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8
- 格式:doc
- 大小:156.00 KB
- 文档页数:11
重庆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骷髅(lóu)自诩(xǔ)骸(hái)骨熨(yùn)帖B.桀骜(ào)秉(bǐn)性蔽塞(sè)镶嵌(qiàn)C.叱咤(zhà)挫(cuò)折藩(fān)篱相似(sì)D.应(yīng)届剥(bō)离纤(xiān)维创(chuàng)伤【答案解析】C熨yù,秉bǐng,创chuāng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编纂告罄砥砺直接了当B.缔造绛紫誉写迫不及待C.怂恿杜撰摇篮销声匿迹D.谬误频繁凋零美仑美奂【答案解析】C直截了当,誊写,美轮美奂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垄断煤炭价格。
B.紫砂杯具自古以来就为茶器之首,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与保健功效,是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玻璃、塑料杯具望尘莫及的。
C.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D.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答案解析】BA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儿当作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之内活动;C不堪设想:对将来的情况不能想象,适用于前景危险或后果很不好的事物,与语境不符;D熟视无睹: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对眼前的事物或现象漠不关心,与语境不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所谓全民造句运动,其实是仿造,是模板写作。
从最简单的“你妈喊你吃饭”到“我爸是李刚”,到“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这样的造句运动正方兴未艾。
B.民国学者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的开放精神,他们吸收各种新知识,大胆地结合传统学术,开创了新的学术方法。
北京市朝阳区2014—2015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2015.1本试卷共8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和链接材料,完成1—7题。
①饱受雾霾之苦的今人,不免感叹:“要是在古代该多好啊!”古代没有现代工业,没有汽车尾气,环境污染没有现在严重,但不能说古代没有雾霾。
“霾”字在甲骨文卜辞中就已出现,《诗经》中也有关于霾的记载,说明霾很早就有了,并非现在才出现。
②在古代,霾主要指由于刮风、雨雾和尘土飞扬造成的空气混浊,大面积灰蒙昏暗的现象。
《晋书・天文志》中对霾有确切解释:“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③搜罗史料,我们发现古代关于霾的记载,通常并不使用“霾”一词,而是仅描述现象,如《汉书》中的“蒙黄浊”“蒙,微而赤”。
也偶有直接用“霾”字记载的,比如《明宪宗实录》记载:“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
”再如,《清史稿》载,康熙六十年,“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
④面对严重的霾灾,古人如何治理呢?⑤皇帝下罪己诏算是一种“治理”之法。
中国古代有“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汉代董仲舒加以理论阐述,有“灾异谴告”之说,将灾异的发生视为帝王治理国家失职造成的后果。
一旦发生灾异,皇帝就有可能下罪己诏,对施政方针进行反省。
《汉书》记载:“西北有如火光。
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
”这是由大风卷起尘土所形成的黄霾天气,情形严重,朝野震恐,以为上天降下灾异来“谴告”当政者。
汉成帝看这阵势,赶紧下罪己诏说:“朕承先帝圣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谬,日月无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
咎在朕躬。
”⑥第二个“治理”的办法是推荐贤才,贬黜奸佞和贪腐。
XXX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后有答案XXX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50分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洞穴(xuâ)吊唁(yàn)自诩(xǔ)一丘之貉(háo)B.熟稔(rěn)盘桓(huán)参与(yù)中流砥柱(dǐ)C.羞赧(nǎn)妊娠(chãn)桎梏(gù)踽踽独行(yǔ)D.瓜蔓(wàn)发酵(xiào)旖旎(yí)雨声淅沥(x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富庶贿赂B.作践惺忪C.募集噩耗D.戏谑扭扣3.下列短语归类正确的一项是()A.并列:B.偏正:C.动宾:D.主谓: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利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南美人对足球的热爱令人由衷佩服,世界杯开赛前,有的阿根廷穷人球迷,甚至一路走一路唱,计日XXX,用自己的乐观和脚步走到了巴西。
....B.在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专家提示身无长物的大学生,肯定要尽早挖掘自....身优势,不断加强个人综合素质,以提高职场竞争力。
C.晚年的XXX三姐妹一个留在美国,一个留在台湾,一个留在大陆,她们虽然长时间不能见面,但一衣带水的牵挂,使得彼此的思念从未停止。
....D.宽容的处世态度虽然一直被提倡,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中,睚眦必报的新魑魅魍魉接踵而来缠绵悱恻匆匆那年智取威虎山一步之遥打老虎行动起来唤醒没落千年的南城霸王别姬入不敷前途透社报导惮精竭虑拾人牙慧革故顶新愤发图强不径而走折冲樽俎引亢高歌蜚声文坛1XXX总是太多,犯而不校的美谈总是太少。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既是汗青文献,又是散文著作。
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对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彳亍.(chù)踟.(zhí)蹰蕈.(xùn )菌阙.(quē)秦B.桀骜.(ào)垝.(guǐ)垣敛裾.(jū)浸渍.(zì)C.颓圮.(pǐ)猗.(qī)郁瞋.(chēn)目喋.(dié)血D.媛.(yuàn)女慰藉.(jiè)幽僻.(pì)鲰.(zōu)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搏弈凋敝甘拜下风铤而走险B.陷阱端倪平心而论攻城略地C.陨落通牒饮鸠止渴原形毕露D.坐阵歉收山清水秀融会贯通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1)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
(3)人们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4)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
A.以致或以及必需保障B.以致和以其必须保证C.以至或及其必须保障D.以至和以及必须保证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新来的同事特别了解电脑知识,而且他乐于助人,好为人师....,经常帮大家解决电脑故障,传授电脑知识,大家都很喜欢他。
B.最近他们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元旦”吧,一个说组织一场球赛,另一个偏要反弹琵琶....,非要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可。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一级语文科试卷东厦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教研组长: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嫔.妃 / 濒.危虔.诚 / 潜.移隽.品 / 隽.永B.行.伍 / 道行.缉.拿 / 揖.让撞.击 / 书僮.C.溯.流 / 横槊.休憩. / 修葺.下咽. / 咽.喉D.中.肯 / 中.听扉.页 / 绯.闻熨帖./ 字帖.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经常蹲在窗下听私塾先生讲课,父亲无意间发现了,便凑了学费,让他登堂入室,成了那里最年幼的学生。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河西的房价已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的一期足足涨了每平方米1OOO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于谦为人正直,不畏强暴,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B.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至此共有十余位法国籍作家获得该奖,成为历史上拥有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最多的国家。
C.技术创新的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存储、获得和处理有关我们星球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
D.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所谓的‚成功‛,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南京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填涂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
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空格里或横线上。
考试结束,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12分)1.下面是某位同学的听课记录,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4分)①学习语文,要仔细揣摩教科书的编写意图。
②必修二教材呈现出强浓厚的人文气息,“珍爱生命”“和平的祈祷”,每个专题都围绕以特定的人文主题为中心组材。
③“殒落与升华”“后人之鉴”这些板块也是如此。
④同时,非常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板块文体相对单一,比如“永恒的瞬间”集中选应用文,“永远新的旧故事”则选小说。
⑤从文体特点入手,依“体”而学,细细品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1)请找出并改正上面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①“▲”改为“▲”②“▲”改为“▲”(2)上面文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
(2分)下图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的插图,任选一幅,指出所描绘的故事,并概述情节。
甲乙忌:▲示例二使:“人”一旦做了“吏”,往往爱使唤别人。
悟:▲二、(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严寒持续了好几个星期,鸟儿很快地死去了。
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凫、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儿的肉已被隐秘的老饕吃净了。
突然间,一个清晨,变化出现了。
风刮到了南方,海上飘来了温暖和慰藉.。
午后,太阳露出了几星光亮,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
这声音显得有些吃力,仿佛还没有从严冬的打击下缓过气来。
黄昏时,从河床的蔷薇棘丛中,开始传出野鸟微弱的啼鸣。
当大地还散落着厚厚的一层鸟的尸体的时候,它们怎么会突然歌唱起来呢?从夜色中浮起的隐约而清越的声音,使人惊讶。
当大地仍在束缚中时,那小小的清越之声已经在柔弱的空气中呼唤春天了。
它们的啼鸣,虽然含糊,若断若续,却把明快而萌发的声音抛向苍穹.。
厦门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语文必修2 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监考教师注意:只须装订“答题卷”,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4分)①平平zèzè的歧韵②君当作pán 石③jī鸟恋旧林④流shānɡ曲水⑤忍尤而攘ɡò⑥渔樵于江zhǔ之上⑦放荡yě游⑧义愤填yīnɡ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3分)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三大类。
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两句诗运用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
③《楚辞》的代表作是屈原的《》,这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诗。
④被称为“五言之冠冕”的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3.文学名著阅读。
(6分)下面两段文字分别是《家》和《巴黎圣母院》的部分情节概述,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高家丫头(人名)与觉慧情投意合,却被高老太爷送给(人名)做姨太太。
她苦苦哀求,但高老太爷的决定谁也无法反对。
(时间),她怀着最后的希望去找觉慧,恰遇觉慧赶着写稿,没有听完她的哀诉就把她遣走了。
于是她含泪离开了觉慧,投湖而死。
(《家》)(2)副主教克洛德用匕首刺伤(人名)后逃走,爱斯梅拉达却被认定是凶手,判处绞刑。
行刑前,卡西莫多突然冲出,击倒刽子手,把她救回了(地名)。
其后不久,爱斯梅拉达被带给隐修女看管,隐修女通过(凭证)认出了爱斯梅拉达就是自己失散十五年的女儿。
(《巴黎圣母院》)4.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7分)①既见复关,。
(《诗经·氓》)②还顾望旧乡,。
(《涉江采芙蓉》)③,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④,枉用相存。
(《短歌行》)⑤仰观宇宙之大,。
(《兰亭集序》)⑥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⑦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二、课内古诗文阅读(20分)5.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A.雨.雪霏霏 B.乌鹊南.飞C.顺流而东.也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6.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夫人之.相与②不知东方之.既白B.①君既若见.录②府吏见.丁宁C.①还必相.迎取②誓不相.隔卿D.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7.按要求给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分类(只填序号)(3分)①高余冠之岌岌兮②死生亦大矣③为仲卿母所遣④渐见愁煎迫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⑥客有吹洞箫者(1)属于判断句的是(2)属于被动句的是(3)属于定语后置句的是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①乘.彼垝垣乘.:________ ②赍.钱三百万赍:________③及.行迷之未远及:________ ④虽趣舍万殊.殊:________⑤纵一苇之所如.如:________⑥有碑仆.道仆:________9.翻译下列句子。
2014-2015学年甘肃文县一中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命题制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 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学号..、姓名..、座位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 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
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
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
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
《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
《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
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
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
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
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
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
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民乐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语文试卷命题:袁文锦注解析解析解析hslx3y3h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B.张冠李戴。
C.“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表述不准确,原文是“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根据作者在文中的表述,不能得出后面“从事文化生产应该审慎地考虑技术使用的意义”的结论。
D. 过于绝对,句意间“如果……就能……”关系不当,选项中“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与“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是假设关系。
】4.D (税:征收赋税。
)5.B(首先要看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运用排除法找出答案。
②④没有直接表明贡禹的耿直。
)6.C(本题中并不是因为挽留他才升任他为御史大夫。
)7.(1)(后来贡禹)又被推举为贤良,任河南县令,在任一年多,因公事被府官指责,被迫脱帽谢罪。
(“举”、“为……所……”两处被动,各1分,“谢”1分,译出大意2分)(2)之所以派遣官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3)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来互相劝酒。
8.“闲”即悠闲之意,(1分)以酒旗悠闲垂挂的状态,传神地表现了酒店日落人去的宁静,(1分)表达了作者对闲适宁静生活的热爱。
(1分)9.运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1分)描摹了远处的夕阳、归帆和近处的酒旗、流水、落花、茅舍、断桥鱼市等,(2分)层次分明,意境深远。
(1分)或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1分)通过动态的夕阳西下、渔船归航和静态的酒旗闲挂、茅舍向晚等,(2分)渲染了安闲静谧的和谐氛围。
(1分)10.(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2)兰泽多芳草(3)久在樊笼里(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5)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6)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11.(25分)12.B.(B.旁若无人:形容高傲,作贬义词;形容态度自然,不做作,褒义词。
湖北省荆门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密封线内,条形码粘贴在相应的位臵。
3.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颓圮.pǐ婆娑.suō 籼.米shān 觊.觎jìB.佝.偻gōu 跫.音qióng 舷.梯xuán 痉挛.luánC.房檩.lǐn 蕈.菌xùn 相勖.xù 镣.铐liáoD.啾啁.zhōu悭.吝qiān 拾.级shè 犄.角jī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A.绿草如荫蒙蒙细雨窒息振振有词B.费尽心机哄堂大笑寒暄动则得咎C.白璧无瑕委曲求全讴歌锋芒毕露D.倏来倏去化险为易覆荫海市蜃楼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阳光不但有色,它也有声,一有了阳光,一切活泼蓬勃的声气就从四边,和阳光的活泼打成一片。
每逢好天气下了百叶窗,你简直可以听见阳光在外面抵门,你闭着眼不理,眼前只见一片红,再闭紧一点,就是一片绿,窗外的温暖随着颜色的诱惑透进来,得你不能不开窗,于是一片耀目的白光从外面直进来,毫不客气地占领了每个角落,活泼泼闹营营地把室内的之气都赶跑了。
A.腾身而起逼泻肃然B.弥漫开去使闯温馨C.雀跃欢呼迷照宁谧D.蜂拥而上闪射闭塞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B.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在新德里举行,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五国领导人将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C.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揭晓,现年57岁的梁振英当选为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其多年来的夙愿终于实现。
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39分)一、(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靛.(diàn)青跬.(guǐ)步驽.(nú)马望风披靡.(mǐ)B.湮.(yān)没吮.(yǔn)吸倔.(jué)强阿谀.(yú)奉承C.老聃.(dān) 句读.(dòu) 敛裳.(cháng) 蓊.(wēng)蓊郁郁D.袅娜.(nuó) 树杪.(miǎo) 卓.(zhuó)越茕.(qióng)茕孑立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骐骥氤氲下马威委屈求全B.偈子锱铢水龙头皇天后土C. 苍穹疏理破天荒唉声叹气D. 巅峰涅槃吊书袋一筹莫展1.集资赶往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2)十年前,他部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了自己(3)斗争是他的生命。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A.惋惜迷失要点B.惋惜迷茫要点C.痛惜迷茫要素D.痛惜迷失要素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春天到来的时候,整座泰山看上去生机盎然,秀色可餐....。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耸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近几年,各种各样的培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高中2014级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4分,每小题2分)1.B(A.è yǐ/yí zì B.ào/niù pō/pōu lîng/nîng C.bî/bi hàn nì D. lìn/nínggù yìn)2.C(A.涛—滔 B.合-和奋—愤 D.瞋—嗔陨—殒)3.A(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事;偶尔:间或,有时候。
延宕:拖延;延续;指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延长下去。
庄重:严肃稳重;凝重:沉重。
)4.D(“长歌当哭”指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此处使用“长歌当哭”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5.C(A.配搭不当,“规模”不可以说“加快” 。
B.残缺,“并”后加“表示”。
D.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但”应放在“学校”后面。
)6.A7.B二、(4分,每小题2分,)8. D(谢罪、道歉)9.C(连词,表顺接。
A.动词,用 / 连词,因为; B.才 / 竟然;D.动词,到 /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23分)10.(6分)(13分,划线处、大意各1分)(23分,划线处各1分)11.(3分)①宽厚容人。
(不杀秦王子婴)②废除严苛的秦法,为百姓除害。
③善于纳谏用人。
④勇于向对手示弱(见谢项羽)(答对三点即得满分)12.(3译文: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
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
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13. (5分)(1)春天,绿草如丝,葱葱茸茸,蔓延大地,一派绿的世界;各种各样的树上,红花竞放,绚丽夺目。
绿的氛围,红的点染,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3分,划线处每处1分)(2)表达主人公对春光易逝,红颜难留的慨叹,(1分)惜春、惜时的急切心情。
达州市2014年普通高中一年级秋季期末检测语文参考答案1.C(a项“应声虫”的“应”读“yìng”;b项“手舞足蹈”的“蹈”读“dǎo”d项“骷髅”的“骷”读“kū”)2.A(B项“菲薄”的“菲”应为“fěi”;C项“瞬间”的“瞬”应为“shùn”;D 项“给予”的“给”应为“jǐ”)3.D(A项“愁怅”应为“惆怅”;B项“无可质疑”应为“无可置疑”;C项“背颂”“秋豪无犯”分别应为“背诵”“秋毫无犯”)4.B(A项“遨翔”应为“翱翔”;C项“候门似海”应为“侯门似海”;D项“迷芒”应为“迷茫”)5.A(B项“反而”即“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应为“而且”;C项“空前绝后”即“以前从来不曾有过,以后也不会再有。
形容超绝古今,独一无二”,属不合事理,可用“不同凡响”;D项“沸沸扬扬”即“像沸腾的水那样翻滚升腾。
形容人声喧嚷,议论纷纷”,可用“纷纷扬扬”)6.D(“蠢蠢欲动”是贬义词)7.C(A项属于重复累赘,可以去掉“大约”或者“左右”;B项属于主宾不搭配,可以改成“冬天的德国”;D项属于成分残缺,可以在“用科学”后面加“的热情”)8.(1)朋友信之(2)为变徵之声(3)海日生残夜(4)静影沉璧(5)低绮户(6)忆往昔峥嵘岁月稠(7)到了颓圮的篱墙(8)悄悄是别离的笙箫(9)风萧萧兮易水寒(10)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1分,错字漏字不得分,共8分)9.①三苏祠:江山故宅空文藻,父子高名重古今。
②岳王坟: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每点2分,共4分)10.①不能贪图行走便利,漠视生命安全。
②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能把乘客的生命安全当儿戏。
③加大宣传、监管和处罚力度,杜绝违规现象。
(一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1.一是梦中欢乐与梦醒痛苦的对比,二是别江山易见江山难的对比,三是从前像在天上而今降落人间的对比。
(第一、二点各一分,答对三点得4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2.①上片写作为亡国之君在梦中贪恋一刹那的欢乐,然而夜深身寒被冻醒,加倍地感到痛苦。
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题一、默写填空(6分)1.按要求填空。
(6分,每空1分)(1)淇水汤汤,。
(《诗经•氓》)(2)长太息以掩涕兮,。
(《离骚》)(3),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4),惠风和畅(《兰亭集序》)(5)白露横江,。
(《赤壁赋》)(6),用之不竭。
(《赤壁赋》)二、课内文言文能力测试题(9分,每题3分)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向.之所欣(向来)火尚足以明.(明亮)B.终期.于尽(时期)则其至又加.少矣(增添)C.列坐其次.(按次序)东方既.白(已经)D.少长咸.集(都)正襟危.坐(端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情随事迁,感慨..之观..系之矣。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C.亦将有感于斯文..饮酒乐甚..。
D.于是4.下列词语中加点词全都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有泉侧.出一觞.一咏B.侣.鱼虾而友糜鹿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C.不随以止.也茂.林修竹D.齐.彭殇为妄作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三、阅读文言文,完成5-8题。
(15分)李孝子传袁枚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字裕光。
父岩士,生孝子十年殁,家无旨畜①,母针衽以供孝子出就外塾。
泣曰:‚养亲,儿职也。
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遂弃书史,勤耕作,市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己甘食淡焉。
母病喉,勺饮,喀喀②不下者三昼夜矣。
孝子呼天求救,母梦神人刺以针曰:‚哀而子之孝也。
‛觉,一汗而愈。
雍正七年秋,海风起,城中生波涛,孝子居故穿漏,夜半屋摇摇然,孝子趋负母,伏几下。
俄而前后庐舍崩,所避处独完。
孝子父亡逾年,大父③亦亡。
及其莽也,时届严寒,体故羸,手炭土,僵大雪中。
治冢匠数人,蕴火覆之,沦以汤,乃苏。
年五十五卒。
卒时抱母大恸,嘱其孤某善事大母。
相传其幼时,居父丧,寝苫块中,哀号三年,每出入,邻人指曰:小孝子,小孝子。
大教育豫北联盟高一期末联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l50分,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
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
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仅仅一年零三个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臵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2001年1月10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
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
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
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150分.分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三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第Ⅰ卷(共3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攒.射(zǎn) 整饬.(chì) 纰.漏(pī) 为虎作伥.(chānɡ)B.跻.身(jī) 滂.沱(pānɡ) 愀.然 (qiǔ) 繁文缛.节(rù)C.攻讦.(jié) 剽.窃(piáo) 莅.临(lì) 焚膏继晷.(ɡuǐ)D.戕.害(qiānɡ) 斐.然(fěi) 颠簸.(bō) 泾.渭分明(jīnɡ)2、仔细辨识下面语句,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 可见当时嘻戏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B. 扫街的在树影下扫一阵后,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漠。
C.我欢喜看水白和草绿。
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天空和荒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澈的鱼盼等着雨水。
D.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3.依次填入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①.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________。
②.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________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③.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________于我的苦痛,A.徘徊毅然快意 B.徜徉竟然快意C.徜徉决然乐意 D.徘徊毅然乐意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事实证明:TOM易趣在了解了中国用户需求后采取的全新市场策略方向是正确的,也卓有成效。
.....B. 8月11日,在北京奥运会举重女子58公斤级决赛中,中国运动员陈艳青气壮山河....一举夺冠,为中国代表团拿下第八枚金牌。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类正面临生物入侵威胁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散到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
如何防止和抵御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各国科学家们密切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关于生物入侵的历史可追溯到很久以前,但对生物入侵的研究历史并不很长。
1958年爱尔通出版了《动植物入侵的生态学》一书,才奠定了入侵生物学的基础框架,并预见到生物入侵的数量和危害程度会大量增加。
全球入侵物种计划(GISP)是1997年建立的。
它是应80个国家和联合国代表的共同要求而成立,专门应对生物入侵的国际组织。
事实上,近十年来有关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危害的报告引起了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据美国普渡大学研究人员的调查,在美国印第安那州低收入的公寓楼内,约50%的公寓有德国小蠊危害。
我国也同样如此,20世纪中期被称为“洋蟑螂”的德国小蠊入侵我国,如今已成为城市主要害虫。
前两年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海蔓延后影响多种本土植物物种的生存。
今年,上海又首次发现原产美洲,卵有剧毒且又凶猛的雀鳝淡水鱼,幸好专家表示雀鳝淡水鱼不适合在上海地区的水温和水质等自然条件下生存繁衍。
生物入侵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触目惊心。
据1999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签发总统令时提到,按照一些专家的估计,生物入侵每年对美国造成的损失高达1230亿美元。
而我国,据2002年报告,仅11种主要入侵生物每年所造成的损失即高达574亿元,生物入侵所造成的总体损失可能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
我国生物学家徐汝梅认为:20世纪50年代,人们意识到化学污染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
而从90年代后,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所面对的另一巨大威胁——生物入侵。
可以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及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货物及人员在全球各地区间快速、大量流动,自然会给作为载体的外来生物提供广阔的迁移空间和异地入侵的环境。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9分,每小题3分。
)1. C 解析:A项,原文中说的是“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选项没有分开,同时顺序颠倒。
B项原文说“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没说形象相似。
D项张冠李戴,梅的“疏影瘦身”象征不屈的精神,这种不屈的精神才使她情愿被雪埋葬,也要尽早报春。
2. B 解析:B项,说的是梅花和竹篱苍松清水寒雪,它们之间清淡一致,风骨相合。
不是谈论梅花与人格之间的关系。
3.B 解析:A项,过于武断,观赏梅花首先要看色闻香,然后再赏其神韵。
C项,“岁寒三友"不是谁衬托谁,而是并列关系,相得益彰。
D 项,“岁寒三友”的说法,最早在南宋。
二、(36分)(一)(19分)4、C (俾:让) (3分)5、B(②主要是说韩镛遭人忌恨,⑥是说朝廷派往外郡的使者) (3分)6、D (“朝廷供奉本来就多,各地方州县很讨厌他们”不当) (3分)7、(1) 傅岩起从吏职起家做官,怎么能完全了解天下的贤才。
(3分。
大意1分,“乌”“知”各1分)(2) 由此人人自觉努力学习,因而饶州通过科第考试进入仕途的人,比其他郡县要多。
(3分。
大意1分,“以”“视”各1分)(3) 而龚伯璲这些人正受重用,朝廷都在议论改革,韩镛也提出意见,但没有被采纳。
(4分。
大意1分,被动句式1分,“辈”“更张”各1分)(二)(11分)8. ①在天地宇宙的经行中,他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与渺小;②在华发苍颜的愁闷失意中,他感受到了归隐不得之愁;③在晚来登楼的苍茫中,他感受到思归不得的乡愁;④在岁月老去的无奈中也隐约流露出壮志难酬的忧愁和功成身退的期许之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盛世不再的忧思。
(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各3分。
)9. “漫”有随意、漫无目的之意。
(1分)傍晚时分,诗人于百无聊赖中漫步登楼,“漫”字贴切传神地传达出诗人惆怅满怀而又无可排遣的心情,为后面写“愁”张本。
赣州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2015年2月本试题分第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共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低俗不是通俗从古至今,通俗文艺汗牛充栋,其中不乏精品,不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而且还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影响深远。
近些年,从小品、相声、流行歌舞到电视娱乐节目,有的益智,有的针砭时弊,有的改善了人际关系,有的在年节给观众带来欢笑,一次次丰富了我们的舞台和荧屏,其健康的文化功能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通俗效应常常被误以为可以促进点击率、收视率和票房,好像越俗越有人气,于是,通俗成了追求点击率、收视率、票房的最佳方式,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点击率,网络可以将审美抛在一边,让八卦代替文化,用感官刺激的视频取代艺术;为了收视率,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被引进被制造出来,一些节目毫无节制,以露丑为审美,以口无遮拦为快意;为了票房,有的作品一定要在剧情中加上些‚荤佐料‛,而这些内容实际与作品本身并没多少关联。
结果,通俗演变为低俗,而低俗最终又滑向恶俗。
低俗和恶俗甚至改变了通俗的内涵,将通俗扩大为俗,庸俗成为其本质,以为只有俗才能赢得市场,才能赚钱,才能提高知名度,才能博得眼球。
在这一俗再俗的追逐中,社会责任感淡漠了,社会效益被忽略了。
通俗与低俗,区别看似简单,一字之差而已,但如何准确把握,对文艺家来说确实是一种考验,考验素养,考验艺德,考验底线,考验表达功夫。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语文必修2 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监考教师注意:只须装订“答题卷”,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4分)①平平zèzè的歧韵②君当作pán 石③jī鸟恋旧林④流shānɡ曲水⑤忍尤而攘ɡò⑥渔樵于江zhǔ之上⑦放荡yě游⑧义愤填yīnɡ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3分)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三大类。
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两句诗运用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
③《楚辞》的代表作是屈原的《》,这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诗。
④被称为“五言之冠冕”的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3.文学名著阅读。
(6分)下面两段文字分别是《家》和《巴黎圣母院》的部分情节概述,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高家丫头(人名)与觉慧情投意合,却被高老太爷送给(人名)做姨太太。
她苦苦哀求,但高老太爷的决定谁也无法反对。
(时间),她怀着最后的希望去找觉慧,恰遇觉慧赶着写稿,没有听完她的哀诉就把她遣走了。
于是她含泪离开了觉慧,投湖而死。
(《家》)(2)副主教克洛德用匕首刺伤(人名)后逃走,爱斯梅拉达却被认定是凶手,判处绞刑。
行刑前,卡西莫多突然冲出,击倒刽子手,把她救回了(地名)。
其后不久,爱斯梅拉达被带给隐修女看管,隐修女通过(凭证)认出了爱斯梅拉达就是自己失散十五年的女儿。
(《巴黎圣母院》)4.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7分)①既见复关,。
(《诗经·氓》)②还顾望旧乡,。
(《涉江采芙蓉》)③,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④,枉用相存。
(《短歌行》)⑤仰观宇宙之大,。
(《兰亭集序》)⑥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⑦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二、课内古诗文阅读(20分)5.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A.雨.雪霏霏 B.乌鹊南.飞C.顺流而东.也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6.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夫人之.相与②不知东方之.既白B.①君既若见.录②府吏见.丁宁C.①还必相.迎取②誓不相.隔卿D.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7.按要求给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分类(只填序号)(3分)①高余冠之岌岌兮②死生亦大矣③为仲卿母所遣④渐见愁煎迫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⑥客有吹洞箫者(1)属于判断句的是(2)属于被动句的是(3)属于定语后置句的是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①乘.彼垝垣乘.:________ ②赍.钱三百万赍:________③及.行迷之未远及:________ ④虽趣舍万殊.殊:________⑤纵一苇之所如.如:________⑥有碑仆.道仆:________9.翻译下列句子。
(8分)①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分)译: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2分)译:③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分)译: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分)译:三、课外古诗文阅读(13分)10.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4分)中吕·普天乐[元]张养浩楚《离骚》,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
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
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
⑴作者是如何评价屈原和《离骚》的?(2分)答:⑵如何理解曲终“其乐无涯”的真正含义?(2分)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3题。
(9分)定州众春园记【宋】韩琦天下郡县,无远迩.小大,位署之外,必有园池台榭观游之所,以通四时之乐。
前人勤而.兴之,后辄废焉者,盖私于其心惟已之利者之所为也。
彼私而利者不过曰:“吾之所治,传舍焉耳,满岁则委之而去。
苟前之所为,尚足以容吾寝食饮笑于其间,可矣。
何必劳而葺之以利后人?而使好事者以为勤人而务不急,徒.取戾①焉,吾不为也。
”噫!彼专一人之私以自利,宜其所见者隘而弗为也,公于其心而达众之情者则不然。
夫官之修职、农之服.田、工之治器、商之通货,早暮汲汲以忧其业,皆所以..奉助公上而养其室家。
当良辰嘉节,岂无一日之适以休其心乎?孔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
”②子贡且.犹不知,况私而自利者哉!中山之地,自唐天宝失御,盗据戎猾,兵革残困,民不知为生之乐者,百有余年。
至我朝而后,始见太平,亭障一清,生类蕃育。
不有时序观游之所,俾③是四民间有一日之适以乐太平之事,而知累圣仁育之深者,守臣之过也。
非公于其心而达众之情者,又安及此乎?郡城东北隅,潴④水为塘,广百余亩,植柳数万本,亭榭花卉之盛,冠于北垂。
盖今宣徽李公昭亮始兴之,后实废焉。
予之来,惧陷其心于不公也,复完而兴之。
凡栋宇树艺前所未备者,一从新意,罔.有漏缺。
又治长堤,凿门西南隅,以便游者。
于是园池之胜,益倍畴昔⑤,总而名之曰“众春园”。
庶乎良辰佳节,太守得与吏民同一日之适,游览其间,以通乎圣时无事之乐,此其意也。
后之人视园之废兴,其知为政者之用心焉.。
【注】①戾:罪过。
②百日之蜡,一日之泽:一年的辛苦,才得到一天的放松。
蜡,年终祭祀。
泽,同“释”,释放,放松。
③俾:使。
④潴:zhū,蓄积。
⑤畴昔:往日。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远迩.小大迩:近B.徒.取戾焉徒:白白地C.农之服.田服:从事D.罔.有漏缺罔:迷惑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前人勤而.兴之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B.①皆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奉助公上而养其室家②所以C.①子贡且.犹不知②吾今且.报府D.①其知为政者之用心焉.②驰椒丘且焉.止息13.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一篇有关重修定州众春园的记事,文中说明了重修众春园的原因及修建观游之所的社会意义。
B.作者在文中批评了那些一心只考虑自己利益的官员,他们心胸狭隘,明哲保身,不愿为百姓修建观游之所。
C.作者认为只有内心为公众利益着想而且通晓百姓情怀的人,才能体察民生之苦,努力使百姓享受太平盛世之乐。
D.作者认为李昭亮让园子荒废了,有失公心,于是重修园子,希望后来者能从中理解执政者的良苦用心。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11分)阅读下面《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选段,完成14—16题。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14.马克思为什么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请结合上文分点加以回答。
(4分)答:15.“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有的版本用“轻轻抹去”,你主张用哪一个词?请简述理由。
(3分)答:16.揣摩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4分)答:五、课内外现代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故都的秋》选段,完成17—20题。
(12分)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7.如何理解“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2分)答:18.第一和第二段之间采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加以赏析。
(3分)答:19.“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在颜色选择上,作者有怎样的审美取向?为什么?(4分)答:20.题目为什么不直接以“北平的秋”为题?(3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14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21-23题。
方岩纪静郁达夫①方岩在永康县东北五十里。
岩下街,在方岩的脚下。
②从岩下街起,曲折再行三五里,就上山;山上的石级是数不清的,密而且峻,盘旋环绕,要过一个钟头,才走得到胡公庙的峰门。
③胡公名则,字子正,永康人,宋兵部侍郎,尝奏免衢婺二州民丁钱,所以百姓感德,立庙祀之。
至于我们的不远万里,必欲至方岩一看的原因,却在它的山水的幽静灵秀,完全与别种山峰不同的地方。
④方岩附近的山,都是绝壁陡起,高二三百丈,面积周围三五里至六七里不等。
而峰顶与峰脚,面积无大差异,形状或方或圆,绝似硕大的撑天圆柱。
峰岩顶上,又都是平地,林木丛丛,簇生如发。
峰的腰际,只是一层一层的沙石岩壁,可望而不可登。
间有瀑布奔流,奇树突现,自朝至暮,因日光风雨之移易,形状景象,也千变万化,捉摸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