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49.00 KB
- 文档页数:85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位置与方向》学案(一)学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学生姓名:课题认识东南西北课型新授课案序第一单元第1课时时间学习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学习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学案自主预习.说说“前、后、左、右”各是哪位同学。
2、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你认得东、西、南、北方向吗?是怎样认识的?4、自学教材第3页例1。
.初步认识东、南、西、北(1)各小组选4名同学站好,拿出东、西、南、北的标牌。
提问:你们每个人应该拿哪一张标牌,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2)分组讨论,并根据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进行判断:太阳从()边升起,从()边落下。
(3)出示天安门图,说说天安门城楼、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博物馆等各在什么方向?2.初步体验东、南、西、北(1)出示例1图,说一说:小明面向东,体育馆在校园的()面,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2)与相对,与相对。
3.在游戏中辨认东、南、西、北(1)起立,早晨,太阳在()面,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2)面向东,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面向南,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面向西,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面向北,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4.绘制校园的示意图看一看、说一说,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初步认识东、南、西、北(1)各小组选4名同学站好,拿出东、西、南、北的标牌。
提问:你们每个人应该拿哪一张标牌,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2)分组讨论,并根据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进行判断:太阳从()边升起,从()边落下。
(3)出示天安门图,说说天安门城楼、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博物馆等各在什么方向?2.初步体验东、南、西、北(1)出示例1图,说一说:小明面向东,体育馆在校园的()面,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2)与相对,与相对。
东门口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主设计副设计学习课题认识东、南、西、北学习内容教材P2—3页例1,P6页练习一1、2题。
课时第一单元第1课时执教日期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学习重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学习难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东、南、西、北卡片、指南针学习过程个性设计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位臵升起的吗?2、揭示课题:东南西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3页内容)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
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
指右边:这边是南。
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自学检测1、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面。
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
(参看课本第3页)2、早晨当你面对着太阳,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面。
3、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你的右面是( )面。
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
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分组方法:异质分组,汇报顺序: 3、4号先汇报,1、2号作补充,不同的方法说出每一步的思路)合作探究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描述方法。
3、解决问题第7课时解决问题(1)课题:解决问题(1)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答:三(1)班一共有48人.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学习教材第52页例3.出示例3.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
学生汇报如下:(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540×5=2700(元)(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60×45=2700(元)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45×12×5=2700(元)12×5×45=2700(元)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3、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
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四、思维训练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
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
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 题看简单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例4) 执教教师 学 生24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1、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线路图说出走的方向。
2.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
重难点预测 重点 认识简单的线路。
难点 用语言描述行走的方向。
学习流程 学法指导一、自主学习,个性指导 任务1: 围绕位置与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任务2:讨论并组织学生准确找出简单线路。
任务3:出示课本第8页例4的动物园图,让学生观察图上动物位置与方向。
二、合作释疑、互助研讨(对学、群学) 任务1:小平要去看熊猫,应该向什么方向走呢?任务2:文文先去看狮子,再去猴山,应该怎么走呢?任务3: 根据问题(1)中的图,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
三、精心点拨,启发引导 要点点拨: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首先要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要到达的地点所处的方向,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描述出行走路线。
四、巩固训练,整理提高 1、基础知识练习:通常说的四面八方指的是( )、( )、( )、( )、( )、( )、( )、( )八个方向。
2、拓展提升练习:(1)根据线路图找线路。
(熟悉线路)(2)从动物园向( )走到电影院,然后,又向( )走到少年宫。
商店 医 院图书馆游泳馆动物园 邮局 站前街 火车站(3)从火车站向()走到站前街,又向()走到商店。
(4)从游泳馆向()走到图书馆。
又向()走到医院。
3、考点强化练习:(1)我来当导游:通过下面的路线图说说从甲地到乙地是如何行进的?途中经过哪些地方?(2)解决问题。
乘坐1号游览车从火车站出发,向()经过()站,到达中心广场;再向()经()站到达商城遗址;然后向()经()站到达博览中心,再向( )经()站到达艺术馆。
学后反思我学到的知识或我的疑惑火车站影院中心广场百盛商业遗址人民公园博览中心广场艺术馆。
2.笔算除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1课时一位数除两位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5分钟)1.出示三年级植树情境图,组织学生交流信息,列出算式。
2.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探究算式的特点。
3.导入新课,这样的算式你会计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一下。
1.交流信息,列出算式:42÷2。
2.观察算式,发现该除法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不同,是一位数除两位数(两位数不是整十数)。
3.思考,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空。
(1)4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3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5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4)植树节是()月()日。
答案:(1)45(2)38(3)54(4)3122.计算。
(1)(2)(3)(4)3.学校买了3个同样的篮球,付给售货员100元,找回13元。
每个篮球多少钱?答案:100-13=87二、尝试探究,感悟方法。
(2 1分钟)1.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算法,然后小组交流解决方法。
2.组织学生讨论竖式中每一步商的位置的确定方法。
3.出示四年级植树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列出算式。
4.组织学生观察算式。
(1)用竖式试着做一做。
(2)交流笔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5.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归纳一位数除两位除法的笔算方法。
6.组织学生讨论、验证计算是否正确的方法。
1.观察算式,思考尝试计算,然后交流。
方法一:借助摆小棒计算。
先将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小棒,也就是2个十;再把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1根小棒,也就是1个一;2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21,因此42÷2=21(棵)。
方法二:列竖式计算。
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商2要写在十位的上面,把除数与商2个十的乘积40从被除数里减掉,十位得0,表示没有剩余(0省略不写);然后将个位上的2落下来,2除以2得1,商要写在个位的上面,把除数2与商1的乘积2从被除数里减掉,2减2得0,正好除尽。
3.用估算解决问题法。
(20分钟)意思?(2)鼓励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列出算式,并说一说列式的理由。
(3)组织学生观察这道估算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估算。
(4)组织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不同的估算方法。
方法一 267≈300 300÷3=100(元) 267÷3≈100(元)方法二 267≈270 270÷3=90(元) 267÷3≈90(元)(5)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两种方法的解答合理吗?为什么?(6)师生共同总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例9。
(1)组织学生思考:问题中的“够装”是什么意思?(2)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交流、对比不同的估算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让学生通过精确的计算解决问题: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要用“≈”连接…… (2)理解题意,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267÷3,并说明列式理由。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估算。
(4)汇报,交流自己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5)讨论、交流后汇报: ①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所以两种结果都是合理的。
②第二种方法估算的结果更精确一些,准确结果应该比90少,比80多。
明确:解决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采用。
(6)与教师一起总结估算方法。
2.(1)明确“够装”的含义。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汇报。
方法一 182≈180,182÷8>20,因此18个纸箱装不下182个菠萝。
方法二 18≈20,20×8=160(个),20个纸箱只能装160个,因此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
(3)对比、交流,明确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4)精确计算,验证运用估算策略所得出的结论的正确性。
有(B )个字。
A .20 B .30 C .40(2)一片树林共有265棵树,共9排,平均每排大约有(C )棵树。
《位置与方向》学案(一)
学校喀尔坎特学校年级:三年级(1)设计者:涂春梅
《位置与方向》学案(二)
学校:喀尔坎特学校年级:三年级(1)设计者:涂春梅
《位置与方向》学案(三)
学校:喀尔坎特学校年级:三年级(2)设计者:涂春梅
《位置与方向》学案(四)
学校:喀尔坎特学校年级:三年级(1)设计者:涂春梅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案(一)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案(三)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统计》学案(一)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统计》学案(二)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统计》学案(三)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统计》学案(四)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年、月、日》学案(一)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年、月、日》学案(二)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年、月、日》学案(三)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年、月、日》学案(四)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两位数乘两位数》学案(一)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两位数乘两位数》学案(二)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两位数乘两位数》学案(三)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两位数乘两位数》学案(四)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两位数乘两位数》学案(五)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面积》学案(一)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面积》学案(三)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面积》学案(四)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面积》学案(五)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年级:三年级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