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_学习简单的组合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64.54 KB
- 文档页数: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教案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教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的第2课时,主要涉及简单的组合。
具体章节内容包括:1. 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5个动物,然后问学生:“如果要从这5个动物中选出2个,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一个简单的组合例子,如从5个数字中选出2个数字的组合,引导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组合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如从7个水果中选出3个水果的组合等。
4. 组合的应用: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如“如果有一个班级有20名学生,其中有10名女生和10名男生,那么从中选出3名女生的组合有多少种?”让学生运用组合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组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出m个元素的组合,记作C(n,m)计算公式:C(n,m) = n! / [m! (nm)!]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C(5,2)的值。
(2)计算C(7,3)的值。
(3)解决实际问题:一个篮子有5个苹果和4个橙子,从中选出2个水果的组合有多少种?2. 答案:(1)C(5,2) = 10(2)C(7,3) = 35(3)从篮子中选出2个水果的组合有C(9,2) = 36种。
第三课时学习简单的组合课题:学习简单的组合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组合数与顺序无关,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以及正确表达、交流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运动吗?2011年的亚洲杯足球赛A 组球队分别是:卡塔尔、科威特、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
小组赛时,每2个球队都要踢一场比赛,你知道一共要踢多少场吗?2、出示各国国旗。
3、“每2个球队都要踢一场比赛”是什么意思?如“甲与乙踢”也表示乙与甲踢“,与二者的顺序无关。
4、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2个球队已踢了一场?学生:连线,把2个队用一条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这2个队已踢了一场。
二、探究新知提出问题:(1)动手连一连,2个球队之间要连几条?(2)你是怎样连的?(3)一共要踢几场比赛?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再小组交流。
汇报:方法一:每2个球队之间连一条线,这样就可以表示他们踢过一场比赛了。
方法二:把4个球队摆成正方形,按顺序一个球队一个球队地连。
方法三:连发与方法二不同。
方法四:画曲线连,把四个球队依次排开。
强调:不管用哪种方法,只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就能做到不重不漏。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103页的“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103页的“做一做”第2题。
3、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每两种颜色为一组,最多可搭配成不重复的几组?四、思维训练1、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9题。
2、三(1)班要从4个同学中选2个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共有几种选拔方法?3、老师买来5种颜色的铅笔作奖品,本周玲玲被评为“全优”生,老师请玲玲选2支不同颜色的铅笔。
玲玲有几种选择方法?4、用天平称物体时要用砝码,现在有1克、2克、5克的砝码各一个,用这三个砝码最多可称出多少种不同质量是物体?反思:。
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例2。
课时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六一儿童节到了,哆哆从衣柜中找出了自己喜欢的两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两条裙子,你们看(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 的情境图)哆哆可能穿哪两件呢?请你猜一猜。
哆哆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二、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穿?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学生说出自己组不同的搭配方法。
汇报:教师强调: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2.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第2题。
(2)妈妈在一张纸上给小明出了3道较易题,2道较难题,让小明各做一道,小明有几种选择方法?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二”第4题。
四、课堂小结生活中,我们常常应用组合知识来解决问题。
如进行上衣或裤子的搭配、出行时选择不同路线等。
我们要学习的是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是把几个事物,每两个组合在一起,找出有几种组合方法。
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进行,按一定的顺序把要组合的事物两两相连,再数一数连了几条线,就得到了组合数。
五、布置作业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板书设计简单的组合(一)例2用连线法按一定的顺序把要组合的事物两两相连,再数一数连了几条线,就可以得到组合数。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摆一摆”、“连一连”、“猜一猜”等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在寻找搭配方法时,我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索活动中得出避免重复和遗漏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逐一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体验搭配的有序性,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三课时学习简单的组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能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组合。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组合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组合的概念2. 组合的表示方法3. 组合的简单应用教学步骤: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组合现象,如:水果拼盘、衣服搭配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组合吗?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组合。
第二环节: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介绍组合的概念,解释组合是由两个或多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整体。
2. 通过示例,展示组合的表示方法,如:用符号“∣”表示组合,A∣B表示由A和B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组合的过程,如:将两个不同的几何图形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图形。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组合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 学生互相交流解答过程和答案,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第四环节:实际应用(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用不同的水果组合成水果拼盘,如何用不同的颜色组合成漂亮的图画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
第五环节: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组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组合现象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尝试用组合的方法进行分类和整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对组合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际应用,评价学生运用组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组合的应用和拓展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表示方法,并能够运用组合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组合》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遵循规律,给学生充分感知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主张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
搭配衣服这个环节,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摆一摆学具,发现不同的搭配方法,接着让学生在摆的基础上在练习本上用不同的符号代表上装和下装,用连线的方法进一步探究,创新搭配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发展学生用数学符号表示具体事物的能力的体现。
2.调动学习兴趣,使学生全心投入。
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越是跟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过生日”的情境,把探究新知与巩固练习都贯穿在这一情境中,一气呵成,使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上装和下装的小卡片圆形小卡片正方形小卡片教学过程⊙激趣引入,展开教学师:同学们,今天是聪聪的生日,让我们一起唱一首《生日快乐》歌来祝福他吧!(教师和学生一起拍手唱歌)师:(课件出示一个女孩子和她的衣柜)茵茵想穿着漂亮的衣服去参加生日聚会,可是她却不知道怎样搭配,你们能帮帮她吗?设计意图:生动有趣的动画配上耳熟能详的歌曲,这样的开场会让同学们在兴奋与快乐中接受新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课件出示教材102页例2中的上装和下装图。
师:你们觉得茵茵怎样搭配最漂亮?为什么?(课件出示学生所说的各种搭配图)师: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的小卡片摆一摆,并记录下你们的几种搭配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师: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的搭配成果汇报一下?(学生汇报)师:同学们做得真好,除了摆的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师:大家说得很好,为了更加准确地知道有多少种穿法,我们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三课时】简单的组合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组合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组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简单组合的概念和特点。
2. 运用简单组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简单组合的理解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简单组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具和学具。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组合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组合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些简单的组合图形,让学生发现它们的规律。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简单组合的概念和特点。
3.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组合解决问题。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 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组合的应用。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巩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拓展(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 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组合的应用。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简单组合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简单组合的概念和特点,并能运用简单组合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学习简单的组合2015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学习简单的组合 2015人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三年级下的数学教学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
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们学习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中的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即简单的组合。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即简单的组合。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将几个物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组合的概念,理解组合的意义。
2. 学习用画图和列举的方法表示组合。
3. 学习计算简单的组合数。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组合的概念,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 能够用画图和列举的方法表示组合。
3. 能够计算简单的组合数。
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用画图和列举的方法表示组合。
2. 难点:计算简单的组合数。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2. 例题讲解:在黑板上展示一个例子,比如:有3个红球和2个蓝球,让学生们用画图或列举的方法表示出所有可能的组合。
3. 随堂练习:给学生们发放练习本,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组合的题目,比如:有5个苹果和3个香蕉,让学生们用画图或列举的方法表示出所有可能的组合。
4. 组合数的计算:讲解如何计算简单的组合数,比如:从5个苹果中选出3个,可以用画图或列举的方法找出所有可能的组合,然后数一数有多少种。
5. 组合的应用: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思考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组合的知识,比如:搭配衣服、做菜等。
板书设计:1. 组合的概念2. 表示组合的方法:画图、列举3. 组合数的计算作业设计:a. 从5个苹果中选出3个b. 从4个橘子中选出2个c. 从3个橙子中选出1个2. 答案:a. 5个苹果中选出3个的组合数是10b. 4个橘子中选出2个的组合数是6c. 3个橙子中选出1个的组合数是3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们对于组合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用画图和列举的方法表示组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简单的组合|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组合。
2.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组合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组合。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组合的概念2. 简单的组合方法3. 组合的表示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苹果、香蕉、橙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想选择其中的两种水果,有多少种选择方法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排列的概念,然后引出组合的概念。
2. 教师讲解组合的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3. 教师举例说明组合的应用,如选择衣服、搭配食物等。
三、探究活动(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物品,如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让学生进行组合。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所有可能的组合。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组合的方法,如固定一个元素,然后与其他元素进行组合。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纠正错误并解释原因。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组合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组合的概念和简单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困惑,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组合的概念,并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组合。
2. 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组合方法,并能够用符号表示组合。
3.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学生在巩固练习中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的物品,如水果、球等。
2. 练习题纸。
第3课时简单的组合(二)教学内容教材第103页例3。
课时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组合数与顺序无关,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以及正确表达、交流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重点: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难点: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准备例3中的各国国旗,不同面值的硬币。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运动吗?2011年的亚洲杯足球赛A组球队分别是:卡塔尔、科威特、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
小组赛时,每2个球队都要踢一场比赛,你知道一共要踢多少场吗?2、出示各国国旗。
3、“每2个球队都要踢一场比赛”是什么意思?如“甲与乙踢”也表示乙与甲踢“,与二者的顺序无关。
4、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2个球队已踢了一场?学生:连线,把2个队用一条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这2个队已踢了一场。
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1)动手连一连,2个球队之间要连几条?(2)你是怎样连的?(3)一共要踢几场比赛?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再小组交流。
汇报:方法一:每2个球队之间连一条线,这样就可以表示他们踢过一场比赛了。
方法二:把4个球队摆成正方形,按顺序一个球队一个球队地连。
方法三:画曲线连,把四个球队依次排开。
强调:不管用哪种方法,只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就能做到不重不漏。
2.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3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103页“做一做”第2题。
(3)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每两种颜色为一组,最多可搭配成不重复的几组?(4)三(1)班要从4个同学中选2个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共有几种选拔方法?三、巩固练习1.老师买来5种颜色的铅笔作奖品,本周玲玲被评为“全优”生,老师请玲玲选2支不同颜色的铅笔。
玲玲有几种选择方法?2.用天平称物体时要用砝码,现在有1克、2克、5克的砝码各一个,用这三个砝码最多可称出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物体?四、课堂小结用连线法时,按一定的顺序连,就能做到不重不漏。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简单的组合教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简单的组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37页的例1和第38页的“做一做”,以及第39页的第1题。
内容涉及到简单的组合,即从几个物品中选择一部分进行组合,并计算出组合的数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简单的组合概念,学会用画图和列举的方法来计算组合的数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以及如何用画图和列举的方法来计算组合的数量。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画图和列举的方法,正确计算出简单组合的数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拿出一个装有不同颜色球的袋子,让学生猜测从袋子中随机取出两个球,可能出现的组合情况。
2.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1:从3个红球和2个蓝球中,任意取出2个球,可能出现几种组合情况?教师引导学生用画图或列举的方法来解答。
3.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第39页的第1题:从4个黄球和3个绿球中,任意取出2个球,可能出现几种组合情况?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组合概念、组合的计算方法(画图、列举)。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从5个橙球和4个紫球中,任意取出2个球,可能出现几种组合情况?2. 从6个粉球和3个黑球中,任意取出3个球,可能出现几种组合情况?答案:1. 5种2. 10种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简单的组合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用画图和列举的方法来计算组合的数量。
但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对于组合的计算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组合的计算方法是否只限于画图和列举?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用来计算组合的数量?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二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例题讲解环节。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简单的组合问题教学方案人教版教案:简单的组合问题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具体章节为第七章第一节“简单的组合”。
内容包括: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组合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组合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组合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遇到的组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讲解组合的概念:通过PPT展示组合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组合的含义。
3. 讲解组合的计算方法:通过PPT展示组合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组合的计算技巧。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组合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6.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组合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组合的概念:从一组事物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一部分组合的计算方法:组合数公式:C(n, k) = n! / (k! (nk)!)七、作业设计从数字1到9中选择3个数字,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从中选择10名学生参加比赛,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式?2. 答案:从数字1到9中选择3个数字,有84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从中选择10名学生参加比赛,有142506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组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通过讲解组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解决组合问题的技巧。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3课时简单的组合问题教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3课时简单的组合问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八单元的第3课时,即简单的组合问题。
具体涉及组合的定义、组合的方法以及组合问题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方法,并能够运用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组合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组合的实质,能够灵活运用组合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学校要组织一次运动会,其中有跑步、跳远和投掷三个项目,如果每个项目只能报一个同学,问:一共需要报几个同学?2. 自主探究:让学生思考一下,如何计算出需要报的同学人数。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其实这就是一个组合问题。
3. 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看看每组是如何解决这个组合问题的,并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
4. 讲解示范: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明确组合的概念和方法,并板书组合的步骤。
5. 练习巩固: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解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组合的定义、组合的方法以及组合问题的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页的第13题。
2. 请运用组合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学校要组织一次春游,有三个景点可选,每个景点都需要至少一名同学去,问:一共需要多少名同学去?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于组合的概念和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有个别学生出现混淆。
在课后,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组合知识。
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一些组合问题的拓展研究,如:组合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组合数的变化规律等,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学校组织运动会这一情景来引入组合问题,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贴近实际生活中的组合问题。
说课稿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简单的组合问题教学方案一、教学背景和目标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中的一部分,本课是教学计划中数学课的第X节,主要涉及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教学目标1.理解基本的组合问题解决方法和思路;2.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简单的组合问题;3.训练学生在组合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组合问题;2.解决组合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方法解决组合问题。
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1.阐述组合问题的概念和思路:通过阐述组合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思路,让学生了解组合问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2.运用实际情境讲解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构建实际情境,如求男女组合人员的数量,让学生了解具体的组合问题解决方法和技巧。
3.提供综合练习:教师在讲解完相关知识之后,提供适当的综合练习,来帮助学生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三、教学流程安排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所学内容,介绍组合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思路。
时间:5min。
2.实例讲解: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求男女组合人员的数量,让学生了解具体的组合问题解决方法和技巧。
时间:15min。
3.学生巩固:提供适当的综合练习,以帮助学生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时间:30min。
4.教师点拨:对练习题进行点拨和解答,让学生加深理解。
时间:20min。
四、板书设计组合里有3个女生和4个男生,求:答案1)有多少种不同的女生组合?2)有多少种不同的男生组合?3)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女生在前,男生在后)?五、教学资源及评估方法教学资源1.教师提供笔记纸,以进行练习。
2.适当提供数学参考书籍。
评估方法1.通过教学练习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并针对答题情况进行点拨。
2.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估,来综合评估教学效果。
六、课后作业1.自行完成相关练习题;2.阅读有关数学相关内容的书籍,加强自己的数学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着重于解释组合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通过讲解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第3课时学习简单的组合
课题:学习简单的组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组合数与顺序无关,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以及正确表达、交流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运动吗?2011年的亚洲杯足球赛A组球队分别是:卡塔尔、科威特、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
小组赛时,每2个球队都要踢一场比赛,你知道一共要踢多少场吗?
2、出示各国国旗。
3、“每2个球队都要踢一场比赛”是什么意思?
如“甲与乙踢”也表示乙与甲踢“,与二者的顺序无关。
4、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2个球队已踢了一场?
学生:连线,把2个队用一条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这2个队已踢了一场。
二、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
(1)动手连一连,2个球队之间要连几条?
(2)你是怎样连的?
(3)一共要踢几场比赛?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再小组交流。
汇报:
方法一:每2个球队之间连一条线,这样就可以表示他们踢过一场比赛了。
方法二:把4个球队摆成正方形,按顺序一个球队一个球队的连。
方法三:连发与方法二不同。
方法四:画曲线连,把四个球队依次排开。
强调:不管用哪种方法,只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就能做到不重不漏。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03页的“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103页的“做一做”第2题。
3、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每两种颜色为一组,最多可搭配成不重复的几组?
四、思维训练
1、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9题。
2、三(1)班要从4个同学中选2个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共有几种选拔方法?
3、老师买来5种颜色的铅笔作奖品,本周玲玲被评为“全优”生,老师请玲玲选2支不同颜色的铅笔。
玲玲有几种选择方法?
4、用天平称物体时要用砝码,现在有1克、2克、5克的砝码各一个,用这三个砝码最多可称出多少种不同质量是物体?
反思:
【素材积累】
1、成都,是一个微笑的城市,宁静而美丽。
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金沙,是古蜀人智慧的结晶,难以忘怀的文明,静静地诉说着古人们的智慧……刘备,孟昶等,多少为成都制造机会,造美丽的人啊!武侯祠中诸葛亮摘悄悄的感叹成都的美……杜甫草堂,有多少千古名句,虽然简陋却给了杜甫一个温暖的港湾。
2、早上,晴空万里,云雾满天。
太阳公公把一切都搞得有一层薄薄的金黄色。
一群小鸟,摘老松树的枝头上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歌,这些小淘气们一跳上去,那些晶莹的小露珠旧滴一声,跳到了地上,继续进行它们的旅行。
空气摘早
上也是非常的清新,你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心烦事忘得一干二净,这旧是我家乡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