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814.50 KB
- 文档页数:12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及单元测试(附答案)一、科学知识: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瓦楞纸中间的纸被折成了波浪形,增加了纸的厚度,从而提高了纸板的抗弯曲能力。
3、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4、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5、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足拱、管状的手臂骨、腿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生活中的拱形:植物的杆、茎、果实,拱门,拱窗,拱桥。
6、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三角形框架受到外力时,总是能够通过三根杆的推拉达到内力与外力的平衡。
在四边形框架中加一根斜杆,就会变得稳固。
因为加了斜杆后,当框架受到外力时,斜杆会产生拉力,使框架达到内力与外力的平衡,从而不易变形。
7、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
8、框架铁塔结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采用了大量的三角形框架结构、抗风能力强。
9、常见的桥梁结构类型有梁桥、拱桥、拉索桥和浮桥。
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一、抵抗弯曲1、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增加纸梁的宽度,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强)。
2、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增加纸梁的厚度,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
3、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师要注意的重大问题。
4、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材料、形状、宽度、厚度、长短等因素有关。
5、横梁的放法:【横梁厚度】能更大的影响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所以横梁一般【立着放】。
这样更能增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6、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①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
②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③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④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可以看出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7、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8、研究的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实验材料:两叠书、三张A4纸、若干个垫圈实验假设: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纸越宽,它的抗弯曲能力越大实验步骤:①把两叠书当作桥墩,放上一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②放两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放三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④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中应控制改变的量:纸的宽度;不变的量有: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
(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结论(我们的解释):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纸越宽,它的抗弯曲能力越大9、实验: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我的猜想: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第一课抵抗弯曲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宽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厚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把铅画纸裁成1倍宽、2倍宽、4倍宽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宽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宽、4倍宽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实验现象:4倍宽的纸梁能承受的垫圈数量最多。
实验结论: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5.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厚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宽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用铅画纸裁出7张同样宽度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用少量固体胶粘贴成1倍厚、2倍厚、4倍厚的纸梁;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厚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厚、4倍厚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 折形状1、物体具有可见的形状和结构,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效果不同,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锥形、台形、柱形、球形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其他形状。
3、形状结构是指能够承受一定外力作用,不会发生形状和大小改变的构造。
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4、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5、圆柱形承受力最大,因为圆柱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匀的分布。
6、材料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像纸这样的薄形材料抵抗弯曲的性能都较差,增加厚度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材料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7、细细的麦秆能够支持得住比它重得多的麦穗,是因为它是空心的。
其科学道理是圆筒形结构承受力强。
8、鸡蛋是一种薄壳结构,能把压力均匀地分散到各处。
9、纸包装箱用的材料叫瓦楞纸,它由三层或五层薄纸板构成,中间的一层或两层是瓦楞形的,这种结构使纸板的抗弯曲能力增强。
10、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薄壳结构的建筑等。
11、请说说为什么有些钢材或铝材要做成“T”“U”“L”“工”或“口”字形状?答:因为这些形状的改变在效果上等同于增加了薄形材料的厚度,而用的材料并没有增加,这样就达到了既省材料,又能有好的效果,一举两得。
2 搭支架1、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2、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等都设计成三角形支架结构,都运用了三角形结构最稳定的原理。
3、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法国巴黎。
4、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其中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而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3 建桥梁1、桥梁是由桥墩和桥面组成的。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有4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物体是有台形、柱形、锥形、球形四种基本的形状构成的,这些形状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其他形状。
2、仙人球是有柱形和球形构成的。
3、像纸张这样的薄型材料承受力都较差,我们可以通过折叠、弯曲等方法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经研究发现,改变纸张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4、球形在各个方面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5、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人脑。
6、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定形不同,三角形是最稳固最结实,所用的材料最少7、像艾菲尔铁塔这种估价师的结构常被叫做框架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上都是三角形。
框架结构的铁塔的特点是上轻下重、上小下大。
8、水立方的形状是柱形,它的透明膜结构已经成为世界之最。
9、不稳固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式它变的稳固。
10、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对于容易变形的四边形、六边形等,可以用横梁使之分解成几个三角形的方法增加其稳定性。
11、小桥一般是由桥身和桥墩两部分组成。
12、根据桥的形状不同,我们也可以把桥分为不同几个种类,赵州桥属于拱桥、南京长江大桥属于拉索桥。
13、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开始造房子,古时候,人们使之和茅草造房子;现在我们用钢筋、水泥、砖块建造平房和大厦。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
14、我知道中国的主要建筑有中国国家体育馆“鸟巢”、拉萨布达拉宫、苏州园林。
15、模仿贝壳的著名建筑是悉尼歌剧院,被称为我国古典园林精品的是苏州园林。
16、桥面的跨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跨度越小,抗弯曲能力越大。
17、通过制作西瓜皮桥,我们可以得知拱桥承受力最大,是最结实的一种桥。
18、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厚度和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方法来增加物体抗弯曲的能力。
19、将一张纸张加工成拱形,它就变硬了。
六年级(科学)教材第二单元的(形状与结构)(做框架)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觉: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
课文内容分为三个局部:一、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二、制作研究简单框架;三、做一个巩固的正方体框架。
学情分析在农村有着丰富的学习科学的资源。
田野里、小河边等一些地方,随处可见做框架的材料,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在科学教学中,能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提供直接感知的物体,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内容形成正确的概念,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有很好的援助。
在这过程中,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好科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感情、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课依探究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
在导入环节,通过让学生看一些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投影图片,找出这些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的共同点:都是用木头或钢铁构建而成,都比拟高大、牢固,从而为探究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为什么这么牢固打下伏笔。
同时通过较形象的比喻较自然引出了什么叫框架结构的概念。
在探究简单框架结构中,通过做——压——究——固顺序将探究逐渐深刻。
在运用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知识根底上,让学生去固定四边形框架,学生出现了不同的加固方法:有将四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的,有将四边形变成“日〞字形和“田〞字形的,教师让学生猜想根底上,教师进行实物验证,从而得出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结论。
然后让学生观察塔和架子为什么高大而巩固的原因。
最后运用这一知识加固正方体框架,整个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深刻,学生理解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概念目标,到达了“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过程目标,体验到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
第二单元简答题1、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答:瓦楞纸板中间的夹层做成“W”形后,形状改变了,相当于增加了纸的厚度,抗弯曲能力增强了,因此也就变坚硬了。
2、梁一般是怎么样安放的?说明理由。
答:梁一般是立着放的,因为立着放虽然减少了梁的宽度,但大大增加了梁的厚度,厚度比宽度更能提高梁的抗弯曲能力,所以梁一般是立着放的。
3、试述材料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答:材料的不同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减少材料的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怎样才能使纸拱承载更大的重量?答:用书抵住纸拱的拱足,就可以抵住纸拱的外推力,这样就可以承载更大的重量了。
5、解释西瓜皮拱为什么不垮吗?答:因为西瓜皮拱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这样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所以西瓜皮拱不垮。
6、请举出类似拱形受力特点的形状?答:圆顶形、球形、弧形、抛物线型。
7、圆顶形与拱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球形与拱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答: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都可以看成拱形,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的分散开来,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8、常见的拱形建筑有哪些?答: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卢沟桥。
9、塑料瓶的上部、中部、底部、各是什么形状?表面还有哪些形状?答:上部是圆顶形;中部是圆柱形,表面有环状的拱形,还有竖着的拱形或其他凹凸形状;底部类似圆顶形,最厚的是瓶口,最薄的是瓶身。
10、人体中的拱形有哪些?试述他们的巧妙。
答: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
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拱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11、增强抗弯曲能力采用的方法有哪些?答:1、增加材料的厚度;2、改变材料的形状;3、增加材料的宽度。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抵抗弯曲一、填()1、很多的房子和桥梁都是依靠(柱子)和(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
2、增加纸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
3、增加纸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4、横梁(平着放)好,(立着放)不好。
二、判断1、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厚度有关。
2、建筑中横梁一般厚度都很厚。
3、建筑中承重的横梁都是横着放的。
三、简答:横梁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答:立着放好。
因为厚度比宽度更能增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一、填()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
二、简答: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答:瓦楞纸板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是因为它的中间层好似一个个拱形,这种结构使它的强度大大增加。
3、拱形的力量一、填()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的更加精密。
2、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二、简答:1、西瓜皮拱为什么不垮?答:因为西瓜皮拱把受到的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紧密。
装水的饮料瓶抵住了拱形受压产生的向外推力,所以西瓜皮拱不会垮。
2、古代城门为什么都做成拱形?答:做成拱形可以承载相当的重量而不跨,非常坚固。
4、找拱形一、填()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也不产生向外推的力,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3、人多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
(拱形)的肋骨护卫者胸腔中的内脏。
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二、简答:说说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答:拱形和球形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三、判断1、锅盖采用的是圆顶形。
()2、生活中有很多建筑物模仿了生物体中的拱形。
()3、田螺的外壳是拱形,有利于保护自己。
( )4、球体比正方体要坚固。
()5、半个乒乓球比一个完整的乒乓球承受的压力大。
()5、做框架一、填()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2、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和(四边形)。
3、四边形中增加斜杆起的作用是(推和拉)。
二、判断1、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2、三角形的结构比较容易倒。
()3、三角形框架与正方形框架相比,具有省材料、更坚固的优点。
()4、框架结构中的“小格子”大多数是三角形形状的。
( )二、简答:那些地方使用了框架结构?有什么好处?答:起重机架、房价、空调机室外机架、铁塔使用了框架结构。
它可以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
6、建高塔一、填()1、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使它不容易倒。
二、判断1、风阻力小的不容易倒。
2、一个物体只要上小下大就不容易倒。
3、上轻下重的物体肯定不容易倒。
4、塑料瓶口向下最容易倒。
5、框架结构铁塔的抗风能力比较强。
6、建造高大的铁塔,关键要做到稳定不倒。
7、桥的形状和结构一、填()1、桥帮助我们跨越(江河)、(峡谷)、道路)和(其他障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建筑。
2、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
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3、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建造(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4、钢索桥的显著特点是(跨度很大)。
5、跨越长江的(江阴大桥),跨度达(1385)米,一跨过江。
吊起桥面的主钢缆,每根都由(两万)多根钢丝组成。
钢缆要承受(6.4万)吨的拉力。
6、桥塔修得很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7、火车轨道用的钢轨是一种形状稍微变化了的(工)字形钢。
8、受大自然的启发,人们制造了(钢管)。
钢管重量(轻),强度(高),比同样多材料做成钢棒能承受更大的力,所以,建筑工地支架、自行车身都用(管状材料)而不用(实心材料)。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所有的桥都是桥面在拱的上方。
()2、钢索桥的跨度可以很大。
()3、桥面在拱的下方,可以拉住拱脚抵消拱的外推力。
()4、拉索桥分为斜拉桥和悬索桥。
()5、桥塔修得很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三、选择题1、拱桥的桥面与桥拱的位置关系可以是()。
A、桥面全在桥拱上B、桥面全在桥拱下C、桥面可在桥拱上、中、下2、桥面的跨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A 、跨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大B、跨度越小抗弯曲能力越大C 、跨度大小与抗弯曲能力无关3、长江上的江阴大桥属于()。
A、平桥B、拉索桥C、拱桥4、江阴大桥的钢缆要承受()吨的拉力。
A、2万B、4.6万C、6.4万D、64万5、赵州桥的桥面在()A、拱上方B、拱下方C、拱中部6、人们用钢缆建造钢索桥,大大地增加了桥的()A、拉力B、跨度C、抗弯曲能力第三单元能量1、电和磁一、填()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们。
2、电流产生了(磁性)。
3、电流越强,(磁性)越强。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通电导线能产生磁性。
()2、做实验时,导线不能长时间接在电路中。
()3、加大导线中的电流不会影响小磁针的偏转。
()4、在电流相同时,通电线圈的磁性比通电直导线的磁性大。
()5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
()二、选择题1、电与磁()A、有关系B、没关系C、可有可无2、如果使电路短路,电流就()A、很弱B、很强C、消失3、指南针静止后,指针指示方向是()。
A 、指向西北B、指向南北 C 、指向东西4、下列方法中不能增加电流大小的是()。
A、增加电池节数B、铜C、短路5、()是第一个发现电能转化成磁的人。
A、牛顿B、奥斯卡C、奥斯特2、电磁铁一、填()1、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它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后(磁性)消失。
2、电磁铁也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正负极的接法)、(线圈的缠绕方向)有关。
3、磁铁与电磁铁不同之处:磁铁有磁性,南北极不改变;电磁铁通电才有磁性,南北极能改变。
4、(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5、因为用的导线较短,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二、判断1、电磁铁通电时才有磁性。
2、电磁铁南北极可以改变。
3、电磁铁可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4、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
3、电磁铁的磁力(一)一、实验: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吗?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改变的条件:线圈的圈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线圈20圈2、线圈60圈3、线圈100圈不变条件:1、线圈中的电流强度。
2、缠绕的线圈与铁芯的距离。
3、铁芯的大小形状。
实验过程:接上电池,分三次去吸大头针,可以看到100圈的吸的最多,20圈的吸的最少。
结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
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关系的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吗?假设:电池数量多,磁力大;电池数量少,磁力小。
改变的条件:电池数量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电池1个2、电池2个3、电池3个不变条件:1、线圈的圈数。
2、缠绕的线圈与铁芯的距离。
3、铁芯的大小形状。
实验过程:接上电池,分三次去吸大头针,可以看到三个电池吸的最多,一个电池的吸的最少。
结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
电池数量多,磁力大;电池数量少,磁力小。
简答: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1、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圈数。
2、线圈中的电流强度。
3、缠绕的线圈与铁芯的距离。
4、铁芯的大小形状。
5、神奇的小电动机一填()1、小电动机有(外壳)、(转子)、(电刷)。
2、转子有(铁芯)、(线圈)、(换向器)。
转子相当于(电磁铁)。
3、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4、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5、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6、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在电动玩具车里有(小电动机),是它驱动小车前进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电动机里面有磁铁。
()2、改变电流大小不能改变转子转动的快慢。
()3、电动机是用电来工作的。
()4、小电动机的转子相当于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
()5、小电动机的转子上只有两组线圈。
()三、选择题1、转子由铁芯、线圈和()组成的。
A、电刷B、换向器C、外壳2、转子相当于()块电磁铁。
A、1B、3C、43、可以加快小电动机转子转动速度的是()。
A、用两个磁铁B、减少线圈的圈数C、减少电池的数量4、小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无关。
A 、改变电流的方向B、改变转子磁铁的磁极C 、增加线圈缠绕的圈数5、小电机中换向器的作用是()A改变电流方向B调节电机转动速度C开关电机6、电动机是()的机器。
A.动力产生磁B.电产生动力C.磁产生电6、电能和能量一、填()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
2、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
(也叫机械能)3、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4、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5、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6、人们利用电方便地得到需要的(动力),得到需要的光、热、声和磁……通过电能与其他能量之间奇妙的转化,使得我们的(生产)、(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声、光、热不是能量。
()2、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得的。
()3、动植物的生长不需要能量。
()4、食物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变化,使人体保持体温。
能够运动,食物也具有能量。
()5、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6、电吹风机只能输出一种能量。
( )7、能量之间是可以转化的起重机是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8、和运动有关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叫做机械能。
( )三、选择题1、下列用电器,只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的是( )A 、电灯B 、电烤箱C 、电视机D 、空调2、食物和汽油中储存着( )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化学能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我们身体运动的能量是从食物中转化来的B 、汽车把汽油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C 、有些机器不耗能量也可以工作4、能量是(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