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基本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11
关于地调院(测试中心)划归为公益服务一类事业单位的申报材料一、省地调院(测试中心)基本情况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是根据国务院《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关于江西地矿局属地化管理会商纪要等文件精神,于1998年7月组建,2003年9月,省地矿局为地调院增设了6个地域地调分院和4个专业分院,各分院业务上由地调院指导,经济上独立,人员定编为560人。
2005年11月,在省地矿局的战略性部署安排下,又与省局实验测试中心合并重组,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使服务领域涵盖到了地学专业的所有学科,包括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数字国土、资源规划、岩矿测试与选冶试验等等。
现有在职职工391人,大学以上学历338人(其中博士和硕士45人),专业技术人员314人(教授级高工15人,高级工程师78人,工程师78人),是一支多学科、高学历、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也是我省唯一一支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的专业技术队伍,同时也是我省一支多学科、多工种的综合性分析测试研究机构和质量检测机构。
我院目前拥有各类资质26项,其中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验测试、选冶试验、岩矿鉴定为甲级资质。
已基本达到了国土资源部“精兵+现代化”与“建实建强”的要求,地质工作领域也全面覆盖了公益性地质工作的专业范围,具备了新形势下作为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能力、水平和资质条件。
成立以来,省地矿局先后投入数千万元,用于地调院(测试中心)的基地建设、装备建设(交通、物化探与分析仪器、计算机软硬件等)及生活与办公条件的改善。
建立了以计算机为核心,以GIS、RS、GPS、ICPMS系统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地质调查新技术体系,所有地质成果实现了全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与信息化的数据库管理。
同时,我院(中心)还拥有全省最为齐全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资料、国内外地质矿产情报信息科研资料,建设有专业情报网及分析研究体系。
国土资源部公告2010年第8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单位甲级资质换证审批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3.18•【文号】国土资源部公告2010年第8号•【施行日期】2010.03.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公告(2010年第8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单位甲级资质换证审批公告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9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0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1号)的规定,经审查,下列单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甲级资质(名单附后)获准换证,现予公告。
请获准换证的单位于2010年4月1日-2010年4月16日到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办理换证事宜,领取新资质证书时请携带单位介绍信及原证书正副本。
逾期不领者,视为自动放弃。
联系人及电话:胡杰************二〇一〇年三月十八日附件: 1.获准换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单位名单2.获准换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级资质单位名单3.获准换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单位名单4.获准换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甲级资质单位名单5.获准换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单位名单附件1获准换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单位名单附件2附件3获准换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单位名单附件4附件5。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地质环境专家库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7.05.22•【字号】•【施行日期】2017.05.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土壤环境保护,机关工作正文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地质环境专家库管理办法》的通知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为规范我省地质环境专家管理,更好发挥地质环境专家技术服务、咨询论证作用,现将《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专家库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2017年5月22日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专家库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专家入选条件与专家库建立第三章专家权利及义务第四章专家监管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地质环境专家管理,提高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专家库(以下简称省地环专家库)管理科学化水平,更好发挥地质环境专家技术服务、咨询论证等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地环专家库中专家分为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专家、地质遗迹保护(含古生物化石)专家、经济专家和资深专家等五类。
第三条专家服务范围主要包括:进行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与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地质遗迹保护、古生物化石研究鉴定等地质环境类项目可行性论证、项目设计、野外验收、质量检查、成果报告和竣工验收等技术审查(评审)工作,开展地质环境有关规划、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技术报告的审查(评审)工作,参与地质环境有关技术规范、法律法规咨询论证工作。
第二章专家入选条件与专家库建立第四条入选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专家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工作经验丰富。
其中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含古生物化石)专家应在相关领域工作十五年以上并取得高级技术职称五年以上,曾担任过2项以上大型或4项以上中型地质环境相关项目成果主编(报告第一编写人);经济专家应从事相关工作十年以上,熟悉财政出资项目评审、监审、预决(清)算等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制度。
甲级地质勘查单位名单(严琼收集)30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河下9号海洋地质调查甲级。
302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浙江地质勘查院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山路115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
303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二地质队安徽省铜陵市石门路1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探甲级。
304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一地质队安徽省滁州市天长路136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
305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综合地质大队马鞍山市湖北东路461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
306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能源勘查中心)安徽省蚌埠市解放一路175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球物理勘查甲级;地球化学勘查甲级。
307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地质队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江东大道1500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探甲级。
308 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芜湖市镜湖区杨子山2号液体矿产勘查甲级;固体矿产勘查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级。
309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安徽省六安市佛子岭路8号区域地质调查甲级;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坑)探甲级。
310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安徽省铜陵市狮子山区域地质调查甲级;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探甲级。
311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合肥市宁国路19号区域地质调查甲级;固体矿产勘查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级;地球化学勘查甲级;遥感地质调查甲级。
312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安徽总队安徽省合肥市东流路315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探甲级。
313 淮北矿业(集团)勘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淮北市相山路5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坑探甲级。
314 安徽省化工地质勘查总院安徽省马鞍山市向山五里圃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探甲级。
315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安徽省宿州市东郊矿建路3号液体矿产勘查甲级;气体矿产勘查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级;地球物理勘查甲级。
地质灾害防治经费请示(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地质灾害防治经费请示地质灾害防治经费请示(精选3篇)地质灾害防治经费请示篇1县委、县政府:我县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地质灾害分布点多、线长、面广。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分析董 玮(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江西 南昌 330095)摘 要:目前有些地方存在大量废弃矿群,其对生态环境恶化、景观效果以及地质灾害的频发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均有影响。
因此,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在当下十分重要。
本文通过对地质环境资料收集以及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区域内生态恢复、自然恢复、新增土地等综合兼顾型和经济发展型等的可有效治理问题的治理模式。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废弃矿群;资源的利用;地质灾害;生态环境建设中图分类号:TD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5-0254-2Analysis of recovery and control mode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DONG Wei(Jiangxi Instiute Of Geo-Environment Monitoring,Nanchang 330095,China)Abstract: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abandoned mine groups in some places, which have an impact on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andscape effect, frequent occurrenc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other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t present.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data an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governance model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natural restoration, newly added land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s.Keywords: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bandoned mine groups;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Geological disaster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1.1 多发生地质灾害因采石活动形成的边坡坡度较陡,大多数矿山宕面局部呈现倾斜或直立状态,遗留边坡高度普遍较大,边坡节裂对比于普通边坡来说较发育,基岩有裸露情况[1]。
【关键字】精品转中国地质单位一览表地质调查单位名称一览表单位名称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一、省、区、市原地矿部系统(各省市自治区国土环境资源厅、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和各地质大队)北京市地质调查院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4号100050天津市地质调查所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20号300191河北省地质调查院石家庄市工农西路76号050081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太原市并洲北路63号030001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呼和浩特市大学路10号010020辽宁省地质地质矿产调查院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29号110032吉林省地质调查院长春市南昌路2号130061黑龙江省地质调查院哈尔滨市香坊区新乡里街5号150036 0 1上海市地质调查院上海市闸北区灵石路930号200072江苏省地质调查院南京市珠江路700号210018 025-******* 025-*******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杭州市萧山区萧金路508号311203 4 1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合肥市宁国路19号230001福建省地质调查院福州市五四北路285号350001江西省地质调查院南昌市向塘赣东北路20号330201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济南市历下区建筑新村南路35号250013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郑州市互助路25号450007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342号430030 027-85831 880湖南省地质调查院长沙市人民中路119号410011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510080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南宁市建政路1号530023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口市南沙路88号570206 0 1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号610081重庆市地质调查院重庆市高新区科园一路210号渝高D座9楼400039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阳市北京路203号550004云南省地质调查院昆明市白塔路33号(或131号)650011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拉萨市北京中路21号850000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市雁塔路北段100号710054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兰州市城关区红星巷206号730000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市南川西路107号810012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494号750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西路2号830000二、地调局直属单位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八号路4号300170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市北陵大街25号110032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市中山东路534号210016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市港窑路37号44 3003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新82号610082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市友谊东路166号710054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市福州路62号266071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100083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市环市东路477号510075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100037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河北省三河市燕郊(562队)10160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市阜外百万庄26号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市阜外百万庄26号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11号100081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市阜外百万庄26号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省正定市中山东路92号050803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保定分部(方法所)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中路135号07105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号54100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号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成都市二环路南三段5号610041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河南省郑州市陇海西路328号450006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77号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北二段1号610081 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部北京市阜外百万庄26号100037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100081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100083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市西四羊肉胡同15号100034中国地质图书馆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本部北京市黄寺大街24号院22号楼100011三、各工业部门地勘单位有色地勘系统(各有色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好和各地质大队)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市复兴路乙12号100814新疆鑫汇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市贵州路科技街59号830011 有色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北京市安外北苑100012以下为有色属地化单位天津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天津市河东区友爱东道平房6号300181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乌兰察布东路010010 辽宁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沈阳市和平区柳洲街17号110002吉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长春市同志街49号130021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哈尔滨市大庆路20号150046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市大光路26号210007 025-******* 025-*******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浙江省邵兴市人民中路160号312000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南昌市井冈山大道361号330001 0791-844502 广西有色地质勘查院南宁市建政路34号530023海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海口市金牛岭金坡路570006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贵阳市油炸街东新区路7号550005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昆明市人民东路74号650051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安市雁塔路中段24号710054 029-******* 029-*******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兰州市东岗西路427号730000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宁市建国路5号810007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乌鲁木齐市友好北路4号830000冶金地勘系统(各冶金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和各地质大队)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东里甲16号100028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一局河北省三河市燕郊101601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二局福建省福州市东街115号350001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三局山西省太原市上三桥街50号030002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南局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1250号430081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山东局山东省济南市山师东路14号250014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西北局陕西西安市长安南路95号710061 029-******* 029-*******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省保定市韩村北路38号071051 转2227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昆明地质勘查院云南省昆明市茨坝路12号650203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二区11楼100029以下为冶金属地化单位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25号610081 028-******* 028-*******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五一路60号114002冶金华东地质勘查局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254号230022煤田地勘系统(各煤炭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和各地质大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北京市丰台区靛厂299号100039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江苏煤炭地质局江苏省常州市武青路146号213003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浙江煤炭地质局浙江省杭州市新塘路198号310004 9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湖北煤炭地质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付家坡430070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东煤炭地质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新市镇加禾510440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西煤炭地质局广西区柳洲市柳石路298号545005 772-3833393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青海煤炭地质局西宁市商业街5号810001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大街154号056004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大街137号056004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陕西省西安市建西街37号710054 029-*******以下为煤田属地化单位东北煤田地质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盛京路24号110011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哈尔滨市南岗区吉林街5号150001吉林省煤田地质局长春市延安大路11号130012山西省煤田地质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师范街030006 1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河北省邢台市中兴路108号054022内蒙古区煤田地质局呼和浩特市东门外构件街2号010010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山东省泰安市东岳大街271000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安徽省蚌埠市长征路525号233010福建省煤田地质局福州市南门加洋路153号350005江西煤田地质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三店西路198号330001 0791-511620河南省煤田地质局郑州市嵩山路202号450052湖南省煤田地质局湖南省株洲市纺织路18号412000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成都市青华路39号610072 028-*******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贵州省安顺市郊西王山561000云南省煤田地质局昆明市大石坝650218陕西省煤田地质局西安市建东街710054 029-*******甘肃省煤田地质局兰州市天水路219号730000宁夏煤田地质局宁夏区银川市新城区铁东北街12号750011新疆煤田地质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830000核工业系统(各核工业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和各地质大队)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北京762信箱100013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南昌市北京西路134号330046化工地勘系统(各化工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和各地质大队)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一区1号100011武警黄金地质勘探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金兴路2号100102建材系统中国建材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北京市西直门内北顺城街11号100035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甲88号100011四、石油工业系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原为成立于1974年徐水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后总部迁涿州,2004年更现名。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基本情况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隶属于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专门从事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调查与治理的全民所有制公益性事业单位。
一、总站组建、沿革及人员、资产等基本情况(一)、总站成立情况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地处江西省南昌市,1981年7月在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水文观测站(第三、四分队)的基础上组建的。
1982年11月地质矿产部以地劳[1982]573号文件批准设立:“江西省地质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属县、团级事业单位。
1983年9月局(83)370号文将“江西省地质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更名为“江西省地矿局环境地质大队”;1991年8月30日,局(1991)248号文,将“江西省地矿局环境地质大队”更名为“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并同时挂“江西省地质矿产局环境地质研究所”的牌子,单位的性质、隶属关系、驻地、经费渠道不变。
至此,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沿革、发展到现在。
(二)、职工情况总站现有职工总数219人,其中:退休职工65人,在职职工154人。
1.在职职工年龄结构:平均年龄41岁;25岁以下7人;26~35岁29人;36~45岁71人,46~55岁47人,55~60岁3人。
2.学历结构:博士1人,硕士1人,在读硕士3人,大学20人,大专29人,中专30人,高中(技校)57人,初中16人。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在岗职工总数的47%。
3.专业结构:全站各类专业人员98人,占全站职工人数的62.4%;其中水工环专业技术人员51人,占总站专业技术人员的54%,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占48%。
专业技术人员有高级职称的16人,占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20%;中级技术职称43人,占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55%;初级职称20人,占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25%。
4.野外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及比例:全站各方面专业人员98人,野外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48人;野外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与全站技术人员之比为49%。
二、领导班子及成员简介总站设立党委,实行站长负责制。
党委成员由肖旦红、颜春、孙健、寇颖、黄长生5人组成。
颜春任站长,肖旦红任党委书记。
(二)总站性质和职能总站为县团级事业单位,实行站长负责制。
其组织机构健全,内设党委建制。
现任站领导有5人:站长1人,书记1人,副站长1人,副站长兼总工1人,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1人(另正处级调研员2人,助理调研员1人)。
性质: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监测总站”)是经省编办批准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性事业实体,是专门从事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环境监测调查研究和地质灾害防治的专业队伍。
其经常性和基本建设经费纳入省财政预算,并在省地矿局(或省国土资源厅)的部门预算中统一安排。
职能:监测总站承担中央与地方财政出资的区域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调查与防治工作,其主要任务有:1.组织实施全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规划、计划;2.承担全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并负责提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设置建议;3.承担全省重大地质灾害的监测防治、调查研究和评价工作,指导全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4.承担全省城市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5.承担全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6.承担全省地质环境监测日常工作和监测资料的接收、汇总、分析和处理,承担全省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向国土资源厅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提交各类监测成果和对策建议;7.参与起草、拟订地质环境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及实施办法;8.开展国内外地质环境监测的技术交流和合作;9.承办省地矿局、省国土资源厅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交办的其它事项。
根椐以上职能,总站下设7个管理科室和11个生产单位(科级建制)。
(三)各科室职能1、办公室(综合):含党办、行办、工会、组织、宣传、纪检、监察及车队等;职能:组织协调行政日常工作;负责文秘、档案、通讯、保密、接待等工作;负责纪检、监察、组织、宣传、工会等工作。
2、人事教育科:含劳动工资、人事管理、职工教育等;职能:负责人事管理、劳动工资、养老保险、职工教育及再就业等工作。
3.计划财务科。
负责草拟年度计划、编制预决算、财务管理规章、建立各类资产台帐;负责总站和各地级市站的财务日常管理工作。
4.后勤服务中心。
负责用电、用水、食堂、车辆调度、庭院绿化美化等工作。
离退休人员管理。
5.物资安全科。
负责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保卫及物资设备管理等工作。
6.总工程师办公室。
职能:负责地质环境监测规划、计划实施方案的编制;负责技术质量的管理工作;负责拟定工作要求、技术质量标准;负责成果审查验收工作;负责成果汇交;负责资料管理工作;负责新技术方法的推广工作,开展地下水与土地资源和环境相关性研究。
7.信息中心负责全省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维护;承担信息的收集、汇交、整理;负责项目成果出版及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向决策部门提供地质环境管理决策依据和水工环技术支持及信息服务。
8.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研究中心建立并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机制,与省气象局、江西电视台合作,增加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服务,建设与维护江西地质环境信息网。
负责提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设置建议。
承担地质灾害的数据汇总、分析、处理和预测预报工作;负责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指导、培训和普及工作。
负责重大地下水异常调查和解释工作。
9.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中心组织开展全省重点县(市)较大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查清地质灾害发育规律;承担重大地质灾害监测、调查研究和评价工作;负责全省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
10.矿山地质环境研究中心负责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和评价工作。
主要承担崩滑流地质灾害、国家重大工程、重点基础设施变形监测,以及全省公益性环境地质测绘工作,并向预警预报中心、地质灾害研究中心、矿山研究中心提供相关测绘成果。
11.实验室负责水质、水样分析及岩土测试试验等工作。
12.各地级市监测站负责本市的地下水动态监测和地质灾害的监测调查、应急调查、研究、数据采集和监测工作;按时向省总站汇交各项地质环境监测数据。
13.工勘市场部。
其职能主要是开拓地质市场和资质管理。
(四)、制度建设情况总站十分重视制度建设,严格以制度管人和事。
1、政治方面:党委工作制度、议事规则、领导干部廉政自律若干规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2、行政方面:总站内部经济责任制、财务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制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等;3、技术管理方面:成立了以站长为首的总工负责的总站技术成果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审查制度、报告立项制度、野外成果检查验收制度,加强技术成果审查、质量等级评定的有关规定等制度。
从这些年工作来看,我站各方面管理制度是健全的,从而使我站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四、近3年财务情况五、单位资产及装备情况1、基地面积14582.33m²,总站房屋建筑面积共7300.86m²,帐面数952840.72元(原值)。
2、设备仪器情况:①交通工具3辆,原值436991.60元;②设备类:笔记本电脑、全站仪、彩色喷墨绘图仪、摄像机、各类钻机、酸度计等设备共42台(套),原值1067113.37元。
六、科研开发能力情况我站主要从事全省地质环境监测和水工环地质研究、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是一支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先进、多手段、多功能的综合性专业队伍。
(一)、人员构成总站现有在册职工15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3人,占职工总数的53%;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1人,中级职称人员37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70%。
熟练技术工人51人,占职工人数的32.3%。
见表6-1(二)、科研装备拥有各种仪器设备380台(套),其中主要仪器设备见表6-2。
主要仪器设备情况(三)、研发水平我站拥有地质灾害勘查甲级资质、工程勘察乙级资质,并具有环境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地质勘探工程、地质测绘和岩石、矿物、土壤及水质的分析化验、鉴定测试等资格,20多年来,我站围绕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以承担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与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矿山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保护规划、农业地质调查评价、城市地质调查评价、工程勘察以及地质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工作为主,并承担了地热勘查、地下水回灌、地方病环境地质调查与改水勘查、矿泉水水源地勘查评价、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调查评价、地形测量等工作。
共完成国家计划内项目129项(重大科研项目36项),市场项目2320多项,其中“长江中下游重点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调研”、“南昌市环境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图系”、“江西省鄱阳湖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江西省癌症分布与地质环境相关性研究”等四个项目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近三年来,我站主要从事:1、完成全省25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2、完成全省各类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近百项,泥石流、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治理项目2个3、完成江西省重点地区矿山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和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共计 2 项,为我省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管理、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宣传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各矿山企业地质环境保护意识。
4、对遂川县大汾镇热水洲温泉开发利用进行研究;5、开展了江西省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及江西省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为政府部门指挥抗灾救灾提供信息服务和科学决策依据,为南方丘陵地区群发型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提供成功经验。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04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