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一上第3单元 第4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4.47 MB
- 文档页数:16
人教语文一年级上人教语文一年级上册共有26课,每课包含一个拼音单元、一个识字单元和一个阅读理解单元。
拼音单元每课的拼音单元主要学习一个拼音韵母或声母,并进行相应的拼音练习。
识字单元每课的识字单元主要学习10个生字,并进行相应的识字练习。
阅读理解单元每课的阅读理解单元主要学习一篇短文,并进行相应的阅读理解练习。
以下是人教语文一年级上册各课的具体内容:第一课:小猫钓鱼拼音:a、o、e、i、u、ü识字:猫、钓、鱼、网、鱼竿、水、钩、饵阅读理解:《小猫钓鱼》第二课:小鸭子找妈妈拼音:b、p、m、f、d、t、n识字:鸭子、妈妈、找、河、岸、小鸭、鸭群阅读理解:《小鸭子找妈妈》第三课:小兔子和小狼拼音:g、k、h、j、q、x识字:小兔子、小狼、森林、草地、树林、树洞、蘑菇阅读理解:《小兔子和小狼》第四课:小鸡捉虫拼音:l、n、r、zh、ch、sh识字:小鸡、捉、虫、草、叶、树、虫子阅读理解:《小鸡捉虫》第五课:小青蛙找朋友拼音:w、y、z、c、s、y识字:小青蛙、朋友、池塘、荷叶、蜻蜓、蝴蝶阅读理解:《小青蛙找朋友》第六课:小猪的生日拼音:d、t、n、l、n、r识字:小猪、生日、蛋糕、蜡烛、礼物、朋友阅读理解:《小猪的生日》第七课:小猴子学本领拼音:f、d、t、n、l、n、r识字:小猴子、学、本领、爬树、跳绳、唱歌、跳舞阅读理解:《小猴子学本领》第八课:小狗丢球拼音:b、p、m、f、d、t、n识字:小狗、丢、球、草地、树、树洞、小动物阅读理解:《小狗丢球》第九课:小鸟和小兔拼音:g、k、h、j、q、x识字:小鸟、小兔、森林、草地、树林、树洞、蘑菇阅读理解:《小鸟和小兔》第十课:小鸡和小鸭拼音:l、n、r、zh、ch、sh识字:小鸡、小鸭、池塘、荷叶、蜻蜓、蝴蝶阅读理解:《小鸡和小鸭》第十一课:小青蛙和小蝌蚪拼音:w、y、z、c、s、y识字:小青蛙、小蝌蚪、池塘、荷叶、蜻蜓、蝴蝶阅读理解:《小青蛙和小蝌蚪》第十二课:小猪和小羊拼音:d、t、n、l、n、r识字:小猪、小羊、草地、树、树洞、蘑菇阅读理解:《小猪和小羊》第十三课:小猴子和小熊拼音:f、d、t、n、l、n、r识字:小猴子、小熊、森林、树、树洞、蘑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1. 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2.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并能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 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实物等辅段,理解问题的本质,并运用加减法进行解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并将之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实物等辅段,理解问题的本质,并运用加减法进行解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个小朋友在分水果,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2. 讲解例题:教师出示例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用加减法进行解答;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如“小明有5个橘子,小华给了小明3个橘子,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橘子?”;4.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各自的发现;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课题、例题、练习题、小组讨论等,要求板书清晰、简洁,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明有10个铅笔,他用掉了6个,请问他还剩下几个铅笔?2. 答案:小明还剩下4个铅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图片、实物等辅段,理解问题的本质,并运用加减法进行解答。
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3.1立体图形的认识单元说明:“认识图形”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为了分散难点,这一单元只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二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是会用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
建议如下: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3.要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利用已有知识发现新知识;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4.重视对“成长小档案”中内容的研讨,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题名称】第1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7页--69页。
【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猜一猜、搭一搭等活动,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能在实际情境中辨认这些图形,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2.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一般形状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教具和图片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
教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玩一个猜谜语游戏(课件出示谜语)小小一个长方体,肚里装着尺和笔,小朋友们来上学,把它放进书包里。
打一学习用品,猜一猜是什么?学生:文具盒。
课题实践活动:剪一剪备课人桐源中心小学唐志红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4册第三单元第4课 P32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剪出的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动手剪出有规律的图形。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彩纸数张、剪刀一把、作品一张、小展示牌等。
教学过程第4课时一、情景引入师谈话:同学们,剪纸艺术源于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剪纸作品,请同学们欣赏。
教师展示一些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
课件出示图片师:这些剪纸作品漂亮吗?这些剪纸中有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来吗?让学生仔细观察,想想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它有哪些特征?生:蝴蝶和小朋友的剪纸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才能称为轴对称图形。
在这里,大公鸡不论怎样对折,左右两边都不会重合。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这些民间剪纸具有高的艺术价值,是民间艺术的美的展示,你们想学习剪纸吗?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剪一剪。
二、互动新授1.教师展示课前剪好的一排小纸人。
师:这是老师剪的剪纸,剪的是手拉手的四个小人。
剪出的小人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剪纸,师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确:每个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个性备课每个人都是轴对称图形,四个一样的小人是手拉着手的,中间不能断开。
师:同学们真棒,找出了它们的特点,这四个小人是并排排列的,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剪出来的吗?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剪出这样的图形呢?2.组织学生剪一个小人。
师:一下子剪四个小人有点难,我们可以先试着剪出一个小人。
那怎样能又快又好地剪出一个小人呢?学生有了学习对称图形的基础,因此剪一个小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将一张纸对折,然后在不开口的这边画半个小人,再沿着划线将小人剪下来。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教案:分数除法第4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第4课时。
本课时主要讲解分数除以整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教学重点:分数除以整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3的苹果,他想把这2/3的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 例题讲解:例题1:分数除以整数已知:2/3的苹果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求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解:2/3 ÷ 3 = 2/3 × 1/3 = 2/9每个小朋友能分到2/9的苹果。
例题2:分数除以分数已知:4/5的面包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求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面包?解:4/5 ÷ 2 = 4/5 × 1/2 = 2/5每个小朋友能分到2/5的面包。
3. 随堂练习:(1)完成教材P48的练习题13。
(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分数除以整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4.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分数除以整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例子。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P48的练习题46。
2. 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分数除以整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例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除以整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一定难度。
下一步教学中将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目标: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导入: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音乐课,大家认真听一听,外面是不是还在下雨?(是),同学们早上家长送你们来的时候,那时候是下的大雨还是小雨啊?(大雨)。
下大雨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声音啊?(哗哗哗哗)下小雨的时候呢?(学生用很小的声音哗哗哗哗),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有大雨也有小雨。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大雨和小雨。
(二)学唱《大雨和小雨》1.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2.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3.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4.学习四二拍子的指挥,掌握四二拍子的重拍在第一拍。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
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评价: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
会唱《大雨和小雨》。
学生能创造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
第二课时《布谷》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记第一段歌词。
2.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学习知识,并参与表演加强记忆。
3.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小燕子、布谷鸟的情感。
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才显得更美。
教学要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能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琴、歌片、彩笔、动物头饰。
教法:听唱、故事、创编、表演、活动尝试。
教学过程:师生问好。
一、新学期教育与学生沟通,激励学生热爱音乐。
二、表演《小燕子》提示:歌曲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你想和它交朋友吗?那你该怎么做呢?1.听歌曲《小燕子》,并为其自由创编舞蹈。
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还可以自由选舞伴来完成。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该单元是汉语拼音单元,安排了《ai ei ui》《ao ou iu》《ie üe er》《an en in un ün》《ang eng ing ong》5课拼音课文,主要学习9个复韵母、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和“ye、yue、yuan、yin、yun和ying”6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本单元时要引导学生读准拼声;准确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识“妹,奶”等16个生字,朗读儿歌,体验童趣。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用拼音”通过对汉语拼音单元知识的回顾,要求熟练地掌握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掌握拼写规则,能熟练地拼读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学习课程表上的汉字,要求会认5个汉字。
“用拼音”通过对本单元拼音知识的回顾,要求熟练的掌握该单元学习的拼音内容。
“字词句运用”汉字和拼音的配对学习,要求多认识汉字、拼音,能图文结合认识汉字。
“和大人一起读”通过对儿歌《剪窗花》的学习,是亲子互动的好时机,同时能对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读准9个复韵母、9个鼻韵母和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词;能正确书写韵母和音节。
2.会认本单元16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会读儿歌《小白兔》《欢迎台湾小朋友》《月儿弯弯》《家》《两只羊》。
过程与方法图文结合,多媒体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认识学习拼音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韵母的发音与韵母拼读音节。
2.能够看图说话,拼读音节。
认识事物,把音节和图正确地连接起来。
3.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学难点1.声母与韵母的拼读,整体认读音节的读法。
2.能认读本单元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3.拼音的拼读方法。
【教学措施】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2、图文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识记拼音,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拼音。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第4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对简单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展开。
学生将通过实际情景的创设,学习如何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来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内容包括认识和理解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数学信息、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验证解答的正确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理解问题的本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增强其思维的灵活性。
4. 培养学生验证答案的习惯,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1. 抽象数学问题的过程,特别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2. 选择并应用适当的解题策略。
3. 对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合理的验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策略,并尝试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问题。
3. 讲解:教师针对每个小组的问题进行讲解,展示解题的步骤和方法,特别强调解题策略的选择和数学表达式的正确书写。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教师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展开,包括问题的识别、数学信息的提取、解题策略的选择、数学表达式的书写和答案的验证。
每个步骤都将配有相应的例题和图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尝试用本课时学到的知识解决,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针对本课时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解题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第4课时《用三角尺拼角》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用三角尺拼角》是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的第4课时,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用三角尺拼组各种角,进一步认识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角的大小,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初步知识,对角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角的大小概念可能还不是很清晰,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也亟待提高,这也是本课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用三角尺拼组各种角,进一步认识角的大小,能用三角尺拼成各种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角的大小,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三角尺拼组各种角的方法,进一步认识角的大小。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独立用三角尺拼成各种角,并能准确描述角的大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角的大小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见到的角,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
2.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自主探究,尝试用三角尺拼组各种角,并描述角的大小。
3.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成果,共同讨论如何用三角尺拼组各种角,以及如何描述角的大小。
4.教师引导:教师通过提问、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规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大小。
5.实践操作:让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操作,用三角尺拼成各种角,并准确描述角的大小。
新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课时分层作业设计第三单元第4课一个数除以小数(1)基础必做篇一、填空。
1.把1.75的小数去掉后,得到的整数是原数的( )倍:0.026扩大到它的( )倍才能变成26。
2.3.96÷0.3=( )÷3 0.3402÷0.078=()÷783.2.75÷0.5的商的最高位是( ),结果是( )。
4.一支笔1.5元,7.5元可以买( )支笔。
二、快乐选一选。
1. 被除数扩大到原数的100倍,要使商不变,除数()。
A.缩小到原数的倍1001B.扩大到原数的10倍C.扩大到原数的100倍2. 两数的积是4.68,一个数是1.2,另一个数是()。
A.0.39 B.3.9 C.3903. 商比被除数大的算式是()。
A.1.056÷25 B.2.5÷2.5 C.1.764÷0.36三、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1. 在小数除法中,如果被除数缩小为原来的101,则商一定缩小为原来101。
()2. 计算小数除法时,小数点的移动是以除数的小数位数为标准的。
()3. 84÷0.01实际就是把84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4. 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0.4,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向左移动一位,商就变成了1.04。
()四、口算。
0.81÷0.9= 0÷42= 5.7÷10= 2.8÷7=8÷16= 0.42÷0.06= 0.3÷0.3= 2.1÷0.3=巩固提升篇提升选做题(3选2)一、竖式计算我能行。
7.2÷3.6= 14.57÷0.4= 4.08÷0.51=二、应用题。
1.王爷爷家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面积是98.8m2.它的长是10.4m,宽是多少米?2.玩具火车每辆16.5元,玩具汽车每辆5.5元.玩具火车的价格是玩具汽车的多少倍?拓展挑战题一、解决问题1.小马虎计算一个数除以0.4时,计算成了乘0.4,得到的结果是2.08.你知道正确的答案是多少吗?2.男子110m栏比赛规定.途中一共有10栏.从起点到第1栏是13.72m.第10栏到终点是14.02m.第1栏到第10栏.每相邻两栏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