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守恒定理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8
第4课时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知识梳理])知识点、功能关系1. 功能关系(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2)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而且能量的转化必须通过做功来实现2. 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⑵表达式:△ E 减=△ E增。
考点一对功能关系的理解与应用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力学中的功与对应的能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考点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1. 选取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了解对应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2. 分析有哪些力做功,相应的有多少形式的能参与了转化,如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内能等。
3. 明确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并且列出减少的能量△ E减和增加的能量△ E增的表达式。
4. 列出能量转化守恒关系式:△丘减=4 E增,求解未知量,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例2】(多选)如图5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输系统。
斜面轨道倾角为30°,质量为M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
木箱在轨道顶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当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图5A. m= MB. m= 2MC. 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D. 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解析根据功能关系知,木箱在下滑和上滑时克服摩擦力所做功等于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内能。
木箱下滑时Q i = W fi= K M + m)glcos 30°①木箱上滑时Q2 = W f2=卩MgCos 30°②木箱从开始下滑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设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 pmax,则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得(M + m)glsi n 30°= Q i + E pamx ③卸下货物后,木箱被弹回到轨道顶端的过程中,同理有E pmax= Mgls in 30°+ Q2 ④联立①②③④并将尸石代入得m= 2M,A错误,B正确;同时,从③式可以看出,木箱下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和弹簧弹力做功,因此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一部分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D错误;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下滑时(M + m)gsin 30°—K M + m)gcos 30°= (M + m)a i上滑时Mgsin 30°+ 卩Mgos 30°= Ma?解得a i = g, a2 = 3g,故C正确。
第22讲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目录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考点一 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3)知识点1.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及其表达式 (3)知识点2.功的正负与能量增减的对应关系 (4)知识点3.两种摩擦力做功特点的比较 (4)考察动向考向1功能关系的理解 (5)考向2 功能关系与图像的结合 (5)考向3 摩擦力做功与能量转化 (6)考点二 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7)知识点1 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7)知识点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7)知识点3.对能量守恒定律的两点理解 (7)知识点4.能量转化问题的解题思路 (7)知识点4.涉及弹簧的能量问题 (7)考察动向 (8)考向1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定性分析 (8)考向2 应用能量守恒定量计算 (8)考点三摩擦力做功与能量转化 (10)知识点1.两种摩擦力做功的比较 (10)知识点2.三步求解相对滑动物体的能量问题 (10)考察动向考向1 摩擦力做功与摩擦热的计算 (11)考向2 往复运动中摩擦力做功的计算 (11)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12)知识点1.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及其表达式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知识点2.功的正负与能量增减的对应关系(1)物体动能的增加与减少要看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做负功。
(2)势能的增加与减少要看对应的作用力(如重力、弹簧弹力、静电力等)做负功还是做正功。
(3)机械能的增加与减少要看重力和弹簧弹力之外的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做负功。
知识点3.两种摩擦力做功特点的比较1.如图所示,在电梯中的斜面上放置了一滑块,在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滑块相对斜面静止,则在该过程中( )A.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对滑块做负功B.斜面对滑块的弹力对滑块所做的功小于滑块增加的机械能C.斜面对滑块的弹力对滑块所做的功等于滑块增加的重力势能D.滑块所受合力对滑块所做的功等于滑块增加的机械能【答案】 B【解析】在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对滑块受力分析可知,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锐角,故摩擦力做正功,故A错误;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弹力和摩擦力做功之和等于滑块机械能增加量,两力均做正功,故弹力对滑块做的功小于滑块机械能增加量,故B正确;由于加速度大小未知,根据题目信息无法判断支持力沿竖直方向分力与重力大小关系,无法判断弹力做功与重力做功大小关系,故无法判断弹力对滑块所做的功与滑块增加的重力势能大小关系,故C错误;除重力之外其他力做的功等于滑块机械能的增加量,合力包含重力,故合力对滑块所做的功不等于滑块增加的机械能,故D错误。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⒈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能量恒定律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从16世纪到18世纪,经过伽利略、牛顿、惠更斯、莱布尼茨以及伯努利等许多物理学家的认真研究,使动力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初步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萌发。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各种自然现象之间联系相继被发现,伦福德和戴维的摩擦生热实验否定了热质说,把物体内能的变化与机械运动联系起来。
1800年发明伏打电池之后不久,又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和其他的一些电磁现象。
这一时期,电流的化学效应也被发现,并被用来进行电镀。
在生物学界,证明了动物维持体温和进行机械活动的能量跟它所摄取的食物的化学能有关,自然科学的这些成就,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作了必要的准备。
能量守恒定律的最后确定,是在19世纪中叶由迈尔、焦耳和亥姆霍兹等人完成。
德国医生迈尔是从生理学的角度开始对能量进行研究的。
1842年,他从“无不生有,有不变无”的哲学观念出发,表达了能量转化和守恒思想,他分析了25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现象,成为世界上最先阐述能量守恒思想的人。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1840年到1878年将近40年的时间里,研究了电流的热效应,压缩空气的温度升高以及电、化学和机械作用之间的联系,做了400多次实验,用各种方法测定了热和功之间的当量关系,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在1847年,当焦耳宣布他的能量观点的时候,德国学者亥姆霍兹在柏林也宣读了同样课题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他分析了化学能、机械能、电磁能、光能等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并且把结果跟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联系起来,他认为不可能无中生有地创造一个永久的推动力,机器只能转化能量,不能创造和消灭能量。
亥姆霍兹在论文里对能量守恒定律作了一个清晰、全面而且概括的论述,使这一定律为人们广泛接受。
在19世纪中叶,还有一些人也致力于能量守恒的研究。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彼此独立地研究,却几乎同样发现了这一伟大的定律,因此,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讲义一、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在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中,能量守恒定律无疑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这一定律的发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逐步积累。
早在 19 世纪,科学家们就开始对各种形式的能量进行研究。
迈尔医生通过对人体新陈代谢的观察,提出了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思想。
焦耳则通过一系列精确的实验,定量地证明了电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关系,为能量守恒定律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亥姆霍兹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能量守恒定律。
他指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它揭示了自然界中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得以统一。
二、能量守恒定律的内涵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
首先,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机械能、内能、电能、光能、化学能等等。
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当物体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其次,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
例如,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能反向传递。
这就导致了在实际的能量利用过程中,总会存在能量的损耗和浪费。
再者,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宏观和微观的物理过程。
无论是宇宙天体的运行,还是原子、分子内部的微观粒子运动,都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
三、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在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领域,例如汽车发动机的设计,就需要考虑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如何有效地转化为机械能,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
在能源开发方面,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是基于能量守恒定律。
通过将这些能源转化为电能或其他形式的可用能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灯、空调、冰箱等,其工作原理都离不开能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项基本定律,也是能量领域里的重要概念。
它表明在封闭系统内,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能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原理以及应用。
1. 能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消失,只会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这意味着总能量守恒。
2. 能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基于能量的转化与转移原理。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可以从系统中进入或离开,这可能是通过热传导、热辐射、物质的传递或做功来实现的。
无论能量是以什么形式进入或离开系统,其总量必须保持不变。
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和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示例:3.1 热力学系统中的能量守恒在热力学中,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解释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现象。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热能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导致能量转化或转移。
3.2 机械系统中的能量守恒在机械系统中,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应用于机械能的转化。
例如,当一个物体在重力场中自由下落时,其势能会转化为动能;同样,当一个物体被弹性力拉伸或压缩时,弹性势能会转化为动能。
3.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分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例如,当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3.4 核反应中的能量守恒在核反应中,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解释核能的转化。
核裂变和核聚变过程中,核能被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4. 能量守恒定律的意义和影响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理论上,也在实际应用中。
它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原则,帮助他们理解和预测物理系统中的能量变化。
通过应用能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化各种工艺和设备,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结: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定律,它指出在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无论能量是以何种形式转化或转移,总能量守恒是不变的。
高中物理必修三机械能能量守恒定律讲义一、概述本讲义主要介绍了高中物理必修三中的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
通过研究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将了解机械能的概念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机械能1. 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
2. 动能动能的定义为$E_k = \frac{1}{2} mv^2$,其中$E_k$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3. 势能势能可以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两种。
- 重力势能的定义为$E_p = mgh$,其中$E_p$表示重力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 弹性势能的定义为$E_p = \frac{1}{2} kx^2$,其中$E_p$表示弹性势能,$k$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x$表示弹簧的变形量。
三、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势能的减少,反之亦然。
四、应用实例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相关实例:1. 坠落物体:当物体从高处坠落时,重力势能减少而动能增加。
2. 弹簧振动:弹簧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
3. 滑雪:滑雪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五、总结通过本讲义的研究,我们了解到了机械能的概念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必修三中关于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的讲义内容总结。
参考资料:- 高中物理必修三教材。
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描述了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总量不会发生改变的现象。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本文将介绍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一、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根据能量的守恒定律,能量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包括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电能、核能等。
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在各种物理变化中转化为其他形式。
例如,当一个物体从较高的位置下落时,其具有的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同样地,当一个物体受到阻力停止下落时,其动能逐渐转化为热能。
这些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三、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能量守恒定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例:1. 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当一个物体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时,其机械能(动能 + 势能)总量保持不变。
这一定律可以用于解释物体在弹簧上弹跳、摆动等运动现象。
2. 热力学能量守恒:根据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总能量(内能 + 势能 + 动能)保持不变。
这一定律可以用于解释热机和热力学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3. 化学能守恒:在化学反应中,根据化学能守恒定律,各种化学键的能量可以在反应过程中转化,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这一定律可以用于解释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反应热等现象。
四、能量转化的损失能量转化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能量损失。
例如摩擦力会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电阻会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这些能量损失通常以热能的形式散布到环境中,导致系统整体的能量不再保持恒定。
五、结语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能量在各种物理过程中的转化和守恒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能量守恒定律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了许多物理现象,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要注意能量损失的问题。
《能量守恒定律》讲义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奇妙而又神秘的规律,其中能量守恒定律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它如同一位公正无私的裁判,默默地掌控着能量在宇宙万物中的流动与转换。
那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呢?简单来说,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感受一下这个定律的魅力。
比如,当我们把一个球举高,让它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
然后松开手,球会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减少,但同时球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动能不断增加。
当球落到地面时,重力势能几乎为零,而动能达到最大值。
整个过程中,能量并没有消失,只是从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
再比如,我们骑自行车。
当我们用力蹬脚踏板时,我们身体里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自行车的动能,使自行车前进。
同时,因为与地面和空气的摩擦,一部分能量又会转化为热能散失掉。
但总的能量依然是不变的。
在自然界中,能量守恒定律也无处不在。
比如,水力发电就是利用水从高处流到低处时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
风吹动风车发电,是风能转化为电能。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在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为了揭示这个真理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早期,人们对于能量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直到 19 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观察,逐渐发现了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规律。
德国医生迈尔是最早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的人之一。
他在给病人治疗时,通过对血液颜色的观察,联想到了能量的转化。
他发现,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与物理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有着相似之处,并提出了能量守恒的思想。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一系列精确的实验,测量了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为能量守恒定律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他的实验成果让人们对能量守恒定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物理的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灭,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公式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w合=dek=ek2一ek1=&
目录
1.能量守恒定律
2.能量守恒定律公式
1.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灭,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2.能量守恒定律公式
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w合=dek=ek2一ek1=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力做功.
公式:mgh1+或者dep减=dek增。
九年级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能量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是能量在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
根据这一定律,能量在系统内总是守恒的,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
为了更好地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相关的概念和原理。
一、能量的形式和转换能量可以存在于多种形式,如机械能、热能、化学能、光能等。
在能量守恒定律中,我们要关注的是能量的转换。
能量的转换是指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例如,当我们把一块木头切成小块,然后将这些小块燃烧时,木头中的化学能被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再如,当我们将一个弹簧压紧,弹簧中的弹性势能被转化为机械能。
二、闭合系统和开放系统在能量守恒定律中,我们常常用到闭合系统和开放系统的概念。
闭合系统是指没有能量出入的系统,其中的能量转化只发生在系统内部,不与外界相互作用。
开放系统则是指能量可以通过与外界的交互作用而进入或流出的系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开放系统。
例如,一个汽车的发动机是一个开放系统,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发动机会从油箱中获得化学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同时通过排气系统向外界排放废气。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中的一个重要法则。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则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位置有关。
当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摩擦力等外力的作用时,它的机械能保持恒定。
例如,当我们将一个小球放在斜面上,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时,它的势能会转化为动能。
如果我们假设没有能量损失,那么在滚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四、能量转换的损失实际情况下,能量转换往往会有一定的损失。
这是由于各种因素,如摩擦力、空气阻力等造成的能量损耗。
能量转换的损失会导致系统内的能量总量减少。
例如,当我们用手摩擦两个物体,物体之间的机械能会转化为热能,但同时也会有一部分能量损失。
微专题14-3 能量守恒定律知识·解读一,能量守恒定律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地过程中,能量地总量保持不变.二,能量守恒定律地理解1,不同形式地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1)各种运动形式都有对应地能,如机械运动对应机械能,分子热运动对应内能等.(2)不同形式地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电炉取热”电能转化为内能等.2,能量守恒定律及意义(1)各种不同形式地能之间相互转化时保持总量不变.(2)意义:一切物理过程都适用,比机械能守恒定律更普遍,是19世纪自然科学地三大发现之一.3.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地(1)不消耗能量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地机器,叫永动机,其前景是诱人地.但因为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无一例外地归于失败.(2)永动机给我们地启示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时,一定遵循自然规律.典例·解读类型一,能量地转化例1,一颗子弹以某一水平速度击中了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地木块,并从中穿出.对于这一过程,下面表述中正确地是( )A.子弹减少地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地机械能B.子弹减少地动能等于木块增加地动能C.子弹减少地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地动能与木块增加地内能之和D.子弹减少地动能等于木块增加地动能与子弹和木块增加地内能之和【结果】D.【思路】射穿木块地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摩擦力地作用使得子弹地动能减小,木块获得动能,同时产生热量,且系统产生地热量在数值上等于系统机械能地损失.A,B项没有考虑到系统增加地内能,C项中应考虑地是系统减少地机械能等于系统增加地内能.故正确结果为D.例2,现在流行一款鞋,穿上它走路时,鞋会发光,站着不动就不会发光.则这款鞋发光地原理,从能量转化地角度思路正确地是( )A.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B.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光能C. 机械能转化为光能,再转化为电能D. 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结果】A.【思路】鞋子里有一个小型地发电机,走路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小灯泡地光能,使小灯泡发光.故选A.类型二:能量守恒定律例3,(多选)相关能量和能量守恒,下面表述正确地是( )A.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B.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能量是守恒地,所以能源永不枯竭D.满足能量守恒定律地物理过程一定能自发进行E.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结果】ABE.【思路】由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也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A,B正确。
第10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一、能量守恒定律1.建立能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重要事实 (1)确认了永动机的不可能性。
(2)发现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能量的相互联系与转化。
2.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3.意义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飞跃。
它是最普遍、最重要、最可靠的自然规律之一,而且是大自然普遍和谐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能源和能量耗散 1.能源与人类社会1.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 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 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叫做能量守恒定律。
2. 能量耗散是指可利用的能源最终变成了周围环境 的内能,我们无法把这些散失的能量收集起来重 新利用。
3. 能量耗散反映了能量转化的宏观方向性,所以能 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自然界的 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
4.功和能量的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
自工业革命以来,煤和石油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
2.能量耗散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
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通过灯泡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体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无法把这些散失的能量收集起来重新利用。
3.能源危机的含义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虽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的变成不便于利用的了。
4.能量转化的方向性与节约能源的必要性能量耗散反映了能量转化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
所以,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所以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很有必要节约能源。
1.自主思考——判一判(1)当一个物体的能量减少时,一定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多。
《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讲义在我们探索自然科学的漫长历程中,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无疑是一座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丰碑。
这一定律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我们首先得从早期的科学研究说起。
在古代,人们已经对能量的形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比如,利用水力来驱动磨坊,利用风力来推动帆船,这些都是对自然能量的简单利用。
但那时,对于能量的本质和其转化规律,人们还处于懵懂的状态。
直到 18 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科学家们开始更加系统地研究各种物理现象,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科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中,德国医生迈尔是最早提出能量守恒思想的人之一。
他在 1840 年左右,通过对病人血液颜色的观察,联想到食物的化学能与身体的机械能之间的转化。
他大胆地提出了“力是不灭的,可转化的,无重量的客体”的观点。
然而,由于他的理论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和严谨的数学推导,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几乎在同一时期,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也在进行着与能量相关的研究。
焦耳以其坚持不懈的实验精神而闻名。
他通过一系列精确的实验,测量了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从而得出了著名的焦耳定律。
这个定律表明,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以及通电时间成正比。
焦耳的实验结果为能量守恒定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除了迈尔和焦耳,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也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亥姆霍兹在 1847 年发表了《论力的守恒》一文,系统地阐述了能量守恒定律。
他从数学上论证了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等价性和守恒性,使得这一定律更加完善和严谨。
能量守恒定律的核心内容是: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1.5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物体跟外界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中W、Q、ΔU的物理意义。
(2)会确定的W、Q、ΔU正负号。
(3)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Q(4)会用ΔU =W+Q分析和计算问题。
(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实例;(5)理解“永动机”不能实现的原理。
2.能力目标: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这节课中要让学生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Q,并会用ΔU =W+Q分析和计算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物理学方法教育目标: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应用能量守恒的观点来分析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是很重要的物理思维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内容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强调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定律。
学会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一些物理习题。
2.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三、教学方法教师讲解,课件演示,指导学生看书四、教具计算机、大屏幕、自制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呢?以前我们还学习过电能、化学能等各种形式的能,它们在转化过程中遵守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第六节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二)进行新课【板书】一、做功W、热传递Q、内能变化ΔU的物理意义1.做功: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变化,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是一种形式的能量向另一种形式的能转化。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内能由一个物体传递给给另一个物体,传递的能量用Q表示。
3.内能的改变: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发生了变化,宏观表现在温度和体积上的变化。
【板书】二、W、Q、ΔU正负号的确定1.W,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
2.Q,物体吸热,Q取正值;物体放热,Q取负值。
3,ΔU,物体内能增加,ΔU取正值;物体减少,ΔU取负值。
【板书】三、W、Q、ΔU之间的关系一个物体,如果它既没有吸收热量也没有放出热量,那么,外界对它做多少功,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一个物体,如果它既没有对外做功,也没有其他物体对它做功,那么,它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如果外界既向物体传热又对物体做功,那么物体内能的增加量就等于物体吸收的热量和外界对物体做的功之和.用ΔU表示物体内能的增加量,用Q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用W表示外界对物体做的功,那么ΔU=Q+W这个式子所表示的,内能的变化量跟功、热量的定量关系,在物理学中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例题】一定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2.6×105J的热量,内能增加了4.2×105J.外界对气体做了多少功?解由(1)式得W=ΔU-Q=4.2×105J-2.6×105J=1.6×105J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是1.6×105J.思考与讨论上题中,如果气体吸收的热量仍为2.6×105J,但是内能只增加了1.6×105J,计算结果W将为负值.怎样解释这个结果?一般地讲,ΔU、Q、W的正值和负值各代表什么物理意义?【板书】四、能量守恒定律【课件演示】让学生先看几个能量转化的例子(增强感性认识)1.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1)运动的汽车紧急刹车,汽车最终停下来。
这过程中汽车的动能(机械能)转化为轮胎和路面的内能(假定这过程没有与周围物体有热交换,既不散热也不吸热)。
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内能就增加多少。
公式W=ΔE表示了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这公式也反映出做功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数量恰好等于物体内能增加的数量。
(2)把一铁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水,直至水沸腾。
在这一过程中,铁块从周围水中吸收了热量使它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这过程中水的一部分内能通过热量传递使铁块内能增加。
铁块吸收多少热量,它内能就增加多少。
公式Q=ΔE表示吸收的热量与内能变化量的关系,也反映出铁块增加的内能数量与水转移给铁块的内能数量相等。
一般情况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过程,那么,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W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ΔE,即W+Q=ΔE上式所表示的是功、热量和内能之间变化的定量关系,同时它也反映了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量等于物体的机械能减少量和另外物体内能减少量(内能转移量)之和。
进而说明,内能和机械能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
2.其他形式的能也可以和内能相互转化(1)介绍其他形式能:我们学习过机械运动有机械能,热运动有内能,实际上自然界存在着许多不同形式的运动,每种运动都有一种对应的能量,如电能、磁能、光能、化学能、原子能等。
(2)不仅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其他形式能也可以和内能相互转化,举例说明:(同时放映幻灯片)①电炉取暖:电能→内能②煤燃烧:化学能→内能③炽热灯灯丝发光:内能→光能(3)其他形式的能彼此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
画出图表让学生回答分析:3.能量守恒定律大量事实证明: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在学习力学知识时,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有条件限制的定律,而且实际现象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能量守恒定律是存在于普遍自然现象中的自然规律。
这规律对物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如力学、电学、热学、光学等都有指导意义。
它也对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有指导作用。
4.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历史上不少人希望设计一种机器,这种机器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
这种机器被称为永动机。
虽然很多人,进行了很多尝试和各种努力,但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原因是设计者完全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任何机器运行时其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如果它对外做功必然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就无法对外做功,因而永动机是永远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5.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进行物理计算例题:用铁锤打击铁钉,设打击时有80%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的50%用来使铁钉的温度升高。
问打击20次后,铁钉的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已知铁锤的质量为1.2kg,铁锤打击铁钉时的速度是10m/s,铁钉质量是40g,铁的比热是5.0×102J/(kg·℃)。
首先让学生分析铁锤打击铁钉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归纳学生回答结果,指出铁锤打击铁钉时,铁锤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而且内能中的一半被铁钉吸收,使它的温度升高。
如果用ΔE表示铁钉的内能增加量,铁锤和铁钉的质量分别用M和m表示,铁锤打击铁钉时的速度用v表示。
依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铁钉的内能增加量不能直接计算铁钉的温度,我们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数量等效为以热传递方式完成的,因此等效为计算打击过程中铁钉吸收多少热量,这热量就是铁钉的内能增加量。
因此有Q=cm Δt上式中c 为铁钉的比热,Δt 表示铁钉的温度升高量。
将上面两个公式联立,得出24%50%802202=⨯⨯⨯=∆cmMv t ℃ 经计算得出铁钉温度升高24℃。
在这个物理计算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如何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这一基本原理。
应该注意,有的同学把上述题目中铁锤打击铁钉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说成“铁锤做功转化为热量”是不正确的。
只能说做功与热传递在使物体内能改变上是等效的。
(三)课堂小结热力学第一定律表示的是功、热量和内能之间变化的定量关系;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存在着相互转化过程,转化过程中总量是守恒的。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理定律。
同学们要会分析一些自然现象中能是怎样转化的。
应该知道,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通过课上的例题计算,学会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四)说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学生进入高中物理阶段后,第一次完整、细致地学习。
此定律对今后学习物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理论铺垫。
教学上要重视,课堂上讲解要细致和透彻。
(五)布置作业复习本节内容,完成练习六。
课后思考与讨论有人设计了这样一台“永动机”:距地面一定高度架设一个水槽,水从槽底的管中流出,冲击一个水轮机,水轮机的轴上安装一个抽水机和一个砂轮.他指望抽水机把地面水槽里的水抽上去,这样循环不已,机器不停地转动,就可以永久地用砂轮磨制工件做功了(下图).请你分析一下,高处水槽中水的势能共转变成哪几种形式的能,说明这个机器是否能够永远运动下去.阅读材料高空的气温为什么低研究大气现象时常常用到热力学第一定律.通常把温度、压强相同的一部分空气作为研究的对象,叫做气团,直径上千米.由于气团很大,边缘部分和外界的热交换对整个气团没有明显的影响,即(1)式中Q=0,所以气团的内能的增减只等于外界对它做功或它对外界做功的多少:ΔU=W阳光烤暖了大地,地面又使得下层的气团温度升高,密度减小,因而上升.上升时气团膨胀,推挤周围的空气,对外做功,因此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所以,越高的地方,空气的温度越低.对于干燥的空气,大约每升高1km温度降低7℃(图10-13).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的时候,舱外气温往往在-50℃以下.由于机上有空调设备,舱内总是温暖如春.不过这时空调的作用不是使空气升温,而是降温.高空的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空气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来.在这个过程中,空气压缩机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上升.如果不用空调,机舱内的温度可能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