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PI的塑料模具成形仿真实验指导书
- 格式:docx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24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模具教研室二0一四年一月二十八日制定学生实验规则一、来本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必须听从指导老师的统一安排,进行规定项目的课程实验,与本次实验无关的机床、设备、器材不能随便动用。
二、实验进程中,学生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则,若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应及时停机,请指导老师检查解决。
三、在实验中若损坏器材,应及时向指导老师汇报,由指导老师按有关规定酌情处理。
四、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清整设备、用具及周围环境,待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一单分型面塑料模具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分型面塑料模具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掌握单分型面塑料模具上各个零件的名称及其在模具中的作用和相互间的装配关系。
二、实验器材1.单分型面塑料模具2~3套。
2.游标卡尺、角尺、内六角扳手、平行铁、台虎钳、锤子、铜棒等常用钳工工具。
三、实验步骤1.观察分析①模具类型分析对给定模具进行模具类型分析与确定。
②塑件分析根据模具分析确定被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及尺寸。
③模具的工作原理要求分析其浇注系统类型、分型面及分型方式、顶出方式等。
④模具的零部件模具各零部件的名称、功用、相互配合关系。
⑤确定拆卸顺序拆卸模具之前,应先分清可拆件和不可拆件,制定拆卸方案,提请指导老师审查同意后方可拆卸。
一般先将模具的动模和定模分开,分别将动、定模的紧固螺钉拧松,再打出销钉。
用拆卸工具将模具各主要板块拆下,然后从定模板上拆下主浇注系统,从动模上拆下顶出系统,拆散顶出系统各零件,从固定板中压出型芯等零件。
具体针对各种模具须具体分析其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的拆卸方法和顺序。
2.拆卸模具①按拟定的顺序进行模具拆装要求体会拆卸联结件的用力情况,对所拆下的每一个零件进行观察,测量并记录。
记录拆下零件的位置,按一定秩序摆放好,避免再组装时出现错误或漏装零件。
②测绘主要零件从模具中拆下的型芯、型腔等主要零件要进行测绘。
要求测量尺寸、进行粗糙度估计、配合精度测估,画出零件图,并标注尺寸及公差。
实验六成型窗口分析及流动分析一、实验目的(1) 了解成型窗口分析的作用;(2) 掌握成型窗口分析工艺条件的设置;(3) 掌握流动分析的作用;(4) 掌握流动分析工艺条件的设置;(5) 能解读成型窗口分析及流动分析飞结果。
二、实验原理MOLDFLOW软件的成型窗口分析的作用是确定能够生产处合格产品的成型工艺条件范围,如果成型工艺条件位于该范围中,则可以生产出质量较好的零件。
根据成型工艺窗口分析推荐的成型工艺参数,进行零件的流动分析。
流动分析包括充填和保压的分析,是用来模拟塑料熔体从注射点进入型腔开始,直到充满整个型腔的流动过程。
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的保压阶段,从而降低由保压引起的塑件收缩、翘曲等质量缺陷。
三、实验条件软件平台:MOLDFLOW PLASTIC INSIGHT四、实验内容1. 以图6-1所示的塑料面板为例,分析成型该零件的最佳成型工艺参数。
2. 根据实验内容1的最佳成型工艺参数,模拟产品的流动分析。
图 6-1 塑料面板五、实验要求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并根据实验模拟分析结果,写出该塑料件简要的充模流动分析报告。
六、实验步骤内容1:成型窗口分析1. 新建一个分析项目启动MPI 软件,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项目名称中输入panel-test2,选择存放项目的位置即可。
2. CAD模型的导入1)选择文件|导入命令或在项目管理区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导入命令。
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导入的.stl格式的模型文件。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导入的网格类型为Fusion表面网格。
3. 网格的划分1)划分网格单击网格|生成网格命令或在项目管理区中双击“创建网格”,弹出“生成网格”对话框。
2)网格设定在全局网格边长右侧文本框中输入合理的网格单元边长。
3)重新生产网格单击工具箱中的“立即划分网格”按钮,生成网格。
4)网格诊断修复根据网格统计信息,对网格进行诊断修复。
4 选择分析类型双击任务视窗中的“充填”图标,在弹出的的“选择分析顺序”对话框中,选择“成型窗口”,单击确定,即可进行成型窗口分析,如图6-2所示。
基于MPI的儿童椅塑料件注塑成形预测研究王尚林;王树勋;关月华;刘永铭【摘要】本文采用MoldfloW(MPI)对儿童椅塑胶制品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了预测,包括浇口位置、充填时间、翘曲变形的大小与产生原因、熔接痕位置、气穴等,为下一步设计及改进模具提出了建议.预测结果表明本产品主要问题是翘曲变形较大,产生翘曲的主要原因是塑胶材料在冷却过程中由不同方向的收缩引起,可以通过改进模具结构、改善成型工艺条件等来减小材料在不同方向的收缩,从而减小翘曲变形.【期刊名称】《制造业自动化》【年(卷),期】2011(033)008【总页数】5页(P46-49,53)【关键词】注塑模具;注塑件;MPI;充填;流动;翘曲【作者】王尚林;王树勋;关月华;刘永铭【作者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系,江门,529090;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系,江门,529090;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系,江门,529090;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系,江门,529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62大型、形状复杂的塑胶制品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由于冷却不均、收缩不均、分子取向效应等原因可导致翘曲变形,其过程牵涉到成型机械、成型工艺、模具结构和聚合物的性能等等,过大的翘曲变形可导致产品装配失效。
图1所示为一儿童椅制品,材料为PP,尺寸为317×324×220mm,平均壁厚2.5mm,最薄处0.9 m m,形状复杂,产品外观质量要求较高。
本文用MPI冷却+流动+翘曲分析方法预测此类复杂制品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包括浇口位置、充填时间、翘曲变形的大小与产生原因、熔接痕位置、气穴等翘曲、产生翘曲的主要原因,以及减小产品翘曲的方法,为进一步设计和改进模具结构、保证产品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网格的划分是模型前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网格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网格划分采用表面网格类型(Fusion),网格平均边长3mm,网格单元为36424个三角形,节点数为18362个,最大纵横比小于18,网格匹配率大于85℅,此网格构造良好,完全能满足分析要求,网格模型如图2所示。
基于Moldflow Plastics Insight (MPI) 的CAE模流分析结果,可以在模具设计、制造之前对塑胶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和注塑成型工艺设定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避免潜在的问题;同时对不能生产合格产品的模具进优化获得高质量产品,以达到降低成本之目的。
1.注射压力注塑压力是指注塑机螺杆在注塑过程中施加于料筒中溶胶上单位面积的力。
注塑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充模速率,并影响产品的质量。
改变注塑压力可改变溶胶的流动性,从而改变产品密度、收缩率、结合线强度。
但是注塑压力过高,容易使产品内应力增加。
2.注塑时间注塑时间是指完成一次注塑所需的时间,它包含充模时间和保压时间。
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充模时间不超过10秒钟。
3.锁模力锁模力是指注塑机的锁模系统对模具所能施加的最大锁紧力。
在注塑充填和保压阶段,型腔压力会产生使模具分开的膨胀力,锁模力用以克服这种膨胀力,保证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不被射压撑开而产生溢料。
4.冷却时间冷却时间主要取决于塑料产品的壁厚、模具的温度、塑料的热性能和结晶性能。
冷却时间一般约为20~120s,冷却时间较短时很难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
冷却时间较长时,则会增加成型周期,有时还会造成产品脱模困难。
冷却时间的长短一般为不影响产品脱模时不引起变形为原则。
5.保压保压是由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两部分组成。
为什么保压?因为溶胶充满模具型腔后,通常还需要一定的保压时间,通过保压压力对型腔内的溶胶进行压实,补偿溶胶的冷却收缩,从而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获得精确的形状。
生产中,保压压力一般为注塑压力的80%左右,。
足够的保压压力可以减少产品的收缩,并能够稳定产品的外形尺寸,可以弥补因保压不足而使产品出现的短射或收缩较大等缺陷,单保压压力过高时,容易造成脱模后的产品内应力大和脱模困难等问题。
保压时间对塑件最终的成型质量也有较直接的影响,足够的保压时间是使塑件得到良好保压的前提之一,当浇口凝固后,保压过程就没效果,因此保压时间最常应不超过浇口凝固时的时间。
来源于:注塑财富网/基于MPI的注塑成型分析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制品在航天、航空、电子、机械、汽车和船舶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具设计加工方法已无法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提高质量的要求。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CAD/CAE/CAM)为高质量的模具设计制造提供了最有效的途经。
Moldflow公司的MPI(Moldtlow Plastics Insight)软件是在注塑模具设计中被广泛应用的注塑成型CAE软件。
Moldllow/MPI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功能、可视化功能和项目管理工具。
它可以在计算机上对整个注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包括填充、保压、冷却、翘曲、纤维取向、结构应力和收缩,以及气体辅助成型分析等。
应用MPI软件可以在试模前预测出熔体在填充、保压、冷却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帮助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及时对产品的几何形成、材料的选择、模具的流道系统与冷却系统等进行优化,提高一次试模的成功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
本文以某仪表面板为例,介绍应用MPI软件进行注塑成型模拟分析,优化模具设计的过程。
1 MPI应用流程和方法应用MPI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如下:(1)创建工程项目;(2)导入或新建CAD模型。
可在Pro/E、UG等CAD软件建模,MPI可以通过图形接口直接读入CAD模型;或在MPI的建模模块中建模。
(3)对被分析对象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制品最终分析结果,进行网格划分时应根据制件的壁厚选择中性(Midplane)、表面(Fusion)和三维(3D)网络模型中的一种进行网格划分。
(4)网格检查及网格修改。
对划分的网格进行统计,检查是否达到分析要求。
对于Fusion模型,网格必须满足以下一些原则删:1)Connectivity regions(联通域)的个数应该为1;2)Free edges(自由边)和Non-manifold edges(非交叠边)个数应该为0;3)Elements not oriented(未定向的单元)应该为O;4)Element intersections(交叉单元)个数应该为0;5)Fully overlapping elements(完全重叠单元)个数应该为0:6)Aspect ratio(单元纵横比)一般最大值应控制在lO-20之间;7)Match ratio(网格匹配率)表示上下表面网格单元的匹配程度,应大于85%;8)Zero area triangle elements(零面积单元)个数应该为0。
《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班级:姓名:学号: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实验中心实验一典型注塑模具拆装一实验目的1、通过拆装注射模的实践,了解注射模的结构和组成,认识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作用。
2、通过注射模的测绘和总装图绘制,了解该塑件的成型方案及注射机的选用以及模具主要零件的精度等级和相互配合。
二、实验内容:l、实验者自行拆装一副注射模具,并绘制该模具总装图。
2、学习、巩固塑料模具结构与注射机参数校核的一般知识。
三、实验工具:l、塑料注射模具五副及其制件;2、活扳手伍把;(12″,6″)3、内六角扳手伍套;(M8,M10)4、手锤伍把;5、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各种塞尺两套,测量工作台一台,钢皮尺等;四、实验步骤:1、模具外部清理与观察仔细清理模具外观的尘土及油渍,并仔细观察典型注射模外观。
记住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及其名称,明确它们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向(位)。
明确各零部件的位置关系及其工作特点。
2、典型注射模的拆卸(1)动模部分拆卸顺序拆卸、紧固螺钉→动模座板→垫块→拆卸推板上紧固螺钉→推板→推杆→推杆固定板→支承板→动模板→凸模→导柱(2)定模部分拆卸拆卸定位圈紧固螺钉→定位圈→拆卸定模座板上的紧固螺钉→定模座板→定模板→浇口套→导套注意:各类对称零件,安装方位易混淆零件,在拆卸时要做上记号,以免安装时搞错方向。
3、用煤油、柴油或汽油,将拆卸下来的零件上的油污,轻微的铁锈或附着的其它杂质擦拭干净,并按要求有序存放。
4、典型注射模的组成零件按用途可分为三类:成型零件、结构零件和导向零件,观察的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并记住名称。
(1)成型零件:凹模、凸模、型芯、螺纹型芯、螺纹型环等(2)结构零件:动模座板、垫块、推板、推扦固定板、动模板、定模板、定模座板、浇口套、推杆、复位杆(3)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小导柱、小导套5、典型注射模装配(1)装配前,先检查各类零件是否清洁,有无划伤等,如有划伤或毛刺(特别是成型零件),应用油石油平整。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机电工程系模具教研室2009年9月《塑料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依据依据教材:《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屈华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资料:《塑料模具设计制造与应用实例》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专业课。
塑料模具设计实验是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塑料模具设计实验,增强学生对模具设计的认识,使其了解注射机类型对模具设计的影响。
掌握塑料制品的成形方法与基本成形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基本理论与技术内容注射机结构及原理;注射过程分析;模具结构。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1.掌握注射机的原理及特点;2.掌握模具与注射机安装模具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3.掌握注射模各组成部件的结构特征;4.了解注射模的分类方法。
五、学时、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学时:模具专业本课程总学时为62学时,其中实验12学时,占总学时19%。
教学文件:校编《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
教学形式:本课程实验为演示性与综合性实验。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指导书,指导教师应讲述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设备使用等,并作针对性指导,具体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处理由学生独立完成。
六、实验考试方法与成绩评定根据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纪律、实验动手能力及实验报告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给出通过、不通过评定。
七、实验项目、适用专业及学时分配八、本课程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及仪表塑料注塑机、塑料模拟机、实验模具编写人:肖斌审稿人:薛锦春《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学生实验规则一、来本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必须听从指导老师的统一安排,进行规定项目的课程实验,与本次实验无关的机床、设备、器材不能随便动用。
二、实验进程中,学生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则,若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应及时停机,请指导老师检查解决。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郭玉波沈俊芳编洛阳理工学院学生实验守则一、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掌握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经实验指导教师抽查合格后方能开始实验。
未达到预习要求的学生应重新预习,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实验。
二、学生实验时应听从教师指导,严格按照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三、学生要爱护实验仪器设备和室内其他设施,节约实验材料,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设备,准备好后经实验指导教师许可后方可实验。
如遇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对丢失或操作不当者,要及时报告,并按“洛阳理工学院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进行处理。
四、实验结束后要如实填写“实验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本”。
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无误后方可离开。
五、实验时不准大声喧哗和打闹,不准吸烟和随地吐痰,不准乱丢纸屑和杂物,不准穿拖鞋、背心和裤衩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实验室整洁和肃静。
六、学生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和其他物品,不准私自携带物品出室。
七、学生应认真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对教师退回的报告要认真重做。
前次实验报告不合格或未交者,不准参加后续实验。
最后一次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报告交实验指导教师留存。
八、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
如发生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迅速报告指导教师,并保护现场(不得自行处理),待指导教师查明原因后排除故障方可继续实验。
目录目录 (2)实验一注射成型实验 (3)实验二注塑机实验 (7)实验三塑料成型工艺综合实验 (13)实验四注塑模的拆装实验 (17)塑料成型工艺实验报告实验 (22)实验一注射成型实验一、实验目的(1)分析制品成型工艺条件之间的关系,(2)明确制品工艺分配关系和拟定合理的工艺条件(3)查找导致废品的成型工艺因素,学会调整成型参数;二、实验内容1、实验内容(1)观察典型塑料零件注射加工过程,弄清注射周期各步骤状况,包括,预塑、注射、保压、冷却、开模、推出、取件、合模。
五实验步骤1、网格划分与处理(1)运行MPI6.0 MPI6.0界面非常简洁如图5-1-1图5-1-1(2)导入一个分析模型FILE 导入选择TUTORIAL目录下SHELL.STP 在网络类型选项中选FUTION在项目名称里填入:“塑料壳体成型仿真分析”回车后可以看到所导入的几何模型如图5-1-2 注意:如果打不开模型,检查是LICENSE是否过期。
如果LICENSE过期,在管理员指导下重新安装一遍图5-1-2(3M )生成网格 弹出如下菜单图5-1-3平均边长热小,网格热细,精度热高,计算时间热长平均边长大则网格粗,精度差,计算时间短一些IGES合并公差指将相邻需要合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第一次练习可用缺省值,点击“立即划分”,电脑自动划分网格如下图图5-1-4(4)网格诊断:点击菜单网格(M)网格诊断出现如下诊断结果见图5-1-5其中三角形单元的纵横比是指三角形的长高两个方向的极限尺寸之比,单元的纵横比对计算结果的精确性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在MIDPLANE 和FUSION 类型网格的分析中,纵横比推荐的极大值是6自由边是指一个三角形或3D单元的某一边没有与其他单元共用,在、FUTION 和3D类型网格中不永许存在自由边没有配向网格:统计没有定向的单元数,该值一定要为0图5-1-5(5)网格处理a 自动修补:点击网格(M)自动修复b. 处理纵横比点击网格(M网格诊断纵横比诊断见图5-1-6,纵横比大于6的单元将以有色线条在图中标出图5-1-6处理纵横比:网格(M)网格工具节点工具合并节点:(Merge Nodes)将多个起始点向同一个目标点合并。
其中Merge Nodes对话框中要首先输入目标节点,然后输入起始点,以消除不理想的单元图1-8 合并前图1-9 合并后插入节点(Insert Node)功能在两个节点之间创建一个新的节点,可结合Merge Nodes使用以修正或消除不理想的单元。
图5-1-10 插入节点前图5-1-11 插入节点后C 全部合并如果最大纵横比超标的单元太多,可用全部合并功能(Global Merge)一次合并所有间距小于Merge tolerance (合并容差)的节点,合并容差根据实际模型定图5-1-122浇口位置分析(1)分析目的:寻找最佳浇口位置。
基于MPI的塑料模具成形仿真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了解注塑模模拟仿真软件MPI-Moldflow Plastic Insight的功能;2.熟悉Moldflow Plastic Insight各个菜单和工具栏;3.运用实例初步掌握Moldflow Plastic Insight的成形分析流程;4.独立完成范例文件的塑性成形分析。
二、实验内容1.介绍Moldflow Plastic Insight软件的菜单、工具栏、显示控制、图层控制及文件接口等;2.介绍Moldflow Plastic Insight软件分析流程;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示例模型的成形分析,并提交成形分析报告。
三、实验设备1.每个学生一台PC机,CPU:P5D2.8G,硬盘120G,内存,10242MB,显示器17LCD2. Moldflow Plastic Insight6.0中文版软件3.InternetExplorer软件四、实验原理1.注塑成形的基础知识所谓注塑成形(Injeetion Molding)是指将已熔化的材料喷射注入到模具内,经由冷却与固化后,得到成品的方法。
实验将运用Moldflow Plastic Insight软件来学习如何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塑件成形的过程,并估计成形缺陷、优化成形工艺参数,使学生掌握先进的注塑模设计手段和方法。
2.Moldflow软件介绍Moldflow 的产品适用于优化制件和模具设计的整个过程,并提供了一套整体解决方案。
Moldflow软硬件技术为制件设计、模具设计、注塑生产等整个过程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而且这些信息可以方便地实现共享。
下面介绍Moldflow的产品。
Moldflow Plastics Insight简称为MPI它是Moldflow动态系列的升级产品,是一个更为深入的制件和模具设计分析的软件集成体,它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功能、可视化功能和项目管理工具。
这些工具使使用者可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优化。
基于MPI的塑料模具成形仿真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了解注塑模模拟仿真软件MPI-Moldflow Plastic Insight的功能;2.熟悉Moldflow Plastic Insight各个菜单和工具栏;3.运用实例初步掌握Moldflow Plastic Insight的成形分析流程;4.独立完成范例文件的塑性成形分析。
二、实验内容1.介绍Moldflow Plastic Insight软件的菜单、工具栏、显示控制、图层控制及文件接口等;2.介绍Moldflow Plastic Insight软件分析流程;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示例模型的成形分析,并提交成形分析报告。
三、实验设备1.每个学生一台PC机,CPU:P5D2.8G,硬盘120G,内存,10242MB,显示器17LCD2. Moldflow Plastic Insight6.0中文版软件3.InternetExplorer软件四、实验原理1.注塑成形的基础知识所谓注塑成形(Injeetion Molding)是指将已熔化的材料喷射注入到模具内,经由冷却与固化后,得到成品的方法。
实验将运用Moldflow Plastic Insight软件来学习如何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塑件成形的过程,并估计成形缺陷、优化成形工艺参数,使学生掌握先进的注塑模设计手段和方法。
2.Moldflow软件介绍Moldflow 的产品适用于优化制件和模具设计的整个过程,并提供了一套整体解决方案。
Moldflow软硬件技术为制件设计、模具设计、注塑生产等整个过程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而且这些信息可以方便地实现共享。
下面介绍Moldflow的产品。
Moldflow Plastics Insight简称为MPI它是Moldflow动态系列的升级产品,是一个更为深入的制件和模具设计分析的软件集成体,它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功能、可视化功能和项目管理工具。
这些工具使使用者可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优化。
MPI使用者可以对制件的几何形状、材料的选择、模具设计及加工参数设置进行优化,从而获得高品质的产品。
1)MPI具有集成的用户界面使用者可以方便地输入CAD模型、选择查找材料、建立模型并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同时先进的后处理技术能给使用者观察分析结果带来方便,还可以生成集成基于Insight的分析报告,方便实现。
2)提供了最为优秀的CAE模型获取集成方案MPI可以直接读取任何CAE集成方案,实现了最广泛的几何模型集成。
无论设计的几何模型是什么形式(包括线框模型、表面造型、薄壁实体以及难以用中型面来表达的厚壁实体),MPI 都能提供已于使用的、稳定的、集成的环境来处理。
线框表面造型MPI可以直接读取任何CAD表面模型并进行分析。
在用户采用线框和表面造型文件时,MPI 可以自动生成Midplane网格并准确计算单元厚度和进行精确的分析,因此节省了用户大量的CAE 建模时间。
薄壁实体MPI的Fusion 模块基于Moldflow的独家专利的Dual Domain分析技术,使用户可以直接进行薄壁实体模型分析,这将原来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的建模工作缩短为几分钟,并且无需进行中型面网格的生成和修改。
Fusion模块可以直接从塑件顾问(MPA)中读取模型,用来进一步的分析。
厚壁实体Moldflow的MPI/Flow3D和MPI/Cool3D等模块通过使用经过验证的、基于四面体的有限元体积网格解决方案技术,可以通过对厚壁产品和厚度变化较大的产品进行真实的三维模拟分析。
3)拥有广泛、深入的模拟分析工具MPI能够模拟最广泛的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中的制造工艺。
具体地说就是MPI 可以模拟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过程中的充填、保压以及冷却阶段,还能预测处制品成型后的缺陷,如制品翘曲变形等。
甚至能够分析纤维填充材料的流动情况,预测纤维的取向并在预测产品翘曲时加以考虑。
MPI还可以模拟其他各种热塑性塑料成型工艺,如砌体辅助注射成型、共注和注压成型以及反应成型过程,包括热固性注射成型、反应注射成型和半导体芯片封装。
●MPI/SynergyMPI/Synergy是一个前置和后置处理器,支持MPI系列产品的所有分析模式,分析组建提供塑料行业范围最广的成型模拟工具,MPI/Synergy环境支持传统的中性层模型、基于Moldflow专利(Dual Domain技术)的Fusion模型和3D实体模型。
●MPI/MidplaneMPI/Midplane不仅大大缩短了对塑件产品进行造型的时间,而且可以自动产生网格化的实体中型面,使用户可以致力与深入的工艺分析。
●MPI/FusionMPI/Fusion是处理CAD模型最方便的方法,在保证流动、保压、优化、冷却和翘曲等分析基础上,能够减少处理模型的时间。
在用户MPI使用组件进行热固性塑料模具分析时,也可以使用MPI/Fusion。
使用MPI/Fusion可以改进纸片和模具设计,确定材料和工艺条件,从而在质量、成本和时间上取得最佳组合。
●MPI/3DMPI/3D技术解决的是一类以前用传统的有限元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即在厚的部件中,熔融的塑料向各个方向上流动的这类问题。
通过使用基于实体四面体的有限单元网格,即使在由非常大的厚薄变化的情况下,MPI/3D技术也能在非常厚的实体上执行正真的、三维模拟。
●MPI/flow流动分析模块MPI/flow 可以模拟注射时的充模和保压阶段,预测热塑性材料的流动件,以便有效地得到高质量的产品。
运用MPI/flow,可以急性制品和模具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条件,以取得质量、成本和时间的最佳平衡点。
●MPI/Cool冷却分析模块MPI/Cool通过分析冷却系统对流动过程的影响,达到优化冷却管路的布局和工作条件,Cool与flow模块相结合,可以产生十分万马的注塑过程分析结果。
这样可以改善冷却管路的设计,从而产生均匀的冷却,缩短成型周期,减少产品成型后的内应力。
●MPI/Wap翘曲分析模块MPI/Wap可使用户了解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制品收缩和翘曲的原因,并且能预测变形发生的区域。
分析结果可使用户在模具制造之前,就可优化设计,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艺条件,使用MPI/Wap,即使是严格要求尺寸的稳定性,良好的表面质量及与其他部件精确配合的制品都能高质量、快速、低成本地制造出来。
3.注塑制品易出现的缺陷、原因和解决方法通过合理地运用Moldflow系列软件,可以预先估计出好的注塑制品及其模具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同时结合实际经验,就可以在开模之前分析缺陷出现的原因,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减少修模、试模的次数,提高一次成功率。
注塑成型中产品出现缺陷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从材料、模具、工艺参数到成型设备都对制品的质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星,这是一个综合因素的影响,出现产品缺陷一般有以下一些因素:●模具设计不合理●成型工艺参数选择不当●材料(聚合物)性质本身造成的产品缺陷●注塑成型设备(注塑机)选择不当(1)欠注欠注(Short Shot)也可以称为填充不足或短射,是指聚合物不能完全充满模具型腔的各个角落的现象。
1)产生欠注的原因●流动受限,由于浇注系统设计的不合理导致熔体流动受到限制,流道过早凝结●出现滞流或者制品流程过长,过于复杂●排气不充分,未能及时排出的气体会产生阻止流体前沿前进的压力,从而导致欠注发生●模具温度或者熔体温度过低,降低了熔体的流动性,导致填充不完全●成型材料不足,注塑机注塑量不足或者螺杆前端缺料等,都会造成压力损失和成型材料体积不足,形成欠注。
2)欠注的解决方案针对可能导致欠注发生的因素,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避免欠注产生。
●避免滞流现象的发生●尽量消除气穴,将气穴放置在容易排气的位置或者利用顶杆(cjcction pin)排放气体●增加模具温度和熔体温度●增加螺杆速率,螺杆速率的增加会产生更多的剪切热,降低熔体粘性,增加流动性●改进制件设计,使用平衡流道,并尽量减小制件厚度的差异,减小制件流程的复杂程度●更换成型材料,选用具有较小粘性的材料,材料粘性小,易于填充,而且完成填充所要求的注塑压力也会降低●增大注塑压力最大值(2)气穴气穴是指由于熔体前沿汇聚而在塑件内部或者模腔表层形成的气泡。
气穴的出现可能导致欠注的发生,造成填充不完全和保压不充分,形成最终制件的表面瑕疵,甚至可能由于气体压缩产生热量出现焦痕(burn mark).1)气穴成因●跑道效益●滞流●流长不平衡,即使制件厚度均匀,各个方向的流长夜不一定相同,导致气穴产生●排气不充分,在制件最后填充区域缺少排气口或者排气口不足是引起气穴形成最常见的原因2)解决方案●平衡流长●避免滞流和跑道效应的出现,对浇注系统作修改,从而使制件最后填充位置位于容易排气的区域●充分排气,将气穴放置在容易排气的位置或者利用顶杆排气(3)熔接痕和焊接线当两个或多个流动前沿融合时,会形成接痕和熔接线。
两者的区别在于融合流动前沿夹角的大小。
两个箭头为流动前沿方向,若图4-1中标注的角大于135°,则形成熔接痕。
图 4-1熔接线位置上的分子趋向变化强烈,因此该位置的机械强度明显减弱。
熔接线的强度大,视觉上缺陷也不如熔接线明显。
熔接痕和熔接线的出现的部位还可能出现凹陷、色差等质量缺陷。
1)熔接线和熔接痕成因由于制件的几何形状,填充过程中出现两个或者以上流动前沿时,很容易形成熔接痕或者熔接线。
2)解决方案●增加模具温度和熔体温度,使两个相遇的熔体前沿融合得更好●增加螺杆速率●改进浇注系统的设计,在保持熔体流动速率的前提下减小流道尺寸,以产生摩擦热。
●如果不能消除熔接线和熔接痕,那么应使其位于制件上较不敏感的区域,以防止影响制件的机械性能和表现质量,通过改变浇口位置或者改变制件壁厚可以改变熔接线和熔接痕的位置。
(4)滞流滞流式指某个流动路径上的流动变缓甚至停止。
1)滞流成因如果流动路径上出现壁厚差异,熔体会选择阻力较小的壁厚区域首先填充,这会造成薄壁区域填充缓慢或者停止填充,一旦熔体流动缓慢,冷却速度就会加快,粘度增大,从而使流动更加缓慢,形成循环,滞流通常出现在筋、制件上与其他区域存在较大厚度差异的薄壁区域等。
滞流会产生制件表面变化,导致保压效果低劣、高应力和分子趋向不均匀,降低制件质量。
如果质量的熔体前沿完全冷却,那么成型缺陷旧由滞流变为欠注2)解决方案●浇口位置远离可能发生滞流的区域●尽量使容易发生滞流的区域成为最后填充的区域●增加容易发生滞流区域的壁厚,从而减小其对熔体流动的阻力●选用粘度较小的成型材料●增加注塑速率以减少滞流时间●增大熔体温度,使熔体更容易进入滞流区域(5)飞边飞边时指在分型面或者顶杆部位从模具模腔溢出的一层材料。
飞边仍然和制件相连,通常需要手工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