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太平天国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516.00 KB
- 文档页数:19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下面是分享的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公元1851年到1864年间的一场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农民起义,最后以天京沦陷告终。
那么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呢?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八个部分,分别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突围北上、定都天京、出师北伐、领军西征、天京事变和防御战。
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结了2万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与杨秀清、冯云山等人组成了领导运动的核心人物。
永安建制说的是1851年9月,洪秀全突围北上并成功占领永安,随后洪秀全开始封赏将士。
突围北上说的是1852年4月5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没有攻占下桂林,转而去攻占全州,冯云山被炮弹击中死亡。
到1853年1月,太平军已经攻占下武昌,2月又攻下九江、安庆等地。
定都天京发生在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下南京,并在此定都,改称天京。
出师北伐是1853年5月13日,林凤祥和地方官李开芳等人带领2万军队从浦口出发,经过安徽、河南、山西等地长驱北上,10月29日到达西南的静海和独流镇,并驻扎军队待援。
领军西征是发生在北伐的同时,西征的军队领导者是胡以晃、赖汉英等人,他们带领战船千余,军队两三万从天京逆流而上,开始西征。
天京事变发生在1856年,杨秀清因为居功自傲,9月初被部下韦昌辉杀死。
防御战过后,天京失守,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走向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它的性质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
对于“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帝”指的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一种政治主张,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掠夺领土或建立经济、政治霸权而凌驾于别国之上,当时的中国在列强的眼中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所以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给了帝国主义承重的打击。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一、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②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③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准备:(1)组织准备: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借此发动组织群众。
(2)理论准备: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撰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号召群众起来推翻清朝统治。
(3)实践活动: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组织拜上帝会,发展会员,并逐步形成了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六人的领导核心。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2)东乡称王: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
(3)永安建制:1851年秋,太平军攻占永安。
整顿建制,分封王爵(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初步建立政权。
(4)定都天京:1853年初,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三、《天朝田亩制度》:(1)颁布: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
(2)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②规定土地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与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③规定产品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加之当时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作保证,因此,根本无法实施。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尖锐
2、外国的入侵战争赔款、经济入侵
3、自然灾害
二、酝酿
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思想发动)思想来源: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大
同思想、农
民平均主义。
2、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准备)
三、兴起
1、金田起义 1851年
2、永安建制
3、攻占武昌
4、定都天京
四、高潮
1、《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
土地:不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2、军事全盛
(1)北伐:
(2)西征:鄱阳湖口大捷
(3)东征:攻破江北、江南大营
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不堪压迫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
这次
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1)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帝国主义的任务,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具备的。
由于其反帝又反封,所以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
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2)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
把西方基督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相结合,创立拜上帝教。
用
宗教形式宣扬反封建思想。
(3)颁布了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尽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但明确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梦寐
以求的愿望。
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教训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它的性质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
最后的失败也为未来带来了血的教训。
那么,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教训是什么呢?一起跟着店铺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一、政教合一,权力系统混乱,神权与皇权矛盾交叉。
二、兴拜上帝教,亡也拜上帝教。
三、定都天京,封建体制,渐生腐败。
四、北伐西征,形同流寇;后期作战,屡失良机。
战略上存在重大失误。
五、理想社会的空想,现实与幻梦的交织。
六、孤家寡人,内部不合。
七、治国无章,社会管理混乱。
太平天国的悲剧充分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
要完成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就要一口气推翻它,不能给它恢复期。
在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对资本主义列强,只有既反封建,又反对资本主义列强,才能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
后来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的开辟正是吸取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的失败教训,取得了最后胜利。
太平天国的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非常沉重的灾难,中国人们不得不分期反抗,三当时的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四是受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首先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巨额赔款,这些赔款的压力全部被清政府转移到了劳动人民的身上,这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清政府的苛捐杂税还日益增多,农民早已不堪负重。
而由于通商口岸的开放,导致外国的工业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质美价廉的产品排斥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副业和手工业,这导致中国东南海区的把农民和大量的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失去生计。
其次是严重的自然灾害,1840年到1850年,中国广大地区发生了很多的自然灾害,如蝗灾、水灾、旱灾等,这些自然灾害让大量的农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艰难的生活环境导致农民起义频繁爆发。
太平天国的领袖人物洪秀全被《劝世良言》中的单一的神权思想和基督教平等的观念吸引,洪秀全便向将这些思想运用到当时的中国环境中,他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示训》等文章后,相当于给农民来了次大洗脑,加上当时冯云山在广大贫苦地区宣传反清思想,开展拜上帝会的活动,这些都给农民一个非常大冲击,让受苦的农民看到了一丝曙光,所以得到了不少农民的支持。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是怎样的太平天国,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十九世纪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它的发生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那么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呢?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851年,那时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妄图瓜分中国,并逼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因为鸦片战争带来的财政亏空,加紧横征暴敛,增加了税收。
除此之外,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了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在这样的坏境下,地主阶级趁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活越来越水深火热。
就这样,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的农民饥寒交迫,于是他们纷纷揭竿而起,据史料记载,鸦片战争爆发后的十年里,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多达100多次。
清政府对广大少数民族的农民压迫和剥削十分残酷,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所以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反抗的战争此起彼伏,终于在道光三十年末,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这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从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是必然的,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农民务必会反抗,可是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等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最终没有成功。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公元1851年到1864年间的一场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农民起义,最后以天京沦陷告终。
那么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呢?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八个部分,分别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突围北上、定都天京、出师北伐、领军西征、天京事变和防御战。
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结了2万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与杨秀清、冯云山等人组成了领导运动的核心人物。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领导下的运动,它给中国的历史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下面是分享的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它的性质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
对于“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帝”指的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一种政治主张,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掠夺领土或建立经济、政治霸权而凌驾于别国之上,当时的中国在列强的眼中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所以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给了帝国主义承重的打击。
“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封建”指的是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它指的是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夺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中国的清政府十分腐败,而且极其地懦弱,不断地被外国列强瓜分,所以一些农民阶级决定进行反抗。
所以在太平天国的性质里,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农民战斗,但是也这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因为农民阶级存在着局限性。
其实对于太平天国的运动,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它是一场旧式农民起义,二是它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这些都是史学家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些人认为,当时的农民已经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了,所以他们具有资产阶级主派的特点,所以不同的人对太平天国的运动有着不同的见解,让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有了争议。
太平天国运动纲领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纲领有两个,两个纲领是太平天国运动在不同时期提出来的,下面就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介绍。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将此处定为首都,天王洪秀全颁布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第一个纲领。
它的中心思想是平等,土地兼并之风非常严重,农民承担沉重的地租可不堪言,这些都是《天朝田亩制度》制定的背景,它的颁布为太平天国运动成功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在这本纲领中描述了一个没有封建剥削、没有封建压迫、人和人之间平等相处的理想世界,完全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认为土地应该拿来平均分配,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土地的渴望,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绝对平均主义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三一文库()/高一〔高一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兴起原因在中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最突出的问题,至今也是,历朝历代都有农民起义。
可以说农民起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官逼民反”。
农民起来造反,肯定跟社会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那么太平天国运动到底酝酿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面呢?说起太平天国,它的发生跟鸦片战争有着莫大关系。
鸦片战后,中国没能制止鸦片走私反而使得鸦片自私更加猖獗。
结果之一,便是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
加上清政府为了解决当时的财政危机征收各种苛捐杂税,造成人民纳税的负担加重,而且时有官员盘剥,人民更加穷困,加上各种不平等条约中巨额赔款的规定,人民困苦不堪。
通商不断的冲击着中国的自然经济,机器大生产生产出来的商品流入市场,导致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手工业趋于破产。
天灾不断,1846—1850年,两广地区爆发了持续性自然灾害,水、旱、虫灾不断,老百姓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度日更为艰难。
这所有的矛盾加起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这是背景。
所以,正是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造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主观上,课本导言部分提到了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为贫苦的农民提供了思想上的寄托,所以它是主观上的原因。
连年发生自然灾害,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
正是在这些条件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
运动经过首先是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号召人民反抗。
1851年初,洪秀全在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然后,转战到武宣东乡,洪秀全在此正式称“天王”。
接着太平军继续北上,攻占了永安城,在这里进行了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分了五个王,东、西、南、北,形成了六人领导核心。
然后是攻占全州,冯云山去世,由桂入湘。
接着进攻湖南省城长沙,萧朝贵战死。
六人剩下四人。
久攻长沙不下,撤围北上,进攻湖北,在1853年初攻克武汉三镇。
顺江而下,3月攻克了南京城。
遂改南京为天京,正式定都与清廷对峙。
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年,结束于1864年,历时14年,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它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要的历史教训,那么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有哪些呢?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一、政教合一,权力系统混乱,神权与皇权矛盾交叉。
二、兴拜上帝教,亡也拜上帝教。
三、定都天京,封建体制,渐生腐败。
四、北伐西征,形同流寇;后期作战,屡失良机。
战略上存在重大失误。
五、理想社会的空想,现实与幻梦的交织。
六、孤家寡人,内部不合。
七、治国无章,社会管理混乱。
太平天国的悲剧充分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
要完成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就要一口气推翻它,不能给它恢复期。
在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对资本主义列强,只有既反封建,又反对资本主义列强,才能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
后来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的开辟正是吸取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的失败教训,取得了最后胜利。
太平天国的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五点:一、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地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当时的中国清政府腐败至极,导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太平天国运动给了清政府教训。
二、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和之前一些农民起义不一样的历史特点。
三、天平天国运动还打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个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四、太平天国运动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给了侵略者沉痛的教训。
五、太平天国运动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名族解放运动里,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这场运动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水深火热的时候,中国那时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腐败,已经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了,同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又给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所以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是它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中国,所以即便它最后没有成功,它的意义还是给了中国非常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介绍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战争。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太平天国运动参战部队:清军、太平军战争结果:天京失陷,运动失败时间:1851年~1864年地点:中国人物:洪秀全李秀成曾国藩李鸿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详情金田起义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洪秀全偕冯云山在广西传教,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1850年夏,洪秀全发布总动员令,号召各地拜上帝会众到桂平金田村“团营”。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领导核心。
清廷闻讯,调集兵力进行“围剿”。
永安建制太平军向东南发展受阻,旋转至武宣。
因遭清军堵截,折回金田地区,被包围。
9月下旬,突围北上攻占永安(今蒙山),粉碎清军围攻。
12月,天王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定都天京1852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攻桂林不下,转攻全州,12月占岳州(今岳阳),建立水营。
1853年1月克武昌,震动清廷。
2月9日,洪秀全等连克九江、安庆、芜湖,势如破竹。
3月19日占领江南重镇江宁(今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
洪秀全、杨秀清决定固守天京,同时派兵北伐京师,西征长江中游。
北伐与西征1853年5月13日,太平军长驱北上,经安徽、河南、山西、直隶(即今河北),于10月29日进抵天津西南的静海、独流镇,驻守待援。
清廷震惊,以胜保为钦差大臣,后又任命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会同胜保“进剿”。
北伐军陷于清军重兵包围之中,时值隆冬,军资缺乏,援军不至,处境日艰,被迫于1854年2月5日突围南走束城,旋又至阜城。
北伐军兵分两地,局势被动,后连镇被僧格林沁攻陷,林凤祥被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太平天国是怎样一场运动?又发生过哪些荒唐事
导语:太平天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之一,在最强盛时期,其疆域曾占有中国的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十八个省,实际控制的区域
太平天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之一,在最强盛时期,其疆域曾占有中国的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十八个省,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二十三个州府,总面积超过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太平天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先例和特例,例如,以西方宗教拜上帝会名义组织农民武装,并把拜上帝会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组织核心;再如,太平军占领南京前后,曾在武昌、天京、镇江、扬州等地,对全体居民实行“男女分馆”的政策,把所有的男子集中到“男馆”,全体妇女集中到“女馆”,在一个短时间里取消了家庭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又如,东王杨秀清命人做了有一张几十平米的大床,用珍珠作帏帐,嵌以宝石,床的周围还流水不断,还养了许多金鱼,这张床夏天可以制冰消暑,冬天可以取暖驱寒,白天可以与部属商议国事,夜晚可以与众多美女一起寻欢作乐。
尤其是定都南京之后,太平天国的破除旧例开先河的事情就更多了,有的竟让人匪夷所思。
太平天国居然取消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年节习俗,就是春节这样举国欢度的传统节日也不列外。
在太平天国的“历法”里,只允许辖区内的军民正式过六大节日。
为此,公元1859年,即咸丰九年,天王洪秀全在改历诏书中规定:“正月十三日为太兄升天节,纪念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二月初二为报爷节,答报上帝派洪秀全“斩蛇妖”之事;二月二十一日为登极节,纪念耶稣与天王洪秀全同在此日“登极”;三月初三为爷降节,纪念上帝初次俯身杨秀清下凡传言;七月二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