗斯文化由口头诗歌、“桦皮文化”、编年史、“拜占庭风格”的宗教建筑和绘画等为代表的古代俄罗斯文化,经过蒙古统治时期的文化衰落,再到统一的俄罗斯文化伴随着统一的俄罗斯民族,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在15—17世纪间的建立,走过了一条时起时伏、忽明忽暗的路程。
印象派是在法国流行的一个艺术运动,也指一种画风,源自莫奈在1874年的画作《日出 印象》。
俄罗斯印象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法国艺术创作印象派画家影响应运而生。
它不仅受到法国印象派的影响,而且对美术产生的观点也发生变化。
除了表现瞬间、情感以外,俄罗斯画家的目的是表现灵魂。
表现作品的文化含义,是俄罗斯印象派的主导思想。
俄罗斯印象派特点是多重意义,作品与法国印象派画家的都市风景创作相比缺少动力化。
法国印象派强调的是看到的印象和感受,但俄罗斯画家想表现的是内心的心理状态。
俄罗斯印象派代表人物有康斯坦丁 柯洛文、瓦伦丁 谢洛夫、伊戈尔 格拉巴尔、康斯坦丁 尤翁、季娜伊达 谢列布里亚科娃、伊萨克 列维坦等画家。
有些俄罗斯印象派代表画家不是皇家美术学院(现为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而是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院毕业的。
因为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院在美术方面的创新性比皇家美术学院更强,始终秉持自由的态度。
莫斯科有俄罗斯印象派博物馆,它在俄罗斯美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座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品由俄罗斯印象派代表画家的作品构成,有些则是环球展示的艺术作品。
关于柯洛文的创作,亚历山大 贝努瓦写道:“柯洛文的绘画代表着果敢与豪放,在19世纪很多人认为它是不精巧的。
当时没有人认为这些作品以及其中的颜色运用水平出众,这个事实证明,当时俄罗斯民众离美术的距离有多么远。
”笔者认为,大自然赋予柯洛文丰富的色彩视觉感受,他不是单纯地画自然,而是对自然有着敏锐的感受。
不论他画南方火热的太阳还是俄罗斯阴暗的风景,他的每幅作品都在借助正确与细微的色彩关系表现现实。
康斯坦丁 柯洛文的《唱诗班女孩的画像》被一些人认为是最早的俄罗斯印象派作品。
这幅画中,画家尝试了印象派的绘画语言与技巧,绘画语言更为轻松、欢快,脱离了传统的笔触相接技巧,表现了空气中的透视效果。
在俄罗斯印象派美术史中,康斯坦丁 柯洛文的《柳巴托维奇画像》与瓦伦丁 谢洛夫的《阳光照耀下的少女》(西莫诺维奇画像)是不可忽视的作品。
十九世纪
俄罗斯绘画欣赏(上)
九级浪作者:艾伊瓦佐夫斯基(1817-1900)
•画家简介
•艾伊瓦佐夫斯基(1817—1900年)
•16岁考入彼得堡美术学院,
•23岁赴意大利学习考察,很快赢得了声誉。
•27岁时回到彼得堡,科学院授于他院士称号。
•他善于描绘大海的风暴海浪,
•他的海景画是通过表现大自然的力量,
•借以传达俄国人民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
•普希金和俄国作曲家格林卡
•都称他是海洋的热情歌手。
•
•
•
松树林的早晨希施金(1832—1898年)•希施金是俄国19世纪的风景画家之一。
•他一生为万树传神写照,
•描绘俄罗斯北方大自然的宏伟壮丽,
•被人们誉为“森林的歌手”。
•他20岁时来到莫斯科,
•前后九年的艺术学习,使他绘画基础非常扎实。
•28岁以优异成绩获得金奖,走出校门,
•33岁又获彼得堡美术学院院士称号,
•希施金的风景画多以树林为描绘对象,
•他所描绘的林木,带有史诗般的性质
•显示出俄罗斯民族的性格。
••
•
•
••
••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作者:列宾(1844—1930年)
•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期伟大的画家,•把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到高峰。
•列宾非常关心俄国的革命和解放运动,
•是一位全能的绘画大师,
•他以写实的艺术手法描绘革命者题材,
•塑造了一群革命家和觉醒了的大众形象。
••
•
••
••
•
•
•
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作者:列宾
••
••
树荫下的池塘作者:谢洛夫
•谢洛夫(1865—1911年)
•9岁时就师从于画家列宾,
•年青时在皇家美术学院学习,
•谢洛夫的创作题材多样,
•但他最出色的是肖像画。
•他对艺术的真诚和执着,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最终形成了他的现实主义绘画特征,
•对后来苏联绘画艺术的发展,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列维坦像•作者:•谢洛夫
•孩子们•(谢洛夫,1899)
••
十九世纪
俄罗斯绘画欣赏(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