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范文一、引言煤矿是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恶劣,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如火灾、瓦斯爆炸等。
为了保障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井下安全避险方面,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形成了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本文将对这六大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介绍1. 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是煤矿井下最主要的安全隐患之一,一旦积累到一定浓度,就会发生爆炸。
为了减少瓦斯的积累,煤矿井下采取了瓦斯抽放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瓦斯抽放钻孔、管道和抽放设备组成,通过对瓦斯进行抽放,降低井下瓦斯浓度,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的重要系统之一,主要目的是保持井下空气的流动,排除有害气体,供给工作人员所需的新鲜空气。
通风系统由风口、风筒、主风机、局部风机等组成。
通过调节风量和风速,保持井下空气清新,避免有害气体的积累,确保工作人员的呼吸安全。
3. 火灾自动报警与灭火系统火灾是煤矿井下的另一个重要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火灾,煤矿井下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与灭火系统。
该系统通过火灾报警器、灭火装置、消防水泵等设备实现,一旦发生火灾,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并自动启动灭火装置,尽快将火灾扑灭。
4. 瓦斯检测与监控系统为了及时了解井下瓦斯浓度的变化,预防瓦斯积聚导致的事故,煤矿井下安装了瓦斯检测与监控系统。
该系统通过瓦斯检测仪、监控设备和报警器等组成,能够实时监测井下瓦斯浓度,并及时发出警报。
同时,监控系统会将井下瓦斯浓度的变化情况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供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和决策。
5. 应急救援系统尽管井下采取了一系列的避险措施,但仍然无法完全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煤矿井下配备了应急救援系统。
该系统包括急救箱、呼吸器、救生绳索等设备,用于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井下安全避险是矿山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安全措施。
为了确保井下安全避险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运行管理制度。
一、井下安全避险系统的设置与管理1.安全避险系统的设置: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确定井下安全避险系统的布置和设备配置,确保各个区域都有可靠的安全避险设施。
2.安全避险系统的管理:建立井下安全避险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对避险系统的设备状态、运行记录等进行进行详细记录和管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及时维护。
二、井下安全避险应急预案与演练1.应急预案的编制:制定完善的井下安全避险应急预案,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行动方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避险行动。
2.演练的开展:定期组织井下安全避险演练,包括模拟实际情况下的避险行动和设备操作,提高人员的应急避险能力和熟悉度。
三、井下安全避险设备的维护保养1.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制定详细的井下安全避险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计划,明确保养的时间、方法和责任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维护保养的落实:严格执行维护保养计划,及时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的设备,确保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井下安全避险设备的检测监控1.设备检测监控的内容:建立完善的井下安全避险设备的检测监控体系,包括设备的传感器监测、运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等,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2.监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定期对设备的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发现问题及时报警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五、井下安全避险人员的培训与教育1.培训计划的制定:制定井下安全避险人员的培训计划,包括安全知识、避险技能和应急预案的培训内容,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2.培训教育的实施:组织井下安全避险人员的培训教育活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六、井下安全避险工作的监督与评估1.监督检查的频次和内容:建立定期的井下安全避险工作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的频次和内容,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
《通知》特别强调,要建立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
严格规定“逾期未安装的,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
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1、建设完善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要加强系统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
要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值班、带班人员责任,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2010年底前,全国所有煤矿要完成监测监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2、建设完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备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确保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2010年底前,中央企业和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的所有煤矿要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011年底前,其它所有煤矿要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在煤矿井下,安全是每个人首要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煤矿井下设置了六大安全避险系统。
1. 瓦斯抽放系统:煤矿井下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瓦斯,这是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威胁。
瓦斯抽放系统通过井下的瓦斯抽放设施,将井下积聚的瓦斯抽出并排放到安全地点,减少瓦斯积聚和瓦斯爆炸的风险。
2.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的重要安全系统,通过摄入新鲜空气,将有害气体、瓦斯等排出,保持井下空气流通,提供良好的氧气供应。
通风系统还可以降低井下温度,减少矿工因高温而引起的体力劳动强度,保证矿工的工作环境和健康。
3. 供电系统:供电是煤矿井下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矿井井下减少事故发生的关键。
供电系统负责为井下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并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及时检测电气设备故障,防止因电气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4. 水灭火系统:煤炭是易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预防和控制煤矿井下火灾,水灭火系统成为必备装备。
水灭火系统通过管道将压缩气体与水接触形成气泡,从而对火灾现场进行冲淋,降低火灾可能带来的危害。
5. 矿井监测系统:矿井监测系统是一个集信息、短信报警、语音呼叫和视频监控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通过传感器对井下地质、瓦斯等进行实时监测,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自动报警并启动相应的安全机制。
同时,矿井监测系统还能实时监控井下工作环境,及时预警,保障矿工的安全。
6. 逃生救援系统:逃生救援系统是煤矿井下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它包括应急救生设备、逃生通道、救援物资等。
在发生事故时,逃生救援系统能够保证矿工可以及时安全地撤离事故现场,并提供必要的救援物资和通信设备,以增加生存几率。
总而言之,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是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而建立的,包括瓦斯抽放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水灭火系统、矿井监测系统和逃生救援系统。
这些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矿难事故的发生,保障了矿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李总,请执照以下模式写一下传给我。
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一、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煤矿建立了安全监控系统治理制度。
矿井安装了一套KJ101N 安全监控系统,评价时系统运行稳定,厂家能够及时提供维修服务;本矿与云南地点煤矿安全技术服务中心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负责本矿井监控系统的平常的调校工作。
现场调取近三个月监控系统的运行纪录,该系统有监测和监控功能、能够提供准确的监测、监控数据;有系统运行记录和超限报警记录,矿井安排了4名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承担值班、简单维修和治理工作。
在监控室、井口各安装一台KJ101-L型避雷器。
本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有2个生产采区,井下共设8台KJ101N-F1型监控分站,地面在采区回风井风机房各安装1台监控分站。
井下装设有甲烷传感器34台,温度8个、水位2个、风速4个、负压传感器各2个,CO传感器7个,烟雾传感器2个,流量传感器2个。
监控分站的供电电源接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
安全监控设备、传感器校验工作由区域服务站负责,符合规定。
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安设了T1、T2甲烷传感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安设了便携式报警仪,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内设置了T3甲烷传感器。
T1探头设置在距工作面10m处,T2探头设置在距回风口10m 处;T3探头设置在距工作面进风口10m处。
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设置为:T1探头报警值≥1.0℅、断电值≥1.5℅、复电值<1.0℅;T2探头报警值≥1.0℅、断电值≥1.0℅、复电值<1.0℅;T3探头报警值≥0.5℅、T4断电值≥0.5℅、T3复电值<0.5℅。
掘进工作面分不设置了T1甲烷传感器、T2甲烷传感器,T1甲烷传感器设置在距迎头5m处,T2探头设置在距回风口10m处。
掘进巷道甲烷传感器的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设置为:T1传感器报警值≥1.0℅,断电值≥1.5℅、复电值<1.0℅;T2传感器报警值≥1.0℅,断电值≥1.0℅、复电值<1.0℅。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煤矿井下是一个极具危险性的工作环境,大量的瓦斯、粉尘和坍塌等问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煤矿井下必须配备各种安全避险系统。
下面将介绍煤矿井下的六大安全避险系统。
1. 主排水系统主排水系统是煤矿井下最重要的安全避险系统之一。
由于煤矿井下存在大量的地下水,如果不及时排除,会导致巷道积水,增加了井下冒顶和瓦斯爆炸的风险。
主排水系统通过排水泵将井下的地下水抽出,保持巷道的干燥,确保煤矿井下的通风条件良好,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2. 防火系统煤矿井下常常存在着高浓度的瓦斯,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因此,煤矿井下必须配备防火系统,包括定期的火灾防护设备检查和火灾演练。
防火系统通常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器、水幕、消防栓等设备,以及紧急疏散通道和火灾报警系统等措施,确保矿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并将火灾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减少伤亡和资产损失。
3.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的重要安全设施之一。
煤矿井下存在大量的瓦斯和粉尘,如果不及时将其排出,会导致瓦斯爆炸和粉尘爆炸的风险增加。
通风系统通过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保持井下空气的清新,减少瓦斯和粉尘爆炸的风险。
通风系统通常包括风机、风道和其他通风设备。
4. 救生系统救生系统是保障矿工遇险时及时获救的重要设备。
救生系统包括逃生通道、逃生设备和救生组织等。
煤矿井下必须有多条逃生通道,通道应设计合理,确保矿工遇险时可以迅速疏散。
逃生设备包括逃生绳索、呼吸器、救生衣等,以确保矿工在逃生过程中获得必要的保护和帮助。
救生组织负责组织救援行动,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进行救援。
5. 防尘系统煤矿井下的粉尘是导致矿工肺部疾病和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降低粉尘对矿工的危害,煤矿井下必须配备防尘系统。
防尘系统包括湿式喷雾系统、降尘洒水设备、粉尘收集器等设备。
这些设备通过减少井下的粉尘浓度,降低粉尘爆炸的风险,同时也保护了矿工的健康。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察方法煤矿井下是一个高危的工作环境,随时可能发生事故。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必需建立一套完备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察方法。
这是一项困难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专业机构的协作搭配。
一、气体监测系统煤矿井下的瓦斯、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都是矿工的生命杀手。
建立气体监测系统是确保矿工安全的紧要手段,同时也是国家规定的必备设施。
在井下工作时,应当严密监控气体浓度,一旦显现高浓度的情况,必需立刻实行措施进行处理。
二、火灾监测系统井下火灾也是矿工生命安全的威逼之一、为此,煤矿必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火灾监测系统。
这套系统应当具备高精度的火灾探测器、应急报警系统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适时进行处理。
三、潜水监测系统煤矿井下的潜水问题也是矿工生命安全的威逼之一、据统计,井下潜水事故占煤矿事故总数的16%以上。
因此,为了防范潜水事故的发生,必需建立一套完备的潜水监测系统。
这套系统应当具备高精度的水位监测仪、水质监测仪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潜水事故发生时能够适时实行措施。
四、通风监测系统通风是保障煤矿井下矿工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
因此,必需建立一套完备的通风监测系统,对井下通风进行严密监控。
这套系统应当具备高精度的风速监测仪、风量监测仪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通风不畅的情况下能够适时实行措施。
五、电气监测系统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是煤矿生产的紧要构成部分,但也是矿工生命安全的潜在威逼。
因此,必需建立一套完备的电气监测系统,对原材料输送机、提升机、风机等井下设备进行监测。
这套系统应当具备高精度的电流、电压、电功率监测仪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设备故障发生时能够适时实行措施。
六、安全管理系统建立安全管理系统是整个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中最为紧要的一个环节。
这个系统应当包括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排查、安全隐患整治等方面。
同时,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够适时实行有效的措施。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范文煤矿是重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高风险的工作条件,煤矿事故频频发生。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安全,煤矿井下必须建立完备的安全避险系统。
本文将介绍煤矿井下的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功能。
1.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最基本的安全设施之一。
它主要通过利用风机将新鲜空气输送到井下,并将烟尘、有毒气体排出井口。
通风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证矿井中的空气质量,并避免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此外,通风系统还能维持矿井温度的合适范围,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2. 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抽放系统用于抽取井下积聚的瓦斯,防止其积累导致爆炸。
该系统主要包括瓦斯抽放井和瓦斯抽放管道。
瓦斯抽放井被布置在矿井工作面的附近,通过管道将矿井中的瓦斯抽出并排放到安全区域。
瓦斯抽放系统的作用是降低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3. 水与灭火系统水与灭火系统在煤矿井下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用于防火和灭火。
煤矿中常常存在火灾的危险,一旦发生火灾,将给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水与灭火系统包括消防水管、喷淋系统和灭火器具等,用于快速灭火和储存足够的水源。
该系统的作用是迅速灭火并保持矿井环境的湿度,防止火势蔓延。
4. 紧急救护系统紧急救护系统是煤矿井下必备的设施,用于处理突发的事故和伤员救治。
其构成包括医疗仓库、急救设备和紧急救援通道等。
当井下发生事故时,紧急救护系统能够提供即时的医疗救助,包括急救人员的迅速抵达和伤员的紧急救治,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和生命救援的成功率。
5.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煤矿井下工作的重要保障和联系手段。
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并且存在通信困难的问题。
通信系统的设置能够实时传递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事故处理的及时性。
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语音对讲机、电磁电话和无线网络等,便于井下工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汇报井下状况和危险预警。
6. 逃生系统逃生系统是煤矿井下最重要的安全设施之一,用于确保在矿井发生事故时,工人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煤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检查条例引言作为一项高风险的工业行业,煤矿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煤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检查条例应运而生。
该条例旨在规范煤矿井下的六个关键系统的运行,并通过检查和维护来确保其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这六大系统,并详细阐述每个系统的检查要点。
1.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对于煤矿井下的工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提供新鲜的氧气,还能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
在检查通风系统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 风机和排风口是否正常运行; - 通风道是否畅通; - 通风系统是否满足井下工作区域的需求; - 通风系统是否存在漏风或倒风的问题; - 通风设备是否经过定期维护和清洁。
2. 下井运输系统下井运输系统是煤矿井下工作人员进入和离开井下的重要通道。
在检查下井运输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井口提升设备是否安全可靠; - 井下运输车辆的正常运行情况; - 电梯和提升机的工作状态; - 井下轨道是否平整没有杂物;- 井口防护设施是否完善。
3. 给排水系统给排水系统对于煤矿井下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检查给排水系统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 排水设备是否完好,排水渠道是否通畅; -给水设备是否正常供应; - 排水泵站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给排水管道是否有漏水现象; - 水箱和水池是否清洁并保持良好的维护状态。
4. 电力供应系统电力供应是煤矿井下工作的基础设施之一。
在检查电力供应系统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电力线路和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 电缆绝缘是否完好; - 电力设备和开关是否正常; - 电气安全装置是否有效; - 紧急停电装置是否齐全并易于操作。
5. 防火与灭火系统煤矿井下存在着火灾的风险,因此防火与灭火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在检查防火与灭火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 防火设施是否完备,如防火门、防火墙等; - 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性和存放位置; - 易燃物品是否妥善存放,并有无蓄积过多的可燃物; - 是否设置了灭火器使用指南和应急逃生指南; - 灭火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如灭火水管和喷头是否通畅。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对策分析摘要:国家对于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特别是相对于一些较危险的行业,比如说矿井工作,对此,国家安全监督局特制定了一套安全避险的“六大系统”,即紧急避险系统、通讯联络系统、安全监测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人员定位系统。
并且明文规定,六项系统没有做到位的禁止生产。
但是目前为止仍有许多正在发展扩建中的矿井,这很不利于我们实施“六大系统”,而我们的这个系统对这一块儿也没有很详细的规定,导致安全防护很不到位,使安全管理的效果降低了很多。
关键词: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1 对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认识1.1“六大系统”的内涵和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重大意义刚才上面已经说过了,“六大系统”即指紧急避险系统、通讯联络系统、安全监测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
我们国家对于安全生产的统一方针一向都是“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就是就是我们建设并且完善“六大系统”的主要目标。
这个系统可以很好地让矿井工人们学会最基本的“避灾”和“减灾”的防身术,也起到了一个让矿井工人逃生、避灾和自救的功能,可以很好的在发生事故时大大的减少人员伤亡的现象。
1.2“六大系统”之间相互关系其中紧急避险就是“六大系统”的核心,它很好地为井下人员提供了紧急避险和安全避险的服务。
“六大系统”明确要求可移动式救生舱和避难所必须跟矿井内的通讯联络、人员定位、压风自救、监测监控、供水施救等系统紧密连接,以便于更好的完成安全避险系统。
把这六个系统适当的联系在一起,巧妙地提高了紧急避险的保护作用。
矿井内的三级避险体系是由自救器(个体防护设备)、临时避难所或者是永久避难所和可移动式救生舱三个部分组成,遇灾以后,受害人员可以使用自救器,也就是个体防护设备,马上逃离事故现场,并且进入附近的临时避难所或者是可移动式救生舱,这里面为避灾人员贮备的有足够的氧气和食品,并且在采矿区周围还有井下停车场设立的有永久避难所,同样储备的有足够的氧气和食物,为避险人员提供更大的避险空间。
矿山六大避险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矿山安全一直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安全系数避免险情的发生是人们一直研究的重点。
矿山六大避险系统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矿山企业的安全系数,本文对矿山六大避险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根据矿山井下实际情况给出了科学的整改和完善对策。
另外本文也提出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后期的科学管理和及时维护,确保六大系统稳定运行时重中之重。
关键词:矿山;六大避险系统;问题;对策矿山六大避险系统通常包括:矿山调度指挥中心及环网;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硐室;压风、压水自救系统。
整个系统由现有人员定位基站(无线通信)、监测分站、传感器、检查站、电源箱、光缆、电源线、网线组成,这些设备遍布在矿井下各个中段的作业面。
由于六大系统组成设备比较多,运行、维护包括使用人员都有个熟练过程,新设备也存在磨合周期,所以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
另外由于设备分散,敷设面广,某些区域现场环境比较恶劣,这一系列因素造成了六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故障率较高。
一、矿山六大避险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一)矿山六大避险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首要问题就是维修人员培训不到位,对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熟练程度达不到要求。
矿山六大避险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判断故障类型及故障范围,不能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维修人员不能依照规程操作,经常需要进行二次维修,影响了矿山避险系统恢复正常的时间。
(二)矿山六大避险系统部分设备安装接线不规范。
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风速、风压测试仪的电源线接在了开关的电源侧,这样产生的问题就是在开关断电后,依然会在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该设备仍处于带电状态。
矿山六大避险系统部分设备的安装地点选择不合适,没有做到防尘、防水、防冲击波。
另外在建设的过程中许多线缆铺设预留盘余不够,造成在发生问题之后许多线路断线后做了两个头就不够长了。
煤矿监测监控六大系统常见问题1.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简介煤矿作为中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在矿井安全生产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确保安全生产,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被广泛应用。
其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测矿井各项数据、提供预警和报警机制,以防范事故发生。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包括煤矿主要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煤矿通风系统、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火灾测控系统、水害测控系统和煤矿运输系统。
然而,与这些系统相关的常见问题也应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解决。
2. 煤矿主要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的常见问题•问题1: 传感器故障。
监测系统依赖于传感器收集设备状态数据,如果传感器损坏或失灵,会导致数据不准确或无法采集。
•问题2: 数据通信故障。
监测系统需要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如果通信设备故障,会导致数据传输失败或延迟。
•问题3: 布线问题。
不合理的布线或松动的连接器可能导致信号丢失或传输错误。
3. 煤矿通风系统的常见问题•问题1: 风门故障。
通风系统中的关键部件——风门,如果发生故障,会影响通风效果,甚至引发火灾或安全事故。
•问题2: 风量不足。
通风系统的设计风量与实际需要的风量不匹配时,会导致通风效果不佳,增加煤尘、有害气体积聚的风险。
•问题3: 通风管道堵塞。
通风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煤尘积聚、堵塞等问题,需要定期清理。
4. 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常见问题•问题1: 报警误报。
安全监测系统中的传感器可能出现误报,对矿工造成困扰,同时也可能忽略真正的安全风险。
•问题2: 监测数据滞后。
安全监测系统对矿井内的轻微异常信号可能反应慢,导致事故预警的延迟。
•问题3: 监测范围限制。
安全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和监测点位有限,无法覆盖矿井的每个角落。
5. 火灾测控系统的常见问题•问题1: 温度传感器故障。
火灾测控系统中温度传感器的损坏可能导致无法准确检测矿井的高温情况,从而无法及时发出报警。
•问题2: 不完善的灭火设备。
火灾测控系统中的灭火设备可能存在未及时维护或不完善的情况,增加了灭火的风险和困难。
煤矿矿井六大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一、煤矿矿井六大系统概述煤矿矿井的六大系统是指供水系统、通风系统、掘进系统、电气系统、运输系统和救护系统。
这六个系统在煤矿矿井的安全和高效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针对这六个系统进行详细的建设及整改方案。
二、供水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供水系统是指为矿井提供所需水源的系统。
为了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做以下建设及整改:1.改善水源:要加大治理力度,提高水质,确保供水的安全和卫生。
2.完善水管网络:建立完整的供水管网,确保供水到达各个生产区域。
3.配备备用水源:在必要的情况下,应配置备用水源,以备不时之需。
三、通风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通风系统是保证矿井内正常通风,排除有毒有害气体的系统。
为了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做以下建设及整改:1.加大通风机投入力度:增加通风机的数量和功率,确保能够对整个矿井进行充分通风。
2.优化通风管路:对通风管路进行优化,减少阻力,提高通风效果。
3.加强监测和排查:加强对矿井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排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通风不畅和有害气体等问题。
四、掘进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掘进系统是指用于开采和掘进的设备系统。
为了确保掘进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做以下建设及整改:1.提高设备质量:加强对掘进设备的质量监控,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加强维修和保养: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和保养制度,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
3.加强自动化技术应用:推广和应用自动化技术,提高矿井掘进的效率和安全性。
五、电气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电气系统是指为矿井提供电力供应的系统。
为了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做以下建设及整改:1.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用电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2.提高电力供应可靠性:加强对电力供应系统的检修和改造,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3.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改:加强对电气设备隐患的排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六、运输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运输系统是指用于矿井内煤炭和物资的运输设备系统。
“六大避险系统”建设期间存在问题汇总
1、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完成,已投入正常使用。
存在问题:
⑴由于外包施工项目部人员流动性大,变更频繁,矿灯发放、更换无序,且变更人员与矿灯更换时不与调度室沟通,导致人员定位信息无法及时详实统计记录,维护人员要经常反复的普查,增大了工作难度;
⑵另由于矿井水质问题,部分人员定位卡在使用中出现锈蚀、进水,导致卡内线路损毁,需定期进行检查,批量更换。
2、调度通信系统使用正常
存在问题:
⑴无线通信两条大巷使用正常(2# 中央变电所以里因变电所正在施工,暂无法使用)。
⑵通信线路偶尔存在施工单位私拉乱接现象,导致接线工艺难以符合防爆要求。
3、监测监控系统正常使用。
存在问题:
⑴由于原临时监控系统与正式监测监控系统工程施工使用交叉,导致线路铺设零乱无绪,遗留下相当大的工作量,需用组织抽调专人从新梳理线路,规范系统。
⑵另风门启闭正在安装;瓦斯电闭锁因供电系统区域划分正在调整,多家共用一趟电源,暂无法实现瓦斯电闭锁功能。
4、大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公司广大员工的素质有待提高,外包项目部人员素质更低,对井下各种自动化细小线缆无爱护意识,导致各种监控线缆随意损坏现象严重,需加大管理力度,严管重罚,规范使用。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井下安全避险是指在井下作业中采取各种措施,以预防或降低事故的发生和危害的程度,确保人员的安全。
为了实施井下安全避险措施,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即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六大系统。
一、应急救援系统应急救援系统是井下安全避险的核心。
它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指挥系统、应急救援队伍等。
应急预案是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的应对措施和救援方案。
应急指挥系统是指针对应急事故,集中统一调度和指挥应急救援行动的制度和设备。
应急救援队伍是指专业的应急救援人员,他们接受过培训,具备应急救援的能力。
二、安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是井下安全避险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实时监测井下的工作环境和设备状态,及时发现问题。
安全监测系统包括监测设备、监测仪器和监测程序。
监测设备是指各种检测、监测设备,如传感器、摄像头等。
监测仪器是指用于对井下环境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的仪器,如气体检测仪、温湿度计等。
监测程序是指对安全监测进行的各项要求和规定。
三、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井下安全避险的关键,它可以排除井下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流通,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通风系统包括通风设备、通风管道和通风控制系统。
通风设备是指用于吸排空气的机械设备,如风机、风幕等。
通风管道是指将空气输送到各个工作区域的管道。
通风控制系统是指对通风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设备和程序。
四、防火防爆系统防火防爆系统是井下安全避险的重要方面,它可以预防或减少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防火防爆系统包括火灾防护设施、防爆设备和安全操作规程。
火灾防护设施是指各种用于防止火灾蔓延的设施,如防火门、防火墙等。
防爆设备是指具有防爆性能的设备,如防爆电器、防爆灯具等。
安全操作规程是指井下人员必须遵守的操作规程,如禁止使用明火、禁止吸烟等。
五、施工作业标准系统施工作业标准系统是井下安全避险的基础,它包括施工作业规范、施工作业程序和施工作业技术要求。
施工作业规范是指对各种井下作业的规范和要求,如井下爆破作业规范、井下钻探作业规范等。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范文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防火控制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电气系统、沉降系统和救援系统。
为了确保井下安全避险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运行管理制度,以下是一份范文:一、防火控制系统1. 防火设备管理1.1. 确保防火设备按时进行巡检,检查其是否正常运行。
1.2. 定期更换防火设备中的易损件,确保其性能达标。
1.3. 防火设备维修、保养和更新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并及时记录维修情况。
2. 火灾应急响应2.1. 制定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2.2. 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火灾应对能力。
二、通风系统1. 通风设备运行管理1.1. 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1.2. 对通风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清洁通风管道。
1.3. 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有效排除有害气体,保持井下空气质量达标。
2. 通风调节管理2.1. 根据实际井下情况,合理调节通风系统的风量和方向。
2.2. 对于井下通风不畅或者气味异样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
三、排水系统1. 排水设备管理1.1. 定期检查排水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1.2. 对排水系统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清理排水管道。
1.3. 确保排水系统能够迅速排除井下积水,保持井下工作区域干燥。
2. 排水规范管理2.1. 制定排水规范,明确排水的时间、方式和频率。
2.2. 进行排水时,确保有相关人员进行监督和操作,避免出现问题。
四、电气系统1. 电气设备管理1.1.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 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电气设备引发的安全事故。
1.3. 对于老化的电气设备,及时更换或进行维修。
2. 电气安全管理2.1. 做好电气设备的绝缘检查和接地保护,确保人员安全。
2.2. 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温度检测,预防火灾和电气事故的发生。
五、沉降系统1. 沉降监测管理1.1. 对沉降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沉降工作正常。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保证每个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在煤矿安全方面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研究,其中在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上投入了足够的重视。
本文就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安全事故; 煤矿; 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 问题
Abstract: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work of production safety,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company safe production, ensure that each citizen’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countries in the coal mine safety has been engaged in unremitting research, which in the coal mine “ safety risk “ of six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to invest enough attention. This paper start from the “coal mine safety risk “ six big systems running the existence question,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 coal mine safety accident; safety; hedge; six system problem;
一、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及其预期运行目的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安全就是生命、生命高于一切”。
国家提出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安全避险系统,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建立完善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加强系统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值班、带班人员责任,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从而保证煤矿实现安全管理。
建设完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确保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准确的定位人员位置,进行安全救助工作。
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进而完善紧急避险系统。
建设完善矿井压风自救系统,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两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装;井下压风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
建设完善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供水阀门,保证供应急供水,同时加强供水管路维护。
建设完善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在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等地方安设电话,要积极推广使用井下无
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万一发生险情以便及时通知井下人员的撤离。
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在各地建设的不同基础上,各种大大小小的煤矿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之中。
然而,事实上在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目前我国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六大系统不明确、运行没有保障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各个系统分工明确,内容清晰,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系统涉及范围广,界定就很模糊,很容易忽视某一系统的重要作用。
“六大系统”的建设潜藏着巨大的商机,一些企业闻风而来,企业自身条件不够导致企业市场混乱,这样扰乱了整个市场秩序,制造了大量的劣质工程,既不利于企业利益,又影响了六大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二)煤矿企业认识不够
一些矿山企业对六大系统建设认识较高,但也有部分矿山企业认为“六大系统”意义不大,只是当做政府的命令被动拖延、应付;加上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尽可能降低对其系统的投资,导致建设进度滞后,工程不合格。
(三)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
各地政府部门对于煤矿“六大系统”建设的组织管理良莠不齐,有些是地方政府设置了企业准入条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基础条件,然而,政府的监督管理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介入煤矿企业“六大系统”的实施,企业在安全避险问题上就会松懈,严重后果就是事故的发生。
(四)矿安产品不达标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范要求,煤矿系统相关设备必须采用矿安产品。
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煤矿通过认证的矿安产品品种较少,有些类型的设备还没有矿安产品,这与要求严重不符,不能满足建设需要。
一般矿安产品的价格比非矿安产品高好几倍,这也是企业不愿投资的因素之一。
三、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措施
(一)严格遵守建设规范
面对企业对于“六大系统”建设的程度和水平的不同,要严格要求企业进行改进和完善,以同样的标准和规范来审核企业的安全建设,杜绝一些企业存在的应付心里。
同时,也要靠国家的大力支持,认真督促煤矿企业聘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六大系统”进行统一设计,保证“六大系统”布局设计合理,保证系统设备的技术
的先进性和性能的稳定性。
严格按照基本规范标准进行建设和完善,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六大系统”安全可靠。
(二)加强系统管理工作
加强管理是确保“六大系统”有效运转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六大系统”管理规章制度,健全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加强日常建设、管理和维护,适时开展“六大系统”应急救援演练,确保“六大系统”正常运行。
(三)促进系统间的有效运行
一方面,各个系统自身要正常运行,监测监控参数准确、深入,人员定位系统及时准确,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水管正常,切实充分发挥系统应有的安全保障作用。
另一方面,“六大系统”在整个煤矿安全避险中是一个整体,要切实发挥“六大系统”的整体效能,注重“六大系统”之间的有机衔接,对“六大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应急预案。
人员培训和联合应急演练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加强对于“六大系统”的思想认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六大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全面建设的决心不动摇、各类矿井如期建成的信心不动摇。
其次,“六大系统”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在矿井生产安全条件变化时“六大系统”也会随之变化,并随着采掘工作的进行而逐步完善,在整个工程水平提高时也会进一步提升。
“六大系统”的运行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工程,要特别重视“六大系统”的建设,从而切实成为煤矿安全的有力保障。
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立有效地“防灾、减灾”体系,“自救”体系,以及“安全避险”体系,整体提升煤矿安全系数。
建设完善“六大系统”作为有效保护广大矿工人身安全,进一步增强企业使命感、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快推进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充分体现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目的,也是推进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的重要途径和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实践创新。
结束语:安全问题始终是煤矿企业的重中之重。
社会各界包括政府、企业、员工、普通公民等等都十分关注煤矿安全,这是人们一直忧心的问题。
因为事故一旦发生,唯一可以挽救一线人员生命的就是安全避险的“六大系统”的建设,这是员工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严守这最后一道防线是国家的责任,更是企业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丰建荣,史鹏飞,代贵生.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1(06)
[2] 郑君.集思广益建设煤矿“六大系统”[J].劳动保护.2011(10)
[3] 程国奇,付春兴.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03)
[4] 孙继平.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作用和配置方案[J].工矿自动化.2010 (11)
[5] 杨平.建设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J].现代班组.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