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职业技能实训平台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五门课)
- 格式:doc
- 大小:145.00 KB
- 文档页数:24
职业技能实训答案全5科!!!第1题:按照会议的规模分类,数人到数十人的会议,算( )A小型会议第2题:会议为议事而开,要讨论的核心内容,即为会议的( ))C议题第3题:不属于书面形式的会议通知的是( )A电话通知第4题:电脑、投影、白板属于会议的( )A演示设备第5题:隆重典雅是( )会场的装饰要求A纪念会第6题:展览会布臵要求( )B新颖别致第7题:不属于会场装饰物的是( )。
A饮用水第8题:会议通讯录的主要信息一般不包括( )。
B出生年月第9题:报告会“会务要点”说明有误的是( )D报告会结束就算完成了报告会所有工作第10题:以与媒体单向沟通为主,重点在组织发言人将事先准备好的内容报告给记者们以期理解和支持并广为宣传的会型是( )C新闻发布会第11题:签字仪式会场布臵时不应该( )。
C准备好签字双方座位,主方座位居右第12题:“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是涉及朝、中、俄、韩、美、日六国之间的谈判,这种多边会谈,应该将会场格局布臵为( )。
C多边形第13题:董事会、院务会等会议属于( )。
C工作会第14题:会议简报编写要求“新”,指的不是( )。
A要提出新人第15题:哪一项不属于会议保健工作( )。
C会场设臵保安人员第16题:会议记录主体部分是会议内容的记录,这部分不包含( )。
D出席情况第17题:召开人代会应该在会场装饰的花卉是( )。
A君子兰.铁树.万年青第18题:在庆祝开业时,用的花饰形式是( )。
D花篮第19题:会议日程表属于( )。
B会议程序性文件第20题:会议中心文件不包括( )。
B讨论稿第21题:制定会议的议程首先要明确( )。
D会议目标第22题:为了压缩会议的时间,提高会议的效率,对于代表的口头报告一般要求( )。
B只涉及最重要的项目或者需要集体进行讨论的事项第23题:小型会场内座位的安排,常以离会议主持人或主席位臵近的座位为上座,而会议的主持人或会议主席的位臵应臵于( )的位臵。
B远离入口处.正A 门第24题:会场的整体布局要做到庄重、美观、舒适,一般不用考虑会议的( )。
职业技能实训1学前教育专业五门课习题及答案五河电大章祖华整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1题: 对幼儿带来的一切物品都应做认真的记录。
(不对)第2题: 做好新生入园的重点是尽快帮助孩子对新环境建立起安全感。
(对)第3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是幼儿园要主动了解小学教育的要求与内容,在日常的教育中自觉做好配合工作。
(不对)第4题: 做好新生入园的重点是尽快帮助孩子对新环境建立起安全感。
(对)第5题: 在婴幼儿户外活动前,保育员要结合婴幼儿活动的内容为婴幼儿准备户外活动的服装。
(不对)第6题: 保育员在与婴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应采取婴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与之交往,不应用同一种方式对待不同的婴幼儿。
(对)第7题: 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尤其要重视一岁半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给婴儿每天做一至二次被动操和主被动操,幼儿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对)第8题:学前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明显。
(对)第9题:保育员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
(对)第10题: 在参加婴幼儿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活动的物质保障工作。
(不对)第11题: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的平均心率在100~110次/min时,表明其活动量比较合适。
(不对)第12题: 活动量也称运动量,是指婴幼儿在活动中肌肉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
(不对)第13题: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尤其要重视一岁半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给婴儿每天做一至二次被动操和主被动操,幼儿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对)第14题:学前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明显。
(对)第15题: 保育员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
(对)第16题:在参加婴幼儿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活动的物质保障工作。
(不对)第17题: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的平均心率在100~110次/min时,表明其活动量比较合适。
学前教育职业技能实训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A. 儿童心理学知识B. 课程设计能力C. 财务规划能力D. 班级管理技巧答案:C. 财务规划能力2. 在制定学前教育课程时,教师应优先考虑以下哪个因素?A. 教学设施的完备性B. 课程的创新性C. 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D. 家长的期望答案:C. 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3.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合用于评估学前儿童的学习成果?A. 观察法B. 测试法C. 自我评价法D. 家长问卷调查法答案:B. 测试法(通常学前儿童不适合进行正式的书面测试)4. 在学前教育实训中,教师应如何处理与家长的沟通?A. 仅在问题出现时与家长沟通B. 定期更新家长关于孩子的进步和行为C. 避免与家长讨论孩子的学习问题D. 仅通过电子邮件与家长沟通答案:B. 定期更新家长关于孩子的进步和行为5. 学前教育实训中,教师如何激发儿童的创造力?A. 提供严格的指导和规则B. 限制儿童的想象空间C. 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开放式活动D. 仅让儿童参与竞赛和评分活动答案:C. 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开放式活动二、简答题1. 简述学前教育中教师如何运用游戏教学法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答: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使儿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学习到社交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的认知概念。
游戏教学法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同时也能够促进儿童身体、情感、社交和认知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 阐述在学前教育实训中,教师如何识别和适应不同学习风格的儿童。
答:教师首先需要通过观察和评估来识别儿童的不同学习风格,如视觉型、听觉型或动手操作型。
然后,教师应设计包含多种教学方法的课程,确保能够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儿童的需求。
例如,对于视觉型学习者,可以使用图表和图片;对于听觉型学习者,可以增加讨论和听觉材料的使用;对于动手操作型学习者,则提供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
电大学前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A. 教授知识B. 培养学习兴趣C.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D. 准备小学入学2.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教育的内容?()A. 语言发展B. 数学基础C. 体育活动D. 高级编程技能3. 学前教育中的“游戏化教学”主要是指()A. 通过游戏教授知识B.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C. 只让幼儿玩耍D.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游戏4.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C. 规则的制定者D. 幼儿的监护人5. 学前教育中,对幼儿进行评估的主要目的是()A. 选拔优秀幼儿B. 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度C. 与家长进行沟通D. 确定幼儿的学习能力二、多项选择题6. 学前教育中,以下哪些因素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A. 家庭环境B. 教师的专业素养C. 同伴间的互动D. 教学设施7. 学前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A. 故事讲述B. 多媒体教学C. 角色扮演D. 重复练习8. 以下哪些活动适合在学前教育中进行?()A. 绘画B. 音乐欣赏C. 体育竞赛D. 集体游戏9. 学前教育中,以下哪些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A. 亲子活动B. 小组讨论C. 个人表演D. 社区参与10. 学前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幼儿的个体差异?()A. 因材施教B. 忽视差异C. 鼓励合作学习D. 个性化教学三、简答题11. 简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12. 描述学前教育中教师应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四、论述题13. 论述如何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14. 阅读以下案例:某幼儿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决定引入一套新的教学系统。
请分析该决定可能对幼儿、教师和家长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你的建议。
六、答案1. C2. D3. B4. B5. B6. A, B, C, D7. A, B, C8. A, B, D9. A, B, D10. A, C, D(注:以上内容为示例,实际试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设计。
电大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学前教育学答案(形成性考核单选)在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系统性和(理论性)。
(形成性考核单选)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江西实验幼师)。
(形成性考核单选)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的描述是(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形成性考核单选)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形成性考核单选)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的学校的是(家长学校)。
(形成性考核单选)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形成性考核单选)“公有公育”的学前教育现象出现在(原始社会)。
(形成性考核单选)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学前教育事业成为(社会公共事业)。
(形成性考核单选)陈鹤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的(13年)。
(形成性考核单选)幼儿园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
(形成性考核单选)幼儿园活动室的采光原则要求尽可能采用(自然光)。
(形成性考核单选)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幼儿班级)。
(形成性考核单选)《爱弥尔》是以下哪位教育家的代表作?(卢梭)。
(形成性考核单选)《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至少(2小时)。
(形成性考核单选)既是环境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又是幼儿园环境的母系统,这是(社区环境)。
(形成性考核单选)在幼儿教育领域,新型的师幼关系是一种(师幼互为主体关系)。
(形成性考核单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教师如何把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的矛盾)。
(形成性考核单选)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是(“个别差异”)。
(形成性考核单选)认为课程应当充分考虑全社会的进步和需要,这是(社会本位课程观)。
职业技能实训答案(学前教育)78 (单选题)在婴幼儿户外活动前,保育员要结合婴幼儿活动的内容为婴幼儿准备户外活动的服装。
不对79 (单选题)系扣子应自上而下进行。
不对80 (单选题)幼儿学习系鞋带的年龄为2~3岁。
不对81 (单选题)保育员应该帮助所有孩子穿衣服。
不对82 (单选题)寝室内应保持整洁、安静,经常开窗通风。
在婴幼儿进入寝室午睡前,开窗换气10分钟左右。
婴幼儿起床后,应将自己的被子掀开,把贴身的部分暴露在外,然后离开寝室,保育员应开窗,通风换气10分钟以后再将被子叠起。
对83 (单选题)记录与实物的核对是保管物品不可缺少的。
对84 (单选题)学前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明显。
对85 (单选题)活动量也称运动量,是指婴幼儿在活动中肌肉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
不对86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婴幼儿的平均心率在100~110次/min时,表明其活动量比较合适。
不对87 (单选题)在参加婴幼儿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活动的物质保障工作。
不对88 (单选题)保育员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
对89 (单选题)学前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明显。
对90 (单选题)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尤其要重视一岁半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给婴儿每天做一至二次被动操和主被动操,幼儿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对91 (单选题)活动量也称运动量,是指婴幼儿在活动中肌肉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
不对92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婴幼儿的平均心率在100~110次/min时,表明其活动量比较合适。
不对93 (单选题)在参加婴幼儿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活动的物质保障工作。
不对94 (单选题)保育员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
对95 (单选题)学前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明显。
职业技能实训学前教育答案【篇一:学前教育职业技能实训题及答案】>一模块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1(单选题)下列属于幼儿心理发展一般特点的是(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2(单选题)保育员道德品行素质首先表现为完善健全的(人格)3(单选题)婴幼儿(3-4岁)时说谎为正常现象。
4(单选题)孩子在初入园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行为主要是由于(分离焦虑)造成的。
5(单选题)幼儿的需要主要有生理的需要、活动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爱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等。
6(单选题)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7(单选题)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8(单选题)婴儿生理性流涎发生的原因是(唾液腺发育完善,唾液分泌旺盛)。
9(单选题)婴儿(动作)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10 (单选题)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11 (单选题)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情绪)。
12 (单选题)幼儿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与同龄伙伴的关系和与成人的关系。
13 (单选题)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反抗、竞争、模仿、学习)等。
14 (单选题)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影响、(遗传和技能的影响)和性格的影响。
15 (单选题)记录(个别儿童的情况)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体弱儿童的身体和活动情况以及个别需要帮助的儿童的情况。
16 (单选题)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基本要求。
17 (单选题)造成幼儿(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18 (单选题)(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19 (单选题)儿童入学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上。
学期儿童发展心理学第1题下列属于幼儿心理发展一般特点的是( 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
第2题: 保育员道德品行素质首先表现为完善健全的(人格 )第3题: 婴幼儿(3——4岁 )时说谎为正常现象。
第4题: 孩子在初入园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行为主要是由于(分离焦虑 )造成的。
第5题: 幼儿的需要主要有生理的需要、活动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爱的需要、( 受人尊重的需要 )等。
第6题: 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 易变化 )、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第7题: 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 )、道德感和美感。
第8题: 婴儿生理性流涎发生的原因是( 唾液腺发育完善,唾液分泌旺盛)。
第9题: 婴儿(动作 )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第10题: 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 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第11题: 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 情绪)。
第12题: 幼儿的( 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与同龄伙伴的关系和与成人的关系。
第13题: 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 反抗,竞争,模仿,学习)等。
第14题: 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影响、( 知识和技能的影响)和性格的影响。
第15题: 记录(个别儿童的情况)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体弱儿童的身体和活动情况以及个别需要帮助的儿童的情况。
第16题: 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基本要求。
第17题: 造成幼儿( 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第18题: ( 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第19题: 儿童入学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态度等( 非智力因素)上。
第20题: 幼儿衔接工作主要是培养( 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职业技能实训1学前教育专业五门课习题及答案五河电大章祖华整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1题: 对幼儿带来的一切物品都应做认真的记录。
(不对)第2题: 做好新生入园的重点是尽快帮助孩子对新环境建立起安全感。
(对)第3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是幼儿园要主动了解小学教育的要求与内容,在日常的教育中自觉做好配合工作。
(不对)第4题: 做好新生入园的重点是尽快帮助孩子对新环境建立起安全感。
(对)第5题: 在婴幼儿户外活动前,保育员要结合婴幼儿活动的内容为婴幼儿准备户外活动的服装。
(不对)第6题: 保育员在与婴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应采取婴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与之交往,不应用同一种方式对待不同的婴幼儿。
(对)第7题: 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尤其要重视一岁半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给婴儿每天做一至二次被动操和主被动操,幼儿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对)第8题:学前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明显。
(对)第9题:保育员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
(对)第10题: 在参加婴幼儿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活动的物质保障工作。
(不对)第11题: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的平均心率在100~110次/min时,表明其活动量比较合适。
(不对)第12题: 活动量也称运动量,是指婴幼儿在活动中肌肉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
(不对)第13题: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尤其要重视一岁半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给婴儿每天做一至二次被动操和主被动操,幼儿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对)第14题:学前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明显。
(对)第15题: 保育员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
(对)第16题:在参加婴幼儿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活动的物质保障工作。
(不对)第17题: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的平均心率在100~110次/min时,表明其活动量比较合适。
欢迎共阅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教育学 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一-《母育学校》--,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一。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__学前教育功能______的表现和结果。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和-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 5--和--- 6能力。
1 A B C D2 A B C D3 A B C D 4A .1-2B .1-4C .2-3岁末D .0-3岁末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C )。
A .课堂B .游戏C .环境D .教法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教育功能所谓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
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2.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3.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4.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社区教育职能的另一途径,即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举办家长学校,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育立法。
2保健工作。
34准备。
学前教育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着作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电大学前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兴趣C.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D. 准备入学2. 学前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A. 知识的传递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纪律的维护者D. 活动的组织者3. 以下哪个不是学前教育的特点?A. 游戏性B. 教育性C. 强制性D. 活动性4. 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是:A. 以儿童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家长为中心D. 以社会为中心5. 学前教育中,儿童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A. 学习内容的选择B. 学习方式的选择C. 学习时间的安排D. 所有以上选项6.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A. 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B. 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C. 强制性和灵活性相结合D. 所有以上选项7. 学前教育中,对儿童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选拔优秀儿童B. 促进儿童发展C. 满足家长需求D. 完成教学任务8. 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包括:A. 身体迅速发展B. 认知能力增强C. 社会性行为形成D. 所有以上选项9. 学前教育中,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主要体现在:A. 共同制定教学计划B. 共同参与儿童教育C. 共同评价儿童表现D. 所有以上选项10. 学前教育中,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主要体现在:A. 遵守规则B. 学会求助C. 避免危险D. 所有以上选项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学前教育是儿童学习生涯的起点。
(对)2. 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应该严格管理儿童。
(错)3. 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对)4.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应完全由教师决定。
(错)5. 学前教育中,儿童的自主性是不需要培养的。
(错)6. 学前教育的评价应该是过程性的,而不是结果性的。
(对)7. 学前教育中,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
(对)8. 学前教育中,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是可有可无的。
(错)9. 学前教育中,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是与生俱来的。
职业技能实训1学前教育专业五门课习题及答案五河电大章祖华整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1题: 对幼儿带来的一切物品都应做认真的记录。
(不对)第2题: 做好新生入园的重点是尽快帮助孩子对新环境建立起安全感。
(对)第3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是幼儿园要主动了解小学教育的要求与内容,在日常的教育中自觉做好配合工作。
(不对)第4题: 做好新生入园的重点是尽快帮助孩子对新环境建立起安全感。
(对)第5题: 在婴幼儿户外活动前,保育员要结合婴幼儿活动的内容为婴幼儿准备户外活动的服装。
(不对)第6题: 保育员在与婴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应采取婴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与之交往,不应用同一种方式对待不同的婴幼儿。
(对)第7题: 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尤其要重视一岁半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给婴儿每天做一至二次被动操和主被动操,幼儿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对)第8题:学前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明显。
(对)第9题:保育员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
(对)第10题: 在参加婴幼儿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活动的物质保障工作。
(不对)第11题: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的平均心率在100~110次/min时,表明其活动量比较合适。
(不对)第12题: 活动量也称运动量,是指婴幼儿在活动中肌肉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
(不对)第13题: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尤其要重视一岁半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给婴儿每天做一至二次被动操和主被动操,幼儿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对)第14题:学前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明显。
(对)第15题: 保育员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
(对)第16题:在参加婴幼儿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活动的物质保障工作。
(不对)第17题: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的平均心率在100~110次/min时,表明其活动量比较合适。
职业技能实训1学前教育专业五门课习题及答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1题: 对幼儿带来的一切物品都应做认真的记录。
(不对)第2题: 做好新生入园的重点是尽快帮助孩子对新环境建立起安全感。
(对)第3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是幼儿园要主动了解小学教育的要求与内容,在日常的教育中自觉做好配合工作。
(不对)第4题: 做好新生入园的重点是尽快帮助孩子对新环境建立起安全感。
(对)第5题: 在婴幼儿户外活动前,保育员要结合婴幼儿活动的内容为婴幼儿准备户外活动的服装。
(不对)第6题: 保育员在与婴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应采取婴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与之交往,不应用同一种方式对待不同的婴幼儿。
(对)第7题: 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尤其要重视一岁半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给婴儿每天做一至二次被动操和主被动操,幼儿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对)第8题:学前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明显。
(对)第9题:保育员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
(对)第10题: 在参加婴幼儿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活动的物质保障工作。
(不对)第11题: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的平均心率在100~110次/min时,表明其活动量比较合适。
(不对)第12题: 活动量也称运动量,是指婴幼儿在活动中肌肉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
(不对)第13题: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尤其要重视一岁半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给婴儿每天做一至二次被动操和主被动操,幼儿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对)第14题:学前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明显。
(对)第15题: 保育员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
(对)第16题:在参加婴幼儿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活动的物质保障工作。
(不对)第17题: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的平均心率在100~110次/min时,表明其活动量比较合适。
(不对)第18题:活动量也称运动量,是指婴幼儿在活动中肌肉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
(不对)第19题: 学前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明显。
(对)第20题:记录与实物的核对是保管物品不可缺少的。
(对)第21题: 寝室内应保持整洁、安静,经常开窗通风。
在婴幼儿进入寝室午睡前,开窗换气10分钟左右。
婴幼儿起床后,应将自己的被子掀开,把贴身的部分暴露在外,然后离开寝室,保育员应开窗,通风换气10分钟以后再将被子叠起。
(对)第22题:保育员应该帮助所有孩子穿衣服。
(不对)第23题:幼儿学习系鞋带的年龄为2~3岁。
(不对)第24题: 系扣子应自上而下进行。
(不对)第25题:在婴幼儿户外活动前,保育员要结合婴幼儿活动的内容为婴幼儿准备户外活动的服装。
(不对)第26题:值日生使用的擦拭液应该不刺激幼儿的皮肤。
(对)第27题: 观察和记录婴幼儿尿床的情况应包括婴幼儿当天的饮水量和饮食量。
(不对)第28题: 保育员应该提醒婴幼儿外出归来洗手。
第29题: 第二名值日生使用的抹布在擦拭中应清洗两次。
(不对)第30题:值日生使用的擦拭液应该不刺激幼儿的皮肤。
(对)第31题:婴幼儿如厕后应及时穿上裤子。
(对)第32题:厕所应该无尿碱、无异味。
(对)第33题:保育员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定时唤醒他们排尿。
(对)第34题:婴幼儿洗手应使用流动水。
(对)第35题: 婴幼儿盥洗的毛巾数量应为一个小组一条。
(不对)第36题: 无论婴幼儿排便是否成功,保育员都应给予鼓励和表扬。
(对)第37题:婴幼儿的便盆应清洁不冰凉。
(对)第38题: 给婴幼儿滴鼻药的方法是让婴幼儿仰卧,肩下垫个枕头,头尽量后仰,使鼻孔朝上,点1~2滴药液,轻揉鼻翼使药分布均匀,过一会儿再起来。
(对)第39题:给婴幼儿点眼药的方法是用左手食指、拇指用轻轻分开孩子的婴幼儿上下眼皮,让他向上看,把药滴在下眼皮内,每次3~4滴。
(不对)第40题:保育员应清洗双手后再摆放婴幼儿的毛巾。
(对)第41题:厕所应该无尿碱、无异味。
(对)第42题:保育员应保持婴幼儿外阴的清洁和干燥。
(对)第43题:正确擦屁股的方法是从前向后。
(对)第45题:观察和记录婴幼儿尿床的情况应包括婴幼儿当天的饮水量和饮食量。
(不对)第46题:保育员应该提醒婴幼儿外出归来洗手。
(对)第47题:第二名值日生使用的抹布在擦拭中应清洗两次。
(不对)第48题:值日生使用的擦拭液应该不刺激幼儿的皮肤。
(对)第49题:呼吸和心跳是最重要的生命活动。
在常温下,呼吸、心跳若完全停止( B.10分钟 )就很难起死回生。
第50题:对肥胖儿进行( B.身体锻炼 ),开始时活动量应少一些,以后逐渐增加。
在活动中宜采用一些既能促进能量消耗,又容易坚持的运动项目。
第51题: 照顾肥胖儿童应( D.控制饮食、帮助肥胖儿童减肥不能太快,就在孩子能接受的情况下进行 )。
第52题:照顾肥胖儿的工作程序是:( D.了解肥胖儿的原因 );观察肥胖儿饮食起居的习惯,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加强对肥胖儿的身体锻炼,合理膳食,帮助其减轻体重。
第53题:照顾体弱儿应注意细致、精心;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其抵抗力;( D.注意与家庭教育结合 )。
第54题: 照顾( B.体弱儿 )的方法之一是减少因环境的差异给孩子身体上带来的影响,促进孩子体质的增强。
第55题: ( A.规定并坚持正确的饮食制度 )是保证孩子健康的饮食的重要要求。
第56题:保育员平时要做好( B.保育计划 )和记录,为写好保育工作总结积累材料。
第57题:保育员在参与婴幼儿活动时,不要急于干涉婴幼儿的活动,要( A.善于观察婴幼儿的活动情况 ),把握好介入婴幼儿活动的时机,做出适时、适当的指导。
第58题: 因为婴幼儿大脑皮层容易兴奋,所以当他们出现不良情绪时,应采用( C.转移注意力 )方法纠正。
第59题:为了锻炼幼儿手部的力量,保育员应组织幼儿( D.用筷子夹豆子 )的活动。
第60题: 为了保护视力,婴幼儿读书的正确姿势是( C.坐下看书 )。
第61题:在婴幼儿( A.饭后 )时坐盆排便,可帮助婴幼儿形成好的排便习惯。
第62题:乳牙的作用是( B.有助于准确发音 )。
第63题: 婴幼儿使用的桌椅高矮比例应以( D.身高 )为标准。
第64题: 婴幼儿的腕骨未骨化,所以为他们提供的玩具应( D.轻 )。
第65题:幼儿园全日观察的重点是婴幼儿精神状况、食欲状况、( A.大小便情况 )、睡眠状况、体温等。
第66题:保育员提醒睡眠中的婴幼儿排尿必须首先( A.唤醒婴幼儿 )。
第67题: 婴幼儿遗尿症的预防矫治措施是( C.唤醒排尿 )。
第68题:婴幼儿遗尿症的原因是( C.没有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
第69题:膀胱压力感受器的兴奋向上传达给( A.大脑皮层 ),才能产生尿意。
第70题:幼儿5岁后( B.无意识排尿 )为遗尿症。
第71题:发现婴幼儿遗尿后,保育员应与家长联系,了解其在家的( C.舆洗 )情况。
第72题:为遗尿婴幼儿更换衣物和被褥最忌讳的是( B.吸引其他婴幼儿的注意 )。
第73题:为了防止婴幼儿遗尿,( B.入睡前 )时应提醒婴幼儿排尿。
第74题:指导幼儿刷牙的原则是( C.出上下磨牙的牙冠外,全部竖刷 )。
第75题: ( B.3岁 )的幼儿可以学习刷牙。
第76题:成人应该提醒婴幼儿在( D.外出归来 )洗手。
第77题:给婴儿洗澡应注意( B.保持水温适中并注意随时调节)。
第78题:督促和检查幼儿刷牙应注意刷牙齿的( D.内侧 )位置。
第79题: 保育员应该提醒幼儿洗脸时避免( B.漏洗 )。
第80题:洗屁股毛巾的清洗办法是( B.擦洗2次屁股,清洗1次毛巾)。
第81题: 保育员给小婴儿洗澡的顺序是( B.颈部-前胸-后背-上肢-下肢 )。
第82题:牙刷冲刷干净后,最好( D.刷头朝上放置 )。
第83题:婴幼儿学习漱口的年龄为( D.2岁 )。
第84题:保育员指导幼儿洗脸前应先( C.提醒幼儿擤鼻涕 )。
第85题:洗手前幼儿应先( A.卷衣袖 ),以防洗湿袖子。
第86题: 保育员应根据( B.气温和饮食 ),掌握婴幼儿睡眠中如厕的次数。
第87题: 婴幼儿洗手时,手臂应( C.略向下举 )。
第88题: 婴幼儿盥洗的毛巾数量为( D.每人一条 )。
第89题: 女婴小便后应( C.用清洁的卫生纸擦拭外阴 )。
第90题:婴幼儿排便时应该( C.专心 )。
第91题: 保育员应该( B.善于观察 ),以便及时发现婴幼儿大小便。
第92题:保育员应为婴幼儿准备( A.清洁的卫生纸 ),以便婴幼儿排便时使用。
第93题: 婴幼儿大小便后应( C.及时冲厕 )。
第94题:对待婴幼儿习惯性阴部摩擦的态度为( B.转移注意力 )。
第95题: 清洗外阴时,男孩应( B.用水冲洗包皮污垢 )。
第96题: ( C.饭后坐盆排便 )是正确的。
第97题:将( D.普通肥皂 )削成圆锥形,蘸少许温水,慢慢塞入肛门,利用肥皂的机械刺激,引起排便。
第98题: 婴幼儿大小便擦干净臀部后保育员应立即( B.及时给婴幼儿提裤子 )。
第99题:久坐便盆对婴幼儿的不利影响是( A.肛门脱出 )。
第100题:出现( A.身体用力伴有臭味 )时说明婴幼儿要大便。
第101题: 使婴幼儿( A.不紧张 )是避免遗尿的方法。
第102题: ( D.3岁 )的幼儿可以学习刷牙。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1题下列属于幼儿心理发展一般特点的是( 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
第2题: 保育员道德品行素质首先表现为完善健全的(人格 )第3题: 婴幼儿(3——4岁 )时说谎为正常现象。
第4题: 孩子在初入园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行为主要是由于(分离焦虑 )造成的。
第5题: 幼儿的需要主要有生理的需要、活动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爱的需要、( 受人尊重的需要 )等。
第6题: 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 易变化 )、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第7题: 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 )、道德感和美感。
第8题: 婴儿生理性流涎发生的原因是( 唾液腺发育完善,唾液分泌旺盛)。
第9题: 婴儿(动作 )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第10题: 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 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第11题: 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 情绪)。
第12题: 幼儿的( 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与同龄伙伴的关系和与成人的关系。
第13题: 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 反抗,竞争,模仿,学习)等。
第14题: 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影响、( 知识和技能的影响)和性格的影响。
第15题: 记录(个别儿童的情况)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体弱儿童的身体和活动情况以及个别需要帮助的儿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