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414.16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分析和总结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工作现状,包括初步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计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创新驱动发展的互动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学习借鉴天津及步长制药等创新驱动引领中药产业跨越发展最新经验等,努力实现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提速的建议。
Abstract: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Guangxi TCM ethnic medicine,including the preliminary achievement and the main problems,and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ing top-level design,discussing and formulating Guangxi TCM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lan,implementing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establishing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of interactive mechanism to optimiz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and learning from the latest experience of innovation-driven led TCM industry to realize spanning development of Tianjin and Buchang Pharmacy,with a purpose to speed up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Guangxi TCM ethnic medicine.Key words:Guangxi;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thnic medicine;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中医药民族医药重要发源地之一。
中医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对策研究(Ⅳ)——加强桂、粤、琼合作陈明伟;林江【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010)004【摘要】中医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一五”规划蓝图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中医药产业已逐渐成为部分省市的“朝阳产业”、“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
东盟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与中国具有亲缘的地理、民族和文化关系,用药习惯相近。
随着中医中药在东盟各国逐步合法化和中药出口环境的改善,中国与东盟中医药经贸合作逐年增加。
2005年,中国中医药出口额为8.3亿美元,其中有三分之一销往东盟国家。
由此可见,中国与东盟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目前正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
【总页数】4页(P153-156)【作者】陈明伟;林江【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41.2【相关文献】1.出口产业生产贸易链构建的财政利益补偿机制研究——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我国粤、桂、琼、滇四省区的分析 [J], 李杰云;范祚军;侯晓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南宁农业发展策略探讨——南宁深化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对策研究之二 [J], 林昆勇3.中医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对策研究(Ⅰ)——建立和完善中医药原产地规则 [J], 林江4.中医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对策研究(Ⅲ)——加强泛北部湾地区的中医药合作与发展 [J], 刘强;林江5.中医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对策研究(Ⅱ)——中医药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 [J], 汤敏华;林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盟背景下广西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关键词:广西中医药教育改革相关查阅:毕业范文、计算机毕业、毕业格式、行政管理、毕业摘要:在新世纪里,中国一东盟落户南宁,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为国家战略,广西中医药教育改革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问题。
在分析广西中医药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认为广西中医药教育改革必须从如下3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必须转变观念,顺应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二是必须优化中医药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三是深化中医药课程体系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使广西中医药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人类进人21世纪后,教育事业进人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中医药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抓住中国一东盟落户南宁,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改革广西中医药教育,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是摆在广西中医教育界的重要课题。
1广西中医药教育发展的现状广西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中医药研究历史悠久。
广西聚居着壮、瑶、苗、侗、松佬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经过千百年文化和生活积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技之长,除了传统的针灸外,还有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瑶医、苗医等特色疗法,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医疗方法之一;广西中草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仅次于云南,全国排名第二。
这些宝贵遗产的整理和发掘,都需要广西高等中医药人才来承担。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医药人才较为短缺,特别是基层还需补充大量的中医药人才,这就成为广西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方向。
东盟背景下广西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4)3.3.4完善教育管理体制21世纪的医学教育将更加重视教学管理,从管理中要效益,从管理中要质量。
而要实现之,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加快教学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努力实现教学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一方面要善于比较研究中外教学管理理论与模式,抓住解决制约教学改革深人发展的关键环节,深人探索在新形势下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的特点和规律。
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发展广西传统医学对外教育和合作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传统医学对外教育和合作研究的论述,阐述了推进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东盟开展传统医学教育合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对外教育;国际化;发展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一)拓宽广西传统医学教育对象与加强广西传统医学国际化影响,深化对传统医学教育与均衡发展的科学认识传统医学的发展受到拓宽教育对象和教育国际化的影响。
两者关系是一种包含着各种要素在内的人和文化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动态变化的复杂关系,影响着传统医学教育发展的质量。
它们的核心就是在传统医学普及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用何种方法推动传统医学在更广阔的教育对象中传播和加强其国际化影响力,从而达到医学的整体进步。
系统科学认为,开放的复杂系统是事物的普遍存在方式。
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的复杂系统,教育国际化问题是教育问题的重要方面。
教育国际化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表现,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大途径。
通过拓宽传统医学的教育对象和加强传统医学国际化影响力,有助于深化对传统医学教育与均衡发展的科学认识。
(二)探讨广西传统医学对外教育与合作模式,为推进广西传统医学对外教育与合作发展提供新思路广西与东盟传统医学对外教育与合作中应以高校为主,合作的主体是高校。
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东盟各国高等教育需求的特点,找到适合自身的合作机会,以避免合作的风险性。
同时,广西传统医学对外教育与合作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税收、土地使用、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良好服务,以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按照国家所确定的中外教育合作的总体战略,遵循政府制定的政策方针,根据广西与东盟高等教育的不同特征做出能够发挥区域优势的具体范例或范式选择。
目前国际高等教育合作的模式主要有特许(授权)办学、项目合作、学分转移、国外分校等[1]。
就广西与东盟而言,选择高等教育合作的模式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是体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身的区域特色。
综合考虑广西与东盟的医学基础、人才需求、文化传统等状况,笔者认为,广西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可以尝试以合办非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模式为主、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模式为辅的选择。
关于中药专业中药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作者:李新明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96-01【摘要】中药学是中医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对中药的理论基础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研究。
学科内多数内容属于继承性理论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再加上学习内容过于条文化,使得中药学的教学工作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研究中药专业中药学教学改革的相关策略、措施,为中药学教育工作的纵深和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中药专业;中药学;教学改革1教学理念21世纪的今天,教师早已不再是传统社会中的教书先生,而中药专业的学生将来更不是旧社会时期的“郎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灵活的头脑,掌握教学技巧,这样才能确保教学工作取得切实的成果。
要对中药学教学进行改革,首先,就要改革教学理念,只有在教学理念上与时俱进,才能确保教学方法符合时代背景,符合现阶段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接收知识的“容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早已落伍,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中,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一味的向学生灌注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不再局限于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学习,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确保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2教材、教师方面中药学的教材中内容枯燥繁多,而且难以理解,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很难做全面系统的讲解,对此,要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就要从教材和教师两方面入手。
2.1整编教材首先,对于中药学教材要进行改进和整编,使教材中的内容主次分明,强化重点内容的编写力度,避免非重点内容不必要的渗透。
其次,要大力改善传统教材的教条主义,使新编教材更加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材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开创教学工作新局面
黄贵华
【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4(000)001
【摘要】<正> 为了使我院的办学上规模、上效益和上水平,现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精神,结合我院的情况,对我院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略陈本人一些看法。
一、我院教学改革和发展思路 (一)、突出我院三大特点(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学),进一步改革和调整专业结构。
【总页数】3页(P19-20,18)
【作者】黄贵华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教务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努力开创本科教学工作新局面——在南京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 徐复铭
2.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开创教学工作新局面——在新疆教育学院第五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J], 赛依散·萨迪克
3.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开创教务工作新局面 [J], ;
4.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开创铁路党校教学工作新局面(摘要)──在全路党校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
洪治
5.深化教学改革开创党校教学工作新局面 [J], 王成吉;黄其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强中国—东盟标准化合作共谋传统中医药传承发展
刘博
【期刊名称】《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年(卷),期】2018(0)8
【摘要】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国家东盟标准化研究中心(广西)承办了由广西科学技术厅、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主办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创新合作对接会的中国一东盟传统中医药标准化合作环节。
围绕推动中国与东盟在传统中医药标准化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这一主题,邀请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4位传统中医药标准化重量级专家发表了主题演讲,来自中国-东盟传统中医药相关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企业的领导、专家以及专业人士参加了会议。
【总页数】1页(P17-17)
【关键词】中医药产业;标准化研究;大健康产业;马来西亚;传承发展
【作者】刘博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72
【相关文献】
1.李盛霖在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上提出:加强港口间更深层次合作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发展 [J], 《中国水运》编辑部
2.搭建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中国-东盟传统文化传承与传
播论坛综述 [J], 苏妙英
3.中医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对策研究(Ⅲ)——加强泛北部湾地区的中医药合作与发展 [J], 刘强;林江
4.加快开放融通,拓展绿色发展共谋东盟互利合作新空间——中国-东盟工业污染防治和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建设活动在广州举办 [J], 邓旭;王冰
5.李盛霖在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上提出:加强港口间更深层次合作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发展 [J], 本刊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提升广西中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摘要: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广西发展中医药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对广西中医药产业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增强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中医药,产业,创新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老龄社会的逐渐到来和医疗模式的改变,在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浪潮逐步兴起,中医药在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中有着独特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中医药的社会需求不断扩大,中医药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广西作为全国中药材资源的重要省份之一,具有发展中药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探讨如何提升广西中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对加快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广西中医药产业自主创新现状1.1中草药资源优势明显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具有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是我国有名的“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药材之乡”。
据统计,广西有中草药物种4623种,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约占全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三分之一,中草药物种数量排全国第二位[1]。
全国400多种常用中药原料药材中有70多种主要来源于广西,其中10多种占全国总产量的50-80%,罗汉果、鸡血藤、广豆根更是高达90%以上[1]。
广西还有近千种海洋生物资源和极具特色的壮、瑶、侗少数民族医药资源,2009年广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9.5万亩,是全国四大药材产区之一。
1.2 产业初具规模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从1998年起,广西的发展规划都将中药产业列为重点支柱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广西已初步形成包括中药材种植、中成药、中药饮片、提取物加工等门类较齐全、特色较鲜明的产业体系。
锐意改革把我院药学教育推上新台阶韦松;甄汉深;黄克南【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01(004)004【摘要】@@ 药学院是广西中医学院重要的教学单位之一.2000年,为加快药学教育改革步伐,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药学院由原来药学系改为药学院(二级学院),现有在职人员8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博士研究生副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人,副高以上职称42人.该院拥有1个广西重点学科--中药学;1个中药重点实验室--药学中心实验室:2门重点课程: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还拥有卫生部中药新药的药理临床基地,以及设备先进的精密仪器实验中心;是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培训单位之一,也是广西唯一的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培训中心基地;建有约2400m2、容纳3000余种各类中药材(含中成药)的中药标本馆,以及占地6.7亩、种植约1200余种药用植物的标本园.目前,药学院设有:药剂、药理、中药、中药化学、中药鉴定、中药炮制、药学经营管理、药用植物、药物分析、药物化学、数学物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物化等14个教研室,在实验、科研建设上,设有化学、药学两大实验室(下设22个学科实验室),以及中药研究所、新药开发中心等机构.此外,还开设有广西中医学院保健品厂、国医药店、中药材经营批发部等产业.【总页数】2页(P35-36)【作者】韦松;甄汉深;黄克南【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相关文献】1.坚持科教强警深化教育改革把海南省公安教育培训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王和平厅长在海南省首届公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2.发扬成绩开拓进取反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推上新台阶——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会上的讲话 [J], 黄小华3.面向经济建设同教学相结合努力把我院科研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J], 黄伯明4.把我院的科技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J], 黎新森5.更新观念真抓实干把柳州教育事业推上新台阶──访柳州市教育局局长罗红[J], 刘策[1];黄琅[2]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助推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合作成效意义与前景
黄一鸣
【期刊名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年(卷),期】2024()3
【摘要】广西具有丰富的传统医药资源优势,对促进中国与东盟健康合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广西在推动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合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随着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合作进一步加深,广西在双方合作的战略性地位不断突出,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克服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在未来的合作中加强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合作,加快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文中主要就针对广西助推中国-东盟传统医药
合作成效、意义以及前景等问题进行探讨。
【总页数】3页(P0080-0082)
【作者】黄一鸣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4
【相关文献】
1.广西省打造中国-东盟中医药民族医药合作高地
2.广西深化与东盟国家传统医药
领域交流与合作3.广西中医药大学成功承办“2013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之传统医药人力资源培养论坛4.以壮瑶医药为抓手,促进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合作
取得新突破5.广西与东盟加强传统医药合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中医药专业学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隧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中医药专业学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陈世存梁妍(广两中医学院外语部,广两南宁530001)摘要: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给广西中医药专业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广西中医药专业学生应如何把握机遇,面对挑战,本文对此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关键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中医药专业学生机遇挑战一,引言2002年l1月,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启动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将于2010年建成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预计拥有18亿消费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从2004年到2008年,广西总共举办了五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给东盟各国的各行各业都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合作的平台.中医药学术和产业上的交流与合作也进行得非常顺利.广西是伞国中草药资源大省,中草药物种达到460O多种,仅次于云南,在全国名列第二除丰富的野生资源外,广西人工种植药材也颇具规模.种植药材面积约占全国栽培积的1/5,是全围四大药材产区之一.2009年1月至1O月,广两中药材出u达2.4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了29.9%.出口货值达到5334.9万美元.增长了54.6%.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据海关统汁显示,我区中药材绝大部分出口到越南,主要以边境小额贸易’式为主,l一10月对越南出口中药材2.2万吨,增长了34.9%,占间期广西中药材出口的92.7%.可以说广西中草药正在迅速抢占东南亚市场.J西中医药出口大好的发展形势给广西巾医药院校的学生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广两中医药专业的学生该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本文提供了,相关的建议.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中医药专业学生带来的机遇1.各大中医药论坛及国际性会议给广西中医药类学生提供广大的锻炼机会.2004年广两南宁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围一东盟博览会.从2005年开始,广两就陆续承办了一系列的中医药会议.仅每年一度的会议就有巾泰传统医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学术研讨会,泛中医论坛,中国一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等.会议需要大量的既有中医药知识又精通外语的翻译人员和志愿者.这给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2007年第二届巾泰传统医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泰国举行. 几十名来自J—西巾医学院的各个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被选拔赴泰国参加志愿者和翻译的工作.学生的]一作成果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肯定与赞赏.20o9年首届中国一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仅在广西巾医学院就选拔了25名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会议接待以及翻译]I作,平均每年2~3次的大型与中医中药有关的会议和论坛给学生带来了实践机会.2.中国一东盟自由区的建立让更多广西中医药专业学生能走出国门就业.广西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气息,是东南亚留学生求学的选之地.以越南留学生为例.2Oo4年.越南在广西的留学生仪800多人.而且集中在广两民族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随着国际化教育的不断发展,~12009年.越南在广西的留学生人数已增加~12000多人,而且分布在各大本科院校.广两中医学院目前就有将近200名越南留学生在学习中医药类相于公务员系列的专职团下部.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人才.纳入剑公务员系统,确定任职年龄界限,实行定期轮岗轮换.其主要职能是统筹制定有关青年工作的规划任务,政策法规,协调和挖掘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青年工作的合力,监督有火政策觇定的落实.二是属于事业范刖的学者型的团工作者,包括各类青年理论工作者,宣传_丁作者,社会工作者,青年教育教学]二作者等.这部分工作者不受年龄限制,其主要职能是为政府开展青年工作提供咨询服务,决策依据,以保持团的政策和工作的连续性.j是社会兼职的共青团工作者,由社会各界组成,其职能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对青年工作献计献策,在青年工作中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延伸青年工作的手臂2.2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模式共青团要打破传统的在固定组织结构中建蹦的模式.树立共青团员一个团籍,多重身份的理念.积极探索基层团组织创建的新模式,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共青在各个青年群体中应试行建立团支部,构建适应社会改革进程的团结带领青年的新纽带.从而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的优势.根据各级组织自身特点和活动规律进行引导和管理.指导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从财力,物力卜真正保证他们:C作的正常进行.2-3巩固传统宣传阵地,加强网络信息平台阵地建设共青团工作传统的宣传阵地有网刊,广播,橱窗,标语等,62当今时代信息网络拓展了共青团作的空间和渠道.共青团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建立共青团工作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工程共青团要掌握自身T作发展的规律与原则.辩证看待网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加慢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网络的使用力度.共青团要通过建立共青团专业网站,加强组织的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促进组织创新与教育创新;开辟”大学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行动”,”心理咨询信箱”,”青年服务中心”等主题网站.加强团组织的活动创新和服务能力.2.4深入开展青年文化S-程建设文化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文化建没是共青团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T作.共青团要以实施青年文化工程为重点,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多作贡献.以”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青年创业计划大赛,青年志愿者行动,社会实践等品牌活动为契机,注意不同层次的青年需求,注重活动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兼容并包”,深入开展青年文化工程建设.总之,共青团T作者要深刻把握当前的新形势,结合团员青年的实际情况,转变工作理念,独立地行使行政职能,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评价机制,改革共青团工作的手段,方式和渠道,最终服务于青年的成长成才的需要,使共青团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建立新的业绩.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浅谈邓建玲(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江西鹰潭335000)导语,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步骤.导语设计要新颖奇特,饱含激情,富含知识信息,贴近学生生活,简洁精炼.教师可通过以情激情,展示情境;布疑设悬,激发兴趣等思路设计导语,以促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着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堂新课的引子——导语,虽然在一节课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重要步骤.导语是课堂教学的开场白,犹如一出话剧的”序幕”,能统领全课,营造学习氛围,从而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则新颖别致的导语就像磁铁,能聚拢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段独具匠心的导语就像电石火花,能开启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把.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语,是教师备课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导语设计的要求语文课的导入形式多种多样,好的导语应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新颖奇特.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而新颖的东西才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跟随着老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积极思考,自主探索.2.饱含激情.对于情感色彩较浓的散文来说,老师富有激情的导语具有强烈的抒情作用,使学生极易受感染,唤起自己的情感体验,很快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去.3.富含知识信息导语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教材.设计时应与所学新知识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能粗略感知,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4.贴近学生生活.导语设计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只有他们自己亲身体验过的.自己非常熟悉的,才更易产生共鸣,也就更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5.简洁精炼.导语是一节课的开场白,切忌拖泥带水,也不能泛泛而应的专业.留学生的到来给广西高校的学生带来了交流的机会,许多学生和留学生相互学习,建立起了良好的友谊,更有学生成功地赴越南创业.中国各类医药公司也看好东南亚市场,广西学生因为地理和语言因素,在竞争医药公司开发市场需求人才的竞争中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医药行业将会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这无疑会给广西的医药类学生提供一条”广西特色”的就业之路三,广西中医药专业学生面对的挑战1.精通中医药知识,英语和东盟国家语言的专业翻译人才几乎是空白.历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的逐步建立,以及诸多中医药论坛和会议的成功举行,给中医药专业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天地,但目前精通中医药知识,英语和东盟国家语言的专业翻译人才几乎是空白.广西目前开设有东盟小语种(主要以越南语和泰语为主)的学校有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华侨学校, 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团校等.而中医药专业主要开设在广西中医学院和广西医科大学,这两所学校虽然有很多东盟国家留学生.但是至今尚未建设东盟国家语言专业.甚至连相应的选修课也尚未开设.这使得培养精通中医药知识,英语和东盟国家语言的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链无法对接.2.成熟的中医药学生赴东盟国家就业的就业链尚未建立虽然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的逐步建立给中药制药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各国医药企业都争相开发市场,但是面对这么一个新生的贸易区,医药企业,政府, 高校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成熟的中医药学生赴东盟国家就业的就业链尚未建立.广西中医学院在1994年招收第一批新加坡硕士留学生.1995年开始招收第一位越南本科留学生. 拉开了广西非语言类专业留学生培养的序幕,到目前为止.已有200多名东南亚留学生在广西中医学院学习中医药相关专业.这些学成的学生精通中医药知识和中文,回到各自的国家后开创了广阔的就业天地.一些中医药类的学生充分地利用留学生的资源.相互学习,掌握了一门东盟语言后到东盟国家自主创业,也小有成就.但是这些个例都属于个人的努力,医药企业,政府和学校没有在这条就业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人才也远远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空缺.四,结语相关部门要对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中医药学生带来的巨大就业机会给予重视,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大胆调整专业设置.以广西中医学院为例,广西中医学院为了适应目前国际流行的天然药物治疗法和高素质护理人员紧缺的实际情况,分别在2001年和2005年开始设置了对外中医和对外护理两个涉外专业,课程设置上要求学生在学习医药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比一般专业更强调英语语言能力的学习.此举使得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适应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广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在2004年开设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英语翻译与教学)的研究生方向与课程,培养出的研究生填补了中医类英语翻译的空白.广西中医学院和广西医科大学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留学生资源,和兄弟院校与东盟国家相关院校进行进一步合作,在本校开设相应的课程和专业.争取早日填补精通中医药知识,英语和东盟国家语言的专业翻译人才的空白.参考文献:[1]覃玉荣.东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东南亚纵横,2009.(4).『2]韦红萍.我国培养东南亚语种人才的发展道路.东南亚纵横,2008,(5).『3]陈慧.中国东南亚语言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东南亚纵横,2007.(3).[4]刘春华,徐霞,徐媾霖.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中国药业,2008,(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