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
- 格式:doc
- 大小:632.30 KB
- 文档页数: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意义为了促进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发展,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提高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推动中国机器人领域的发展,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名称第三条主办第四条参赛范围本竞赛面向中国境内的中小学生开放,参赛选手年龄限制为6岁至18岁。
第五条竞赛类别本竞赛设立多个类别,包括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机器人编程、机器人竞速等。
第六条竞赛规则竞赛规则由主办单位统一制定并发布,参赛选手必须遵守。
第七条赛事分级为了让不同年龄段的参赛选手都能有所斩获,本竞赛设立初赛、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采取线上形式进行,决赛则设立多个分赛区,具体分赛区数量根据参赛队伍数量确定。
第八条奖项设置本竞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同时设立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最佳编程奖等特别奖项。
第九条参赛费用参赛选手需要支付一定的报名费用,由主办单位统一规定和收取。
第十条环境保护与安全参赛选手必须确保机器人竞赛过程中的环境卫生与安全,并遵守主办单位关于机器人竞赛的相关安全规定。
第十一条其他规定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及未尽事宜,主办单位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关规定,并及时公布。
第二章参赛与组队第十二条报名方式参赛队伍需要通过指定的报名平台进行报名,并按照要求提交报名资料。
第十三条组队要求组队人数原则上为3-5人,不得少于3人,不得多于5人。
组队成员同年级、同学校的队伍优先。
第十四条队长责任每个参赛队伍需要选出队长,队长负责与主办单位的对接和协调,同时负责参赛队伍内部的组织和管理。
第十五条参赛资格参赛选手需满足中小学在校学生的身份,并具备一定的机器人知识和技术。
第十六条淘汰规则初赛阶段,根据对参赛选手的综合评分进行排名,得分低于一定标准的队伍将被淘汰出局。
第十七条退赛与替补参赛队伍需在规定的时间内确认参赛,并一旦确认不得退赛。
如果有替补队伍,替补队伍将按照淘汰队伍的顺序补位。
第三章赛事安排第十八条初赛初赛阶段将在指定时间内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参赛队伍需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竞赛任务及提交相关作品。
总则1.竞赛简介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为目的,是一项将知识积累、技能培养、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面向广大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的科学普及性活动。
2.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3.竞赛方式各比赛项目均按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分别进行比赛。
4.竞赛获奖比例本届竞赛所有竞赛单元获奖比例统一为:一等奖——20%,颁发证书二等奖——30%,颁发证书三等奖——50%,颁发证书5 报名注意事项5.1 每名参赛学生只允许申报一个比赛项目。
5.2 各比赛项目每支参赛队上报学生人数上限项目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机器人创意比赛机器人足球比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WER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机器人普及赛虚拟机器人比赛人数 2 3 2 4 4 2 2 15.3各比赛项目每支参赛队教练员上报人数最多为2人。
5.4竞赛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进行,不允许学生跨组别申报参赛。
6 相关说明6.1 比赛期间,只允许使用本校机器人设备,如果使用其它学校的机器人设备,一经发现将取消该校比赛成绩。
6.2 比赛期间,教练员或参赛学生亲友只允许在观摩区观看比赛,禁止进入比赛场地内,若不听裁判劝阻进入赛场,取消相关参赛学生所在代表队成绩。
6.3 比赛期间,严禁教练员与场内比赛学生交谈,如若违反,取消相关参赛学生所在代表队成绩。
6.4 比赛期间不准参赛学生出比赛场地,特殊情况,请说明原因由工作人员带出、带入。
6.5 比赛期间,裁判委员会对规则中未说明事项,以及有争议事项,均拥有最终解释权和裁定权。
6.6 各单项竞赛中获第一名的参赛队(除机器人足球赛、普及赛、虚拟机器人比赛),将有资格代表宁夏参加第十七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6.7关于裁判的任何问题必须由一名学生代表在两场比赛之间向裁判长提出。
6.8若其他准则与该总则有不统一之处,则以此总则内容为准。
6.9未尽事宜由竞赛组委会解释。
附件3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该规则适用于全国活动决赛中2对2和1对1对抗赛,不同之处有注明。
小学组为1对1竞赛,初中组和高中组为2对2竞赛。
一、竞赛场地及设备标准1.场地(内侧):长183cm,宽122cm,高14cm。
四角有防死球的等腰直角三角柱,直角边长8cm。
2.墙壁:场地边界有墙壁(包括球门区)。
墙壁高为14cm,墙壁内侧为黑色(哑光)。
3.球门:球门位于场地底线的中间,宽60cm,深12cm,高14cm。
球门上方有2cm宽的横梁,在搭建和编程时,应保证机器人不能进入球门横梁内侧。
可以使用球门上方的横梁以防止机器人进入球门内。
球门内部,包括地面、墙壁和横梁可以涂色(两边球门分别为黄色和蓝色)。
4.地面:地面是草绿色光滑硬质地面,可以是广告喷绘膜或者油漆板材等。
5.开球点:球场中央点。
6.坠球点:场地中定义了五个坠球点。
一个在场地正中;其余四个坠球点位于四个墙角附近,沿着赛场的长边分布,是在两边球门内侧联线方向上,靠近场地中部且距离门柱45cm远的那一点。
场地中的坠球点将用黑点标示。
7.中圈:场地上将标出中圈,以场地中心为圆心,直径60cm,由黑色窄圈标示。
在开球时裁判可以中圈为依据。
8.禁区:在每个球门前有个宽30cm、长80cm的禁区。
禁区由宽1cm的白线标示,白线也是禁区的一部分。
当机器人所有部分都在禁区内时,才视作“机器人在禁区内”。
9.照明:为稳定的室内照明灯光。
10.机器人:机器人体积(包括静止和比赛状态)正常臵放时垂直投影面积必须在直径22cm(含)范围之内,限高22cm(含)以下,限重1.1kg(含)以下,机器人的启动、停止开关应设于机器人上方。
根据机器人电源连接方式不同(串联或并联),一台机器人使用的所有电源的总输出不得超过9V(即2串锂聚合物电池或6节干电池),不得使用升压、稳压装臵。
每台机器人的电源都必须有一个接口,以便测量电压,除非该机器人的电源从外观和连接方式能明显看出它的电压。
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参赛队教练员、裁判员守则一、参赛队员守则1、严格遵守竞赛规则、竞赛纪律,尊重裁判和赛场工作人员,自觉维护赛场秩序。
2、进入比赛场地时自觉接受裁判员的检查。
3、竞赛过程中不准擅自离开赛场。
4、竞赛完成后必须按裁判要求迅速离开场地,不得在赛场内滞留。
5、竞赛结束时间到达,应立即停止操作,不得拖延竞赛时间。
6、爱护竞赛场所的设备、仪器等,不得人为损坏竞赛仪器设备。
二、教练员守则1、严格遵守竞赛规则,竞赛纪律,尊重裁判和赛场工作人员,自觉维护赛场秩序。
2、统一佩戴工作牌进入赛场观看区。
3、认真做好队员前期准备工作,保证队员顺利进入赛场竞赛。
4、比赛过程中不允许给参赛队员进行远程指导。
5、做好赛后和队员的沟通工作。
三、裁判员守则1、服从竞赛组委会的领导,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原则,按章办事,切实做到严格认真, 公正准确,文明执裁。
2、统一佩戴裁判员证,仪表整洁,语言举止文明礼貌,接受仲裁组成员和参赛人员的监督。
3、必须参加竞赛组委会的赛前执裁培训。
4、严格按制度和程序领取执裁物品。
5、保守竞赛秘密,竞赛期间不得向各领队、教练及选手泄漏、暗示竞赛秘密。
6、严格遵守比赛时间,不得擅自提前或延长。
7、严格执行竞赛纪律,除应向参赛选手交代的竞赛须知外,不得向竞赛选手暗示解答与竞赛有关的问题,更不得像参赛选手进行指导或提供方便。
8、坚守岗位,不迟到,不早退。
9、监督选手遵守竞赛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不得无故干扰选手比赛。
正确处理竞赛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10、竞赛中,认真检查并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
11、遵循公平公正原则,维护赛场纪律,如实填写竞赛记录。
四、比赛注意事项1、本次比赛的机器人、电脑等比赛相关物品需要由参赛队自行携带前往,请注意保存自己参赛队的物品,物品遗失与组委会无关,若比赛期间捡到其它参赛队的物品请交至赛场入口服务台。
2、参赛选手禁止携带手机、智能手表等通讯物品进入赛场。
3、各参赛队在比赛过程中请注意交通安全,提前出发不急不燥。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1 前言2对2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经过几次调整,基本达到强调机器人足球比赛中的技术而不是一味比拼速度和力量的目的,加强了对参赛学生能力的考核,对机器人足球的正常发展是有益的。
为了更方便训练和比赛,再次对规则进行修订。
2 比赛场地和足球2.1 机器人足球赛台的球场区长1220mm、宽1830mm,球场四周有宽度为220mm的白色边界区。
边界区四周有宽80mm的坡面,四周为高150mm、厚18mm的档板。
边界区及坡面均刷白色亚光漆,档板刷黑色亚光漆。
赛台尺寸如图1所示。
赛台用木工板制成。
2.2 赛台中央的木质底板上覆盖一层喷绘的背胶场地纸。
绿色球场及白色边界区应水平和平整。
图1 比赛场地(mm)2.3 赛台应放置在约600mm高的架子上。
2.4 球门内宽为450mm,深度为80mm。
每个球门在距地面140mm处有一横梁。
球门内有高度为80mm的后壁。
球门内侧涂成天蓝色,地面为白色。
球门外侧面应涂成亚光黑色。
球门用厚度不超过12mm的木板制成。
2.5 场上有六个发球点和一个开球点,图2中用白点表示,但在场地纸上并未标记。
图2 发球点、开球点和罚球区2.6 参赛队必须根据场馆的照明和磁场条件调整机器人。
比赛组织者将尽力保持较低的照度,并使赛场远离磁场(比如,地板下的布线和金属物体)。
但是,建议各参赛队应设法让自己的机器人能适应各种照明和磁场干扰情况,并能应对场地表面大约5mm高的轻微起伏。
2.7 比赛采用能发射红外线的直径70~75mm的电子球。
每场开赛前,裁判都要检查足球是否损坏。
本届竞赛用球为日本EK公司制造的RoboSoccer RCJ-05足球,使用抗于扰力较强的调制模式。
参赛队必须控制机器人的动力,否则,损坏足球后可能会根据规则5.7.2和6.7被罚出场或取消比赛资格。
3 机器人3.1 机器人必须是经参赛队员启动后能够自动运行的机器人,禁止使用任何遥控方式。
我国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主题与规则我国青少年机器人比赛是一项旨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兴趣的比赛。
本次比赛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参与比赛,青少年可以学到有关机器人制作和编程的知识,提升技术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协作和竞赛意识。
1.主题本次比赛将围绕“智能机器人应用于生活与产业”展开,参赛队伍可以自行设计和制作一个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智能机器人。
比赛主题涵盖了生活、健康、环保、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鼓励参赛队伍选择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参赛资格本次比赛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放,参赛者需组成3-5人的参赛队伍,队员芳龄必须在14岁至18岁之间,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均可组队参赛。
3.比赛规则(1)机器人要求:参赛队伍需要自行设计和制作一个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智能机器人,机器人尺寸不超过1m×1m×1m,外观美观,结构稳定,材料环保。
(2)比赛形式:每个队伍将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机器人操作演示,展示机器人的设计理念、制作工艺、功能特点和行为表现。
(3)评分标准:评委将按照机器人的设计创新、功能完整、性能稳定、操作灵活等标准进行评分,最终评出优胜队伍。
4.比赛流程(1)报名: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向比赛主办方报名,并提交参赛作品的设计方案及相关材料。
(2)初赛:初赛将通过视瓶展示的形式进行,参赛队伍需提交机器人操作演示视瓶,并经评委评审确定晋级队伍。
(3)复赛:复赛将会在指定地点举行,晋级队伍需携带机器人参加复赛现场操作演示。
(4)决赛:决赛将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由初赛和复赛晋级队伍组成,进行最后的角逐。
5.奖项设置本次比赛将设立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组织奖、特别奖等奖项,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以鼓励青少年参与并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6.总结我国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作为一个面向青少年开展的科技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促进科学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推动智能机器人技术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和应用。
智能机器人比赛规则竞赛目标: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和智能机器人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丰富中小学生的科技活动,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赛项:智能机器人竞赛包括机器人足球 (2对2)、机器人循线和机器人创新设计比赛。
机器人足球比赛一、竞赛规则(一)机器人1.直径。
机器人必须能放入直径为22cm的垂直圆柱桶内。
机器人的所有部件必须全部伸展后才能作为测量尺寸(具体尺寸见规则一、(三)1.)。
2.高度。
机器人高度不超过22cm。
3.控制。
机器人必须是自动控制,必须由参赛队队员手动启动,不允许以各种遥控的方式控制机器人。
4.标识/颜色。
要求参赛队员标记或装饰他们的机器人,以便识别同一支队伍的机器人。
机器人颜色/光线发射必须不影响其他机器人的光感读数。
5.参赛队。
一支参赛队最多由2个机器人组成。
6.结构。
只要符合上述要求,且机器人的设计与搭建主要由参赛队员完成,就可以使用任何机器人套装或积木设计机器人,也可以使用电子和金属零部件设计机器人(见一、(三)2.) 。
机器人部件可以使用胶水、螺丝钉等材料固定。
7.机器人占据球的范围。
定义为:固定在机器人两条突出直条所包含的内部空间。
机器人占据球的纵深不能超过20mm(如右图)。
8.守门员。
如果在比赛中使用守门员,守门员不允许只做单向运动,它必须能朝各个方向移动。
当足球运动到离球门45cm的范围内,守门员必须对球作出反应,否则将被视为“损坏的机器人”(见二、(十))。
9.进攻队员。
如果机器人损坏了足球,机器人将被从场地上拿走且被视为损坏的机器人。
参赛队队员应对该机器人作出调整以防止再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机器人再次损坏足球,将被取消该场比赛资格。
(二)球1.决赛用球。
决赛采用由Wiltronics研究中心制造的MK2红外球(直径约为7.5cm)。
此球发光均匀,且发射红外光。
2.厂商。
ROBOCupJunior技术委员会已经测试了以下两种电子球,它们的性能相似。
中国机器人大赛规则中国机器人大赛是我国一年一度举行的盛大赛事,旨在推动机器人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本文将介绍中国机器人大赛的规则和参赛要求。
一、参赛资格1. 参赛者必须是中国公民或在中国合法居住,不限制参赛人数。
2. 参赛队伍需要有一个指导教师或导师,并具备相关科研背景或专业知识。
二、赛事组别中国机器人大赛包括多个赛事组别,旨在展示不同领域机器人的技术应用和创新成果。
1. 机器人舞蹈:参赛者需要设计和编程一个舞蹈表演机器人,展示其协调和灵活的舞蹈动作。
通过舞蹈演示评委会对机器人舞蹈技术进行打分。
2. 人机协作:参赛者需要开发具有人机协作能力的机器人系统,能够与人类完成特定任务。
评委会将根据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对参赛机器人进行评分。
3. 智能家居:参赛者需要设计和制造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能够远程监控和控制各种家居设备。
评委会将根据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4. 仿生机器人:参赛者需要设计和制造仿生机器人,并模仿人体的运动和功能。
评委会将根据仿真程度和机器人性能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分。
三、评委评分标准评委会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1. 技术创新:参赛作品是否具备创新性的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
2. 功能完善:参赛作品是否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相应任务。
3. 性能稳定:参赛作品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是否具有稳定的性能和可靠性。
4. 用户体验:参赛作品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使用便利性。
四、赛事安排中国机器人大赛通常会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1. 初赛阶段:参赛队伍需要提交相关项目资料和作品视频,由评委会进行初步评审。
通过初赛的队伍将进入决赛阶段。
2. 决赛阶段:参赛队伍需要将制作的机器人和相关设备带到决赛现场进行现场展示和演示。
评委会将根据现场表现对参赛作品进行最终评审。
五、奖项设置中国机器人大赛设有多个奖项,包括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
评选获奖作品时,将同时考虑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创新性、功能完善性以及用户体验。
机器人足球赛的竞赛规则机器人足球赛参赛队规则1.每支参赛队由2名学生队员和1名教练组成。
2.比赛时只允许两名学生队员进入竞赛区包括准备区和比赛区,教练不得进入竞赛区。
3.在通常情况下,不允许参赛队员任意移动机器人。
每场比赛前,参赛队应指派一名队员担当队长,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或在裁判员的指示下负责拿走、移动、重新放置机器人。
4.参赛队员应熟知比赛的有关规定,所有活动及行为必须遵循规则,服从赛场工作人员的指示。
机器人足球赛比赛赛制机器人足球比赛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分别进行初赛和复赛。
初赛:分组循环赛。
胜方积3分,负方积0分;如果平局,双方各积1分。
按分组循环赛的积分确定出线的参赛队,如果出现积分并列,按累计进球数确定先后,如果仍然并列,再按累计净胜球数确定先后。
复赛:淘汰赛,决出冠、亚、季军并列。
复赛中如果出现平局,该场比赛将加时,直至某一队有1个有效进球,该队即为获胜队。
若加时3分钟后双方均无进球,则在两个半场及加时赛中离场总次数少的队获胜;如双方离场次数仍相同,则机器人总重量轻的队获胜。
组委会有可能根据参赛报名和报到情况变更初赛和复赛赛制,如有变化,将在初赛开始前公布。
2.赛前准备3.参赛队在进入准备区前0.5小时检录,在准备区调试机器人60分钟。
参赛队可携带维修用的备件和便携式计算机。
4.参赛机器人应在准备区接受尺寸和重量的检查。
被检查的机器人应直立,任何突出部分应充分展开。
如果机器人某个可动部件能伸展,该机器人必须在运行状态下接受检查。
裁判员将逐个测量机器人的重量和尺寸。
5.允许在限定时间内对不合格的机器人加以调整,调整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且不能影响正式比赛的安排。
如果修改后的机器人仍不符合要求,将取消比赛资格。
6.比赛期间机器人若有修改,必须再次接受检查。
7.进入比赛区8.根据赛程的安排,参赛队应于开赛前3分钟在引导员带领下进入比赛区候场。
进入比赛区前,领取专用电池并进行必要的检测。
9.比赛开始前,红方挑边,蓝方先开球。
一球成名——-遥控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一、参赛要求1、赛事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2、以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队限报队员2人和教练员1名.3、小学组每队一个机器人出赛,中学组每个参赛队有2个机器人出赛。
4、签到时发放号码标签,遥控器号码应与机器人号码一致。
5、遥控器必须是实体按键。
二、机器人的基本要求1、机器人为轮式机器人(最多有3个电机、2个传感器),机器人采用遥控方式来控制。
2、机器人整体(含可伸展部分)直径不得超过22厘米,机器人包含电池在内总重量不大于1.2公斤(电池电压不大于12V)。
3、机器人材料:机器人必须使用塑料积木搭建,不得使用螺丝、螺钉、铆钉、胶水、胶带等辅助连接材料。
4、机器人不得带有喷洒液体、高压放电、电磁干扰等功能。
5、机器人不能选用易燃能源并必须带有一个总电源开关。
6、同组机器人必须要有明确的统一外观(颜色、标志、图案、名称)。
7、机器人占据球区域设计:占据球区域,即固定在机器人突出点上的两条直边所包含的内部空间。
比赛进行时,球进入机器人的运球区的深度则不能超过足球的1/3(图例);约为2.5厘米.三、遥控机器人足球足球赛简介足球比赛采取2个队伍同场对抗方式进行,小学组、中学组每个队2个机器人参赛,最后以进球多者为胜方.四、比赛规则1、足球赛总比赛时间为3分钟,(不分上下半场)。
2、比赛用球为直径约为7厘米的海绵制球。
3、比赛时间内,允许机器人在争球过程中互相碰撞。
4、遥控器集中由工作人员保管,比赛队伍在比赛前领取遥控器,比赛完毕后马上交回.5、比赛前由裁判对机器人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比赛;如果检验不合格,可在准备时间内调校机器人,如果超过准备时间则取消该机器人参加比赛的资格.6、每场比赛开始和进球后需要开球;开球时,双方机器人停在各自出发区内,由裁判开球开始比赛。
7、比赛期间,参赛人员如没有得到裁判允许不可触碰机器人。
如果机器人因损坏而阻碍比赛正常进行,裁判可即时终止比赛由队员把机器人拿到场外维修,比赛将继续进行;机器人完成维修后不能马上放回赛场,必须等待下一次开球时才能放回赛场。
机器人大赛规则1. 比赛概述机器人大赛是一项旨在展示机器人设计与操作技术的比赛。
参赛者需要通过编程和机械设计来控制自己的机器人完成一系列任务。
比赛的目的是鼓励参赛者展示技术创新、合作精神和工程能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机器人大赛的参赛规则,包括参赛资格、赛程安排、比赛任务、机器人规格和评分标准等内容。
2. 参赛资格2.1 参赛者必须年满18岁,并拥有合法身份。
2.2 参赛者需要组成一个团队,每个团队至少包含两名成员。
3. 赛程安排3.1 报名阶段参赛者需要在指定时间内进行报名,提交参赛团队的信息和机器人设计方案。
3.2 选拔赛所有报名的团队都将参加选拔赛。
选拔赛中,每个团队将有限定的时间来展示自己的机器人,并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选拔赛的目的是筛选出最有潜力的团队。
3.3 决赛选拔赛结束后,进入决赛阶段。
决赛中,参赛团队将面对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最终,评委会将根据各个团队的表现决定获胜者。
4. 比赛任务4.1 机器人操控参赛团队需要使用编程语言控制机器人,使其完成指定的动作和任务。
机器人的操控需要快速、精准和稳定,以达到最佳表现。
4.2 任务难度比赛任务将会逐渐增加难度,挑战参赛团队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任务涵盖多个领域,包括机械设计、传感器应用、图像识别等。
4.3 时间限制每个任务都有时间限制,参赛团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如果超出时间限制,将会受到相应的扣分或淘汰。
5. 机器人规格5.1 尺寸限制机器人的尺寸必须在规定范围内,超出范围的机器人将不被允许参赛。
5.2 安全性机器人必须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不得对其他参赛团队或观众造成伤害。
机器人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防护装置、应急停机等安全措施。
5.3 能源机器人可以使用电池、太阳能等能源,但必须符合安全规范,并且不得对比赛场地造成污染或危险。
6. 评分标准6.1 任务完成度参赛团队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数量将直接影响评分。
任务完成得越好,得分越高。
6.2 创新性参赛者可以通过独特的创新和技术手段来提高机器人的性能和表现。
机器人足球赛竞赛规则2017年04月18日13:54 来源:中国素质体育网一、概述机器人足球赛(英文名称缩写:CRCF)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通用竞赛规则》的有关规定,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遵循机器人足球赛事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研究,实事求是,科学编制,制定了机器人足球各级各类赛事竞赛规则,面向全国足球爱好者和广大青少年开展寓教于乐的专项机器人运动体育比赛项目。
以科技为基本元素,以教育培训为基本手段,通过认证的机器人足球运动员均可按组别参加各相关赛事。
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是机器人足球各级各类赛事的最高法则,各级组织者必须遵照执行。
机器人比赛项目深入贯彻“运动炫科技智慧赢未来”的理念,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举办、管理各级各类机器人运动赛事规范举办、健康举办、合法举办。
通过机器人足球比赛项目,彰显机器人运动运动的本质是素质教育。
通过与之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工艺学、动力学、机械制造等学科知识的特点,开展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学等教育教学活动。
机器人足球是集机械原理、组装平衡原理、动力原理等逻辑知识开发的,具有科技、竞技、教育、培训等性能和功能的教学器材、体育竞赛器材。
二、竞赛形式(一)竞赛时间比赛时间共计20分钟,上、下半场各10分钟,中场休息5分钟。
(二)竞赛要求1.比赛时只允许上场运动员进入竞赛区,教练员及替补队员在替补席区域就坐,不得进入竞赛区。
2.比赛开始前参赛队伍指定场上志愿者一名,并负责在竞赛规程允许范围内或在裁判员的指示下负责拿走、移动、重新放置机器人,其他运动员不允许从事此项工作。
3.运动员应熟知比赛的有关规定,所有活动及行为必须遵循竞赛规程,服从赛场有关人员指令。
三、队伍配置(一)队伍组成机器人足球赛(3V3):每队领队1人、教练员1人、队员5人,其中替补2人,每次上场比赛队员为3人。
机器人足球赛(5V5):每队领队1人、教练员1人、队员7人,其中替补2人,每次上场比赛队员为5人。
附件42019年深圳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自设竞赛项目规则现场制作活动规则一、任务1、参赛队需根据现场公布的题目,在90分钟内独立完成模型搭建、程序编写及参赛实践环节。
2、每队最多由3位同学组成二、器材1、符合“机器人”定义概念的各类机器人产品均可参加,机器人必须具有马达、灰度、红外、音量、触碰、火焰、环境光等基本电子配件。
2、所有的传感器都必须是独立设备(非复合类传感器,具体以现场裁判解释为准)。
3、所有器材必须散件入场,入场前进行检录,检录不合格的不能入场比赛,比赛开始后30分钟内还未检录合格的,取消比赛资格。
三、有可能出现的任务四、任务模式每个组别需完成题目中规定的任务。
赛前不进行抽签,具体题目会在正式比赛前3分钟公布。
五、评价1、按完成时间、完成任务完整度计分,具体以现场公布的任务计分表为准;2、如出现90分钟内都无学生完成制作的,将由评委评定完成率来确认。
六、其他说明1、机器人比赛场地环境为冷光源、低照度、无磁场干扰。
但由于一般赛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例如,场地表面可能有纹路和不平整,光照条件有变化等等。
参赛队在设计机器人时应考虑各种应对措施,场地以现场为准。
2、关于机器人散件的界定:除控制器和电机可维持出厂时的状态外,其它所有零件不得以焊接、铆接、粘接等方式组成部件。
表演项目:FEG智能无人车一、参赛范围1.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
2.参赛人数:创意赛:1人;技能赛:3人/团队;智能机甲争霸赛:3人/团队;三维建模挑战赛:1人。
注意:选手只能参加FEG智能无人车创意赛、技能赛、智能机甲争霸赛、三维建模挑战赛四项比赛中的一项(鼓励女生参加)。
3.指导教师:1人(可空缺)。
4.每人限参加1个赛项、1支队伍。
二、竞赛流程1.报名:竞赛选手须在地方组委会进行报名。
报名成功的选手有参加地方选拔赛及入围决赛的资格2.区、市赛决赛:入围选手现场确定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入围但未能到达决赛现场参赛的选手视为弃权,不予评奖。
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足球比赛参赛名单所属省份项目编号 代表队名称 竞赛组别项目队员指导教师北京市 BJS12011 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学校 初中组 徐浩然、吴昊 谷海生、张杨 北京市 BJS12012 北京市 昌平区 巩华中心小学 小学组 林景晨、房雨生 商亮、雅帧北京市 BJS12017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高中组 康健杰、张帆 王亚楠、谷士清 天津市 TJS12018 天津市新华中学队 高中组 王琦、庞伊凡 李鹏天津市 TJS12060 天津市河西区上海道小学 小学组 刘育冰、吕修雯 张玥、夏瑞天津市 TJS12077 天津市实验中学 初中组 黄炳凯、范程程 房颉天津市 TJS12093 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 小学组 薛佳葆、马筱畅 周志宏、张烨、刘明娜 天津市 TJS12096 天津市实验中学 高中组 孙冠文、陈霄阳 房颉河北省 HES12071 华北油田一处小学 小学组 李冰羽、刘秋彤 郭爱霞、王占森 河北省 HES12073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 高中组 雷正皓、苏杭 宋峰、魏东霞、姜虹 河北省 HES12074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 初中组 葛宏祥、杜熙茗 宋峰、魏东霞、姜虹 山西省 SXS12025 山西省忻州市忻州师范学院附属外国语中学 初中组 刘镔锐、王斌 张磊山西省 SXS12043 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校 高中组 赵唯淞、杨皓童 陈鹏、陈典慧、周双林 山西省 SXS12047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惠丰小学 小学组 王磊、徐子骁 鲍军利、张艳斌 山西省 SXS12097 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附属外国语中学 初中组 豆相丁、贾松达 张磊内蒙古自治区 NMS12067 内蒙古通辽第五中学 高中组 牛猛、赵文昊 张晶辉辽宁省 LNS12024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实验学校 初中组 李智、于乘 陶哲、王志远 辽宁省 LNS12027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 小学组 王铮、李宇航 解滨、高屹东、张伟龑 辽宁省 LNS12030 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三中学 高中组 戴冬冬、王润翔 杨晓乐、隋琳、张伟龑 吉林省 JLS12042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中组 田知非、鞠天琛 亓锐、郭泽生、李欣桐 吉林省 JLS12063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 初中组 王博石、陈逸伦 尚航、王娜吉林省 JLS12064 吉林市吉化第一实验小学代表队 小学组 刘靖熙、张文 董建莹黑龙江省 HLS12069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 高中组 梁凇菘、董黎箫 陈树明、刘继仁 黑龙江省 HLS12082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七中学 初中组 王永生、刘泽奇 刘海峰、刁洪友、温暖 黑龙江省 HLS1209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铁岭小学校 小学组 刘骏逸、王广晗 李智坤上海市 SHS12048 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中心 初中组 谢雨朦、张镐炜 孔繁荣上海市 SHS12050 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爱超”机器人队 小学组 蔡宇豪、张宇琦 史加祥上海市 SHS12086 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中心 高中组 王奕力、王子杰 孔繁荣江苏省 JSS12057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初中代表队 初中组 吴思语、喻熠 黄毅晟、吴翔 江苏省 JSS12075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小学代表队 小学组 翁溢秋、周义韬 黄毅晟、吴翔 江苏省 JSS12084 江苏省海门中学 高中组 祈望、王子昂 陈洪、吴钧烽、吴永亮 浙江省 ZJS12036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小学 小学组 汤闻龙、沈心远 冯岳、方炎亮 浙江省 ZJS12053 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初中组 余轩、李欢宸 翁晓啡、胡勤俭、冯京和 浙江省 ZJS12055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中学 高中组 章承启、王家宸 钟林忠安徽省 AHS12065 安徽省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 小学组 方曾江楠、吴杰桢邵磊安徽省 AHS12076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 初中组 高文凯、任苇航 黄兴伟、高歆 安徽省 AHS12079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中学 高中组 丁辉、朱新德 鲁传争福建省 FJS12014 福建泉州现代中学 高中组 叶炜炜、辛泽龙 何燕阳、周燕彬、钟韩忠 福建省 FJS12026 福建省厦门海沧实验中学 初中组 郭毓锋、张锐 赵哲仁、汪琼 福建省 FJS12041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实验小学 小学组 陈光裕、郑绍伟 任鑫、任晶云、江晓科 江西省 JXS12044 江西省金溪县实验小学 小学组 谭彦亮、王欣远 王文斌、郑国泉 山东省 SDS12070 山东省诸城市舜王街道中心学校 初中组 王飞、马源良 徐玮、鹿本凤、陆艳 山东省 SDS12072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 高中组 姚高鹏、王方旭 李永群、王勇、付光义 山东省 SDS12081 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小学 小学组 任嘉骏、李天乐 田禾、米文梁 河南省 HAS12059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中学 高中组 张一博、孙盺锴 陈春宇河南省 HAS12066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实验中学 初中组 刘淼、李一帆 焦 伟、陈激、罗东亚 河南省 HAS12068 河南省濮阳市昆吾小学 小学组 王颖、吕振泽 陈瑞淑河南省 HAS12094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中学 高中组 贾春秋、赵哲灏 陈春宇湖北省 HBS12001 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小学组 张若辰、邱海宁 张龙湖北省 HBS12003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高中组 薛覃同心、孙晨瑶王维佳湖北省 HBS12015 湖北省水果湖第一中学 初中组 夏伊凡、龙泽雨 周琼湖南省 HNS12040 湖南省株洲市枫叶中学与北师大株洲附属学校联队 初中组 郭浩澜、吴斯同 凌暾、黄为、严珍 湖南省 HNS12049 湖南省长沙市天华寄宿制学校 小学组 刘星宇、朱泓安 袁昭衍、莫丹、彭智勇 湖南省 HNS12054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 高中组 蔡翼丞、杨文杰 黄双辉、罗旋 广东省 GDS1202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青少年宫 小学组 张 然、李 典 孔 健、劳静 广东省 GDS12021 广东省深圳市福永中学 初中组 张锐鹏、刘瀚宇 管瑞金、陈少芸、罗伟荐 广东省 GDS12028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高中组 李兆钫、邱裕文 彭友福广西壮族自治区 GXS12089 广西柳州市第四十六中学 初中组 陈健滨、杨子敬 李智、沈杏、玉珊 广西壮族自治区 GXS12090 广西柳州铁一中学 高中组 朱敦铭、李欣桐 朱锦锋、莫寿田、罗娇 广西壮族自治区 GXS12092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华小学 小学组 黄钟黎、秦嘉泽 刘志坚海南省 HIS12016 海南省国兴中学 初中组 岑选旭、陈玉嵘 岑运林、周琼 海南省 HIS12019 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足球一队 高中组 黄清纬、张秦语 周珺海南省 HIS12033 海南省海口市国科园实验学校 小学组 王维政、朱星龙 魏志峰、陈益军、陈兴帅 重庆市 COS12023 重庆人民(融侨)小学队 小学组 蒋昊男、龚瑞祺 黄建春重庆市 COS12058 重庆市天星桥中学 高中组 侯力丹、覃积思 吴键重庆市 COS12061 重庆市天星桥中学 初中组 孟于凯、彭铖名 吴键重庆市 COS12098 重庆市第29中学初中队 初中组 高艺峰、苏睿斌 余强、王希馗四川省 SCS12080 四川省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金江中小学 小学组 姚源彪、杨宗友 王从有、张光平、林远才 四川省 SCS12083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石室中学 初中组 李卓凡、刘镒 陈文、熊冲、罗锐四川省 SCS12085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石室中学 高中组 伍文、周星 熊冲、陈文、蒋国一贵州省 GZS12051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高级中学 高中组 吴松懋、赵俊峰 冯驰、赵福赞贵州省 GZS12087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少年宫 小学组 刘奕宏、陈奕好 吴丽、邓朝云、丁宏珺 贵州省 GZS12088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少年宫 初中组 黄际宇、李铭帅 邓朝云、云滔、丁宏珺 云南省 YNS12022 云南省玉溪第四小学 小学组 张纪业、杨林 朱红春云南省 YNS12035 云南省曲靖市科协青少年科技辅导站 高中组 冯崔毅、胡德元 周炯云南省 YNS12062 云南省曲靖市科协青少年科技辅导站初中队 初中组 谭高、杜欣原 周炯陕西省 SNS12045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初中组 武江铮、张嘉文 方亚萍陕西省 SNS12052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高中组 巩柏良、王宇晨 刘利丽陕西省 SNS12078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小学组 张祖菡、廖世欣 向金、邸娟甘肃省 GSS12002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平凉铁路中学 小学组 杨晨辉、王桁洋 郝冬冬甘肃省 GSS12008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四中学 高中组 孙志杰、张国成 汪杰、何成江甘肃省 GSS12009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平凉铁路中学 初中组 郭晓镇、刘钰松 郝冬冬甘肃省 GSS12095 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三中学(兰化三中) 初中组 王雨樵、武子铭 吕春鹏、董斌国青海省 QHS12029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马坊小学 小学组 李继龙、杨君 沈永福、赵凤菊宁夏回族自治区 NXS12034 宁夏自治区银川市第三中学 初中组 尹嘉诚、尹宏成 马军宁夏回族自治区 NXS12046 宁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十八小学 小学组 赵美妮、王家康 韩小平、田瑞艳宁夏回族自治区 NXS12056 宁夏自治区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高中组 赵宁宁、秦龙 杨晓丹、赵加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XJS120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第三中学 高中组 石浩、许瀚文 彭涛、刘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XJS120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第三中学 初中组 阿塔别克、李奕鹏彭涛、张冬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XJS12010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二小学 小学组 赵继龙、瞿盟津 沈天桥、丁丽华、李胜泉 澳门特别行政区 MOS12037 澳門坊眾學校小學EMM-NT 小学组 莊曉楠、陳天奇 戴景欽、韋建超、黃健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 MOS12038 澳門坊眾學校EMM-YS 初中组 黃懌靜、郭濠強 韋建超、黃健信、蔡佰祿 澳门特别行政区 MOS12039 澳門坊眾學校EMM-CS 高中组 蘇展鵬、謝銀銀 韋建超、黃健信、蔡佰祿 中国儿童中心 ETS12013 中国儿童中心 高中组 周墨林、李宏坤 尚章华、杨静、佟婧楠 中国儿童中心 ETS12031 中国儿童中心 初中组 郭含熙、高嘉彤 谢鹏、李铮、程金龙中国儿童中心 ETS12032 中国儿童中心 小学组 王淏然、蔡竞轩 侬斌。
附件一机器人灭火竞赛规则一、任务机器人灭火是模拟现实家庭环境中处理火警的过程。
制作一个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机器人,在一套模拟平面结构的房间里运动,找到代表房间里火灾点的正在燃烧的蜡烛并尽快将它扑灭。
二、标准1.竞赛场地竞赛场地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后。
竞赛场地的实际尺寸与示意图给定尺寸基本相同,但允许有1cm范围内制作误差。
模拟房间的墙壁高33cm,材质为木质。
墙壁为白色。
竞赛场地地板为黑色的光滑木制表面。
地板允许有接口,接合处平整并为同样的黑色。
有一些机器人可能采用泡沫、粉末或者其他物质来扑灭蜡烛火焰,所以每一场比赛后应清理场地。
但不保证每一个机器人在该次比赛过程中,地板都能保持完全黑色。
竞赛场地模拟房间里的整体地面是水平的,但在场地通道固定位臵设臵有9根木条(长46cm、宽1cm、高1cm)。
场地平整度要求:在不连续区域小于0.3cm水平误差(木条处除外)。
房间所有走廊和门框的宽度均不小于46cm。
门框上没有门,在门框所在地面上用一条2.5cm宽的白线表示房间入口和门,白线本身的面积属于房间内的区域。
机器人必须从竞赛场地中代表起始位臵的白色正方形中开始启动,如示意图中标有“H”的正方形(实际竞赛场地并不标记“H”)。
代表起始位臵的白色正方形为30cm×30cm边长,正方形的对角线交点将设在46cm走廊的纵向中心线上。
参赛选手可以用一些装臵来校正机器人在正方形中的位臵。
一旦启动,它可以在竞赛场地中向所希望的方向横向或纵向运动。
最终竞赛场地以当天现场提供为准。
2.场地照明竞赛场地周围的照明根据比赛实际场地条件确定。
参赛者在比赛前将有时间了解场地及周围环境灯光。
竞赛期间的照明条件是相对稳定不变的。
灭火用机器人应能够在一个含不确定照明、阴影、散光等实际情况的环境中运行。
3.机器人机器人整体外形尺寸在静止和运动状态下,都应保持在30cm×30cm×30cm之内,包括机器人的触角、探测物及装饰物。
类人机器人竞技体育赛(田径、点球、投篮、高尔夫)规则(一)田径比赛1. 比赛内容机器人从起点到终点沿着白色跑道线逆时针跑完全程(内圈长19m,如图3.1)的比赛项目。
赛跑时,跑道线与终点线都用机器人自主系统来识别。
在赛道的不同位置设有3个起点,参数队伍抽签决定从哪个起始点开始比赛。
图3.1田径比赛场地示意图2. 优胜条件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最短者为冠军,未跑完全程的按距离排列名次,同等距离的情况下按照完成时间排列名次。
3. 犯规(或失败)在竞赛过程中,机器人出现故障、摔倒或超出跑道线(跑道宽50cm),经裁判同意允许参赛队员人工干预一次(每人工干预一次比赛总用时加60s),但比赛总时间不得超过0.5小时,否则视为失败。
1. 比赛内容图3.2 点球比赛场地示意图该比赛项目是参赛的两个球队中,若某一方为守门员,则另一方为攻手,反过来若某一方为攻手,则另一方为守门员,轮流交换攻手进行射门的比赛项目(进攻、防守采用同一套程序,比赛过程中不得人工干预)。
比赛场地尺寸如图 3.2所示。
一开始机器人与小球之间距离为0.5m。
在比赛过程中对球、球门及守门员的识别与定位都靠机器人视觉系统来完成。
2. 优胜条件根据参赛队的个数决定比赛轮次,轮赛结束后累加成绩,进球最多者为冠军。
进球数相同的球队之间排名根据失球数决定先后。
3. 犯规(或失败)在比赛过程中,机器人离开比赛场地或不按规定时间踢球(2分钟)都视为失败。
1. 比赛内容该项目是机器人拿着球(直径为10cm),从起点走到篮下(距离为50cm),成功把球抓起并在投球区(篮筐0.7m以内统称为投球区)把球投入到篮筐的投篮表演比赛项目,过程如图3.3所示。
比赛时对球及篮筐的识别与定位都靠机器人视觉系统来完成,篮筐高度30cm、50cm、80cm任选。
图3.3投篮比赛2. 优胜条件这种比赛进行五轮,在每轮比赛中,机器人能识别球并找到得20分,抓到球并成功拿起得30分,成功将球投出得20分,球投进得30分,最后将五轮得分累加,得分最多者为冠军。
足球对抗赛规则
一、机器人足球:(学龄前6-12岁)
1.任务说明:
以个人庭为单位,1VS1对抗,在规定的2分钟时间内控制自己的机器人,将放在中场的足球通过机器人争抢最后将球射进对方龙门,进球最多为获胜者。
2.使用器材:9797蓝牙机器人套装
3.本学龄前竞赛分为2个组别:6--8岁、6--12岁
4.竞赛规则:
1)每个队出1个队员,其中年龄必须是6--12岁,队员性别不限。
2)参赛2名队员,1VS1对抗,在规定的2分钟时间内控制自己的机器人,将放在中场的足球通过机器人争抢最后将球射进对方龙门,进球最多为获胜者。
3)竞赛用模型由乐高活动中心提供,球放在场地中间,机器人必须在各自的禁区内,当裁判发出比赛开始的哨声后,两方开始争球。
4)每组竞赛时间为2分钟,比赛期间参赛队伍可以在规定的赛台内自由跑动,直至将球射进对方龙门。
出现死球时,由裁判将机器人分开,双方队员在比赛中不能用手去碰机器人,用手碰机器人就算犯规一次,裁判吹响结束哨声,比赛结束。
5.计分标准:
1)竞赛结束后每个队员有1个成绩:进球的数量。
2)在规定的时间内,进球多的为胜者,如果二者进球数相同,由裁判安排加赛。
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1 前言2对2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经过几次调整,基本达到强调机器人足球比赛中的技术而不是一味比拼速度和力量的目的,对机器人足球的正常发展是有益的。
2 比赛场地和足球2.1 机器人足球赛台的球场区长1220mm、宽1830mm,球场四周有宽度为220mm的白色边界区。
边界区四周有宽80mm、深15~18mm的沟槽。
沟槽四周为高160mm、厚15~18mm的档板。
边界区及沟槽刷白色亚光漆,档板刷黑色亚光漆。
赛台尺寸如图1所示。
赛台用木工板制成。
2.2 赛台中央的木质底板上覆盖一层喷绘的背胶场地纸。
绿色球场及白色边界区应水平和平整。
图1 比赛场地(mm)2.3 赛台应放置在约400mm高的桌上。
2.4 球门内宽为450mm,深度为80mm。
每个球门在距地面140mm处有一横梁。
球门内有高度为80mm的后壁。
球门内侧涂成天蓝色,地面为白色。
球门外侧面应涂成亚光黑色。
球门用厚度不超过12mm的木板制成。
2.5 场上有六个发球点和一个开球点,图2中用白点表示,但在场地纸上并未标记。
图2 发球点、开球点和罚球区2.6 参赛队必须根据场馆的照明和磁场条件调整机器人。
比赛组织者将尽力保持较低的照度,并使赛场远离磁场(比如,地板下的布线和金属物体)。
但是,建议各参赛队应设法让自己的机器人能适应各种照明和磁场干扰情况,并能应对场地表面大约5mm高的轻微起伏。
2.7 比赛采用能发射红外线的直径75~80mm的电子球。
每场开赛前,裁判都要检查足球是否损坏。
本届竞赛用球为Wiltronics制造的MK2红外球,或由日本EK公司制造的RoboSoccer RCJ-05足球。
这两种球均使用抗于扰力较强的调制模式。
MK2红外球外壳较薄,参赛队必须控制机器人的动力,否则,损坏足球后可能会根据规则5.7.2和6.7被罚出场或取消比赛资格。
3 机器人3.1 机器人必须是经参赛队员启动后能够自动运行的机器人,禁止使用任何遥控方式。
为了策略或备份的需要,每支参赛队可携带三台机器人参赛,但在同一场比赛中只能使用两台机器人且不能更换。
3.2 参加本届比赛的机器人限用竞赛组委会指定的厂家的机器人套材。
只要有可能,也允许以上器材混用,允许自制机器人。
3.3 机器人必须能自由纳入内径为220mm的开口圆筒中,重量不得超过2.5kg。
3.4 机器人带球的控球区定义为机器人身上的任何突出如图3所示。
3.5 机器人的程序编写应由参赛队员自己完成。
禁止使用未经充分修改的由商业成品或培训机构提供的程序。
学生必须能证明他们自己对程序有充分的了解。
图3 控球区示意图3.6 机器人使用组委会提供的6节1.5V专用干电池,电池盒必须位于机器人的上方或侧方,盒盖应便于开启或透明。
除此干电池外,严禁在机器人上使用其它电池或储电装置,机器人的结构必须便于裁判员检查。
不得使用DC/DC等升压装置对电机供电。
在机器人中对任何器件的供电电压不得超过9V。
在一场(两个半场及可能的加时)比赛中不得更换电池。
3.7 机器人部件可以使用胶水、螺钉等永久固定。
3.8 机器人的击球装置允许使用气动部件,允许使用多个气瓶,但总容积不得超过550ml,压力不得超过0.8MPa;进入比赛区后及在两个半场间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气瓶充气,不得更换气瓶;击球装置与足球接触的部位必须有软质缓冲材料;只要击坏电子足球或使对方机器人的电池或任何部件脱落,该机器人便不能继续参赛。
3.9 参赛机器人须有个性化装饰或标记,以便识别同属一个参赛队的机器人。
3.10 机器人的颜色、光发射器和光电传感器不得影响其它机器人的光传感器。
3.11 比赛时,进攻机器人不得损坏场上的足球。
否则该机器人便要被罚以暂时出场,并当作“损坏的机器人”处理。
参赛队员在裁判的允许下,可对该机器人做出适当调整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
如果该机器人再次损坏足球,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对于有能力损坏规则2.7中规定的足球的机器人,裁判有权禁止它参赛。
3.12 守门员机器人不得只做单向或左右移动,它必须能朝各个方向移动,特别是以前冲方式运动。
守门员应具备前行到离球门450mm的发球区去拦截球的能力。
如果守门员对来球没有任何反应,将被视为“损坏的机器人”。
3.13机器人在进入白色边界区后应该有能力自行回到绿色球场区。
4 参赛队4.1 每支参赛队由2名学生队员和1名教练组成。
学生必须是2012年6月在校的学生。
4.2 比赛时只允许两名学生队员进入竞赛区(包括准备区和比赛区),教练不得进入竞赛区。
4.3 在通常情况下,不允许参赛队员任意移动机器人。
每场比赛前,参赛队应指派一名队员担当队长,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或在裁判员的指示下负责拿走、移动、重新放置机器人。
4.4 参赛队员应熟知比赛的有关规定,所有活动及行为必须遵循规则,服从赛场工作人员的指示。
5 比赛5.1 赛制本届机器人足球比赛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分别进行初赛和复赛。
初赛:分组循环赛。
胜方积3分,负方积0分;如果平局,双方各积1分。
按分组循环赛的积分确定每组出线的两支参赛队,如果出现积分并列,按累计进球数确定先后,如果仍然并列,再按累计净胜球数确定先后。
复赛:小组出线的参赛队进行淘汰赛,决出冠、亚、季军(并列)。
复赛中如果出现平局,该场比赛将加时,直至某一队有1个有效进球,该队即为获胜队。
若加时3分钟后双方均无进球,则在两个半场及加时赛中离场总次数少的队获胜;如双方离场次数仍相同,则机器人总重量轻的队获胜。
组委会有可能根据参赛报名和报到情况变更初赛和复赛赛制,如有变化,将在初赛开始前公布。
5.2 赛前准备5.2.1 参赛队按比赛时间表提前半小时检录进入准备区,在准备区调试机器人(60分钟)。
参赛队可携带维修用的备件和便携式计算机。
5.2.2 参赛机器人应在准备区接受尺寸和重量的检查。
被检查的机器人应直立,任何突出部分应充分展开。
如果机器人某个可动部件能伸展,该机器人必须在运行状态下接受检查。
裁判员将逐个测量机器人的重量和尺寸。
5.2.3 允许在限定时间内对不合格的机器人加以调整,调整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且不能影响正式比赛的安排。
如果修改后的机器人仍不符合要求,将取消比赛资格。
5.2.4 比赛期间机器人若有修改,必须再次接受检查。
5.3 进入比赛区5.3.1 根据赛程的安排,参赛队应于开赛前3分钟在引导员带领下进入比赛区候场。
进入比赛区前,领取专用电池并进行必要的检测。
5.3.2 比赛开始前,红方挑边,蓝方先开球。
下半场交换场地后,红方先开球。
5.3.3 参赛队迟到延误比赛,将被判犯规并视情节根据规则6.5予以处罚。
5.3.4 裁判员鸣笛前,参赛队有2分钟的调整时间。
5.4 开球5.4.1 每个半场比赛开始时或进球后,均须开球。
开球时,所有机器人必须位于自己的半场并停止不动。
球由裁判员放在场地中央的开球点。
不开球的机器人必须有某一部分在本队罚球区(含上方)内;开球的机器人可以被放置在球的附近,距球至少50mm,以保证它在裁判员鸣笛后最先接触到电子足球。
裁判员可以要求参赛队员调整机器人的摆放位置。
双方的机器人一旦摆放完成,就不得再移动。
5.4.2 裁判员鸣笛开球后,如果开球方的机器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先于对方接触到电子足球,也视为有效的开球。
5.4.3 裁判员鸣笛后,所有机器人由参赛队员启动。
在裁判哨声响起前,抢先启动机器人将被裁判员警告,如再次抢先启动,机器人将被移出场地30秒。
5.4.4开球的机器人必须对球有一次清晰的撞击。
没有踢球装置的机器人必须明显地释放足球,不得连续地推动足球。
5.4.5 开球的一方不得一脚将球直接踢入对方球门内。
开球方第一次击球后,若球未触及任何一方机器人或球门框,直接进入球门,则判定为“一脚球”。
如果开球方第一次击球后,此球在直接进入防守方的球门前,如果已经撞到防守方机器人,则认为防守方已经做出有效拦截,将不判做“一脚球”;开球方明显的两次以上(含两次)的击球而使球进入对方球门,即使球没有触及任何一方机器人或球门框,也不视为“一脚球”。
5.4.6 发生“一脚球”后,裁判员应鸣笛示意,同时宣布进球无效,随后将球放到离该球门最近的发球点,让比赛继续进行。
5.5 持球5.5.1 比赛中,机器人不得“持球”。
持球的意思是通过堵死球的去路而实现完全控球的动作。
如,把球固定在机器人身上,或使用机器人身体的任何部分将球包围,或设法圈住球来阻止其它机器人触球,或机器人移动时球停止滚动,等等,均被认定为“持球”。
5.5.2 允许机器人使用旋转盘装置带球。
带球时球深入的距离应符合 3.4的规定,且带球过程中球必须始终滚动。
5.5.3 机器人不能将球压在身下,比赛中的任何时段都必须看得见球,且其它机器人能接触到球。
5.6 进球5.6.1 整个足球完全越过球门线,自由滚入球门且碰撞球门后壁即判为进球,裁判将鸣笛示意。
5.6.2 如果攻守双方机器人将球抵于彼此之间,攻方机器人依靠自身力量的优势,将防守方机器人和球一起推到球门内,且在此过程中,球始终没有获得自由;或进攻方机器人在半场以外控球后,在球始终未获自由且始终未碰撞到防守机器人的情况下,机器人携球冲入球门,均被视为“挤入球”。
5.6.3 发生“挤入球”后,裁判员应鸣笛示意,同时宣布进球无效,随后将球放到最近的发球点,让比赛继续进行。
5.6.4 如果朝着球门行进的球撞上防守机器人,而该机器人有某一部分位于球门线上方且在球门区内,则进攻队获一进球。
5.6.5 判定进球后,裁判应鸣笛示意,进球方即得到一分。
此后由失球方重新开球。
5.6.6 将球踢进自己的球门,即使球是被“挤入”球门的,将被视为“乌龙球”,对方得到一分。
5.7 损坏足球或场地5.7.1 如果机器人损坏了足球或场地,它将被移出场地,并作为损坏的机器人至少离场30秒后才能返回赛场。
此后,该机器人将被贴上黄色标签,裁判将在记分表上记录这次犯规。
如果足球因机器人击球力量过大而出现裂纹甚至开裂,机器人将被永久移出场地且不能参加后续的比赛。
5.7.2 如果两个相撞的机器人损坏了足球使其不能继续使用,它们便要移出赛场,并贴上黄色标签。
如果裁判认为其中一个机器人比另一个机器人具有更明显的破坏性,可让此机器人退出该场比赛。
5.7.3 对上述机器人必须做出调整,以防止再次出现类似情况。
如果机器人在比赛中再次违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5.8 没有进展5.8.1如果球被多个机器人夹住(“强制”状态)一段时间(例如,10秒钟)而无法自由运动,或者任何机器人在一段时间内均未找到此球,这就是“没有进展”。
5.8.2 出现“没有进展”后,球将移到最近的发球点。
如果这种情况再次发生,球将被移到球场中央。
5.8.3 发生“没有进展”后,裁判可稍稍移动机器人,让其恢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