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集团行动学习手册
- 格式:pdf
- 大小:115.24 MB
- 文档页数:64
行动学习:再造新华润转载自《培训》杂志原文作者:许金晶自2003年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陈伟兰将行动学习引入华润集团开始,行动学习在华润的实践已经进入了第7个年头。
行动学习已经成为华润集团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公司各个层面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从提升公司业绩到培养经理人领导力,从日常运营改善到项目管理攻关,从解决实际问题到创新管理模式,从团队建设,到组织发展,行动学习都日渐显示了其强大的作用力。
华润行动学习的七大特点华润集团前任董事长陈新华是将行动学习引入华润的另一位关键人物。
他总结和归纳了华润行动学习的七大特点: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
陈新华表示,行动学习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性,不仅仅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
更要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解决问题,行动学习的参加者就是行动的执行者。
“行动学习不是沙龙、不是空谈,所有行动学习的参与者基于对经验的反思,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并相互质疑,找到有效办法并付诸行动。
行动学习不是武装嘴巴,不是为了学新名词、新概念,不是用来炫耀,而是用于武装思想并付诸实践。
行动学习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不能因为领导号召了,就做给领导看,而不是踏踏实实地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陈新华说。
紧紧抓住最重要、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
行动学习首先从选题开始,问题选择的好坏,对行动学习的效果影响很大,找准了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问题,找准了关键问题,就解决了组织在这个阶段的一半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行动学习要解决的是与业绩有关的问题,业绩是行动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
找准行动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就要从制约业绩改善的瓶颈入手,寻找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寻找自身与标杆之间的差距。
“差距就是问题,问题就是目标”。
企业要取得长足发展,就要不断正视自己的差距,树立缩小差距的目标,通过努力最终实现目标。
群策群力。
陈新华强调,群策群力是行动学习的主要方法。
行动学习强调集体参与,调动所有参与者积极贡献自己的见解,通过“六顶思考帽、团体列名、头脑风暴”等集体研讨方法,营造出“没大没小,没上没下”的氛围,创造群策群力研讨和解决问题的环境。
华润企业文化手册学习心得第一篇:华润企业文化手册学习心得学习《华润企业文化手册》心得体会翻开《华润企业文化手册》的篇章,纵观华润的发展史,显然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企业的发展史,从1938年注册资本只有2~3万港元的“联合行”,历经70多个春秋的风雨,经过了五个阶段的发展,实现了从一个只进行代理贸易的小公司,依托思想与科技创新,推动了科学发展的大战略,成为一家涉及房地产、电力、水泥、食品、石化、纺织、微电子等多元化的控股公司,并且综合实力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企业就象一棵大树,总公司是根,各区域分公司是树干与树枝,公司员工是树叶,而企业文化便是华润公司这棵大树赖以生存的土壤,企业文化内涵是否丰富,各部分对它的认识如何,企业文化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方向。
因此要想让我们的企业做大做强,必须要不断地给“土壤”施肥松土,以文化强企。
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意识形态,是指导行动实践的纲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企业的灵魂,代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观和事业观,同时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法人实体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必须应用其自身特有的魅力和信念脱颖而出,占领市场的前沿,挺立潮头,而这种特有的魅力和信念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包含诸多元素,比如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企业承诺、企业口号等等,所有这些必须要企业的员工们共同去理解、认可、执行与努力;她需要企业员工共同的参与,需要时间的磨砺、更是每位企业员工长期坚持的事业和理想。
在我眼中,首先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为了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在企业文化塑造中,主要通过共同价值观及理念的贯彻落实来增强对内部的凝聚力。
入驻华润以来,总觉得自己是受尊重的,你不用担心自己学不到东西,得不到重用。
做“国内第一,世界一流”企业的追求不断地昭示着我们需要强烈地对工作的热情和永不停息的进取和创新精神。
追求结果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创新。
追求结果第一表现了华润人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远创新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