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脂剂
- 格式:docx
- 大小:14.09 KB
- 文档页数:2
一、脱脂剂定义:脱脂剂英文名称:degreasant,主要用于脱除物体表面油污,包括:碱性脱脂剂、乳液脱脂剂和溶剂脱脂剂三种。
(1)碱性脱脂剂,由碱、螯合剂及表面活性剂组成;(2)乳液脱脂剂,利用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浸透性、乳化性及分散性可以脱除金属表面的污垢;(3)溶剂脱脂剂,采用浸渍法或蒸汽法脱脂。
二、脱脂剂构成分类:在金属化学处理、电镀及涂施之前,要用脱脂剂脱除金属表面上的油脂及矿物油。
主要脱脂剂的组成有以下几种:(1)碱性脱脂剂,由碱、螯合剂及表面活性剂组成,包括复合高效脱脂剂、高温强力脱脂剂等;(2)乳液脱脂剂,利用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浸透性、乳化性及分散性可以脱除金属表面的污垢。
一般采用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等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数种混合物,并用水稀释制成乳液;(3)溶剂脱脂剂,采用浸渍法或蒸汽法脱脂。
主要采用的溶剂有卤代烃溶剂及氟代烃溶剂等。
三、脱脂剂产品介绍:(1)碱性脱脂剂产品由两个组分组成:A、B两个组分,其中A一般由碱性物质组成,B 由多种表面活性剂组成,使用时两者以一定的比例直接在槽内配成工作液使用。
配比用量:A:2~4%,B:1~2%指标:游离碱:10-20(点)(2)溶剂型产品脱脂剂是专为工矿机械设备清洗而研制的溶剂型清洗剂。
能快速有有效地清洗机械表面、轴承、管道中的磺油、机油、除锈油及固化油脂。
本品品不易自燃,没有汽油、稀释剂等物的自然引火危险性。
快速完全挥发,不含留任何残渍,对金属、涂层饰面、绝缘覆盖层及耐溶性橡胶、塑料等物均安全全无损。
不含四氯化碳、苯类有害物质。
渗透性强,不必完全拆卸设备清洗。
产品特性:颜色:无色透明,气味:溶剂味,比重: 1:1.2 , PH值:6±0.5。
适用范围:用于工矿机械设备安装前的除防锈油,生产中设备维修保养、轴承、管道内的废旧磺油清洗,设备表面磺油固化层及机油黄袍的清洗。
使用方法:用布碎沾上本品涂抹需清洗表面、油层、油泥,很快分解脱落。
编号:MSDS-010-00化学品安全数据表1.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2.危险性概述: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
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
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驰。
接触本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3.急救措施:①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③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④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4.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5.操作处置与储存:①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②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6.接触控制/个体防护:①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1 / 3②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③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④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⑤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⑥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汽车涂装脱脂剂成分:
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脱脂剂的主要成分,它们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能够更好地润湿和渗透到油脂和污物中,将其乳化或溶解。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2. 碱性物质:碱性物质可以与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将油脂转化为肥皂和甘油,从而使其溶于水。
常用的碱性物质包括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2CO3)和硅酸钠(Na2O·SiO2·nH2O)等。
3. 缓蚀剂:缓蚀剂是一种能够减缓或防止金属腐蚀的化学品,它们可以保护金属表面不被脱脂剂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腐蚀。
常用的缓蚀剂包括有机酸、无机酸和缓冲剂。
4. 消泡剂:消泡剂用于消除脱脂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泡沫,以确保脱脂过程的顺利进行。
常用的消泡剂包括硅油、聚醚等。
5. 稳定剂和防腐剂:稳定剂用于保持脱脂剂的化学稳定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而防腐剂则用于防止脱脂剂在使用过程中被微生物污染和降解。
常用的稳定剂和防腐剂包括苯甲酸、山梨酸等。
6. 填充剂和磨料:填充剂和磨料可以增加脱脂剂的体积和磨损性,有助于去除顽固的污物和提高脱脂效率。
常用的填充剂和磨料包括碳酸钙、硅砂等。
碱性化脱脂剂的主要组成碱性化脱脂剂是一种常用于工业和家庭清洁的化学制剂。
它主要通过碱性物质的作用来去除油脂和污垢。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碱性化脱脂剂的主要组成成分以及其作用机制。
1. 碱性物质碱性化脱脂剂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碱性物质,通常是碱的盐类或碱性氢氧化物。
常见的碱性物质包括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和碳酸氢钠(NaHCO3)。
这些碱性物质具有较高的pH值,可以中和酸性物质并与油脂发生化学反应,以去除污垢。
2. 表面活性剂碱性化脱脂剂中常含有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是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其更容易渗透和清洁表面。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这些表面活性剂通过与污垢分子结合形成胶束,将污垢分散在溶液中,使其更容易被清洗掉。
3. 螯合剂碱性化脱脂剂中可能还含有一些螯合剂,用于与金属离子结合并防止其对清洁过程的影响。
螯合剂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减少其在溶液中的活性。
常见的螯合剂包括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
4. 助剂碱性化脱脂剂中可能还含有一些助剂,用于改善其清洁性能或提供其他特殊功能。
例如,增稠剂可以增加溶液的黏度,使其更容易附着在表面上。
漂白剂可以去除污垢中的色素,提高清洁效果。
消泡剂可以降低溶液中的起泡现象,使清洁过程更顺利。
5. 水和溶剂碱性化脱脂剂的配方中通常含有水和其他溶剂。
水是溶剂的主要成分,用于稀释其他成分以及提供溶解性。
其他溶剂可能用于增加溶剂力或提供其他特殊功能。
6. 如何使用碱性化脱脂剂使用碱性化脱脂剂时,应首先阅读产品标签上的使用说明,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适量的脱脂剂涂抹在需要清洁的表面上,然后用刷子或布擦拭。
在清洗过程中,应注意使用手套和防护眼镜以避免伤害。
清洗完毕后,应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以避免残留物对表面造成损害。
总结碱性化脱脂剂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碱性物质、表面活性剂、螯合剂、助剂、水和溶剂。
皮革脱脂剂主要成分皮革脱脂剂是一种经常用于制造皮革的化学品。
它的主要功能是去除皮革表面所沉积的脂肪和油脂,使皮革表面净化并且更具有透气性。
它通常由许多化学物质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脱脂剂。
脱脂剂是皮革脱脂剂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去除皮革上的脂肪。
脱脂剂可以分类为溶剂型和碱性型。
在溶剂型脱脂剂中,最常用的脱脂剂是石油醚、丙酮、三氯乙烯等。
这些脱脂剂可以迅速去除皮革表面的油脂和污渍。
但是,这种剂有臭味和毒性,使用时必须谨慎。
在碱性型脱脂剂中,常见的成分包括碱、尿素和吡啶等。
这种类型的脱脂剂不仅可以去除脂肪,还可以破坏脂肪分子中的蔗糖基团,进一步促进皮革表面的净化。
另外一个重要成分是乳化剂。
乳化剂使脱脂剂在皮革表面保持一定的黏附性,避免过度挥发。
常见的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醚硫酸钠和十六烷基醚硫酸钠等。
除此之外,表面活性剂也是皮革脱脂剂常见的成分之一。
通过降低表面张力和提高润湿性,表面活性剂帮助脱脂剂更有效地清洁皮革。
表面活性剂通常可以分为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和离子型。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最常用的类型,它们通常是以较低的浓度使用。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够帮助清除皮革表面上的大部分油脂和杂质,同时还能够消除静电,有利于皮革表面的进一步处理。
最后,加入一些稳定剂可以帮助调整皮革脱脂剂的使用性能。
这些稳定剂通常包括缓冲液,pH调节剂和防腐剂等。
通过添加这些成分,可以延长皮革脱脂剂的使用寿命,并且使它在长时间存储后仍能保持稳定。
综合而言,皮革脱脂剂的成分组合影响了它的质量和效果。
每个成分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为制造皮革提供了重要的化学工具。
识别每种成分的特性和优劣可以帮助制造商制定最优化的配方并且生产出更高质量的皮革产品。
编号:MSDS-010-00化学品安全数据表1.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2.危险性概述: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
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
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驰。
接触本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3.急救措施:①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③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④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4.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5.操作处置与储存:①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②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6.接触控制/个体防护:①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1 / 3②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③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④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⑤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⑥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
汽车美容脱脂剂的作用原理汽车美容脱脂剂是一种专门用于去除汽车表面油污和污垢的清洁剂。
它的主要成分是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地分解和溶解油脂,并且具有良好的清洁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汽车美容脱脂剂的作用原理。
首先,汽车表面通常容易沾染各种油污和污垢,如车漆表面上的油污、发动机舱内的油污、轮毂上的刹车尘等。
这些油污和污垢不仅会影响汽车的美观,还会降低汽车的防腐能力和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使用脱脂剂来清洁和去除这些油污和污垢。
脱脂剂中的有机溶剂主要是一些具有良好溶解能力的化合物,如醇类、酮类、酯类和烃类等。
这些有机溶剂能够降低油脂的表面张力,使其更易于分散和溶解。
当脱脂剂与汽车表面的油污接触时,有机溶剂会迅速渗入到油污中,并且与油脂分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
其次,脱脂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基团的化合物,能够在水相和油相界面上降低表面张力并形成胶束结构。
在脱脂剂与汽车表面油污接触时,表面活性剂会吸附在油污的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膜。
这层分子膜能够使油污分子与水分子混合,形成乳化液。
乳化液中的油脂分子被吸附在胶束结构内部,并被稀释在水相中。
这样一来,油污颗粒被分散和溶解在乳化液中,从而达到清洁的效果。
另外,脱脂剂还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够迅速渗入到汽车表面的微小凹陷和细小间隙中。
在进入这些凹陷和间隙后,脱脂剂会与其中的油污进行反应。
由于脱脂剂的表面张力较低,使其能够顺利地进入到这些细小空间,并与油污充分接触,从而使凹陷和间隙中的油污得到有效清除。
最后,脱脂剂还具有分散和乳化的能力。
脱脂剂中的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能够将汽车表面的油脂分子分散和溶解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乳化液。
这样一来,乳化液中的油脂分子就不会重新凝结和沉淀在汽车表面上,从而达到彻底清洁的效果。
综上所述,汽车美容脱脂剂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共同作用,能够迅速有效地分解和溶解汽车表面的油污和污垢,并达到彻底清洁的效果。
1 研究目的和意义攀钢是国内家电基板生产的大户。
使用攀钢冷轧产品进行涂装的用户非常多,包括海尔、海信、长虹、格力、科龙、美的、松下、以莱特、富士康等国内外著名电器公司。
在攀钢冷轧产品的涂装过程中,一般都要进行脱脂和磷化处理以提高涂层的耐蚀性、涂层与基板的附着力。
由于脱脂和磷化过程中要使用脱脂液和磷化液,其中含有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因此,有必要对脱脂液和磷化液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并研究和评价其环保性能。
2 脱脂液的主要性能冷轧板用户过去大多采用中温强碱性脱脂液进行脱脂生产。
这类脱脂液中含有较高的氢氧化钠、碳酸钠、硅酸钠、多聚磷酸钠、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现在很多用户已经改用中温弱碱性脱脂液。
这类脱脂液一般不含氢氧化钠和磷酸盐等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物质,而是含有较多的表面活性剂,因此,使用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目前,凯米特尔、日本某公司、德国某公司等中外合资企业的脱脂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
对攀钢冷轧板的脱脂处理,常用的脱脂液有凯米特尔的Surfcleane:56170、日本某公司的FC-D5400和德国某公司的SJJ-3等。
其主要性能技术指标见表4-1至表4-3。
表4-1 日本某公司FC-D5400脱脂清洗剂技术性能指标表4-2 德国某公司SJJ-3脱脂清洗剂技术性能指标凯米特尔Suifcleaner56170是一种液体状高浓度的清洗剂,它和表面活性剂、添加剂一起使用,具有较高的碱度,可以用于电解清洗处理作业,也可以运用于喷淋和浸渍处理方式。
由于凯米特尔Surfcleaner56170不含硅、氮和磷酸盐,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环保型清洗剂。
表4-3 攀钢部分典型涂装用户的脱脂土艺参数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使用攀钢冷轧产品进行脱脂生产时,多数用户使用环保型脱脂剂进行脱脂生产,这类脱脂剂属弱碱性脱脂剂,不含氢氧化钠,主要含碳酸钠和表面活性剂。
在生产工艺控制方面,用户主要采用中温和喷淋进行生产。
钢板表面脱脂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宝子,今天咱就来唠唠钢板表面脱脂剂这事儿。
先说说种类哈。
有一种碱性脱脂剂,这就像是钢板的“强力清洁小助手”呢。
它的碱性成分能很好地分解油脂,对于那些油污比较严重的钢板特别管用。
就像你脸上油乎乎的时候,用强力的洁面产品一样。
还有酸性脱脂剂,不过这个用得相对少一点啦,它比较适合处理一些特殊的油脂或者在特定的工艺环境下使用。
另外呢,还有有机溶剂型脱脂剂,这就像个“油溶性小超人”,能把油脂溶解得干干净净的。
那这些脱脂剂咋用呢?
要是碱性脱脂剂的话,通常要根据说明书调配合适的浓度哦。
一般是把脱脂剂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个大槽子里,就像咱调果汁得有个合适的比例一样。
然后把钢板放进去泡着,泡的时候可以稍微晃动一下,就像泡澡的时候搓搓背似的,让脱脂剂充分接触钢板表面的每一个角落。
泡的时间呢,得看油污的程度啦,要是油污厚,那就多泡会儿。
有机溶剂型脱脂剂使用的时候就得小心点喽。
因为有机溶剂嘛,很多都是易燃的,就像个小“火爆脾气”。
要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可不能在一个封闭的小空间里,不然就像在火药桶旁边玩火一样危险。
也是用布或者刷子蘸上脱脂剂,然后在钢板表面轻轻擦拭,把油脂一点点擦掉。
酸性脱脂剂的使用方法也类似碱性脱脂剂,不过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戴上防护手套,因为酸性的东西可能会对皮肤有点小“脾气”,会刺激皮肤呢。
而且使用完脱脂剂之后呀,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都要把钢板用清水冲洗干净,就像洗完脸得把洗面奶残留冲掉一样,这样钢板表面就又干净又清爽啦,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或者处理啦。
宝子,这下对钢板表面脱脂剂是不是有点小了解啦?。
TL—101型脱脂剂作业规范
1、配置比例
1:60-100,1kg脱脂剂可配置60-100kg水;
2、使用参考
①、由于产品是由离子型原料及碱类综合组成(PH值为12),因此,在配槽前,应将桶内除油剂搅拌均匀。
②、先将水池冲洗干净,再放入清水,然后脱脂剂按1:60-100配于池中,稳定数分钟后即可正常工作;除油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冷板、铝板在常温20℃以上5-8分钟即可,如遇到油污太多则相应延长时间。
③、添加时,请不要直接放入水池中,(盆中先放水,加入一定的材料搅拌后再倒入水池中)提醒一下当PH值低于10时即可适当添加。
④、工艺参考(结合自身的常规工艺):
电镀:除油→清洗→活化→清洗→中和→镀铜
电泳:除油→清洗→活化→清洗→磷化→电泳→固化
喷漆:除油→清洗→活化→清洗→封闭(替代磷化)→底漆→面漆
喷塑:除油→清洗→活化(根据有无绣而定)→清洗→磷化→喷塑→固化⑤、材料的保管必须密封存放,每桶30公斤,保质期12个月。
质管部
二〇〇六年四月。
三氯乙烯脱脂使用说明三氯乙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也是一种常见的脱脂剂。
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能够快速脱去物体表面的脂肪和油脂。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氯乙烯脱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三氯乙烯的基本介绍三氯乙烯,化学式为C2Cl3H,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它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不易燃烧,具有较低的沸点和闪点。
三氯乙烯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脱脂、清洗和溶剂中。
二、三氯乙烯脱脂的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三氯乙烯脱脂之前,首先要做好安全措施。
确保操作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有火源和明火存在。
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
2. 清洗物体表面:将需要脱脂的物体放入三氯乙烯中,确保完全浸泡。
可采用搅拌或轻轻摇晃的方式,使物体表面与三氯乙烯充分接触。
根据物体的大小和脱脂程度,脱脂时间可以有所不同。
3. 清洗剂的回收和再利用:三氯乙烯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率。
在脱脂过程中,可以将挥发的三氯乙烯收集起来,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可以再次使用。
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4. 洗涤和干燥:脱脂后,物体表面可能残留有少量的三氯乙烯。
为了彻底去除残留物,可以使用洗涤剂进行清洗。
洗涤后,将物体置于通风处晾干或使用干燥设备进行干燥。
5. 注意事项:(1) 三氯乙烯具有一定的毒性,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其蒸气中,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通风良好,并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2) 三氯乙烯易燃,应远离火源和明火。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爆措施,确保操作安全。
(3) 三氯乙烯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应妥善储存,避免泄漏和挥发。
在储存过程中要注意密封和通风,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三氯乙烯脱脂的应用领域三氯乙烯脱脂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如电子、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
它可用于清洗电子元件、仪器仪表、金属零件等,去除表面的油脂和杂质,保证产品质量。
同时,三氯乙烯还可用于溶解和清洗一些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如聚氨酯和氟塑料等。
脱脂剂关键技术参数
1、产品特性:产品要有很好的水溶性;产品稳定性好,不易变质、沉积,产生废液易于处理。
保证在使用中不会造成买方质量、生产事故;能有效降低槽内沉渣和喷嘴堵塞现象;产品对带钢和设备没有损害。
与生产线后续工序使用的液体介质(平整液以及防锈油)能够很好的互溶,无不良影响。
※脱脂剂原液浓度(有效成分)≥30%,电导率不得低于350ms,具有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油水表面张力)。
※在甲方设备稳定的情况下,保证使用时电解的电流密度稳定不下降;
2、清洁度:产品具有良好的清洁性,同时适用于连退、镀锌机组碱洗、刷洗、电解清洗段使用。
3、产品清洗后对带钢表面的残铁量和残油量要求;
产品清洁度要求:残铁量10mg/m2,残油量10mg/m2;
清洗效果明显,清洗后板面质量符合甲方产品质量要求,脱脂后的钢板表面宏观清洁度(反射率)≥90%。
4、保质期:储存温度在不低于0℃情况下,脱脂剂保质期至少1年。
脱脂剂油含量标准要求标准
脱脂剂是一种用于去除食品中油脂的化学物质,它在食品加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脱脂剂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油脂残留,因此对脱脂剂油含量的标准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脱脂剂油含量标准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脱脂剂油含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油脂是食品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但过多的油脂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食品,制定相应的脱脂剂油含量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标准旨在限制脱脂剂的使用量,确保食品中油脂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
其次,脱脂剂油含量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食品加工的实际情况。
不同的食品加工工艺会对脱脂剂的使用和油脂残留产生影响,因此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例如,对于炸鸡这类油炸食品,脱脂剂油含量标准可能会相对严格,以确保油炸过程中油脂残留量不超标。
而对于其他类型的食品,标准则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脱脂剂油含量标准的执行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测。
制定标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这些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监督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检测体系,对市场上的食品样品进行定期抽检,确保脱脂剂油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对于违反标准的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依法进行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总之,脱脂剂油含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保障食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脱脂剂油含量标准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让消费者放心食用。
脱脂剂和溶剂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引言脱脂剂和溶剂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品。
虽然它们在各种应用中都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危害性。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促进环境保护,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规范和管理脱脂剂和溶剂的使用。
本文将针对脱脂剂和溶剂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进行详细介绍,以加深人们对于此类化学品的认识和理解,并提供一些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建议。
1. 脱脂剂和溶剂的定义和分类1.1 脱脂剂的定义和分类脱脂剂是一种能够将油脂、油漆、胶水、沥青等物质从表面去除的化学品。
根据其化学成分和溶解性质,脱脂剂主要可以分为有机脱脂剂和无机脱脂剂两大类。
有机脱脂剂:如醇类、酮类、醚类等。
无机脱脂剂:如酸类、碱类等。
1.2 溶剂的定义和分类溶剂是一种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化学品。
根据其溶解性质和用途,溶剂可以分为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两大类。
极性溶剂:如水、醇类溶剂等。
非极性溶剂:如石油醚、苯类溶剂等。
2. 脱脂剂和溶剂的危害和风险脱脂剂和溶剂的危害主要包括毒性、易燃性、刺激性和致癌性等,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2.1 对人体的危害脱脂剂和溶剂的挥发性较高,容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过敏反应、呼吸道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
2.2 对环境的危害脱脂剂和溶剂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中包括空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部分脱脂剂和溶剂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具有一定贡献。
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重要性针对脱脂剂和溶剂的危险性和风险,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旨在规范和管理其使用。
这些管理条例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促进环境保护和促进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3.1 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能够要求企业和个人在使用脱脂剂和溶剂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脱脂剂成分脱脂剂,一般是指除油清洗剂也叫除油剂。
主要用于脱除物体表面油污。
以特性为主体包括:酸性脱脂剂,碱性脱脂剂,中性脱脂剂三种。
下面我们主要以工业油脂作为详细分析。
酸性脱脂剂又名酸性除油剂:主要由无机酸、氧化剂、高价金属离子及表面活性剂等成分组成。
,而且用少量即可使大量的油脂乳化分散,从而使油垢易于脱离金属表面,是较为理想的一类金属清洗剂。
其中酸性脱脂剂具有除油,去污、除锈等功能。
♦酸性脱脂剂适用范围:各种钢铁表层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污。
♦酸性脱脂剂用途及特点:1、可在除油时,完成除锈。
2、对金属缓蚀性良好。
3、降低酸雾的产生,改善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减少酸的使用量。
4、除油、除锈彻底,耐用。
♦槽液组成及操作条件:1、使用浓度:5%2、温度:常温3、时间:1—5分钟碱性脱脂剂又名碱性除油剂成分:以碱性清洗剂为主的水溶液,对动植物油脂通过皂化作用使之成为可溶于水的皂类。
此皂为表面活性剂,对非极性的矿物油有乳化作用,使之“增溶”于水相中碱性清洗剂的水溶液也可溶解汗迹等无机污物,故也能将其洗去。
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表面活性剂,它可以和碱性水溶液一起使用。
它既保存了碱性脱脂剂方便廉价的优点,又能大大的提高脱脂效率,降低脱脂温度,与单纯用表面活性剂相比,即降低了脱脂费用,又有很高的脱脂效果。
因此,目前被广泛的应用在前处理工艺上。
碱性脱脂剂也存在相关缺点:1)需要漂洗;2)镀槽寿命短;3)高能耗;4)需要中和酸;5)需要脱余油处理;6)需要后续处理。
中性脱脂剂又名中性除油剂成分:中性脱脂剂是指脱脂溶液本体的pH值在6~8之间。
它是由多种有机表面活性物质组成的,具有良好脱脂能力。
它既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与酸性物质组成酸性脱脂剂,也可以和碱性物质组成碱性脱脂剂。
对产品表面无影响。
特别针对铝、铜、等合金具有保护作用,抗氧能力强。
♦理化指标:外观:浅黄色液体PH值:≈8.5比重:1.02-1.04净洗力:≥99%♦适用范围:各种线路板清洗及各种有色金属除油。
SYT—DX—1镀锌线用化学脱脂剂(脱脂一号)
1.产品简介:
SYT—DX—1镀锌线用化学脱脂剂是冷轧钢板在热镀锌前进行化学处理清洗用的碱性固体脱脂剂,具有低泡高效的特点。
2.操作指导(配槽1000L为例)
2.1加清水至处理槽的80%,加温至约40℃;
2.2慢慢加入20kgSYT—DX—1镀锌线用脱脂剂,充分溶解;
2.3加入清水至1000L,溶解彻底;
2.4控制槽液温度不低于55℃,再确认游离碱度。
3.处理条件:
碱度:15—25pt
温度:55—70℃
时间:10秒钟以上
4.槽液管理:
槽液的管理主要是分析槽液的游离碱、总碱(一般以点表示)和油污污染程度。
游离碱一般根据采用的基板,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总碱/游离碱控制在1.1-1.7%左右,油污控制在0.5—1.0%范围内。
5.游离碱的测定:
取工作液10.00ml,加1%酚酞指示剂2滴,以0.1mol/L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为终点,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即为游离碱的点数。
6.总碱的测定:
在测定游离碱的溶液中加溴甲酚绿(0.1%乙醇)指示剂5滴,用0.1ml/L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变为绿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总量,即为总碱的点数。
6.油污的测定:
取工作液样50ml,置于100ml量筒中,加30ml50%硫酸,加水至刻度、并充分摇匀,静止、45秒后即可读出油污含量。
7.补充和调整(配槽1000L为例):
由于连续处理过程中浓度不断变化,需要定期测定浓度,使其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一般为了使游离碱点上升1pt,补加1.25kg脱脂剂。
8.处理液的更新:
处理液经过长时间使用,槽液的油污和机械杂质含量增多,会引起脱脂能力降低,单纯补充新脱脂剂,也不会起到预期脱脂效果,这就需要部分或者全部更换。
9.注意事项:
SYT—DX—1镀锌线用化学脱脂剂为碱性,一旦溅到皮肤上,必须用水冲洗,如果溅到眼睛里,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接受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