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纸花开放》课件[2020年最新]
- 格式:pdf
- 大小:376.78 KB
- 文档页数:4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纸花开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一节《纸花开放》。
详细内容涉及纸张的特性、水的渗透作用以及简单物理变化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纸张的吸水性和水的渗透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感受科学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纸张吸水性和水的渗透作用。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纸张、剪刀、颜料、吸管、水、容器等。
学具:剪刀、颜料、吸管、水、容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白纸,通过剪纸花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纸张吸水性和水的渗透作用,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3. 动手操作(10分钟)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纸张吸水性2. 水的渗透作用3. 纸花开放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共同完成一次纸花开放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真实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纸张的吸水性和水的渗透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实验活动,共同探索科学奥秘。
环境创设:在科学角放置相关实验材料,供幼儿自主探索。
教学活动:结合本节课内容,开展相关的科学主题活动,如“神奇的纸张”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 例题讲解中对纸张吸水性和水的渗透作用的解释。
3. 动手操作环节的安全性和指导策略。
4. 作业设计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1. 趣味性:通过剪纸花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中班科学《纸花开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纸花开放》,主要内容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探究纸花开放的原理;二是亲自动手制作纸花,并观察其开放过程。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纸花开放的原理,能够自己动手制作纸花并观察其开放过程。
难点:理解纸花开放的原理,能够准确描述纸花开放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纸花、水、杯子、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份纸花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课件,展示各种纸花,引导幼儿观察纸花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纸花开放的原理,引导幼儿理解纸花开放的原因。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制作纸花,并展示纸花开放的过程。
4. 动手操作:幼儿根据教师的指导,自己动手制作纸花,并观察其开放过程。
5. 分享与交流: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观察到的纸花开放过程,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纸花开放的原理:水、纸张特性2. 纸花制作步骤:剪、折、画、粘3. 纸花开放过程:观察、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朵纸花,观察其开放过程,并记录下来。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制作的纸花,观察其开放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们在家中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花,并观察其开放过程,进一步探究不同材料的花开放的原因。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作品展示活动,让幼儿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其制作过程和观察到的开放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探究纸花开放的原理: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纸花开放的原理,这是幼儿理解纸花制作和开放过程的关键。
2. 制作纸花并观察开放过程:幼儿需要亲自动手制作纸花,并观察其开放过程,这是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纸花开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章节为《纸花开放》。
活动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纸花开放的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引导幼儿发现纸花开放的原理,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纸花开放的原理,学会制作纸花。
难点:引导幼儿发现纸花开放的原理,培养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纸花、水、颜料、滴管、毛巾。
学具:每人一份纸花材料包(包括纸花、水、颜料、滴管、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朵纸花,提问:“你们知道纸花是怎么开放的吗?”引导幼儿观察纸花,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2. 演示实验(5分钟)教师演示纸花开放的实验过程,讲解实验原理。
让幼儿观察实验现象,理解纸花开放的原理。
3. 动手操作(5分钟)教师发放纸花材料包,指导幼儿动手制作纸花。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观察与讨论(5分钟)幼儿完成纸花制作后,观察自己的纸花,与同伴交流制作心得。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纸花开放的原理,培养创新能力。
5. 作品展示(3分钟)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纸花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学习。
六、板书设计纸花开放水→ 纸花颜料→ 花瓣滴管→ 输送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像纸花一样开放?答案:例如,莲花、玫瑰花等。
2. 请幼儿观察生活中其他事物的变化,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强。
在观察与讨论环节,幼儿能主动发现纸花开放的原理,并能与同伴交流。
但在作业环节,部分幼儿对生活中事物的变化观察不够仔细。
下次活动,需加强引导,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结合本次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开展更多关于植物生长的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种植植物等,让幼儿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纸花开放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植物》,详细内容围绕纸花开放的现象展开。
通过观察、实践,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探索纸花开放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花开放的过程,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观察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幼儿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花开放的科学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纸花开放的过程,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纸花样品、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彩色卡纸、剪刀、胶棒、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已经开放的纸花,激发幼儿兴趣。
邀请幼儿猜测纸花开放的原因,引导幼儿观察纸花的特点。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纸花开放的科学原理。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植物生长的变化过程。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纸花。
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制作纸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观察与实践(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纸花,了解其细节变化。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纸花开放过程。
六、板书设计1. 纸花开放的科学原理2. 制作纸花的步骤3. 观察到的纸花开放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共同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下来。
2. 答案:观察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纸花开放的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制作纸花的过程中,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植物观察活动,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纸花开放的科学原理。
2. 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纸花特点。
2024年幼儿园学前科学活动《纸花开放》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学前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纸花开放”。
通过本节课,让幼儿了解纸张的特性,探索如何使纸花开放,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张的基本特性,知道纸张具有吸水性。
2. 学会制作简单的纸花,并能通过实验使纸花开放。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纸花开放的过程,理解纸张吸水后展开的原理。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纸花的基本方法,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纸花开放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纸张、剪刀、胶水、彩笔、实验器材(水、容器等)。
学具:每组一张白纸、剪刀、胶水、彩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看教师制作的纸花,激发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纸花是如何制作的吗?它们为什么能开放呢?”2. 制作纸花(10分钟)教师演示制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幼儿动手制作纸花,教师巡回指导。
3. 实验探索(10分钟)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纸花会开放?纸张吸水后发生了什么变化?”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例题:“如何让纸花更快地开放?”教师讲解方法,幼儿进行随堂练习。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纸花制作步骤2. 实验原理:纸张吸水后展开3. 如何让纸花更快地开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纸花,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它快速开放。
2. 答案:将纸张剪裁成花形,放入温水中,观察纸花开放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中,幼儿对纸张吸水性实验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观察不够仔细,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材质的吸水性,如布料、海绵等,观察它们在吸水后的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探索中纸张吸水性的观察。
中班科学《纸花水中开》微课件.得力文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有趣的植物”,具体内容为“纸花水中开”。
通过该活动,孩子们将了解纸张的吸水性质,探索不同类型的纸张吸水速度的差异,同时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纸张吸水的基本原理,认识到不同材质的纸张吸水速度不同。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勇于尝试、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材质纸张吸水速度的差异。
教学重点:纸张吸水原理的探索和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纸张样品(包括普通打印纸、卫生纸、厨房用纸、皱纹纸等)、水、容器、计时器。
2. 学具:每组一份纸张样品、水、容器、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朵用纸张制作的花,引导幼儿猜测如何让这朵纸花在水中开放。
2. 例题讲解:通过PPT课件,讲解纸张吸水原理,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材质的纸张吸水速度。
3. 动手操作:a.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不同的纸张样品、水、容器、计时器。
b. 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将纸张样品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吸水速度。
c. 每组派代表分享观察结果,讨论不同材质纸张吸水速度的差异。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尝试用不同材质的纸张制作纸花,然后放入水中观察其开放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纸张吸水原理2. 不同材质纸张吸水速度:普通打印纸 > 卫生纸 > 厨房用纸 > 皱纹纸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观察记录表,记录不同材质纸张在水中吸水速度的差异。
2. 答案:观察记录表(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纸张吸水原理有了基本的了解,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有趣的实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纸花开放》课件一、教学内容《纸花开放》是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的一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三章“有趣的植物”第三节“纸花开放”。
本课详细内容围绕植物的生长变化,特别是通过观察纸花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让幼儿了解水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重点: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感受植物生长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纸花、水、盆栽、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美丽的花朵,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花朵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纸花制作过程,引导幼儿关注水分对纸花开放的影响。
3. 动手操作(15分钟)幼儿按照老师讲解的制作步骤,动手制作纸花,观察纸花在不同水分环境下的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纸花开放》2. 主要内容:植物生长的变化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纸花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植物生长变化,记录下来并与爸爸妈妈分享。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真实记录观察到的植物生长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次活动,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植物生长变化,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感受植物生长的变化。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花朵,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4. 动手操作:纸花制作过程及观察纸花在不同水分环境下的变化。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纸花开放》课件.一、教学内容《纸花开放》是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的内容,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第一节。
本节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纸的特性,探索纸的吸水性;通过简单的折叠和染色,观察纸花在水中的开放现象,引导幼儿初步理解物质的吸水性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纸的基本特性,能够描述纸花开放的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纸的吸水性与纸花开放的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并描述纸花开放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用纸、水、颜料、盆子、毛巾等。
学生准备:小剪刀、调色盘、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纸花开放的动画,吸引幼儿兴趣。
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见到的类似现象。
2. 新课导入(5分钟)讲解纸的基本特性,引导幼儿关注纸的吸水性。
演示纸花制作过程,并解释其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指导幼儿动手制作纸花,观察并记录纸花开放的过程。
讲解纸花开放的原因,强调纸的吸水性和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操作,完成纸花制作和观察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纸花开放2. 内容:纸的吸水性纸花制作方法纸花开放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纸花,观察并记录开放过程。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针对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现象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用不同材质的纸制作纸花,观察其吸水性和开放速度,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的设计。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纸花开放》课件.一、教学内容《纸花开放》课件选自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纸的特性、探索纸张吸水后的变化、了解纸花制作原理以及进行简单的纸花制作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纸的特性,知道纸可以吸水并发生变化。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纸花制作。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花制作过程中纸张的折叠与粘贴。
教学重点:认识纸的特性,观察纸花吸水后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纸张、彩笔、剪刀、胶水、水盆等。
2. 学具:每人一份纸张、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课件,讲解纸的特性,引导幼儿思考纸花为什么会开放。
3. 例题讲解(10分钟):现场演示纸花制作过程,讲解纸张吸水后的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讲解步骤,独立完成纸花制作。
5. 老师指导(10分钟):在幼儿制作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解决遇到的问题。
6. 展示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老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纸的特性:轻、薄、软、吸水等。
2. 纸花制作步骤:折叠、剪裁、粘贴、吸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纸张制作纸花,观察吸水后的变化。
2. 答案:根据幼儿实践情况,记录不同纸张吸水后的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不同材质的纸张进行制作,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同时,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制作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纸花制作过程中纸张的折叠与粘贴。
2. 教学重点:认识纸的特性,观察纸花吸水后的变化。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纸花,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