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课件:第2单元 7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
- 格式:ppt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54
◎第4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5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6课拿来主义◎第7课《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第8课米洛斯的维纳斯第7课《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本课话题——规律一、从课文中积累“江河东流,时见湍急夺路,时见缓缓流淌,时见静练平展,时见波涛起伏,这是自然的运动规律。
社会生活的运动规律也是如此。
”其实,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运动规律,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获得成功与发展。
二、从生活中积累植物生长是有规律的,首先,要适时下种;其次,要有足够的水分,适当的肥料,充足的日照和适宜的温度,只有遵从这一切,植物才能生长茂盛,违反了这些规律,植物轻则生长缓慢,重则导致死亡。
可见,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我们千万不要学拔苗助长的那个农夫,只一味地求快,不按客观规律办事。
古语说:欲速则不达。
我们只有认识事物规律,按照事物规律办事,才能取得胜利。
三、从名言中积累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沈德潜2.人是按美的规律来造形的。
——马克思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4.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李白5.科学规律的本身是客观真理,是不会陈旧的。
——王竹溪6.思想 (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
——特赖因一、作者简介美的探索者——吴功正吴功正,江海学刊杂志社主编,研究员。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
主要研究学科领域是美学、文学。
代表作主要有著作类《小说美学》《中国文学美学》《古今名作美学鉴赏》《六朝美学史》《唐代美学史》,论文类《中国文艺美学的历史结构:诸种合力的规范》《郭沫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世纪型开拓者》《六朝园林文化研究》《从两汉到六朝:美学史轨迹描述》《中国文学美学之精神》等。
二、相关知识《红楼梦》《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深刻地反映出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腐化、封建伦理道德的堕落,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7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本课话题——偶然与必然朗读——课文中的名段高潮的发生有偶然性。
当贾宝玉被喝禁在厅上时,他料到挨打是势在必然,连忙托人给贾母、王夫人报信。
倘若贾母闻声赶到,狂涛巨澜也就顷刻风平浪息,情节的高潮也就形成不了。
高明的曹雪芹为了让叛逆与卫道的矛盾激化成必然,为了掀起情节的波澜,就利用偶然性的因素来触发。
点评:偶然,一直是一个带有不确定性的词,代表着突然出现,代表着意想不到,代表着一切不可知的情况和结果,看似不可掌握无法捉摸,然而,就像钱钟书先生说的那样:“天下没有偶然,偶然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偶然并不真的是偶然,而是不断积累而转化的必然结果。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自2016年3月7日下水救人之后,海比尔·艾合麦提几乎每天都要接受几拨记者采访。
然而,3月21日,当他身披绶带、佩戴奖牌、手捧证书,面对中央、湖南、新疆多家媒体记者的话筒和射光灯时,仍然感到荣誉来得太迅速,幸福来得太突然。
“海比尔的英雄壮举,是偶然也是必然。
”郴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希慧说。
郴州市多名干部群众,和海比尔一起在郴州创业就业的新疆人,都作出如是评价。
记者经过详细了解,发现英雄一夜成名,与诞生英雄的摇篮有很大关系。
可以说,30岁出头的海比尔,一直在诞生英雄的摇篮中成长。
海比尔在喀拉喀什河畔的一个小村庄长大。
他的同乡图尔荪买提·佧马力介绍,海比尔小时候就是个“儿子娃娃”,一次,村里有人落水,无人敢下水时,会游泳的海比尔第一个跳入水中,把人救上岸。
家庭教育和村里的淳朴民风,让海比尔从小就懂得见义勇为、乐于助人。
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 无巧不成话。
——冯梦龙 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阴。
——冯梦龙 命运就是对一个人的才能考验的偶然。
——蓬皮杜少年的美丽是大自然偶然的创作,老年的美丽是艺术的必然杰作。
——格林[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滂沱..(pānɡ)(tuó) 禄蠹.(dù) 垂头耷.耳(dā) 笞挞..(chī)(tà) 肮.脏(ānɡ) 如坐针毡.(zhān) 焙.茗(bèi) 金钏.(chuàn) 分道扬镳.(biāo)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1)铺⎩⎨⎧(pū)铺垫(pù)店铺(2)藏⎩⎨⎧(cán ɡ)埋藏(zàn ɡ)宝藏(3)脉⎩⎨⎧(mài )脉络(mò)脉脉含情(4)捋⎩⎨⎧(luō)捋起袖子(lǚ)捋胡子2.语境辨析法(1)一转.(zhuǎn)弯,小明就转.(zhuàn)向了。