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规划主要附图图层要素
- 格式:doc
- 大小:561.50 KB
- 文档页数:18
市县级规划主要附图图层要素一、矿产资源分布图——地理要素:主要山脉、河流,乡镇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及名称,主要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
有条件的市县可以套用浅色卫星遥感影像底图。
(表1中的第1、2、3、4、5、6、8、9项)——矿产资源要素:所有上表矿区,标明当前的开发利用情况(分为正在开采、未利用、停采),对大中型和重要矿区在图面上用列表方式标明资源储量。
(表1中的第10、11、12、13项)矿产资源分布图图层要素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探矿权、采矿权)现状图——地理要素:同矿产资源分布图。
(表1中的第1、2、3、4、5、6、8、9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状况要素:已设探矿权、采矿权,本市县主要矿山,标明开采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开采规模、开发利用状态(在建、停建、正在开采、停采)等。
在图面上用列表方式标明探矿权、采矿权重要属性等。
(表1中的第11、12、13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探矿权、采矿权)现状图图层要素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图——地理要素:同矿产资源分布图。
(表1中的第1、2、3、4、5、6、8、9项)——规划要素: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勘查开发基地/资源产业基地、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重点矿区、重点发展区域等。
(表1中的第12、13、16(一部分)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图图层要素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四、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地理要素:同矿产资源分布图,同时标明国家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国家级或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等。
(表1中的第1、2、3、4、5、6、7、8、9项)——规划要素:重点勘查区、限制勘查区、勘查规划区块等。
(表1中的第15项)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图层要素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地理要素:同矿产资源分布图。
附录D矿产资源规划附图要求一、省级规划主要图件(一)矿产资源分布图——地理要素。
主要山脉、河流,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县级以上城市(县城)、部分中心镇名称,主要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
有条件的省(区、市)可套用浅色卫星遥感影像底图。
——矿产资源要素。
重点成矿区带,矿区(床)储量规模中型(含)以上矿区和重要小型矿区,矿区(床)标明当前的开发利用情况(分为正在开采、未利用、停采),对大型和重要中型矿区在图面上用列表方式标明资源量和储量。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图——地理要素:同矿产资源分布图。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状况要素。
主要探矿权分布(勘查阶段、主要矿种等),开采规模中型(含)以上矿山和重要小型矿山,对大中型矿山标明开采主要矿产、资源量、开采规模、开发利用状态(在建、停建、正在开采、停采)等。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总体布局图—41———地理要素。
同矿产资源分布图。
——规划要素。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区等。
(四)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地理要素。
同矿产资源分布图。
——规划要素。
重点勘查区、勘查规划区块等。
(五)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图——地理要素。
同矿产资源分布图等。
——规划要素。
重点开采区、开采规划区块等。
各省(区、市)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上述规划图件的内容进行调整,也可以编制重点矿种,国家规划矿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区、重点勘查区、重点开采区等专题规划附图,以及勘查开采规划区块图册。
图示图例应遵循《矿产资源规划图示图例》(修订版)标准。
二、规划图件电子数据基本要求(一)绘制规划图件所使用的软件系统可选择ArcGIS或MapGIS等。
采用MapGIS软件时,必须保证向ArcGIS Geodatabase和Shape(图层)文件转换无误。
(二)各省(区、市)提交的供绘制规划图件的电子数据(简称“成果图数据”)应是在工程文件中分图层表现的数据,—42—图层划分应与《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修订版)的图层划分相一致。
矿产预测图的种类和内容
[导读]从矿产预测图的种类:通常按比例尺的大小将矿产预测图划分为三类(级)和成矿预测图的内容来阐述本文,具体内容见文中。
一、矿产预测图的种类:通常按比例尺的大小将矿产预测图划分为三类(级)
(一)1∶100万-1∶50万或更小比例尺的矿产预测图。
可以在一省或数省的大区域范围内,划分出成矿带或成矿区的位置,它是拟定矿产普查总体规划的主要依据。
(二)1∶20万-1∶5万的预测图。
是在一县或数县的区城范围内,划分出矿带(区)和矿田,并可在其中圈出矿床分布的最有利的地段,这种图件可以成为找矿地区选择和找矿工作设计的主要依据。
(三)1∶2.5万-1∶5千的预测图。
一般是在矿区的范围内预测地表矿体和隐伏矿体分布的有利地段,是矿区远景评价和深部找矿的主要依据。
在上述三类比例尺中,前二种属区域预测性质,与矿床普查关系密切,后一种比例尺则属于矿区预测性质,与矿区评价工作有关。
二、成矿预测图的内容
一般应包括:
(一)含矿岩系或有利成矿的岩层;
(二)成因上和空间上与矿产有关的侵入体;
(三)控制成矿的构造,如断层、不整合面、接触带、褶皱轴等;
(四)已知矿床(矿点)、成矿特征及矿化信息;
(五)成矿单元;
(六)预测区。
从上述内容可知,它包括了所有的有利于成矿的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已知矿床和矿点以及成矿规律和预测的目标等,这些内容具体地反映在图件上。
因而据此可以制订进一步找矿工作的设计。
矿山常用的地质图件有哪些?地质图件是指导矿山设计和生产的重要依据,是综合地质编录的重要成果之一。
矿山常用的地质图件有:一、矿区地形地质图:地形地质图是反映矿区地形及地质情况的图件,它是在地形图上,用不同的颜色、花纹符号,把地表上各种地质体按比例尺缩小并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的一种图件。
地形地质图是研究矿床赋存条件、成矿规律、合理布置生产勘探工程、进行矿山设计建设或技术改造、开拓延伸设计,编制矿山远景规划所必须的图件。
二、矿床地质横剖面图:矿床地质横剖面图是垂直矿体或主要构造走向切割,并反应其沿倾向方向的变化情况及地质特征的图件,矿山最常用的横剖面图是勘探线横剖面图,它是反映矿区地质全貌、矿床地质构造特征、矿体出露及埋藏情况、矿体厚度和品位沿倾向变化规律的重要图件,是绘制水平地质断面图和投影图、矿层底板等高线图的重要依据,是储量计算、矿山设计与生产的必用图件。
三、矿床地质纵剖面图:矿床地质纵剖面图是沿体平均走向切割,用以了解矿床沿走向延长及延深变化情况及其成矿地质条件的图件。
四、矿体投影图:矿体投影图是一个投影面上,表示矿体总的分布轮廓及各级储量范围的图件。
当矿体总倾角大于60°时,一般采用垂直纵投影图,小于60°则采用水平投影图。
60°~45°之间,为某种需要也可采用倾斜投影图。
它是进行储量计算。
编制采掘计划和远景规划的基础图件。
矿山设计时,各种开拓系统要投影在此图上,矿山生产中,常用该图编制采掘计划。
五、开采阶段地质平面图:开采阶段地质平面图是表示矿体、围岩、构造、矿石质量等在某一标高水平上地质特征及变化的图件,是地下开采编制生产勘探设计、采掘技术计划、确定开采顺序、布置开采块段的重要依据。
六、开采平盘地质平面图:是表现露天开采平盘的矿床矿化情况、分布规律、产状构造、围岩条件及岩石类型等地质现象的平面图件。
它是编制采掘计划、计算地质储量的重要依据。
七、等值线图:用一系列的等值曲线分别表明矿体各种地质特征的图件。
附录3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图式图例及使用说明附录3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图式图例及使用说明一、基础地理要素1.主体功能区编号要素名称图式图例尺寸颜色备注R=215 1.1.1 优化开发区域 L=0.15mm G=255B=191R=191以填充颜色来区分主体1.1.2 重点开发区域 L=0.15mm G=231功能区的类型,可在区域B=255上加注相应的主体功能R=255区的名称。
1.1.3 限制开发区域 L=0.15mm G=223B=191R=255 1.1.4 禁止开发区域 L=0.15mm G=255B=1912.保护区编号要素名称图式图例尺寸颜色备注R=0 可在符号旁加注保护区自然与历史文化1.2.1 圆半径=3mm G=255 的名称。
保护区(点状) B=0仅显示边线,区域空白部L=3mm R=0 分无填充颜色,透明显自然与历史文化1.2.2 长=5mm G=255 示。
可在区域范围内加注保护区(面状) 间隔=1.5mm B=0 保护区名称。
二、基础地质要素1.成矿区带编号要素名称图式图例尺寸颜色备注L=0.2mm R=0 仅显示边线及花纹,区域短线=2mm G=0 空白部分无填充颜色,透2.1.1 重点成矿区带短线间隔=4mm B=255 明显示。
上下间隔=2.5m仅显示边线及花纹,区域L=0.2mm R=0空白部分无填充颜色,透2.1.2 主要成矿远景区点间隔=3mm G=0明显示。
上下间隔=1.5mm B=255- 99 -三、矿产资源现状要素1.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现状编号要素名称图式图例尺寸颜色备注仅显示边线,区域空白部分无填充颜色,透明L=0.4mm R=255显示。
可在区域范围内3.1.1 地质工作程度线长=4mm G=0加注地质工作程度分线间隔=3mm B=0区的名称。
仅显示边线,区域空白部分无填充颜色,透明L=0.4mm R=255显示。
可在区域范围内3.1.2 矿产勘查工作程度线长=5mm G=0 加注矿产勘查工作程线间隔=3mm B=255度分区的名称。
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引言: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开发利用涉及众多行业和领域。
为了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行业需依据一系列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
1.资源调查和评估合理规划矿产资源开发的第一步是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估。
资源调查需要全面了解地质条件、储量分布等因素,评估资源潜力和可开采性。
在此基础上,确定矿产资源开发的目标和策略,为后续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2.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
规划应设立合理的保护区域,避免开采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同样重要的是,针对前期工作和后续开发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制定防治措施,并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
3.安全生产规划矿山是一个复杂的生产环境,安全生产一直是重中之重。
规划中应明确矿山安全生产的标准和要求,制定安全生产的具体方案和应急预案。
重点关注事故防范、危险源管控、职工培训等方面,提高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4.资源合理配置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应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和经济效益。
规划中需明确资源的分配原则和方式。
合理配置资源可避免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不均衡现象,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技术创新和应用规划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推动,矿产资源开采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升级。
规划中应有针对性地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规划中需明确技术推广和培训措施,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6.环境修复和矿山复垦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往往会对地表和地下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恢复受损环境,规划中需制定环境修复和矿山复垦方案。
规划应包括土地复垦、水体保护、生态恢复等内容,确保矿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
结论:矿产资源开发规划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资源调查和评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安全生产规划、资源合理配置规划、技术创新和应用规划、环境修复和矿山复垦规划等措施,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开发和环境的持续改善。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矿产资源分布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中地理教材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分布”中的第二节“矿产资源的分布图”。
具体内容包括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矿产资源分布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矿产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其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矿产资源分布图的解读与分析。
重点: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矿产资源分布图、投影仪。
学具:地理图册、彩色笔、橡皮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提出问题:“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有何特点?”2. 基本概念:介绍矿产资源的定义、分类及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种类。
3. 知识讲解:a. 介绍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
b. 分析矿产资源分布与地质构造、地貌的关系。
c. 讲解矿产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4.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份矿产资源分布图,用彩色笔标注出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b. 学生用橡皮泥制作矿产资源模型,加深对矿产资源种类及其特征的理解。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特点2. 矿产资源分布图解读与分析3. 矿产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所学内容,绘制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b. 论述矿产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 答案:a. 略。
b. 矿产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促进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但也可能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矿产资源分布图的分析能力有所提高,但仍需加强练习。
矿产资源规划什么是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指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壳表面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意义的自然富集物。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
当今社会92%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取自矿物原料,30%的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乡居民用水取自矿产资源。
按工业对矿产资源需求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四类。
矿产资源规划是指根据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和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对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作出的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安排。
矿产资源规划包括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专项规划。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是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核心,是矿产资源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体现国家产业政策、落实矿业权管理制度的基本手段,包括国家级、省级、设区的市级、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期限为5~10年。
矿产资源专项规划是自然资源部门以一定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管理的某一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在某一领域的延伸、细化和具体体现,是实施性和操作性规划。
哪些情形可以对矿产资源规划进行调整?(1)地质勘查有重大发现的;(2)因市场条件、技术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等规划内容进行局部调整的;(3)新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重大专项和工程的;(4)自然资源部和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况。
矿业权设置方案是依据矿产资源规划、由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组织编写、对本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区块和矿业权进行规定的行为;是在矿产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对一定区域内探矿权采矿权空间布局的详细安排,是探矿权采矿权新立和调整的重要依据。
矿业权设置方案须经自然资源部审查备案。
对高风险勘查区域,以调整勘查区为重点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
对低风险勘查区域,根据资源赋存状况和地质构造条件,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
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征求意见稿)Minerals Programming Database Standard Forma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2年7月目录前言 (1)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4 矿产资源规划信息分类体系 (3)5 矿产资源规划信息分类编码 (4)6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文件命名 (7)7 矿产资源规划属性表及附表命名规则 (8)8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要素分层及定义 (8)9 矿产资源规划文档 (16)10 矿产资源规划附表定义 (16)附 1 矿产资源规划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22)前言为了规范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实现数据的信息共享,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编写过程中参考了GB/T 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9649-88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 13989-9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等国家标准以及相关行业标准、技术资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略)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规划司提出.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归口。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1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产资源规划信息的分类与代码、数据文件的命名规则、要素的层次划分、数据的结构、数据的交换格式及元数据的交换格式等。
适用于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建库及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DZ/T XXXX—202X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符号的分类 (1)5 一般规定 (1)5.1 符号的尺寸 (1)5.2 符号的颜色 (1)5.3 符号的定位 (1)6 符号的使用方法与要求 (1)7 图示图例符号 (2)7.1 矿产资源现状图示图例 (2)7.1.1 矿产资源分布 (2)7.1.2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2)7.2 矿产资源规划图示图例 (3)7.2.1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总体布局 (3)7.2.2 矿产资源勘查规划 (4)7.2.3 矿产资源开采规划 (4)DZ/T XXXX—202X矿产资源规划图示图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矿产资源规划图件中矿产资源现状要素和规划要素的图示图例,包含符号的式样、尺寸和色值,以及符号的使用方法与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省、市、县各级矿产资源规划图件的编制、数据库建设以及信息系统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58-2015 区域地质图图例DZ/T 0179-199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DZ/T 0226-202X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符号的分类本文件图示图例按照矿产资源现状要素和矿产资源规划要素进行分类。
矿产资源现状要素图示图例由矿产资源分布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符号组成;矿产资源规划图示图例由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总体布局、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和矿产资源开采规划符号组成。
5 一般规定5.1 符号的尺寸符号的尺寸单位为毫米(mm),点径指点的直径。
5.2 符号的颜色符号的色值采用红、绿、蓝(RGB)色彩模式或青、品红、黄、黑(CMYK)印刷色彩模式。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二○○七年十二月目录2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前言为规范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促进矿政管理主流程的信息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原《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稿)》基础上制订而成。
本标准包括一个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规划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组织,江苏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和南京铭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归口。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产资源规划数据的分类代码、数据分层、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结构、数据命名规则、数据交换格式及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及数据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GB/T17798《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TD/T1016《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GB/T9649《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土资发〔2000〕133号《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国土资发〔2004〕208号《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19号《关于开展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38号《第二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国土资发〔2007〕230号《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成果要求》国土资厅发〔2007〕139号《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3术语和定义3.1信息化术语3.1.1要素feature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
卞具級规划主要附图图居要*——地理要素:主要丄族.河流,乡镇级以上行反区域界践及徭称,主要铁珞.亦珞#基砒很丸。
有条件的市县可以杰用肉色卫星最感彩像成图。
(裹1中的第k 2. 3. 4.5. 6. & 9项丿——炉产探源要素:所有上表炉区,栋朗生會的开发利用恃况C分为正U开采.未刖用.伴釆人对大中空和交要驴区心图而上用刃裹方式掾朗鉴嫁赭论。
f表1中的弟】0・1 k 12. 13炉卢賽嫌分彳贯图居姜素约東条件取值:M (必遗丿、O (可送J二.炉户賽鎌$去开发用採炉奴.采炉欢现状閔——地從要素:冋驴产盜源分布图。
(^1中的第1・2. 3. 4. 5. 6. 8. 9项丿--------- 驴产卷源勒冬开发利用状况要紊:己很採驴奴、采驴权,本审县主要炉山,妳叨开采主要炉尹.鉴憑補总.开采规橈.开发利用状态(心建・4?t.正往开采・俘采丿等。
在图而上用刃表方式捺聊探炉权.采炉权唆要属性等。
1中的第lh 12. 13项丿桂嫌勒去开发射用CM^权.采卩权丿现状罔图星要素——地從要紊:冋旷产猱潦分布图。
(裹1中的第1. 2. 3. 4. 5. 6・& 9项丿——规划要素:炉产猱漁勒心开发总体布网、勒心开发基地/决猱*业恳地、S1象规划炉区.对阿氏经济人有交要价值的驴区.浚点炉区・圭点发股区城等。
(裹1中的12. 13. 16 (一部分)^)炉卢餐無物上开发总律寺Q图图层要*约衷条件取值:M (必遗丿、O (可送J0户賽锋令去规划图——地理要素:冋驴产徐源分布图,冋时無叨国家级或石级fl维保步区.地凰亦囲・地质壶逊保彷区,唆要饮用水水憑祿护区,61农级或省级此素名歴区,61家交点锌护的不能衫动的炉史丈输和名胜古述所在地等。
(裹1中的弟1、2.3. 4・ 5. 6. 7. 8. 9 项丿——规划要素:浚点易多区.喂制勘冬区・勘冬规划区块等。
(表1中的弟15项丿餐栋物去叙划图图/要余——地從要素:冋炉产养源分布图。
市县级规划主要附图图层要素
一、矿产资源分布图
——地理要素:主要山脉、河流,乡镇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及名称,主要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
有条件的市县可以套用浅色卫星遥感影像底图。
(表1中的第1、2、3、4、5、6、8、9项)
——矿产资源要素:所有上表矿区,标明当前的开发利用情况(分为正在开采、未利用、停采),对大中型和重要矿区在图面上用列表方式标明资源储量。
(表1中的第10、11、12、13项)
矿产资源分布图图层要素
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探矿权、采矿权)现状图
——地理要素:同矿产资源分布图。
(表1中的第1、2、3、4、5、6、8、9项)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状况要素:已设探矿权、采矿权,本市县主要矿山,标明开采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开采规模、开发利用状态(在建、停建、正在开采、停采)等。
在图面上用列表方式标明探矿权、采矿权重要属性等。
(表1中的第11、12、13项)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探矿权、采矿权)现状图图层要素
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图
——地理要素:同矿产资源分布图。
(表1中的第1、2、3、4、5、6、8、9项)
——规划要素: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勘查开发基地/资源产业基地、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重点矿区、重点发展区域等。
(表1中的第12、13、16(一部分)项)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图图层要素
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
四、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
——地理要素:同矿产资源分布图,同时标明国家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国家级或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等。
(表1中的第1、2、3、4、5、6、7、8、9项)
——规划要素:重点勘查区、限制勘查区、勘查规划区块等。
(表1中的第15项)
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图层要素
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
——地理要素:同矿产资源分布图。
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供电、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内容。
(表1中的第1、2、3、4、5、6、8、9项)
——规划要素:禁止开采区、限制开采区、集中开采区、备选开采区、开采规划区块、矿业经济区、矿产资源储备区(省级划定市县落实)等(表1中的第16(一部分)项)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图层要素
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
六、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规划图
——地理要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
(表1中的第1、2、3、4、5、6、8、9项)——矿产资源要素:本市县主要矿山,标明开发利用状况。
(表1中的第13项)
——规划要素: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表1中的第14、17项)
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规划图图层要素
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
表1 层名称及各层要素
(属性表名以酒泉市为例,县级附图层要素、附表、文档命名以《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第54、55页数据文件命名
规则为准)
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