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的航速一节等于每小时多少公里啊?
- 格式:doc
- 大小:14.66 KB
- 文档页数:5
船舶计量单位一、引言船舶是人类创造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们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描述船舶的特征和性能,人们创造了一系列船舶计量单位。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船舶计量单位,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和用途。
二、吨位吨位是衡量船舶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通常分为总吨位和净吨位两种。
总吨位是船舶内部所有可使用空间的总体积,包括货舱、机舱、船舱等。
净吨位则是扣除船舶内部结构和设备后的实际可用空间体积。
吨位的计算方法相对复杂,涉及到船舶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多个参数。
吨位的大小对于船舶的载货能力和航行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三、船速船速是衡量船舶航行速度的计量单位。
它通常以节为单位,一节等于每小时一海里。
船速的计算方法是通过测量船舶在单位时间内航行的距离来得出的。
船速对于船舶的航行效率和时间安排至关重要。
不同类型的船舶具有不同的最大船速,例如货船、客船、军舰等。
四、排水量排水量是衡量船舶重量的计量单位。
它指的是船舶在完全浸没时所排开的水的重量。
排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船舶的浮力和稳定性。
排水量通常分为满载排水量和轻载排水量两种。
满载排水量是指船舶装载最大负载时的重量,轻载排水量则是指船舶没有装载货物和燃料时的重量。
排水量的计算方法相对复杂,需要考虑船舶的体积、形状和密度等因素。
五、船舶长度船舶长度是衡量船舶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通常以米为单位,用来描述船舶的整体长度。
船舶长度的计算方法是从船首到船尾的最长距离。
船舶长度对于船舶的操控性和航行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不同类型的船舶具有不同的最大长度限制,例如集装箱船、油轮、巡洋舰等。
六、船舶高度船舶高度是衡量船舶尺寸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通常以米为单位,用来描述船舶从水线到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船舶高度对于船舶的通过桥梁、通行河道和进入港口等都有重要影响。
不同类型的船舶具有不同的最大高度限制,例如大型客船、油轮等。
七、结论船舶计量单位是描述船舶特征和性能的重要工具。
通过吨位、船速、排水量、船舶长度和船舶高度等计量单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船舶的大小、载货能力、航行速度和适应性。
【初中地理】舰船为何用“节”计速
众所周知,速度大多是以公里/小时为单位来计算的,如:飞机,汽车,坦克的速度等。
可是舰船的速度单位却为什么是“节”呢?
说到这个节日的起源,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早在16世纪,海上航行已经十分盛行,但当时苦于没有时钟和记录航程的仪器,所
以人们无法知道船舶的航行速度。
有一位聪明的水手想了一个办法,他在船舶前进的时候,把拖有绳索的浮体抛向水面,然后根据在一定时间里拉出去的绳索长度,计算出船舶的速度。
由于当时计时使用的是流沙计时器,有时放出的绳索比较长,这个水手便在绳索上打
出了许多等距离的结,这样,整根计速绳索便被分成了许多节,只要计算出一定时间里放
出的绳索节数,就可以知道船舶的航行速度了。
从此以后,“节”便成了舰船速度,水中
兵器速度以及水流速度的计量单位,并且成为国际上通用的航海速度计算单位。
那么,一个结每小时等于多少公里?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1节=1海里/小时和1海
里=1.852公里。
1段,即每小时1.852公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舰船上的计速仪器已经非常现代化了,“抛绳计速”已成
为历史,但“节”作为航速单位一直被沿用至今,可见其重要性了。
船舶航行时间与航速计算船舶航行时间与航速是航海领域中重要的计算问题。
船舶的航行时间取决于航程和航速,因此准确计算航行时间对于航海操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计算船舶航行时间和航速的方法。
一、船舶航行时间的计算方法船舶航行时间的计算需要考虑航程和航速两个因素。
航程指的是两个地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可以使用地球表面上的参考点进行计算。
航速指的是船舶每小时所能航行的距离。
在计算航行时间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航行时间(小时)= 航程 / 航速例如,如果航程为500公里,航速为25节,那么航行时间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到:航行时间 = 500公里 /(25节 * 1.852公里/小时)= 500 /(46.3公里/小时)≈ 10.79小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航行时间约为10.79小时。
二、船舶航速的计算方法船舶航速的计算可以基于航行时间和航程,或者通过测量船舶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使用航海仪器(如罗盘和测速器)来获得准确的航速。
为了计算船舶的航速,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航速(节)= 航程 / 航行时间例如,如果航程为500公里,航行时间为10小时,则航速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到:航速 = 500公里 / 10小时= 50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船舶的航速为50节。
三、航行时间和航速的应用航行时间和航速的计算对于船舶运输、航海规划和船只调度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在船舶运输中,精确计算航行时间可以帮助船公司合理安排运输时程,提高运输效率。
同时,准确计算航速可以根据货物性质和航线长度选择最佳船舶,以保证货物及时送达目的地。
在航海规划中,准确计算航行时间可以帮助船舶避开恶劣天气和海洋条件,确保航行安全。
同时,合理计算航速可以避免船舶过度消耗燃料,节省能源成本。
在船只调度中,航行时间和航速的准确计算可以提高船队的管理效率。
船舶的使用率和准时到港率等关键指标可以通过航行时间和航速的计算来衡量,从而优化船只调度和资源分配。
航速30节等于多少公里
航速30节是每小时55.56公里。
将地球一圈分作 360度, 1 度再分60分, 1 分为之 1 海里,1节=1海里/小时=1.852公里/小时=0.514444m/s。
早在16世纪,海上航行已相当发达,但当时一无时钟,二无航程记录仪,所以难以确切判定船的航行速度。
然而,有一位聪明的水手想出一个妙法,他在船航行时向海面抛出拖有绳索的浮体,再根据一定时间里拉出的绳索长度来计船速。
那时候,计时使用的还是流砂计时器。
为了较准确地计算船速,有时放出的绳索很长,便在绳索的等距离打了许多结,如此整根计速绳上有分成若干节,只要测出相同的单位时间里,绳索被拉曳的节数,自然也就测得了相应的航速。
于是,“节”成了海船速度的计量单位。
水手根据露出水面的绳结的数量来测算航速。
“节”作为航速单位由此而来。
后来,也用于风及洋流的速度相应地,海水流速、海上风速、鱼雷等水中兵器的速度计量单位,国际上也通用“节”。
用现在的测速仪比较,一节大约为每小时1.852公里。
节的符号是英文“Knot”的词头,采用“kn”表示。
1节等于每小时 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公里)。
航海上计量短距离的单位是“链”,1链等于1/10海里,代号是英文“Cable”的词头,用“cab”。
另外节还是舰船
锚链分段制造和使用标志的长度单位。
通常规定锚链长度27.5米为1节,而中国舰船锚链长度标志以20米为1节。
轮船的航速为什么被称为节?节(Kn)以前是船员测船速的,每走1海里,船员就在放下的绳子上打一个节。
以后就用节做船速的单位。
1节(kn)=1海里/时=(1852/3600)m/s 是速度单位。
1海里(n mile)=1852m 是长度单位。
陆上的车辆和空中的飞机,以及江河船舶,其速度计量单位多用千米(公里)/小时,而海船(包括军舰)的速度单位却称作“节”。
早在16世纪,海上航行已相当发达,但当时一无时钟,二无航程记录仪,所以难以确切判定船的航行速度。
然而,有一位聪明的水手想出一个妙法,他在船航行时向海面抛出拖有绳索的浮体,再根据一定时间里拉出的绳索长度来计船速。
那时候,计时使用的还是流砂计时器。
为了较准确地计算船速,有时放出的绳索很长,便在绳索的等距离打了许多结,如此整根计速绳上有分成若干节,只要测出相同的单位时间里,绳索被拉曳的节数,自然也就测得了相应的航速。
于是,“节”成了海船速度的计量单位;相应地,海水流速、海上风速、鱼雷等水中兵器的速度计量单位,国际上也通用“节”。
“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的词头,采用“Kn”表示。
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公里)。
航海上计量短距离的单位是“链”,1链等于1/10海里,代号是英文“Cable”的词头,用“Cab”。
海里是海上的长度单位。
它原指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长度,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
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3米;纬度45°处约等于1852.2 米,两极约等于1861.6 米。
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用1分平均长度1852米作为1海里;1948年国际人命安全会议承认,1852米或6O76.115英尺为1海里,故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
中国承认这一标准,用代号“M”表示。
此外,舰船上锚链分段制造和使用标志长度单位也用“节”通常规定锚链长度27.5米为1节;中国舰艇的使用标志以2O米为1节。
速度单位kn代表什么意思
节,单位符号kn,是一个专用于航海的速率单位,后延伸至航空方面,相当于船只或飞机每小时所航行的海里数。
1节的速度为:每小时1海里(n mile/h),每秒0.5144444米(m/s),每小时1.852千米(km/h)。
扩展资料
kn速度是啥意思
节单位符号是kn,这是一个专用于航海的速率单位,后延伸至航空方面,相当于船只或飞机每小时所航行的海里数。
1节的速度为:每小时1海里(n mile/h),约等于每秒0.514米(m/s),每小时1.852千米(km/h),单位符号:kn。
陆上的车辆,以及江河船舶,其速度计量单位多用千米(公里)/小时,而海船(包括军舰)的速度单位却称作“节”。
后来,也用于风及洋流的速度。
航海上计量短距离的.单位是“链”,1链等于1/10海里,另外节还是舰船锚链分段制造和使用标志的长度单位。
通常规定锚链长度27.5米为1节,而中国舰船锚链长度标志以20米为1节。
KN是什么计量单位
KN是力的计量单位,中文可翻译成"千牛"。
1.其中,K代表的是“千”,N代表的是“牛顿”。
按规定,千应使用小写k。
即kN。
2.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是一种衡量力的大小的国际单位:
①牛顿=1千克质量×1米/秒平方1牛顿≈0.1千克力;
②1kN=1000牛顿≈100公斤力。
船的行驶速度单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船的行驶速度是指船只在水上行驶时所达到的速度。
船只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其速度单位对于航海、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船的行驶速度单位,以及对这些单位进行概述说明和解释。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首先,在“2. 船的行驶速度单位”部分,我们将定义并解释船的行驶速度的定义与意义,并列举常见的船速单位,同时还会介绍如何在各单位之间进行转换与比较。
其次,在“3. 行驶速度测量技术”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广泛应用于航海领域中的GPS定位系统和地面测距法,以及流速仪和轮脉冲计数器在测量船只行驶速度时的使用情况、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
接下来,在“4. 影响船速的因素”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影响船只行驶速度的水动力学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并分析摩擦阻力、波浪阻力、侧向力以及水流、气流、温度和湿度对船只速度的影响。
最后,在“5. 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的要点,并强调船行驶速度单位的重要性,同时还会展望未来在该领域中可能进行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船的行驶速度单位的全面概述和说明。
通过对各种速度单位以及与之相关的测量技术和影响因素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增进读者对船只行驶速度单位及其重要性的理解,并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 船的行驶速度单位2.1 速度的定义与意义船的行驶速度是指船只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达到的距离,通常以海里/小时或节(knot)来表示。
船只的行驶速度是衡量其性能和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于航海、航运和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2 常见的船速单位在测量和描述船只行驶速度时,有几种常见的单位:- 节(knot):最常用的单位,表示每小时航行海里数。
1节等于每小时一海里。
这是由过去使用绳索估量船只行进速度推导而来。
- 米/秒(m/s):国际标准单位制中使用的单位,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中较为常见。
海里速度单位缩写
海里速度单位是指船舶或飞机的速度,通常使用缩写来表示。
其中,最常见的是“节”(knot),表示每小时航行海里数。
另外,还有“海里/小时”(nm/h)和“海里/分钟”(nm/min)等单位。
在海上,船舶航行速度的计算一般都使用节作为单位。
1节等于1海里每小时,即1海里/小时。
在飞行领域,海里速度的计算也常用到,比如飞机的巡航速度就是以海里为单位进行计算的。
在航海和航空领域,除了使用节作为速度单位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缩写,比如:
1. KT:是“knot”(节)的缩写,常用于飞机的速度单位中。
2. GS:是“ground speed”(地速)的缩写,表示船舶或飞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3. TAS:是“true airspeed”(真空速)的缩写,表示飞机相对于周围空气的速度。
4. CAS:是“calibrated airspeed”(机内指示空速)的缩写,表示飞机在机内气压计上指示的速度。
以上这些缩写都是海里速度单位中常见的。
对于航海和航空工作者来说,了解这些缩写的含义和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 1 -。
航速单位knot(节)名称由来
现代精密测量仪器发明以前,海上航行的船只测量船速的方法为: 1、将一卷长绳每隔47尺3吋打一个节,尾端系上一块木片(如图)。
2、将木片抛出船外,贴住水面。
当第一个绳节跨出栏杆时开始计时。
3、28秒后抓住绳子(如图),计算拉出栏杆外的总绳节数就可得知船速为多少节(knots)。
注:47.25ft/5280mile/ft x1.609344km/mile/28s*3600 s/h=1.852km/h
(最早的计时工具为30秒之沙漏,后来校正为28秒,47呎3吋是倒推算出来的绳节间距数值。
)
距离单位公里如何制定的
1公里(kilo meter,缩写为km)=北极到赤道的距离/10000
注:
1公里=1000公尺,经南北极环绕地球一周共40000公里。
国际度量衡局(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简称bipm)所制定的标准长度单位为公尺(metre,缩写为m)。
1799年国际对公尺的定义为地球四分之一圆周的一千万分之一。
国际队公尺的新定义为:
光线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时间所行走的距离。
距离单位海里如何制定的
1海里(nautical mile)=赤道的圆周/360/60(1海里约等于1.852公里)
航速1节(knot)=每小时航行1海里(50节相当于时速92.6公里)
注:
赤道圆周可等分为360度(degrees)
每一度可再等分为60分(minutes)
每一分(minute)的距离就是一海里
东西向环绕赤道一周共21600海里(40000公里)。
军舰航行时都以“节”为单位,那么一节等于多少公里?
船的航速一节等于每小时1.852公里。
据说是在16世纪,水手们为了计算船的航行速度,就在一根长长的绳子上,等距离的打很多结,在航行中,将绳子的一端从船尾抛入水中,并数出在一定时间内进入水中的绳结的个数,就知道船舶的航行速度了,现在的航速单位“节”就是受这种计算方法的启发发明的。
实际上“节”是这么来的,国际上一般把地球赤道长度4万公里按经度划为360度,再将每度划成60分,这样地球赤道被分21600
份,每一份就是一节。
其长度:40000公里除以21600份等于1.85185185公里。
通常1节四舍五入至1.85公里。
现在大部分军舰航速都在30节或者以上。
巡航速度20-30节。
而一般的船只航速一般在10-20节之间。
船的航速一节等于每小时多少公里啊?
很多航海中使用的单位都非常有趣,可以说是保留并反映了早期航海文化的很多故事。
航速单位“节”也是如此。
节是一个从英文中翻译过来的单位,对应的英语单词是“knot”,也就是“绳结”的意思。
是一个一开始专门用于航海,现在也应用在航空领域的速率单位。
1节等于1海里/小时,也就是1.852公里/小时,换算成米/秒的话,大约是0.514米/秒,所以目前大型舰船满航速的30节左右,也就是每小时可以航行大约55公里。
说到节这个单位的起源,也是十分有趣。
16世纪开始兴起的大航海时代中,水手们一开始并没有可靠的测量仪器来在茫茫大海上测量航速,因为没有陆地上那样的固定参照物,大部分时间都是一片汪洋,依靠估算也比较难以准确地估计出速度,而且风浪颠簸,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也不容易,于是水手们发明了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找一条非常长的绳子,在绳子上面每一段大约相等的距离上打一个结(knot),再将打好结的绳子从船尾处随水流放入海中,这样就可以根据单位时间内水流带走了多少个绳结,来计算这段时间内船航行了多远的距离,从而计算出当前的航速。
当然,这种测量方法也显得十分原始和粗糙,得到的数据也不可能非常精确,但是在茫茫大海上,早年间的探险家们在没有精密仪器的情况下能够想到这种实用的方法依旧令人钦佩。
当然,现在的节这个单位已经可以做到非常精确了:通过定义标准的“海里”(地球纬度1分的平均长度,1852米)这一长度单位,节这个对应的速率单位也有了非常清晰的定义,一直在今日的军用和民用航海业中仍在使用。
飞行速度“马赫数”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1838年~191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1838年2月18日生于奇尔利茨。
马赫在研究气体中物体的高速运动时,发现了激波。
马赫确定了以物速与声速的比值(即马赫数)为标准,来描述物体的超音速运动,在力学上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在哲学上,马赫是逻辑实证论者,并提出经验主义。
马赫数就是马赫:英文简称M,是一个速度单位。
1个马赫表示速度跟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等,也就是每秒340米。
这个速度单位通常用来衡量在大气层中飞行的物体(航空器)运动速度,比如飞机、导弹,但一般没有用来衡量炮弹、子弹,炮弹和子弹衡量其速度的单位一般是米/秒。
例如:某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为2.0M,表示该型号的飞机能够在平飞状态下最多能够飞出680米/秒左右的速度来。
一马赫就是一倍音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的X-43A超音速实验飞机在空中飞行。
它成功完成了这次速度约为10倍音速(约每小时11260公里)的试验飞行,这一速度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
马赫数m/s km/h1马赫340.5612262681.12245231021.68367841362.24490451702.8613062043.36735672383.92858282724.48980893065.0411034103405.612260航船速度--航速节1节=1海里/小时=1852m/h1链=1/10海里一节约等于每秒零点五米,三十节就是约每秒十五米节(Kn)以前是船员测船速的,每走1海里,船员就在放下的绳子上打一个节.以后就用节做船速的单位. 1节(kn)=1海里/时=(1852/3600)m/s 是速度单位,1海里(n mile)=1852m 是长度单位陆上的车辆和空中的飞机,以及江河船舶,其速度计量单位多用千米(公里)/小时,而海船(包括军舰)的速度单位却称作“节”。
60节航速是多少公里
60节航速是111.12公里。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是1节=1海里/小时,1海里=1.852公里。
1节也就是1.852公里/小时,这样换算60x1.852=111.12公里。
航速是舰船在单位时间内所航行的里程。
航速的含义
航速是指舰船在单位时间内所航行的里程数。
按大小可分为最大航速、全速、巡航航速等,介绍如下:最大航速指主动力装置以最大功率运转时达到的速度;全速指主动力装置以额定总功率运转时达到的速度;巡航航速是舰船巡航时常用的速度,通常同型舰船规定一种主机航速作为巡航航速;经济航速指根据船舶运输要求和营运费用等因素确定的成本最低的航速;最小航速指船舵能发挥操纵作用的最低速度。
航海冷知识
- 航海中的航线通常是通过计算经度和纬度来确定的。
经度是
东西方向上的度量,而纬度是南北方向上的度量。
船舶可以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 在航海过程中,船舶会用到航海图,航海图上标有各种水深、航标、岛屿和地标等信息,以帮助船舶安全导航。
- 航海中的速度通常以节(knot)为单位,1节等于每小时一
海里(1852米)的速度。
- 在大洋航行时,船舶必须考虑到洋流和风向,以便选择最佳
的航线。
- 航海中存在着很多危险或困扰船舶的现象,比如暴风雪、大浪、冰山等。
船舶需要时刻关注气象和海况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航海中的导航设备包括罗盘、测距仪、测向仪等,这些设备
可以帮助船舶确定方向和位置。
- 航海中的时间通常使用世界标准时间(UTC),这是全球统
一的时间标准,以便于统一协调航行和通信。
- 航海中的灯光和信号是船舶之间进行沟通和警示的重要手段,比如船舶可以通过航标上的灯光和信号了解对方的位置和意图。
- 航海中的紧急情况通常通过无线电进行报告和求助,船舶要
保持无线电通信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并熟悉相应的通信规程。
- 航海中的航道是人为确定的一条安全航线,船舶必须在航道
内航行,以减少碰撞风险。
航道通常会由相关机构进行维护和标志。
船速计算方式
1.船舶速度的计算方式:
船舶速度=航行时间×路程/时间
其中航行时间和路程:一般是指航行期间用的真实时间和船舶经过的实际距离。
2.船速单位:
常用船速单位是节,节数等于一小时行走1nmi(纳米),即每小时1节。
也有其他单位:海里、千米、米/秒等。
3.船舶速度的测量方法:
一般较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摆出、点出、导航仪、GPS的测量方法等。
摆出:即提供一把摆动的绳子,绳子端加上一枚铁尾牌,以牌作半径,将牌放在船上,摆动牌子,固定牌子放置的时间就是船的航行速度;点出即根据船舶推进器轮流转动的角度和所运行的距离来测量船舶的航行速度;导航仪一般采用浮子法测量船舶航行速度;GPS一般也可以测量船舶航行速度,即由GPS接收机提供的船舶位置和船舶速度两个参数计算出船舶的航行速度。
常见术语:马赫、节、海里、迈、码马赫,是导弹、飞机航速的单位。
马赫是表示速度的量词,马赫数1,即一倍音速。
音速:就是声音的传送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会因为温度,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但通常物理学上定义,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约为344米/秒。
因此通常以344米/秒作为标准音速,也就有简化成340米/秒的。
马赫数小于1者为亚音速,马赫数大于1左右为超音速;马赫数是飞行的速度和当时飞行的音速之比值,大于1表示比音速快,同理,小于1表示是比音速慢。
1马赫=1225km/h(公里/小时),340.3m/s(米/秒)。
音速马赫是以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E.的名字命名的。
马赫,E.1838一1916,在他一生中主要致力于实验物理学的硏究,确定以物速与声速的比值(即马赫数)为标准,来研究物体的超声速运动。
节,指舰船的行驶航速。
一节航速是多少公里?1节等于1.852公里/小时,所以1节航速是1.852公里。
30节=55.59千米/小时(55.59公里/小时)。
“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是指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长度,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
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3米,纬度45℃处约等于1852.2米,两极约等于1861.6m。
1节航速=1海里=1.852公里。
迈,英制里程计量单位,1迈=1英里,1迈(英里)=1.609344千米(公里)。
迈和公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时速100迈=160公里,迈和公里,和码不等同。
在换祘关系上,1英里(迈)相当于1.6千米,那80迈/每小时的速度,就相当于128千米(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1码=0.914m,若说一小时开70码,相当于这车在一小时内只开了60多米。
一般国内汽车的车速表单位标识都是以每小时多少公里(km/n)来表达。
我们使用的是公里制度,所以,在我们看来,100码=100公里/小时。
所以,1码(中国口语通用)=1公里/小时,100码(中国通用)=100公里/小时。
航速30节等于每小时55.6公里。
航速:1节=1海里/小时,1海里=1853米
所以航速1节就是指一艘船在海上行驶的速度为每小时1.853千米,那么30节,就是30X1.853=55.59千米/小时,即约为55.6公里/小时。
“节”是专用于航海的速度计算单位,后来也被沿用至航空领域,1节也就是船只或是飞机每小时所航行的海里数。
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或是江河里航行的船的计量单位不是“节”,而是用千米/小时,
或公里/小时。
长度的计量单位:米、厘米、毫米
时间的计量单位:时、分、秒
重量的计量单位:公斤、斤、千克、克、吨
面积的计量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身高的计量单位:米、厘米。
船的航速一节等于每小时多少公里啊?
船的航速一节等于每小时多少公里啊?回答蔚蓝Top05-31 14:45 1791赞踩16世纪,一个聪明的水手,他在船舶前进的时候,把拖有绳索的浮体抛向水面,根据在一定时间里拉出来绳索长度,计算出船舶的速度。
由于当时计时使用的是流沙时器,为了更准确地计算舰艇的速度,这个水手便在绳索上打出了许多等距离的结。
这样,整根计速绳索便被分成了许多节,。
只要计算出一定时间里放出的绳索节数,就可以知道船舶的航行速度了。
从此以后,“节”便成了国际上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
一节就是每小时一海里,海里是一个长度单位,它是地球上北纬42度处经度一分相应的海平面长度。
长度是一个无理数,等于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公里)=1节141评论分享包公巡查06-01 11:01 2121赞踩节是航海中船舶航行速度的单位,是指:单位时间内船舶行驶的里程(注意:是速度单位不是长度单位)。
一节等于一海里/每小时,又等于1.852公里/每小时。
实际描述中,节通常与航速、时速一块使用。
如:航速(或时速)20节,就是指:每小时20节的速度,即每小时20海里或每小时37.04公里的速度。
节是指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长度,因地球略呈椭圆体,不同纬度处的1分的长度略有差异,1929年国际水文组织通过:1分平均长
度1.852公里为1海里。
中国承认这个标准,也经常使用“节”这个计量单位。
102评论分享Trafalgar1805102105-31 14:40 674赞踩舰船在单位时间内所航行的里程。
以海里/小时计算,简称节。
是舰艇最重要的战术技术性能之一。
通常用计程仪测定水面舰艇的航速分为最大航速、全速、巡航航速、经济航速和最小航速。
1节=1海里/小时
=1.852公里/小时。
[节]:为船舶航行速度单位,后来,也用于风及洋流的速度。
“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是指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长度,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
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3米;纬度45°处约等于1852.2 米,两极约等于1861.6 米。
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用1分平均长度1852米作为1海里;1948年国际人命安全会议承认,1852米或6O76.115英尺为1海里,故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
中国承认这一标准,用代号“M”表示。
最快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可以达到25-32节的速度。
一般散货船在12-17节之间,,杂货船一般在15-17节之间,目前大的舰船像航空母舰,导弹驱逐舰等等航速多为30节左右,而小型舰船像导弹快艇、鱼雷快艇等小型军用舰艇的航速多为40到60节。
13评论分享鸢尾凌砾06-01 23:05 29赞踩陆上的车辆和空中的飞机,以及江河船舶,其速度计量单位多用千米(公里)/小时,而海船(包括军舰)的速度单位却称作
“节”.早在16世纪,海上航行已相当发达,但当时一无时钟,二无航程记录仪,所以难以确切判定船的航行速度.然而,有一位聪明的水手想出一个妙法,他在船航行时向海面抛出拖有绳索的浮体,再根据一定时间里拉出的绳索长度来计船速.那时候,计时使用的还是流砂计时器.为了较准确地计算船速,有时放出的绳索很长,便在绳索的等距离打了许多结,如此整根计速绳上有分成若干节,只要测出相同的单位时间里,绳索被拉曳的节数,自然也就测得了相应的航速.于是,“节”成了海船速度的计量单位;相应地,海水流速、海上风速、鱼雷等水中兵器的速度计量单位,国际上也通用“节”.“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的词头,采用“Kn”表示.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公里).航海上计量短距离的单位是“链”,1链等于1/10海里,代号是英文“Cable”的词头,用“Cab”.海里是海上的长度单位.它原指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长度,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3米;纬度45°处约等于1852.2米,两极约等于1861.6米.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用1分平均长度1852米作为1海里;1948年国际人命安全会议承认,1852米或6O76.115英尺为1海里,故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中国承认这一标准,用代号“M”表示. 此外,舰船上锚链分段制造和使用标志长度单位也用“节”通常规定锚链长度27.5米为1节;中国
舰艇的使用标志以2O米为1节. 现代海船的测速仪已非常先进,有的随时可以数字显示,“抛绳计节”早已成为历史,但“节”作为海船航速单位仍被沿用. 一节为1.852千米/小时=一海里每小时十节为18.52千米/小时.这如果在水下,算是中高速了.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3米;纬度45°处约等于1852.2米,两极约等于1861.6米.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用1分平均长度1852米作为1海里;1948年国际人命安全会议承认,1852米或6O76.115英尺为1海里,故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 评论分享老李10812188106-01 10:10 124赞
踩1(节)=1(海里)。
1(海里)=1852(米)=1.852(公里)。
船的行速都是以“节”为单位计。
假如船的时速为30节的话,换算成公制长度就是55.56公里;20节的话就是37.04公里。
3评论分享出轨不好06-01 18:57 50赞踩亲爱的朋友们节日快乐,请你们别胡说八道了好吗?我们家是祖祖辈辈打鱼的,但是!老一辈不懂一节船等于每小时多少公里,可是我是晩辈的,因为我是上过水的。
当年我的老师告诉我说一节船(也是一海里)相当于路地的三里七四,评论分享World自驾游06-01 08:50 338赞踩海里是航海上的长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的速度叫做1节。
节的英文是Knot,它原指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长度,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因此在不同纬度的1分其弧度略有差异。
在赤道上1海里约为1843米;在纬度45°约为1852.2米,在两极约为1861.6米。
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以1分的平均长度1852米(或6076.115英尺)作为1标准海里长度,目前已为国际上所采用。
平时,可这样估算,赤道周长约4万公里,一周为360度,1度为60分,1分为1海里,1节航速为1海里/小时。
故
40000/360/60=1.85185公里/小时。
和国际标准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