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
- 格式:pptx
- 大小:786.72 KB
- 文档页数:16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第1篇】《大自然的声音》结构严谨,介绍了风、水、动物的声音和“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好的声音”。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教学目标:1. 学会10个字及相关词语,认识5各1字。
2.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4.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 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 课文重点是二至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1. 对文中总起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句子地内容及在段落中地作用。
2. 了解课文描写地方法,体会作者地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教师播放一些自然界地声音)你们还想听到哪些奇妙声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 同座互读,正音。
3. 检查自学生字情况,重点指导读好”柔,诉,敲”,区别”呢,量”是多音字。
4. 小组读书比赛。
5. 轻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三、课堂练习1. 观察字形,说说你的发现?2. 师提示重点字的关键笔画,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
1、游戏:找朋友。
2、读课文,说说课文描绘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二、精读课文主体感知。
1、再读课文,想想你最喜欢大自然的那种声音,为什么?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3、全班交流。
第二,三,四段构段方式相同,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段落重点指导,教师通过引读,分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帮助学生体会声音的特点,初步了解这种总分的构段方式。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案第【1】篇〗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2.会认“妙、奏”等8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妙、演、奏”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美妙、演奏”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4.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体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7.了解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大自然的声音2.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预设:鸟叫声、水流声、下雨声等3.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语言文字中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4.板书课题:21、大自然的声音。
齐读课题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想象、体验等方法,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
2.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想象、体验等方法,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进行指导。
3. 理解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学习生字、新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并能用词语造句。
5. 感悟大自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想象、体验等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6.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 课题:《大自然的声音》2. 板书内容:课文标题、生字、新词、重点句子、课文结构等。
六、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作业:观察大自然,记录自己发现的声音,与同学分享。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大自然的声音》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
第七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将人们习以为常的声音描绘成美妙的乐曲,写得丰富鲜活、妙趣横生。
本堂课的设计以单元语文要素为主线。
基于课后题和课堂作业本的题目,以课文内容为学习范例,引导学生有层次性地递增学习,在学生充分的语文实践中落实语文要素。
对于“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学生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这节课就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品味语句,体会关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并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通过学教方式的变革,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方法,借助题目,初步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联系上下文学习并理解“呢喃细语”“雄伟”等词语,正确书写“妙”“感”“受”三个生字。
2. 借助图示,梳理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 通过抓住重点字词句、想象、朗读等方式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文中生动活泼的语言,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教学重难点通过抓住重点字词句、想象、朗读等方式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文中生动活泼的语言,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教学过程板块一:课前游戏,我来听声1. 听声音,猜事物开始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考考你们的耳力如何。
(播放海鸥、知了、小猪、老虎、大雨、流水、厨房的声音)猜一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2. 揭课题,读课题这样动听的声音,和我们人类一样,都生活在大自然中,有位作家为我们写了一篇文章《大自然的声音》(板书:大自然的声音)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感知美妙1. 大自然里会有怎么样的声音呢?课文的第一句就这么写。
(PPT出示:大自然里有许多美妙的声音)2. 换词理解,书写美妙(1)作家叔叔把自己的独特感受都藏在了一个词语中——美妙。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篇-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写12个字,熟悉本课相关的词语,认识7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美妙的声音,说说有些什么新的发现。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情境。
1.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有花、草、蝴蝶、小鸟等动植物,这是看到的。
大自然里还能听到什么呢你们可要听仔细啦!(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哪些声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语言文字中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
1.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反馈:(1)要去参加大自然的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
认识他们吗?自由读一读。
演奏温柔雄伟充满威力汇聚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敲敲打打淙淙潺潺哗啦啦唧哩哩滴滴答答叮叮咚咚(2)先看第一行,谁愿意读(评:你不仅字音读得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
)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读一遍全班一起读一遍。
(3)再看第二行词,谁来读(评: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尤其是“呢喃”鼻音读得很准。
)全班一起读“呢喃细语”。
师:你们看,“呢喃”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怎样说话才是呢喃细语呢我们去听听。
(课件)两只小鸟挨在一起,轻轻的、柔柔的说话,这就是“呢喃细语”,全体*读。
【导语】《⼤⾃然的声⾳》这篇课⽂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然中风的声⾳,⽔的声⾳和动物的声⾳。
⽂章结构严谨,第⼀⾃然段概括地说明“⼤⾃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作为⽂章的总起。
第⼆、三、四⾃然段均以总分的⽅式构段,⽤拟⼈的⼿法介绍风、⽔、动物。
在第⼆⾃然段侧重对⽐的写法,把微风与狂风带给⼈的不同感受写得细腻、⽣动。
第三⾃然段运⽤了顶针句式。
第四⾃然段则运⽤了排⽐的⼿法,充分展⽰声⾳的魅⼒。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教学要求: 1.学会写12个字,熟悉本课相关的词语,认识7个字。
2.朗读课⽂,背诵⾃⼰喜欢的部分。
了解课⽂的描写⽅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中描述过的声⾳,感受⼤⾃然的美。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对⼤⾃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感受⼤⾃然的美。
背诵⾃⼰喜欢的部分。
2.让学⽣知道⼤⾃然有哪些美妙的声⾳,并感受美妙的声⾳,说说有些什么新的发现。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课时 ⼀、激发兴趣,引⼊情境。
1.师:同学们,这是⼀个⽣机盎然的⼤⾃然!有花、草、蝴蝶、⼩鸟等动植物,这是看到的。
⼤⾃然⾥还能听到什么呢?你们可要听仔细啦!(播放⼤⾃然的声⾳)⼤⾃然⾥除了刚才听到的声⾳外,还有哪些声⾳呢?今天,就让我们⾛进⼤⾃然,⾛进语⾔⽂字中去感受那来⾃⼤⾃然的美妙声⾳!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识记⽣字词,了解⽂章⼤意。
1.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由地朗读课⽂,注意把⽣字字⾳读准,把课⽂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反馈: (1)要去参加⼤⾃然的⾳乐会,听那美妙的声⾳,得带上这群⼩伙伴。
认识他们吗?⾃由读⼀读。
演奏温柔雄伟充满威⼒汇聚 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敲敲打打 淙淙潺潺哗啦啦唧哩哩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2)先看第⼀⾏,谁愿意读?(评:你不仅字⾳读得准,⽽且声⾳⾮常响亮。
)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读⼀遍?全班⼀起读⼀遍。
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特点,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声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想象、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2. 生字词的学习: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掌握它们的音、形、义,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 大自然声音的特点:通过阅读、讨论,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特点,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声音。
4. 口语表达与写作: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声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声音。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大自然声音的录音,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停顿、语气等,教师检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3. 理解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掌握它们的音、形、义,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5. 感悟大自然声音: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表达,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6. 练习表达: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声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水平。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描述的自然现象,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详细解读《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包括风、水、动物等自然现象的声音特点。
2. 自然现象的声音:介绍风声、水声、动物叫声等自然现象的声音特点,使学生能够辨识并描述这些声音。
3. 诗歌欣赏:引入相关的诗歌作品,让学生感受诗歌中对自然声音的描绘,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课文中提到的自然现象的声音特点。
2. 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并能够进行创造性的描述。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自然现象的声音,音频播放设备。
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重点内容和感想。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现象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自然声音的兴趣。
2. 课文解读:逐段解读课文,分析自然现象的声音特点,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创造性的描述。
4. 诗歌欣赏:引入相关的诗歌作品,让学生感受诗歌中对自然声音的描绘,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并进行反思,分享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声音》2. 提纲:列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现象的声音特点和相关诗歌作品。
3. 关键词:标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如“风声”、“水声”、“动物叫声”等。
作业设计1. 课文复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创造性的描述。
2. 诗歌欣赏:学生选择一首与自然声音相关的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写出自己的感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我会写:妙miào(绝妙、奇妙、美妙)演yǎn(表演、演奏、演讲)奏zòu(演奏、奏乐、伴奏)琴qín(手风琴、钢琴、电子琴)柔róu(柔和、柔软、刚柔相济)感gǎn(感受、感想、感动)受shòu(感受、接受、受宠若惊)激jī(激动、激昂、刺激)击jī(击打、击鼓、击败)器qì(乐器、武器、服务器)滴dī(雨滴、滴落、一滴水)敲qiāo(敲鼓、敲门、敲敲打打)鸣míng(虫鸣、鸣叫、鸣谢)我会认:呢ní(呢喃、呢绒、呢喃细语)喃nán(喃喃、呢喃、喃喃自语)伟wěi(雄伟、伟大、丰功伟绩)汇huì(汇聚、汇集、融会贯通)喳zhā(叽叽喳喳)多音字:曲qǔ(歌曲)qū(弯曲)乐yuè(音乐)lè(快乐)近义词:美妙一一奇妙感受一一感觉温柔一一温和激动一一兴奋热闹一一喧闹汇聚一一聚集反义词:温柔一一粗暴雄伟一一渺小热闹一一安静轻快一一笨重汹涌澎湃一一风平浪静理解词语:美妙:美好,奇妙。
微风拂过:微弱的风轻轻地吹过。
呢喃:小声说话的声音。
威力:强大的使人畏惧的力量。
汇聚:聚集。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汹涌澎湃:形容水势很大,波浪互相撞击,发出巨响。
也比喻声势浩大。
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
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句子解析:1.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音乐家”“演奏”“翻动”,作者把风当成人来写,写出了风在树林吹动树叶的样子、声音,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
2.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21.大自然的声音·生字详解妙miào【部首】女【结构】左右【文字源流】会意字。
从女(女子)、从少(年少),表示美妙少女。
本义是美好。
【常用词组】妙乐、妙人、妙不可言【课文原句】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部首】氵【结构】左右【文字源流】形声字。
从水(氵),像河水;寅(yan)声,寅有慎重意,水徐徐长流有如慎重以进。
本义是水长流。
引申为不断变化。
【常用词组】演奏、演绎、演化【课文原句】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奏zòu【部首】大【结构】独体字【文字源流】会意字。
篆书从中(初生的植物),从収(双手),从本(tao疾进),合起来表示进献。
隶、楷书从、从天,有双手捧着进献给上天之意。
本义是进献。
又指奏乐、演奏。
【常用词组】奏乐、奏事、奏公【课文原句】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部首】王【结构】上下【文字源流】“琴”是一种古拨弦乐器,有七弦。
原是象形字:拱形表示琴体,横线表示琴弦,中竖表示琴柱;后来加“金”或“今”表声。
曹丕《燕歌行》:“援琴鸣弦发清商。
”(参见“瑟”字条)。
【常用词组】琴声、琴丝、琴书【课文原句】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感gǎn【部首】心【结构】上下【文字源流】会意字。
从心(古文字形体像心脏),从咸(全、都),表示整个心感动。
本义是感动。
【常用词组】感动、感想、感人肺腑【课文原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部首】又【结构】上下【文字源流】甲骨文“受”字的字形是一只手把盘子(参见“凡”、“盘”字条。
但是后来盘状讹变成舟状)交到另一个人的手里,表示“给予”(“授”),同时也表示“接受”(“受”)。
在较早的古文中,“授”“受”是同一个字。
【常见词组】受到、受不得、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课文原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激jī【部首】氵【结构】左右【文字源流】“激”字本义为水受阻而上溅,是一个会意字。
其字形左边为水,说明“激”与水有关:右边为“敫”,该字有强光四射的意思,这里指代水花四溅。
21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大自然的声音》2. 诗歌:《夜宿山寺》3. 语文园地:关于大自然的声音的词语、句子、段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2. 教学难点: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2. 学具:课文、诗歌、语文园地、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声音。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大自然的声音,以及课文中提到的大自然的声音。
4. 诗歌欣赏:学习《夜宿山寺》,感受诗人对大自然声音的描绘。
5. 语文园地:学习关于大自然声音的词语、句子、段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6.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户外,实地观察大自然的声音,进行现场写作。
7.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声音》2. 课文内容梳理:风、水、动物、人3. 诗歌:《夜宿山寺》4. 语文园地:关于大自然声音的词语、句子、段落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大自然声音的作文。
2. 课后阅读:推荐一本关于大自然声音的书籍,让学生课后阅读。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学会倾听、观察、想象,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教材分析】《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
文章结构严谨,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说明“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作为文章的总起。
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总分的方式构段,用拟人的手法介绍风、水、动物。
在第二自然段侧重对比的写法,把微风与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写得细腻、生动。
第三自然段运用了顶针句式。
第四自然段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充分展示声音的魅力。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美读中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6个字及相关的词语,认识12个字。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注意读准“柔、敲、湃”这三个字以及多音字“呢”的字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美妙的声音,说说你有些什么新的发现。
【教学思路】《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
本课设计根据新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入境、想像、美读、感悟,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创设情境,走进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
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让大自然带领学生聆听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空间距离,让学生置身于自然之中,俨然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在情境中感知,体会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与反思第【1】篇〗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内容:《大自然的声音》+《下雪的声音》课型:精读引领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关键句,能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3.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教学难点: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描绘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风、水、动物)2.填写音乐家档案,完成课后第二题。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风在大自然中奏出怎样的音乐?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微风的温柔和狂风的雄壮,感受风的美妙声音。
2.小组合作,自由学习第3、4自然段,水和动物又演奏了怎样美妙的音乐?感受“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等拟声词的生动。
(1)出示重点句,对比朗读,感受声音的丰富。
(2)体会拟声词在表达上的作用,让句子更加生动。
四、课堂小结五、拓展延伸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下雪的声音》,体会文章生动的句子,继续感受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六、作业设置你还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仿照课文试着写几句吧.板书设计:图片教学反思《大自然的声音》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阅读课文,它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时,基于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我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主要让学生从课后第二题的图表“填写音乐家档案”入手,借助关键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二重唱式回环往复地朗读、联系生活等多种方式,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体会大自然中声音的美妙,通过阅读主题丛书《下雪的声音》的学习,进行学法迁移,拓展延伸,进一步感受大自然声音的丰富,体现大自然的美丽,实现“一课一得”教学理念。
类文阅读-21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节选)去年暑假,我回到故乡。
那里山明水秀,到处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声音。
晨曦(xī)初露,整个村子被一层轻轻的薄雾笼罩着,犹如羞答答的少女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给人一种轻柔朦胧的美感。
不久,拂面的清风吹走了薄雾,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大大的荷花池。
池中荷花千娇百媚,有的亭亭玉立;有的鹤立鸡群;还有的连冒出水面的勇气也没有,只是静静地躲在流淌着淡淡碧光的水池中。
我觉得进入了蓬莱仙境,四处鸟语花香。
幸福的一天由大自然的美景拉开了序幕。
来到村后面的小山,只见青树绿蔓,草盛花繁,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蜜蜂从睡梦中醒来,“嘤(yīng)嘤嗡(wēng)嗡”,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蝴蝶展开漂亮的翅膀,在繁花绿草中翩翩起舞。
空地上,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孩儿在追逐嬉戏,追蜜蜂,捕蝴蝶,采鲜花……你争我抢,玩得不亦乐乎,欢乐的声音在天空中飘荡。
再向前走了一会儿,我听到了“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抬头一望,只见画眉、杜鹃在树上跳来跳去,真快乐啊!这真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图画。
还没有欣赏完,一阵“哗哗”的流水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哇,大自然真会妙手点睛!我赶快顺着水声向小林走去,原来这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
溪水清澈见底,鹅卵石粒粒可数,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啊!大自然又为我们演奏了一曲迷人的乐章。
(选自《青年科学》 2005年第8期)1.解释词语。
生机勃勃:天真无邪:2.“鹤立鸡群”的字面意思是。
这个词语不能用来形容()A.一个人的才能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B.一个人的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C.一个人的声音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3.从“有的……有的……有的……”可以看出,画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请你再仿写一句。
4.你在大自然中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呢?【参考答案】1.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形容儿童心地单纯善良,直率而不虚伪。
2.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 C3.排比示例: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好像骏马,要奔驰千里;有的好像雄鹰,要捕捉野兔;有的好像美丽的仙女,挥舞着彩绸正在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