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 第1章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38
第1章 过程控制系统概述习题与思考题1.1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它有那些特点?1.2 过程控制的目的有那些?1.3 过程控制系统由哪些环节组成的,各有什么作用?过程控制系统有那些分类方法?1.4 图1.11是一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
A 、B 两种物料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通过改变进入夹套的冷却水流量来控制反应器的温度保持不变。
试画出该温度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指出该控制系统中的被控过程、被控参数、控制参数及可能影响被控参数变化的扰动有哪些?1.5 锅炉是化工、炼油等企业中常见的主要设备。
汽包水位是影响蒸汽质量及锅炉安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水位过高,会使蒸汽带液,降低了蒸汽的质量和产量,甚至会损坏后续设备;而水位过低,轻则影响汽液平衡,重则烧干锅炉甚至引起爆炸。
因此,必须对汽包水位进行严格控制。
图1.12是一类简单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示意图,要求:1)画出该控制系统方框图。
2)指出该控制系统中的被控过程、被控参数、控制参数和扰动参数各是什么。
3)当蒸汽负荷突然增加,试分析该系统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V-1图1.12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示意图1.6 评价过程控制系统的衰减振荡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有那些?有那些因素影响这些指标?1.7 为什么说研究过程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比研究其静态特性更意义?1.8 某反应器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800 10℃。
为确保生产安全,控制中温度最高不得超过850℃。
现运行的温度控制系统在最大阶跃扰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1.13所示。
1)分别求出稳态误差、衰减比和过渡过程时间。
2)说明此温度控制系统是否已满足工艺要求。
T/℃图1.13 某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过渡过程曲线1.9 简述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
1.10 过程控制系统与运动控制系统有何区别?过程控制的任务是什么?设计过程 控制系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第3章 过程执行器习题与思考题3.1 试简述气动和电动执行机构的特点。
3.2 调节阀的结构形式有哪些?3.3 阀门定位器有何作用?3.4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有哪些?实际工作时特性有何变化?3.5 已知阀的最大流量min v q =50m 3,可调范围R=30。
第一章过程控制系统概述1.五大参量: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液位)、成分2.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和测量变送等组成;除被控对象外都是变送单元。
过程控制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过程仪表和被控对象过程控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检测变送单元,控制器,被控对象。
系统中的名词术语:1)被控过程:生产过程中被控制的工艺设备或装置(即从被控参数检测点至调节阀之间的管道或设备)。
2)检测变送器:检测量转换为统一标准的电信号。
3)调节器(控制器):实时地对被控系统施加控制用。
4)执行器:将控制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调节阀。
5)被控参数:被控过程内要求保持稳定的工艺参数。
6)控制参数:使被控参数保持期望值的物料量或能量。
7)设定值:被控参数的预定值。
8)测量值:测量变送器输出的被控参数值。
9)偏差: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
10)扰动作用:作用于被控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作用。
11)控制作用:调节器的输出(控制调节阀的开度)。
控制器,执行器和检测变送环节称为过程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由过程仪表和被控过程组成。
3.性能指标:包含了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三方面的评价。
稳态误差ess:描述系统稳态特性的唯一指标(静态指标)。
衰减比n:n<1,表示过渡过程为发散振荡;n=1,表示过渡过程为等幅振荡;n>1,表示过渡过程为衰减振荡。
一般为4:1-10:1,4:1为理想指标,也是用来调试的。
前馈,反馈控制特点(1)反馈控制系统:根据系统被控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工作;是按照偏差进行调节,达到减小或消除偏差的目的;偏差值是系统调节的依据;可以有多个反馈信号;属于闭环控制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根据扰动大小进行控制,扰动是控制的依据;控制及时;属于开环控制系统;实际生产中不采用第二章过程检测仪表控制器输出:1.电动仪表:4-20mA,DC(远距离);1-5V,DC(短距离)气动仪表:20-100Kpa(100m)直流电流4-20mA,空气压力20-100Kpa为通用标准信号。
第一 章 过 程控制基 本概念教学要求:了解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掌握过程控制系统各 部分作用,系统的组成;图绘制方法,认识常见图形符号、文字代号;管道及仪表流程图;掌握静态、动态及过 ,学会计算品质指标。
点:自动控制系统的 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负反馈概念;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要求及质量指标。
难 点:常用术语物理意义(操纵变量与扰动量区别);根据控制系统要求绘制方框图; 静态,过渡过程概念。
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 、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 建设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简称过程控制)---- 自 动 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轻工、纺织等生产过程的具体应用,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 过程控 制 的 发展 概 况 及特 点一、过 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在过程控制发展的历 程中,生产过程的需求、控制理论的开拓和控制技术工具和手段 的进展三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推动了过程控制不断的向前 发展。
纵观过程控制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 世纪 40 年代:手工操作状态,只有 少量的检测仪表用于生产过程,操作人员 主要根据观测 到的反映生产过程的 关键参数,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凭经验去控制生产过程。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过程控制系统:多为单输入、单输出简单控制系统过程检测:采用的是 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气动I 型和电动I 型);部分生产过程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控制理论:以反馈为中心的经典控制理论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 控制要求(稳定、快速、准确 ); 掌握渡过程概念; 掌握品质指标的定义20 世纪 60 年代: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比值、均匀、前馈和选择性等多种复杂控制系统。
自动化仪表:单元组 合仪表(气动n 型和电动n 型)成为主流 产品60 年代后期,出现了 专门用于过程控制的小型计算机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和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过程控制领域。
过程控制系统第一章&第二章1.过程控制系统:为了实现过程控制,以控制理论和生产要求为依据,采用模拟仪表、数字仪表或计算机构成的总体,称为过程控制系统。
2.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系统输出、受控过程的输入、外部扰动、受控过程、广义过程、控制器。
3.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a)按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来分类i.反馈控制系统 ii.前馈控制系统 iii.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b)按给定信号的特点来分类i. 定制控制系统 ii. 程序控制系统 iii. 随动控制系统4.过程建模数学模型a). 机理建模法 b). 实验建模法5.过程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信号联系,称为“通道”;控制作用与受控参数之间的信号联系,称为“控制通道”;扰动作用与受控参数之间信号联系,称为“扰动通道”。
6.自衡特性:在扰动作用破坏平衡工况后,被控过程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自动恢复平衡的特性。
表示。
7.有自衡能力的单容过程的数学模型,都可用传递函数G(s)=&'()*8.题2-4、2-6(P29)什么是过程的自平衡能力?第三章1.一次仪表:测量体将被测参数成比例地转换为另一便于计量的物理量,所用的仪表叫做一次仪表。
2.二次仪表:显示被计量的物理量的仪表。
3.准确度等级:任何自动化仪表均有一定误差。
常用仪表精度等级:0.1、0.2、0.35、0.4、0.5、1.0、1.5、2.5、4.0等(工业常用0.5~4.0)。
4.热电偶测温计a)测温原理:热电效应b)补偿导线:用两根不同的金属丝,它在0----100摄氏度温度范围和所连接的热电偶具有相同的热电性能,其材料是廉价金属,用它将热电偶的冷端延伸出来。
c)冷端补偿:为了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i.计算矫正法 ii. 补偿电桥桥5.热电阻温度计a)工作原理:利用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b)特点:性能稳定、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宽、同时还不需要冷端温度补偿,一般可在—270~900ºC 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