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深入探究
3、作者特意到什么地方去看日出?有没有 看到? 明确:两个看日出的胜地 (1)、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 由于云雾遮住了东方,没看成 (2)、在黄山狮子林 由于下雨,只得作罢
4、作者的宿愿实现了吗? 明确:作者终于“看到了一次最雄伟、 最瑰丽的日出景象”。
拓展延伸
齐读有关日出的描写,归纳写作特色: 1、映衬、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海涅描写的、屠格涅夫描写的日出图的引 用,不管是在色彩上还是在动态描绘上, 都为刘白羽描写的日出图作了衬托。
检查预习
mèi xiāo sè dǒu mí fēi
魅力 萧
ménɡlónɡ
瑟
làn
陡壁
pì
弥漫
chì
绯红
xī
朦 胧
zhì
泛滥
qiónɡ
精辟
jīn
炽热
kàn
晨曦
jī
窒息
cù
天穹
chù
衣襟
bènɡ
俯瞰
hān
无羁
dài
簇拥
矗立
迸射
酣睡
黛色
整体感知
全文共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幼时盼望看日出。 第二部分(5—7)痛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 第三部分(8)不经意在飞机上看到日出。
2、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揭 示出日出的象征意义。 日出的象征意义,热情地赞美了我们伟大 的祖国正如朝阳东升,光彩夺目,雄伟瑰 丽,正像朝阳那样年轻,富有巨大的生命 力,并进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欣欣 向荣、无限美好、如花似锦的今天和明天。
课堂练习
做一做,我一 定行! (1)作者写落日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两次读到的日出,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 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自己看到的日出是在_______看到的,并称它是最_____最______ 的日出景象. (4).回忆课文的最后一段,按照课文内容给下列景物调入恰当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