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建筑规范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15.35 KB
- 文档页数:1
木结构建筑篇要点:1老年人照料设施,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活动场所设置在木结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
商店、体育馆、厂房(库房)应采用单层木结构建筑,并宜采用胶合木结构。
设置在木结构住宅建筑内的机动车库、发电机间、配电间、锅炉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不宜开设与室内相通的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可开设一樘不直通卧室的单扇乙级防火门。
机动车库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60m2。
当木结构建筑的每层建筑面积小于200m2且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25人时,可设置1部疏散楼梯;丁、戊类木结构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分别不应大于50m 和60m。
住宅建筑内厨房的明火或高温部位及排油烟管道等,应采用防火隔热措施。
民用木结构建筑之间及其与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11.0.10的规定。
民用木结构建筑与厂房(仓库)等建筑的防火间距、木结构厂房(仓库)之间及其与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3、4章有关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规定。
表11.0.10民用木结构建筑之间及其与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m)注:1两座木结构建筑之间或木结构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外墙均无任何门、窗、洞口时,防火间距可为4m;外墙上的门、窗、洞口不正对且开口面积之和不大于外墙面积的10%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
2当相邻建筑外墙有一面为防火墙,或建筑物之间设置防火墙且墙体截断不燃性屋面或高出难燃性、可燃性屋面不低于0.5m时,防火间距不限。
木结构墙体、楼板及封闭吊顶或屋顶下的密闭空间内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且水平分隔长度或宽度均不应大于20m,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2,墙体的竖向分隔高度不应大于3m。
轻型木结构建筑的每层楼梯梁处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木结构建筑组合建造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竖向组合建造时,木结构部分的层数不应超过3层并应设置在建筑的上部,木结构部分与其他结构部分宜釆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1 木结构建筑11.0.1 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可按本章的规定执行。
木结构建筑的耐火等级可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不同耐火等级木结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11.0.1的规定。
注:1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当同一座Ⅱ级、Ⅲ级木结构建筑存在不同高度的屋顶时,较低部分的屋顶承重构件和屋面不应采用可燃性构件;当采用难燃性屋顶承重构件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
2 轻型木屋顶,除防水层、保温层及屋面板外,其余部分均应视为屋顶承重构件,且不应采用可燃性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
3 当Ⅱ级木结构建筑为4层时,本表内承重墙、承重柱、楼梯间和前室的墙、住宅建筑单元之间的墙和分户墙、疏散楼梯的耐火极限应分别提高0.5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4 除房间隔墙和吊顶外,Ⅰ级木结构建筑的构件不应使用轻型木结构构件。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木结构建筑可以按本章进行防火设计,其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层数和防火分区面积,以及防火间距等都要满足要求,否则应按本规范相应耐火等级建筑的要求进行防火设计。
Ⅰ级木结构建筑主要为“重型木结构”建筑,本条规定的“重型木结构”包括北美标准中规定的“heavy timber”和“mass timber”。
Ⅰ级木结构建筑各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比照本规范对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各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确定的。
Ⅰ级木结构建筑的最高允许层数为8层,Ⅱ级木结构建筑对应于4层及以下木结构建筑,Ⅲ级木结构建筑对应2层及以下木结构建筑。
(1)表11.0.1中有关电梯井的墙、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承重柱、梁、楼板、屋顶承重构件及吊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要求,主要依据我国对承重柱、梁、楼板等主要木结构构件的耐火试验数据,并参考国外建筑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对材料燃烧性能和构件耐火极限的试验要求而确定。
在确定木结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时,考虑了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我国建筑耐火等级分级、不同耐火等级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及与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协调,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可行。
木结构规范要求通节,在方木中则为锥形节。
显然,木节对方木的削弱要比板材小,方木所保留的未割断的木纹也比板材多,因此,若将板、方材的材质标准分开,则方木木节的限值,便可在不降低构件设计承载力的前提下予以适当放宽。
为了确定具体放宽尺度,规范组曾以云南松、杉木、冷杉和马尾松为试件,进行了158根构件试验,并根据其结构制订了材质标准中方木木节限值的规定。
2斜纹我国材质标准中斜纹的限值,早期一直沿用前苏联的规定。
过去修订规范时曾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l)有不少树种木材,其内外纹理的斜度不一致,往往当表层纹理接近限值时,其内层纹理的斜度已略嫌大;2)如木材纹理较斜、木构件含水率偏高,在干燥过程中就会产生扭翘变形和斜裂缝,而对构件受力不利。
因此,有必要适当加严木材表面斜纹的限值。
为了估计标准中斜纹限值加严后对成批木材合格率的影响,规范修订组曾对斜纹材较多的落叶松和云南松进行抽样调查。
其结果表明,按现行标准的斜纹限值选材并不显著影响合格率(见表l)。
3髓心现行材质标准对方木有髓心应避开受剪面的规定。
这是根据以前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和原西南建筑科学研究所对木材裂缝所作的调查,以及该所对近百根木材所作的观测的结果制定的。
因为在有髓心的方木上最大裂缝(以下简称主裂缝)一般生在较宽的面上,并位于离髓心最近的位置,逐渐向着髓心发展(见表2)。
一般从髓心所在位置,即可判定最大裂缝将发生在哪个面的哪个部位。
若避开髓心即意味着在剪面上避开了危险的主裂缝。
因此,这也是防止裂缝危害的一项很有效的措施。
另外,在板材截面上,若有髓心,不仅将显著降低木板的承载能力,而且可能产生危险的裂缝和过大的截面变形,对构件及其连接的受力均甚不利。
因此,在板材的材质标准中,作了不允许有髓心规定。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对板材的选料不会造成很大的损耗。
应力的作用总是能够胜任的。
因此,关键在于保证胶缝的抗剪和抗拉强度。
当胶缝的强度不低于木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强度时,就意味着胶连接的破坏基本上沿着木材部分发生,这也就保证了胶连接的可靠性;2应保证胶缝工作的耐久性胶缝的耐久性取决于它的抗老化能力和抗生物侵蚀能力。
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第七章设计对施工的质量要求第一节一般规定第条木结构的施工,除应遵守国家现行《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外,尚应符合本章规定的质量要求。
第条制作承重结构的木材,应按设计要求的等级和树种采用。
各等级木材的材质,应符合本规范承重结构木材的材质标准(附录二)的规定。
第条制作承重结构的木材,宜提前备料,使木材有一段干燥时间,制作时应检测其含水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检测木材含水率可采用电测法。
但对截面较大的原木和方木,应要求其表层20mm深处含水率的电测值不超过18%。
第条当需要对承重结构木材的强度进行检验时,应按本规范附录七的检验标准进行。
第条用于承重结构的胶合木,其胶合工艺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八的要求。
第条承重木结构中使用的钢材,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和标牌外,还应按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检验。
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承重构件及其连接中使用钢号不明的钢材。
第条在木结构施工过程中,每一主要工序交接时(或隐蔽工程覆盖前),均应进行质量检查并做好施工记录,经认定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
木材加工厂成批生产的构配件,也应附有质量合格证明方可交付现场使用。
第二节构件制作第条木构件的制作,应保证制成构件的平直度符合下列要求:一、沿受压和压弯构件长度的单向弯曲,对于方木,不应大于构件全长的1/500;对于原木,不应大于构件全长的1/300。
二、当木梁的跨度较大时,沿梁长的侧向弯曲不应大于梁长的1/200。
三、以锯材制成的构件,其截面的翘弯不得大于构件宽度的%;其平面上的扭曲,每米长度内不得大于2mm。
第条制成的木构件,其实际尺寸对设计尺寸的偏差不应超出表规定的容许值。
木构件制作的容许偏差值表注:原木截面如呈椭圆形,其直径可按长、短径的平均值确定。
检查时,构件上若留有树皮应予剥去,不得计算在内。
第三节结构连接的制作和装配第条制作和装配齿连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一、压杆端面和齿槽承压面应加工平整,装配后的压杆轴线应与齿槽承压面保持垂直。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主要符号作用效应M--弯矩设计值;N--轴心力设计值;Nb--保险螺栓承受的拉力设计值;V --剪力设计值σt--轴心受拉应力设计值;σe--轴心受压应力设计值;σm--受弯应力设计值;τ--受剪应力设计值;w--受弯构件的挠度。
材料性能和抗力E--木材顺纹弹性模量;ft--木材顺纹抗拉强度设计值;fe--木材顺纹抗压及承压强度设计值;fe,90--木材横纹承压强度设计值;fcα--木材斜纹承压强度设计值;+ fm--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v--木材顺纹抗剪强度设计值;Nv--连接物每一剪面的设计承载力;[w]--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值。
几何参数A--毛截面面积;An--净截面面积;A0--截面的计算面积;Ac--承压面面积;Av--剪面面积;I--毛截面惯性矩;S--毛截面面积矩;W--毛截面抵抗矩;Wn--净截面抵抗矩;b--截面宽度;bv--剪面宽度;d--直径;h--截面高度;i--回转半径;l--长度或跨度;l0--受压构件计算长度;lv--剪面长度;r--半径;re--弧形构件的曲率半径;s--螺栓、钉等的间距;t--钢板、层板的厚度;α--夹角;η--坡度;λ--长细比;计算系数φ--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kv--螺栓或钉连接设计承载力的计算系数;ψa--螺栓连接中考虑木材斜纹承压的降低系数;ψv--考虑沿剪面长度剪应力分布不匀的强度降低系数;ψm--弧形木构件抗弯强度修正系数。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木结构的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和节约木材,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承重木结构(包括由木板组成的承重胶合木结构)的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制订的。
第1.0.4条承重木结构应在正常温度和湿度环境中的房屋结构和构筑物中使用。
建筑木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与规范建筑木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与规范包括以下内容:一、施工准备工作1.依据施工图进行测量放线,检查基础结构尺寸、标高是否与设计文件符合。
2.检查基础平整度:2m内不大于4mm,且整体不大于10mm。
二、基方铺装1.房屋基础底座木方采用CCA防腐木材下垫一层普通SBS卷材防潮。
2.预埋螺栓漏植或位置不准确等不合格埋件的处理需按要求进行更换或重新施工。
三、主体木结构工程1.木结构构件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2.木结构工程的防腐、防火、隔声、保温、防潮等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3.木结构连接件的材质、规格、数量及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规范要求。
4.木结构构件的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干燥处理。
5.木结构工程的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并应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和记录。
6.木结构工程的验收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进行,并应对不合格的部位进行整改。
四、木结构构件的制作和安装1.木结构构件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2.木结构构件的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光滑、平整、无瑕疵。
3.木结构构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并应符合规范要求。
4.木结构构件的安装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照先大后小、先下后上的原则进行。
5.木结构构件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应对不合格的部位进行整改。
五、木结构工程的防腐、防火、隔声、保温、防潮等措施1.防腐措施:采用CCA防腐木材进行防腐处理。
2.防火措施:采用防火涂料进行涂刷。
3.隔声措施:采用隔音材料进行处理。
4.保温措施:采用保温材料进行处理。
5.防潮措施:采用防潮材料进行处理。
木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1. 为了保证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安全,保护环境,提高工程竣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2. 本规范适用于木结构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木结构工程的施工。
3. 木结构工程施工应符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相关规范的规定。
4.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保证施工质量。
5. 本规范所述的木结构包括框架结构、梁柱结构、拱形结构等。
二、材料及构件1. 木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木料应经过防腐处理,保证木材的质量和稳定性。
2. 连接件应具备相应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连接件的选用应符合《木结构工程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3. 钢筋混凝土构件应符合相关标准,预应力构件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的要求。
4. 保温材料、隔声材料、防水材料等应符合相关标准,施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使用和施工。
5. 地基处理材料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方材料,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处理和加固。
6. 混凝土应符合相关标准,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7. 砌体墙体应选用符合要求的砖、砖块等材料,砌体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工艺1. 地基处理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梁柱节点、墙体连接等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
2. 梁柱结构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件应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验收和质量控制。
3. 框架结构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节点处的连接应符合结构要求,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验收和质量控制。
4. 拱形结构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撑和脚手架应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验收和质量控制。
5. 防火、防水、保温、隔声工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验收和质量控制。
6. 木结构工程施工应注意施工安全,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做好安全防护和救援措施。
7.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验收及竣工1. 木结构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中国木结构建筑标准木结构建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为了规范木结构建筑的设计、施工、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提高木结构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能,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木结构建筑标准。
本篇文档将介绍中国木结构建筑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木结构建筑设计与施工木结构建筑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同时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木结构的特点和性能,合理选择材料和构造方式,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木结构建筑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木材的保管和加工,合理使用木材和木制品,减少浪费和污染。
同时,应加强施工现场的防火、防盗、防虫等工作,确保建筑的安全。
二、木结构建筑结构用木材及木制品木结构建筑的结构用木材及木制品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木材的质量、品种、规格等因素,确保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应对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其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三、木结构建筑金属连接件和胶黏剂木结构建筑金属连接件和胶黏剂是保证建筑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材料。
在选择和使用时,应考虑其质量、性能、适用范围等因素,确保其能够满足建筑的要求。
同时,应对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四、木结构建筑隔声、抗震、热工、节能等通用规范木结构建筑的隔声、抗震、热工、节能等方面是保证建筑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通用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建筑在这些方面达到要求。
同时,应对建筑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总之,中国木结构建筑标准是保障木结构建筑安全和质量的基础。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定,确保建筑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同时,应加强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建筑的长期使用和安全。
第六章木结构的设计和构造第一节一般规定第6.1.1条设计木结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宜选用以木材为受压或受弯构件的结构型式,如钢木桁架或撑托式结构。
对于在干燥过程中容易翘裂的落叶松、云南松等树种木材,当用作桁架时,宜采用钢下弦;若采用木下弦,对于原木,其跨度不宜大于15m;对于方木不应大于12m,且应采取有效的防止裂缝危害的措施。
二、为了尽量利用短小木材和低等级木材,宜积极创造条件采用胶合木构件或胶合木结构。
三、木屋盖宜采用外排水。
若必须采用肉排水时,不应采用木制天沟。
四、必须采取通风和防潮措施,以防木材腐朽和虫蛀。
五、合理地减少构件截面的规格,以符合工业化的要求。
六、应保证木结构特别是钢木桁架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必要时应在施工图中提出注意事项。
第6.1.2条在可能造成风灾的台风地区和山区风口地段,木结构的设计,应从构造上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如:尽量减小天窗的高度和跨度;做成短出檐或封闭出檐;瓦面(特别在檐口处)宜加压砖或座灰;两端山墙宜作成硬山;节点处檩条与桁架(或山墙)、桁架与墙(或柱)、门窗框与墙体等均应锚固。
第6.1.3条在结构的同一节点或接头中有两种或多种不同刚度的连接时,计算上只考虑一种连接传递内力,不应考虑几种连接的共同作用。
第6.1.4条杆系结构中的主要木构件,当有对称削弱时,其净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毛截面面积的50%;当有不对称削弱时,其净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毛截面面积的60%。
第6.1.5条木结构中钢拉杆和拉力螺栓及其钢垫板,宜用3号钢制作。
圆钢拉杆和拉力螺栓的直径,应按计算确定。
但不宜小于12mm。
钢拉杆和拉力螺栓方形钢垫板的尺寸,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一、垫板面积()二、垫板厚度(mm)式中N——轴心拉力设计值(N);——木材斜纹承压强度设计值(N/),按轴心拉力设计值N与垫板下木构件木纹方向的夹角,由本规范第3.2.2条的公式确定;f——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N/)。
最新木结构规范及图集
概述:
本文档旨在介绍最新的木结构规范以及提供相关的图集,以帮
助人们了解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1.木结构规范:
- 最新的木结构规范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
建
筑设计规范涵盖了木结构建筑的布局、构造和功能要求,以及人员
疏散和消防安全措施。
结构设计规范涵盖了木结构建筑的荷载计算、材料选择、连接方式和防护措施等方面。
- 木结构规范还考虑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强调使
用可再生材料和低碳施工技术。
此外,规范还对木结构建筑的维护
和保养提出了要求。
2.木结构图集:
- 木结构图集提供了各种木结构建筑的设计示意图和详细施工
图纸。
图集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木结构建筑,包括住宅、商业建筑、
文化设施等。
对于每个建筑项目,图集展示了其整体布局、结构细
节和材料使用等信息。
- 图集还包括了典型的木结构连接和构造细节,以及一些工程实例的施工过程图。
这些图纸可以帮助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木结构设计规范。
结论:
最新木结构规范及图集对于推动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循规范的要求,并借助图集的指导,人们可以设计和建造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木结构建筑。
木结构建筑具有独特的美学和环境优势,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注意:此文档仅为概述,详细内容需参阅正式发布的最新木结构规范及图集。
)。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主要符号作用效应M--弯矩设计值;N--轴心力设计值;Nb--保险螺栓承受的拉力设计值;V --剪力设计值σt--轴心受拉应力设计值;σe--轴心受压应力设计值;σm--受弯应力设计值;τ--受剪应力设计值;w--受弯构件的挠度。
材料性能和抗力E--木材顺纹弹性模量;ft--木材顺纹抗拉强度设计值;fe--木材顺纹抗压及承压强度设计值;fe,90--木材横纹承压强度设计值;fcα--木材斜纹承压强度设计值;+ fm--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v--木材顺纹抗剪强度设计值;Nv--连接物每一剪面的设计承载力;[w]--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值。
几何参数A--毛截面面积;An--净截面面积;A0--截面的计算面积;Ac--承压面面积;Av--剪面面积;I--毛截面惯性矩;S--毛截面面积矩;W--毛截面抵抗矩;Wn--净截面抵抗矩;b--截面宽度;bv--剪面宽度;d--直径;h--截面高度;i--回转半径;l--长度或跨度;l0--受压构件计算长度;lv--剪面长度;r--半径;re--弧形构件的曲率半径;s--螺栓、钉等的间距;t--钢板、层板的厚度;α--夹角;η--坡度;λ--长细比;计算系数φ--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kv--螺栓或钉连接设计承载力的计算系数;ψa--螺栓连接中考虑木材斜纹承压的降低系数;ψv--考虑沿剪面长度剪应力分布不匀的强度降低系数;ψm--弧形木构件抗弯强度修正系数。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木结构的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和节约木材,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承重木结构(包括由木板组成的承重胶合木结构)的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制订的。
第1.0.4条承重木结构应在正常温度和湿度环境中的房屋结构和构筑物中使用。
中国木结构建筑相关规范和标准汇总中国木结构建筑相关规范和标准汇总1) 已颁布的木结构建筑规范、标准及配套技术资料:《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005年版《木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772-201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 2006)《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T50708-2012)《轻型木桁架技术规范》(JGJ/T265-2012)《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GB/T 50361-2005)《木材防腐剂》(LY/T 1635-2005)《防腐木材的使用分类和要求》(LY/T 1636-2005)《防腐木材标准》(GB/T 22102-2008)《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329-2002)《木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木结构住宅》(07SJ924建筑标准图集)《轻型木结构建筑技术规程》(上海)(DG/TJ08-2059-2009)《木桁架坡屋面改造标准图集》(2009沪J/T-223)2) 正在编制的木结构建筑规范和标准:《结构用集成材》(GB/T 26899-2011)《机械分级锯材》(GB/T XXXX)《结构用规格材特征值的测试方法》(GB/T XXXX)3) 与木结构建筑相关的其它主要规范、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木结构建筑施工规范要求详解木结构建筑是一种以木材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建筑形式,具有环保、可持续利用和美观的特点。
为了确保木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需要遵循相应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详解木结构建筑施工的规范要求,以保证建筑质量和使用安全。
第一章、材料要求1. 木材:使用的木材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合格的质量。
木材应经过除湿处理,其含水率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2. 粘结剂:采用的胶水应符合相关标准,且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和耐候性。
3. 保护剂:木材表面的保护剂应选用无毒、无污染的防腐、阻燃材料,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
第二章、施工准备1. 工艺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工艺流程等。
2. 施工机械:根据木结构建筑的施工特点,选择适当的施工机械,如吊车、起重机等。
3. 施工环境:施工现场应保持安全、整洁,有利于施工作业。
施工人员应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
第三章、基础施工1. 基础设计:根据木结构建筑的荷载要求,设计合理的基础结构,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基础处理:基础施工前,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基础施工中,应合理设置排水系统,以防止水分对木材结构的影响。
第四章、框架搭设1. 构件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木构件的安装,确保位置准确、连接牢固。
2. 拼接技术:采用适当的拼接技术,如榫卯结构、榫接结构等,确保木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3. 校正调整:在搭设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校正,确保整体结构的平稳和垂直度。
第五章、防火和防腐处理1. 防火处理:木结构建筑应进行有效的防火处理。
可以采用防火涂料、防火板等材料对木构件进行涂覆或包覆,提高其抗火性能。
2. 防腐处理:通过采用防腐剂对木材进行浸渍或涂刷处理,防止木材腐朽和受潮。
第六章、其他规范要求1. 防水处理:木结构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如采用防水膜、防水涂料等。
2. 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应按照要求进行严密性、平整性、稳定性等方面的检查,保证施工质量。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J5—8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89年7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的通知(88)建标字第272号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及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木结构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修订后的《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原《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73自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起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八八年十月十四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及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会同国内有关科研、设计、施工单位和高等院校对《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73)修订而成。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组织了全国有关设计、科研和高等院校,按统一的计划要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工程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参考了有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后,经反复修改,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八章和十一个附录。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的规定,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全面校准可靠度指标β值,改进材料强度分级方法;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改用两条曲线;改进压弯构件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修正齿连接计算系数值;增加胶合木结构内容;增加木结构设计对施工质量要求的内容,以及完善木结构防腐、防虫药剂和增加木结构防火措施等内容。
本规范必须与按1984年国家批准发布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制订、修订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等各种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规范配套使用,不得与未按《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制订、修订的国家各种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规范混用。
中国木结构建筑相关规范和标准汇总
中国木结构建筑相关规范和标准汇总
1) 已颁布的木结构建筑规范、标准及配套技术资料: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005年版
《木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772-2012)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 2006)
《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T50708-2012)
《轻型木桁架技术规范》(JGJ/T265-2012)
《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GB/T 50361-2005)
《木材防腐剂》(LY/T 1635-2005)
《防腐木材的使用分类和要求》(LY/T 1636-2005)
《防腐木材标准》(GB/T 22102-2008)
《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329-2002)
《木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木结构住宅》(07SJ924建筑标准图集)
《轻型木结构建筑技术规程》(上海)(DG/TJ08-2059-2009)
《木桁架坡屋面改造标准图集》(2009沪J/T-223)
2) 正在编制的木结构建筑规范和标准:
《结构用集成材》(GB/T 26899-2011)
《机械分级锯材》(GB/T XXXX)
《结构用规格材特征值的测试方法》(GB/T XXXX)
3) 与木结构建筑相关的其它主要规范、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