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Shalom M, Inal S, Fettkenhauer C,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 2013, 135 (19): 7118-7121. 右图来源于自己拍摄
热聚合法制备g-C3N4 nanosheets(CNNS)
超分子自组装法制备氮化碳聚合物
信息来源:Jun Y S, Lee E Z, Wang X C, et al.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J], 2013, 23 (29): 3661-3667
超分子自组装法制备氮化碳聚合物
超分子自组装合成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溶剂种类、组装时间、超分子 表面能、焙烧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信息来源:Shalom M, Inal S, Fettkenhauer C,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 2013, 135 (19): 7118-7121.
超分子自组装法制备氮化碳聚合物
a、三聚氰胺-三聚氰酸组装体的SEM图;b、三聚氰酸-三聚氰胺 组装体在550 ℃ 氮气气氛中焙烧12 h 后的SEM 照片
前驱体
550℃,4h 淡黄色 固体
加水 超声4h
离心,取上清液 60℃烘干
CNNS
前驱体:尿素、三聚氰胺、二聚氰胺及其组合等
五、g-C3N4 nanosheets的改性
2、4、6-三氨基密啶掺杂:将2、4、6-三氨基密啶与 前驱体混合,采用共聚合法制备CNNS
g-C3N4纳米片的氧化:将所制备的g-C3N4纳米片在 550℃空气环境下氧化。
合成研究
在理论的预言下,人们采用各种手段试图在实验室合成出这种新的低密度 高硬度的非极性共价键化合物,常用的制备方法有震荡波压缩、高压热解、离 子注入、反应溅射、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电化学沉积、离子束沉积、低能 离子辐射、脉冲电弧放电和脉冲激光诱导等,但这种超硬材料的合成结果并不 理想,主要表现在沉积物多为非晶CN薄膜,少数实验得到纳米级尺寸的C3N4 晶粒镶嵌于非晶薄膜中,很少得到大颗粒的晶体。另外,目前又没有天然存在 的标样,而且由于氮化碳几种相态的能量相近,在制备的薄膜中很难得到单一 相的氮化碳化合物,使得对这种材料的准确表征存在很多困难,如对IR光谱吸 收峰位置的确切解释,X射线衍射(XRD)或透射电镜(TEM)结果与预言值之间的 较大差别,Raman光谱仅表现为石墨或无定形碳膜的特征光谱等,这些困难使 得目前的氮化碳的合成研究进展缓慢。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非晶CN薄膜也具 有很高的硬度、耐磨性、储氢性能以及优异的场发射性能,值得人们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