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 格式:docx
- 大小:37.49 KB
- 文档页数:3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扣分)(一)竞赛类型分为:1、个人赛2、团体赛3、个人及团体赛(二)套路竞赛运动员年龄的分组:1、成年组:18周岁(含)以上;2、青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3、儿童组:不满12周岁。
(三)套路运动按练习形式分为:1、单练2、对练3、集体演练成绩分为:甲、乙组。
注:竞赛性质由竞赛规程决定(四)武术竞赛项目(wushu comptitive events)一、长拳二、太极拳三、南拳四、剑术其中剑术长度一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得低于本人耳上端。
五、刀术六、枪术、七、棍术八、其他拳术九、其他器械。
十、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十一、集体项目(集体拳术、集体单器械、集体双器械、集体软器械)。
其他拳术又可分为四类:一、形意、八卦、八极。
二、通臂、劈挂、翻子。
三、地躺、象形拳。
四、查拳、花拳、炮拳、红拳、华拳、少林拳等。
其他器械又可分为三类:一、单器械。
二、双器械。
三、软器械。
(五)武术竞赛时裁判员服装(referee\'s costume)(1)裁判员应着赛会规定的统一服装,佩戴统一的裁判标志(2)武术竞赛运动员服装(competitor\'s costume)一. 比赛时,必须穿规定的服装二. 服装上不得有多余的附带物。
三. 鞋子为武术鞋或运动鞋。
(六)竞赛场地:——个人项目的场地为14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
——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为16米,宽14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
——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
——根据实际情况比赛场地应高出地面50—60厘米。
——场地灯光垂直照度和水平照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比赛通则及评分标准:1、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开始计时;运动员结束全套动作,计时结束。
2、长拳、南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自选套路不得少于1分20秒。
武术裁判法武术裁判法是指在武术比赛中,裁判员通过对比双方选手的表现,来准确地判断比赛结果的一种规则制度。
武术裁判法的目的是确保比赛的公正、公平和规范。
在裁判过程中,裁判员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比赛,根据武术规则和比赛要求,进行准确的判断。
武术裁判法中国武术协会颁布并修订,分为基础技击、套路和对练三个部分,各自包括了不同的裁判标准和技术要求。
下面就分别对三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解释。
(一)基础技击基础技击是武术比赛时最基本的部分,主要体现在对选手动作的控制、技术的准确性和力量的大小上。
裁判在裁判过程中,需要观察选手的技术动作是否规范准确,力量的大小是否合适,是否符合对应技术的要求。
对手的进攻和防御技巧是否突出、协调等。
(二)套路套路部分是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动作的表现、配合、流畅性、速度等方面。
武术套路讲究美学效果,需要运用艺术的手法来展现自己的风格和技术。
在裁判过程中,裁判员需要仔细观察选手的表现,看选手的动作是否规范划一,各个动作间是否协调流畅,能否贯穿整篇动作。
套路正式比赛中动作多项,动作还有分值,如对一个动作的连贯性的表现,如果连贯自然,流畅得当,可以得高分,反之会失分,这都需要裁判员严格把握。
(三)对练合法的对练应该是立足于实践的,体现在实战性,如防御、反击、攻击等技能。
对练部分不同于其他两个部分,对手同场参赛,正式击打,需要用切实的技术和方法进攻和防御。
在观察对练中,裁判员会多看选手的实战性技能,如对手的拦截、闪躲、反击的技术速度,以及选手之间的互动配合、进攻防守技巧的表现。
同时,也会看选手的技能熟练程度、技术渐进性,并进行评分。
在武术比赛中,武术裁判法是通过评定比赛时尽可能的客观和公正进行的。
裁判员需要遵照裁判规则,选手也要理解和遵守比赛规则,并尽可能在比赛中展现出自己的完美状态。
这样才能确保比赛的公正、公平和规范,为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武术套路规则竞赛规则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套路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套路是一种由各种技术动作组成的拳法动作序列,在训练和比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武术套路竞赛的公正与公平,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武术套路竞赛的规则和相关内容。
1. 赛事组织与管理武术套路竞赛由相关武术协会或组织承办,负责规则制定、报名、裁判安排、比赛场地等方面的工作。
比赛通常按照年龄、性别和个人/团体等不同组别进行划分,并设立相应的奖项和荣誉。
2. 参赛资格武术套路竞赛对参赛者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具备一定的武术基础和训练经验。
参赛者需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并接受相关的体能和技术水平测试。
同时,参赛者还需要熟悉比赛规则和要求,以确保比赛的公正性。
3. 套路内容武术套路竞赛要求参赛者按照规定的套路动作序列进行表演。
套路包括基本功动作、技术动作和连续动作等多个部分。
参赛者需要根据自身能力和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套路,能够准确地展示出每个动作的力度、速度和技巧。
4. 表演要求武术套路竞赛中,参赛者在表演套路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a. 姿势准确:参赛者在表演中要求动作的姿势准确无误,体现出技术的娴熟和功底的深厚。
b. 动作流畅:参赛者需要将套路中各个动作连贯流畅地表演出来,同时要注意节奏和变化,增加表演的变化和美感。
c. 动作力度:动作力度要适中,既要显示出力量和爆发力,又要注重技巧和控制,保持动作的美感和协调性。
d. 整体效果:参赛者的表演要注意整体效果,包括气势、精神状态、舞台形象、服装等方面的展示。
5. 裁判评分武术套路竞赛的评分一般由专业裁判进行,评分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技术难度:动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包括组合动作、跳跃动作、倒翻动作等。
b. 动作控制:动作的准确性和控制能力,包括击中点、动作协调性、稳定性等。
c. 动作美感:动作的力度、速度、舞台呈现和形象展示等方面的美感。
d. 剧场效果:整体演出的效果和表现力,包括舞台表情、气场、仪态等。
武术比赛的竞赛规则有哪些武术竞赛规则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对套路表演水平的评价标准。
是为套路运动服务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武术竞赛规则。
欢迎阅读!武术竞赛规则一:武术套路(一)拳术设其他传统拳,即流行于各地、除规则规定的自选拳术内容以外的拳术(如形意、八卦、意拳、八极、地躺、醉拳等)、南拳、各式太极拳三项。
器械设长、短、软、双器械四项。
对练设一项,2-3人均可,男、女可混编。
比赛在长14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
(二)套路比赛各项高低采用裁判评分的办法。
各项比赛的最高得分为10分,评分和扣分标准如下:1、刀、枪、剑、棍、南拳、太极拳等评分扣分标准:动作规格的分值6分;劲力协调的分值2分; 精神、节奏、风格、内容、结构、布局的分值2分。
2、扣分,根据不符合要求的程度,分别给予扣分,每次扣0.1以上,有些严重不符者,最高一次可扣2分。
3、其他项目和评分标准:姿势正确、方法清楚4分; 劲力顺达、动作协调3分; 风格独特、内容充实2分; 精神贯注、节奏分明1分。
4、对练评分标准:攻防合理,方法准确4分; 动作熟练、配合严密3分; 内容充实、结构紧凑2分; 意识逼真、风格突出1分;传统拳(形意,八卦,意拳,八极,翻子等)南拳太极拳; 长器械; 短器械; 软器械; 双器械; 对练; 散手比赛武术竞赛规则二:散手(水上擂台)散手比赛在高0.6米、长8米、宽8米的台上进行,水上擂台在长、宽各7米,高出水面0.5米的台子上进行。
比赛分红方、黑方,拳套重量:65公斤级及以下为320克;70公斤以上级别为280克。
(一)使用方法,得分标准等:1、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
2、得分部位:头部、躯干、大、小腿。
3、禁用方法:用头、肘、膝和反关节的动作进攻对方;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用腿攻击倒地方的头部;用拳连击对方头部。
4、得分标准:以下情况得3分:在一局比赛中,一方第一次下台,对方得3分(水上擂台则对方胜一局);用转身摆腿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而自己站立得3分;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即刻站立者;使用勾踢将对方踢倒而自己站立者。
2011年传统武术套路比赛规则第一节比赛公则第一条比赛性质一.比赛种类分为(一)个人赛(二)集体赛(三)个人及集体赛二.按年纪可分为(一)成年赛(二)青少年赛(三)小孩赛三.按内容分为:(一)单拳种、或单项项目赛(二)集体项目赛(三)综合项目赛第二条比赛和表演项目一.比赛项目1.流传有序的各拳种派别的传统武术套路(包含单练的拳术、器材,对练和集体项目)。
2.在民众中宽泛流传的其余各样武术套路(包含单练的拳术、器材,对练和集体项目)。
3.武术健身拳操。
二.集体表演项目以武术为主要内容,并拥有必定艺术性的集体表演项目。
第三条比赛年纪分组一.老年组: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二.中年组:40周岁至59周岁;三.青年组:18周岁至39周岁;四.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五.小孩组:不满12周岁。
第四条套路达成时间的规定一.单人项目和对练项目达成套路的时间为40秒至3分钟。
操练至2分30秒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二.集体项目达成套路的时间不得超出4分钟。
三.集体表演项目达成的时间由比赛规程规定。
第五条未达成套路运动员未达成套路不予评分。
第二节进场、散场、起势、收势、计时、配乐、礼仪与服饰第六条进场、散场、起势、收势一.运动员听到点名后,应立刻进场待裁判长表示后,即可走向起势地点。
二.运动员达成整套动作后,须并步收势,再转裁判长行注视礼,然退后场。
对练以倒地或扔掉器材结束整套动作者,须先站立做并步收势,再去整理器材。
第七条计时运动员由静止姿势开始肢体动作,计时开始;结束全套动作后并步站立,计时结束。
集体项目在前进间开始动作者,须预先向裁判和声明。
第八条配乐配乐能够依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可是不可以够使用带有歌词或口令的音乐。
第九条礼仪运动员听到上场比赛的点名和达成套路后,以及宣告比赛得分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第十条服饰运动员应穿任何适于运动的服饰;倡导穿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特点、运动特点、时代特点和项目特点的武术服。
武术竞赛指导规则与裁判法武术作为一种古老而充满智慧的体育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为了确保武术竞赛的公平、公正和规范进行,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导规则与裁判法。
本文将探讨武术竞赛的指导规则及裁判法,以期为武术竞赛提供准确、科学的裁判标准。
一、竞赛规则与组织1.1 比赛类别与分类武术竞赛分为形式与套路、散打、兵器等多个类别。
其中形式与套路是武术竞赛的核心项目之一,它以优美的动作表演、技巧的展示和内在的功夫精神为主要特点。
而散打则强调实战能力的考验,通过真实的打斗表演来评判选手的技能水平。
1.2 竞赛组织与规划武术竞赛应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制定竞赛计划、规则与流程,并严格按照指导规则与裁判法进行执行。
同时,组织方还应确保场地设备完善,为选手提供良好的比赛条件,以确保竞赛的质量与效果。
二、竞赛指导规则2.1 动作要求在武术竞赛中,动作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选手在表演形式与套路时,需要注重动作的协调、流畅和美感。
这需要选手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动作变化。
同时,选手还需要展现出自己的风格与个性,以在裁判与观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2 内在功夫武术竞赛不仅仅是对外在表演与技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选手内在功夫的考验。
选手需要通过深厚的内功修为,展现出自己的内在实力。
这包括对气息、力量、耐力、柔韧性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拥有内外兼修的综合素质,选手才能在竞赛中脱颖而出。
2.3 公平公正武术竞赛的指导规则中,公平公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裁判需要遵守中立、公正、客观的原则,对选手的表现进行评判。
评判标准应明确、科学,并且能够让选手和观众都能理解和接受。
同时,还应设立申诉机制,为选手提供公平申诉的渠道,以确保竞赛的公正性。
三、裁判法操作指南3.1 裁判员的角色与职责裁判员是武术竞赛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对选手的表现进行评判。
裁判员需要熟悉竞赛规则与流程,并严格按照裁判法进行操作。
同时,裁判员还需要对选手的动作和内在功夫有较高的鉴赏力,以便做出准确的评判。
最新武术套路规则最新武术套路规则一、武术套路规则(一)竞赛的一般常识⒈执行裁判人员组成: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2人;a组评分裁判员2-3人;b组评分裁判员3人;c组评分裁判员2-3人。
编排记录长1人,检录长1人。
⒉竞赛按类型可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
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青少年赛、儿童赛。
⒊竞赛项目: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南棍、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
⒋竞赛年龄分组:成年组、青少年组和儿童组。
5.比赛顺序: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6.检录: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检录,并检查服装和器械。
7.礼仪: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8.得分相同的处理:个人分别以难度分高者、以完成高等级难度数量多者、以演练水平分高者、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以动作质量扣分少者顺序排列名次。
全能或团体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9、竞赛有关规定:(1)难度填报: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和必选主要动作,于赛前20天在规定网站填报“武术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并确认打印,签字、盖章后寄往赛会(以到达邮戳为)。
(2)套路完成时间: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不少于1分20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
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对练不得少于50秒。
集体项目为3—4分钟。
传统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3)比赛音乐: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
(4)比赛服装: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服装,佩戴裁判等级标志;运动员应穿武术比赛服装。
(5)竞赛场地:个人项目14米长,8米宽。
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
少数民族武术竞赛规则第一章比赛场地与器械1 比赛场地1.1 单练和对练项目的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四周内沿标明5厘米宽的边线,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
1.2 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四周内沿标明5厘米宽的边线,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2 规定器械和比赛服装2.1 枪:全长不得短于本人直立、直臂上举时,从脚底到指端的长度。
2.2 棍:全长不得短于本人身高。
2.3 剑:本人直臂反手持剑时,剑尖不得低于耳上端。
2.4 刀:本人直臂抱刀时,刀尖不低于本人耳上端。
2.5 运动员需穿适合比赛的运动服或民族服装参赛。
第二章竞赛通则3 竞赛竞赛分个人和团体两大类。
4 竞赛分组4.1 按性别可分为男子组、女子组或混合组。
4.2 按年龄可分为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
5 竞赛项目5.1 拳术:5.1.1 规定拳术:长拳、太极拳、南拳的竞赛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
5.1.2 传统拳术:少林、八极、南拳、形意、八卦、通臂、劈挂、翻子、戳脚、查、花、炮、红、华、地躺、象形拳等。
5.1.3 其它拳术:规则5.1.1和5.1.2以外经挖掘、整理、创编的拳术。
5.2 器械:5.2.1 规定器械:长拳类剑、刀、枪、棍。
5.2.2 传统单器械:规则5.2.1以外的各种传统单器械。
5.2.3 传统双器械:如双刀、双剑、双钩、双枪等。
5.2.4 传统软器械:如三节棍、九节鞭、绳鞭、流星锤、刀加鞭等。
5.2.5 其它器械:规则5.2.1至5.2.4以外的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器械。
5.3 对练项目:2~3人组成的徒手、器械对练。
5.4 集体项目:4人以上的徒手、器械演练。
6 比赛开始与结束6.1 运动员听到点名应立即进场,到达起势位置后,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为起势,并开始计时。
集体项目或对练项目在行进间开始动作者,须事先向裁判长申明。
6.2 运动员完成整套动作后,须并步收势,并计时结束。
不允许边收势边转向裁判长。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知识讲解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逐渐演化为一项竞技性的运动,因此对于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武术竞赛。
一、武术竞赛规则1. 赛事等级分类武术竞赛通常分为国际级、全国级、省级和市级等多个等级。
不同等级的赛事有不同的参赛门槛和要求,选手需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水平选择适合的比赛。
2. 比赛项目分类武术竞赛项目主要包括套路、散打和器械等多个项目。
套路是指按照特定的动作组合进行的武术表演,既要求动作准确、协调,也要求表演的力度、节奏感和美感。
散打则是指双方进行对抗性的比赛,根据技击的准确性和力度打分。
器械项目是指使用传统武器进行的表演和比拼,如刀、剑、枪等。
3. 裁判标准武术竞赛的裁判标准主要包括动作技术、表现力和规则遵守等方面。
动作技术是评判选手动作的准确性和完成度,包括动作的形象、规范和标准等。
表现力则是指选手在表演过程中展示的力量、灵活性和美感,评判其整体表现的好坏。
规则遵守是指选手在比赛过程中是否按照规则进行表演或对决,是否有违反规则的行为。
二、裁判法知识讲解1. 裁判组成武术竞赛的裁判一般由主裁判、技术裁判和记分裁判组成。
主裁判负责整个比赛的执法以及判罚,对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判。
技术裁判则是负责对选手的动作技术和表现力进行评判,给出相应的分数。
记分裁判主要负责记分工作,确保比分的准确性。
2. 裁判标准裁判在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判时需要遵守一定的标准。
在动作技术方面,裁判应该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以及动作的规范性和流畅性。
在表现力方面,裁判应关注选手的力度、灵活性和美感等。
此外,裁判还需要根据比赛规则判定选手的行为是否违反规则。
3. 裁判执法裁判在执法过程中需要做到公正、客观和准确。
裁判应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对选手的表演或对决进行及时评判,并根据评判标准给出分数。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开展武术竞赛的目的,在于广泛的交流经验,该进教学与训练工作,推动群众性武术运动的开展,不断的促进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
竞赛通则一、竞赛性质:个人赛。
二、竞赛项目:棍术。
三、进场、退场、起势、收势、套路计时、配乐、礼节。
1.运动员听到点名后,应立即进场待裁判长示意后,即可走向起势位置。
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为起势(计时开始)。
2.运动员完成整套动作后,须并步收势(计时结束),再转裁判长行注目礼,然后退场。
3.运动员应在同侧场内完成相同方向(左右不得超过90度)的起势与收势。
4.计时以临场裁判组的计时表为准。
5.除集体项目外,任何项目在比赛时均不得配乐。
6.运动员听到上场比赛的点名和赛后示分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评分办法与标准一、棍术评分及标准(1)评分裁判员的组成:由评判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的裁判员四名组成。
(2)裁判员评分: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规格分值为7分,演练水平分值分,服装要求为1分。
1.动作规格分的评定(1)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发挥的技术水平,按照各竞赛项目的动作规格要求,减去该动作规格中出现的错误扣分和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规格分。
(2)动作规格的评分标准:该类分值满分为7分。
(见附表)①动作规格扣分②其他错误扣分2.演练水平的评定(1)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表现的整套演练水平,按照各竞赛项目在功力(劲力、协调)、演练技巧(精神、节奏、风格)、编排(内容、结构、布局)等方面的标准,整体比较,确定扣分,从该类分值中减去应扣分数,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
(2)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该类分值满分为3分。
(见附表)①劲力水平分值为1分(劲力、协调各占0.5分)。
②演练技巧分值为1分(精神、节奏各占0.5分)。
3.裁判员的示分裁判员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必须是0或5。
4.应得分数的确定(1)动作规格应得分与演练水平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数。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最新)(一)竞赛类型分为:1、个人赛2、团体赛3、个人及团体赛(二)套路竞赛运动员年龄的分组:1、成年组:18周岁(含)以上;2、青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3、儿童组:不满12周岁。
(三)套路运动按练习形式分为:1、单练2、对练3、集体演练成绩分为:甲、乙组。
注:竞赛性质由竞赛规程决定(四)武术竞赛项目(wushu comptitive events)一、长拳二、太极拳三、南拳四、剑术其中剑术长度一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得低于本人耳上端。
五、刀术六、枪术、七、棍术八、其他拳术九、其他器械。
十、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十一、集体项目(集体拳术、集体单器械、集体双器械、集体软器械)。
其他拳术又可分为四类:一、形意、八卦、八极。
二、通臂、劈挂、翻子。
三、地躺、象形拳。
四、查拳、花拳、炮拳、红拳、华拳、少林拳等。
其他器械又可分为三类:一、单器械。
二、双器械。
三、软器械。
(五)武术竞赛时裁判员服装(referee's costume)(1)裁判员应着赛会规定的统一服装,佩戴统一的裁判标志(2)武术竞赛运动员服装(competitor's costume)一. 比赛时,必须穿规定的服装二. 服装上不得有多余的附带物。
三. 鞋子为武术鞋或运动鞋。
(六)竞赛场地:——个人项目的场地为14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
——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为16米,宽14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
——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
——根据实际情况比赛场地应高出地面50—60厘米。
——场地灯光垂直照度和水平照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比赛通则及评分标准:1、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开始计时;运动员结束全套动作,计时结束。
2、长拳、南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自选套路不得少于1分20秒。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最新)(一)竞赛类型分为:1、个人赛2、团体赛3、个人及团体赛(二)套路竞赛运动员年龄的分组:1、成年组:18周岁(含)以上;2、青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3、儿童组:不满12周岁。
(三)套路运动按练习形式分为:1、单练2、对练3、集体演练成绩分为:甲、乙组。
注:竞赛性质由竞赛规程决定(四)武术竞赛项目(wushu comptitive events)一、长拳二、太极拳三、南拳四、剑术其中剑术长度一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得低于本人耳上端。
五、刀术六、枪术、七、棍术八、其他拳术九、其他器械。
十、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十一、集体项目(集体拳术、集体单器械、集体双器械、集体软器械)。
其他拳术又可分为四类:一、形意、八卦、八极。
二、通臂、劈挂、翻子。
三、地躺、象形拳。
四、查拳、花拳、炮拳、红拳、华拳、少林拳等。
其他器械又可分为三类:一、单器械。
二、双器械。
三、软器械。
(五)武术竞赛时裁判员服装(referee's costume)(1)裁判员应着赛会规定的统一服装,佩戴统一的裁判标志(2)武术竞赛运动员服装(competitor's costume)一. 比赛时,必须穿规定的服装二. 服装上不得有多余的附带物。
三. 鞋子为武术鞋或运动鞋。
(六)竞赛场地:——个人项目的场地为14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
——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为16米,宽14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
——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
——根据实际情况比赛场地应高出地面50—60厘米。
——场地灯光垂直照度和水平照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比赛通则及评分标准:1、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开始计时;运动员结束全套动作,计时结束。
2、长拳、南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自选套路不得少于1分20秒。
武术裁判—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
一、武术竞赛规则
1、武术竞赛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参赛者按年龄分为青少年、成年男、成年女三组。
2、所有参赛者必须在比赛开始之前穿着一件干净的运动服,并配以
标准的武术鞋。
3、比赛过程中,参赛者要保持比赛场地内洁净和安宁,并礼貌待人。
4、比赛中参赛者不得使用粗暴的技术对他人造成伤害,否则将受到
处罚。
5、比赛有三个连续回合,每场比赛的对手必须在三个回合中取得至
少一场胜利,以此判定比赛结果。
6、每个回合持续20分钟,比赛结束后由裁判评判评出胜负,若两名
参赛者各得一场胜利,则由裁判打分决定最终胜负。
二、武术裁判
1、武术裁判是执行武术竞赛规则的专职人员,其职责是对武术竞赛
的过程、比赛程序及参赛者的行为负责,以确保武术竞赛进行得顺利、规范。
2、武术裁判由裁判长和助理裁判组成,各组的裁判长和助理裁判均
由具有武术背景的资深人士担任。
3、具体的裁判工作包括:
A.开场时,裁判长需要检查比赛场地是否准备就绪,并指定助理裁判各自的岗位;
B.监督参赛者的行为,检查参赛者是否穿着合适的运动服,是否装备比赛用的武术鞋;
C.观察比赛过程中的技术动作,根据规则给予相应的分数;
D.。
表 1 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动作规格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类别动作名称编码错误内容搬脚朝天直立、侧踢抱脚直立10 ▼支撑腿弯曲▼抱脚腿弯曲后踢抱脚直立11 ▼支撑腿弯曲▼上体前倾超过 45 度仰身平衡12 ▼前举腿低于水平十字平衡13 ▼躯干低于水平▼支撑腿弯曲平衡卧鱼平衡14 ▼躯干低于水平▲后举腿大腿低于水平扣腿平衡、盘腿平衡15 ▼支撑腿大腿未达水平探海平衡16 ▼支撑腿弯曲▼后举腿弯曲提膝平衡17 ▼提膝未过腰▼提起腿脚未内扣前扫腿20 ▼支撑腿大腿高于水平▼扫转腿脚掌离地▼扫转腿弯曲后扫腿21 ▼扫转腿脚掌离地▼扫转腿弯曲跌竖叉22 ▼前腿脚内扣触地▼后腿明显弯曲腿法弹腿、蹬腿、踹腿23 ▼腿未由屈至伸正踢腿、侧踢腿24 ▼膝关节弯曲▼支撑腿脚跟离地里合拍脚、摆莲拍脚、单拍脚25 ▼拍脚时脚尖未过肩▼击拍落空腾空飞脚、腾空斜飞脚、腾空双飞脚、旋风脚、腾空摆莲30 ▼拍脚时脚尖未过肩▼击拍落空腾空正踢腿31 ▼悬垂腿弯曲跳跃侧空翻、侧空翻转体360°32 ▼腾空腿弯曲旋子、旋子转体33 ▼转体时上体高于水平 45 度▼腾空腿弯曲腾空箭弹、腾空蹬腿34 ▼起跳腿未由屈到伸▼弹(蹬)出腿低于水平弓步50 ▼前腿膝部未达脚背▼前腿未达水平▼后腿脚跟离地▼后腿脚尖未内扣马步51 ▼上体明显前倾▼屈蹲腿未达水平▼两脚间距过小▼脚跟离地▼脚尖外展步型虚步52 ▼屈蹲腿未达水平▼屈蹲腿脚跟离地仆步53 ▼屈蹲腿未全蹲▼仆腿未伸直▼仆腿全脚掌未内扣着地歇步54 ▼两腿未交叉靠拢▼臀部未贴近小腿坐盘55 ▼两大腿未交叉▼臀部未贴及地面或前脚离地拳01 ▼拳面不平▼拇指未压在中指第二指节上手型掌02 ▼四指未伸直并拢勾手03 ▼勾手五指未撮拢▼未屈腕手型剑指04 ▼食指与中指未伸直并拢▼拇指未压在无名指上挂剑、撩剑60 ▼直腕▼未成立圆缠头裹脑61 ▼刀背远离身体器械拦、拿、扎枪62 ▼枪尖未划弧▼后手留把▼平扎枪臂与枪未成水平直线立舞花枪、立舞花棍、双手提撩花棍63 ▼未呈立圆方法平抡棍64 ▼未呈平圆握剑66 ▼食指扣握在剑盘前沿触及剑刃器械抛接67 ▼抱接器械▼未单手接握剑柄、刀柄注:1.动作规格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一个动作出现多种规格错误,均一次性扣0.10分。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传统武术套路竞赛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
体育项目。
而为了保证竞赛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制定一套合理的竞赛
规则和裁判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规则以
及裁判的职责和评分体系。
一、竞赛规则
1. 套路分类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一般分为两大类:器械套路和空手套路。
器械套
路是指使用各种兵器进行演练的套路,如刀、剑、棍等;空手套路则
是以空手技巧为基础。
在竞赛中,选手可以自行选择参赛的套路形式,以展现他们的技艺和风采。
2. 套路内容
每个套路有固定的动作要求和顺序,选手需要准确地完成套路中的
动作组合。
同时,套路还要求选手在节奏、力量、舞姿等方面表现出
流畅、协调和美感。
3. 时间限制
为了保证竞赛的公平性,每个套路都会规定一个时间限制。
选手需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套路的展示,时间超出或不足都会引扣分。
4. 裁判评分
裁判将根据选手的技术难度、动作准确度、呼吸配合、节奏感、稳定性、整体表现等多个方面对选手进行评分。
评分一般分为十级,从0分到10分,其中10分代表完美表现。
二、裁判法
1. 裁判组成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组由主裁判、副裁判和计分员组成。
主裁判负责裁判组的整体工作,副裁判负责协助主裁判判定动作和计分,计分员负责记录选手的得分。
2. 裁判标准
裁判在评分时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 技术难度:选手所展示的技术动作是否较为高难度,是否包含了独特的技巧和组合。
(2) 动作准确度:选手完成动作的准确程度,包括姿势和动作的规范性,是否流畅自然。
(3) 呼吸配合:选手的呼吸是否与套路要求相符合,呼吸是否稳定自如,是否能够与动作的力量和力度相匹配。
(4) 节奏感:选手完成套路时是否能够把握好节奏感,使整个表演连贯流畅。
(5) 稳定性:选手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是否有摇摆或踉跄情况发生。
(6) 整体表现:评估选手整体的表现力、舞台魅力和表演技巧。
3. 评分系统
评分一般根据10级来进行,裁判根据不同的表现给出相应的分数。
主裁判和副裁判在观看每个选手表演完套路后,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
独立给出分数,并将其相加,得出选手最终的得分。
三、总结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的制定对于保证竞赛的公正性和规
范性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规则和评分系统,能够更好地鼓励选手发
挥自己的实力和独特风采,同时也提高了竞赛的观赏性和竞争性。
希
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能够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广大
武术爱好者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展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