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一 获取和解读信息突破 6 设问行为动词辨别专练——破解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42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时冲关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1、2题。
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1.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措施D.荒漠化只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2.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止荒漠化效果不明显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解析】1选C,2选D。
第1题,通过数据可以计算出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新疆主要的农业用地是草地,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主要是风蚀,这是由于过度放牧形成的;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措施;在自然条件下也能形成荒漠化,只是过程一般很缓慢。
第2题,荒漠化是人类不当的活动作用于脆弱的地理环境引起的土地退化,从表中数据和新疆的环境特点可以分析得知,新疆的荒漠化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破坏地表植被,土壤遭受风蚀、水蚀等形成的,从形成的动力条件来看,主要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风蚀、水蚀)。
【知识拓展】3.(2018·珠海二模)读雅鲁藏布江主要水文站径流年际变化及藏水北调线路示意图,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B.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减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解析】选D。
由主要水文站径流年际变化图可知,径流年际变化大;从拉孜到奴下,即从上游到下游,径流量增加;径流的年际变化大,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故选D。
(2018·浙江名校二模)近年来,新安江上游流域因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流域的生态破坏,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急剧扩大,水质逐年呈下降和富营养化趋势。
小题增分练01 特征特点类(建议用时:30分钟)(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2018·广东广州高三三调)下图所示建筑是我国苗族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
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
据此回答1~3题:1.与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 )A.山高坡陡B.终年高温C.潮湿多雾D.蛇虫较多2.吊脚楼的最大优点是( )A.通风透气,宽敞明亮B.高瞻远瞩,视野开阔C.冬暖夏凉,防暑降温D.节约土地,造价较廉3.这种建筑最有可能分布在( )A.黄土高原B.大兴安岭C.云贵高原D.西双版纳(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县年降水量及水系分布。
读图,回答4~5题:4.影响该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B.海陆位置C.季风D.地形5.据图推断,年平均气温( )A.N地>M地B.P地>N地C.Q地>P地D.Q地>M地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不同季节降水相对值折线图。
据此回答6~7题:6.图中的①②③与季节相对应的是( )A.①—夏季②—秋季③—冬季B.①—冬季②—夏季③—秋季C.①—秋季②—夏季③—冬季D.①—夏季②—冬季③—秋季7.对下列城市降水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A.夏季乌鲁木齐和南昌降水量接近B.广州的降水季节变化最小C.夏季降水量最少的是西安D.冬季降水量最大的是台北(2018·福建三明考前练)土壤全氮含量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之和。
下面图甲为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海拔3 500米处为林线),图乙为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沿海拔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8.a植被对应的自然带是( )A.亚高山草甸B.针阔混交林C.山地荒漠草原D.针叶林9.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 )A.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大B.与气温的变化规律一致C.在a、b植被过渡带处较大D.与植被类型无关(2018·江苏南京一调)下图为某区域近地面两点和对应高空两点的气压图(单位:hPa)。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十个专题附答案)二轮专题一等值线和图表信息的判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28.(1)B地降水量多于A地A地位于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主要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冬季风)的影响;沿岸寒流经过。
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地形为高大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沿岸有暖流经过。
(2)C地受季风环流控制,且四面环海,降水丰富,集中夏秋季节;D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3)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基本沿通过地球球心的大圆的劣弧,航程较短。
(4)①地为寒、暖流交汇区,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②地为上升流海区,海水上泛,饵料比较丰富。
二轮专题二自然地理主要原理——基础检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13BDDD C A B B 答案C CA B C14 23 18 24 19 题号22 15 20 16 25 17 21ACDACBBBACCB答案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26.(10分)(1)a:105°W(2分)b:165°E(2分)(2)(23°26′S,120°E)(2分)(3)旱季(2分)(4)南回归线及其以南(2分)(2)B(2分)27.(10分)(1)B(2分)(3)③(2分);与①④相比,③位于港湾内部,风平浪静,有利于船舶停靠;(2分)与②相比,等深1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线密集,港阔水深,有利于大型船舶进出。
(2分)28.(12分)(1)甲图为德干高原,乙图为巴西高原。
(2分)(2)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旱严重,不利于农作物生长(4分)(3)水能河流水量丰富地处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3分)(4)铁矿石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
四、策略对应——决胜考场在考场上,选择题的解答如何做到“快、准、稳”?非选择题的解答如何做到“精、准、全”?应把握好以下应对策略,方能决胜考场。
对应策略1把握不同类型选择题的解答技巧(1)等值线判读型选择题:一读图名,判断等值线的类型;二读数值大小;三读弯曲方向和延伸方向,等值线的凸向揭示了数值的变化(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四读疏密程度,判断地理要素变化的缓急,等值线越密,变化越急,反之,变化越缓;五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内的数值大小(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六结合具体相关知识进行解读(如地形类型判断、交通选线等)。
(2)坐标图判读型选择题:一般的坐标图有二维坐标图(平面直角坐标图)、三维坐标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和多维坐标图(如雷达统计图、风向玫瑰图等)三种类型。
坐标图的判读,先要明确各个坐标的含义,搞清楚图中反映的是哪些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图中所反映的信息判断各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比例关系。
(3)区域定位型选择题:这类题一般给出一幅区域经纬网图、轮廓图或景观图,先要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区域定位,然后以区域为背景,分析区域内相关地理特征。
(4)比较研究型选择题:对不同的区域加以比较,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
解答此类试题的前提是区域定位,关键是区域特征的比较。
(5)计算型选择题:需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从图表或文字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然后进行计算。
(6)材料解析型选择题:可从两方面入手,一要注意读图表、文字材料,充分把握图表名称及文字材料的中心内容,了解图表所要说明的地理要素的分布、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二要结合设问再读材料,筛选有用的信息,去除干扰信息和无用信息,要特别注意文字材料中关键的字、词、数据等,这是解题的关键环节。
对应策略2牢记解答选择题的几点注意事项(1)认真审题,特别要看清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如“东”“西”“南”“北”“大”“小”“高”“低”“上”“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