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731.47 KB
- 文档页数:12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科学阅读》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学生狗回答:眼耳鼻舌等请您谈谈这些感觉器官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会有什么感觉?学生报告: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各器官的感受。
你知道我们身体最大的感觉器官是什么吗?(根据答案揭示题目)板书课题:皮肤很重要三、新课展示(一)出示幻灯片。
了解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的相关内容。
(面积、重量、厚度等)(2)根据生活实践,谈谈你的皮肤曾经是什么感觉。
根据汇报教师板书:冷、热、痛、压、痒等感受。
(三)皮肤对外界环境刺激的感受进行实验体验。
1、提出要求:每个桌子上有两杯水。
用手触摸两个杯子的杯壁。
温度有什么区别?(2)三人一组,一人闭上双眼,组内选择其中一人用手指轻碰他(她)暴露在外的皮肤,闭眼的同学感受被触碰部位在哪?(3)用牙签尖按在手心上,渐渐用力,以不伤到皮肤为好,有什么感受?(4)双手放在屁股下,坐15秒左右。
你对你的手有什么感觉?(5)三人一组,另外两人拉起被测试者的手臂,用手指轻轻挠他的腋窝。
被抓伤的人是什么感觉?提示:请及时在记录单上写下每次实验后的感受。
2、学生汇报试验感受,教师随机总结。
放映幻灯片:为什么人会自己挠痒痒,狂笑(了解科学原理)。
3.我们的皮肤有那么多感觉,那么人的皮肤是什么结构呢?我们来看视频:教师:提问看完短片你知道皮肤有哪些结构,每个结构作用是什么?展示幻灯片:学生汇报皮肤结构和作用,教师板书。
(1)表皮层:观看看视频。
你知道视频中向我们介绍了那些内容?学生汇报:表皮层的代谢功能观看视频进行了解。
(2)真表皮层:观看视频,你了解到真皮层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汇报(3)真皮层的附属器官相关知识,观看视频后,学生谈谈了解到那些信息。
四、复习训练以PPT形式进行复习,形式:填空题和选择题。
五、总结收获。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我们自己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1.观察我们的身体【教材简析】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我们自己》的教学内容指向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生命科学领域“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这一科学概念。
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对身体的整体性观察开启了研究的大门,聚焦部分使用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奔跑的照片,明确了本课的研究对象是“我们的身体”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的身体具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差异。
提出了“关于我们的身体,你知道些什么?”的问题,旨在调动唤醒学生的初始想法,引导学生交流对于身体的已知信息,同时发现学生比较模糊的认知,为深入观察研究我们的身体了解基础,作好铺垫。
探索部分安排了四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对身体外形结构的观察,核心是“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认识人体的基本结构——头、颈、躯干和四肢;第二个活动是对身体外形的对称性的观察;第三个活动和第四个活动都是将观察的重点由身体外部引向身体内部,对人体展开了由外部到内部的观察活动,通过手摸、耳听等方法观察并描述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等,激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研讨活动环节的“我们用了几种方法观察身体?”“说说观察中的新发现和想研究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对观察方法、观察内容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探究人体秘密的兴趣。
拓展环节主要是通过仔细观察人体结构图进一步认识身体内部的一些看不到的器官,及时修正完善自己对身体的认识,掌握更多的信息。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我们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
●身体内部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结构,如骨骼、肌肉、心脏等。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观察并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身体内部的情况。
3.科学态度目标●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以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
2022年小学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我们自己第一课《观察我们的身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我们的身体》这一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它们的功能。
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认识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的基本了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身体的各个部位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系统化和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思考,从而达到对身体的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功能,能够正确地观察和描述身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身体,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身体,以及对身体功能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身体,并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人体模型或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记录表格,用于学生描述身体部位。
3.准备讨论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人体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人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功能,如头部、颈部、手臂、腿部等,并简要介绍每个部位的功能。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尝试说出各个部位的名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身体部位,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关注身体部位的细节和功能。
学生可以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准备好的表格中。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简要介绍所观察的身体部位。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我们自己《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科版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材分析:本单元《我们自己》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人体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
学习的目标要求是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以及对应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本节课属于本单元第二课。
本课重点是呈现人体感官,以及各个感官的基本功能。
通过对感官的学习,一是认识到“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二是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周围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在学习感官之后,明确各个感官都有自己能感受到的信息,强调每种感官只能感知特定的信息。
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证明靠单一的感官去采集信息,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
尝试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最后获得了正确的信息。
强调多种感官观察事物,才能更接近事实。
拓展环节将感觉器官的研究与社会问题建立联系,如残障人士缺失了某些感官的功能,他们可以通过开发其他的感官来弥补。
对于这类人群,我们应该提供帮助和抱有谦让的心态。
最后,呼吁学生珍爱生命,呵护好自己的身体。
学情分析: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感觉器官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如认识事物、感受外界变化和接受外界信息等。
在一年级时,观察活动就已经需要借助各种感官来完成了,所以孩子们对于感官有最初的认知,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而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感觉器官的作用和意义,所以也给学生建立了一些兴趣和探索求知欲。
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识别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感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及其变化。
每个感官都有自己的作用,也有不能完成的事。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采用实验的方式,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和实验发现的事实。
通过对比探究活动,明白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能够更全面、更确切地了解事物的信息。
3、科学态度目标能如实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残障人士因为感官障碍而去运用其它器官的意义。
2018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教案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步骤一、聚焦二、探索科学学科二年级下册教案第 1 课总9 课观察我们的身体课时 1 任课班级二(1 ~10) 班执教从容~辛科学概念目标:我们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
身体内部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结构,如骨骼、肌肉、心脏等。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观察并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身体内部的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以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够如实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发现人们身体结构相似,但相貌等方面总会有些不同。
能够观察和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
知道人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以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
为学生准备:白纸、彩笔、人体结构图、不同地区儿童的照片。
教师准备:课件、小视频、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看图认动物。
1. 观察图片,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2.谈话: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就认识了很多动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物,通过观察了解了它们的身体结构。
你对自 2. 举手说说自己对身体结构的认识己的身体结构有哪些认识呢?(课前布置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上的信息采集,此处学生便可根据活动手册进行说明了)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我们的身体。
( 板书课题 )(一)观察身体的外部结构(一)活动一画一画活动一画一画1. 明确活动要求。
1. 认真倾听要求。
(1)每组选择一名同学,躺在大白纸上。
(2)每组再选择一名同学用彩笔沿着这名同学的身体外部把轮廓画出来,然后再把身体轮廓剪下来,其他人辅助操作。
2. 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作品。
思考:(3) 笔的墨迹不要碰到同学的身体和衣服。
不同同学的轮廓有哪些相同之处(4) 安全使用剪刀,不要伤到自己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