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酒放歌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酒令歌敬外婆酒金壶斟酒银杯接,先敬外婆后敬客,前人留下的古礼,这个礼仪往下接,先敬外婆福寿有,再敬外婆财喜得,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荣华富贵婆享尽,外婆本是有福人,外婆饮干这杯酒,添福添寿添安康。
敬姨妈酒后园古树叶又青,说个古人与你听,前朝不说哪一个,但说远古薛兰英,挑担干柴街前卖,街前没有买柴人,回到家中叹口气,五行八字命生成,从来我就贫穷命,姨妈本是有福人,姨妈饮干这杯酒,双双贵子跳龙门。
劝姨妈酒富莫欢喜穷莫忧,几翻几复不登头,三穷三富不到老,哪根竹子打登头,有钱还要命来受,无钱还要多方求,能干只在一双手,动动脑子有盼头,关公无时打豆腐,张飞无计当伙夫,刘备无法草鞋卖,子龙忍受当马夫,蒙正寒窑多受苦,买臣卖柴苦读书,越王亡国无门路,卧薪胆尝终灭吴,从来穷人多受苦,甘苦之后有甜头,你我贫穷要忍受,自有云开见人头,早出晚归把活干,点灯也要嵬读书,姨妈饮干这杯酒,儿孙自有英雄出。
12个月送亲送婆酒正月送亲正月正,难得送婆来送亲,难为送婆把亲送,发富发贵发子孙。
二月送亲桃花开,你把新人送过来,你把亲人送到府,三开柜子抬起来。
三月送亲三月三,送来几多花垫单,垫单又有鸳鸯配,送婆情义重如山。
四月送亲四月八,送来毛毯花又花,棉被又有呢绒帐,哪个送婆比你强。
五月送亲是端阳,2 在堂前亮堂堂。
六月送亲热腾腾,送来几多洗脸盆,脸盆又有毛巾配,又有鲜花配花瓶。
七月送亲七月七,又送缝纫收录机,收录机子把歌唱,缝纫机子车衣棠。
八月送亲是中秋,送把梳子来梳头,梳子镜子送得有,送对丝线来捆头。
九月送亲是重阳,送来两对好皮箱,皮箱里面内容在,全是的伦的确凉。
十月送亲茶花开,送婆送来很多鞋,男女老少各一对,还有一对媒婆鞋。
冬月送亲天冷来,又送平柜写字台,打开抽合看一看,笔墨纸砚送起来。
腊月送亲完一年,又送账缘和门帘,门帘账缘来扯起,五男二女七团圆。
送婆饮干这杯酒,好似仙女下凡来。
送婆敬亲妈酒要我送亲我来送,不知姑娘乖不乖,不知姑娘巧不巧,送个丫环配秀才,我家姑娘生得傻,针头线脑不带来,家下贫寒不去买,三老四少未得鞋,莫说成亲无用处,愿亲成亲才送来,亲妈饮干这杯酒,五男二女踩金街。
形容夜晚被吵醒的诗句1、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李贺《秦王饮酒》2、古人不达酒不足,遗恨精灵传此曲。
寄言世上诸少年,平生且尽杯中醁。
--崔国辅《对酒吟》3、尝酒留闲客,行茶使小娃。
残杯劝不饮,留醉向谁家。
--白居易《春尽劝客酒》4、虽可忘忧矣,其如作病何。
淋漓满襟袖,更发楚狂歌。
--韩偓《答友人见寄酒》5、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将进酒》6、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
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
--白居易《花下自劝酒》7、莫怪近来都不饮,几回因醉却沾巾。
谁料平生狂酒客,如今变作酒悲人。
--白居易《答劝酒》8、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
--高骈《依韵奉酬李迪》9、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
--白居易《对酒行吟赠同志》10、酒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的《苏幕遮》11、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
--杜苟鹤《白发吟》12、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13、寒郊好天气,劝酒莫辞频。
扰扰钟陵市,无穷不醉人。
--戴叔伦《劝陆三饮酒》14、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
主人奏丝桐,能使兴奋剧。
--独孤及《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15、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1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短歌行》17、楚兰不佩佩吴钩,带酒城头别旧游。
年事已多筋力在,试将弓箭到并州。
--卢殷《长安亲故》18、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
所贵未死间,少忧多高兴。
--白居易《把酒》19、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
乞钱羁客面,落第举人心。
--白居易《把酒思闲事二首》20、一瓮香醪新插刍,双鬟小妓薄能讴。
管弦渐好新教得,罗绮虽贫免外求。
描述男子豪气古诗1、《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唐代刘禹锡雕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
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
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
阴山贵公子,来葬五陵西。
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
汉水晋山郭,襄阳白铜鞮。
至今有遗爱,日暮人凄凄。
2、《白虎行》唐代李贺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
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玦惟将军。
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
烧丹未得不死药,拏舟海上寻神仙。
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
雄豪气猛如焰烟,无人为决天河水。
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
渐离击筑荆卿歌,荆卿把酒燕丹语。
剑如霜兮胆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
天授秦封祚未移,衮龙衣点荆卿血。
朱旗卓地白虎死,汉皇知是真天子。
3、《无题》唐代李微偶因狂疾成殊类,灾患相仍不可逃。
今日爪牙谁敢敌,当时声迹共相高。
我为异物蓬茅下,君已乘轺气势豪。
此夕溪山对明月,不成长啸但成嗥。
4、《道州敬酬何处士书情见赠》唐代吕温意气曾倾四国豪,偶来幽寺息尘劳。
严陵钓处江初满,梁甫吟时月正高。
新识几人知杞梓,故园何岁长蓬蒿。
期君自致青云上,不用伤心叹二毛。
5、《西河》宋代王野天下事。
问天怎忍如此。
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
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
千古恨,吾老矣。
东游曾吊淮水。
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
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只今袖手野色里。
望长淮、犹二千里。
纵有英心谁寄。
近新来、又报胡尘起。
绝域张骞归来未。
6、《流夜郎赠辛判官》唐代李白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7、《满江红(雨花台再用弟履齐鸟衣园韵)》宋代吴渊秋后钟山,苍翠色、可供餐食。
登临处、怨桃旧曲,催梅新笛。
江近苹风随汛落,峰高松露和云滴。
欢头童、齿豁已成翁,犹为客。
跟酒有关的中国古曲
以下是一些跟酒有关的中国古曲:
1. 《庐州月》是由古筝演奏家张宇晨演奏,并和古风音乐制作人张超携手合作的一首古风音乐作品。
歌曲以庐山美景、酒宴行乐为背景,描述了酒带来的欢愉和畅饮之乐。
2. 西周时期,歌曲主要分风、雅、颂三类。
风是民歌,雅是贵族和士大夫根据民歌改编创作的歌曲,颂是祭祀乐歌。
风雅歌曲在宫廷及士大夫宴乐时演唱,一般以瑟或琴伴奏,故有“弦歌”之称。
颂亦用瑟伴奏,但也有加琴或搏拊的。
现存歌词305首,即孔子所编的《诗经》一书。
这305首歌曲中,有不少与酒有关,例如有12首风、雅歌曲经常被士大夫用于“乡饮酒礼”,它们是《鹿鸣》、《四壮》、《皇皇者华》、《鱼丽》、《南有嘉鱼》、《南山有台》、《关帷》、《葛草》、《卷耳》、《鹊巢》、《采蘩》、《采苹》,被称为《风雅十二诗谱》。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唐朝酒壶上的诗句以下是 7 条唐朝酒壶上的诗句及例子:1. “美酒入喉乐无边,好似仙游在九天。
”例子:嘿,你想啊,当那甘醇的美酒滑入喉咙的时候,哇,那感觉不就跟咱仿若在九天之上快乐地游玩一样吗!和朋友们一起喝着美酒享受这一刻,多棒啊!2. “杯中乾坤大,酒里岁月长。
”例子:哎呀,你看看,这酒杯里仿佛就有着一个大大的乾坤呢,而这酒里面呀,可是蕴含着长长的岁月哟!每次拿起这酒壶,就感觉时间都能在酒中沉淀。
3. “酒韵飘香迷人醉,欢声笑语乐相随。
”例子:哇塞,那酒的韵味飘出来真是让人着迷地醉了呀,这时候再加上那阵阵欢声笑语,可不是快乐一直跟随着嘛!就像我们那次聚会,喝着酒,笑着闹着,多开心呐!4. “与君共饮一壶酒,情谊绵绵永不朽。
”例子:嘿,和你一起共同喝这一壶酒啊,这情谊就像那绵绵不断的水流,永远都不会腐朽坏掉呀!每次和好朋友这样喝酒,都觉得感情更深了呢。
5. “饮酒作乐逍遥处,快意人间无拘束。
”例子:哎呀呀,喝着酒尽情作乐逍遥的地方,那可真是在快意地享受人间而且毫无拘束啊!就像我们那次在郊外喝酒,自由自在,多爽啊!6. “酒助诗兴才情涌,妙句连篇意无穷。
”例子:你说是不是,这酒啊能帮助咱的诗兴大发,那才情就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妙句一篇接一篇的,那意境简直无穷无尽呀!李白不就是在喝酒后写出那么多好诗的嘛。
7. “酒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例子:哇,这酒里面真的是有深深的真意啊,想要去分辨清楚啊,却已经忘记该怎么说了!就如同我们有时候喝酒到了兴头上,那感觉真的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唐朝酒壶上的诗句,真是生动有趣,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古人对酒的热爱和喝酒时的美好情感。
不同的诗句有着不同的韵味和意境,都极具魅力啊!。
白葡萄酒的诗文【对酒】李白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青黛画眉白锦靴,道字不正柠檬唱歌。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西凉伎】元稹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
蒲萄酒甜恣行趣,红艳青旗朱粉楼。
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
乡人不辨初恋痛,更卒多为沉滞游等。
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
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冲踯霜雪沉。
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
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遣翠茸裘。
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
开远门前万里堠,今来蹙到行原州。
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天子县内半没为荒陬,西凉之道尔阻修。
连城边将但高会,每听到本曲能够不羞。
【凉州词二首】王翰蒲萄美酒夜光杯,欲尝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杂感】唐鲍防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
天马常衔苜蓿花掉,胡人岁献上葡萄酒。
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
雁飞没桂阳岭,马跑先过林邑山。
甘泉御果垂仙阁,日暮无人香自落。
远物皆重近皆重,鸡虽有德不如鹤。
【塞上曲二首】贯休锦袷胡儿白例如漆,骑羊上冰如箭疾。
蒲萄酒白雕腊红,苜蓿根甜沙鼠出。
单于右臂何须割断,天子昭昭本如日。
一握黳髯一握丝,须知只为平戎术。
去年转斗阴山脚,生得单于却摆却。
今年深入于不毛,胡兵拔帐遗弓刀。
男儿须展平生志,为国输忠合天地。
甲穿虽即失黄金,剑缺犹能生紫气。
塞草萋萋兵士痛,胡虏如今勿胡虏。
封侯十万始无心,玉关凯入君看取。
轮台燕子山里食散,莫贺盐声平回。
共酌葡萄美酒,相抱聚蹈轮台。
题明皇醉酒归图全系列宋诗-艾性夫金车山重牛难挽,五花嘶出长春苑。
太官供顿宴骊山,三郎陶醉启程晚。
酩酊马上扶者谁,秀眉照眼两国姨。
红香把臂手亦硬,三马相自得不敢驰。
黄门拥道尽端美,锦衫绣帽春风起。
求解酲尚恐需余尊,追捧把玉卮行及复止。
最后一马寿王妇,鸾扇夹侍双琼姬。
酣酣嘿嘿意自远,怨不醑我渔阳儿。
图陈无逸今安有,却作醉徒供画手。
昭陵百战小山河,凉州几瓮葡萄酒。
问道崆峒山经典诗词【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崆峒山的历史文化背景三、崆峒山的诗词文化四、诗词与崆峒山的风景名胜五、崆峒山诗词说景宣传片的拍摄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崆峒山,位于中国甘肃省平凉市,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这里,诗词与风景名胜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本文将探讨崆峒山的诗词文化,以及如何通过诗词来领略崆峒山的美景。
二、崆峒山的历史文化背景崆峒山自古以来就是道教的重要圣地,被誉为“道教第一山”。
据史书记载,崆峒山在唐代时就有道教活动,宋代时达到鼎盛期。
除此之外,崆峒山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明代的古建筑群、清代的碑刻等。
三、崆峒山的诗词文化崆峒山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诗篇。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及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崆峒山》:“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些诗词描绘了崆峒山的壮美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崆峒山的热爱与敬仰。
四、诗词与崆峒山的风景名胜在崆峒山,诗词与风景名胜相互辉映。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著名的景点,如神仙洞、卧龙岭、五彩池等。
这些景点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漫步在崆峒山,仿佛置身于诗的海洋,每一处风景都让人想起那些优美的诗篇。
五、崆峒山诗词说景宣传片的拍摄为了更好地展示崆峒山的诗词文化与风景名胜,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平凉崆峒山大景区管理委员会、平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崆峒山诗词说景宣传片在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正式开拍。
宣传片通过诗词达人朱彦军真情而又充满感染力的吟诵,让每一位游客感受到崆峒山的独特魅力。
六、结论总之,崆峒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圣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这里,诗词与风景名胜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崆峒山的独特魅力。
将进酒?教案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全然内容;2、掌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进酒进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二、背景简介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那么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曲折折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课文悟读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曲折折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
李白的?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慨时刻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尽唱,浪漫的诗风,豪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大方自信的情怀。
本诗时而豪放,时而深沉,豪壮的酒话背后是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
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狂放,再转愤激,最后如火山般地爆发,气概如大江奔流。
将进酒?一诗的情感起于“悲〞:黄河进海,势不可回;青丝成雪,人一辈子短暂,怎不让人悲叹感伤!但李白究竟是豪放之人,紧接着便逆转为“乐〞:在他瞧来,人一辈子自得便无所遗憾,当尽情欢乐,“莫使金樽空对月〞。
因为有酒的做伴,酒的激发,作者的情感慢慢狂放,诗情渐趋高涨。
“天生我材必有用〞,消极的外衣下裹着的是一颗渴瞧积极用世而怀才不遇的壮士热心,至此诗人的狂放之情趋于高潮。
崆峒山诗词七律
【实用版】
目录
一、崆峒山的简介
二、崆峒山的诗词文化
三、崆峒山的七律诗
四、崆峒山的七律诗赏析
五、结论
正文
崆峒山位于中国甘肃省平凉市,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崆峒山以其险峻的山势、奇特的岩石和古老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崆峒山的文化中,诗词文化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中七律诗更是崆峒山诗词文化的代表。
崆峒山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就有诗人赞誉崆峒山为“天下第一奇山”。
在崆峒山的诗词中,七律诗是最为常见的形式。
七律诗是一种汉语古诗,每首诗七句,每句四个字,共二十八字。
在崆峒山的七律诗中,诗人们通过对崆峒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崆峒山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是对崆峒山美景的生动描绘。
又如明代诗人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崆峒山下,何人共长亭”表达了对崆峒山的深深眷恋。
这些七律诗都是崆峒山诗词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诗词文化的珍品。
崆峒山的七律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誉和欣赏。
在崆峒山的七律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现代社会中,崆峒山的七律诗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总的来说,崆峒山的诗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七律诗更是崆峒山诗词文化的代表。
崆峒山诗词
崆峒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境内,是道家武术的发源地,也是历史上著名的道家山派之一。
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崆峒山的诗词作品,以下是其中一些:
李白《崆峒山歌》
崆峒山上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杜甫《过崆峒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崆峒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白居易《过崆峒山》
千峰挺秀河清流,石径攀缘路转修。
梵钟禅房人访破,锦镛曲岸鸟衔愁。
云中一鹤扶杖出,洞里孤猿啸月愁。
闲话神仙传寿域,云外清音路转幽。
杜牧《题崆峒山》
太华截天造独秀,白洋淘云借晓愁。
仙宫何必在远山?岏鹤看来万道流。
陆游《过崆峒山》
缘危坐到崆峒下,青山照耀晓开云。
几度匆匆到夏口,深藏百尺金丹存。
谭嗣同《崆峒》翻译赏析【原诗】崆峒谭嗣同(清代)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
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
松拏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
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作者介绍】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志士。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措施。
其所著的《仁学》,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注释】《崆峒》:此诗写于1889年,当时的清政府腐败不堪,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
崆峒,山名,在甘肃平凉西。
拏(ná):执持。
问:问津。
【译文】天空璀璨的星斗已被崆峒山高峻的雄峰吞没了,刀光剑影,战乱频仍,使苍茫浩荡的河山变得有些昏暗。
云海茫茫隔断了尘世,以雄伟的笄头岭为门划开一条通天大道。
苍松翠柏如巨龙腾飞,直冲霄汉,石头上长满青苔,就像裹挟着野兽一起奔跑。
展眼四望,粉红的桃花开满崆峒山的山谷四野,难道还需要问津武陵桃花源吗?【赏析】《崆峒》描写崆峒山高峻、雄伟的特点,抒发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用笔委婉,含意深远。
诗品即人品,写诗即言志。
谭公足登崆峒山,心想变法事,胸怀坦荡,气吞山河,笔扫阴霾。
9年后,诗人果然实践了他的诺言,为变法、为国家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英年33岁。
人去诗在山更高。
诗如山重,人比山高。
赞美平凉崆峒山的诗句
崆峒山是甘肃省平凉市的著名景点,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以下是一些赞美平凉崆峒山的诗句:
1.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
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
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初唐诗人骆宾王《边城落日》
2. 昔闻广成子,不为外虏役。
轩辕屈至尊,稽颡请所益。
至今洞犹存,峭壁宛遗迹。
——宋代诗人游师雄《广成子洞》
3. 落落崆峒一大儒,四方心逸忆江湖。
东南赖有林君林君,万里清风去不孤。
——清代诗人谭嗣同《赠黔南贾使君》
4. 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
——唐代诗人李白《赠张相镐二首》
5.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宋代诗人夏元鼎《绝句·崆峒访道至湘湖》这些诗句均为赞美崆峒山而作,诗中描绘了崆峒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表达了人们对崆峒山的崇敬和喜爱之情。
王翰凉州曲读后感王翰的《凉州曲》是一首描绘边疆军旅生活的诗歌,读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开篇两句“葡萄宫锦醉三千,熊虎牙旗闪电飞”,描写了盛唐时期凉州地区的繁华景象。
葡萄宫锦,指的是凉州地区出产的精美丝绸,熊虎牙旗则是军旗,这两句描绘了凉州地区富饶与军威的景象。
接下来,“月下琵琶催出塞,花前筚篥引归骑”,两句则描写了边疆战士的生活。
月下琵琶催出塞,形象地描绘了边疆战士在夜幕下吹奏琵琶,准备出征的场景。
花前筚篥引归骑,则描写了战士们在春天回到家乡的场景,筚篥的声音在花丛前响起,引导着归家的骑兵。
“羌笛横吹《阿滥堆》,曲中多是断肠声。
”阿滥堆是唐代曲名,传说由西域传入,是一种悲凄的曲调。
这两句描写了羌笛吹奏《阿滥堆》的场景,曲调悲凄,让人感到心碎断肠。
最后两句“沙场半夜闻羌笛,杨柳春风系战马。
”沙场指的是战场,半夜闻羌笛,表达了在战争中听到羌笛声的悲凉与哀伤。
杨柳春风系战马,则描绘了在春风吹拂、杨柳依依的场景下,战士们牵着战马归营的场景。
整首诗歌充满了浓郁的边疆风情和军旅气息,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凉州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边疆战士的生活状态。
诗歌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边疆战士的豪情壮志和思乡之情。
此外,《凉州曲》还传递出了盛唐时期国家繁荣昌盛、军威雄壮的信息。
在诗歌中,诗人通过对凉州地区的富饶和军威的描绘,表现出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自豪感的赞美。
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歌,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盛唐时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强盛的氛围。
王翰的《凉州曲》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它通过对凉州地区富饶与军威的描绘、边疆战士生活状态的展现以及民族自豪感的抒发,呈现出了盛唐时期的文化风貌和国家的强盛景象。
这首诗歌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
李贺《秦王饮酒》鉴赏李贺《秦王饮酒》鉴赏《秦王饮酒》唐代:李贺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秦王饮酒》译文秦王骑着猛虎般的骏马,巡游八方,武士们的宝剑照射得天空一片碧光。
命令羲和敲着太阳开道,发出玻璃声响,劫火的余灰已经散尽,国家太平呈祥。
大壶的龙头倾泻着美酒,请来了酒星,弦架镶金的琵琶夜间弹得枨枨响。
像落在洞庭湖上的雨点,那是乐人吹笙,秦王酒兴正浓,喝令月亮退行。
银白色的浮云辉映得整齐的宫殿亮晶晶,宫门上报时的人已经报了一更。
灯火辉煌的楼上,歌女们的声音娇弱乏困,绡纱红衣轻轻飘动,散发出淡淡的清芬。
一群黄衣女郎舞蹈着,高举酒杯祝寿歌颂。
仙人形的烛树光芒四射,轻烟濛濛,嫔妃们心满意足,一双双醉眼清泪盈盈。
《秦王饮酒》注释秦王:一说指唐德宗李适(kuò),他做太子时被封为雍王,雍州属秦地,故又称秦王,曾以天下兵马元帅的身份平定史朝义,又以关内元帅之职出镇咸阳,防御吐蕃。
一说指秦始皇,但篇中并未涉及秦代故事。
一说指唐太宗李世民,他做皇帝前是秦王。
羲和: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淮南子·天文训》:“爰止羲和,爰息六螭。
”注释说:“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
”敲日:说他敲打着太阳,命令太阳快走。
因太阳明亮,所以诗人想象中的敲日之声就如敲玻璃的声音。
劫灰:劫是佛经中的历时性概念,指宇宙间包括毁灭和再生的漫长的周期。
劫分大、中、小三种。
每一大劫中包含四期,其中第三期叫做坏劫,坏劫期间,有水、风、火三大灾。
劫灰飞尽时,古无遗迹,这样一来无古无今,所以称之为“古今平”。
王琦认为这里是借指“自朱泚、李怀光平后,天下略得安息”。
⑸龙头:铜铸的.龙形酒器。
据《北堂书钞》载:唐太极宫正殿前有铜龙,长二丈。
将进酒琉璃钟[唐] 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分类标签: 人生作品赏析罗帏:一作罗屏。
香风:一作春风。
李贺这首诗以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
其艺术特色主要可分以下三点来谈。
一、多用精美名物,辞采瑰丽,且有丰富的形象暗示性,诗歌形式富于绘画美。
此诗用大量篇幅烘托及时行乐情景,作者似乎不遗余力地搬出华艳词藻、精美名物。
前五句写筵宴之华贵丰盛:杯是“琉璃鍾”,酒是“琥珀浓”、“真珠红”,厨中肴馔是“烹龙炮凤”,宴庭陈设为“罗帏绣幕”。
其物象之华美,色泽之瑰丽,令人心醉,无以复加。
它们分别属于形容(“琉璃鍾”形容杯之名贵)、夸张(“烹龙炮凤”是对厨肴珍异的夸张说法)、借喻(“琥珀浓”“真珠红”借喻酒色)等修辞手法,对渲染宴席上欢乐沉醉气氛效果极强。
妙菜油爆的声音气息本难入诗,也被“玉脂泣”、“香风”等华艳词藻诗化了。
运用这么多词藻,却又令人不觉堆砌、累赘,只觉五彩缤纷,兴会淋漓,奥妙何在?乃是因诗人怀着对人生的深深眷恋,诗中声、色、香、味无不出自“真的神往的心”(鲁迅),故词藻能为作者所使而不觉繁复了。
以下四个三字句写宴上歌舞音乐,在遣词造境上更加奇妙。
吹笛就吹笛,偏作“吹龙笛”,形象地状出笛声之悠扬有如瑞龙长吟──乃非人世间的音乐;击鼓就击鼓,偏作“击鼍鼓”,盖鼍皮坚厚可蒙鼓,着一“鼍”字,则鼓声宏亮如闻。
继而,将歌女唱歌写作“皓齿歌”,也许受到“谁为发皓齿”(曹植)句的启发,但效果大不同,曹诗“皓齿”只是“皓齿”,而此句“皓齿”借代佳人,又使人由形体美见歌声美,或者说将听觉美通转为视觉美。
将舞女起舞写作“细腰舞”,“细腰”同样代美人,又能具体生动显示出舞姿的曲线美,一举两得。
“皓齿”“细腰”各与歌唱、舞蹈特征相关,用来均有形象暗示功用,能化陈辞为新语。
崆峒酒放歌
横渠小学马步祥
崆峒山,崆峒仙。
崆峒仙酿崆峒酒,崆峒酒醉崆峒仙。
仙老一醉枕山眠,一眠四万八千年。
山顶白云幻苍狗,山下沧海变桑田。
地仙酒醒随风去,酒化甘泉隐山间。
忽然一夜坛口开,一缕香飘出陇塬。
自是人间有佳酿,崆峒美酒天下传。
昔日黄帝问道时,杜康侍立车驾边。
老杜捧得美酒归,时人称康为“酒仙”。
瑶池王母作琼液,备以佳果会群仙。
大圣只因误贪杯,险被老君炼金丹。
此位老君谁人也?据传乃是崆峒仙。
八十一世积善缘,终是功成列仙班。
塞外大漠沙如雪,漠上明月似玉盘。
诗仙太白悠荡荡,驭马乘风入萧关。
因恋崆峒雄奇秀,复贪美酒甘醇绵。
日日畅游翠山中,豪饮狂歌几忘还。
三日诗成上百篇,洋洋洒洒逾万言。
忽闻天子又诏催,携酒仗剑驰长安。
金銮殿上戏权贵,自称臣是酒中仙。
此事千古成佳话,崆峒酒壮英雄胆。
岁月漫漫如歌去,月下举杯独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