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二)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1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选择适当的单位实行简单乘法估算的过程。
2、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估算问题,会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3、在用估算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课件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难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准确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奠定基础1、口算:30×840×370×4100×6400×5500×8师:先自己认真算一算,再抢答说出结果。
2、根据信息提问题。
①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分。
②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③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先让学生独立做,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达到复习的目的,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引出问题,探索估算方法。
1、提出问题。
电脑出示第70例7主题图:三年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
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假设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2、尝试解决,探索方法。
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的对不对呢?师:这里需要算精确值吗?所以我们能够采用什么方法来?出示小精灵说的话?8×29大约是多少?进一步感受根据问题知道这里用估算就能够。
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尝试。
学生尝试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能够列成算式8×29≈240.3、理解约等号教师介绍约等号。
当得到的结果不是准确结果时,就请“约等号”来协助。
“等号”和“约等号”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发思考:问题是“准备的钱够用吗”,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不算出精确的结果?仅仅是因为没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吗?教师示范约等号的写法,学生实行书写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要点】:(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1. 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
书写格式:86×45≈4500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计算时注意两点: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1)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2)加错进上来的数。
(3)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5计算口诀: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不能作除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被减数=差+减数【实际应用】(二)解决问题1、“乘加”的题型:总的座位数=台上的座位数+台下的座位数2、“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积“的题型。
剩下的相片数=相片总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3、“两积求和”的题型。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学习参与进程中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析,学会思考。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 难点:估算的应用。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题直观放大图。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预习提示1. 预习课本第13页例1,14页例2,你从例1和例2记录表格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 为什么要估算?怎样估算?估算时应注意什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说出最接近下面各数的整十数、整百数。
43 38 98 31291 203 32 897二、走进生活,探索新知。
〈一〉梨园中的数学1. 出示例1直观放大图(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有8棵梨树,其中1棵梨树的梨的重量是91千克。
2:8棵梨树能摘多少千克梨?3:1棵树上的梨能卖197元,8棵树上的梨大约能卖多少元?(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建议?老爷爷又有什么建议?(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板书课题)2. 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1)出示第1个问题:这8棵树大约能摘多少千克梨?(2)学生列式,小组讨论算法(3)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方法1:列式91×8,估算时应将91看作90,9×18看作908×,90×8=720,所以918×≈720。
这8棵梨树大约能摘720千克梨。
方法2:列式91×8,估算时应将91看作100,91×8看作100×8,100×8=800,所以91×8≈800,这8棵梨树大约能摘800千克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及估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诀表。
2.能够口算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题,错误率低于10%。
3.能够发现并改正自己在口算时的错误,提高口算速度。
4.了解估算的定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口算错误的发现和改正。
2.估算的概念及其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诀表,演示口算题的解法和错误发现、改正方法。
2.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口算技巧和错误改正方法。
3.通过生活实例或练习题,引导学生了解估算的定义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两位数乘一位数1.知识准备–回顾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口算经验,引导学生进入口算状态。
–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2.讲授口诀表–首先演示九九口诀表中的十几、十乘与个位的特殊情况,如19乘以8、14乘以9等。
–接着让学生自主默写口诀表,并逐个讲解口诀表中的数字及其含义。
3.练习口算–教师出示口算题,并让学生观察题目中各个数位的数字。
–学生可用物品或笔算计算,并将答案说出。
–正确率低于10%的学生,可由老师单独辅导,提高练习效果。
4.发现和改正错误–学生通过练习口算题,不仅能掌握口算技巧,还能发现自己的口算错误。
–发现错误后,学生应采用自己熟悉的改错方法进行改错,如再次计算、推算等。
2. 估算的概念及应用1.知识准备–引导学生回忆小学低年级数学中估算的概念及其应用。
–讲解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购物时估算价格、路程时估算时间、运动时估算速度等。
2.练习估算–教师给出一些生活实例或练习题,让学生估算答案。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练习,并将估算的答案说出。
–学生完成练习后,与答案对比,以便纠正错误并提高估算准确率。
五、教学评价1.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技能,错误率低于10%。
2.学生能够发现和改正自己的口算错误,提高口算效率。
3.学生了解估算的定义及应用,能够在生活中使用估算方法。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第13~18页)1教学内容剖析本节内容包括2个例习题、一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三。
它是在学生会计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数来算,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不是整十、整百数的计算问习题,提高对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掌握水平,又可以从中掌握估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习题的能力。
学习背景材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对学习背景材料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参与学习。
这局部内容都很强调估算背景,强调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例1是用摘下的1棵梨树的梨的质量估算8棵梨树的梨的质量,这种问习题在生活中是常见的。
教科书通过这样一个情景图引发学生的估算需求,对话框中的“并不须要”,既体现了解决问习题策略的多样化,又提醒了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例2是估计十二月份服装的销售量,它的估算需求集中在“很快”两个字上,要到达这一要求,准确计算显然是不行的,而估算恰好能到达这个要求。
生活中要求“很快”知道结果的事例有很多,这就说明估算应用的范围很广,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可以开展学生的应意图识。
例1是由两个连续的、有联络的问习题组合而成的,一个问习题是估算8棵树大约能摘多少千克梨,另一个问习题是估算8棵树上的梨大约能卖多少钱。
这两个问习题都带有明确的估算要求,这是因为每棵树上摘的梨只能大抵相等,不能完全相等,所以这里准确计算的意义不大,采用估算。
由于梨的质量不准确,所以卖的钱也不可能准确,这里只需要用估算的方法知道一个接近准确数的近似数就行了。
在估算方法上,教科书要求把91看作90算,这不单单是因为学习没学过91×8,要把91×8转化为90×8来做,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为了很快算出接近于准确结果的需要,为了“快”而采取的这个“看作”的措施,是进行估算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好这种估算方法。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知识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问题:这8棵树大约能摘多少千克梨呢?
讲解:由图可知,已知每棵梨树的产量大约是91kg ,求这8棵梨树的总产量也就是求8个9l 的
和是多少,列式为91×8。
因为每棵梨树上摘的梨只能大致相等,不能完全相等,所以用精确计算的意义不大,最好采用估
算。
可以把9lkg 看作100kg 算,9l ×8≈(kg)800;也可以把9lkg 看作90kg 算,9l ×8≈720(kg)。
从
这两种估算方法可以看出,把9lkg 看作90kg 来估算更加合理,更接近实际产量。
9l ×8≈20(kg)
答:这8棵树上大约能摘720kg 梨。
总结: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先把其中的两位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再用口算求出它们的积。
辅导要领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在辅导探讨估算方法时,要引导孩子思考“怎样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强调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新情境中的运用,思考如何把不是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转化成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来做,也就是思考把9l 看作90是估算的关键环节。
★因为91×8得数大约是720,所以不能用“=”表示,应用“≈”表示,读作“约等于”。
每棵树大约能摘91千克梨。
这8棵树大约能摘 多少千克梨呢? 可以用估算的 方法解决。
怎样估算呢?。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2,第2~3页“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教材共编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第2页的例2,通过张大叔带了200元钱去买5箱西瓜够不够的场景引入乘法的估算,学生通过生活实际问题感知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第二部分为例2后面的“试一试”,是例2的延续,把问题改成了300元钱买5箱哈密瓜的问题;第三部分为第2~3页的“想想做做”,通过一些习题对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把估算放在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后面,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又便于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
教材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
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本节课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估算,同时加强变式与对比,体教学突破:验估大和估小的方法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与作用,学会合理选用估算策略。
如估算购物要带的钱,则要估大些;估算有最低额度时,则要估小些。
学会在具体情境中选对策略,自然就会突破难点。
教学设想: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
例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选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素材内容,这样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应该创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掌握估算的技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及估算|苏教版教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及估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一章第一节。
本节课主要讲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及估算技巧。
具体内容包括: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2.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3. 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口算方法,以及估算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估算技巧的掌握;2.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口算方法和估算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标签,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生活实际意义。
3. 口算方法讲解:引导学生发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规律,如先算个位,再算十位,算百位。
4. 估算技巧讲解: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快速得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果。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口算和估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笔算、口算和估算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1. 先算个位2. 再算十位3. 算百位口算:1. 先算个位2. 再算十位3. 算百位估算:1. 快速得出结果七、作业设计(1)234 × 5 =(2)678 × 6 =(3)321 × 4 =答案:(1)234 × 5 = 1170(2)678 × 6 = 4068(3)321 × 4 = 12842. 题目:在下列算式中,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快速得出结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丨苏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具体是1.1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是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方法,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将估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的问题案例。
孩子们需要准备好他们的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估算。
2. 新课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让孩子们跟随我的讲解进行学习和记录。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如何运用估算方法,让孩子们在跟随我的讲解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实际的练习。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孩子们运用他们刚刚学到的估算方法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公式,让孩子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孩子们运用他们学到的估算方法进行解答。
具体的题目和答案如下:1. 题目:234 × 5 =答案:11702. 题目:123 × 6 =答案:73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我选择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二章第一节,即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乘法估算的关键,因此,我会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目标上,我明确提出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