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的生长习性及主要价值
- 格式:docx
- 大小:15.42 KB
- 文档页数:2
中药养身黄柏清热燥湿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很多人的身体健康也面临许多问题,例如体内湿气过重和热气蓄积。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其中,黄柏作为一味名贵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的特点,成为养身的良药。
一、黄柏简介黄柏,又名黄檗、檗树皮,为睡莲科黄柏属植物的树皮。
主要产于中国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如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黄柏被广泛用于中药治疗上火、湿热等症状。
二、黄柏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燥湿:黄柏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湿气和热气,起到调节体内环境的作用。
2. 抑菌驱虫:黄柏中含有丰富的黄樟素等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以有效对抗细菌和寄生虫的侵袭。
3. 改善皮肤问题:由于黄柏具有清热燥湿的特性,对于一些皮肤湿疹、痤疮等问题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4. 胃肠道调理:黄柏有助于缓解胃肠道湿热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状,对于调理消化系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黄柏的使用方法1. 中药煎剂:黄柏可以制成中药煎剂,用于内服。
通常可以将黄柏煮沸后,去除渣滓,取其汁液服用。
用法和用量可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2. 外用药膏:黄柏粉末可以用于制作药膏,外用于皮肤问题。
将黄柏粉末与适量的植物油混合,搅拌均匀,涂抹于患处,具有舒缓皮肤症状的效果。
3. 黄柏水:将黄柏切片或研磨成粉末,加入开水冲泡,浸泡10分钟后即可。
黄柏水具有清热的作用,可以代茶饮用。
四、黄柏的注意事项1. 注意用量:黄柏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量控制,避免过量使用。
2. 孕妇慎用:孕妇慎服黄柏,因为黄柏具有燥湿的作用,过量使用可能对胎儿发育不利。
3. 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黄柏,以免加重病情。
总结:中药黄柏作为一味传统的养生良药,具有清热燥湿、抑菌驱虫、改善皮肤问题、胃肠道调理等功效。
在使用黄柏时,需要注意用量和使用对象,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养生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引入黄柏,帮助身体调理,增强免疫力,从而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1 黄檗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黄檗是落叶乔木,树皮淡灰褐色,不规则网状纵沟裂,外层木栓发达,内层薄,鲜黄色,味苦。
木材髓心黄色,无特殊气味。
花单性,黄绿色,萼片5。
花瓣5。
雄花的雄蕊5,有退化雄蕊。
雄花的退化雄蕊鳞片状。
聚伞或伞房圆锥花序。
平均每穗有果21个,初时绿色,成熟时蓝黑色,内光泽,核果宿存,圆球形,径1 cm果皮浆质,有特殊气味[3]。
雌雄异株,15~20年生开始结实,有丰欠年之分,种子丰年间隔期2~3年。
种子通过食果实鸟类传播[4]。
黄檗为阳性树种,在林冠下更新不良,仅在火烧、采伐迹地上偶尔见到小面积纯林。
在分布区多为伴生树种,在黑龙江林区常散生在河谷及山地中下部的阔叶林或红松、云杉针阔叶混交林中,常与水曲柳、核桃楸等硬阔叶树种混交,下木层内包含原始红松阔叶林中常见的种,如茶条槭、青楷槭、东北山梅花等,草本层植物有毛缘苔草、四花苔草、小叶芹等[5]。
黄檗的抗寒能力较强。
从各采样点的气象资料来看,在年平均温度6-10℃,极端低温41℃,无霜期在150-200d 的气候条件下,都能健康的地生长发育。
群落结构:黄集在自然条件下处于伴生地位,单个散生在林内、路边,极少数黄檗群落处于优势地位,成片出现。
在不同区域,黄檗种群的年龄结构及种群数量差异较大,在调查的5处样地中,黄麋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山样地的黄檗均为成年或老年黄檗,树龄在50~70年,密度在1~2.3株/hm2,在样方内及周围几百米的范围内未发现一株黄檗幼树,均为由中老龄树组成的成年塑或衰退型种群。
3黄檗资源的研究价值黄檗为古老的残遗植物,对研究古代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4纪冰种期气候有科学价值[2]。
高等植物每种平均携带遗传基因40万个以上,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其中很多对人类来说是育种的好材料,它们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后备种质资源。
黄檗的价值:黄檗内皮即关黄柏,是名贵中药黄柏的主流商品,无论从品质还是供销情况看都是黄柏的第一品种。
黄柏具有消热燥湿、泻火解表、退虚热之功效,独特的抗真菌作用,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药物。
珍稀植物黄檗的药用价值及可持续利用黄檗是我国传统中药植物,中药材上称黄柏。
在植物分类上,隶属于芸香科黄檗属(phellodendron rupr.)。
我国黄檗属植物有两种,其中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又称关黄柏;另一种为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enid.),又称黄皮树、川黄柏。
目前,我国黄柏药材的主力产品是黄檗(关黄柏)。
但因资源破坏严重,黄檗及川黄檗已成濒危植物,黄柏也成了稀缺药材。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珍惜植物资源,本文重点介绍黄檗(关黄柏)的药用价值,并对川黄檗也作简要介绍,并提出了黄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1.黄檗的药用及其他利用价值1.1 黄檗的生物学特征: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为落叶乔木,树高10-20m,最高可达30m,胸径1m。
主要生长于我国东北地区,河北、内蒙古、山西亦有少量分布。
黄檗根系发达,萌发能力强,适合生长在土层深厚、湿润、通气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1]。
作为我国东北阔叶红松林的重要伴生树种,黄檗是“三大硬阔”之一。
黄檗树皮淡灰褐色,内层皮薄呈鲜黄色,髓心黄色;黄檗为雌雄异株,花单性,聚伞状圆锥花序,5基数,黄绿色,雄花退化雄蕊呈鳞片状;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lcm,初长为绿色,成熟时蓝黑色,有特殊香气食之味苦。
15-20年生黄檗开始结实,即使丰年种子的间隔期亦达2-3年[2]。
目前种子繁殖是黄檗主要的育苗方式,分春季和秋季两个播种时期。
春季播种的种子需低温处理,大多采用雪藏或层积处理,未处理过的种子萌发率不足处理过的一半。
也有人研究过扦插和嫁接技术,不过尚停留在实验室培育阶段,未进行大规模生产[3]。
1.2 黄檗的化学成分:日本学者村山义温等于1926年从日本产黄檗中得到小檗碱(berberine)及少量巴马亭(palmatine),此后各国学者相继报道了其它化学成分[4],其中小檗碱最为重要。
黄柏的前景黄柏,又称黄檗木,是中药材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黄柏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及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其前景愈发可观。
首先,黄柏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黄柏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生物碱等有效成分,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抗菌等功效。
黄柏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领域,常用于治疗热病、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炎症等多种疾病。
黄柏的药理作用得到了科学研究的证实,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其次,黄柏的应用领域广泛。
黄柏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化妆品、食品等领域。
在医药方面,黄柏常被用于制备中药饮片、药膏、口腔溃疡贴等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感染等疾病。
在化妆品方面,黄柏可以制成面膜、护肤品等产品,具有清爽、抗皱、美白等功效。
在食品领域,黄柏也可以用于制作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等,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
因此,黄柏的应用领域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再次,黄柏的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对天然植物药物的需求不断上升。
黄柏作为一种天然的草本植物,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和重视。
而且,黄柏具有较高的消费群体,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无论是年轻人对美容护肤的需求,还是老年人对健康保健的需求,黄柏都能满足这些需求。
因此,黄柏的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
最后,黄柏的种植技术逐渐成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发展,黄柏的种植技术逐渐成熟。
各种种植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黄柏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在黄柏的种植过程中采用生态种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黄柏的种植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促进其发展。
综上所述,黄柏作为一种有着较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前景十分广阔。
其具备较高的药用价值,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并且种植技术逐渐成熟。
因此,黄柏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值得投资开发和推广应用。
黄柏原名黄檗,檗意通襞,意思是衣服上的皱褶,黄檗树皮厚实,纵向沟裂明显,故名檗,其色黄,故称黄檗,现在简化为黄柏。
黄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吉林辽宁等地,因此又叫关黄柏。
黄皮树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四川云南等地,因此又叫川黄柏。
目前临床上用的黄柏,以关黄柏为主。
黄柏要生长15-20年才可取皮入药,生长周期很长,所以药材来之不易。
【禁忌】脾胃虚寒者禁服。
或请遵医嘱。
(一)黄柏的药用价值。
抗菌。
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各型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尤强。
在黄连解毒汤中黄连、黄柏的抗菌活性有协同作用。
本品对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本品对多种真菌、滴虫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本品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其机制与其对细菌呼吸和RNA合成的强烈抑制有关,还能明显减少金葡菌毒素的生成并促进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降压。
本品有显著的降压效果。
其所含的多种生物碱如小檗碱、黄柏碱、巴马亭、药根碱、木兰花碱均有降压作用。
其降压机制与阻断神经节、抑制血管中枢、抗交感神经介质有关。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本品对实验性溃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其抗溃疡活性比小檗碱为强。
黄柏、小檗碱、黄柏酮能兴奋肠平滑肌,促进肠管收缩;黄柏内酯能使肠管弛缓。
本品对胰蛋白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功效,此作用与小檗碱无关。
利胆。
本品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和胰液分泌,促进胆红素排出。
镇咳作用。
黄柏果实的挥发具有镇咳作用,其镇咳成分主要为香叶烯。
并从挥发油中分得小檗碱和5,5'—二甲基糠醛醚。
泻火除蒸。
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黄檗易去除大肠湿热以治泻痢;还可治愈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症状,黄檗主入肾经可以退骨蒸,用来治疗阴虚火旺,潮热盗汗、腰酸遗精等症,如黄柏与知母、地黄、山药等配伍的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解毒疗疮。
黄柏内外用均可以用来治疗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抗滴虫作用。
黄柏煎剂,10%浓度与滴虫液1:1混和培养,对阴道毛滴虫有抑制作用。
关于黄桷树的作文黄桷树,又名黄连木、黄檗树,是一种常见的乔木植物,属于漆树科黄檗属。
它生长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尤其是在江浙一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树种。
黄桷树因为其独特的形态和枝叶,常常被人们用来做为庭园绿化的树种。
黄桷树的树干笔直,树皮灰褐色,有着深浅不一的纵纹,看上去非常有质感。
而且黄桷树的树干非常的粗壮,给人一种非常有力量感的感觉。
在春季,黄桷树的树干上会长出一些小小的黄色花朵,非常的可爱。
而且黄桷树的叶子非常的美丽,呈现出深绿色,叶片有着光泽,非常的漂亮。
黄桷树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它的果实。
黄桷树的果实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形状,它呈现出椭圆形,外表呈现出黄褐色,看上去非常的有趣。
而且黄桷树的果实还有着一种非常特殊的气味,让人闻起来非常的舒服。
而且黄桷树的果实还可以用来入药,有着一定的药用价值。
黄桷树还有着非常的观赏价值,它的枝叶非常的茂密,给人一种非常的清新感。
而且黄桷树的树冠非常的宽大,给人一种非常的气势。
在春天,黄桷树的叶子会逐渐变成深绿色,非常的漂亮。
在秋天,黄桷树的叶子会变成金黄色,非常的美丽。
而且黄桷树的叶子还会随着风的吹动,发出沙沙的声音,非常的动听。
黄桷树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广泛分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树种。
它生长在山坡、山谷、河滩等地,非常的适应生长环境。
而且黄桷树的树干非常的坚硬,可以用来制作家具、建筑材料等。
而且黄桷树的果实还可以用来酿酒,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酒类。
总的来说,黄桷树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树种,它的形态、枝叶、果实都有着独特的地方。
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着一定的药用和经济价值。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重视和保护黄桷树,让它能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黄檗的功效与作用黄檗(学名:Hydrastis canadensis)是一种植物,也被称为金丝桃子、土狗黄、黄根等。
黄檗是北美原产的植物,主要生长在加拿大和美国东部地区的森林中。
它是黄蔷薇科植物的一种,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黄檗的根茎是药用部位,被广泛用于中药和天然草药中。
黄檗的根茎富含附醌类化合物,特别是黄连素和腐蚀子碱。
这些化合物赋予黄檗许多药理学特性,并赋予它许多药用功效与作用。
以下是黄檗的主要功效与作用:1. 抗菌作用:黄檗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黄檗中的黄连素是一种天然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黄檗的抗菌作用对治疗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2. 消炎作用:黄檗具有明显的消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组织炎症损伤。
黄檗中的黄连素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
黄檗可以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如胃肠炎、肝炎、胆囊炎等。
3. 抗氧化作用:黄檗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黄檗中的黄连素是一种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能够中和有害的活性氧化物质,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黄檗的抗氧化作用对于减缓衰老过程和预防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4. 提高免疫力:黄檗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黄檗中的黄连素能够促进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杀伤活性,并能够增加淋巴细胞的活力。
黄檗对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5. 消化功能:黄檗具有调节消化功能的作用,可以缓解胃肠不适、促进食欲、增进消化液分泌。
黄檗可以用于治疗胃炎、肠炎、胃溃疡等胃肠疾病,并能够改善饮食不良引起的消化不良。
6. 抗肿瘤作用:研究显示,黄檗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黄檗中的黄连素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黄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的天然草药。
7. 降血糖作用:黄檗具有降血糖作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黄檗的生长习性及主要价值本文是关于黄檗的生长习性及主要价值,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黄檗这种东西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应该是比较陌生的,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不会见到或者是使用到黄檗。
但是黄檗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在我们的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黄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它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黄檗以及它的生长习性和主要价值方面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黄檗简介:在了解黄檗的生长习性和主要价值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黄檗的基本情况,对它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黄檗,也有人把它叫做黄檗木、关黄柏等等,它是一种落叶乔木。
黄檗植株的高度一般在10-20米左右,一小部分枝干可以长到30米左右。
黄檗树皮是灰褐色的,木栓层发达,柔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一般来说野生的黄檗更具有营养价值,更受人们的欢迎。
黄檗的生长习性: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黄檗的生长习性是什么样的。
黄檗是一种对于环境适应性很强的植物,只要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下都可以生长。
一般来说黄檗喜欢生长在湿润,通气良好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黄檗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就是寒温带针叶林区,以及温带阔叶混交林。
比如说我国的云南贵州等等地区。
黄檗的主要价值:1、药用价值:无论是黄檗的枝叶还是它的果实,都含有很丰富的营养物质,更是含有很多的药用成分,它具有名目泻火以及清心润肺等很多的作用。
2、医疗价值:黄檗具有很好的降血压的作用。
因为黄檗含有我们现代降压药类似的成分,它的降压效果甚至比一些降压药还要好。
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古人就是使用黄檗熬制药汤来治疗高血压引起的眩晕的。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黄檗以及黄檗的生长习性和主要价值方面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看过之后会对黄檗有一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黄檗是一种非常非常名贵的树种,它有很多的重要的价值,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在人工种植黄檗,很多人就是通过种植黄檗而发家致富的。
对于黄檗以及相关方面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的话可以自己上网查询资料进行了解,也可以继续关注我们发布的其它相关内容。
黄柏的故事摘要:一、黄柏的简介与生长环境二、黄柏的药用价值1.清热解毒2.利湿消肿3.抗菌抗病毒4.抗氧化5.抗癌三、黄柏在中医中的应用1.感冒发热2.湿热泻痢3.皮肤病4.眼科疾病5.呼吸系统疾病四、黄柏的食用价值1.保健饮品2.烹饪调料3.保健食品五、黄柏的种植与养护1.选种与播种2.土壤与气候要求3.修剪与施肥4.病虫害防治六、黄柏的民间传说与历史文化正文:黄柏,别名黄皮树、黄檗,为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
它生长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的山坡、山谷、疏林或灌木丛中。
黄柏树皮呈灰色或淡灰色,具有纵向裂纹,叶子对生,花单性,果实呈球形。
黄柏不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还在中医、饮食和文化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黄柏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清热解毒:黄柏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
2.利湿消肿:黄柏能清热利湿,促进体内水分代谢,对湿热泻痢、脚气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抗菌抗病毒:黄柏中的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4.抗氧化:黄柏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
5.抗癌:研究发现,黄柏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癌作用,对多种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在中医领域,黄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如感冒发热、湿热泻痢、皮肤病、眼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黄柏作为药材,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
内服煎剂或泡茶,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敷贴。
黄柏除了药用价值外,还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它的树皮、树叶、果实均可食用。
可用于制作保健饮品、烹饪调料和保健食品。
黄柏饮品具有清热解毒、抗氧化、抗菌等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黄柏的种植与养护也不复杂。
选种时要选择优质的种子,播种后注意土壤湿度,适当施肥。
成年黄柏树要定期修剪,保持树形美观。
此外,要防治病虫害,确保树木健康成长。
黄柏在民间传说和文化历史上也有不少故事。
古时,人们把黄柏视为神树,认为它具有驱邪避疫的功能。
黄柏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一、黄柏的作用黄柏,又称黄檗、黄贝、檗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以下是黄柏的主要作用:1.抗菌作用:黄柏富含黄柏碱、黄柏素等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
2.消炎作用:黄柏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能力,能有效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3.抗氧化作用:黄柏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4.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研究表明,黄柏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助于防治某些癌症。
5.改善消化系统功能:黄柏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二、黄柏的功能主治黄柏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黄柏的功能主治:1.清热燥湿:黄柏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适用于湿热病邪引起的症状,如湿热泄泻、湿疹、带下等。
2.利水渗湿:黄柏可以利水渗湿,适用于排尿不利、水肿等症状。
3.止血固涩:黄柏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适用于各种出血症状,如鼻衄、崩漏、血尿等。
4.护肝明目:黄柏具有保护肝脏功能,可用于辅助治疗肝脏疾病。
同时,黄柏还可明目,改善眼部疲劳和视力模糊等症状。
5.驱虫杀螨:黄柏可用于驱虫杀螨,适用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症状,如蛔虫、痒疥等。
请注意:以上所述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仅为一般参考,具体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慎重选择。
同时,黄柏作为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按照正确的剂量使用。
参考文献: - 张仲景.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 - 李清深, 叶天士.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黄柏(植物别称)—搜狗百科基本介绍【汉语拼音】huángbò(“柏”是多音字,不能把“黄柏”误读为huángbǎi或huángbó)【拉丁文名】CortexPhellodendriChinensis【英文名】AmurCorktreeBark 【别名】黄檗、元柏、檗木、檗皮。
【科属】芸香科,黄檗属黄柏【性状】川黄柏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3~6mm。
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
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
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
气微,味甚苦,嚼之有粘性。
关黄柏厚2~4mm。
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
骨表面黄色或黄棕色。
体轻,质较硬,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
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盐黄柏滋阴降火。
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鉴别】(1)本品粉末绿黄色或黄色。
纤维鲜黄色,直径16~38μm,常成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
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或纺锤形,直径35~128μm,有的呈分枝状,枝端锐尖,壁厚,层纹明显。
草酸钙方晶直径约至24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振摇后,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再加硫酸1滴,放置,溶液显紫棕色。
(3)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5ml,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补充甲醇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柏对照药材0。
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
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6:3:1。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属芸香科黄檗属植物,又称黄柏、黄菠萝等,是典型的硬阔叶树种,与水曲柳、核桃楸并称我国东北的“三大硬阔”,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1]。
1特征特性黄檗为落叶阔叶乔木,成年树最高26m 左右,胸径最大可达1m ,树皮有网状深刻裂纹,为黑灰色或深褐色,树皮厚,木栓层非常发达且触感有弹性,内部表皮一般为嫩黄色。
黄檗幼龄枝条通常为淡黄色或黄褐色;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果实为浆果,形状近似球形,成熟时散发独特香味,颜色逐渐由绿变黑;种子为黑色含在果实中,一个果实最多含5枚种子,形状为长卵形[2]。
黄檗的繁殖在自然条件下为有性繁殖,即通过种子繁殖,由于果实较大且黄檗母树生境有抑制种子萌发的化感物质,因此需要通过鸟类采食把种子传播到离母树较远的地方,如斑鸫的迁徙期与黄檗种子成熟时间吻合,可通常帮助传播种子[3]。
2利用价值2.1工业价值黄檗因其切面纹理清晰美观、光泽度高,材质坚硬又有韧性,耐水湿和腐蚀,被广泛用于工业、医药、园林绿化等领域。
例如,树干可用于军工、航空、家具制造等;树皮木栓层发达且柔软,可作为软木塞、浮标、救生圈等的原材料,又因具有保温、隔音、防震的作用,在制造业中也有广泛应用;韧皮部因颜色明黄可作染料,并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关黄柏的取药部位;叶有异香,能够提取芳香油;花为优质蜜源;果实含有甘露醇及不挥发的油分,在工业、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用途[4]。
2.2观赏价值黄檗具有较强的耐寒、抗风能力,萌芽力和成枝力强,耐修剪,枝条数量多,密集,生长协调性好。
黄檗小枝呈橙黄色或淡黄灰色,可为北方的冬季带来明快鲜亮的色彩;成年树体高大通直,树冠宽阔,树形壮美,夏季绿树成荫,秋季金黄灿烂,冬春古朴苍劲,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
黄檗的花和果实有特殊香味,果实呈伞状,成熟后为紫黑色,具有特殊美感,因此黄檗在北方园林绿化中可作为首选树种进行栽种。
黄檗培育技术作者:李伟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18期[摘要]黄檗为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是良好的蜜源植物,树皮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和药物价值。
但由于长期乱砍滥伐,目前黄檗已处于濒危状态,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本文对黄檗生物生态学特性、繁殖技术、培育技术等进行研究,旨在为黄檗人工林的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檗;繁殖;培育黄檗又称黄菠萝,含有小檗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等药用成分的生物碱,是重要的药用植物之一。
在黄檗有效成分研究方面,有文献报道不同光照强度、丛枝菌根菌、水分胁迫及氮元素形态等生态因素对生物碱的含量会产生影响,研究表明黄檗的药用成分含量受地域影响较大,不同地域黄檗树的生物碱含量有一定差异[1-2]。
1 生物生态学特性1.1 物候特性黄檗主要分布在寒温带针叶林区和温带阔叶混交林区,阳性树种,根系发达,种子萌发力强,适宜在空旷地更新,但在林冠下更新能力较弱。
在土壤类型方面,黄檗适生于土层厚、通气性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壤质土,研究发现,在河谷两侧冲积土上其长势要明显高于其他土质。
对不同海拔梯度黄檗适应性的调查发现,其海拔上限在北部地区为700 m左右,而在南部山区最高可达1 500 m[3]。
1.2 生态习性从树形来看,平均树高在10~20 m,最高可达30 m,胸径可达1 m。
树冠枝叶扩展,成年黄檗的木栓层较厚,呈灰色或灰褐色,树皮深沟状,内皮鲜黄色,小枝暗红色无毛。
叶轴及叶柄均纤细,有小叶薄纸质或纸质,呈卵状披针形或卵形。
叶面无毛或短毛,花序顶生,果圆球形,花期一般在5月末到6 月初[4]。
2 黄檗培育技术2.1 苗木繁育2.1.1 有性繁殖。
黄檗种子的采集一般在10 月中上旬进行,黄檗的果实为浆果,所以采摘后需先浸泡、搓洗净种后在室温晾晒、贮藏。
播种时间一般分为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层积处理,待种子吐白后方可播种,播种时间一般为3 月;秋播不需要对种子进行层积处理,播种前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 h,种皮变软后即可播种。
黄檗是云香科黄檗属植物,又名:黄菠萝、黄柏、檗木、关黄柏和元柏等。
是我国著名药用树种,在我国主要产于河南、山东、华北、内蒙古东部、东北和安徽,国外日本、朝鲜和俄罗斯等有分布。
黄檗在皖南山区休宁县分布较广,自然成片纯林未见,大多呈零星小片状分布。
其树形美观,枝叶茂密,可栽作行道树和庭荫树等。
黄檗树皮的木栓层就是著名中药“黄柏”,黄檗木材材质中等,边材白黄色,心材黄褐色,木材纹理美观,材质有弹性,坚韧加工易,是珍贵的药用和用材树种之一。
1.特征特性皖南山区休宁县黄檗树高可达20m以上。
11月下旬树叶开始脱落,翌年3月开始发芽展叶,属落叶乔木。
树皮有弹性,纵深裂,树皮木栓层发达,内皮黄色味苦;一回羽状复叶对生,卵状披针形小叶6-13枚不等,叶面有透明油点,边缘有不显小齿,叶缘和背面中脉基部有短毛,叶面有绒毛,将小叶揉碎问有臭味;小枝暗红色无毛。
花小顶生,单性异株,圆锥花序簇生,核果近圆球形呈黑色,直径约0.8-1.0cm之间。
皖南山区休宁县花期5月中旬;果期10月上旬。
黄檗适应性较强,海拔200m-1200m均有分布,幼苗时较耐阴,长大时需要阳光。
在温暖湿润或干燥寒冷的地方均可以正常生长。
但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湿润、背风向阳、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最快。
黄檗具深根性,较抗风,木材耐水湿,抗腐力强。
2.采种根据黄檗树的生物学特性,知道皖南山区休宁县黄檗种子10月上旬开始成熟。
采种母树选择25-45a之间生长旺盛、树形圆满、健康无病虫害、结实多和没有采剥过树皮的优良树为好。
采种最好用高枝剪剪取果序,收集果序装框运回。
运回后初选挑拣出没有成熟的和奇形怪状等劣果要丢弃,将好果用大塑料桶装满并用东西压实,白酒按1:30比列搅拌入50℃的温水中,最后再倒入进大塑料桶中,要将果序全部浸渍注,3-4d外果皮腐烂,戴上塑胶手套进行揉搓,捞出果梗和部分脱落的外果皮,再在流动的河水中进行漂洗,得到厚骨质的内果皮果核,种子每400粒/kg左右。
珍贵树种黄菠萝的培育与经营摘要:黄菠萝是三大珍贵硬阔叶树种之一。
它是东北地区的濒危树种。
它的经济价值很高。
文章总结了黄菠萝的培育与经营技术。
使黄菠萝在东北地区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文是在探讨用人为干预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黄菠萝这一珍贵树种加以有效地培育和保护。
关键词:黄菠萝培育与经营一、树种生物学特性:黄菠萝又名黄檗、黄柏。
为芸香科落叶乔木,高15---22米,胸径可达1米,木栓层发达,柔软,内皮鲜黄色,小枝橙黄色或淡灰色。
奇数羽状复叶,花单性,黄绿色,雄雌异株,花序为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
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成熟时黑色。
有特殊香气与苦味,种子半卵形,带黑色。
阳性树种,根系发达,萌发能力较强,能在空地更新,而林冠下更新不良。
对土壤适应性一般,适于生长在土层深厚的中性或微酸性壤质土。
在河谷两侧的冲积土上生长最好,常伴生于阔叶树。
二、经济价值该树种木材纹理美观,色彩自然华美,切面有光泽,材质坚韧,耐水湿及耐腐性强,是军事、造船、建筑、制作家具等不可多得的优质木材,价格较高,是优质的商品材树种。
树皮、内皮、种子及新生枝条,是著名的中药材。
中药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退虚热的作用,对治疗黄疸、泻痢、足膝肿痛、盗汗以及外用疮疡、湿疹等均有明显疗效。
黄菠萝花期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内皮也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叶子提取芳香油,果实含有甘露醇及不挥发的油分,工业及医药用途广泛。
三、黄菠萝的生存状况由于林区多年的经营利用,黄菠萝的数量已经明显减少。
特别是最近十几年,黄柏价格一路走高,受经济利益驱使,林区内盗剥黄柏的现象严重,黄菠萝的生存已经到了濒危程度。
四、人工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根据目前该树种的分布数量逐渐减少,生长状态持续恶化的现状,必须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予以保护。
但是,单纯依靠天然更新的手段,已经达不到恢复树种的目的,必须利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相结合的措施,利用该树种种子萌发能力强,采取播种育苗,有效地进行保护、培育和利用。
黄檗的生长习性及主要价值
黄檗这种东西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应该是比较陌生的,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不会见到或者是使用到黄檗。
但是黄檗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在我们的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黄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它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黄檗以及它的生长习性和主要价值方面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黄檗简介:
在了解黄檗的生长习性和主要价值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黄檗的基本情况,对它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黄檗,也有人把它叫做黄檗木、关黄柏等等,它是一种落叶乔木。
黄檗植株的高度一般在10-20米左右,一小部分枝干可以长到30米左右。
黄檗树皮是灰褐色的,木栓层发达,柔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一般来说野生的黄檗更具有营养价值,更受人们的欢迎。
黄檗的生长习性: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黄檗的生长习性是什么样的。
黄檗是一种对于环境适应性很强的植物,只要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下都可以生长。
一般来说黄檗喜欢生长在湿润,通气良好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黄檗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就是寒温带针叶林区,以及温带阔叶混交林。
比如说我国的云南贵州等等地区。
黄檗的主要价值:
1、药用价值:无论是黄檗的枝叶还是它的果实,都含有很丰富的营养物质,更是含有很多的药用成分,它具有名目泻火以及
清心润肺等很多的作用。
2、医疗价值:黄檗具有很好的降血压的作用。
因为黄檗含有我们现代降压药类似的成分,它的降压效果甚至比一些降压药还要好。
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古人就是使用黄檗熬制药汤来治疗高血压引起的眩晕的。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黄檗以及黄檗的生长习性和主要价值方面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看过之后会对黄檗有一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黄檗是一种非常非常名贵的树种,它有很多的重要的价值,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在人工种植黄檗,很多人就是通过种植黄檗而发家致富的。
对于黄檗以及相关方面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的话可以自己上网查询资料进行了解,也可以继续关注我们发布的其它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