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新书》载:“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 而以末,食者甚众,是天下大残。”其核心观点是什么?贾谊论述此观 点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提示:核心观点:重农抑商。根本目的:维护并巩固封建统治。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的“海禁” (1)原因:担心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2)表现:明太祖开始实行“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 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代“海禁”与闭关锁国 (1)原因: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2)表现: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 民片板下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危害: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 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 1.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落后性阻碍和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封建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的成长。 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统治者通过各种手段压制私营手 工业的发展。 4.“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 材料信息、史论结合的能力。A项观点错误。B项“商人与封君勾 结”属于误读材料,“中央集权被削弱”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项前提 正确,但结论错误。根据“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 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说明桓谭认为东汉初年商人经济 实力强,因而他建议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正确。
知识架构
史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
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